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延安精神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传承延安精神范文

游览延安圣地 传承延安精神6。29

庆祝党的生日,瞻仰革命圣地,以实际行动

向党奉献忠诚

在建党90周年之时,我有幸去了多年向往的延安圣地,圆了我几十年的延安梦。

游览延安圣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使我们更加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辈为我们打下了江山,我们这一代应深思的是为后人留下什么 是继承先辈传统,继续为子孙后代造福,还是寅吃卯粮,透支资源,破坏环境,给子孙后代"造罪".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而摈弃和抵制后者.我们只有传承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财富,才能为后人造福,才无愧于革命前辈。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延安时期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证明,实事求的思想路线无比正确.按实事求是的原则,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党中央的领导,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才创立和发展了延安以及陕甘宁根据地,才有抗战的胜利。相反,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搞肃反扩大化,给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实事求是说来简单,但真正落实起来确是十分艰巨的伟大工程.这项伟大 1

工程恐怕要靠一代又一代人去完成.在现实的中国社会实事求是的口号人人皆知,但违背实事求是,主观臆断,弄虚作假的事例比比皆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为从根本上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不懈努力。

在延安,党中央毛主席不仅领导广大军民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阴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而且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为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写下了篇篇雄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毛主席在延安和陕北的窑洞里写的.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在延安的斗争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延安精神.我们游览圣地,回味摇篮,就是要不断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

胡锦涛同志在论述延安精神时,提出了四要:一要发扬百折不挠的革命坚定性;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艰苦创业的精神;四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四要是对延安精神的完整概括.以这四要为内涵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延安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更深的现实意义。

百折不挠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具体体现,在延安的对敌斗争中无时无刻不表现出抗日军民的英勇不屈,百折不挠,这种精神在电视剧《亮剑》中表现得相当生动和充

分,"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凭着这种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才创造了许许多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当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靠的是这种英雄气概,如今面临国内外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仍然需要这种英雄气概.尤其面对新的斗争环境和各种各样的困难,更要发扬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时期战胜敌人的法宝,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彻底粉碎了敌人"困死,饿死八路军"的阴谋.如今,时代变了,但想"困死,饿死中国"的敌对势力不但仍然存在,而且随着中国的崛起,遏制中国的势力在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法宝不仅不能丢,还应该发扬光大.中国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一些西方国家的享乐主义,超前消费,哪个更符合时代潮流,更代表时代精神,曾经引起过热议和争论.这场争论随着以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自然形成定论.如今,我们应该更理直气壮地继承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民族优势,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以及国内经济建设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所倡导的.至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仅是党的宗旨,也是在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中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题.党中央执政为民的旗帜十分鲜明.但如何自上而下,自始至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还需要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是要有一套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保证党中央的种种惠民政策在贯彻

执行过程中不变调,不走样.对那些只顾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而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甚至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对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以及各种扶危济困组织应加大支持力度.要创造各种条件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新中国的摇篮.自1935年至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度过了13个春秋.我们仰望宝塔山,凝视延河水,走入延安窑洞,参观展览馆,一幕幕图景,一桩桩往事,一件件文物,都令我们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在这里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没有延安窑洞的灯,哪有祖国东方红!

我们要把游览延安圣地所引发的思考,启迪,激情和斗志落实到公司管理建设,创先争优等各项实际工作当中.同时,自己也要做到激动一阵子,受益一辈子,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代继卫

2011年6月

第二篇:传承延安精神 建设美好太阳

——参观革命圣地延安心得体会

刘建平 2012年6月28日

艰苦革命路,沧桑延安城。 仰看宝塔山,近观延河水。 今日梦里回,拨云见宝塔。 忆峥嵘岁月,悟延安精神。

——题记

赤旗的火焰在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延安,就是那燃起烈焰的无比炽热的火种。延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革命圣地,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崇高理想和奋斗历程。第一次读到著名作家贺敬之的《回延安》中“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句诗时,就被那延安宝塔山的雄浑气势和诗人热爱延安的精神所深深感染。延安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那无穷的魅力,多少次吸引着我追随那段光辉的历史。

2012年6月15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共产党员,我怀着无比向往的心情,随太阳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党委的

1 同事们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在去延安的路上,车在黄土高坡上蜿蜒行驶,我一直在思考,延安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作为高速公路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宝贵的延安精神,为运营管理精品的太阳高速公路作出贡献?

当我们参观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之时,时光仿佛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革命年代,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心中的问题也逐渐找到了答案。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党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还在杨家岭的山脚下耕种了一块地。朱德总司令在王家坪开了3亩地,种了10多种蔬菜。周恩来、任弼时被评为纺线能手。刘少奇吃小米胃疼,但他把撰写《论共产党员修养》所得稿费全部缴纳党费,依然坚持吃小米饭。三五九旅将士“背枪上战

2 场,锄禾斗田庄”,硬是把人迹罕至的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寒冷的窑洞,微弱的灯光,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的享受,但这里住着头脑敏捷、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根本。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中国共产党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

3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延安时期我们党在思维方式上,反对教条主义,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在行为选择上,求真务实,展现出宏大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功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文化认同与重构问题;在精神风貌上,开拓进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尊重实践,善于调查研究,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全党各级干部形成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

在延安时期孕育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建设美好的太阳高速公路,同样需要延安精神的激励。延安精神仍是我们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学延安精神,就是要走延安之路,举延安旗帜,让伟大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要继续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继续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太阳高速公路实际,艰苦创业,埋头苦干,坚持修好路为了人民,养好路为了人民,人民满 4 意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山西跨越发展作出公路人应有的贡献,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第三篇:传承延安精神争做“两学一做”先锋

——延安培训学习体会

我对延安一直怀着崇敬的心情,敬仰的心情,能来到这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培训学习,真是激动万分。这次的培训时间共7天,但真正学习的时间是5天,我非常珍惜这宝贵的时间,认真听每位老师上的课,如饥似渴地吸收延安精神的养分,用心体味着革命圣地的风土人情。

一、教师兢兢业业,授课引人入胜

在整个培训期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的老师,他们个个业务精湛,授课基本上是全程脱稿,而且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例如中共延安市委党校教授、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王家坪分院院长雷万青讲述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让我对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更系统的了解;王东方教授讲授的《延安整风运动及其启示》,让我对当时的整风运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得到有益的启示;杨晓红教授讲授的《学系列讲话精神 做合格党员》让我更加深入地学习了习近平主席的系列讲话精神;安振华教授讲授的《学党章、讲规矩、做合格党员》为我们如何开展好“两学一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二、回忆峥嵘岁月,珍惜当下生活

通过现场教学,在宝塔山革命圣地标志物古塔下忆当年的峥嵘岁月;在枣园、杨家岭、王家坪革命旧址,走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住的窑洞,感受革命前辈在严峻形势下追求理想的种种艰辛;在

1 四八烈士陵园敬献花圈,缅怀先烈,感恩先烈们的流血牺牲,为我们创造了当下的幸福生活;在张思德纪念广场,学习毛主席《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著作,感受张思德精神,重温入党誓词,锻炼党性,增强党员身份的荣誉感;在南泥湾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我很荣幸自己被选为旗手冲锋在前,通过穿八路军服装,采取团队合作、角色扮演行军、救治伤员、抢夺高地、投掷手榴弹、开荒体验等教学方式,体验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感受当年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

三、享受激情教学,体验陕北风情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著名民歌手文世龙老师激情澎湃地讲授了《学唱陕北民歌》,他那深厚的音乐功底,天籁般的嗓音,让我感受了陕北民歌的“土气、大气、美气”,很好地品味了陕北文化与中国革命历史的精彩;贺建娜老师说唱结合的方式,为我们呈现出总书记当年插队梁家河的故事,讲述习总书记知青岁月过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的艰苦经历,学习了习总书记扎根群众、吃苦耐劳、刻苦学习、为群众办实事的高贵品质。

四、做到学以致用,积极争当表率

通过在延安的培训学习,我积极从延安精神中吸收政治养分,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增强党性修养,为自身参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是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我通过认真学习延安革命历史、学延安窑洞里的马 2 列主义,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提高了能力素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延安精神一脉相承,通过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是改进了工作作风。整风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我积极从中汲取正能量,在“两学一做”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我既在学习上积极争当表率,又在工作和生活中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二十条规定和市二十一条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开展“四风”自查自纠工作,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不越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始终以“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第四篇: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传承延安精神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种社会思潮沉渣泛起,无时不在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不同程度地造成大学生精神及思想道德的滑坡。延安精神作为传承了中华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培养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如何遏制这种消极现象的蔓延,用延安精神引导我们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紧迫任务和时代性课题。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

思想道德

延安精神

传承

就业

在延安革命时期,我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鼓舞共产党人不断进取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概括起来,概括来说,就是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团 结统一,遵守纪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思想作风和创业精神。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延安精神继承、发扬和创新了中华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培养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延安精神作为一种表征中华民族崭新生命的外在风采和内在灵魂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1968年5月3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中最早提出延安精神的概念,“延安精神”是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中,延安精神被不断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思想理论基础。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通过延安整风,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党的“七大”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在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仍然是我们要坚持的思想路线。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七大”通过的党章中也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在现阶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仍是要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

第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标志。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之一。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信、自立、自强、自尊的主体精神。艰苦奋斗,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是一种崇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着眼于开拓进取的有理性的自觉原则。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需要大力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延安精神,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实际,实践延安精神,把它贯穿在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我们青年一代能在当今经济社会的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努力使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新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以至共产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当代青年培养科学精神的根本

实事求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是一种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迈入2l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民又发出了科学精神的强烈呼唤。科学精神是在难能可贵的科学创造中凝聚成的思想情感,也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具体表现为坚定不移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实的务实精神、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教育,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根据时代、环境的新形势、新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有效的手段、载体开展延安精神的宣传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国际的实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第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当代青年大学生造就职业理想的关键

当前,“就业难、难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然而,相当多的青年大学生在择业上,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艰苦创业的献身精神,在毕业分配时,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一味追求安逸舒适,择业集中在“热门”行业或大中城市,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工作,眼睛只盯着“金领白领”岗位,对平凡岗位不屑一顾,许多专业性本来就对口的工作却嫌苦嫌累嫌工资低,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缺乏实践勇气与团队精神。这种眼高手低的职业态度,使本来形势严峻,压力巨大的就业环境雪上加霜,所以加强青年的职业教育以及道德修养,对于每一个青年说来都是摆在他们面前首要的挑战,由此,当代青年必须传承延安精神,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境界,无疑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因为人生的重要时光将在职业活动中度过,当代青年应当充分认识祖国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伟大使命,把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作为自己崇高的职业理想,到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恰当地选择能有所作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理想职业,才能大有作为,大展宏图,从而得到社会尊重和人民赞誉的职业。

第三、传承延安精神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艰苦奋斗塑造创新品质的最佳手段

被称为80 后、90后的当代青年,其成长环境相对优越,不少人缺少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意识。过度的消费观念,享乐主义,虚荣心、攀比心滋长着当代青年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导致这一消极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延安时期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以及主人翁意识,尤其是缺乏敬业精神和创业精神。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趋势的加强,以及世界范围内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创业精神教育己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一种职业素质培养。如何解决青年大学生就业难题,自主创业是方法之一。通过创业精神的培育,帮助大学毕业生认识到社会上有许多创业机会和有利条件,激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不仅会减轻政和社会压力,还可能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财富,节省更多资源。才能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当代青年应当传承延安精神,破一业而终的旧观念,立准备从事多种职业的新观念;破安于现状的旧观念,立开拓进取的新观念。通过创业意识教育和延安精神培育,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创业同样可以塑造辉煌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总之,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的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重思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同人才竞争力、经济实力、技术实力一起纳入综合国力的客观范畴,意义十分重大。将继承与弘扬延安精神贯穿于我们当代青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是“人对世界掌握方式”的一种提升,它将利于我们呢在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并存的大背景下,培养自觉担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增强我国未来人才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1)《延安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鲁宽民,《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月

(2)《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刘轶,唐超,徐欣国.,超新数据库

(3)《毛泽东文集 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严蓉,《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4月刊

(5)《延安精神与美国精神比较研究》,张纯厚,2010,3

第五篇:网络时代传承延安精神面临的冲击及影响

[摘要] 互联网络使全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给我国政治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促使政治稳定形势受到很大冲击和挑战:网络舆论成为影响政治决策的民意表达新平台;网络参与使主旋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挑战。如何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下维护我国的政治稳定,占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成为当前执政者亟需思考和应对的全新课题。

[关键词)政治发展及稳定;网络舆论;弘扬延安精神;

一、网络信息传播使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当今,互联网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向全球的每个角落扩张,其影响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领域,从而引领人们步入网络时代。2009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了《社会蓝皮书》,其中的《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目前2.06亿中国人主要依靠网络获取新闻信息,占到网民总数的68.6%,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3.38亿人,56%的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意见,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最重要的信息渠道。[1]网络的普及使中国的政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技术革命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网络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和愉悦的同时,给我国政治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也使得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势形成重大冲击和挑战。

意识形态是任何一个社会或国家的灵魂,它不仅具有让人们认同现行制度结构的功能,起到维护社会整合与国家稳定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作为一种准则帮助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统率着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一致性。就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意识形态安全直接关系社会政治稳定。所谓政治认同就是社会公众基于某种价值信仰而对政治统治正当性和合法性表示认可。在一个国家中,当大多数人对其政治状态抱有理解和赞同的意向,那么政治稳定就有了思想基础。如果人们对原先所信仰的政权、政治体制、政治秩序等产生怀疑时,将直接影响政治系统的稳定。在现代政治体系中,互联网络的出现与急剧扩张可能会改变甚至摧毁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控制,使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将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网络的出现与扩张打破了传统传媒的垄断性。互联网络信息的急剧递增与信息传递渠道的极度多元化,使传统意义上属于国家控制的信息发布和封锁被打破,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力下降,统一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形成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其次,网络蕴含的个人自由主义价值观和全球化网络时代以前,政府通过意识形态、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塑造,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树立政府权威。进入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协议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网络对个人自由主义的强调,对全球化理念的张扬,使国家苦心培养起来的集体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信仰发生危机,建立在民族国家意识之上的文化归属感有可能被瓦解。

二、网络舆论及参与成为影响政治决策的民意表达新平台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公共空间被各种垂直的关系所控制的结构,我们也习惯了将金字塔尖的权威当成整个纵向结构的话语中心、意见中心乃至思想中心,由这个中心赐给大家意见表达机会、指定大家的表达模式、掌控大家的表达秩序。互联网出现,无数个生长在BBS、博客圈、MSN、QQ群之上的小共同体正在并将继续形成,强化了人们的横向联系,同时也分散了纵向结构的权力。自由言说成了互联网的生命线。互联网的革命性影响就在于,它前所未有地提供了一个没有边际的横向联系平台,以及一个没有中心的意见表达平台。2007年8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党政官员,直面网络时代》。文章称互联网为“‘堵不得’的信息渠道”。

其一,网络舆论:推动政治发展的新动力。目前,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公共平台。所谓“网络舆论是公众(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对某一焦点事态所表现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言论。”[2]网络舆论的出现,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影响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网络上公众可以自主发表言论,反映利益诉求,当《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在2003年4月25日以《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为题转载了《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时,迅速在网民中产生巨大反响,引来无数跟帖和评论。网络积聚影响力,导致对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结果顺应民意。当前,中国互动式的网络评论以其快捷、尖锐的特点,逐渐显示了其不可忽视的力量。2008年,互联网的监督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网民监督官员不再是一件难事,其中部分官员甚至因此丢了乌纱帽。深圳海事局党组书记林嘉祥在餐馆中涉嫌猥亵女孩和以“官员身份压人”的视频在网上曝光而被停职;网民在上海地铁站捡到的温州官员多张海外旅行费用报告和收据导致有官员被开除或受到纪律处分,„„.其二,网络舆论对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冲击及影响的表现为:

1、网络舆论对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一,网络舆论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正在急剧提升,互联网实际上为政府提供了一个了解公众真实想法,适时调解社会冲突,促进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机会。因此,重视互联网的民意表达,提高在网络时代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是网络时代进行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第二,网络沟通加强了公众对

政府决策的信任感。网络媒体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信息垄断,拓展了信息的获取渠道,成为高层决策者突破下属信息屏蔽、了解民情民意的一个主要通道,有利于消除公众对政府的潜在不信任。

2、网络舆论对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的自由开放性和离散性的特点决定了其信息的自由传递和交流,在相当程度上加大政府管理与控制的难度,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出于各种政治目的在网上制造假新闻,发布假消息,歪曲事实进行宣传,并通过巧妙编辑操纵信息。这些虚假信息一旦被网民采信,将损害网络媒体的公信度,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危害。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公众关心的住房、教育、医疗、腐败、环保等民生问题几乎都在网络媒体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公共舆论。一方面来讲,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对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另一方面,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也极易成为恶意炒作和煽动,攻击和颠覆政治制度的借口。网络已经成为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发表公开信、呼吁书,征集签名及发表文章,形成网络舆论,影响和危害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的“主阵地”。

三、网络时代与学校为什么要弘扬延安精神

(一)延安精神在现时代仍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振奋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其一,延安精神的廉政建设效应。延安的魅力在于它是浓郁和真诚的人民民主和党际民主。以此,它动员起了最多数人的力量来共同耕耘一块新中国的试验田。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党魂,是我们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所以,对当前廉政建设,防腐倡廉有着直接的现实效应。其二,延安精神的经济建设效应。1941-1943这3年间,是延安精神最重要的形成时期。1943年底延安部队的衣食住行实现6成自给,中直机关实现5成自给,边区农民家中储粮平均翻了两倍半,农民成分从普通的贫农上升为普通的中农。 1944年,谢伟思,这位年轻的美国外交官眼中的延安是这样的:“延安民众官吏打成一片,路无乞丐,家鲜赤贫,服装朴素,男女平等,整个地区如一校园,青春活波,民主模范,„„与重庆另一世界。”[3]江泽民在视察延安时说:“把经济搞上去,靠什么方针?还得靠发扬延安精神。”其三,延安精神的精神文明建设效应。1943年针对国民党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等论调,中共中央进行了有力的批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继承者,把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的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4]今天,面对“共产主义渺茫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言论,可以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

(二)在青少年中进行延安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世界风云剧变,西方敌对势力把突破口选在争夺接班人上。当今青少年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网络及外界信息,处处有诱惑,如不加强教育,就容易灵魂流浪,思想浮躁,远离精神家园。要解决这些新问题,必须在青少年中进行弘扬延安精神的教育,进而丰富延安精神的内涵;这已成为一个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教育课题。一个国家、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一个发展的民族得有积极进取的意志。然而,现在的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不知道节俭为何物,一味的追求享受,较为突出的问题有:缺乏进取精神;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如让这些不良行为随意地发展,比将成为未来社会的负担,甚至危害社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兴则国兴。因此,我们要本着对学生和未来社会负责,用延安精神教育和熏陶青少年,培养“四有”新人。

(三)学校当前弘扬延安精神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为了切实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市研究会在全市范围内挑选了政治理论水平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愿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点务实之事的专家、教授,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会宣讲团,进行了专题研究。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遗憾的是,有些年轻人由于对历史缺乏了解,在谈到弘扬延安精神时,时常流露出“过时”、“无用”之类的错误想法。

1、言论错误之一是分不清延安精神的历史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联系。延安精神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艰难局面下,焕发出来的救亡图存、克敌制胜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若没有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七大”克服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严重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就不可能在全党实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若没有延安整风运动,就不可能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若没有张思德、白求恩精神的提倡和弘扬,就不可能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人心;若没有大生产运动,就不可能产生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由此可见,延安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直至近年涌现的抗洪精神和抗击非典精神等,虽然在表现形态上可能有个性差别,但其实质和内核都是一样的,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一脉相承的共性。所以,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仍离不开延安精神。

2、言论错误之二是分不清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之间的“亲缘”关系,把延安精神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相分离。然而实践表明,延安精神不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且又具有浓烈的民族性。它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井冈山、长征、“两弹一星”等精神,都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积极与进步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毫无疑问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是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在精神意义上,延安正是每一个新中国儿女的故乡。

那么,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又该如何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弘扬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论断为实践延安精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学校要结合共和国成立60周年活动,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新时期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一)齐各方之合力,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延安精神教育

知、情、意、行作为延安精神进校园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它们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和前提,“行”是目的和归宿。而要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离不开情感和意志的作用。因此,我们体会延安精神进校园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对延安精神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大学生进行延安精神方面有关知识的灌输,还要注意陶冶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做到知行合

一、言行一致、求真务实。

1.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延安精神教育中的作用,大力扶持和正确引导理论型社团,如“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研究社团,让大学生了解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重要理论意义及对未来革命的影响。阐明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可塑性,伟人毛泽东对历史自觉的认识;在把握社会规律时对革命前景的主动营造和不懈地努力奋斗;以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克服任何困难。可采取交流体会相互学;专家辅导对话学;实践调查认真学;真正弘扬延安精神,从而培育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成为大学生成才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灵魂。“知”就是对延安精神的认知。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理论创新的瑰宝、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古人语:“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延安精神是融史与人于一身的明镜,可帮助人们洗去思想的灰尘,净化人的灵魂和心灵。因此,各社团领导者应将传授延安精神与培养坚定政治信仰相结合,将突出理论灌输与加强心智引导相结合,将重视学生在校表现与关注其长期发展相结合。做到开展工作有规划、有部署,出实招,求实效,不断提高社团工作效果。

2.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投入“三下乡”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使青年学生在得到锻炼、增长才干的同时,更为深刻地理解和传播延安精神。“一个没有英雄出现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不知崇拜的民族,是一个永远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有的同学说:延安精神就是一个孕育英雄的精神,我们就是要做这种精神的传人,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情”是指对延安精神以及延安时代的革命领袖和共产党人的情感。利用校园文化,培养激情。每年的校园文化节,我们都安排有一个红色板块,实施灵魂塑造工程。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延安精神的宣传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精心挑选一些历史题材影片播放,使师生受到延安精神的影响、熏陶和感染,自觉把优良传统和作风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中华民族素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作为法定假日的清明节,陵园是祭扫亡人、先烈、觉悟人生的载体,是了解历史学习先贤的课堂,需要祭扫人们的自觉意识、情感交流与思想对话。如何通过烈士陵园文化来提升大学生国民素质,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全国大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团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少成绩。

3.充分利用网络,开拓延安精神教育的新载体,建立宣传延安精神教育网页。校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快校园网络建设,特别是要建设一些具有特色、有利于学生成才的网页。比如建立延安精神教育网页,把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延安精神教育素材很好地凸现出来,并加以正确引导,使校园网真正成为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的新阵地。目前我国网民已超过1.6亿,这意味着不到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互动交流。要扎实开展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活动,加强对网络内容的引导、监督和管理。通过网上访谈、网上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使网络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4.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传承延安精神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意”,是指将延安精神培育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感转化为忠实践行延安精神的道德意志。从某种意义上讲,激发情感,相对容易些,而要把对延安精神的认识靠情感的作用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就必须有牢固的理想信念。近几年来,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入党”也和“考研”“留学”等词并同成为热门词汇。高素质,高学历的学生快速大量的补充到党员队伍里。总体来说,根据择优培养选拔的原则,学生党员在同学们中各方面都是佼佼者,是学生工作的骨干。所以目前学生党员可总结为“数量多”,“质量高”,正因为有了学生党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保证,使得学习和传承延安精神活动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展。有的同学说,军训的实践使我读懂了什么叫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彩虹总在风雨后,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校园里,学

生从周围人身上得到的启发是最直接的,因此通过学生党员对延安精神的学习和体现不仅可以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也借此到达最有效影响非党员学生的思想,从而使得延安精神在最大范围同学中得以传承。

(二)当代党员大学生需要主动迎接时代挑战,肩负新的历史任务

近两年,中央新闻媒体相继推出《永远的丰碑》、《时代先锋》、《人民英模》等栏目,让人们回顾光辉历史,走近时代英雄以致弘扬核心价值观,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好评。在延安时期,张思德、白求恩等典型的树立曾激励着成千上万革命志士前赴后继,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浴血奋战;解放后,焦裕禄、雷锋、吴天祥等典型也一直鼓舞着人们的奋发上进。典型宣传是集合群众、教育人民、鼓舞斗志、坚定意志的有力武器,起着“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延安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要在党员大学生中弘扬延安精神,培养学习和贯彻落实延安精神的风气,要围绕“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的目标,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素质,体现先进性,进而端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真正动机。只有这样树立起来的典型才能在社会上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5]延安时代,是一个热血儿女立志报效祖国母亲的时代,有志青年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怀揣理想抱负,从四面八方跋山涉水来到宝塔山下,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今天我们作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同样要有远大的理想,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不已。有了理想的指引,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以“八荣八耻”为内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正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不少人在社会转型期对前途产生诸多迷茫和困惑,迫切需要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高校应成为延安精神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先行军”,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革命传统教育,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

延安精神的背后体现着支撑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是什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地知道,“天下兴亡,我有责任”。知识和能力是党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本领,理想、责任都是无法实现的,连眼前的机遇你都会抓不住。知识和能力是放飞理想的双翼,我们要珍惜宝贵的在校学习机会,通过各种社会实践,锻炼能力,为今后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三)学校党委、教师齐抓共管,勇担传承延安精神的历史任务

在当今世界,要提高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就离不开涵盖延安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一是要把延安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在宣传教育中,应克服为纪念而纪念的形式主义倾向,避免革命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浅薄性、浮躁性。二是要把延安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让每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延安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的滋养。向江西师范大学学习,组建大学生教育电视台,创造性的利用电视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6]第三,培育和弘扬延安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还需要通过领导干部、教师率先垂范自觉自律来实现。领导垂范和群众自律,就要在学校大力开展包括弘扬延安精神在内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校党委应该组织建立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保障活动经费,这是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没有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应该动员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党史,了解井冈山、延安、两弹一星精神等,举行相关的文艺活动,像播放影视作品及作品赏析,开展红色巡游等,让革命精神走入校园。我们可以走群众路线,强化“督”、突出“查”、着力“导”,引入广大师生的参与和监督,使学生党员真学、真懂、真用,言行一致,起到表率作用。相信共产党、热爱共产党、跟共产党走。做到“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打造和谐校园、人文校园、绿色校园。总之,当代大学生更需要延安精神来净化心灵,武装思想。每个大学生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领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

结束语

当前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我国家的政治稳定及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一种先进的科技力量,促进民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扩大执政基础,提高政治体系的执政能力和社会政治稳定。

1、培养公民政治参与的兴趣和能力。使得财力有限的群体和个人通过网络广泛传播思想、表达意愿。

2、增强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热情,使之形成一种强劲的民意力量,向决策层发出明确的信号,形成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增强公众对我国政府的认同感,进而巩固我国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促进政治稳定。

3、拓宽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一要扩大政治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二要拓宽利益表达渠道。让公民可以经由互联网对各种公共事务参与讨论,进行投票,进而完善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信息的广泛、自由、公开、透明和独立,是公民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前提条件。使公众对政治运行的监督向纵深发展。尽力将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变为“有序”。

首先,注重因势利导,开渠分流:一是严密控制对我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的直接攻击(网站、网页、论坛、博客等信息传播形式);第二,充分利用管理资源,加强网络媒体的“主流”宣传,保持正确导向可信赖的信息来源的态势;最后,用执政的优势,让公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其次,占领网络

舆论阵地,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汶川地震紧急救援时期,主流媒体放开新闻报道,互联网、手机、无线电、卫星通讯等新技术传播媒介保障了灾情和救灾工作的高度透明。信息开放的结果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加深了政府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信息透明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这是汶川经验的启示。如果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则既不能缓和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因此,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调整,拓展参与范围,促进社会各阶层意见和利益的均衡表达与顺畅沟通,促进民族之间、干群之间的对话沟通,化解矛盾,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与政治安全,具有关键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标准离婚协议范文下一篇:拆除加固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