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心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育人先育心范文

《育儿先育心》读后感——爱与幸福的教育

有别于其它育儿的封面,乍一看上去有点暗,仔细看看原来是孩子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调和出来的三原色作品,细细品味,有一种别具风格的美,《育儿先育心》读后感——爱与幸福的教育。

书中选用的12幅插图,均为孩子的涂鸭作品,天马行空的创作,让人犹为赞赏。

看到网友评价她:“一个普通妈妈,但是她写的很多东西比专家还直达从心。”刚开始还有点半信半疑,看完全书之后,不禁从心里暗暗喝彩。虽然没什么大道理,但每一篇章,乃至每一句话都能让人从中受益,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有些事情、有些情绪这样处理,孩子和家长都会皆大欢喜。

这本育儿书主要侧重孩子的心理、情绪方面,共分为六个篇章。第三篇章提到关于走路的话题。童童就是这样的,如果和爸爸妈妈去哪儿,走一会,就会喊累,吵着让爸爸抱,我们就会感觉,这个孩子太懒了,动不动就让大人抱,自己不愿走路。没去考虑事情的本质,看完之后,才知道,小孩子其实也很喜欢走路,只不过走路是以走路为目的纯粹的走路,而大人是为了从某地赶到某地才走路。二者之间的本质是有区别的,当孩子发现走路是为了赶往某个地方时,就会转而要求大人抱抱。文中提到只要大人放慢脚步,跟在孩子的后面,孩子可以走很远很远。这是个不错的提议,下次可以效仿。文中还提到小孩子的表面需求不一定就是他的真实需求,父母要窥探孩子的成长的真实需求,了解孩子的要求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才知道如何更好的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引导他走向自己的真实需求。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跟孩子转,反而会很被动。作为妈妈而言,关键不是如何尽全力去满足孩子的每个需求,而是尽全力理解孩子。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大人,说话办事都会察言观色,会查觉到大人的情绪,会说一些好听的话,让你开心,然后说出她的需求,让你无从拒绝。童童喜欢玩一些小游戏,我每周都会按照她在幼儿园的表现给她积分,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一周积攒的分数,会玩一次电脑小游戏,如果中间表现得不是太好,积分就会不够,她就失去玩游戏的权限,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表现的超好,什么都会顺着大人的意,让你高兴,哄你开心,然后就会说出她玩游戏的需求,每当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总是特别的为难,是让玩还是不让玩,纠结啊,读后感《《育儿先育心》读后感——爱与幸福的教育》。 瞧瞧这就是小家伙的险恶有心哟。

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生活中的偶尔的不如意、工作中的压力偶尔会影响大人的情绪,能做到不带一丝的情绪回到家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情绪不佳的时候,碰到孩子的吵闹,就会发生一些冲突。父母怎样看待自己的情绪、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怎样让孩子成为你情绪的受害者,作者都给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答案。文中提到每个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对于一件事,要怎么看,发怒或者不发怒,选择权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也就是说,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而非情绪的奴隶。如果对于负面情绪一味归因于外,不过是推卸责任,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怎样才能不让孩子成为情绪的受害者,我们可以让孩子照顾我们的愫,既然我们的情绪是客观有点存在的,是可以表现在孩子面前的,而且孩子又是深受着我们的,当然可以适当要求防子照顾我们的情绪。比如说,今天妈妈生病了,就可以告诉宝宝:“妈妈今天生病了,很难受。你那样吵,会让妈妈觉得更难受的,请你安静在床上玩一会儿好嘛?相信孩子也会理解和配合妈妈的。你选择把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孩子就不会认为大人的不高兴是来自于自己,以免给孩子造成一种负担和错觉。

自从升级为妈妈以来,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看了不少,关于健康的、早教的、经验谈的……,种类繁多,相信各位妈妈也都和我一样,读多了育儿书就会有纠结,不同的育儿书就会有不同的育儿理念,到底孩子适合哪一种方法换言之说哪一种育儿理念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妈妈该如何定夺。书中提到如何消化这些育儿书,提了一个原则可以作参考,那就是:看着你的孩子,无论读了多少书,一定记得是为了让你理解孩子而服务的,最终目的是看你的孩子,而不是看书。

《育儿先育心》这本书不能说是在育儿书里面最好的,但可以总结为最平实,最让人受益的一本育儿书。

最后摘抄作者的一句话来祝福天下的父母和孩子们:“愿深爱着孩子的父母们,能为孩子的心灵准备一张小床;愿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愿孩子们长大后的世界,比今天更美好!

第二篇:育人先育己

“育人先育己”学习体会

本次的师德教育中我学习了“教师如何育人先育己”这个专题。教师的“育己”就是对自身的提高,对自我的不断完善,其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师德是育人之本。 一个民族的强大,首先要有一个强大的教育。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良好的教育要有良好的教师队伍,教师要从事好教育事业就要有高尚的师德。“教育无小事,事事教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这句话我始终铭刻在心,它指引着我,鞭策着我,同时也让我从中有所心得:

一、热爱教育事业,完善自身人格

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不能升官,也不能发财。从事教育工作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风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学识才能,性格情趣,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是终生的,为了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决心。

在知识不断更新,信息叠呈的今天,学生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课堂,书本的知识,教师也很难以旧有的知识站稳讲台。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师应不断充电,不断自修,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深猎群书,广泛阅读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开阔视野,丰富头脑。

二、关心热爱学生,高尚师德德服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所有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我们教孩子,教给的应该不仅是知识,而是更多的应该是爱,是用自己的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用自己的爱去拨动孩子的心弦。爱学生,既要做良师,又要做益友,做到和学生心灵上的真挚沟通。对于有差距的学生,要用爱心真诚的感化他们;对于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也要用爱心去呵护他们,尤其是对后进生倾注更多的爱,不歧视、冷落差生,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上进心,只要用耐心和爱心去启发,大部分差生重感情,重友谊是他们为人处事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以身为范,言传身教

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博学卓识,对学生来说,是耀眼的旗帜,是崇敬的榜样,是效仿的楷模。所以教师应以自身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率先垂范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之,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做到:德良、志坚、风正、纪严、仪端、学勤、心慈、言美、才能以美好的师表形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导向,导学和导行。

四、教之有方,学之有趣

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是班主任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所谓学习指导是指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正确的学习方法是:第一,要提高课堂效率;第

二、重视课后复习,要做到及时;第

三、合理安排时间,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时间表,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学习,这样才能有兴趣地主动进行学习。

教书的生涯是平淡无奇的,一支支粉笔记录的是岁月对教师磨蚀,三尺讲台放飞的却是孩子们美好的梦想。所以,我想只要我们用真心对待孩子,平凡的日子里你会体会到不平凡的感动。

2011年11月18日

第三篇:育人者先育己 律人者先律己

育人者先育己

律人者先律己

(教育局系统党课提纲)

总体要求:

一是抓好组织领导。教育局要把“两学一做”工作作为干好今年工作,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基础来抓,以局机关到各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参加活动,带头学习讨论,带头公开承诺,推动活动有序开展。

二是抓好集中学习。“两学一做”基础在学。领导干部要坚持带头学,带动全体教职工扎扎实实系统学习,原原本本领会精神,补好“钙”加足“油”,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是抓好活动创新。创新“两学一做”活动形式:组织做好专题学习讨论,邀请党校教师,组建讲师团、先进模范、党员领导干部、有专长政史知识的教师等,联系实际讲党课,注重使用身边的事例,现身说法,强化互动交流,答题解惑,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是抓好学有所用。“两学一做”关键在“做”。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围绕2016年中心工作,结合北区教育实际,特别是近期的义教均衡发展达标,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实施责任和完成时限。融合“两学一做”,在学好党章,系列讲话的同时,对有关师德师风的法律法规等进行学习,结合建区30周年,开展感动北区教育人物评选,选标杆,立

1 先进,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合格党员,优秀教师。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根据职责分工,组织领导干部进行岗位承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五是抓好监督考核。教育党委组织专人对局机关、各学校党支部“两学一做”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同时强化目标责任制和日常量化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增进动力,激发活力,促使党员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改革的勇气胆识,实干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教育改革创新的大潮中来。充分发挥教育网和微信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及时宣传报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育人者先育己,律人者先律己”。在座的各位都是机关“做”的主要负责同志,在“两学一做”教育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以上率下”,提升领导能力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一、信念坚定,对党忠诚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立个人的品德,还要立信念的大德,始终要把对党忠诚作为思想根基,做到讲政治、讲党性、讲规矩、讲大局。讲政治,就是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怕困难、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因为有了伟大理想,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要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做到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在党为党、

2 在党忧党、在党言党。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讲的就是要为国为民分忧,现在,各级领导干部要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首先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权威。讲党性,就要强化党员意识,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党员身份,敢于亮出党员身份,自觉以党员标准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工作、向党负责,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讲规矩,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以“三严三实”为座右铭,作为人生的准则,时刻牢记;以“三严三实”为镜子,作为人生的信条,经常对照,自觉践行,不触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讲大局,就要时时刻刻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党的事业为重,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凡事出于公心,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二、勤奋学习,干事创业

人生在世靠什么立身?一是靠品行,二是靠本事。人的品行、本事从哪里来?一是靠学习,二是靠实践。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学习与实践的问题。这里我主要谈谈学习问题。一个人一生当中要成长进步,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学,在社会中学习,要把学习当成人生的乐趣,学习虽然艰辛,但从中能获得很多收益。人接触社会、干事创业都需要学习。

3 毛泽东同志最爱读书学习,凡主席生活的地方都是书,不论在枕上、马上他都坚持读书学习,成为楷模。要在事业上立得住,一要自觉学习、强化修养。古人云:“一日不读诗,心臆无佳念;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读书学习,可以不断滋养志存高远、厚德载物的大气;可以不断培养满腹经伦、才华横溢的才气;可以不断营造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雅气。二要广泛学习、开阔眼界。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知识面要广,学习的途径要多。既要重视学习的实用性,也要重视学习的广博性,博采众长、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三要研究学习、增长才干。学习过程中要多研究、多琢磨。学习要带着问题学,带着疑惑学,这样学习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方向性。“两学一做”要带着问题去学和做,就要想一想平时工作中有哪些事情还没想明白,把问题提出来,通过学习去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收获。学习要探求规律,多调查研究,多总结归纳,多分析提炼,多探索总结事物的内在规律,既注重从经验中探求规律,更要从失败的案例中总结教训。学习还要联系实际,注重联系本职岗位,学习的成效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家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需要靠实践转化,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升华为智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至于怎么学,相信大家在实践中各有体会,不再赘述。

4

三、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要成为合格的干部,一定要有担当意识,敢于担当才有创新、才有成就。在基层工作面临的事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的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经风雨,见世面,争做处理复杂事情的行家里手。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干部实际领导能力重要的体现。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担当精神。现在,不少干部遇到麻烦就打“太极”,见到问题就玩“推手”,看到矛盾就绕“圈子”,存在为官不为的现象,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和勇气。一要敢于挑担子。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一以贯之的基本要求。敢挑担子是干部使命所在,也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干事业就要敢担当,对事业敢负责、善担当的干部,在工作中才会有激情、有闯劲、有办法、有创造、有成就。遇到困难和矛盾撂挑子的干部,实践证明大部分无所事成,基层群众对碰到矛盾绕道走、敷衍推诿的领导干部意见很大,认为那些人是“滑头”、是“软蛋”,对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评价一般都比较高,会打心底里佩服,群众称赞这样的干部“干散”。不挑担子、不负责任,往往意味着碌碌无为、浪费光阴。敢挑担子是基层群众所盼,基层一线很多工作的落实、许多发展瓶颈的破解,都需要我们的干部敢挑担子,敢于担当。二要善于谋全局。古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5 看一位领导干部能否履行好职责,还需从全局去观察、去评判。谋全局,首先要努力做到局部与全局的统一。领导干部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善于把本职工作融入整体考虑,把单位目标与区委中心工作结合谋划,确保区委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从大局。其次,要努力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领导干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态度必须坚决,把握好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的最佳结合点,想方设法把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把群众利益维护好、发展好。第三,要努力做到当前与长远的统一。现在有些干部在考虑工作时,过于看重短期行为,追求任期效应,甚至带来一些遗留问题,这样的行为不可取。我们谋划工作,既要对当下负责,也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思考当前,谋划未来,周全考虑,稳妥推进。

四、心胸宽广,团结协作

团结,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胸怀、觉悟和品格。团结才有力量,团结才能出业绩、出战斗力,我还讲过,团结出干部。凡是团结搞不好的班子,工作就不会出成绩,干部成长希望小,所以大家一定要搞好团结,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说明,只有团结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人心齐,泰山移”这是从正面说明团结的力量。共产党之所以取得胜利,主要在于中国共产党时刻把老百姓的需求当作自己的政治目标,比如打土豪分田地。同时共产党内部高度团结,而

6 国民党内部分裂严重,包括蒋介石也搞帮派,蒋介石集团从强到弱,最后退出大陆的政治舞台,主要是与群众关系紧张,内部不团结导致失败,这从反面说明不团结的害处。最后国共两党争斗,共产党取得胜利。由此可见,搞好团结,心系人民,心胸宽阔,视野开阔,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才能取得胜利。

怎样才能搞好团结?简单讲,就是把个人稍微看小一点,把自己的事稍微看轻一点,把别人再看高一点,把组织更看重一点,团结自然就能搞好。要学会包容、善于包容,既要能够容人之短,也要能够容人之长。大家在一个集体工作,性格、阅历、做事的风格都不一样,十个指头不可能一样齐,对别人的缺点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既要善意提醒,更要主动补台,多一些耐心、理解和支持。大家能共事在一起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一种人生的幸运。貌合神离,合作不合拍、出工不出力,各自为政,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勾心斗角,搞内耗、“窝里斗”,这些都是不大气的表现,反映了人品不高、党性不纯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意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干事创业。牢固树立“分工不分家,分工不分心,分工不分力”的观念,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岗位上分,步调上合,同唱一台戏,共建一个家。牢固树立“互相拆台就会一起下台,互相补台才能一起登台”的观念,坚持多干事、少议论,多参与、少推托,

7 多合作、少内耗。优点互相学习,经验互相借鉴,问题互相提醒,意见互相沟通,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总之,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成绩,团结也出干部。

五、加强磨砺,增强定力

凡成大事者,需加强磨砺;凡成大事者,遇事要沉得住气。遇到大事难事,要冷静分析,认真思考,精心谋划,关键时刻神不乱、心不慌、沉住气。特别是年轻干部,遇到大事难事,首先要沉住气,要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气度。有些领导干部,平常自我感觉不错,但遇到关键时刻,遇到复杂问题,心发虚,腿发软,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决心。很多青年干部,文化水平较高,但社会阅历浅、实践机会少,缺乏磨砺和历练。还有的干部,有了成绩就容易自满,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缺乏一股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那种愈挫愈勇的韧劲,诸如此类种种情形,都是“静气”不足的表现,归根到底都是缺乏实践的磨砺,缺少底气。

怎样才能养成沉稳静气?一要在基层中历练。“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强化实践锻炼。二要在“小事”中积累。古人讲得好,“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家首先要耐心地把手头的小事做好,争取多方面锻炼自己,绝不能平时小事不愿干,等到组织给你干大事机会的时候又干不好、干不了。三要在“挫折”中培养。清代名臣曾国藩虽然位高权重,很风光,但也经历多次

8 失败,多次想跳河自杀。毛泽东同志从秋收起义到延安也曾多次历经绝境。人生的道路就像一条河流,既有一马平川的时候,也少不了激流险滩,波折总是难免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最终取得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把挫折作为一种积蓄力量的平台,作为一次磨砺心智的机会。

六、牢记宗旨,守住正气

当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正气,古人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得就是这个道理。习总书记指出:“干干净净干事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作风的具体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评判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依据”,领导干部一旦有了污点,就丢掉了教育群众的资格和领导群众的底气。我们说“学高为师,行高为范”,就是说的人的道德和品质,人们买商品要品牌,同样,做人也要有品牌,品牌来自于人的修身和正气。

正气从何而来?一要遵守法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不是蒸汽机,不是电,而是法律。”法律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效克制人无限的欲望。领导干部越是到了更高级别和岗位,越要严格遵纪守法;越是在人情面前、惯例之下,越要坚持原则、把握界限;越是手中有权力的时候,越要头脑清醒、谨慎办事。二要克制欲望。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欲望不能放大,不能任性。无数反面案例一再警示我们,贪腐只能获取片刻的享乐,清廉却能换来永久的幸福。如果不知克制、放纵欲望,必然导

9 致贪腐、滑向深渊,切不可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三要自觉监督。领导干部做到干干净净,既靠自律,也靠他律。从组织上来讲,严格监督干部,目的是保证党员干部少出问题或不出问题。从个人来讲,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两道平行的安全线,把自己置于组织的监督之下,就不会偏离方向,少走弯路。如果权力和行为失去监督,就像无舵的航船,随时都可能遇上险滩、触礁翻船。

同志们,“两学一做”教育是一次难得的提升自己思想能力的机会,希望大家学以致用,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标准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北区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第四篇: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

网络游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单亲、离异、流动家庭„„这些都是摆在班主任工作面前的难题。当好班主任难,当好中职班主任更是难上难。一方面是因为中职学校几乎没有入学门槛,学生成绩普遍较差,组织纪律性、行为习惯等方面也不好。另一方面由于中职学生正处于“少年多志、朝令夕改”的青春期。他们忽而表现出精力充沛,富有朝气,充满热情,但稍有一点挫折或不满,又变得悲观和失望。当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者不良引诱时,很容易失去理智,误入歧途,染上恶习,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面对重重困难,作为一名中职服装专业的班主任,如何才能让学生不虚度年华、学有所成呢?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只有做到“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做事先做人,育人先育德

著名教育家斯霞指出:“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这个“三品之说”值得深思。中职生在应试教育者眼中就是被普通高中招生淘汰掉的“次品”。当中职生走在大街上,有人问:“你读哪所学校?”如果学生说是中职学校,别人就会投来不屑的眼光。在以学历论英雄的评价体制下,中职生常常感到前途一片迷茫,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

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什么是人才呢?人才就是“人”和“才”的结合。诚实、善良、富有爱心,这些代表人文情怀的东西就属于“人”的部分,简称“人格”。“才”就是能力、聪明才智、知识技能。常言道:“万事德为首,百业德为先”。如果把“人”与“才”放在一起相比,“才”只是处于零价值的地位。“才”的价值只有依靠良好的“人格”方能显现,人格的分值越高,人才越有价值。人格就像阳光雨露般沐浴着“才”。知识也好,能力也罢,只有通过阳光雨露的照耀与滋润,才能生机勃发,在竞争中立于

1 不败之地,才能对整个人类有益。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牢固树立育人先育德、“先‘人’后‘才’是人才”的重要思想,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德艺双馨的真正含义。

二、读人先读心,施教先施爱

当我们在抱怨学生不听话、逆反、倔强、胆小的时候,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懂学生吗?”学生,作为自身学习和成长的主体,他们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学生最需要的是老师的“懂”。老师不懂学生,就会错怪学生,就会不切实际地要求学生,会把学生推得很远,甚至爆发情绪战争。教师不懂得学生,就不能给学生真正的爱。读懂学生是学会真爱学生的第一步,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多花时间陪伴学生,细心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试着去理解他们言行背后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教师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快乐,形成健全的人格。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所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

其实,只要教师蹲下来,跟着学生的视线看他的世界。老师就会发现,学生每做一件事都会有他们的理由,很多在我们看来“离经叛道”的事情,是他们内心成长的需要。学生的任性和叛逆不是天生的,是老师不懂学生、误解学生逼出来的。学生和老师对着干,多半是因为老师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造成的。

2011年秋期开学后不久,我就遭遇了“女儿国”的合班风波。当学校决定把同是服装专业的另一个班整班并入我班,那个班级番号取消时,两个班的同学都不情愿。面对另一个班级学生不到我班来上课的尴尬时,没有冷静反思自己的过失,反而用言语刺激,导致又一批学生离开教室。当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我立即控制情绪,请行政值周领导把关,自己马上去寻找离开教室的同学。我没有批评她们离开教室“逃课”,而是带着原班“队伍”到那个班教室去。放学后,我又到寝室去找她们谈心,这些行为,直观而朴素地表达了我对她们的关爱、理解、宽容和歉意,打动了学生的内心,化解了问题。

2 众所周知,教育首先是感化人的工作,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这个情就是爱。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心灵的波动时机,把握好传递爱的契机。学生忧愁时,及时慰藉,使其得到排除;痛苦时,送去温暖,使其得到解脱;困难时,雪中送炭,使其得到帮助;矛盾时,积极化解,使其豁然开朗;期待时,合理满足,使其得到激励。班主任只有把满腔的爱倾注给学生,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形成心心相印的默契。

三、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

教育是浸润心灵的事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班主任仅用德育的方法去教导学生还远远不够,唯有用心去做,饱含着感情去做,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培养健康的人格。

记得那是2011年初冬的一个星期天,上晚自习时我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一个学生,而且是班上唯一的男生。他担任清洁委员,很爱劳动,提水、拖地、抹窗户是他的拿手活,教室经常被他打理得非常干净整洁,在大伙儿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一向乖巧的他,怎么没有来上学呢?”我心中泛起了疑团,于是,马上拨通了他父亲的电话。得知他早就来上学了,我急忙四处寻找,终于在顶楼的转角处发现了他的身影。蜷缩着身子,耷拉着脑袋,双手抱着小腿,穿着单薄的衣衫,一声不吭坐在台阶上。我走上去关心他,他反而把头埋进缩抱在一团的大腿内。凭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断定他心里有“结”,心中有“恨”。如何敲开他的心扉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心病还需心药医。我当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通过与他父亲的沟通,了解到孩子的母亲从小就严格要求,且只抓住缺点狠狠批评,很少肯定孩子的优点。在母亲心中,孩子是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废人。孩子心中充满了失落感,孤独感,周末回家画画、根雕、搞泥塑,也全被认为“不务正业”。没有人能理解他,心灰意冷的他有时干脆在房门外挂上“闲人免进”的牌子。当我与他深入交流时,他告诉我最让他留念的是家里养了多年的那条狗。我觉得有必要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只有扣动他的心弦,才能收到

3 奇效。于是,我查询了他的健康档案,进一步了解到他自卑心理严重,敌对情绪突出,强迫因子得分也高。穿着单薄的衣衫是为了让大脑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而不去想那些令他烦恼的事儿。多么令人痛心呀!小小年纪,居然用身体疾病来掩盖心灵的痛楚。

尊重、理解、真诚、共情、阳性强化„„我用心与他沟通,和他进行心灵深处的对话,教他学会微笑,学会放松,学会欣赏阳光。最终让他懂得了认知影响情绪的道理,树立了“只要我愿意,就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坚定信念。

班主任工作是教育艺术,是管理艺术,是爱心传递艺术,更是心灵沟通艺术,需要爱心、诚心、耐心与匠心相结合,才能扣开学生的心扉,激扬生命,开启成功之门。

第五篇:浇树浇根育人育心:谈后进生的转化-后进生转化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谈后进生的转化

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当前全民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对任何后进生都不能轻言放弃,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后进生是“教育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也是老师和父母心中永远的痛。而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教师工作中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课题。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做到“九清”。

一、后进生的概念要弄清

所谓的后进生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学习能力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不符合校规、校纪要求的学生。一般称这类学生为“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的人”,其实后进生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先进生一样渴望进步,是在黑暗中渴求阳光的一个特殊群体。

二、后进生的类型要分清

1、心理不健全型。表现为:言行不统一,重哥们儿义气、常常不分是非的感情用事,喜怒无常、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有的同学的叛逆性过强,存在着很不正常的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和孤僻心理。

2、品德不高尚型。表现为: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同学不懂得尊老爱幼,缺乏爱心;有的同学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

3、习惯不优良型。表现为: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劳动观念淡漠,劳动习惯差;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小错不断,大错也有。有的同学学会了抽烟甚至有烟瘾;有的酗酒、盗窃,打架闹事;有的常出没于网吧;有的和街头小混混整天在一起,甚至违法乱纪。

4、前程不考虑型。表现为行为举止可爱有趣,语言天真、精神愉快、不思学习,从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命运问题,老师和家长的批评、鼓励很难触及其内心,俗称“橡皮娃娃”。这些孩子大多心理年龄滞后、思想简单幼稚,动作迟缓、反应欠灵敏,生活和学习中多小错而无“大恶”,属于让老师和家长又爱又恨的孩子。

三、后进生的灵魂要析清

表面缺自律,本质缺信心;脑袋缺观念,机会缺把握;命运缺选择,骨子缺勇气;肚里缺知识,改变缺行动;做事缺毅力,时间缺管理。

四、后进生的人头要记清

班主任、教师应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和家庭困难学生档案,深入分析阻碍后进生进步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差措施和奖励措施,多和任课教师联系,摸清后进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设立后进生“进步奖”。

五、后进生的家情要列清

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人员组成,是否缺陷家庭或再婚家庭,是否民主或专横家庭,与父母相互沟通状如何,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家庭文化氛围是否浓厚,家长本身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是否有一些不良习气,学生是否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是否粗暴打骂、溺爱袒护、放任自流以及家长对子女关心了解程度等情况。事实证明,贫困家庭、高收入家庭与缺陷家庭在后进生中所占比例明显偏高。

六、后进生的原因要查清

后进原因主要有:(1)学生本身学习基础差,智力弱,性格怪,脾气犟,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求上进,素质差,觉悟低等;(2)家庭的不良影响,如父母的溺爱或教育不当等;(3)社会的不良影响,如社会上盛行的赌博之风、暴力色情传播等;(4)教师教育不得法,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等。

七、后进生的爱好要摸清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后进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有自己的爱好、专长。对于他们的爱好和专长,班主任、教师要加予引导。有的喜欢体育运动,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爱好书法,有的爱好电脑,有的擅长交际,还有的热爱劳动等等。作为班主任要摸清后进生的爱好,也为动员发展特长生工作提供了参考。

八、后进生的交际要抓清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后进生,三五个人组成了相对稳定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小团体,作为班主任、教师要及时的疏导。在这些后进生小团体中的学生,学习动机往往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不好。后进生小团体的成员是直接接触的,有稳定的心理状态,有相似的心理需求;甚至发展为反班级型非正式小团体。他们会模仿小说、电影中的“四大金刚”或黑社会团伙称兄道弟等角色冲突,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很多的危害。

九、后进生转化措施要搞清

“教师不是选择自己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因此,班主任、教师应转变观念,对待后进生要充满信心,满腔热忱地、科学地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特别是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注重攻心战术,重视培育心理优势,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有效举措,注意正确处理若干心理效应,提高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实效性。

1、运用“期待效应”,心灵是自我作主的地方

美国教育学家罗森塔尔在一个学校各年级的花名册上,圈了几个学生的名字给校长:“这几个学生将来最有发展。”若干年后的追踪调查表明,果然,这几个学生最有成就。其实,罗森塔尔当时只是随意地圈了几个人的名字。心理学便把这种以鼓励、尊重来增进信心,发挥个体最大潜力的现象,即“期待效应”又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对于后进生的转化,班主任、教师必须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地努力去实现教师所期待的角色。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厚爱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这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证明了的道理。

2、运用“南风效应”,靠近你温暖我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春暖花开,行人脱下大衣。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称之为“南风效应”。“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在处理与后进生的关系时,要让后进生感到温暖;班主任教育转化后进生要讲究方法,采用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南风式”的教育方法,就会轻而易举地达到教育目的。

3、运用“门槛效应”,逐步实现心中的梦

这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发现的。它是指: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当对方答应并完成后,再就近似内容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比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大要求更容易得到满足。对后进生的激励作用是十分显著的。"门槛效应"启发我们,在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该先给他们制订一个合理的目标,再将这一目标细化成若干呈阶梯状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小目标。让他们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体会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前进的信心。

4、运用“共生效应”,溶入生活的环抱。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活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把“共生效应”运用到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运用“捡豆效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作家赵树理年幼时利用捡豆的办法记录自己的善恶行为。做了一件好事,则在小罐里丢一颗白豆,做一件坏事,就在小罐里丢一颗黑豆,经过一段时间进行自查,结果白豆总比黑豆多,这种办法不仅成为衡量、约束赵树理道德行为的准绳,而且对他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这种“捡豆效应”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手段,对转化后进生工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每个人心灵中都有新旧两个自我,应当不断用“新我”战胜“旧我”。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新我”胜利的幸福感。

6、运用“耳语效应”,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采取耳语的方式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接近,更主要的是心灵上的靠近。只要我们有冰心慈母般的爱心,有安徒生童话般的耐心,做到用适当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就一定能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迈出坚实的一步。另外,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还要防止定势效应和首见效应的负面影响。尤其要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后进生的转化也并不是只靠班主任、教师说几句话就能达到教育目的的,关键的是要有真正的情感投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对于偶尔违犯纪律的后进生,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难得糊涂”的策略,教育工作者可以“有眼不睁、有耳不听、有鼻不嗅、有口不问”,因为“觉”是一个过程,“悟”是一个瞬间。让他们自己去想、去悟、去思考,从而使他们达到自我反省的目的。当然,对于自私、屡教不改或出现了重大事故的后进生,还要动用班规校纪来严惩:自私者使其饱受自私的痛苦,损人者让其体会被损的滋味。让其换位思考,让其承担犯错结果的责任。

关键在思想,关键在行动,将落实进行到底。本着“防病育人、治病救人”的教育思想,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念,抱着“狠、准、稳、全、快”的办事原则,大力的培养尖子生群体,猛促特优生、死抓特级优待生、抓死边沿生,倍加重视转化后进生。作为班主任,要大力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班风正、学风浓,教育学生要做到“特别有礼貌、特别爱学习、特别有思想、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有信心、特别能战斗”,铲除滋生后进生的土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整个学校和班级工作中的难点,关注、关爱、关怀后进生,真心,细心,耐心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篇:预算员预算范文下一篇:用事实证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