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

2022-08-12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开制度,制度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你接触过什么样的制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

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与分析

摘要:公务员考核管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公务员考核模式。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考核制度的比较,分析了两国在考核目的、考核种类、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考核等次、考核标准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日本、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与分析

所谓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就是各级行政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管理权限,对公务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进行考察,作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公务员进行奖惩、任用、培训、晋级增资等的依据的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公务员的激励与监督、增强工作效能,而且有利于落实政府部门战略目标、提升行政效率。中日两国是近邻,在历史、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环境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作为亚洲先进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建立较早,并且较为完备,通过对中日两国考核制度的比较与分析,对我国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 1.考核内容

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德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能,是指从事本职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主要包括公务员的出勤情况和努力工作的情况。绩,指工作实绩,主要包括公务员在履行职责中所完成的工作项目、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等内容。廉,是指公务员廉洁自律的情况。

日本公务员的考核项目分为:勤务实绩、性格、能力以及适应力四项,各项之下又细分。勤务实绩项分为工作情形、工作速度工作态度及对部属的统领能力(限于主管人员);性格项分为积极、好辩、沉默、温厚、慎重、从容、性急、偏激、坦白等;能力项分为判断力、理解力、创造力、实行力、规划力、注意力及研究力等九项;适应力项分为规划项、性、研究性、会计性、总务性、审查性、接洽性、计算性及秘书性等九项。

2.考核等次

关于考核等次,中国《公务员法》第36条规定:“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在日本,分为A、B、C、D、E五个等级。A为优秀,可越级增加工资;B、C、D级的职员为良好或合格,都可能增加一级工资;被评为E级的职员为不称职。

3.考核结果应用

在我国,关于考核结果在工资福利保险制度中的运用,《公务员法》第74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关于考核结果在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中的运用,《公务员法》第47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关于考核结果在公务员辞退制度中的运用,《公务员法》第83条规定:“公务员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予以辞退。

日本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目的是为工资和晋升管理提供依据,关于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实际工资和利益挂钩的问题,日本各部门的一般做法是:(1)考核结果被作为对公务员工作的认定,根据能力和业绩主义的管理原则,是公务员加薪、晋升以及处分最有力的资料和依据。(2)考核结果反映出公务员的性格及其在工作中某些方面能力的欠缺,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某种形式的培训,进行强化训练,使其改进或克服不足。(3)考核结果作为人事记录长期保管,可以对公务员进行追踪管理,掌握公务员的全部工作经历,有利于公务员的能力开发。

4.考核主体

中国在《公务员法》体现中国是将被考核公务员的主管领导作为考核主体。日本的公务员绩效评价“由主管机关首长或由他指定的本机关内部的上级职员实施”,日本公务员的绩效考核主体包括考核者、调整者和确认者。考核者是从被考核者的主管领导中选出,一般由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担任。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考核者的数量要保证在两名以上,调整者为考核者的主观上司,考核结果要送其审查,同意后签名。确认者为任命权者或其委托的实施权者,主要是负责评定结果的最后确认工作,一般由机关首长担任。

二、对完善我国考核制度的建议

1.在考核内容上,考核标准要合适,要尽量具体化、数量化。

建议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公务员都有明确的职务、责任、权力和应有的利益,做到四者有机统一,为公务员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对定性的指标尽量进行量化。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分配合适分值。为体现重点考绩原则,宜将考绩分值比例适当提高;为反映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要求,德、能两方面可实行按等级计分的办法,若“能力”一项在总分中占25分,可以定为若干等级,获得一等可得22-25分,二等可得18-21分,依次类推,当然每一等级还要有具体标淮;而对勤、绩两个比较容易量化的方面,则可以将各岗位公务员的工作或服务态度、出勤率、工作数量、工作效果和贡献等各方面明确分值。考核标准量化以后,在考核中既容易掌握,又便于分出高低,就可以避免单凭主观意愿或随大流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了。

2.在考核等次上,适当增加考核等次,完善激励机制

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上,优秀等次的人员一般都按照所给比例确定,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两个等次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不能反映我国公务员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考核结果的激励功能也难以全面体现。对此建议在优秀与称职两个等次之间增加良好等次,来区别称职人员中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与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差的公务员,做到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激励功能。

3.在考核结果应用上,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使考核结果的运用与考核目的相符。

我国公务员考核的根本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观公正评价公务员工作态度、工作状况和工作绩效,判断其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二是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晋级增资提供依据。三是培养、发掘优秀人才。目前,我国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人员的升、降、奖、惩,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激励竞争的作用,但要注意考核的目的不光只是激励人员,如果考核结果不能有效转化为对公务员的进一步培养、发展的途径,那么考核的激励、竞争作用会变得没有意义。因此,考核结果的运用要与考核的目的相符,不仅要切实与薪酬、晋升、培训、奖惩挂钩,还要与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相联系,让公务员在为组织作出贡献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

4.在考核主体上,引入多元考核主体

尽管两国在考核主体的确定方式上略有差异,但基本思路比较相似,都主要是选择主管领导作为核心的考核主体,这也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但是引入多元考核主体对于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仍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日本广泛使用的360度评价制度对我国公务员考核主体的确定思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于日相比,我国公务员考核主体只有考核者一种角色,这就使得绩效结果受单一考核主体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日本还有调整者和确认者两种角色,并且日本要求考核者的数量要在两个以上,有利于避免单一考核主体的主观误差。

[1] 张荆、赵晓霞、袁娟、冀雅儒.国家行政效率之本: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07月

[2]刘静、刘慧.中日韩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比较分析[J] .<才智>,2010年第11期 [3]舒放、王克良.公务员制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4]魏晓丽、伊士国。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N].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年6月 第26卷

[5]陈艳珍.公务员考核制度推行中的问题及对策[N].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3年10月 第26卷第5期

第二篇:公务员制度比较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征

现代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不仅直接推动了政府人事管理的法制化和科学化,而且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虽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但其最初所建立的基本原则,至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政府适应现代民主政治和现代科学管理而建立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由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有其相似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并且各国相互吸收、借鉴和效仿,因此,它们的公务员制度尽管在许多细微之处有区别,但在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等方面却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些共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条原则上。

1. 分类管理的原则。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普遍实行分类管理原则。公务员的分类有两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的划分(亦即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分)。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多数通过考试录用,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英国的公务员一般是指政府中常务次官以下的业务类公务员;美国将联邦政府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称为联邦公务员,其中政务类公务员称为“政治任命官”,业务类公务员称为“职业文官”;日本则在国家公务员法中将公务员分为“特殊职”和“一般职”,前者是政务类公务员,后者是业务类公务员。但无论政务类官员是否属于法定的公务员范畴,其产生和管理办法都是与业务类公务员不同。两者或者各自独立适用不同的法律,或者在同一部法律中分别独立规定。公务员分类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在业务类公务员中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制度是公务员管理科学化的基本依据,也是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公务员分类制度。

2. 政治中立的原则。

所谓“政治中立”,是指政府中的业务类公务员一般在执行行政公务时,必须忠于政府,不得带有党派倾向和其他政治倾向。政治中心的原则,是在对“政党分赃制”否定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既要坚持“多党轮流执政”,又要避免“政党分赃”的腐败现象,最好的办法也只能使实行“两官分途”和保持业务类公务员的“政治中立”。英国在公务员的内部纪律中规定,公务员“不得参加政党和担任政党机构的官员,或为政党从事政治活动”,“不得发表政治言论,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不得发表批评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的意见”等。美国在文官制度法中规定:“文官在政治上必须采取中立态度,禁止参加竞选等政治活动,禁止进行金钱接受”,“文官必须忠实于政府,对现行政体和政治组织,不得产生怀疑”。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为政党和政治目的的谋求接受捐款及其他利益,或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参与这些行为”,“公务员不得作政党或政治团体的负责人、政治顾问或有同等作用的成员”。其他国家的公务员制度也有类似的规定,但实际上完全做到“政治中立”是不可能的。

3. 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

这一项原则源于近代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该项原则体现在公务员制度的各个环节上,特别在公务员录用方面更加明显。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保证人人机会均等,经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只根据能力、知识、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公务员招考前,不仅在各大新闻媒介上报到公务员报考事项,而且还专门设立“咨询中心”和“电话热线”,操作有关公务员报考事宜的服务。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规定,“一切官职都对考试成绩优秀者敞开大门”,“国民不分民族、信仰、性别、社会身份、家庭出身、政治见解和政治所属关系,在本法面前一律平等”;为方便报考国家公务员,日本政府人事院每年多次举行“考试说明会”,并及时发布考试公告。实行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体现各国在公务员制度中贯彻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平等”主要表

现在不能有“与生具有”的差别歧视,如家庭出身、性别、种族、政治信仰等。

4. 功绩制原则。

这项原则是关于公务员录用、提升或奖惩标准的重要原则。功绩制原则规定,必须按照公开考试成绩录用公务员,必须按照工作成绩提升公务员。功绩制原则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而不是年资高低、亲疏关系、党派关系、家庭背景等其他因素。只有在公务员制度中贯彻功绩制原则,才能促进公务员在本职工作上作出最优异的成绩,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和公正。德国公务员资历条例规定,“公务员的录用、任用、授职、提职、晋升,职能依据公务员的资格、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成绩来决定”,“工作成绩就是按照工作要求对公务员的劳动成果所做的评定”。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工作成绩良好者继续任职,工作成绩不好者必须改进,工作达不到标准者予以解职”。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任用,依照本法和人事院规则的规定,根据考试成绩、工作成绩或者其他能力的考核进行”,“政府机关首长必须对所属公务员的工作定期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适当措施”。

5. 权利保障原则。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都很重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利。公务员除享有一般公民的权力以外,还享有保障公务员身份的特殊权利,主要包括就职平等权、合理报酬权、职业培训权、带薪休假权、灾难补偿权、免受诽谤权、辞职权、申诉权等。为保障公务员的各项合法权利,各国一般都在公务员制度的有关法规中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设立专门的机构受理侵犯公务员权利的事宜,如英国设有“公务员上诉委员会”、美国设有“功绩制保护委员会”、日本设有“公平审查委员会”、法国设有“对等委员会”等。此外,许多西方国家还建立了公务员工会,充当公务员的利益代言人,就公务员的权益问题与政府谈判。如美国的联邦公务员,就有三家工会组织。西方国家通过这种权利保障制度,有效地防止了行政长官滥用职权处理公务员的行为,维护了公务员的合法权利。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既不是对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照搬,也不是对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公务员制度中某些科学方法和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相比,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1. 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直接目的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科学化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说明了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目的所在:“为了实现对国家公务员的科学管理,保障国家公务员的优化、廉洁,提高行政效能,根据宪法,制定本条例。”因此,建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直接原因,是为了革除以往干部人事制度的种种弊端,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这一点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初衷有根本的不同。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起源来看,公务员制度是西方国家多党制下的直接产物。多党轮流执政的结果,造成政府所有工作人员“与政党共进退”,使政府行政工作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支独立于党派之争的稳定的业务类公务员队伍。因此,西方国家建立公务员制度是出于“保证政权稳定”这样一个根本原因,只是随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逐步注入了科学化管理的因素。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不存在这种因“多党执政”所造成的“政权不稳”的背景。因此,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相比,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直接目的是建立科学化的人事管理制度。

2.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历来坚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这样做,一方面是由我国政党制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条例规定,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条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并不等于党对国家公务员的具体管理,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即公

务员除依照国家法律执行公务以外,还必须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务员中的共产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2)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即在公务员管理上要坚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各级政府组成人员和其他重要干部由各级党委管理,他们的任免由党委组织部门考察和推荐,依法由各级人大或政府决定。而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强调“政治中立”,业务类公务员不得参与党派活动,同时其管理也不受政党干预;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不得相互转任,这是由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多党制所决定。

3. 中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在中国,实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建立一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政治相适应的,精干、高效、廉洁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因此,我国公务员制度在公务员录用和任用上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条例中规定,对新进国家行政机关的单人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录用,实行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用,并把考核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结果作为是否录用为国家公务员的重要条件;在职务晋升上,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注重公务员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表现和工作实绩;在考核方面,强调对公务员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而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在用人标准上,有的强调所谓“专才”,有的强调所谓“通才”,都把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作为用人的主要标准。

4. 中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强调公务员是人民的勤务员,要有“公仆”意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因此,条例规定,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公正廉洁,克己奉公;不得贪污受贿,谋取私利;不得滥用职权,侵犯群众利益;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我国公务员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和专门利益,也不容许公务员搞特权,这是由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决定的。而西方国家公务员则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有自己的代表、自己的组织,为他们自己的利益服务。例如,许多西方国家成立公务员工会,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经常同政府进行谈判,政府一般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调节工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5.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不实行“两官分途”的做法

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普遍实行“政治中立”和“两官分途”的原则,这是由西方国家多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共产党是我国惟一的执政党,因此,我国公务员制度,不实行“两官分途”的做法,即没有实行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之间的明确划分,而是要求所有的公务员在政治上均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中,政府组成人员和非政府组成人员在产生方式上虽然有所不同,但身份都是国家公务员,他们之间根据需要可以互相转任。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这一特点,还体现了我国公务员队伍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体系。不仅在国家行政机关内部公务员之间可以通过转任、岗位轮换等方式进行相互交流,而且与党的机关、群众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和办法互相交流。

西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

1. 西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的功能作用

西方政府比较明确的社会保障职能产于19世纪末,发展于本世纪,特别是战后,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与完善,其职能不仅内容涵盖广,而且功能作用十分突出。

(1) 促进社会安定。

西方各国通过社会保障的实施,不仅使无收入者获得基本生活条件,也使低收入者的生活得以改善,从而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发挥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法国政府规定,失业者的失业救济金一般为其原工资额的57.4%—75%;英国政府1993年规定,对低收入的个人提供每周95英镑的低收入补贴。

(2) 保障劳动力再生产。

西方各国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均与促进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在确保低收入或无收入者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对他们实施有关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为他们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提高劳动竞争能力、重新就业创造条件。

(3) 保障社会经济稳定运行。

社会保障开支属于消费性支出,在经济萎缩时期,西方政府可通过增加此项支出,加大市场的有效需求量,带动经济的回升和生产的发展。同时,社会保障的实行与发展,将会带动相关行业和机构的发展,从而增大就业的需求量,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

(4) 促进社会相对公平。

西方政府通过资金的筹集和给付,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市场竞争中的弱者、失业者和贫困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相对公平。

2. 西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的内容与模式

(1) 西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内容

当代西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内容的划分不尽相同。其中瑞典分为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失业津贴与救济、残疾社会救助、免费教育与家庭福利、住房补贴、职业培训6项。日本分为社会保险、国家救助、社会福利、医疗保健和义务教育4项。美国分为社会保险、住房补贴、退伍军人补贴、其他社会福利4部分。英国分为社会保险、国民保健服务、社会福利、个人生活的社会照顾4项。德国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抚恤、社会救济3部分。

概括起来,西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主要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3种职能要素组成。社会救助是职能中最基础的要素,它主要是对生活无来源的公民、遭受自然灾害和社会不幸而使生活失去来源的家庭与个人、生活在最低生活水平以下的家庭与个人履行基本的救助。社会保险是职能中最主要的要素,在职能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它主要是对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却处于非自愿失业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社会福利是职能中最高层次的要素。它主要不是为了解决社会成员的生活困难,而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向全社会成员提供的一种社会福利补贴。

(2) 西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模式

A. 瑞典等北欧国家及英国的普遍保障模式。

这是建立在公民普遍权利之上的模式,是一种普遍均等式的保障。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享受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甚至包括居住在当地的外国人),具有普遍性;二是社会成员交纳和接受的保险金额之间不存在对应的关系,具有统一性。

B. 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的市场保障模式。

这些国家的政府仅对特定的对象,主要是生活贫困者,提供社会保障。而其余社会成员则通过市场途径,谋求个人保障。社会救济式的公共补贴,是这些国家政府所采用的主要保障措施。

C. 日本、德国的收入关联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建立在不同职业基础上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主体,由一系列行业和地区组织分开管理的基金组成,强调个人工作业绩、突出贡献与享受相联系的原则。这种模式的共济性质较弱。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述3种模式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事实上西方各国中并不存在某种纯粹的模式,而只是各自侧重点的不同。从当代发展的趋势看,市场保障与收入关联相结合的保障模式将会得到广泛的重视。

3. 当代西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能的改革

西方各国不论采取何种社会保障模式,从70年代起,都呈现出高福利的发展势头,普遍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费用日趋膨胀;社会保障范围过宽,政府财政负担有

增无减;人口老龄化加快,形成庞大的受养人口;失业人口不断上升;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下降;社会福利机构臃肿,人员膨胀,管理费用大增,造成人员和资金的浪费等。德国政府社会福利开支1949年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7%,1995年上升到1/3,开支总额达1万亿马克;法国政府1994年社会保障开支高达2.21万亿法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1995年仅普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开支就达1.2万亿法郎。有关资料显示,1960—1990年间,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的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8.1%上升到43.8%,而政府开支迅速增长的主要项目就是社会保障。为此西方各国从80年代起,对社会保障职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调整于改革,如降低保险金给付水平,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财务结构,完善社会保障财务机制等。进入90年代,西方各国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对社会保障的目的和手段进行3各方面的结构性改革。

(1) 实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目的是在政府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基础上,突出强制性企业补充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计划的作用,强调和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自我积累和自我保障意识。

(2) 实行社会保障财务机制的彻底变革。

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现收现支财务机制,使其向部分基金制和全面基金制转变,以最终实现基金制的财务机制。

(3) 强化企业和个人的保险计划。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保险和个人保险是提供社会保障的重要经济力量。因此,在强调政府基础性保障作用的同时,要不断强化企业补充保险计划和私人保险计划这两个层次的功能作用。

比较行政学复习的问题:

1、 中、美、日国家政府行政职能设置的差异

2、 中国行政改革经历的阶段及各阶段提出的主要策略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业依据及政策的比较

4、 我国国有企业现状

5、 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不足及改进

6、 中西方公务员基本特征比较

7、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不足及改进(可参见《公务员制度》)

8、 结合各国经验谈我国行政权力限制滥用现象的限制(例如:香港高薪养廉在中国是否可

行及原因)、我们国家行政监督的现状及改进

9、 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与一般地方政府拥有职权差异比较(可参见《地方政府学》)

10、中西绩效考评的比较(例:比较中国传统人事制度与美国功绩制)

11、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论述如何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第三篇: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

公务员制度在不同国家各有差异,运行的情况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将我国公务员制度和国外进行比较,找出具体制度的运行环境及其优劣势,并期望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起到借鉴作用。以下的比较主要是基于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2006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现实中的具体运行情况,与之比较的主要是西方英、美、法等国。

一、公务员的起源比较

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各国还没有公务员或文官的概念。之后西欧各国封建君主在市民阶级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出现了君主直接任命的文职人员,但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直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政府以枢密院令的方式才宣布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随后各国逐渐形成国家公务员制度。

我国自古重视官吏的选拔,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官吏选拔制度,特别到宋代,科举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但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在1949年以前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府比较重视公务员制度的建设,但由于战争不断,并没能很好的实施。新中国的人事制度建设一直比较曲折,指导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才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上日程,结果不断努力,最终2006年施行较为完善的《公务员法》,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以国家立法形式确认。

二、公务员的范围比较

国外公务员的范围有大中小之分:大范围指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各级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立学校及医院、国有企业、事业等部门的所有正式工作人员,比如法国和日本;中范围指国家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统,但不包括立法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文职人员以及军事人员,比如美国和德国;小范围指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在政府机关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才,但不包括由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总理、大臣、政务次官等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包括司法人员和军职人员,比如英国。

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人国家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三、公务员的基本原则比较

中外公务员制度都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功绩制原则和科学管理原则,但西方公务员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政治中立”和“两官分途”。一方面文官独立于政党之外,与政党脱钩。比如文官不得兼任议员 ,不得参加政党和工会;另一方面把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强调政务官的“政治化”,事务官的“职业化”。

我国《公务员法》第四条强调公务员制度要贯彻中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公务员施受制于党的领导,这也决定了公务员必须和执政党站在同一政治立场上。

四、公务员分类制度的比较

职位分类起源于美国,美国是典型的职位分类制,文官管理以精密细致的职位分类体系而著称于世。1949年将职位由减少至两类一类是一般职位分类表,分为18等,包括以前的专门及科学类、事务、行政及财务类,另一类是技艺保管类,分为10等,包括以前的手艺、保管、灯塔、仓库等职务。据1958年对职位分类的调查,上述两大类职位共为23个职组,524个职系。而英国主要是品位分类。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实行职位分类制,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官吏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职务上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12个职务等级共27个级别。实际上我国公务员分类采取了品位和职位分类两者兼顾的原则,而且以上较为简单,尤其综合管理类的覆盖范围较大。

五、公务员录用、考核和奖惩的比较

在录用上,中外公务员制度的规定都较为严格,都强调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入取。各国都有专门的考试机构, 负责公务员的考试和选拔。英国考试利用的范围从行政级到助理办事员级,德国和日本则包括高级到初级。我国考试录用的大多数是中低级公务员,中高级的往往是考任、委任、选任、考核任命等相结合,相关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的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在考核上,国外公务员制度的考核侧重于能绩,也称考绩,我国对公务员主要从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方式采用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结合,定期考核又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在奖惩上,西方国家的考核等级与奖惩直接挂钩。如美国,考核优等的提薪一级,并有优先晋升的机会;评为满意的,提薪一级;不满意的酌情减薪、降级或免职。而我国《公务员法》中第三十七条虽规定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奖励、培训和辞退的依据,但没有明确两者的关系。在现实中公务员被称为“铁饭碗”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工作的稳定性,一般不犯原则性问题,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六、公务员晋升制度比较

当前,中外公务员的晋升机制主要有四种: 考试晋升制、功绩晋升制、年资晋升制与越级晋升制。国外公务员制度大多采用功绩晋升制,特别是实行品位分类的英国也由年资晋升制改革委功绩晋升制。我国之前一直是年资晋升制,但不能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公务员法》颁布后也引入了功绩晋升制。

七、培训交流制度的比较

国外强调公务员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而且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公务员培训体系,其中法国最为完善。法国政府要求各部门按照公职确定的的培训计划,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中短期计划。各部门人事司都设有培训科、处,基本上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涵盖各种专业的完善的公务员培训网络。在培训方式上强调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单独培训等多样化方式的结合。

我国公务员培训在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与国外各国差距较大, 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培训系统,主要分为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两个系列。

在交流上中外都强调公务员的调任、转任、和轮换,在我国比较特殊的就是挂职锻炼。公务员可以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进行双向交流。

八、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的比较

中外公务员制度都强调功绩制、定期提升和物价补偿。在工资标准上,西方国家的参照标准是私营企业的平均水平,而我国参照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平均水平,从中也可以看出公务员与本国普通民众的收入差距水平。

九、国外公务员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中外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我国我国公务员制度还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地完善。

1、要细化公务员职位的分类,对每一职位要有详细的职位说明,强调公务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2、加强公务员制度的法律规范和保障,有效制约公务人员,保持;廉洁和公正性。要切实贯彻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并向社会公布,让舆论和公众进行监督。

3、要完善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引入和借鉴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同时强调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及时对考核不合格进行降职、降薪等处罚。

我国公务员制度起步较晚,只有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才能日渐完善和发展。

第四篇: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分析

人事行政学期末论文

(二)

题目: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分析

专业:09政治学与行政学

姓名:蒋丽丽

学号:U0091407

5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分析

摘要:公务员制度在不同国家中实行, 其运行的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从公务员性质、公务员特征、公务员范围, 公务员职位分类等几个方面, 对中西方公务员制度做了比较详尽的比较。

关键字:公务员制度比较

正文:

关于公务员制度的概念:关于公务员概念,有数十种之多,各国公务员在称谓、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美国称政府雇员、英国称文官、法国和日本都称国家公务员,波兰称国家工作人员、德国称联邦官员等。我国从1993年起,将行政机关干部从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称之为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包括:(1)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2)履行国家行政权利、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但使用事业编制的单位的工作人员;(3)上述两类单位中党、团、工会等组织的工作人员。中外各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着差异: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性质的比较;

国家公务员制度性质的差别,集中表现为多元性与一元性的区别。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一元性。一元性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候只存在一种制度,和一种国家权威,不因两党或多党竞选执政制度,而使公务员对其中一个政党惟命是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化已经实现,公务员的选、训、用、退、等环节基本上能做到国家意志下的“任人唯贤”。但这里的“一元性”和“任人唯贤”只是相对而言的。因为,西方国家实行议会制,通常是两党不定届性执政,当发生换届换党执政时,对公务员特别是国家政府关键部门的人员任免升迁都产生很大冲击,甚至发生政局变性。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多元性。多元性的特征是指在一个社会的同一时期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中国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多元经济形态及多元价值观使公共行政也具有多元性。这种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录用人员上的价值双重性,即一方面,一些地区、一些时间实行竞争上岗、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另一方面,又有部分地方有些时候搞暗箱操作、任人唯亲。其次,表现为公务员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特别行政区有不同的规定。最后,多元性表现为公务员升迁的机动性与隐秘性比较明显,比如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时,公务员的突发性升迁事件较多。当然,这种“多元性”也是相对的。

二、中西方公务员特征的比较

西方国家无论实行什么模式的公务员制度, 都有两条最基本, 最重要的原则,即实行“政治中立” 与“两官分途” 。一方面, 在管理体制上, 西方国家强调文官管理是独立于党派之外的管理系统, “ 不受政党干预” , “ 与党派政治脱钩” , “党派不得直接管理文官” 等等 。例如, 文官不得同时兼任

议员, 要任议员须先辞去文官职务,不得参加政党或工会, 不准参加罢工,不准参加盈利性的经济活动, 不能接受政治捐款等。但是, 法国除外。另一方面, 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为了使这种斗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他们把政府官员区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即文官), 政务官与事务官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 相互之间不能互相转任。他们强调政务官的“政治化”,事务官的“职业化”。文官则必须保持政治上的“ 中立” 。

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 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公务员法总则规定:“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公务员的政治态度, 即他们要向执政党一样, 代表的是中国广大人民的的最根本利益。

三、中西方公务员范围的比较

英国的公务员(即文官)是指政府机关中常务次官以下的工作人员, 上至各部常务官, 下至打字员和清洁工, 但不包括首相、国务大臣、政务次官等由选举产生或政治任命的政务官员, 也不包括法官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文职人员以及军人。

美国政府把公务员直接称为“ 政府雇员” , 有时也叫“ 文官” 。美国公务员是指所有由政府雇用的文职人员, 包括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和政府经营的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但把下列三种人排除在外: 一是立法部门的议员和雇员; 二是司法部门的法官和雇员 ;三是国会雇员的职员。

法国《公务法》规定公务员适用范围,包括三部分人, 一是中央行政机构中非选举产生, 非政治任命的工作人员;二是地方行政机关中非选举产生、非政治任命的工作人员, 三是国家各级公益机构中的正式工作人员。

我国《公务员法》中关于国家公务员范围调整为: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人国家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新的公务员法确定了新的标准,使我国公务员范围更加明确化。

四、中西方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比较

职位分类制度源于美国。美国则是典型的职务分类。1923年美国国会通过《职位分类法》。 该法把业务分为专业和科技、次专业、书记行政和财务、保管、机械工作等五类, 每类分成若干等级。

英国的公务员分类主要是品位分类。文官分为国内文官和外交文官两类。文官职务分级较为复杂, 从1 级到7级为高级文官, 1 级—常务次官;1A 级—第二常务次官;3级—副次官;4 级—助理次官⋯ ⋯ 直至7级—主任。1至7 级文官是文官队伍中的精英, 仅占全体文官的1%左右。8级以下的文官按专业分为“一般” 、“科学“ 、” 专业技术“等12类。各类之下又分若干组。

法国公务员分为ABCD四大类。A类: 高级公务员, 一般必须具有正式的高等

教育毕业文凭。B:类中级公务员, 进人B类的公务员必须具有初级高等教育或高中教育文凭。C:类初级公务员, 此类公务员至少要持有初中文凭并经过特定的职业教育。D类:低级公务员, 此类公务员具有初中或小学毕业文凭即可。目前法国政府正在实行改革, 通过教育和培训逐步将D类公务员并入C类。

我国公务员实行的职位分类制度。根据新的公务员法的规定, 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 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其中,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 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结语:通过中外公务员制度的比较分析,我们得到:中外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与推行的,从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进程的状况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较为成熟,而中国公务员制度处于变革历程中,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都应当有较大的相通性。对中国而言,公务员制度改革只有在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的同时,坚持国情条件与未来趋势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党的宏观执政能力和政府治理水平,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整个国家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和中.发展中国家公务员制度特征与中国公务员制度创新.国家行 政学院学报.2002.3.

[2]崔万珍.黄治启.关于中外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论坛. 2005.8.

[3]杨川 。中外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差异性分析法制与社会2007。06

第五篇:中外公务员薪酬制度比较

2013年06月21日09:13 来源:人民网

[摘要]本文从新时期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选取了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务员薪酬制度作为参照系,根据可比性原则,从薪酬法律依据、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类型、薪酬决定机构、薪酬确定方式、薪酬的市场化、薪酬增资机制、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以及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借鉴国外公务员薪酬制度的优点和经验,指出中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结合中国国情和公务员薪酬制度发展趋势,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期取长补短,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有所裨益。

[关键词]公务员;薪酬制度

(一)中外公务员薪酬制度法律依据的比较

发达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一套与公务员制度相适应的完整的法规体系,重视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法制化建设。虽然国外发达国家有关公务员薪酬管理的法律法规名称各不相同,但就其内容来看,有许多共同之处,诸如对公务员工资标准的确定、增长原则、调整依据、薪酬制度运行和控制等,均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

从表1可知,我国公务员薪酬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时间远远晚于部分发达国家,虽然《公务员法》作为法律依据,但是其中有关公务员薪酬的规定设定的原则性较强,缺乏可操作性,需要考虑具体设定方式的支撑,迄今为止,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尚未以法律形式系统、完整地表述出来。由于没有一套成型的公务员工资法出台,因此在薪酬的设计、调整、福利增补上都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这反映我国用法律来管理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的进程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1] (二)中外公务员薪酬结构的比较

对于基本工资、津贴和奖金这三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薪酬结构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其中基本工资居主导地位,构成薪酬制度的主体。[2]各国都有特定的公务员薪酬结构即薪酬的组成部分与比例结构。表2是各国公务员薪酬结构构成与比例情况,它比较了中外各国公务员基本薪酬占全部薪酬中的比例以及津贴、奖金占全部薪酬中的比例方面的不同。

从表2可知,国外公务员津补贴在其收入中所占的合理比例在 20%—30%之间,而基本工资应该在70%—80%左右,而我国公务员收入中除了基本工资部分是由财政统一发放的以外,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立的各种津、补贴一直没有纳入到统一发放的范围中来,也没有明确的规范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各地区、各部门利用津补贴管理上的漏洞为公务员发放各种各样的津补贴,以此弥补公务员名义上收入的不足。[3]由此,造成了制度外收入在公务员总薪酬收入中所占比重过高,导致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部门之间出现了工资水平的较大差异,形成了现在以基本工资为主的薪酬主系统与以奖金、津贴为主的薪酬辅系统倒挂的局面。 [4]

(三)中外公务员薪酬制度类型的比较

公务员的薪酬制度,都是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制定的。由于各国的社会文化制度、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国民生活水平、工资来源等情况的不同,每个国家相关的公务员薪酬制度类型及其规定也不同。表3是中外各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类型及规定,它比较了中外各国不同的公务员薪酬制度设计方式。从表3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公务员薪酬在管理上对于不同的公表3 中外各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类型及规定

务员采取了不同的薪酬制度类型及设计方式,体现了不同级别、类型的公务员工作的方式不同、性质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相同。在薪酬管理上,保持了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合理工资差距;而我国实行的是职级工资制,公务员还是以职务为基础来划分薪酬等级的,实质上公务员只有晋升职务才会大幅度地提高待遇。因此,这种薪酬制度仍是以“官本位”为依据的,它忽略了公共管理部门中行政管理的复杂性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业性特点。不考虑不同岗位的特点,不考虑工作承担的责任风险,工资确定只依据职务职级、资历深浅、学历高低,这种分类管理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官本位和效率低下。[5]所以,根据我国的国情,转变职级工资制这一薪酬设计方式,是促进公务员薪酬分配公平化的根本举措。

(四)中外公务员薪酬决定机构与确定方式的比较

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务员薪酬决定机构与薪酬确定,已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表4是中外部分国家公务员薪酬决定机构与薪酬确定方式,它比较了各国有关公务员的薪酬的决定情况。

从表4可知,虽然国外发达国家公务员薪酬的决定机构及确定方式不全相同,但就其薪酬确定过程与确定形式来看,有许多共同之处,即对公务员薪酬均以特定决定机构和方式加以明确。而我国公务员薪酬的决定机构及确定方式均尚不明确。由于我国对于建立公务员薪酬制度的规定不够清晰,且没有确定的薪酬决定机构以及明确的薪酬确定形式,导致随意发放公务员津补贴的现象十分普遍,公务员薪酬乱象从生。

(五)中外公务员薪酬市场化与增资机制的比较

国外发达国家根据市场法则,一方面都参照私营企业同类人员工资的增长幅度,调整公务员的工资水平。[6]另一方面,各国依据国民经济的现状、财务水平以及物价指数等要素的改变来适时调整公务员的薪酬。[7]通过比较各国有关公务员的薪酬的保障与激励机制可知,美国的公务员薪酬参照对象是私营企业平均水平,如《联邦工资比较法》(1970年)规定:通过对私人企业相应人员工资的调查,找出联邦雇员与私人企业的工资差,从而确定联邦雇员综合工资表的合理调整率,以弥补公务员工资与私营企业中同类人员的工资差距。[8]英国亦早在1995年的一份报告中强调:文官的薪酬与担任同类工作的非公职人员目前的报酬相比,差距应该合理。[9]日本也坚持公务员的收入同私营企业保持适当平衡的原则,不允许出现太大的差距。[10]而我国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是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和市场存在较低的关联,受强制行政能力的限制。[11]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经济实体的痕迹,对公务员薪酬只是小幅度的调整,改革不明显。另外,我国公务员工资的增长机制显现出只增不减的情况,公务员薪酬的调整处于无序状态,缺少合理的程序。[12]

(六)中外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薪酬奖惩挂钩的比较

在发达国家,公务员薪酬中大都引入了绩效奖金,使个人所得与能力、绩效、贡献相挂钩,通过比较各国有关公务员薪酬与考核制度的异同可以看出,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实行考核成绩与奖惩挂钩,致力于建立公务员薪酬与表现之间的联系,促进公务员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如日本《一般职员报酬法》指出,公务员的性能分析和绩效考核结果是公务员加薪评估的主要依据;英国公务员工资也是根据其工作表现决定增加或减少[13]。我国公务员法虽然也规定了考核成绩与奖惩挂钩,但实际上由于考核的客观要求与主观的形式之间的矛盾使其并不能与薪酬相挂钩,公务员薪酬有失公平性,而且在实践中也阻碍了公务员行政效率的提高。

(七)中外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比较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公务员廉政约束机制的重要一环,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公务员实施监督的重要手段。[14]虽然各发达国家有关公务员财产申报的法律法规名称各不相同,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诸如对公务员个人或相关人必须申报个人财产等内容,均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起源于1883年英国的《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

而美国政府1978 年颁布的《政府道德法》和《政府官员申报财产真实情况法》也明确规定了政府官员包括中高级公务员必须申报个人、配偶以及未独立生活子女的财产。[15]法国《资金透明度法》也规定,政府官员上任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必须向政府部门提交一份个人财产清单。[16]我国虽然在1995年4月30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颁布了《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的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和《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但由于仅仅是两个政策性的规定,缺乏可行的实际操作办法,难以发挥较强的实际效用。[17]由此可见,为了让我国公务员收入合理化、规范化、透明化,也为了让公众能对其进行更有效的监督,我国应当从立法的角度,尽快设立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涛.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1):194-195.

[2]杜万松.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实践中的难题及其破解[J].行政与法,2009(08):40-43.

[3]朱四倍. 消除滥发津补贴的制度诱因[N]. 工人日报,2011-06-28(003).

[4] [5]缪缈. 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D].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2008.

[6]袁避寒. 转型时期长沙市公务员薪酬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7] [8] [9] [10]王怡. 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2011.

[11]李景平,李亮.中外公务员制度之比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71.

[12]周鑫,张竹梅. 试析公务员工资调整的依据及程序[J]. 理论界,2006(6):10

[13]王怡. 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宝鸡地区作为研究视角[J]. 科技信息,2011(19):203-204

[14]萧鸣政,陈小平.我国公务员监督机制建设问题与对策[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7(01):105-106.

[15]万飞燕.浅议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公务员的监督系统[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05):115-117.

[16]邹虎.构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09(10):22-23.

[17]阳存.伦理视野中公共权力的立法审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01):26-31.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高彩萍 李景平)

上一篇:公务员学法用法平台下一篇:公务员优秀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