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大众化及其时代价值

2023-01-25

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边区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培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革命传统和崇高精神风范。在革命战争年代, 中国共产党与边区人民用延安精神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党情、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 弘扬延安精神立足于大众化这一研究视角更能深入人心。

一、大众化视域下延安精神的新内涵

延安精神的内涵集中体现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四个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以大众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延安精神, 不断丰富其内涵。

(一) 延安精神体现出一种兼济天下的担当精神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 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 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 (1)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 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高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 号召并带领全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在中华民族饱受战争创伤之时, 延安的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 将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了全国抗日民主的“示范区”;在民不聊生的国内形势之下, 边区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不仅得到了“看得到的物质福祉”, 而且活得有尊严。中国共产党以兼济天下勇于担当的精神承担了时代赋予的重任, 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最终赢得了民心。而与此同时, 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建言献策, 人民军队保家卫国, 广大边区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 社会各阶层都承担起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担当精神是基于我为人人、更基于人人为我的主人翁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多不断凸显, 社会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执政者、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自觉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和应尽的责任, 才能使社会健康有序运转。

(二) 延安精神体现出一种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革命是心怀天下而不是为个人捞取资本谋取私利。毛泽东经常告诫党员干部和青年人, 坚持抗战救国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 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 第三个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 (1) 这种奉献精神是舍弃“小我”成全“大我”, 为国家民族的利益甘愿牺牲一切的精神。延安时期, 许多革命者为了革命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种奉献精神同时也体现在边区人民的行动中。从1939年开始, 党中央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毛泽东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 没有油吃, 没有纸, 没有菜, 战士没有鞋袜, 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 ……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2) 边区政府向老百姓征收的公粮从1938年的1.5万担增加到1941年的20万担。对此, 群众“虽然有怨言, 但任务还是完成了”。 (3) 延安十三年, 离开老百姓的衷心支持和无私奉献, 共产党甚至“下不得地”。边区军民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抗日救国和边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为了美好的未来, 他们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奉献自己的忠诚、热心、智慧甚至将生命投入到这场伟大的事业中去, 没有舍我其谁的无私奉献精神, 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则难以实现。

(三) 延安精神体现出一种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团结问题, 把团结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旗帜。首先, 团结实现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人们可以超越阶级、经验、意识形态的局限而联合起来。即, “农民、工人甚至是资产阶级都能在革命过程中得到根本改造, 通过教育和革命活动, 超越他们的阶级背景。” (4) 共产党通过“团结一切进步势力, 团结一切衷心抗日的人”, (1) 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赢得了城市资产阶级和农村大地主的支持;通过农村的土地改革实践, 赢得了广大贫苦农民的信赖。当阶级斗争的激烈言辞让位于统一战线, 这使得社会各阶级、阶层有可能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而走到一起形成合力。其次, 只有中国共产党许诺人民美好的未来。共产党一再重申:“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 我们应该迎接它”。 (1) 经历过长期苦难和压迫的中国人民, 更容易团结在一起, 为争取幸福生活而奋斗。最后, 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有能力领导边区人民实现这一美好蓝图。当这种团结建立在对一定的历史使命、价值观念一致认可的基础之上时, 便会形成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 由此产生持久而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 延安精神体现出一种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边区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实践离不开创新精神。在理论上,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 开启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新篇章。在制度上, 为了争取民主,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三制”政权建设制度;为克服财政困难, 缓解机构臃肿的问题, 在李鼎铭先生的倡议下实行了精兵简政的政策。在经济上, 为克服经济困难, 边区军民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从理论创新到制度创新再到管理创新, 由此而推进了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工作方法等一些列的创新。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和边区人民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 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也前所未有, 凭借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从无数挫折中走向胜利。今天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处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之中, 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 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更需要凭借这种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才能正视我们所面临的一切挑战和困境, 并最终取得胜利。

归根结底, 延安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它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 更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每个中国人的不竭动力。

二、大众化视域下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胡锦涛同志指出:“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和平建设时期也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在大众化视域下把握延安精神的实质及内涵, 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 始终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 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一) 大众化视域下的延安精神是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结晶

延安精神体现了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是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进步的引领者的根源所在。延安精神是延安军民, 特别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 要求党员能够首先自觉践行延安精神。一方面, 共产党人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使之发扬光大。因为这种精神品质的获得并不一定是一劳永逸的, 不会因为我们是共产党人就天然的具有这些精神风范, 因此,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自觉坚持。另一方面, 共产党员只有坚持将延安精神贯穿于自己的实践, 才能在今天更为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 继续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

(二) 大众化视域下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首先, 延安精神根植于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延安时期的具体体现。尽管延安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 但它又不仅仅是延安时期应时而生的产物,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精神基础。其次, 延安精神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延安精神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奋发图强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既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又实现了对民族精神的批判和超越, 从而升华为一种新的民族精神形态, 成为中国人民革命精神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延安精神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 另一方面是现代文明的中国化、时代化的凝结, 从而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在当代的崭新形态。

(三) 大众化视域下的延安精神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 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各种文化思潮同时并存, 先进文化、有益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相互碰撞;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 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 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 首先应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也唯有如此, 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 凝聚人心, 激发活力, 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延安精神之所以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是因为其所彰显的价值观为社会所广泛认同和接受, 因而成为“社会的大多数公民的信仰, 成为一套普遍接受的信条”。今天, 我们以大众化的视角诠释延安精神, 对于当今社会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仍然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和促进作用。

总之, 只有当延安精神总所蕴含的价值观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认可时, 才会内化于人们的行动之中。也只有在那时, 延安精神才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更有意义。

摘要: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延安精神内涵的理解跳出政治范畴从人的角度加以把握。当延安精神集中体现为兼济天下的担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时, 这种大众化的延安精神更能深入人心。倡导延安精神大众化, 是因为它不仅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结晶,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更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关键词:延安精神,大众化,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霍维德[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 1994.

[4] [美]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5] 胡锦涛.在延安考察时的讲话[Z].2006, 1, 29.

[6]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我国夫妻婚内财产分割问题研究下一篇:广东省饶平县新安农场矿区陶瓷土矿床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