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调研报告

2023-02-26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居家养老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社区居家养老调研报告

东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一、引言

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加剧和大量“四二一”(一对小夫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家庭模式的出现,传统养老方式已不适应现代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加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全面推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使退休人员由过去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已是大所趋,未来城市社区将承担着老年人管理和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如何找到一条更加适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路,是摆在社区面前的现实而迫切的任务,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阳光雨家政服务中心对长治市东街社区的居家养老有关调查做以总结和阐述。

二、东街社区老年人口现状

东街社区现有常住居民5487人,社区老年人口有1470多人,60岁-69岁的老人有779人,70岁-79岁老人有452人,80岁-89岁老人有206人,90岁-99岁老人有32人,100岁老人1人,老人人数占社区总人数的26.79%,空巢老人有52人,约占老年总人口的3.5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以及人们择业观念改变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今后,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将越来越重。

三、目前社区老年人居住、养老和居家服务情况

(一)居住方式。一是老人(或与配偶)和儿女住在一起。二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儿女在同一城市。三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打工。四是老人(或与配偶)单独居住,无子女。五是老人(或与配偶)与成年或未成年的孙子孙女住在一起。六是住在养老机构的三无老人。

(二)生活来源。老年人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退休金,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积累,子女供养,政府供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以上几种情况中,靠子女接济和吃养老保险金生活的老人数量最宠大。

四、目前老年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生理机能的衰退及晚年的孤独感已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他们不得不依靠他人的帮助才能生活。根据调查了解和分析,目前老年人居家养老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机能的衰退影响着老年人日常生活。随着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开始出现头脑不清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听力有障碍、手抖、腿脚不方便、咀嚼困难以及其他健康问题。这种机能衰退问题,已经深深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行动,且有相当比例的老人存在两种以上的症状,这损害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将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下降。尤其是在高龄老人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二)各种老年人日常生活辅助设备缺乏。各种老年机能问题的发生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许多老年人不得不借助各种辅助设备,维持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对提高视力、助行类、听力辅助、居室无障碍设施等各种辅助设备需求。在调查中了解听力有问题和行走不便的高龄老人人数是最高的,所以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提供提高视力和助行类设施将成为首要考虑的对象。但由于目前市场上有关老年人生活辅助设备不丰富,老年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多数老年人经济能力有限,无法进行有偿服务。在调查中了解,多数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都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来源主要靠子女接济,而子女本身并不富裕,给老年人的生活费相当的少,只够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所以用在健康、医疗等上的开支很少,对社区提供的有偿服务根本不敢接受。

(四).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困难。在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调查中,就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来讲,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进食、烧菜做饭、打扫卫生、买菜购物、洗衣洗被、洗澡、起床、穿衣服、上厕所、外出活动共十项内容。在十项具体日常活动内容中,烧菜做饭、打扫卫生、外出活动、买菜购物和洗衣洗被成为主要的困难。

五、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我们在调查中得知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和精神文化服务上面的要求是最多的。在以上三项需求中医疗健康排在第一位,老人对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低。

(一)老年人对社区日常照料服务需求。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日常生活照料主要还是子女。但由于老年父母对子女照料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子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照料成本很大。这让子女和老人都很为难,相反,对由社区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需求更加强烈,如果有其他合适的照料人选,情况就会得到大改善。在调查中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有:小时工上门服务、社区日间照料室日托、上门做饭、日常登门巡视、代理购物、协助洗澡、修理指甲及修脚、理发、家庭修理、修电器、送货上门、邮寄等。

(二)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就医的首要选择。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是老年人接受卫生健康服务的另外一种方式。在走访中得知绝大部分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服务或者居家护理。老年人中慢性病较为普遍,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分为陪同看病、家庭病床、专业护理、找办取药、急救、康复、健康讲座和指导等内容。在老年人报告的最主要的健康服务需求中,对健康讲座和陪同看病服务的需求最高,其次为专业健康护理和急救服务。绝大多数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而且超过一半的老人有多种需求。所以发展社区健康服务有广阔的前景。

(三)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精神文化服务是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求的重要内容。有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存在各种内容的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包括:文体娱乐、表演展示、绘画、法律咨询、心理咨询、读书读报等。由此可以推断,绝大多数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社区精神文化服务需求。

六、加强管理力度,组建为老服务队伍

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关键要抓好为老服务队伍建设。我们主要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者队伍。二是抓好专业队伍建设。三是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

七、今后工作打算

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整合社区资源,加强为老服务队伍建设,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的。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已快半年,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意识不强,自愿来社区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少,要求上门服务的老年人更少。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宣传报道,营造社会敬老、社区助老、家庭养老的良好风气。

2、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由于服务场地有限,辖区老年人口多,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受限。我社区要充分利用辖区人力、物力、财力,整合社区资源与驻辖区单位等签订为老服务协议,免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3、加强为老服务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培养,建设专业化的工作队伍。进一步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协作,对现有的管理与服务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其次是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并开展“服务明星”的评选活动,激发为老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服务意识,使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可得到进一步提升。

4、全面开展上门服务。托老站日托、周托服务场地有限,居家养老服务活动的关键是做好上门服务。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上门服务人员要随喊随到。服务要能满足老人多方面的需求,如清扫、购买、护理、康复、入浴以及精神方面的需要,如陪同游览、购物,陪同读书、看报、看电视,甚至是陪同聊天

八、结语

居家养老是一项贴民心、暖人心的夕阳工程,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对居家养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把居家养老为老服务工作作为街道的民生工作来抓,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探索创新居家养老的新模式,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要。

第二篇: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调查报告

XX社区居家养老调研报告

XX社区多年来在区、街老龄委的正确指导下,不断完善本社区老年服务工作,尽可能地为社区的困难弱势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为他们的晚年生活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

一、老年服务工作现状

XX社区户籍人口为8295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2128人,占总人口25.7%。老年人口中,独居老人6人,空巢老38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没有。100周岁以上老人没有,90—99周岁老12人,占总人口0.15%,80—89周岁老人212人,占总人口2.26%,70—79周岁老人771人,占总人口9.3%,65—69周岁老人484人,占总人口5.85%,60—64周岁老629人,占总人口7.6%。

二、老年服务工作硬件设施建设

1、XX社区办公服务配套设施齐全,总建筑面积800平米,其中服务老年人的设施占500平米,设有日间照料室一间,约60平米,配有电视,电风扇,还有一些必要的生活日用品。餐饮室一间,约55平米,厨房与其分开,配备餐桌、座椅、洗手池、消毒柜、碗、筷、锅等,还有防蚊蝇设备,及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日间休息。

2、XX社区老年活动设施齐全,分别配设了三间老年活动室。还有一间多功能活动厅,约100平米。其中设有电视、

DVD等音像设备。棋牌室一间,约60平米,里面设有棋牌桌椅。卫生保健室一间,约10平米,里面设有床和医疗急救器械。图书阅览室一间,约16平米,里面设有读书桌椅,报刊、杂志、图书2000余册。心理倾述站一间,约10平米。还有一室内健身活动大厅,约100平米,里面包括各式健身器械和乒乓球台等设备。及大地方便和丰富了老年人的娱乐活动。真正地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乐、老有所为”的场所。

3、XX社区所辖的四个小区,有三个小区院内设有老年活动场地,各配备健身器材12种。现中捷木材小区院内已申请上报到文体局增设小区健身器材,有望2013年能安装一套12种健身器材。尽可能地为老年人多提供健身娱乐场地。

三、老年服务工作队伍建设

1、XX社区在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带领下,大力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建立健全了老龄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台帐、涵盖了社区老龄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使社区各项老龄工作服务落实到位。社区老龄工作已形成了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

2、建立一支以社区干部为成员的20人的兼职助老管理队伍,和一支8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其中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56岁。结成了22个帮扶对子。每逢年节、假日前

夕,志愿者们都会到有照料需求的老人家中看望慰问。并帮助打扫卫生,洗洗涮涮,帮助老人洗头、搓背等等。还为老人们带去日常生活用品,米、面、油、牙膏、牙刷、毛巾等等。个别结对子的志愿者还会不定期的到老人家中和老人谈心,聊天,对一些家庭儿女索事想不通的,进行必要的、应时有效的心理疏通,开导老人思维,带动他们与时俱进。有时还帮老人买菜,买粮,帮助维修家电。有的志愿者还会在自家包饺子的时候,也为老人送去一盘。

志愿者杨丽华,在11月份区房产局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时,杨丽华家一楼的90岁高龄的老人家里地面被施工队刨开了,老人正犯愁干不动体力活时,杨丽华主动承担了老人家的恢复工作。据社区统计有需要登门服务的老人,占社区老年人总数的30%左右,需要不定期有人陪护和谈心的老人占社区老年人总数19.7%,大多是孤寡老人。

志愿者吕德刚,在社区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了残疾老韩良才家住在东站四巷的平房,窗户年久失修,已经有裂缝关不严实了。志愿者吕德刚和王洋洋利用个人休息日去了他家帮助把窗户完全修善好了,直到能关闭自如了他们才放心的回了家。在11月份刚刚入冬时节,他们又方动带上塑料布、锤子等维修工具来到残疾老人韩良才家,帮助把窗户和门都用塑料布多湖上了一层。

志愿者肖丹,社区有一位66岁的孤寡老人张德珍,10

月份时患上了糖尿病住院了,同时又患上带状泡疹。两种病加杂一起,使老人苦不堪言。志愿者肖丹主动去医院护理,待出院回家后,又去老人家帮助买菜,做饭,洗衣服,帮助去医院换药。

居家养老公益岗的贺永昌,长年照顾一名智残并同肢残的低保户贺勇臣。帮买菜,做饭,换洗衣物,打扫家里卫生等等。每天两次对贺勇臣进行四肢按摩,每一个小时帮助其翻身一次。除每天喂贺勇臣三餐外,每两小时帮助喂一次水。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且动作娴熟,不厌其烦。

3、成立了自助性的“银发服务队”。社区考虑到有一部分低龄老人身体健康,活动灵便,并怀有热衷公益活动意愿的离退休人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发挥余热的机会,社区组建了一支50人的“银发服务队”。以就近的原则,号召这支服务队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有需求的高龄老人。如:176号楼的谭万英老人今年68岁,身体健康,行动灵便,热心助人,经常帮助住在自家一楼的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在92岁老人儿女不在的情况下,谭万英帮助其买菜,购买煤气、水、电费,带领高龄老打车去大东区公安分局办理新身份证。

4、社区老年服务站充分利用辖区资源,社区出面与辖区内各行业的志愿者取得联系,要求他们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各项免费或低收费服务。每年爱尔眼科和何氏眼科分别4次

来社区为广大老年人免费进行眼病检测,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及早治疗。邀请社区卫生院每月来社区一次免费为老年人测血糖,量血压、各项常规检查。并与社区卫生院联合建立了老年健康档案。对社区内的每位离退休老人个人信息,健康状况,子女联系电话等等都做了详细的登记。在社区的带动下,社区内的两家杂货店免费为老年人送货或提供代购服务。两家理发店上门理发、修面、烫发、染发服务,1家居家维修点开展上门维修服务,达到资源共享,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5、社区负责老龄工作的干事接到老年人求助电话,应其需求亲自到老人家中为其代办老年证,代办老年意外伤害险。仅2012年一年里社区干部登门代办业务33次。经统计,社区老有类似简单需求的老人占老年总数的7%左右。

6、为了丰富社区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党委牵头组建了100人的合唱团,30人的京剧团,50人的太极拳队,40人的老年舞蹈队。每逢年节欢庆之际,都会请他们来为大家表演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彩节目。每年组织老年人出游一次。带领大家观光祖国的锦绣河山。近年来分别带领老年人去了“参观新铁西”,“中旅小镇”,“雁呜湖”,“宝泉山”,“九一八纪念馆”,“沈阳世博园”,“台湾名品展”等等。极大地活跃了老年人业余生活,广泛地培养了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据社区统计,喜欢出门游玩,而且身体行动方便的老人

占社区老年人总数的57%。

7、每月25日组织社区老年上一次科普课或时事政治、法律讲座,健康保健,美食厨艺等等。尽可能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学,老有所教的场地。经社区统计,有学习需求的老人占社区老年人总数的68.3%。

8、关注老年人的情感世界。为了消除离退休老年人感到自已退下来了,就是别人负担,就是社会的负担的低落情绪,社区组织各种老年队伍参加社区建设、安保等活动。如:在两会、十八大等重大事情期间组织社区老年分组分班次对小区和社区内的重点人、重点部位进行安全巡逻和监控。在春季卫整顿和冬季除雪时候,社区开展以“爱我家园”为题的大干活动。这些老年人积极响应,冲锋陷阵,英勇不减当年。这让老人们充分感受到了自己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充实感。据不完全统计,热衷于公益活动,而且身体灵便的老人,占社区老年人总数的21%左右。

四、社区老年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居家养老服务站设施不够完善。硬件设施不适合老年人应用。

2、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内容过于简单。对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3、居家养老观念落后,许多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这

个概念比较模糊。

五、针对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1、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招募人员要从下岗失业的人员中选拔,因为他们会珍惜工作机会的。

2、政府应建立一个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基地,为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人员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3、政府应考虑到,养老服务工作做为一项事业去发展的话,就应该有一定的必要建设性投资。

以上是XX社区老年服务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的总结,和对老年服务工作未来发展的一些粗浅看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社区将进一步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不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式,真正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逐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第三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对安定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现状调查报告

甘肃电大定西分校13秋行政管理本科 赵平

一、调查目的

主要从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老人所存在的需求入手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问卷法、语访谈法从对居家养老的了解程度、日常生活照料状况、医疗卫生需求与精神慰藉四大方面进行了困境分析,并以社会工作的视角从政府、社区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关于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二、调查时间、地点与方法

1、调查时间:2015年3月

2、调查地点:安定区永定路街道西河社区

3、调查方法: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

一、问题的提出及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龄问题日益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焦点,而我国也提前进入老龄社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未富先老”的国家。据调查截止2010年,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3430人,占总人口的8.65%。, 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养老日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难题。目前,社会上呈现出三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是最为普遍也是最为老年人所接受的养老方式,而正是这种最为普遍的养老方式却日益遭受严峻的考验。自计划生育实行以来,家庭结构

日益核心化,养老对于子女来说负担越来越重;并且子女的养老敬老意识日渐淡薄,老年人处于不利境地。而机构养老由于成本较高、缺乏家庭温暖、社会隔离等原因无法得到老年人的亲睐。对此,政府部门提出了“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即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中,同时享受社区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是一种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以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为内容,并为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养老服务模式。这种养老模式能让老年人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并接受社区的各项专业化服务,使老人充分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家庭资源解决养老问题,减轻政府负担。目前该种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老年人与社会的欢迎。

三、现状和需求 (一)了解途径

通过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76%的老人对于居家养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真正了解居家养老的老人仅占18%。而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的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社区宣传、报刊书籍、电视广播、亲戚朋友和邻居,其中通过社区了解的老人最多,占到了28.7%。可见居家养老对于宣传居家养老知识的重要性,但目前大部分的社区对于宣传的重视度不够,宣传方式仅限于在小区的橱窗里张贴出相关的文件或报刊文章的相关章节等,但由于不少老年人行动不便或文化程度较低,他们不太能够关注到这些信息。

(二)日常生活照料方面

2014年,政府出台的老龄日间照料中心,该项政策普遍受到了老年人群体的欢迎,但在实行过程中却遇到种种困境。首先由于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的数量极其有限,很多迫切需要该项服务的老人因不满足条件而被拒之门外。其次,目前大多数社区所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只是限于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相对简单的上门服务,像更高一级的服务诸如家电维修、代购、水电维修、上门理发、送餐服务提供的却很少,而这些服务却是老年人十分需要但自己又无法提供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困境,需要的服务没有人提供,而提供的服务又不是老人最需要的。最后由于老年人大多比较保守,对于外人的戒备心比较高,他们往往不会让家政服务人员在家中逗留太长时间,完成一些基本的打扫工作后就让她们离开了,一般都没有达到政府购买的服务时数,这就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三)医疗卫生需求方面

为了迎合广大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困境,现在每个社区都设置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我们所接触的调查对象中,有46%的老年人所在社区设有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医院因其距离近,就医便利,可以省去大量排队等待的时间,价格实惠以及服务人性化等优势而被人们称为“家门口的医院”。但据我们的调查,享受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老人中仅有37.6%对本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站采取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态

度。不少老人反映这些服务站的设备比较陈旧、药品的数量也较少、工作人员的态度也不是非常友善,可见,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医疗卫生服务站虽然路很近,但心却很远。

所谓“未雨绸缪”,疾病预防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但大多数老年人缺乏基本的医疗常识。免费体检、上门诊疗、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派发医疗保健手册、赠送免费医疗品等措施对于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社区在这一块的服务却几乎空白。据调查,在提供免费体检这一项服务上有44.7%的老年人享受过,而其余的四项包括上门诊疗、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派发医疗保健手册、赠送免费医疗品等服务,分别有16.8%、18.0%、15.3%、6.7%的老年人享受过。

(四)精神慰藉方面

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空巢老人愈来愈多。这就使得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据调查显示,61.3%的老人表示不希望有人上门陪他们聊天,22%的老人有这种意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上门陪聊的服务人员或志愿者大多与老人比较生疏,他们缺乏共同的话题,老人对于他们的信任度也比较有限。因此,有活动能力的老人更喜欢“走出去”和同辈群体沟通交流,类似的生活经验与价值观令他们之间的交流更轻松自然。

在服务设施方面, 72.7%老人所在的社区设有老年人活动室, 36%设有老年人阅览室。但这些活动室大都比较陈旧、狭小、阴暗,空气不流通、浑浊,并且大部分活动室已成了变相棋牌室;而

老年人阅览室里的书籍、报刊、杂志大都比较陈旧,难以老年人的需求。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主要表现为:一是数量不足,社区重视度不够;二是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设计落后,观念保守,不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导致了现有设施实际利用率不高;更有一些设施是社区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设,并无实际意义,服务流于形式。

在社区活动的开展方面,有47.7%的老年人明确表示希望社区多举办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活动。但事实上,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很少有社区开展过外出旅游的活动, 开展过文艺演出的社区少之又少。 可以说,目前社区所提供的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活动还是比较缺乏的。广泛开展真正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的活动是社区服务的应有之义。

四、建议与对策 (一) 政府扶持

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因此政府应转变传统观念,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扶持,特别是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起步阶段,服务开展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其的态度和支持力度。我们认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社区氛围

首先,社区应加大对居家养老宣传的重视程度,鉴于多数老

年人文化知识水平有限以及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社区应充分动员社区的资源,争取将居家养老的基本常识普及到每家每户,从而增强老年人的权利意识,鼓励老年人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也达到对社区居民的教育作用,创建一个和谐、友爱、尊老的理想社区。其次,做好居家老人的宣传教育,逐步改变老年人传统的生活观念和消极的消费理念,增进老年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和偏见,鼓励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心理阴影,融入社区大家庭,乐于接受服务,利于工作的推进。

2、加大资金投入,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保证,但目前政府对其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经费的缺乏,迫使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大多局限于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空巢高龄老年人家庭,而无力顾及数量占绝对多数,身体尚好,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的需求,而且服务内容少、服务层次低。因此政府今后在考虑老年福利设施投入和老年事业经费安排时,应列出一部分专门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支出,并逐步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这样才能从资金上保证居家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

3、制定扶持政策,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性和保障性的工作,政府须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例如对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社会服务机构出台优待和优惠政策,如适当减免税收,贷款

优待等,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提升服务档次和质量;以及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优秀医务工作人员下到基层,到社区医院提供服务,提升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方便老人就医。

4、建立培训机制,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专业人员保证,针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少、专业技能普遍低下的现状,政府应开始着手开设居家为老服务应用知识方面的培训课目,实施技能培训。

(二)社区为本

社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在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更是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为更好地提升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功能的发挥,应大力发挥社会工作者的功能。首先,社会工作者应承担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社区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充分调动本社区的资源,开发多种多样、富有个性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来完善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档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老人的需求;其次,承担中介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社区内老人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深入了解社区老人的实际需求,吸取其中的合理成分,代表社区老人与政府进行博弈,早日促成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再者,承担使能者的角色。发动全体社区居民,通过参与一系列的社区活动提升社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同时还要建立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的自助、互助体系,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到为

老服务中去,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关爱的社区,为老年人群体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社会参与

社会力量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志愿者队伍的构建、辖区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家政服务机构以及各类民间组织等,他们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可或缺的力量。此外还包括区、街道、社区设置的非营利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组织,这些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责在于通过建立服务追踪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服务质量,并确保政府资金的投入真正用到实处。

五、小结

随着人口日趋老龄化、高龄化,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势在必行,但它又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家庭、老人共同参与和努力。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尚无典型的经验可循,因此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大胆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稳步推向深入,实现居家老人经济、安心、舒心地享受晚年生活。

第四篇: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和现实意义 (一居家养老的概念

居家养老的意义在于老年人养老的场所是在自己家中, 除需要家庭照料外,还依靠社会帮助。它强调了社区照顾在 养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老年人开展日常照料、生活 护理、精神慰藉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二开展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1、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 活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 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社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构筑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具有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 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宿感。我国传统 的大家庭,正在或者已经被核心家庭取代,老年人和子女分 开居住已经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 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对众多独 生子女来说, 将来对老人的赡养、 照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如提供照顾所带来的经济、身体和精神等负担或压力以及照 顾与工作之间的冲突等。因此,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居家养 老是城市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 观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在排除子女后顾之忧的同时,维护老年人与其子女 双方的自尊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雀尚能反哺,靠子女养老的做法自 古以来就被视为天经地义。但是在现代高节奏的生活状态面 前,时间地域等的限制使得完全靠子女在身边尽孝的选择越 来越变为一种奢求。一方面,子女在亲情上割舍不开、不愿 父母离开,另一方面从社会舆论上更难以接受背负不赡养老 人的骂名,可是自身的工作不允许长期分心,自己的体力也 不允许兼顾老人和事业,往往是病榻上老人身体未好,病榻

前的子女已累倒。实行社区居家养老,子女以赎买劳务的方 式使得老人得到妥善的照料,也可以减轻自己的双重压力,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闲暇之余,仍可以陪伴父母生活 在一起,增强感情。作为老人来说,既不再感到自己是子女 的负担与拖累,又可以很好地生活在子女的关怀和社区护理 员的帮助之下,在解除了子女后顾之忧的同时,也维护了老 年人和子女双方的自尊心。这种养老模式可以缓解社会养老 的压力,减轻政府的负担。

3、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

家庭和社区是老年人的基本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 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及对社 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进行居家养老不仅具有方便 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 同感和归宿感。现代社会家庭,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经 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 保健及精神慰藉方面都带来诸多不便。实行社区居家养老是 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提高老年人 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

4、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要求。

基于对我国国情的考虑,单一依靠政府财政进行社会养 老福利事业显然无法适应需要,同时还会对国家财政造成巨 大压力,居家养老体系建设过程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 稳定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也是社会结构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居家养老的现状分析及问题分析

西宁路街道第十四社区居委会成立于 2006年 3月,管 辖美林花园、 众鑫花园两个小区有居民楼 108撞, 总户数 3584户 8238人,为进一步摸清十四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特别是 “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情况,今年 5月,我们对社区老人

进行了清查,共统计辖区老人 165人,其中 60岁以上的老 人 76人,占老人人口 46.06%, 70岁以上老人 76人,占老 人人口 46.06%, 80岁以上老人 14人, 占老人人口 8.48%。 并通过入户,对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家庭人均收入、生活自 理情况、现实

生活照料情况以及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五个方面 调查,为党和政府决策老龄工作当参谋和助手,现将调研情 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老龄人口现状

1、男、女调查人数比例及生活自理情况分析、统计表 参加此次调查的 165名老人中,男性 81人,占调查数 的 49.09%,女性 84人,占 50.91%;老人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的有 158人, 占调查数的 95.76%, 部分自理的 6人, 占 3.63%, 不能自理,依靠照顾的 2人,占 1.21%;有子女的有 72,子 女生活在本区的有 40人,子女长期居住在外地的有 2人, 子女愿意赡养父母的有 140人,子女不赡养的有 4人。

2、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照料老人情况:子女照料的 72人,占调查数的 43.63%,亲属照顾的 5人,占 3.03%,邻居 帮忙照料的 2人,占 1.21%,请钟点工照顾自己的为 0%。

3、对当前老年人是否愿意入住老年公寓的情况,我们 也进行了调查,有 10人愿意入住老年公寓,占调查数的

6.06%,不愿意入住的有 32人,占 19.39%,这说明大多数老 年人受传统观念约束,比较认同居家养老。

4、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情况:要求提供医疗服务 的有 10人,占调查数的 6.06%,有文化娱乐方面要求的有 11人,占 6.66%,需要生活照料服务的有 6人,占 3.63%, 要求得到精神慰藉的有 15人, 占 9.09%, 想日托老年人的有 6人,占 3.63%,需要家政服务的有 12人,占 7.27%,对社 区提供的服务愿意自己买单的有 5人,占 3.03%。

在我们的调查中,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居家养老工作 寄予厚望。不少老年人表示,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很难 挤出时间来陪父母,单纯指望他们陪伴自己安度晚年恐怕不 太现实,一些年轻人则说,现在不少家庭是一对年轻夫妇在 赡养 4个老人, 靠夫妻俩根本无法承担照顾4个老人的任务。 他们也特别希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广泛推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居家养老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老年服务内容单

一、功能单一,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实际需求不吻合。 相关居家养老的法制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无法有效满足老年 人需要。主要表现在:

1、宣传舆论有待加强。对于居家养老工作的重要性在 认识上存在不足,致使目前居家养老工作处于自发状态,没 有建立起相关社会舆论氛围,直接导致广大群众参与居家养 老的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运行机制有待健全。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缺 乏完善的运行机制。现有的居家养老方式是由民政部门牵头 主导,相关卫生、体育等部门共同参与,目前来看,各部门 没有充分整合自身优势,难以形成工作合力。责任主体不明 确,相关问题协调力度不够。

3、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管理缺乏专 业性培训。队伍整体素质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相关 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物质服务上,而 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求,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家养老工作 的开展和服务内涵的延伸。

4、专业人才稀缺,满足老人综合需求难。目前,社会 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而且真正愿 意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员不多,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 多元化养老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 量的提高。

三、居家养老工作对策和建议

1、政府主导,发挥“驱动器”作用。社区居家养老是 一项利国利民的实事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 过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出台扶持和 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 政府要在服务机制建设、政策、财力、物力、协调等方面充 分发挥“驱动器”作用,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在规划、发动、 组织等各个环节和过程都能顺利实施。政府可通过完善机 制、加强考核,普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逐步建立和完善 社区服务站的上门服务制度、 志愿者服务制度、 奖励制度等, 加强标准化管理。

2、加强培训,建设“专业型”队伍。加强社区居家养 老服务人员的培养,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 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考试合格颁发职业 资格证书,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建设一支具备家政服务、康 复护理等专业知识的专业化服务队伍。

3、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采取有偿服

务的形式,以服务 报酬作为护理人员的一部分的开支,不需要或仅需要少量资 金投入, 即能加以启动。 政府不必花费大量资金兴建养老院、 购臵养老设施。体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养护员提供服务、老 年人享受服务、货币化养老的改革精神。从而节省了大量资

金, 缓解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过快而带来的诸多问题。 同时, 由于养老服务大多是由劳务人员以体力劳动或只是技能的 付出来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收费不会很高,也不会更多 的增加老人家庭的经济负担,转而变相的增加社会保障的支 出。

4、亲情关怀,倡导“社会化”养老。在完善机制、加 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弘扬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舆论宣 传。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在全社 会确立养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同时,对那些遗弃甚至虐待老 人的个例,要通过媒体予以揭露,使其受到舆论的谴责,对 触犯刑律的,要依法予以追究。 综上所述,实行社区居家养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势,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和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的有效途径。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社会工程,实行居家养老 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而且还需要充分发挥 社区服务功能,不断优化老龄服务,切实满足老年人日益增 长的服务需求,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有效化解社会转型、 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五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的7%。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77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预测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在未来十多年中,老龄人口年均增长将超过1000万。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积极发挥政府主导做到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了老人提供已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方式。社区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服务、日托服务、心理咨询、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

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在于: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养老服务能够就地取材,服务广、见效快。社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即解决了家庭养老能力不足的困难,又解决了机构养老亲情淡薄、环境适应障碍等问题,

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依托、社区为主体、家庭为载体、公益性与专业性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以政府为依托旨在强调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中的统领性地位,特别是通过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赋予社区居家养老更多的资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以推动社区居家养老的实施;②把社区居家养老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或者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以社区为主体旨在强调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中承担资金整合与具体实施者的角色,承担包括搭建社区居家养老的组织化体系、建立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网络与监督体系等方面的任务。

以家庭为载体旨在强调社区居家养老体系中,家庭是老人安度晚年的生活场所,扶养老人离不开子女对老人的关爱,尽管政府、社区能够为老人提供有形的物质帮助,但是对老人来说,来自家人的关爱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公益性与专业性机构共同参与,旨在强调各类公益性和专业性机构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具体提供者。除了以市场化形式向专业机构购买养老服务外,要积极调动社区内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资源,大力挖掘社区内的家属、朋友、邻里以及各种自愿性组织等要素,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使之作为社区居家养老的内生性支持网络。

上一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职责下一篇: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