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研究

2023-02-18

制度本身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就是为了形成和建构社会秩序。怎样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研究》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研究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研究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

适度 农民工

【论文摘要】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的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 之一。文章通过特定的测定模型,计算出我国近几年的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保水平下限值,认 为我国社保支出占 GDP 的比重偏低, 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 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 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支撑能力也逐步增强。近 几年全国社会保险覆盖人数每年递增 6%左右。 但另一方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区域间的发展 差距不断扩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就成为一项十分艰巨和繁重的任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 立健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制订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科学测定 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和我国现阶段的社保水平,并做出科学合理地比较和分析,对于我国社 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 从最微观的角度出发, 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被称作社会保障水平, 其主要衡量指标是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 度”区域,过高或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会对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运行机制和社会经济发展产 生不良影响。

1、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 国内曾有学者提出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模型: S=Sa/W×W/G=Q·H=0.75(Oa+Z+J+M) 其中 S 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G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W 代表工 资收入总额,Q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系数,又称社会保障负担系数, H 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劳动生产要素投入分配系数(依据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H 选定为 0.75) ,Oa 为老年人口比重,Z 为失业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 的比重,J 为工伤、生育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M 为社会福利优抚支出占工资收入 总额的比重。 “根据国际经验和中国已采取的保障政策,失业保险支出比重系数 Z 一般在 1%-1.5%左 右, 下限选 1%为宜; 工伤、 生育保险支出比重系数 J 一般在 0.016%-1.5%左右, 下限

选 0.016% 为宜;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支出比重系数 M 一般在 1%-1.5%左右,下限选 1%为宜。 ” 参数 Z、J、M 都采用的最小值,因此计算得出的数据为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即社会保 障水平的最低值,适度的社保水平应稍高于社保下限值。 将各项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出 2004—2006 年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下限值(见表 1) 。 表 1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度”的下限值(2004—2006 年)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

2、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额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发展的深度。社会保 障水平“度”的测定公式:S=Sa/G。其中 S 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 G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表 2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2004—2006 年)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 依据表 1 所示, 2004-2006 年,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分别为 9.778%、 9.784%、 9.987%, 也就是表示 2004 年-2006 年我国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应该在 10%左右。而表 2 所示,我国实 际的社会保障水平分别为:3.122%、3.183%、3.062%。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明显低于社会保障水平的下限值,实际的社保水平不及社保水平下 限值的三分之一。虽然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逐年都有所增长(2006 年除外) ,但增长速度缓慢, 低于社会保障水平下限值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于社会和经济发 展水平。

三、我国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成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由于统计年鉴中社保总支出并没有涵盖事业单位和机关人员在这方面的支出,若要考虑 到事业单位和机关的高水平的保障,我国实际的社保水平应有所提高。但数据所限,故不展 开对这部分的分析与阐述。

1、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狭窄,没有实现全覆盖 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亟待发展。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如此低,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 是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并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同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我国 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在城市,建立了面向全体城市居民的、全面的社会 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的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并未在农村建立。迄今为止,各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思路基本上还 是以户籍为基础的,对于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没有考虑到。我国城镇失业保 险覆盖率极其低下,仅覆盖正式职工,却将农村就业人员和城镇非职工人员排除在外。从社 会保障费用支出的情况看, 占全国总人口 80%的农民保障支出

出, 仅占全国社会保障支出的 11%, 而占全国总人口 20%的城镇居民,却占 80%的保障费用。 尽管如此,当前的社会保障还远远未能全部覆盖全部城镇人口。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 革仅限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一些非公有制的企业形同虚设,有相当一部分城镇企业员 工被挡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如此悬殊, 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 农村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将在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 农村的家庭养老能力也将逐渐减弱。 同时,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来自于养老和医疗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扩大社 会保障覆盖范围,将全体社会公民都纳入社保已迫在眉睫。 但现实中,农村经济薄弱,资金来源没有充分保障,要在农村建立与城市同等的社会保 障水平也不实际。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既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 定因素。首先,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根据农民工的需要与制度建设的可能,对农 民工实行分层保障。 最急切的保障项目应当是按照普遍性原则来确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 从层出不穷的农民工伤事故到规模惊人的农民工职业病群体,以及由此导致的数不清的劳资 纠纷,均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应当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尽快得到确 立。其次,有必要建立农民工的疾病医疗保障尤其是大病保障机制。尽管近几年我国在推行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但是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不仅会 导致农民工失去工作,而且极易陷入贫困境地,这使得疾病保障成为农民工的现实需要。最 后有必要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它应当包括农民工遭遇天灾****时紧急救济、 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待遇时的法律援助等。

2、瞒报漏报现象严重 参保职工个人一般以本人当月全部工资收入为基数缴纳保险费。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 以本单位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 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 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好等原因,在保险费的实际征缴过程 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工资总额。企业的缴费工资总额 是由企业上报,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

第二篇: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来源:《农村经济》作者:王友华 摘 要: 本文利用 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关于农村社区部分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医疗保险建设得最好,但也是有不到 40%的人能够享受到。另外,养老保险、教育救助等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关键词: 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教育救助

从上世纪 5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也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和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社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尚不健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二元社会格局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已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在 2020年之前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当前社会保障的重点是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起步阶段,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献回顾

21 世纪以来,关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文献大量增多。在众多相关文献中,有关农村医疗、养老保险的文献最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但相对于价格高昂的药费和医疗服务费,学者们都注意到了农村居民往往存在 “因病致贫 ”、 “因病返贫 ”的风险。在 2003年之前,相当多的学者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各个不同的角度 .论证了在我国农村迫切需要建立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思考了我国建立农村医疗保险的模式。杨哲等对广东省进行分析后发现。农村居民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及卫生资源的增长速度,认为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有学者认为,当时中国政府已有能力开展农村医疗保障,只是要调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结构,以农村居民的重大疾病保障为重点。在对苏南农村传统合作医疗进行调查后,林闽钢也同样认为政府对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有效介入和积极支持,是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王兰芳根据我国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及其医疗状况呈现的矛盾性,提出了整改

乡村医疗机构、开展社会医疗互助和鼓励商业保险等措施,以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医疗需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之后,相关学者更多地把学术注意力放在了新农合的运行效果上,从不同的角度,如袁辉从公平与合作视角和刘波、任旭从经济学、精算原理和风险管理理论等角度,来研究制度是否达到了满足农村居民医疗需求的目标。

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时,学者们主要将其置于以下三个大的宏观历史背景之中: 一是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老龄化背景。二是结合本世纪我国政府以来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背景。三是我国城乡流动加剧、农村空壳化这个大的前提。 如陈建兰,为了更好地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有学者还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分析。陈桂华、毛翠英和张时玲分别对德国、日本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厂分析;余文静从文化差异这个角度分析了欧美和东亚国家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更多的学者,在自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农村养老存在的严峻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不同思考。总之,学者们都强调在加强政府主体作用的同时,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应该多元化、多支柱。

随着上世纪 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学者们也关注到原依托于集体经济的农村贫困救济开始逐步陷入困境,农村中出现的贫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本世纪我国开始试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大量的研究围绕着农村低保的运行绩效、资金来源、公平性、如何更好地完善等展开。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子女的教育水平,逐步摆脱农村贫困,政府从上世纪 80年代开始和民间一起实施希望工程,重点资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子女的初级教育问题。本世纪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资助的力度,开始逐步推广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学杂费免除政策,大大减轻了子女上学给家庭带来的负担。

从上述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有关研究文献中,除了医疗和养老之外,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和教育救助方面相对涉猎较少,这不利于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农村地区差别很大,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状况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在中国政府开始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发展城乡之际,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内容以及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做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研究内容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2008年实施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这次调查是一次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全国抽样性调查,主要涉及居民的基本个人信息、家庭生活、经济活动、认同态度等。它采用了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框,使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最终共获得 10151分有效问卷。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选取了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得到 4138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农村居民为 2001个,占总数的 48.4%;女性农村居民为 21 37,占总数的 51.6%,年龄结构在 18岁到 69岁之间。

1.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整体状况研究

从表 1可以看出,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诸多内容中,农村社区居民享受比例最多的是医疗保险,享受的比例近 40%。其次分别是养老保险和其子女的教育救助,在接受调查者中享受到的比例分别为 8.3%和 5.4%。这就意味着 90%以上的老年农村居民只能从家庭中得到一定的保障,他们的衣食住行只能靠自己或家人供给,那些有子女上学的农村居民,也基本上都是自己付费。农村社区居民而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助和救济以及其他福利,农村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低,都没有超过 3%。当村民因某种原因陷入贫困,只有非常少的人能从政府得到一定的帮助。

2. 不同户口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分析表 2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与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经过卡方检验后在统汁上最为明显相关。其中,居住在农村社区中的非农业户口居民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比例要比农业户口居民多得多,其比例高出 17%之多。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也高出农业户口居民 7个百分点。差距最为明显的是养老保险方面,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享受养老保险的比例远远高出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 37%之多。也就是说,那些拥有非农业户口的老年农村居民比那些没有非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从国家获得养老补助的机会要多得多。

在百分之五这个置信水平上,农村居民的户口类别和他们子女是否教育补助、他们是否享受其他福利在统计上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农业户口居民

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高于那些非农业户口居民的子女。但非农业户口居民要比农业户口农村居民要容易获得其他福利补贴。在贫困补助或救济方面,两种户口类型的居民中能够享受到的比例都很少,在统计上没有差别。

3. 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3所示,农村居民所处的区域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在医疗保险方面,享受比例最高的是中国东部农村居民。都分别高出中部或西部农村居民 11%。也就是说,一旦生病,东部农村居民比西部或中部的农村居民更可能得到医疗补贴。至于养老保险方面,享受比例按高低排序依次分别为东部农村居民、中部农村居民、西部农村居民:其中,东部和西部农村居民之间差距最大,达到了 8%,在最低生活保障上,在整体享受的比例都很低的情况下,相对来说,东部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仍然最高。西部农村居民一旦生活遇到困难,能够从政府得到救济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比例上,其顺序恰好相反,最高的是西部农村居民,高出东部农村居民整整一倍。在享受贫困补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上,东、中、西部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距,即他们享受到的机会都差不多。

4. 不同社区类型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研究

分析结果(见表 4)发现,农村居民所居住的社区类型和他们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及其子女是否享受教育补助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地处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上要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也就是说,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要比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更多。尤其是在医疗保险,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的比例高出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十一百分点。同时,也该注意到,山区或高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他们的子女享受教育补助的机会在统汁上比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的子女更多。在是否享受贫困救助或救济和其他福利方面,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和非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别。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农村社区中,能够享受到一定程度社会保障的居民很少,就连享受比例最高的医疗保险,其覆盖面还不到农村居民的 40%。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养老保险,能够享受到的农村居民还不到总数的百分之十。至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其他内容,农村居民享受到的那就更低了。

长期以来我国通过户口制度,人为把居民分成两种: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并为此设计了两套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在社会保障方面尤其如此。很多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都主要是针对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而广大的农业户口居民则被游离在制度之外。同样生活在农村社区,相对来说,那些拥有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福利方面都更具有优势。只有在子女教育方面,农村户口的居民更可能得到国家的照顾。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在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之前,各地经济水平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凭改革开放政策的先发优势,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反映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各地也有很大的差距。从上述中可以发现,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在统计水平上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子女教育方面,贫困的中西部地区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同是农村,但地理环境却差别很大。总的来说,可以把我国农村社区分为平原地区和非平原地区。平原地区。由于得到长期的开垦和具有良好的生产条件,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因此,平原地区农村相对山区或高原来说经济、社会条件具有更好的优势。研究也发现,平原地区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要比山区和高原地区建设得较为完善,平原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可能性更高。和前面一样,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或高原,农村居民子女上学更容易得到国家的照顾和补贴。

从上世纪 5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逐渐开始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在农村建立

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中国农村 “因病致贫 ”、 “因病返贫 ”等现象,满足农村居民最迫切的需要。中国政府于 2003年在农村开始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即具有中国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有关文件,中国预计在 2010年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到整个农村,所有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险。研究结果发现,和其他社会保障内容相比。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医疗保险比例要高得多。养老保险,作为影响最为深远、最为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农村,其重要性尤为突出。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二十多年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很多独子女的父母开始面临养老的问题。中国在 2009年开始试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逐步把农村居民纳入养老保险体制之内。为了更好地配套农村医疗、养老保障的建设,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强了最低生活保障、贫困救济与补助、农村子女教育救助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第三篇:社会责任感现状与培养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政治热情高,热爱祖国,希望中国繁荣昌盛,求新意识强,有竞争意识与求知欲,较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但是,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表现看,社会责任感教育刻不容缓。我们此次的创新训练将通过探讨新时期下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构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从而提出相应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的对策。本创新训练将使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多元统计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与培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自我”五位一体的教育与培养机制,得出对大学生自身教育与培养的影响路径,从而在实践中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评价体系,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结合。

第四篇:重庆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背景研究

首先进行一个定义说明,本文所提及的大学生,只狭义地指大学本专科阶段毕业生。

一提及大学生就业形势,当今社会的第一反映就是一个“难”字,中国大陆,除极少数高校,概莫能外。在属于西部地区的重庆市,情况更为严峻,而在属于冷门,已经却又亟待发展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看来,就业,又何止一个“难”字了得?

这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社会现象、社会热点以至于是社会问题。当然,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热点以至于社会问题,其目的绝不是抱怨,唉声叹气,而是发觉,揭示其积极意义与解决之道。

为何会出现如此之情形?社会上说法诸多。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相关文献后,以此时此地的立场与视角,浅析其原因,从共性方面来讲,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从共性方面来讲,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不及时、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不完善、部分行业就业存在“潜规则”、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等。

“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战略的实行,使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以跨越式的幅度增长;又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高增长,而是陷入了“高增长,高投资,低就业”的怪圈;

由于直线式上升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偏向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处于人才市场的主导地位而这种“供需借位”的就业市场加重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大学生错误的就业取向同样加重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对大学生“贬值”认识不充分,幻想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对自己缺乏全面认识,自我评价过高,盲目的自信,浮躁与功利的社会风气对其的影响。甚至在校期间从事过学生干部、管理者的经历,也会使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

薄弱的就业指导,没有帮助毕业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中做好思想上、心理上、能力上的准备;就业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在另一方面制约着大学生就业。

托关系,走后门,本已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就是紧缺的工作岗位,自然使这一社会现象渗透到大学生就业方面。自然,这种权力寻租会满足部分拥有关系的大学生及其家长的急切需求,如潮水般的就业困难浪潮将这一社会现象推向一个极致。这种“潜规则”打乱了就业中的竞争机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造成了社会人才的逆淘汰。就业困难,自然可以理解。

有两句话,分别是“物以稀为贵”,“高不成低不就”。在大学

生就业中,“物”是指工作岗位以及其背后大批的需求者。工作岗位是稀缺的,这决定了用人单位处于人才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一点,前文已经提到过。用人单位决定了大学生就业中的“高”与“低”。我国大学本科之后的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用人单位,除去“潜规则”录取者,需要高端人才,或至少“有(若干年)工作经验者”,而新大学生是无法满足其需求的。高端需求有限,但用人单位的低端需求却较为广大。然而,不少就业观念不端正,缺乏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多数无法接受此类工作。

再从发展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个性方面来讲。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其规律的学问。

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专业,社会对它的认知程度还很不深入,在招生时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有些学生大部分是从其它专业调节过来的,给专业的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毕业生要进入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必须参加公务员录用考

试,而每年的公务员录用名额非常有限,而且面临其他专业学生及“潜规则”的挤压。而进入企业,当前大部分企业没有直接对应的部门或岗位,学生也还要面临与人资等专业求职者的竞争。

加之专业社保专业定位不明确,与专业科研成果及专业政策连接不及时,师资力量有限,都制约了社保专业大学生的就业。

从社保学生个人来看,在四年的学习与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了社保诸多方面的知识,更了解到了当前我国社保体制与机制的弊病。对自己就业中的社会保障异常看重。而其他专业的学生为了就业,因为与专业学生相比,对社保的知识与形势并不了解,对不健全的社保体制与机制可以接受。举一个例子,医生由于对药物药理过于了解,对药物副作用认识较其他人敏感地多,而不同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副作用。因此,医生自己在服药过程中要比其他人更纠结。选择了一个单位就等于选择了它的社保情况,社保学生在择业方面,要比其他人更纠结。就业状况就更不容乐观了。

问题如此严峻,因此发觉、揭示重庆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研究其解决之道,势在必行。

主要来自:

杨泰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掌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李贺平 赵晓芳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体系创新的实施机制研究

第五篇: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 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太行路学校 范富伟

13949697218 摘要:社会公德与私德相对应,是我国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社会公德的建设更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本文通过研究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现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字:社会公德,现状,原因,对策

一、 绪论

社会公德是我国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培养公民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实践证明,抓好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然而,附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公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 社会公德的基本内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是关于社会公德基本内涵的准确概括。

文明礼貌。行为文明是社会公德的基础性内容,它集中反映了公民的文明教养程度,礼貌则是行为文明在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形式。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人际交往中,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约;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等等。 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指公民在关心、爱护人的方面所应当表现出的文明水平,集中体现为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通俗地说,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维护。第二,公民之间要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第三,对那些遭到不幸和困难的人,要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给予同情、支持和帮助;对一切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实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对遭受灾难的别国、别地区的人民,给予道义支持与可能的物质支援等等。

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公民必须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爱护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遵纪守法。公民自觉遵守法规纪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与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必然促进遵守社会公德。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道德氛围,使“守法”成为实践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三、 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的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也频频出现,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影响了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乃至直接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当前社会公德领域取得的成果表现 第一 环保意识的觉醒。

2010年,有专家对试点小区的1200户居民家庭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调查,有98.3%的市民认同垃圾问题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一样,是目前城市环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98.4%的市民认同为了给下一代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解决垃圾问题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有86.1%的市民表示为了垃圾分类,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与家庭空间是非常值得的。有市民说“垃圾是错放的资源,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是城市垃圾的最优处理方式,也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最佳选择。若不实行垃圾分类,日后解决垃圾围城难题的时间将远多于现在为了垃圾分类花费的时间”。垃圾分类试点调查还显示,有95.1%的市民会将报纸、杂志、可乐罐、塑料瓶等单独收集,卖掉或扔到可回收物桶内;86.0%的市民会将电池、灯管等物品单独收集,扔到有害垃圾桶内;77.5%的市民会将食品包装盒、塑料袋等与剩饭剩菜分开,单独收集扔到其他垃圾桶内,77.3%的市民会将废弃的玻璃制品单独收集,扔到可回收物桶内。此外,有61.4%的市民愿意参加或带家庭成员参加以垃圾分类知识为主题的科普游戏活动;有54.0%的市民愿意参加小区内组织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引导小区内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从垃圾分类试点调查数据看,我国公民的公共道德价值观和公德行为习惯已经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景象,一些市民对保护环境的价值认同度非常高,市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在慢慢养成,市民自愿参与公德宣传活动的人数比例在一半以上。

第二 诚信意识的觉醒。

在网上,大家都在关注一件事,阿里巴巴针对淘宝部分卖家人为“刷钻”,虚假信用炒作的现象,调整搜索规则,封杀虚假信用炒作,遭到了部分卖家的抵制,阿里巴巴集团以“我们宁可关掉自己的公司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集体向不诚信卖家公开宣战。

从阿里巴巴集团调整搜索规则,封杀虚假信用炒作,勇敢地向不“诚信”现象说“不”来看,“独行侠”方舟子的十年打假路不再孤独,一些IT行业精英也已经自觉地加入到“诚信卫士”行列,从技术和运行机制上正在努力实践,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第三 文明礼仪意识的觉醒。

上海世博会既是世界携手展示人类文明最新成果的盛大聚会,也是中国人向世界展示文明素质的窗口。对于许多国人在上海世博会上的不文明表现呈现出的“一片狼狈”现象,不仅各大媒体聚集痛批,众多网民更是口诛笔伐。有人总结了上海世博会上国人不文明观展的“七宗错”:第一宗,不排队,爱插队;第二宗,随手扔垃圾、随地小便;第三宗,进入展馆后大声喧哗;第四宗,假冒残疾人,走绿色通道;第五宗,找到任意空间,就能躺下睡觉;第六宗:为求留影,见缝插针;第七宗,踩踏草坪。同时指出,上海世博会的这“七宗错”,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十分普遍,很容易看到,有的人在公共场合毫无忌惮地吞云吐雾;有的人乱扔果皮纸屑成为习惯;公共汽车上年轻力壮的抢占老幼病残孕专座,这些现象多到让人见怪不怪的地步,通过世博会这个“窗户”,一切不文明现象以“密集型”的姿态呈现出来。更有人通过世博会的个人修养缺失,延伸提出了国人在公德上还存在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等五大问题。

从网民高度统一地对国人在上海世博会上所表现的不文明陋习的痛揭看,许多人已经对公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的已经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与爱祖国联系在了一起,已经意识到中国人已经能够漂亮地组织一次盛会,但还须学习如何以不同的个体优雅地参与一次盛会。

2 当前社会公德领域存在的问题 第一 社会正义感的缺失

在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价值取向不断趋向多元化,新旧道德体系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个人主义倾向逐渐抬头,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而传统的公共价值取向却受到抵制和歧视,人们社会交往中最珍贵的情感、友谊等因素被贴上了商业标识。

第二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也是新时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但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越来越多地被遗弃。

第三 社会成员漠视“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人们对规则或规范的知悉以及对规则或规范的内在精神支持,是人们对规则价值合法性的内在认可。我国社会公德问题的频频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公众对“规则意识”的漠视。目前,最明显的是职业道德的丧失。有些人受世俗化和商业化的侵蚀,内在道德防线经受不住现实利益的诱惑而产生的不可自控行为,而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社会环境和社会监督防范机制的缺失。

第四 网络对社会公德体系的冲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也给不法分子危害社会秩序提供了便利。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网络道德问题已日渐突出。首先,公共道德规范作用被削弱。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虚幻性,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利益表达的途径,但同时,网络也逐渐成为少数人发泄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平台,这就为少数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传统道德规范受到强有力冲击。网络为个人利益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环境,有不少人在网络上随心所欲,忽视社会公德甚至走向犯罪。

3 当前社会中公德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因 第一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社会公德未成为现代社会多数成员真正认同的道德规范,制约了社会公德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在传统社会,以狭隘的血缘、亲缘、地缘观念为基础的传统道德,缺乏体现“博爱”精神的人道主义精神。“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本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并不缺少的内容,但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传统的“仁爱”,主要是围绕着“亲亲”、“尊尊”原则,并以家族关系扩展而建立起来的人伦之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推己及人,讲求次序和“爱有等差”,以报恩、孝道为前提,并不具有“博爱”的内涵。在这种传统道德观的影响下,大众对他人的爱是狭隘的、分等级的。在对他人提供帮助时,首先关注的多半是“亲缘”、“地缘”、“关系”;在对他人施以救难的行为时,首先要看是否为亲人、朋友、同乡、邻里等。

在传统社会,文化中所存在的消极社会心态制约着人们的公德行为。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一些人被动“等待”公正,祟信“善恶相报”的因果循环,以安分守己、少管闲事、避祸自保为处世原则。我们经常看到,在公共场所,经常可以遇到一些“加塞”不守公德的人。对于这些人,大部分人采取的是“忍”的办

法,认为一点小事,何必大动肝火,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的学。勇于站出来为维护社会公德的人不多,甚至在他站出来维护社会公德时,很少有人出来声援。一旦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可能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受到孤立,这种“孤立感”并不一定是外显的,多数的时候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实际上,从众的心态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强调“过犹不及”,主张整体的一致性,要求做什么事最好不要太过,追求一种和谐。但是,一些人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存在偏差,把中庸思想中的“和谐”扩展至绝对的和谐,而不管这种和谐是否符合原则。

第二 社会公德教育弱化

社会公德是调节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的最基本、最一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的内容具有简单易行、一目了然等特点,看起来只涉及到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容易被人疏忽。正由于社会公德的这一特点,造成一些人将社会公德看作是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导致了对补会公德教育的不重视、不得力。这突出表现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轻视学生的道德包括公德的培养。即使进行道德教育也是注重一些所谓的人的伦理原则的灌输,而忽视学生日常养成中的公德教育。这样的教育导致了学生知识技能和伦理素养的严重失调。这种倾向在大学生身上显得尤为突出,高知识技能和低公德水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社会公德教育不得力,还表现在一些人试图用一些人的道德原则的教育来代替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只乐意讲大道理,不屑于讲“小道理”,将公德教育形式化和简单化。造成了一些人只知道道大的道德原则,不知小的公德规范,将公德和我们自己的交往、生活隔离开来,不知在自已的公共生活中处处需要遵守社会公德。

第三 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薄弱

搞好社会公德建设,需要“两于抓”,即一手抓扬善,一手抓惩恶。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注重宣扬先进,用以鼓励鞭策全体公民,这是必要的。然而,我们对于社会中损害公德的不良现象的监督、批判、惩罚却缺乏力度。我们重视了扬善的功能,但忽视了法纪等制度建设中惩恶的功能。当前,社会公德缺失与社会公德制度建设过于软弱有很大的关系。

在公民尚未将社会公德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养成道德习惯时,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主要是通过一种外在的强有力的约束,亦即他律,才能规范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并且,长期坚持,形成一种习惯,直到最终内化为公民自身的道德品格。道德“他律”有多种方式,社会舆论和制度规范是其中的重要形式,这两种方式,对公民的行为都具有约束力。

四、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而社会公德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要通过社会的全面发展来提升人们的公德意识和规整人们的公德践履;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以下一些具体的措施推进社会公德的现代建设。

1 制订和完善法律法规

道德约束不是万能的,它毕竟只是一种行为调节准则,更多的是依赖人们的内心反省和舆论进行约束。它的实施和任何制度一样,都需要法律、法规等强制力手段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维护道德的威信和尊严。

要使公德建设制度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订立各种规章和公约。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体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在不同的场合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在街上是行人,在公园是游客,在家里是居民,在学校是学生等等,这就要求制定各种文明公约,让每个人无论走到哪里,成为何种社会角,都可以做到行动有规则所遵循,社会可以监督。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和赏罚制度。在建立完整、科学的规章公约的基础上要建立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机构。监督、检查制度是保证这些规章、公约实施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而搞好监督、检查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责任制,层层抓落实。通过各地区、各级组织、各个部门的监督,随时发现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随时揭露各种违背公德的行为。还要建立赏罚制度。对于那些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直接维护社会公德的人和事,要给以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对于破坏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生态环境等行为,要坚决给予处罚;对于见死不救,要运用法律的手段给予制裁。

2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良好的社会公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社区作为公民生活的基本单位,加强其公德建设,对于优化社区环境,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促进社区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全民社会公德教育,进行典范引导和舆论扬抑是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方法。社会公德教育贵在坚持,同时也要重点分明。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关系着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只有广大青少年的公德素养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才能提高。

3 促进法律和道德功能的有机结合

道德和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法律有道德的支持才有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而道德一旦有了法律作为其后盾,才能进一步促进良好道德氛围的形成,更好地发挥道德的教育和警

示功能。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有密切关系。在立法工作中,我们要把一些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纳入法律轨道的调整范围,利用国家的强制力量树立道德典型,制定道德规范。

4 加强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

首先,重视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学校德育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公德意识和行为塑造的主阵地,通过一定的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形成理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其次,提倡自我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水平。个体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加强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自我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个体自觉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抵制不良诱惑的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上一篇:生态文明新时代读后感下一篇:扫黑除恶法制宣传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