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TCA加支架术治疗AMI围术期临床观察与护理

2023-01-29

急诊PTCA加支架术可大大提高AMI抢救率[1]。在抢救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以较佳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较好。本文中笔者就急诊PTCA加支架术治疗AMI围术期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 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行急诊PTCA加支架术治疗的5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组) 26例和观察组 (循证护理组) 26例。对照组的26例患者中, 男性15例, 女性11例, 年龄40~71岁, 平均 (61.8±8.2) 岁, 梗死部位:前壁11例, 下壁5例;从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0.3~10.2h, 平均 (2.2±0.6) h。观察组的26例患者中, 男性16例, 女性10例, 年龄39~73岁, 平均 (62.0±7.9) 岁, 梗死部位:前壁12例, 下壁4例;从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0.4~11.0h, 平均 (2.3±0.5) h。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PTCA加支架术进行治疗, 术前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及波立维各300mg, 采取股动脉入路, 冠脉造影, 找到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 用导丝和球囊打通堵塞的血管, 并植入支架, 用最短的时间, 使引起心梗的罪犯血管完全再通[2]。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并给予对症护理, 持续心电及血压监测, 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硝酸甘油, 多次检查足背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情况等, 术中密切配合医师的手术及治疗等, 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术后给予患者多方面的护理, 包括饮食、体位及保暖等多方面的护理, 同时给予患者相关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总结以往的护理经验, 在此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吸取其中的护理精华, 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辩证的思维进行护理方案的实施, 同时注重健康宣教的实施, 避免再次心梗的发生。后将两组患者的绝对卧床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不适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 计数及计量资料采用卡方及t检验进行, 检验水准α=0.05,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后将2组患者的卧床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不适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 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 观察组的卧床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不适反应发生率也明显短于对照组,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为采用股动脉穿刺将球囊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处, 加压扩张以增大血管内径, 改善心肌血供[3]。随着近年来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开展和普及, 急诊PTCA加支架术越来越成熟, 因此越来越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在询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护理模式, 本文中笔者就急诊PTCA加支架术治疗AMI围术期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研究, 发现其不仅可大大缩短绝对卧床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 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不适反应发生率, 因此笔者认为在急诊PTCA加支架术治疗AMI围术期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综合效果佳, 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PTCA加支架术治疗AMI围术期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行急诊PTCA加支架术治疗的5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组) 26例和观察组 (循证护理组) 26例, 后将2组患者的卧床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不适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但是观察组的绝对卧床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不适反应发生率也明显短于对照组,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急诊PTCA加支架术治疗AMI围术期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综合效果佳, 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诊PTCA加支架术,AMI,围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 杨丽霞, 齐峰, 王先梅, 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心脏杂志, 2004, 16 (4) :329~331.

[2] 李成祥, 贾国良, 郭文怡, 等.直接支架置入与预扩张后支架置入处理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病变的对比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 11:248~250.

[3] 陈凌, 卢海涛, 王凯, 等.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患者卧位舒适度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3) :230~240.

上一篇: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的合理用药下一篇:弹性福利计划在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