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心脏超声与CT评价房颤患者肺静脉的对比研究

摘要: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因经食道超声评价肺静脉的优势以及新近的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本实验第一部分首先进行了应用这一新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结构及内径的对比研究。但因经食道超声尚具有侵入性、患者耐受性问题以及导致食道损伤的风险,且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系统地评价过经胸超声评估肺静脉的可行性;故而本课题在第二部分中明确了经胸心脏超声评估肺静脉内径及解剖结构的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在此基础上,再在第三部分研究中,比较了经胸超声心动图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结构及内径方面的差异。本研究首次发现,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肺静脉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入组对象为2012年~2014年期间164例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其中142例系为行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手术的房颤患者,被纳入心脏超声与CT的比较研究中。另20例随机入选的至我院门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被纳入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肺静脉的可重复性研究。第一部分:单心动周期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结构及内径的对比研究目的:评估经食道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心脏超声技术(TEE)在评估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肺静脉解剖结构及内径的临床价值。方法:74例因房颤拟初次行射频消融手术患者,术前常规行采用经食道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心脏超声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静脉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对比检查。结果:与CT对比,TEE对各肺静脉检出率分别为:右上肺静脉71/72(99%),右下肺静脉70/72(97%),左上肺静脉74/74(100%)及左下肺静70/74(95%)。对于变异肺静脉,利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TEE分别检出:7/10(70%)右中肺静脉,2/3(67%)左中肺静脉,1/2(50%)右肺静脉共干。CT与TEE对比测量静脉开口内径分别为右上肺静脉20.59±4.75mm之于19.10±4.13mm,右下肺静脉 17.48±2.97mm 之于 13.35±3.02mm,左上肺静脉21.78±3.77mm 之于 18.63±3.41 mm,左下肺静脉 18.13±3.31mm 之于12.47±3.25mm(P 值均<0.001)。结论:利用单心动周期技术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协助检出肺静脉及变异肺静脉;但与CT对比,TEE低估肺静脉开口的内径,使其尚无法替代CT成为可独立评估肺静脉的手段。第二部分: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肺静脉内径的可重复性研究目的: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肺静脉内径及解剖结构中有重要的前景意义。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采用标准化检查和测量流程后不同时期研究者内及两位检查者间经胸心脏超声测量肺静脉的可重复性。方法:随机入选20例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并无肺静脉缺如或者单侧单支肺静脉畸形的患者。按标准化方法,采集并存储肺静脉图像。分别于一周后及三月后由测量者A两次离线评估肺静脉解剖和测量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左上肺静脉及左下肺静脉直径。随后,检查者B也采用相同的方法对肺静脉的解剖和直径进行评估和测量。最后,我们采用Bland-Altman方法评价测量者A的研究者内和研究者A与B之间的研究者间肺静脉内径测量的可重复性。结果:20名患者,年龄(±标准差)为56.7±14.0岁,其中包括女性12人(60%)。检查者A与B所测量的肺静脉内径均值分别为:右上肺静脉17.61±1.54mm,右下肺静脉16.17±1.72mm,左上肺静脉17.7±1.53mm,左下肺静脉16.10±1.65mm。检查者A两次测量肺静脉直径差值分别为右上肺静脉-0.35±0.88mm、右下肺静脉-0.30±1.26mm、左上肺静脉0.15±1.31mm及左下肺静脉0.10±0.79mm。两检查者间肺静脉直径差值分别为右上肺静脉-0.08±2.17mm、右下肺静脉-0.45±1.89mm、左上肺静脉-0.23±2.60mm及左下肺静脉0.55±2.04mm。配对比较显示研究者内(P≥0.090)和检查者间各肺静脉测量值(P≥0.24)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可重复性检验提示,研究者内和研究者间可重复系数分别为1.75~2.62和3.8~5.2,相应重复系数占测量均值的比值为10~16%和23~29%。结论:利用无创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肺静脉内径具有较好的检查者内重复性和中等程度的检查者间重复性;提示经胸超声测量四根肺静脉内径是可行的检查手段,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经胸超声心动图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结构及内径的对比研究目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评估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前后的肺静脉内径及解剖结构。但目前尚无关于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评估肺静脉内径及解剖结构中的作用的研究。方法:142例房颤患者(其中57.7%为男性;平均年龄60.5岁)入院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术前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心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静脉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检查。同时,其中17例参与了随访研究。结果:与心脏CT与对比,TTE肺静脉检出率:右上肺静脉140/142(98.6%),右下肺静脉136/142(95.7%),140/142左上肺静脉(98.6%),135/142左下肺静(95.1%)。对于变异肺静脉,利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TTE分别检出:14/22(63.6%)右中肺静脉,2/4(50%)左中肺静脉。心脏CT与TTE房颤射频消融术前对比测量静脉开口内径分别为右上肺静脉18.03±4.32 mm较于18.07±3.79 mm,右下肺静脉 15.94±3.30 mm 较于 15.51±2.90 mm,左上肺静脉18.57±3.42 mm 较于 18.42±3.01 mm,左下肺静脉 15.64±3.23 mm 较于15.45±3.01 mm,除TTE较心脏CT测左下肺静脉内径差值为0.41mm(P=0.018)外,余三条肺静脉两种方法测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1)。17例患者的随访检查中,心脏CT(P≥0.069)及TTE(P≥0.093)测量的四条肺静脉内径与术前基线检查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无创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肺静脉内径是可行的;但与心脏CT对比,在评价变异肺静脉解剖结构方面TTE仍存在准确性不高的局限性。

关键词:心血管病变;经食道心脏超声;CT;肺静脉;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成像;经胸超声心动图;可重复性;肺静脉狭窄;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经胸心脏超声;心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学科专业: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单心动周期经食道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结构及内径的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肺静脉内径的可重复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经胸超声心动图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结构及内径的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32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索引

致谢

上一篇:案例教学法中职教育学论文提纲下一篇:语文语言区分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