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进成老师报告有感

2023-03-07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听李进成老师报告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听李进成老师报告有感

“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听《彭成感恩教育报告会》有感

“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听《彭成感恩教育报告会》有感5月13日下午,全校师生集中在阳光初中,我们正专心致志地听着彭成老师的感恩教育报告会——“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感人的拥抱,感人的话语,感人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

13年了,我从未对父母说过一次感恩的话,现在回想起来,我真不应该。记得在我十岁的时候,我在写作业,爸爸走了过来,他亲切地对我说:“这题可以更简单,我来教你。”我不屑地说:“不用,这么做也可以。”而爸爸却很坚持,他说:“简单的方法往往正确率高,你知道吗„„”我听不下去了,说:“好,好,我听着呢!”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我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我才不愿意听呢!后来,爸爸看着我不认真的样子,伤透了心。现在回想起来,我忍不住责备自己,为什么要那么伤害爸爸呢!他是为了我好啊,为了我做作业的正确率啊!可我竟然伤害了爸爸,我太不应该了。爸爸,你能原谅我吗?感恩要真诚,不是随口瞎说几句,要付出实际行动,我们不能停留在一时的感动上,也不能停留在一时的冲动上,我们要改变自己。嘴上说的再动听,也不如一次实际行动来的好。

彭成老师是我的榜样,我要学习他,学会感恩。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我们一起努力吧!

如皋市林梓小学五年级:焦季阳

第二篇:听程红兵老师报告有感

听程红兵教授报告有感

新城小学 丁华娟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要求下,我利用课余时间聆听了原上海建平中学校长、著名特级教师,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教授《学校的教学领导》的精彩报告,亲身感受了名师的风采,感慨万千。

程教授虽然是中学特级教师,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但他的讲座还是非常贴近我们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的,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案例信手拈来;虽然他的报告主要是站在学校教学管理者的角度,但对我们小学基层普通教师还是极具教育启发性的。

听了程教授的报告,我对他的一些论述甚感受益匪浅。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五个“实”,即扎实的课(有意义的课)、充实的课(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平实的课(常态下的课)、真实的课(有缺憾的课或有待充实的课)。如果我们的课能够真正做到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有常态、有遗憾,那么这样的课才是有血有肉的,才是真实可信的,才是效果长远的。对比自己的课,距离甚远,心中倍感惭愧。

二、教师备课时必须做到的几个“有”: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这几个“有”很好地概括了作为一个教师在备课时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需要达到的要求。对照这些要求我觉得自己还需加倍努力,逐步完善自我。

三、课堂“三声”。即“掌声”:教师深刻与精辟的讲解,使学生豁然开朗、顿悟;“笑声”:教师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学生学习兴趣才会浓厚;“辩论声”亦即学生自主与探究的积极参与,教学效率最高时是师生辩论时。我们课堂上的笑声倒是不时出现,辩论声也时有发生,但真正发自学生自觉的掌声,那真是太难了。我们知道,只有由衷地打动学生、和学生产生共鸣、并语言思辨精到,才有可能做到,这样的掌声、笑声和辩论声自我感觉实在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

四、教学内容处理。学生已经懂的我们只需检查就行;学生不懂但他们自己看教材可以懂的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加以概括与提炼即可;学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与交流来弄懂;如果讨论与交流还弄不懂的话,那老师就必须进行讲授

与阐明。这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结合本班情况处理好教学内容。使教学效率最大化。

五、教师语言三境界:第

一、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使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第

二、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第

三、话语有限,其意无穷,使学生充分想象,思也无涯。教师语言做到如此境界并非易事,特别是第三境界,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思维敏捷的学生为数甚少,如果教师的语言能让他们思而无涯,那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六、教学方式主要有三,即传授、训练、研究。这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地使用,有的教学内容该选用讲授进行知识的传授,有的教学内容需进行操练,有的教学内容则需创建学习环境,利于知识的构建。这些教学技能都绝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可唾手可得的。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与探讨中不断自我完善。

七、测试后的讲评。测试之后,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每个问题。既要讲答案,又要讲问题;既要讲问题,又要讲原因;既要讲原因,又要讲规律;既要讲规律,又要讲方法;既要讲大家,又要讲个别;还要讲清楚以后如何改进。

八、评语“三忌”。即一忌公式化,德智体美,优点缺点希望;二忌脸谱化,千人一面,没有个性;三忌公文化,语言冷漠,“该生如何”。 “三宜”即一宜面对学生,如同促膝谈心;二宜有针对性,写入内心;三宜语言活泼,激励感染。如果每次评语都做到这“三忌” “三宜”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个方面将会达到他个人的顶峰。

在报告中,程教授还主张把课堂适当地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但该讲的还必须讲,该还的必须还。课堂就是要求听、说、讲、做,到什么环节都要充分给予时间进行活动。这些都引起我的无限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中我是否利用了每一时刻进行充分的听、说、讲、做了呢?

报告中,程教授提到过中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82岁高龄时说的一句话:“我当了一辈子的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的课,我上了一辈于令人遗憾的课。”这话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切实体会到名师名家的风范,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不管是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我要永远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在知识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的现代,我们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才能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不至于被抛在最末尾。

第三篇:听李红旗老师报告有感

如何有效引导孩子学习

——听李红旗老师报告有感

2014年10月12日,我们有幸在弘德中学跟教育大师零距离接触,倾听了李红旗老师的精彩讲座,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如获珍宝,受益匪浅。

李红旗老师从德行教育、定力培养、才学引导等方面谈了教育的本质:为学尚德,育德有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他说谈到的教育的本质就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这就要求我们学做人,学做中国人。他还教育我们,育人为本要育大人,所谓大人即大心量,又不是赤子之心之人。接下来他又讲到什么是教育,育者:养子使作善也;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母亲怀孕到出生这时候叫做育,父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叫做教,这就是所谓的教育。从这方面看来,父母的作用重大,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细细品味,一个人若真的幸福,这几方面是必须具备的。李老师所提倡的教育的两大主轴:长善、救失。到底要救哪些失:任性、无礼、懒惰。一个人如果改变了其任性、无礼、懒惰的习惯,那他就具备了德。人一旦有了德,那教育就轻松了。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做到长善救失。 他所讲的德行教育即以孝道为核心,以五伦八德为内容,以家长的身教为途径,教育的本质还是离不开德行和家长,可以看出家长对教育的重要性。定力培养即以心定位内容,以跑步、写日记、学乐器、练太极拳、书法、诵读、生活秩序化等为途径。只有心定了才会做这些活动,当然,做这些活动更加有利于心定。才学引导即分幼儿时期、小学、初中、初三至高中、大学几个阶段来讲的,幼儿时期陪伴孩子养成真善美的情趣和技能;小学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初

一、初二)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教材;初三至高中引领孩子会自我学习教材;大学引导孩子学会终身学习。这对于家长教育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李教授还谈到教育的基本原则:鼓励、因时施教、因材施教、教育无痕、父母协调一致,只有具备了水、土地、空气、合力,一个种子才能健康的发芽、成长。从李教授的报告中我还学到要引导孩子学会学习的路径,即,培养习惯,孕育创新;培养孩子阅读,阅读是金,让阅读成为习惯;引导学生读经典,经典是最好的教材;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培育孩子的艺术修养,同时还要注重幼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之纲要。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形容概括,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李红旗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诠释,教育的本质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教者也,长善而救失者也。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要教育学生学做人,做中国人。同时教育学生区分善恶,善就是有益于人,恶就是有益于己。教育的主轴是长善、救失。失是孩子的缺点,我们教师要言教明理,反求诸己,以身作则,将孩子的缺点转变成优点。长善也需要我们教师以身作则,与学生共学弟子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李老师并且告诉了我们如何引导孩子有效地学习。小学阶段我们要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学生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生活中,以鼓励为基础,因时施教,因材施教,不给孩子压力,启发孩子自悟,同时注意与家长的联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协调一致共同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

通过耐心聆听李老师的报告,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找到了前行的方向,找到了教育的真谛,“上施下效,长善救失”对我们而言是那么的重要。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抓住教育的本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做一个有心的人,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不懈努力! 、

第四篇:听陆士桢老师报告有感

2012年10月13日作为一名家长有幸参加沙河口区教育局组织的陆士祯教授讲座“让爱成长”。陆士祯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以丰富的实例阐述了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家长,自己也有着“望子成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但是听了陆士祯教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除了认知方面,还包括生理方面,情感方面,精神方面,社会方面和道德方面。作为家长不能仅仅看重孩子的成绩,在其他方面也要倾注更多的精力。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关系到孩子的价值观及性格的形成,要求我们家长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给孩子树立一个进步的社会价值取向。在生活中,不能过分溺爱,大包大揽,培养的孩子责任感,能够勇于担当。平时还要乐于和孩子亲近,善于和孩子做语言上的沟通,乐于听取孩子的意见。

以上是我听陆士祯教授的讲座的一些感想,希望自己能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出全部发展,有能力的好孩子。

第五篇:听李晓凡老师报告会有感

汶阳中学武炳强

八月二十一日在镇会堂听了李晓凡老师关于“内化师德”的报告会,李晓凡老师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感人的事例、端正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进取的精神博得了全体参会教师雷鸣般的掌声,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近几年,由于个别教师体罚学生以及教师厌教、参与考试舞弊等事件的负面报道,一次次引发舆论对教师师德的质问,一次次把教育部门推向风口浪尖。师德修养,也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各级教育部门为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师德修养,从实际出发,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明确提出了职业道德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以及贯彻职业道德教育的知行统一原则。但是如何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起教师的道德情感共鸣,内化成教师的自觉行为和道德品质,体现在一些教师身上,问题多多。

教师怎样怎样内化师德?

李晓凡老师告诉我们——三力合一:内在有张力,潜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目前师德修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部分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责任心、上进心不强,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备课和课堂教学不认真,

敷衍塞责。二是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爱,不尊重学生,歧视、体罚学生。三是利用教育为自己谋私利,不重视学校教学,热衷于课外补习、推销复习资料。四是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仪表。甚至有的教师,当着学生的面,发布对社会、对政府的不满言论。这些问题的存在,固然有着各种主客观原因,但与部分教师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丧失了基本的师德修养,缺乏自律是分不开的。

二、加强教师师德修养的途径

(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李晓凡老师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绵”。

我们教师要学什么呢?主要是在教师中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使教师了解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内容。从而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教师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评价水平。

(2)是增进理解,传递师德情感共鸣。

李晓凡老师告诉我们——“教师和医生,不能把职业当作生存的手段。因为教师是拯救人灵魂的人,医生是拯救人生命的人。”“人师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生动、丰富、深刻的教科书。”

教师生活于社会中,需要关怀帮助,也就需要师德情感。如果师德情感贫乏,往往会造成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隔阂,如冷淡、疏远、粗鲁、孤僻。而丰富的师德情感,则能形成和谐相通、互相尊重、关

怀和理解、同情。理解是传递师德情感共鸣的主要纽带。正确的理解能产生正确的师德评价,从而产生师德情感的共鸣。所以,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增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达到传递师德情感共鸣的目的。

(3)是严格要求,增强道德意识,自觉规范言行。

李晓凡老师告诉我们——做人师的过程就是通过教化心灵的职业对自己教化的过程。

教育管理部门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要善于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高尚的职业行为。这里存在一个加强师德修养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就是既重视对教师进行系统职业道德知识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又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感,训练教师的道德行为,把认识和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教师要勇于剖析自己,勇于揭露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矛盾和问题。同时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品德,使师德修养收到实效。

(4)是加强文化建设,激励教师不断强化自身修养。

李晓凡老师告诉我们——用心用情用智慧、做人做事做学问。这说明了教师进行自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学校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营造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良好氛围。要大力选树身边的先进典型,引导教师学习先进人物,树立高尚情操。要以加强师德教育为重点,大力提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乐于甘当“红烛”和“春蚕”。

(5)是以人为本,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李晓凡老师告诉我们——以美养德,德美并重;以才养德,德才并重;以智养德,德智并重。

新时期,党和人民对教师师德修养的期望更高。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殷切希望。他特别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师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叶圣陶先生所说:“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李晓凡老师告诉我们,未来的人才是能力加学历。 最好的老师,是具备培养孩子的能力。如果你没有培养孩子的能力,就谈不上有师德。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得是有胜任教育学生、转化学生的能力,然后才说师德,然后才说好老师。要启迪孩子的心灵,首先要启迪自己的心灵,要教育人家,首先要教育自己,总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社会变了,时代不同了,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最多也就两个,新的社会环境成长出来的新一代,他们吃过什么苦?都是在糖水里泡大的,心理脆弱,经不起丝毫的打击,极端自私,这种孩子到了学校里,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教育。他们没有责任感,有责

任往外推,有好处她想占。现实的教育条件,决定了要求教育要“双向主体,和谐发展”。其实,学生确实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只要合理引导,方法得当,是可以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新的教育条件,新的社会现实,早就要求素质教育了,现在的新课改更是这种条件的客观要求。总之,现代的教育,一定要师生共同走一条路:创造的,建设的,独立的,和谐的,完善的人生。同时要求教师要有深刻的,前瞻的,成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水平,对教育这个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论水平,完美的做人追求,高深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就是说,教学要好,思想要高,智慧要深,做人要圆熟,等等,总之做人、为师并重,这个是现代社会的新要求,学到老、活到老,不断加强修养,从善如流见贤思齐,做个好老师,不容易啊!

上一篇:铁路安全检查考核制度下一篇: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