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组实验报告总结

2022-08-07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第七组实验报告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第七组实验报告总结

第七组考核情况汇报

根据《》(腊党发〔2011〕8号)和《》(腊党发〔2011〕33号)要求,我们第七考核小组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态度,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认真履行考核工作的相关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7个单位的考核工作,现将考核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考核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对2010年领导班子及班子个人进行考核;二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考核。被考核单位是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档案局、审计局、县委党史研究室、安监局、统计局和粮食局7个县直单位和部门。根据工作安排,我组于4月6日召开了考核小组会议,对考核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

二、考核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了能够充分的了解被考核单位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我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腊党发〔2011〕8号)和《》(腊党发〔2011〕33号)文件,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对被考核单位的工作性质、责任目标、人员编制、科室设置等进行了全面了解,结合文件的要求,制定了我组考核方法,主要通过听、察、看、问、谈、民主测评等多种方法进行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分两组对被考核单位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一组通过听取被考核单位一年来班子述职述廉工作报告、发放民主测评表、谈话对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解;另一组利用察看痕迹材料、翻阅台账、询问工作情况、了解生活情况对其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给予考核。在考核过程中,考核组尽量把各单位的成绩凸显出来,把他们的好的工作经验、方法发掘出来,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工作组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并现场给予意见、建议,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

三、考核情况

(一)自评情况。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班子自评99.4分,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自评99分;档案局领导班子自评98.5分,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自评99分;审计局领导班子自评99分,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自评 分;党史研究室领导班子自评98分,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自评98分;安监局领导班子自评 分,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自评 分;统计局领导班子自评 分,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自评 分;粮食局领导班子自评 分,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自评 分。

(二)民主测评情况。

1.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班子民主测评得分 ;李雪伟民主测评得分 ,党风廉政建设满意43票、基本满意1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核江民主测评得分 ,党风廉政建设满意42票、基本满意2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赵祖良民主测评得分 ,党风廉政建设满意41票、基本满意3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李天波民主测评得分 ,党风廉政建设满意39票、基本满意5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杨雪民主测评得分 ,党风廉政建设满意42票、基本满意2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岩温香民主测评得分 ,党风廉政建设满意42票、基本满意2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

2.档案局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为 分;杨增祥民主测评得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7票、基本满意1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

3.审计局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为 分;吴卫华民主测评得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14票、基本满意1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

4.党史研究室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为 分;准河民主测评得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6票、基本满意1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沐永忠民主测评得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6票、基本满意0票、不满意1票、不了解0票。

5.安监局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为 分;杨泽民主测评得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8票、基本满意2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彭仕文民主测评得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9票、基本满意1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

6.统计局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为 分;王家良民主测评得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17票、基本满意1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张晓强民主测评得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16票、基本满意1票、不满意1票、不了解0票。

7.粮食局领导班子民主测评为 分;陶学灵民主测评得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10票、基本满意9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李树华民主测评得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13票、基本满意6票、不满意0票、不了解0票;岩香远民主测评得分,党风廉政建设满意12票、基本满意6票、不满意1票、不了解0票。

第二篇:第七册语文第七组阅读教学备课

第七组

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

相处„„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应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把了解到的故事和想到的问题,

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用各种形式展示本组语文

学习的成果,

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2课时。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它是我们前进的目标,能把你的志向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吗?(生畅所欲言。)好!立志成才,从小做起。(师板书:15立志)今天,我们在这里认真读书,就是为实现美好的志向而努力。早在1910年的一天,东关模范学校的课堂上,校长和一群孩子们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新课

(一)自学

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卡片测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二)交流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

1、自读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自主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文,交流读文所得。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以不同的方式(如:齐读、轮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等)读文,自主学习中感悟文章情感,感知文章内容。组内汇报**读文所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质疑。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结果,并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老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4、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三)诵读

通过诵读,感受周恩来年少而志高远的胸怀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分角色读文。

(四)识字

1、测读本课需认识的生字,尤其是黑板上学生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测生字,全会读得两颗星,个别不会的得一颗星。课下互相帮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3岁的周恩来从小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个真实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是中国人,要为我们的祖国强大而发奋学习,为祖国的明天尽一份力量。这是一位伟人的满腔热情,你们能读读吗?

(一)交流

再次感知课文。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谈一谈你的感受,说一说你的志向。

3、用“立志”造句。

(二)写字

1、巩固字音,理解字义。认读9个生字并扩词。

2、交流识记方法。

3、学习书写。注意提示学生“且、顾、略、微”这几个字的书写要点。

(三)练习

1、与同桌读一读这些词语,再选择其中的5个听写下来。

崛起 年龄 微笑 思索 恩情 其中 浓眉大眼 若有所思

2、写一写:为而。 练习设计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

板书设计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从小立志

周恩来**报效祖国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目标:

⒈理解生字新词。

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⒊引导学生初步思考“预习”与“思考.练习”,使孩子对本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⒋读通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在较短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读通课文。

三、教学准备:

⒈投影片A、B

⒉投影片(课文插图)

四、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㈠自读:(第一轮)

⒈明确自学要求:

⑴默读:①标出小节;②用横线划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字典将解释注在课文相应的词条旁。

⑵轻读:①读时能听见自己的发音;②先通读,读不顺的地方再反复读,直到通顺(达到“三不”)为止。

⒉学生自学。

㈡交流:

⒈校对小节数:计11小节。

⒉读写生字词。

⒊解释词语:

步骤:⑴读出词语所在的句子。

⑵解释(能联系上下文最好,但绝不强求。)

推荐:推举,介绍。

秘诀:秘密的窍门、办法。

删掉:(演示)

颠倒:(举例)

典雅:优美不粗俗。

融洽:彼此感情好。(谈得投机)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蕴含:包含。

受益匪浅:匪,不、非。受益不浅。

平易近人:态度和气,使人容易接近。

身临其境:自己亲身经历。

堪称楷模:堪,可以,值得。楷模,榜样,模范。可以称为模范,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隔岸观火:形容和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旁观的态度。

⒋通读:

每生读一小节,师适当点拨。达到不添、不漏、不错。

㈢自读:(第二轮)

⒈明确自学要求:

⑴审题质疑(自问自答与自问他答结合)

⑵初步思考解答“预习”题:

①在文中划出作者的姓名;

②划出作者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

③结尾句说明了什么?

⑶思考.练习:

①完成第一题。

②在文中划出第二题的句子,并读一读。

⒉学生自学。

㈣交流。

⒈补充: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⒉引导分段:爬山虎的主人是谁?写了主人的几件事?

⑴简介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我们曾学过叶老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爬山虎的脚》。

⑵第一段(1─4)修改作文;第二段(5─10)应邀作客;第三段(11 )我的印象。

⑶课文讲了1963年“我”的一篇作文获奖,叶圣陶先生帮他修改作文并邀请作者到他家作客的事。

㈤作业:

⒈抄写生字新词。

⒉对文末句质疑并解答。

⒊附:试改《一张画像》第四小节。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从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会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造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从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从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肖复兴的书<<日子的回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吗?(不是)对,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A、读通课文,读准字音。B、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1)读后评议

(2)出示填空,讨论填空

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

(板书:改作文做客)

(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

第二课时

三、学习第一段(1-4节)

1、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一段。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出示多媒体课件,打出第一节字幕)这一节讲了两层意思,(打出分层号)请同学们速读第1节,用简洁扼要的两句话来概括层意。(“我”的作文获奖了,老师告诉“我”是叶老帮“我”改的。)

2、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速读

2、

3、4小节。

3、今天老师带来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议一议。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4、作者当初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因惊讶和激动,自以为写得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老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细致地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

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举例来说说呢?

指导朗读“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或直线、曲线。”

5、的确,文章中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叶老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修改。我们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谁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为什么?

“我真的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处呢?指名答出示重点句。

这不仅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1)“气候”在字典里有这样几个解释:①气象情况;②比喻动向或情势;③比喻结果或成就。在这里句话里面,应该选哪一个解释?

(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句话讲了两个方面的感受,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认识到做学问应该有的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两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比第一个方面更进了一步,所以用了“不仅„„也„„”这样的表达方法。)(板书:下大力气一丝不苟)

(3)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气,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

(4)指导朗读。

7、是啊,我们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板书:改 评),指名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8、“那时,我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出示课件)

(1)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我”根本没有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地对“我”的作文进行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十分地惊喜,十分地感动,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许由此产生了当作家的梦想。)

(2)指导朗读。(个别读、女生读、男生读、集体读)

9、学生置疑。

四、总结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好,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着重研究的。

五、学习本课生字

1、出示生字正音

2、归类

3、指导书写

五、作业

1、抄写词儿

2、朗读课文

板书:

修改作文───改

一丝不苟

指点鼓励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人品作品堪称楷模

邀请作客───亲切(认真、期待)

27 乌塔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漱、萨、腊、逻、辑”。

2、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

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地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课文。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看样去的?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2、检查词语的理解。

3、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⑴分组通读课文,教师发现错误,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学习课文,集会文章思想。

(一)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

(二)学生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三)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2、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反馈。

3、教师根据情况行当评价。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打工挣钱

乌塔

周游欧洲 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

3.懂得自保、自救

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根据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3.启发讨论: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在小组内讨论。

三、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拓展练习

建议学生互通书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沟通、消除误会等。 板书设计: 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 学习目标

① 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② 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③ 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④ 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⑤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 课前准备

① 实物投影仪

② 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② 阅读习作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③ 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补充、完善。

A、 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B、 “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 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④ 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⑤ 全班交流。

⑥ 共同评议。

A、 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 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一、 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① 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 “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③ 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 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 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 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五、 誊写作文。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① 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② 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A、 内容充实具体。

B、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 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

D、 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① 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② 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③ 鼓励学生投稿。

第五课时 我的发现

① 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② 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 交流各自的发现。

A、 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

B、 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④ 扩展练习。

A、 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B、 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

C、 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日积月累

① 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名言。

② 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③ 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归会成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上的精深造诣,出于勤奋,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动脑筋、想办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④ 背诵名言。

⑤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⑥ 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

展示台

① 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② 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

③ 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④ 举行“成长的故事”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第三篇:十册第七组教学设计

《第七组》教学设计

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这3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3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把对“人物”的读、说、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曾阅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以此为基础,教材又专门安排“作家笔下的人”一组课文,其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这是本组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根据本组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本组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来学习本组教材。二是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本组

教材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文章的能力。三是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不应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要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在对人物有充分感性的、形象的认识后,再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和评价。对描写人物方法的总结,也应如此。如,侧重从人物的语言上来刻画人物,首先应该充分理解人物对话的内容,并从这些语言材料中得出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人物的对话来描写人物的。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学习重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通读课文

1、出示课题: 人物描写一组

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是怎样描写的。

2、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二、默读课文,畅谈感受

1、默读课文:

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⑴ 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比如:

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⑵ 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

严监生临时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

⑶ 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如:

“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⑴ 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

⑵ 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课本上。

⑶ 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成果。 第二课时

一、课堂交流,分享成果

1、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学习情况:

⑴ 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她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上风。”──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机灵和“狡猾”。

„„

⑵ 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2、交流《临时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

⑴ 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总部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越发指得紧了。”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

──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

„„

⑵ 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3、交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

⑴ “凤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认未到而声先至,其他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唯有她“放诞无礼”,活脱脱的泼辣相。

„„

⑵ 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二、反思形象,感悟写法

1、快速阅读三篇短文,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标注。

2、交流讨论,学生只有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师可随机点拨,点拨的要点:

⑴ 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如:

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

⑵ 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形象。如:

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凤辣子”在众人面前风风火火的语言,都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⑶ 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如:

“凤辣子”一下子转悲为喜时,一前一后说的话,就是典型的人物语言;严监生那伸着的两个指头,就是典型的动作描写。

三、创设情境,尝试描写

1、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有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要典型。

2、回忆生活中影响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断。

3、讲评学生描写的片断,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点。

四、作业

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性格的句子。

《刷子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写人的写作方法,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

1、出示课题: 刷子李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姓李的老师称李老师,看见姓李的会计称李会计,看见姓李的厂长称李厂长,那看见姓李的粉刷师傅,我们称什么呢?

3、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作者为什么称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为“刷子李”呢?请同学们结合预习,猜猜原因。

4、“刷子李”他的技艺到底有多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得流利。

1、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正音,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蘸(zhàn)和(hâ)着琴音 必得(dě) 发怔(zhâng) 调(tiáo)浆 天衣无缝(fâng) 。

3、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

三、小组讨论,深化感悟

根据学生所画句子,顺势导入以下两个话题的讨论:

话题一:

黑衣服的描写

1、文中多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们发现了几处?

2、学生交流列举。

(四处)

3、教师小结:

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

4、出示:

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

5、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技艺高超)

6、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

7、读一读,读出对他高超技艺的赞叹。

8、刚才我们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的品析来体会作者描写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小组讨论其它三处地方描写的好处。

9、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10、小组派代表朗读,要让同学听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在读之前可让其他同学友情提醒,促进交流,深化感悟。

11、为什么要着重写“发现‘小白点’”?

12、指导学生读出曹小三心理的变化。

话题二:

刷墙的描写(第五小节)

1、“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2、学生自读。

3、这一小节,有哪些令你惊叹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看法。

4、小组派代表小组讨论的结果:

⑴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折得清爽。

(蘸浆的手法高明,或者调浆配料方法巧妙。)

⑵ 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动作熟练,优美。)

⑶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

5、请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6、自由练读。

话题三:

写法的妙处

1、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的刷墙的技艺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可从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四、紧扣末句,总结课文

1、出示最后一小节。

2、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分别见到、听到?

五、课后作业

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夸一夸身边有一技之长的人,用一段话写下来。

《金钱的魔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

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课前准备】

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出示课题:

金钱的魔力

2、自由读课文,思考:

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3、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尽量承认他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

同时,还要让学会生朗读相应的课文,以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情况。

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默读课文,思考:

⑴ 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⑵ 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发言人。

3、课堂交流,谈谈感受: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致的感受是讨厌或厌恶,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注意学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

⑴ 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

⑵ 老板:从耻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

4、讨论:

我们为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三、研读重点,体会语言

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

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

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要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描写的传神之处。

3、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和第十一自然段。

四、作业

1、课外阅读《百万英镑》。

2、背诵第6自然段。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讲人物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

2、讲述者要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事来讲,要讲得具体生动。听众听时要认真,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

3、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

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人物故事的活动。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人物故事活动。 〖教学流程〗

一、引入

同学们爱听故事吗?我们今天就来开一个故事会。

二、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这次我们讲什么故事呢?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在我们看的电影、电视里,有一些人物形象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今天的故事会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人物故事。看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

三、讲故事

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人物是谁?他的什么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自己说给自己听,再在小组内交流。

各小组推举一到二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四、评选故事大王

评评:

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五、总结

要想故事讲得生动具体,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

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七。 〖习作前准备〗

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自己身边一个人的具体事例,并且对他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了解。 〖教学流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

1、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一个人,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生齐读作文要求。)

2、你身边这么多人,你准备写谁,你为什么要写他,你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让我们先交流一下。

二、学生交流

我准备写谁,我为什么要写他,我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在全班交流。学生边交流边评议。

三、指导写法

我们下面讨论如何写这个问题。

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想想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

教师板书这些词语: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你们的积累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一些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根据内容,选准方法。)

为了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你准备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试着说一说。

学生练习说,评议。

四、学生自己练习写,写好后,同桌交换修改

五、定稿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回顾从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3、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一、交流话题一

1、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

4、学生自由说。

5、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6、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人物的性格、外貌等多角度说。

7、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质等多角度说出了他们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下面我们把对某个人印象深刻的同学集中在一组,让你们对这个人进行深入的讨论。

8、组成小组。

9、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

⑴ 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⑵ 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⑶ 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给其他组成员也留下深刻印象。

10、小组讨论

11、全班交流。

12、话题小结。

二、交流话题二

1、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通过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你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请结合具体的课文实例说一说。

3、按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进行分类交流。

4、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

5、小组交流,要求:

组员结合自己的作文实例说一说。小组推荐最佳组员参与班级交流。

6、全班交流,要求:

全班同学说说他们作文中方法运用的成功之处。

7、请同学们将自己运用写人方法写得最成功的一段话并附上自己的体会,交至语文课代表,语文课代表将这些语段分类,编成小报,在全班进行传阅交流。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课文运用了很多的方法刻画人物,如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生动。这一课我们将积累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成语。

二、情境积累

1、出示成语,正确朗读。

2、积累第一组成语:

⑴ 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

(外貌)

⑵ 教师给大家几个人名,试着用线与这些成语连连看:

黑旋风李逵

文质彬彬

拳王泰森

仪表堂堂

班级自选人名

虎背熊腰

班级自选人名

身强力壮

⑶ 预计中的课堂生成:

学生可能对于“文质彬彬”与“仪表堂堂”这两个成语所找的对象不同,我们引导学生体会“文质彬彬”主要是形象人文雅有礼貌,与外貌好不好看关系不大,而“仪表堂堂”则是形象人的外表好看。

⑷ 由这四个成语,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⑸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3、积累第二组成语:

⑴ 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

(神态)

⑵ 小组成员根据这四个成语表演。

⑶ 小组推荐最好的成员上台表演,让同学们根据他的表现说成语。

⑷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4、积累第三组成语:

⑴ 请学生上台表演“点头哈腰”这个成语,要求:

分别表演“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

⑵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5、积累第四组成语:

⑴ 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

(语言)

⑵ 大家根据下面几段话的提示填上这两组成语,每个成语只允许用一次:

① XX(班级人名)在学校说话总是低声细语的。

② 王老师对我们真是和蔼可亲,当我们犯了错误时,她总是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道理,他讲得娓娓动听,大家都听得心悦诚服。

③ 这个罪犯真狡猾,面对警察的提问,他巧言如簧,总是东拉西扯,将一些题外话说得滔滔不绝,当警察将一些证据放在他的面前时,他开始变得支支吾吾,在警察的一再追问下,罪犯张口结舌,只得交待了作案的全过程。

⑶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三、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成语,大家还说了不少,如果同学们能将这些成语在平时运用到作文或平时的交流中,那一定会锦上添花。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人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四、学习成语故事

1、自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读流利,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交流不理解的内容。对《书断》、张芝等书法知识要作必要的讲解。

3、课文第几段是讲“入木三分”这个故事的?

(第二段)

4、再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等刻画描写,将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具体。

5、学生小组形式练习。

6、推荐代表在全班讲故事。

7、王羲之写字为什么能入木三分?

(勤学苦练)

8、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课文第几小节介绍?

(第一节)

9、读一读这一小节,你有什么体会?

10、齐读最后一小节,用“入木三分”说一句话。

第四篇:第七组 绝对值的概念教学设计

绝对值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从数和形两方面加深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

2、数学思考:通过利用数轴的直观性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问题解决:经历从数、形两种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4、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思考,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及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

难点: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甲、乙两辆车从长途汽车站开出,甲车向东行驶10千米到达一候车亭,乙向西行驶10千米到达另一候车亭。

提问:

⑴画出数轴,标出甲、乙行驶后的位置。 ⑵写出甲、乙对应的有理数 ⑶说出这两个有理数的关系

⑷若每辆车行驶每千米耗油0.2升,则甲乙各耗多少升油? ⑸计算计算机耗油的过程中,只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1.绝对值的概念

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absolute value )。记作|a|。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与表示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所以―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同样可知|―4|=4,|+1.7|=1.7。

2.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试一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由绝对值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 (1)|+2|= ,=

,|+8.2|=

; (2)|0|=

;(3)|―3|=

,|―0.2|=

,|―8.2|=

(三)、比旧悟新,归纳性质

1、概括:通过对具体数的绝对值的讨论,并注意观察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正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负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特点?由学生分类讨论,归纳出数a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 15(1)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 0的绝对值是0;(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即:①若a>0,则|a|=a;

②若a<0,则|a|=–a;

a(a0)a0(a0)a(a0)③若a=0,则|a|=0;

或写成:。

2.绝对值的非负性: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不论有理数a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通常也称非负数),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a|≥0。

(四)、反馈矫正,夯实基础

1.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3,-3,-5.2,87 ,- ,200,0 315总结: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应先判断该数是正数、负数还是0,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解.当然也可以根据几何意义,借助数轴求解. 练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

(1)|7|=|-7|; (2)-7=|-7|; (3)-|7|=|-7|.

2.绝对值的性质1(根据|a|=±a判断a的符号)

【例2】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一定是………………(

) A.负数 B.正数 C.负数或零 D.正数或零

总结:若|a|=a,则a≥0;若|a|=-a,则a≤0;特别地,若|a|=0,则a=0. 练2给出下列说法: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只有正数; ③不相等的两个数绝对值不相等;④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一定相等. 其中正确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练3判断题:当a≠0时,|a|总是大于0.(

)

3.绝对值的性质2(绝对值非负性的应用) 【例3】若|x-2|+|y-3|=0,求x,y的值.

总结:

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a|≥0.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得到|a|≥±a,即|a|±a≥0. 如果几个数的绝对值(或几个非负数)之和为0,那么这几个数都为0. 练5若实数a,b满足|3a-1|+|b-2|=0,求a+b的值.

(四)小结 一头牛耕耘在一块田地上,忙碌了一整天,表面上它在原地踏步,没有踏出这块土地,但我们说,它付出了艰辛和汗水,因为它所走过的距离之和,有时候我们是无法想象的。这就是今天所学的绝对值的意义所在。所以绝对值是不考虑方向意义时的一种数值表示。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2、如何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3、绝对值的非负性

教学反思

本章在教学中的最突出的难点是运算的准确性,如何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难点一直是困扰老师的问题.而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学生最大的不适应是思维方式的变化,用学生自己的话说是觉得特别绕,一会就晕了,比如说计算来讲,多算几步后就觉得脑子累了,所以总会有前面都是对的,最后一步符号错了的事情发生.我觉得根上是不是在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欠缺,也就是说总有些问题关注不到.老师们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大量重复性的训练,但这样做不利于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个人认为应在必要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在操作层面上具体指导学生眼睛怎么看,脑子怎么想,手上怎么写,争取做到不抄错、不写错、不算错),应该强化学生用概念和法则指导运算的意识,就是在做题中不断的追问、逼问自己为什么,不断的重复概念和法则,要做到步步有据,在这样反复的思维训练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基于这样的想法设计了本节概念课,希望能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所帮助,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五篇:第七组入冬来扶贫工作和淡化宗教氛围工作

第七组入冬以来扶贫及淡化宗教氛围概况

(一)、入冬以来帮扶工作

为改善巴格万村委会办公、卫生环境,新疆邮政公司投入7000余元为巴格万村委会修建15平米厕所一间。投入12000余元为巴格万村困难群众提供15吨优质燃煤帮助其顺利过冬。积极协助村委会分发乡镇下发的旧衣物,助困难群众御寒。

(二)淡化宗教氛围

“6·28”事件发生于我辖区内的巴拉马斯村,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判断,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仍将是暴恐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维稳和反恐压力大。工作组按照“宣传群众、摸清情况、深挖根基、巩固基础、整治三非、打击暴恐”的集中整治六项主要任务开展工作,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群众基础得到了巩固。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教育活动48场次,受教育群众1200多人。开展各类文体活动7场次,参与群众120余人,帮扶民生资金近1.9万元,解决群众就业1人次,帮群众追回赔偿金3.3万元。真心地宣教群众、帮助群众,促民生、赢民心。

(图为新疆邮政公司送来15吨过冬燃煤看望困难群众) 第二,摸排工作基本完成,做到了心中有数。按要求摸排查影响稳定的人和事,对辖区内犯罪嫌疑人、组织、参与、资助非法宗教活动的人员进行了梳理,研究影响稳定的问题的脉络,排查重点人员42人次,发现可以线索2条。

(上图为工作组队员正在公布“三非”协防联系方式。) 第三,有效的推进了“三非”治理。以自治区11号文件为纲领,按整治三非要求教育女性揭去面纱8人,青年剃掉胡须23人,女性脱去“吉离巴甫”服饰21人。

(上图为工作组干部在对被教育剔去大胡须的青年回访)

第四,宗教事务管理得到了加强。协助乡党委和县市有关部门,着力落实宗教场所、宗教人士、宗教活动管理规定,推动基层健全宗教事务管理机制,落实联系清真寺制度、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努力抓好爱过宗教人士教育管理。走访宗教活动场所37场次,与宗教人士谈话75人次。关闭清真寺1座,更换宗教人士2人。

(上图为和田县统战部宣读宗教人士更换决定)

第五,基层基础工作逐步深入。将加强村组织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与村干部、党团员、四老人员座谈交流,了解情况,围绕推进基层组织维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向乡党委建议更换村干部1人。

(上图为工作组干部正在巴拉马斯村征求基层政权建设建议)

第七组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三日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发展战略下一篇:地税局年度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