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023-02-21

环境问题已是当前的热门话题,“环保”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幼儿园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而幼儿园是幼儿环保教育的重要场所,提倡“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1收集废旧材料,萌发幼儿环保意识

在现代优越的生活环境中,生活垃圾也随着物质条件的富裕而逐年增加。 通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随处可见,我们习惯将这些废旧物品当成垃圾予以丢弃, 这是一种浪费资源的现象。可这些所谓的“垃圾”却是幼儿教育中的宝贵教学资源之一,这些垃圾通过教师巧妙地引导及合理地运用,能在无形中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孩子们年龄小,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较差,而幼儿环保意识培养需要成人的提醒及表率作用,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 如何让幼儿切切实实地感觉到“废品是有用的”,懂得“废品不废”的道理呢? 于是,我们倡导家长孩子共同收集。 很快,幼儿便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 然后,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分类,例如各种生活用品类、纸张类、幼儿用品类、树叶类、布类等等废弃的物品。 通过让幼儿搜集生活中的一些可利用废旧材料,萌发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2多管齐下,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2.1 尝试用废旧材料适时开展 “巧手”活动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废旧材料的开发和有效利用, 可以使幼儿在园手工制作中充分的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通过对生活中各种具有可塑性的废旧材料进行收集、快乐地创造,加工、制作出别具一格、富有新意的作品,将之运用于主题活动和区域游戏活动中,并能使幼儿自觉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之中,增强环保意识。 大班开始,我们就进行了一个新的尝试,每周开展一次“巧手”活动。 活动的主要材料来源于孩子的自己收集,采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 比如:《漂亮圣诞树》是孩子们将绿色饮料瓶瓶身剪成流苏状,黏贴在木棍上便制作成功,《美丽的窗花》这一手工制作活动利用的是各式广告纸,孩子们剪出了色彩各异的窗花,《温暖太阳花》作品便是用一次性纸杯和吸管做成。 《彩虹真美》则引导孩子用油画棒在卷筒纸芯的外面按规律涂上漂亮的颜色。 孩子在剪剪、贴贴、粘粘、画画的过程中,变废为宝,做成了可爱的玩具和手工艺品。 在欣赏和展示过程,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废物物品的利用带来的神奇和有趣,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想象和创造能力。

2.2 利用废旧物品创设优美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幼儿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了能使孩子们亲身体验到废旧材料再利用的价值,我们将各种材料变废为宝,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物制成玩具、工艺品等布置在教室、过道里,让幼儿在欣赏、感受的同时,更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

2.2.1 在教室环境中的利用

首先,我们将废旧材料运用在教室环境创设中。 每次的环境创设我们都会选择一种废旧材料来装点班级环境, 在合理利用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 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如:屋顶上我们悬挂废旧碟片制作成小伞,主题活动《祖国妈妈我爱您》,收集平时最常见的花生壳、瓜子壳、开心果壳等废旧材料,与幼儿一起巧装打扮拼凑制作成“中国地图”。 不仅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2.2.2 在走廊挂饰中的运用

幼儿园走廊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室外场地和室内环境的通道,所以除了教室内置环境外,走廊环境也是重点要利用的,在走廊我们采用挂饰来美化环境,如:利用废旧材料(鸡蛋盒)让幼儿刷上彩色的颜料,并贴上眼睛、鱼鳍和尾巴等。使原本空荡的走廊变身为一个“海底世界”! 这种变废为宝的做法,即不失美感,又具有新意。 我们力求把环保和美术特色相结合,用枯树枝和芦苇结合编成鸟窝,于是过道成了“鸟的天堂”!用收集的废旧灯泡和干花制作的精美作品当挂饰。 这些作品丰富了我们的环境,更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小朋友和家长都惊奇地赞叹原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垃圾”“废物”也可以变得那样有趣、实用。 这大大启发了幼儿对于废旧物品的研究和思考,激发了幼儿参与“变废为宝”的兴趣,引发了幼儿参与环保的意识和行为。

2.3 变废为宝,多元融入,丰富区角

《纲要 》中指出: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 材料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就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就不同。 为了贯彻《纲要》精神,本着让教育源于生活的原则,发现并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投放于在区域中活动中,这些材料安全、经济、实惠。 不但为区域活动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更突显了我们的环保理念。

美工区:在上面矿泉水瓶进行粘粘变成“桶桶乐”, 在上面作画玻璃瓶,把旺仔牛奶罐扎成梅花桩,将报纸搓揉变成球体,一次性纸杯加吸管做成漂亮花朵,用奶粉罐做成小花盆。

建构区:收集各种纸盒、酸奶杯、纸筒、牙膏盒、木头等进行搭建。游戏中,孩子们会用牛奶盒向上垒高成各种图形、房屋、用酸奶杯排成栏杆……吸管、 一次性的餐盘等等都是我们幼儿游戏、老师作辅助用品必不可少的材料。 在区域材料的制作中,孩子们明白废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 并使幼儿亲近大自然的情感转化为真正的保护性行为。

益智区:药瓶、化妆瓶按瓶盖配对,对果冻盒按不同和颜色形状摆放,将纽扣用于分类、排序和科学活动,把纸板用来图形配对、跳房子,木糖醇瓶子帮助幼儿根据点数或数字装小圆片,薯片筒可根据数字进行运算。

表演区:旧纱巾用于小舞台演出道具、面具、大塑料袋、沐浴球、光盘、橡胶手套、包装袋、废旧报纸等等经装饰作为演出服装,进行“环保时装秀”的孩子们有模有样。

总之,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提供跟使用,在客观条件上给了幼儿一个刺激, 也近而逐步萌发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3家园合作,巩固幼儿环保意识

幼儿变废为宝环保意识的培养,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首先自己要有环保意识,要有变废为宝的意识。家长不仅和幼儿一起创设良好的环境,同时请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环境创设中来,以此为契机扩大宣传,帮助家长了解废旧物品再利用的价值。让家长们和幼儿共同收集,提高幼儿收集废旧物品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巩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室空白的墙壁上,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塑料袋、纸等废旧材料制作的小衣服来美化。这些小衣服仅仅只用来装饰环境,那可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功效,在区域游戏时间,我们组织幼儿进行“环保时装秀”。 这些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别具特色的环保小时装,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 也更加肯定了小小废旧物品也有大大的用武之地。学期中,家长和幼儿把家里的油桶、电话、毛线、毛巾、酒瓶、花架、鞋子、瓶盖、等废旧物品经过清洗、消毒之后,带到了幼儿园,帮助班级做制作玩具。 并合理的利用报纸、蛋托、瓶盖、酒瓶等的废旧材料进行美工制作。在家园共同的协作努力下,班级新增了布垫、高跷、沙包等玩具,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废物物品的利用带来的神奇和有趣,不但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想象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今后社会的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因此,在幼儿园里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的环保意识在环境的作用下,从无到有,逐渐的提升。 通过启发引导幼儿对废旧物品进行利用与改造,从而让他们在做做、玩玩中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让我们大手牵小手,从小做起,从节约一张纸、收集一个瓶子、一个手纸筒开始,节约能源,珍惜绿色,保护地球妈妈。

摘要:《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是未来的希望,是未来环境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做爱护环境的人。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充分利用环境的资源,变废为宝,巧妙地让废旧材料这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运用废旧材料创设环境,幼儿在感受并参与制作的过程后,环保意识也通过家园共创环境得到了巩固,使环保的种子在环境的孕育下茁壮成长。

关键词:变废为宝,培养,环境,环保意识

上一篇:英台油田措施挖潜有效做法研究下一篇:如何规范招标代理机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