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分析

2022-09-11

1 引言

近年来, 中国人口老龄化急速加剧, 社会压力陡然增加, 尤其在老龄人口养老方面, 加重了家庭负担, 使养老方式由家庭养老更多地向机构养老转移, 而机构养老又面临着缺少护理人员、床位紧张、缺乏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等问题。因此, 社区养老产业的发展成为了解决老龄人口养老问题的主要突破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它有效地避免了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缺陷, 利用信息平台的优势, 整合需求方、供应方、传递方三方资源, 加速养老产业向智能化、简捷化、集中化、人性化发展, 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发挥老年人的余热。

2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现状

当前互联网社区养老产业发展迅速,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 即将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的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 以互联网平台作为传播介质, 升级家庭与机构养老产业的服务方式、管理模式, 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养老服务。

目前,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获得了政府大力支持, 国务院、各部委、各省份及相关协会相继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及相关具体措施, 并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多个城市进行智慧养老项目试点运行, 为老年人提供饮食搭配、运动建议、健康体检等诸多项目一站式服务, 初步形成了互联网养老产业链格局。截至2016年, 已实现紧急救治、医学康复、健康管家、远程挂号、上门家政等基本养老服务项目。

然而, 由于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发展滞后, 农村老龄人口仍主要依靠家庭养老、个人养老、以房养老, 加大了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在农村与城市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3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障碍及原因

3.1 市场化程度较低

智慧养老项目虽已在诸多一线城市试点推行, 但效果差强人意。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用户大多是政府兜底保障的老龄人口, 中高收入的老年人占比偏低。覆盖范围较小、对平台使用的不信任以及营销手段的不到位等原因都对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市场化产生较大影响。例如南京的智慧养老项目, 只是在两个试点小区和社会福利院展开, 受益老年人仅300位;苏州的虚拟养老院项目, 加盟企业与用户之间缺乏交流沟通, 使老年人对利用信息平台呼叫养老服务产生诸多质疑。除此之外,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起步较晚, 但技术更新快, 承接服务的企业缺乏有力的营销手段, 限制了养老服务市场的扩展。

3.2 供需不匹配

我国互联网社区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现象比较严重, 其主要原因是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通过调查发现, 老龄人口在服务利用、服务供给及服务需求之间存在显著差距。服务供应方缺乏对老年人口实际需求的实地调研, 根据自身利益提供获益较多的服务, 使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不能及时有效地被满足, 供需之间无法高效率对接, 而其所提供的服务由于过剩比例较高、利用率较低, 成为闲置资源甚至浪费资源。总体来说, 老年人的需求比例较高, 而加盟信息平台提供服务的供应商比例较低, 使得服务供给在数量与种类上均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例如远程医疗类的服务需求大于供给比例达到了18%, 上门家政类服务过剩较高, 供需之间比例相差可达到22%。

3.3 缺乏监管信息平台的有效措施

在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中, 无论是市场化程度较低还是供需不匹配, 深入研究发现, 二者均有需求方对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不信任的因素存在, 而这种因素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缺乏对平台的有效监管措施, 这种缺失就会导致互联网养老服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例如《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是非系统性文件, 缺乏科学性的具体说明, 对于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只起一定程度作用, 构建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所需的多个层面尚未形成, 也未建立起执行网络养老服务实践的标准。由于不具有规范性, 在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开展中, 养老服务供应方所提供的服务没有统一标准, 无法保证服务质量。因此, 政府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制度与监管措施, 制定具体配套的地方实施方案, 才能有效地保护老龄人口合法权益, 实现“老有所需, 老有所依”。

4 促进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的措施

4.1 整合与共享老龄人口服务需求

互联网养老服务提供者应该深入挖掘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与所需数量并将其整合, 实现需求的定量信息化, 并在明确需求以及数量的前提下, 制定相关服务产品与项目, 保持供需平衡, 解决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应该为各个加盟在互联网信息平台的服务供应商搭建需求共享渠道, 使其挖掘的需求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共享, 降低资源浪费, 充分发挥互联网及时性、包容性、低成本的优势, 并配合企业与养老机构进行大规模宣传, 加快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市场化进程。

4.2 制定监管政策大力扶持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对互联网养老服务产生需求, 而在这种新型服务形式面前, 对操作、技术、安全等方面的担忧成了他们利用互联网养老模式的阻碍。所以, 在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 政府应承担顶层设计的角色, 对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制定规范、明确的监管措施,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并由相关地方机构进行具体实施, 加强与老年人口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 保证供需双方信息的安全性。

摘要:服务供应方缺乏对老年人口实际需求的实地调研, 根据自身利益提供获益较多的服务, 使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不能及时有效地被满足, 供需之间无法高效率地对接, 而其所提供的服务由于过剩比例较高、利用率较低, 成为闲置资源甚至浪费资源。总体来说, 老年人的需求比例较高, 而加盟信息平台提供服务的供应商比例较低, 使得服务供给在数量与种类上均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关键词:互联网养老,需求,监管

参考文献

[1] 陆博文.“互联网+”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 2017.

[2] 李长远.“互联网+”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5) .

上一篇:建筑电气配电线路配电方式和防火方案研究下一篇:钻井工程标准化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