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2024-04-30

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共10篇)

篇1: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赏识教育是一种可以满足学生心理高层要求———对尊重的需求的教育,同时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通过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分析,提出了在职业教育的课堂,课外活动和日常生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具体应用,为在职业教育中引入赏识教育提供了一种思路。

关键词:赏识教育;职业教育;自信;尊重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76/ZY(2011)01-0021-03

一、赏识教育的兴起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南京的周弘老师对自己的聋哑女儿周婷婷,通过激励、表扬手段开发她的潜能,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最终创造出特殊教育的奇迹。16岁的周婷婷被辽宁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破格录取, 21岁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到心理咨询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周弘老师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不懈地探索教育的真谛,在教育上历经了五次开窍。从一个“爱”字发展到“行”字,然后归纳为赏识。周弘认为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有一种方法成功率最高,就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赏识教育。[2]健全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教育下,最后几乎百分之百地学会说话、走路,这中间的奥秘是什么?无非就在于所有家长心灵深处都是绝对地相信自己孩子“行”

这一个字上。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父母对子女如此,教师对学生也应如此。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工作或学习的效果最好,学生一旦受到赏识,无论对于眼前的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赏识教育是回归,是家长、教师对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那样一种心态的回归,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孩子,不断寻找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足够的肯定和应有的赞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这是人们心理高层次需要。“赏识教育”能满足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它使受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在乐中学,在乐中做,因而激发出巨大的潜力。“赏识教育”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需求,对受教育者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它的出现必将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整个教育界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将这种教育理念引入到职业教育中,为职业教育所用呢?

二、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实施赏识教育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最缺少的就是自信,他们从应试教育中退了下来,选择了职业教育,因此他们厌恶了那种一切以分数来衡量的体制,反感那种以抱怨为主的教育。他们身心疲惫,他们排斥书本教学,他们对前途感到迷茫,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应试教育带给他们的累累伤痕。他们大部分还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不幸的家庭生活,有的父母离异,有的家庭困难,父母为了生计放松了对他们的管理,沉溺于网络、早恋等现象常常发生在他们身上。因此,与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比,无论在教师眼里还是在家长心中,他们都是毫无优点可言,到技校、职校混个文凭,找个工作是无奈的选择,得到表扬、肯定以致赏识更是遥远的事情。但教育心理学认为,渴望被别人信任、被重视、被看得起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最大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处在成长高峰期的青少年,自我http:///意识不断增强,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成人的尊重,成为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第一心理需求。“赏识教育”恰好能够弥补“抱怨教育”的种种弊端,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环境中接受教育。那么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呢?表扬和鼓励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应该坚

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例如有些学生思考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强,如果他考不上大学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师,你能说他不成功吗?再次,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给每个孩子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

职业教育是教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知识及素养,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活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与普通教育相比发生了重大改变。职业教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方式,赏识教育对他们尤为适用,这是职业教育教师的义务,更是职业教育教师的责任。教育的本源是“爱”,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关怀也是人的需要,对学生不能求全责备。[4]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必须保持对学生的“无条件关怀”,因为青少年得到人际关系中的如温暖、热爱、同情、关心、尊重等方面的关怀对其自我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这里包含了教师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心和教师对学生高度的宽容。所谓“无条件关怀”,就是不管什么学生、不论学得怎样,教师都要给予关怀和爱心,而不是抛弃和冷漠;所谓“宽容”,就是学生有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错误,教师都要给予宽容,耐心地期待和帮助他们反思、进步。赏识教育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方法上都非常适合职业教育的学生,尤其是在发挥学生的潜能和树立信心方面更是如此。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推掉压在学生心头上自卑的巨石,这样孩子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前面,都是微不足道。下面就从课堂、课后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谈谈赏识教育的实施。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教师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并逐渐地形http:///hexiesh/成以“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学科渗透、探索发现、多元评价、审美心理发现等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赏识教育的灵魂就是沟通。“三人行,必有我师”,适当地打破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让老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老师,这样做的前提是学生和老师之间要有很好的情感沟通。最后的“老师”就是学生本身,因此,老师要多以赏识的心态向学生请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迅速把学生的思维调动到最活跃的状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对整节课的把握,老师就是要不断地设问,通过问题来让学生开动脑筋,老师的作用就是以鼓励、引导和赞赏来控制课堂的气氛,把握问题的方向,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

另外我们还提倡学生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争论,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正面的鼓励,即使是错误的答案,也让学生把意见表达出来。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赏识”。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而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为了让学生注意力集中,间或出一些有趣味的智力题或当前的热门话题,以活跃课堂气氛。

篇2: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课堂教学是进行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

目前,学生大多数的知识学习都来源于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的场所。在校的多数时间也都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其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作为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要不怕学生出错,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主动,同时还可能会取得意外收获。当学生的想法好过你老师时,作为老师应虚心向学生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参与性,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对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更要多发现他在课堂上的每一点进步,使他的兴趣得到提高,主动性得到发挥,避免使他成为遗忘的角落。

二、赏识教育要求老师能多深入到学生及学生家庭中去 赏识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说几句美丽的话,它要能震撼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内心之火。所以实施赏识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求老师多了解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情况,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随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比如说学生的业余爱好和兴趣,并对他们在业余方面的成绩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对学生要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了解、帮助,认真发现他的每一次,每一点进步。另外还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以达到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三、赏识教育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赏识教育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实践证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教育教学的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哪怕学生身上的一点的进步,作为教师都要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这个小小的进步,并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称赞。赏识教育的艺术性要体现在语言、行动上,让学生真切的感觉的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

篇3:浅谈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掌握赏识理念, 营造赏识氛围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陶行知校长用四块糖完成了和一个调皮学生的对话, 最终让这个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个经典案例告诉我们的就是用赏识教育加以正确引导的作用。赏识教育是由著名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提出的, 他说:“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 也就是渴望被关注、被重视、被看得起。赏识是人的精神生命中的最宝贵的阳光、空气和水, 不能缺少,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明显, 赏识能积极地促使学生增强自信,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作为教师, 我们首先要树立赏识教育的意识, 只有这种意识的形成, 才能有利于观念的形成, 才能对教育有指导意义。赏识就是教师用科学的爱、宽容的爱来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激励学生。这种爱是教师用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对事物的见解, 用自己对教育包含的激情去从事教育事业。

二、实施赏识教育, 建立学生自信

1. 尊重学生, 维护学生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最怕在大庭广众之下丢面子, 最担心被别人瞧不起。英国著名剧作家和小说家毛姆认为, 小学生在不断向上发展中的一个原动力就是自尊心。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特别注意尊重学生, 因为尊重学生是学生自信学好英语的源泉, 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整个过程中充满勃勃生机和永恒活力。我们的英语教学, 不能只是让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 而是要让他们变成学习的主体。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要多赏识、引导学生学习, 肯定学生的进步, 由衷地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多去激励学生, 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中充满自信, 快乐地学习、发展和成长。

例如, 这个学期我新接了初三 (13) 班, 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 我就对他们说:“对于我来说, 你们就是一张白纸, 你们以前的表现如何, 成绩如何, 我都不知道, 我也不想知道。但是从今天开始, 我们就会在一起相处一年, 我们会互相熟悉, 互相了解, 你们想给我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全由你们自己来决定。”也许是这些学生想给我留下个好的印象, 想得到我的赏识, 开学至今, 他们的表现都很好。而我, 也会每隔一段时间对他们的表现进行总结, 肯定好的, 指出还需改进的。大人都需要肯定, 何况是学生!赏识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2. 言语激励, 调动学生自信

学生是敏感的, 他们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常会因为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是一句无心的话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自暴自弃。那些难教育的学生常是一些敏感、失去信心的人;那些具有强烈自信心, 有责任感的学生, 都是容易教育的。因此, 树立和调动学生的自信心是转变后进生的有效方法。在英语教学中, 要多鼓励学生, 多用肯定的语言去激励他们。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对学习缺失信心、自卑心理严重、经常被同学冷落或嘲笑的学生, 我们更应该多关注、肯定、鼓励和赏识他们, 正确地接受他们学习中所犯的错, 用大爱去对待和包容他们, 用赏识来让他们逐渐恢复自信。

如我班的张同学, 在第一次默写中只得了25分。本子发下去后, 我对他说:“虽然这次只得了25分, 但是我相信你不会就这样放弃, 只要你努力了, 下次就一定会有进步。今天25分, 明天30分, 这都是进步!”果然, 在第二次的默写中, 他居然得了60分。我及时地对他所取得的进步进行了肯定。在我的帮助、鼓励和指导下, 他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 自信心也逐步增强, 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这就是赏识的魅力和所产生的效果。

我们要常怀有这样的信念———也许他们不是天才, 但他们经过努力一定能够成才或者成功, 从而对任何一个学生永不放弃,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三、培养自赏能力, 提高英语能力

善于发现和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 教师应力促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动力。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培养自信、享受成功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以及条件和机会。我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对我班学生进行了分层:

A层:大胆、活泼的学生, 负责口头表述;

B层:胆小、内向, 但写作水平好的学生, 负责书面写作;

C层:美术功底好的学生, 负责绘画、设计。

在每个小组里都包含有这样三层学生。有了这样的科学分层, 我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

比如我们在学习Colours and Moods这一版块时, 我让每组的学生自己绘画, 再根据绘画的内容来谈论他们的心情。每组完成后, 再评选出“最佳美术奖”、“最佳构思奖”、“最美语言奖”等。这样分组主要是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 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种全新的认识, 并在这种美好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篇4: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赏识教育;作文教学;激励作用

作文是人们进行感情、信息交流与传递的重要途径。但在新课改下的今天,作文教学不仅使语文教师感到棘手,也使不少学生产生了畏惧感。拥有巨大魅力的文学,为什么会使小学生敬而远之?有什么改革措施呢?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在一次对四年级学生进行的关于习作兴趣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60名学生中,有48人将写作视为一种负担,写作文的目的单单是为了应付任务。反映在内容上,提到好人好事就是“让座”;写到母亲的外貌,都是“长头发,大眼睛,高鼻梁”……文章内容空洞不具体,词句华而不实。

教师的要求过高、评语不当、指导不利,是学生产生作文“恐惧症”的重要原因。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拔苗助长”的现象,许多教师总是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要求学生,如果作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人物没有伟大的精神,结尾没有点题,字数没达到标准等,教师就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批评,使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受到挫伤并逐渐衰退。

二、让赏识走进作文教学

赏识教育即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一种鼓励、欣赏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言行。赏识教育承认个体差异,允许失败,帮助其重塑自信,最终走向成功。在赏识教育中,学生的自尊得以维护,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1.建立以赏识为基础的和谐师生关系

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气氛,会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潜能”被激发出来。在写作过程中,主动思考、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日常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发现学生所长,用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在彼此尊重中营造良好氛围。

2.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观念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写好作文的能力,在“动情与晓理”中唤醒学生的自信。在集体活动中多发现学生优秀的一面,常常跷起大拇指,让学生在“我能行,我很棒”的观念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将赏识教育贯穿于作文教学始终

1.作文前渗透赏识教育

就写作本身来说,只有内心存储了表达的内容,产生了表达的要求,才会有表达的可能。摘抄佳句美文是丰富学生存储的方法之一,发现学生摘录了有价值的内容,教师要为其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实现资源共享,增加做好摘抄的动力。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写随笔、日记、读后感等,“我手写我心”。当学生的作文中包含着真情实感,跳跃出鲜明的个性时,教师及时的肯定会促使大量优秀之作涌出。

2.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赏识教育

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写什么、怎么写”是两大困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努力教给学生如何“寻找米”。在审题指导方面,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提问、回答中充分赞赏学生思维的独到之处;构思点拨中,对于学生巧妙的想法要大加肯定和鼓励。对于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来说,要注意从兴趣入手,既要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又进行踏实的写作指导,多关注学生生成的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作文实践。

3.作文批改、讲评、修改时更需赏识

当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的认可和肯定,将给予其无穷的动力。面对学生幼稚的习作,教师要努力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并通过符号、评价语等进行肯定和鼓励,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当作文需要改动时,本着多就少改的原则,尊重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好的习作及时表扬,对稍差些的抱着“拭目以待”“静观其变”的态度,对学生有信心,学生也会信心倍增,兴趣盎然。

讲评时,教师可以找同学朗读佳作;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主要肯定写得有特色的句、段;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哪怕一个词、一个标点用得好,或者书写工整,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要把热情的夸赞毫不吝啬地送给学生,让学生惊异于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而骄傲,保持奋斗的动力。对于写作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要投入更多的耐心,用慎重的措辞寄予期待的话语进行点拨。

修改时,重视学生自改的兴趣。教给学生“增”“批” “删”“改”的具体修改方法,进行自我修改。对于原文改动效果较好的实行各种小奖励,让学生尝到修改的“甜头”,久而久之养成自改的良好习惯。当学生的激情被点燃,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飞跃,学生每时每刻都想着写作,作文教学就实现了量的突破。

总之,在赏识中进行作文教学,用教师真诚的语言、宽容的态度、期待的目光,激起学生求知、写作的欲望,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精彩。当然,将赏识教育适时适当地投入到作文教学中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贾志敏.小学作文怎么教[J].语文建设,2012(Z1).

篇5:赏识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13-03-18 09:14来源:赏识教育网作者:网站编辑访问量:471次

【导读】什么是赏识教育呢?我认为赏识教育就是发现学生“闪光点”而给予肯定、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语言、学习行为及生活行为习惯从正面进行肯定、重视和赞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积极状态

“赏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那么,什么是赏识教育呢?我认为赏识教育就是发现学生“闪光点”而给予肯定、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语言、学习行为及生活行为习惯从正面进行肯定、重视和赞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积极状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激励性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对学生充满尊重、信任、宽容和激励,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宗旨方向相一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应用呢?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应用赏识教育转化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不像语文学科那样可以勤读,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学科。我认为在课堂上构建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即时的鼓励与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一。课堂上把握教育的契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人无完人,但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每位学生同样有他与别人不同的闪光点,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及时表扬,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接手班的第一次布置作业,因为对新科任老师有新奇感,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有些学生虽然还不能按时交作业,但能交上作业,批改下来虽不理想,作为老师的我,并没有生气,没有责怪学生,而是以赞赏的口吻对学生说:“同学们都能独立完成作业,不错,老师很高兴,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都想进步,都有进取心,你们有信心,老师也就有信心了,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做出优秀的作业交给老师。”能独立完成作业,能交给老师,这不就是学生的闪光点吗?此时的赞扬,此时的鼓励,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感觉到我能独立完成作业,能交给老师批改,初步体验到“我能行!”。在教学《欣赏与设计》一课时,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手中的圆规在美术本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其中有两个学困生画得很认真,涂色也很认真,也很有新意。我抓住这一点,及时表扬了这两位学生,在课后把这两位学生的画上墙展览,使他们感受到了一次成功的喜悦,再次体验到了“我能行!”。

利用这一点,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并加以诱导,教育他们画美丽图案那样,把这种认真用到学习知识上来,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在这里,有效的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赏识教育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座蕴藏无限潜能的宝藏,潜能能发挥出多少关键在于教学者能给他创造出机会让他们展示。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要学会赏识学生,给予学生肯定,不断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境,逐渐养成勤于动脑、动手,敢于提出不同的建议,能够发现错误,并能够改正错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近几年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或者是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去年我刚接手教学的六年级班里有一位男生,他很聪明,但是他的数学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因为他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比的应用》后,我在课堂上布置一个作业题: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大多数学生都用乘法计算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按比的应用一般解题方法解决。他是这么做的:长方形的长:48÷2÷(1+)= 15(厘米)长方形的宽:48÷2÷(1+)= 9(厘米)他认真地、地清楚说出了解题思路及依据,说得有板有眼的,思路清晰,理由充足,答案正确。他把比与除法的联系理解得很透彻,把长与宽的比是5:3,转化为长是宽的,宽是长的,求标准量用除法计算。

他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就是他自主探究发现和得到的学习成果,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我当堂就给予他肯定,表扬他爱学习,很会动脑解决数学问题的好学生。自从我表扬和鼓励他以后,他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开始自主学习了。像他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去关注,发现他们,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正确地引导他们将自己的长处用到学习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在赏识鼓励中建立起学习信心,促使潜在的学习潜能发挥出来,逐渐学会自主探索知识。

篇6: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提高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应付应试教育的模式,只能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我国进行了多次的教育改革,体育课程也随之进行了更改和创新。我国积极引进了赏识教育新模式,教师通过激发鼓励学生,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

一、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我们所说的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积极鼓励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赞扬的形式鼓励学生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课程与其他科目有很大的不同,其他的课程学习科目可能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好的成绩,而体育这一科目除了后天的刻苦训练以外,还受学生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有许多学生由于在体育科目中无法取得优异成绩而深受打击,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原有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有着易被学生接受这一优点的赏识教育便应运而生。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应用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目教学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教师教给学生体育技能,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是高职院校开设体育科目的主要目的,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青年,此时学生身体各方面的机能还有很大的发掘潜力,同时学生的心理和心智并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在高职院校应用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注重鼓励和赞扬学生,使学生在认可声中发现并激发自己的潜力,同时要努力帮助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消除心理自卑感,减少这类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让他们重新建立起对自身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学好体育这一科目。除此之外,教师应看到学生每一点滴的进步,在公开的场合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表扬,赞扬其有面对困难、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并积极通过集体力量来展现对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使这些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和期待,让他们找到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

三、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开展了多种体育比赛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比赛中体会到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学会在团队中鼓励他人,并相信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在体育比赛中加入一些必须团队合作才能进行的项目,例如拔河比赛,学生可以通过一起喊口号鼓舞气势等感受到集体努力与合作的意义,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团队意识的意义恰恰在于,教会学生即使失败也不会气馁,也不会互相抱怨,即使失去信心了也会有队友为之加油鼓气。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和友谊,这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2.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提到体育,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联想到竞技。高职院校开设体育科目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强健身体,还在于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会团结互助,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可以通过举行体育竞技比赛实现,体育教师可以定期地举行一些竞技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竞争意识。比赛的结果虽然有输有赢,但是只要教师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比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对于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鼓励,这些成绩是对学生自身能力最大的肯定,因此会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在今后的体育学习中会再创佳绩。而对于在比赛中失败的学生,他们也许会灰心,失去学习好体育课程的信心,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对于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用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

四、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在高职体育教育中采用激励式教育,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

激励式教育是赏识教育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教师在赏识教育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且要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后把这些优点不断放大。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并且要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例如学生在进行跑步训练时,尤其是进行长跑训练的时候,很多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限制很有可能无法跑完全程,甚至有的同学因为疾病等原因无法参加跑步,这些同学虽然没能跑到最后,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意志坚持走到了终点,他们虽然没有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他们在训练中的表现是非常值得表扬和学习的。教师如果能够在全体同学的面前表扬这些同学,鼓励他们,相信他们在下一次训练时会有更大的进步,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认可,同时对日后的跑步训练会产生更大的信心。因此,只有在高职体育教育中采用赏识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到知识和技能。

2.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可以采用行为激励法

教师通常在学生的心目中起着榜样的作用,体育教师也是如此。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把教师当做学习的对象。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教导学生时可以自己先示范一遍,然后再鼓励学生做动作并不断尝试。这种在行为上激励学生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用饱满的热情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各种类型的学生有足够的耐心,鼓励激励那些表现相对落后的学生,并在行动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3.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高职院校采用赏识教育,可以通过创造机会,营造良好的氛围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是赏识教育中采用的最主要方法之一。高职院校要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只有多次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和快乐时,才会在各个方面有所突破,才会有所改变,充分激发出自身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自信心。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可以创造更多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将差距较小的学生分到一组中,缩小小组中学生之间的差距,避免学生在失败中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小组成员间的差距小就会使比赛成绩的差距变小,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4.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可以采用奖惩激励的方法

有时候人缺少努力的动力,而这时如果有个人或力量在后面推他一下就会成功。在学生的教育中也是这样,学生很多时候就是有很强的惰性,需要教师催促着才会走才会去做,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奖惩激励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刺激学生,使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表扬和奖励,这是人的天性,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应用奖惩的激励方法,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应该满足其表现的欲望,对学生实行奖惩的政策,利用奖惩政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总结

篇7: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小学生是一个较特殊的群体,应用赏识教育时要紧密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否则不但不能提高他们体育学习的兴趣,反而会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从感知和注意力方面上来看,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持续时间较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意志特点上来看,小学生身体生长较快,他们精力充沛而且活泼好动,所以自制力不强,在体育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不遵守纪律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其身心发展特点恰当引导并实施赏识教育。从性格特点上来看,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实现的,因此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不能过于强调学生之间的差异,盲目将学生进行等级划分,而应该一视同仁地实施赏识教育。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依旧还是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由于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所以给教师带来许多难题。因此,为了便于管理和学生的安全,所以许多小学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内容变得死板,教学方法非常单一。这就让小学体育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效果,让这些正处于童年的孩子们失去了儿时的快乐。导致小学生从小就开始讨厌上体育课,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本来应该是学生最“生龙活虎”的时候,但是却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问的互动较少,教师为了便于实施教学活动和管理,缺乏多种教学手段和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应用,因此小学生从教师身上得不到较多的关爱和赏识,这会导致小学生缺乏自信。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挑选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内容,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有必要将赏识教育实施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由于小学生所特有的性格、情绪、意志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在恰当的时机予以肯定和赏识,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促进教学过程更好的进行。

篇8: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在词典中的解释为认识到别人的才能并给予重视或赞扬, 以调动人的积极性。赏, 含欣赏赞美之意。识, 即肯定认可。在赏识教育理论中含义为:它是一种思维视角, 即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 是一种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的积极的思维方式, 同时它又是一种欣赏的心态。赏识教育, 就是在这种心态和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 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 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 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

二、传统教育的弊端及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1.传统教育的弊端

对钢琴学习没有信心的学生, 往往心理压力较大, 经常自卑、自责或不知所措。这时他所需要的是帮助和安慰, 而我们有部分教师却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批评、甚至体罚, 还有的老师冷言冷语。比如在演出或考试失败的学生面前, 老师没有及时鼓励安慰学生, 学生就感觉不到老师对他能力和水平的肯定;当学生遇到不会弹奏或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时, 老师没有及时帮学生分析原因, 克服困难, 学生就感觉不到老师的关心……所以传统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丧失信心, 不再努力, 甚至反叛。

2.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在我学习钢琴的过程中, 就因为被老师赏识, 发挥出了自己的潜力。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大一的时候, 当时弹得相当不错, 而在同学之中就如同乡下来的, 曲子程度不及他们的深, 弹奏技巧也不如他们丰富, 考试只考了50分, 我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但我的恩师凌思扬先生, 不仅在课堂上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分析作品, 课后还在同学面前表扬我进步很快, 很有潜质。打这以后, 凌老师经常暗示鼓励我, 使我在提高钢琴水平的同时, 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毕业后最终当上了一名钢琴教师。

三、赏识教育的关键

1.欣赏学生的个性

这就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如果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 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发展, 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真爱学生, 应该将“尊重”和“顺应”放在首位, 学生虽小, 但同样有信任、独立、自尊、上进等方面的需要。尊重学生, 就要平等对待他, 对学生说话, 不要大嗓门, 音量要适中, 尽可能用商量的口气, 不要经常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等话语;尊重学生自己的尝试, 尝试是学生独立的开始, 要多做示范, 多加鼓励, 帮助他成功。

2.欣赏学生的创造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处处都是创造之地, 天天都是创造之时, 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 我们老师不难发现, 创造是人的本质特性, 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创造的潜在能力。创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要使学生摆脱平庸, 成为英才, 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 如何抓住赏识教育的关键

1.赏识学生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如果一个人只是“想要”卓越, “想要”达到目标, 而不是“一定要”卓越, “一定要”达到目标, 那他十有八九还是无法卓越, 无法达到目标。“想要”和“一定要”是有本质区别的。只是“想要”的人, 即使行动, 也不是持续的行动, 或者是一遇到困难就放弃, 这样的人是难以卓越, 难以取得成功的。而“一定要”的人, 他们每日甚至每时都在努力, 都在做与实现愿望有关的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 他们都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战胜困难, 解决问题。

2.让学生在赏识中建立自信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 可以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 将人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学生的学习也一样, 树立良好的信心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学生的求学之路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 他的学习信心也会不时地受到挑战。假如他以我能行的心态激励自己, 肯定能不断进步, 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总之,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 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 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社会已经步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要求现代人具备这样的素质:容纳百川的胸怀、合作的精神、豁达的态度。对于我们老师而言, 对待学生要多一份理解与宽容, 多一点时间来沟通。对于学生而言, 犯错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只要我们心存理想, 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有波澜的人生才会充满激情。

参考文献

[1]李晓平.钢琴基础教程学习辅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篇9: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赏识教育 重要意义 应用 高校 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87-02

一、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和赞赏。赏识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育行为,使学生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学生,基础是尊重人,方法是激励人,目标是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赏识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尊重他人,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开展赏识教育就是要多赞美学生,通过激励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有调查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知识水平、实践能力是差强人意的。

一方面,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人际关系障碍、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自制力差和意志薄弱等心理障碍,要改变学生目前的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进行赏识教育;一方面,高校化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实验技能较差,自身有着强化理论学习和提高实验技能的渴求,为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进行赏识教育。所以,将赏识教育应用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赏识教育的应用

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和谐师生关系过程中的一种心与心之间的最微秒的相互接触。人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教师要本着一种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允许并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存在。教师对学生的赞许若与学生的意愿、兴趣及心理特征相吻合,则可能使学生优良的一面在学生的品行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使一些不良行为淡化或减弱。树立情感和谐的师生观是开展赏识教育的基础。

赏识教育能激发学生自信心,增添学生勇气,使学生在轻松、融洽的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赏识教育能使教师在轻松环境中沟通师生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成果。

(一)赏识教育必须因时因人而异

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千万不可指责、讽刺,不然会损伤其自尊心,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一般说来,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被教学实践所反复证明的。

一般来讲,只要是认真完成化学试验的学生,大多数希望得到老师及时的评价,甚至有学生追着老师要评语。多数学生在听到老师的评语前,心里多是忐忑不安的,很在意指导教师对自己实验表现的评价。这种情况下,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就很大,所以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中肯。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以学生自身为主要参照标准,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即使是差生,只要他在原有基础上有新发展,就应该得到正确的评价。学生通过多次成功的体验,不断发现自我,逐步增加内部动力,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以乐观的心态欣赏、评价、激励学生,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充满期待,并善于注意、发现和捕捉学生蕴藏着的等待诱发的积极因素,对其加以引导和激发,及时抓住学生心中闪耀的火花,引发为燃烧的热情,化为积极的行动。由此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战胜自己的恐惧和自卑,培养自己乐观向上、自信的人生态度,并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构思出新颖奇特的想法。教师容许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不同见解,师生共同服从真理和探讨真理。

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指导教师是一定要求学生严格操作规程,以保证安全。而有些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操作后,也会突发奇想,做些出格的事。比如,在用半微量分析方法鉴定硫代硫酸根离子存在的实验中,按教学要求,是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可以看到试管中生成的沉淀由白色到黄色、黄棕色、红棕色、褐色、黑色的颜色渐变过程,有学生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又没按上述要求做了一次,在逐滴滴入硝酸银溶液时,不振荡试管,学生看到了不一样的现象,试管中生成的沉淀形成了多种颜色共存的颜色柱,这让学生很是兴奋。一般情况下,学生不按操作规程做,是应该受到严厉批评的,但一律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遇到上述情况,很可能就因为指导教师的批评,把学生的创造性给压抑了,怎么办?最好的处理是实事求是地评价:帮助学生分析两种操作的不同,第一种操作可以看到沉淀生成后的颜色渐变过程,但如果学生观察不仔细,会漏掉中间环节的一些变化,第二种操作虽然可以观察到各种颜色共存的现象,让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但沉淀颜色的渐变过程就不太分明。当然,指导教师在表扬学生具有创造力的同时,也要向学生强调不按操作规程实验可能出现的种种安全状况。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提倡学生勇于创新。

(二)赏识教育讲究多种方式

实施赏识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老师赏识学生,还应该鼓励学生自我赏识,并让学生学会相互赏识。

赏识教育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表扬自己,学会自我赏识。自我赏识常被视为贬义,但适度的合理的自我赏识却会激起学生内在的动力。自我赏识不是无原则的自我夸耀,而是在教师长期赏识教育的正强化下形成的健康的心理环境。自我赏识可以帮助自卑者打开封锁的心灵,使他们挣脱束缚,摆脱阴影,接受阳光。培养学生自我赏识,创造学生自我赏识的健康心理环境,实现自我激励。

担任高校化学实验的指导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自我赏识。每次实验结束后,都让学生小结一下,并把小结内容简要地写入实验报告,帮助学生养成自我评价、自我鼓励的习惯。比如,本次实验完成情况怎样?实验中哪个环节完成得较好?是因为什么原因所以完成得好?等等。当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又把实验过程回顾了一遍,通过小结,学生不仅知晓了自己的优点,再次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把自己的过失、缺点总结了出来。这样一来,既能增强学生自信心,还能提醒学生在以后实验中需要避免出现哪些错误,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非常有意义;这也是教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实验技能、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化学实验的滴定分析中,每次实验都能正确把握滴定终点,这对多数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的,但每次实验都有学生能够做好。一个小组的学生同时进行实验,要求指导教师的一双眼睛同时观察到一个小组所有学生的操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样,多个学生同时进行确定滴定终点操作练习的时候,指导教师就没法对每个学生的操作提出相应的指导,学生少了教师的及时指导,即使学生加倍地小心翼翼,仍然会出现滴定终点过了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那些操作规范并能正确把握滴定终点、实验完成较快的学生的实验结果,及时展示给其他学生看,让学生参照一下,取点经验为己所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指导教师利用学生的实验结果给学生以正确示范,正确引导学生的操作,帮助学生学会赏识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实验技能。学生能够做到相互赏识,就能知己知彼,扬长避短。这样的赏识教育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利的。

三、反思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提倡高校教师应用赏识教育,赞赏学生的参与态度和努力过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赞赏学生要恰到好处,将赏识教育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使用,进而实现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应该包括因势利导、灌输、矫正、批评等。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

实践证明,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材施教。教师要慎用表扬,采用平等、合作、对话的教育方式实施教学,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耐心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战胜自卑、恐惧,培养学生乐观、自信,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内心的渴望和自觉的行动,进而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周青云.赏识教育理念与后进生转化[J].教育探索2008(8),总第206期: 115页

[2]马中洲,徐鹏,孙文邦,张耀宇.积极开展高校赏识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9(1):304页

[3]方光荣,李玲,刘立明.大一化学教学与心理素质的培养[J].高等理科教,2003第3期,总第49期:99页-100页

[4]彭明国、李伟明、袁志华、王永利.论赏识教育高校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9卷第4期:77页-78页

[5]李森.教学动力论[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212页-213页

[6]张婷.浅谈高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大学化学2012年第6期:12页-14页

[7]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43页

[8]韩登亮.赏识教育的实践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4期:37页

[9]郭丽.论成人高等教育中的赏识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33页-34页

篇10:谈赏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进行赏识教育,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评价他们的习作,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教师努力把爱化作具体有效的言行,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受到爱,充分地唤起自信,激发潜能,主动发展,快乐成长的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反观当今的的作文教学,不少教师只重作前指导,而忽视作后的批改、评讲。即便是进行批改、评讲,也往往以表扬优生优作、批评学困生及其不够理想的习作为主。很显然,详细的作前指导,确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而这种走向两个极端的、轻描淡写式的批改、评讲,往往很难使绝大部分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对作文产生兴趣,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认识到赏识评价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正确地、有针对性地欣赏其习作,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的兴趣,才能使他们爱上写作。

我们应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

一、精心批改,发现亮点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带着欣赏、发现的眼光去认真阅读、批改每个学生的作文。由于知识经验不足,生活经验贫乏,学生的习作肯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较少受到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加上其特有的丰富的想象能力,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也会有一些“惊人之语”――或是精当的用词,或是生动的句子,或是细致的描写……这就需要我们以一双慧眼去品读,去发现,去欣赏。笔者认为,教师评价学生的习作,首先要以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其优点,发掘好词、好句、好段、好篇,仔细分析好在什么地方;其次再以挑剔的眼光找出其不足,诊断出别字、错词、病句、乱段,细心推敲为什么会出错,如何教学生改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发现了学生的优缺点后,要及时记录下来,以防习作欣赏时出现遗漏,并对记录下来的反馈信息加以总结概括。

一位学生在日记《秋天》一文中这样写道:“原野里一片金黄,犹如铺上了金黄的大地毯……”乍一看,这句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确实写得不错,但若细加分析,就会发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不仅有金黄的稻子,还应有各种其他作物。于是笔者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了这样的眉批:“你善于运用比喻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很好!但如果你愿意到高处再次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放学回家的路上你再认真观察一下,然后把你新发现的内容补充进去好吗?”后来再看他的文章时,他是这样写的:“……站在楼顶上远看,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弯下了腰;果园里,红红的柿子挂满了枝头;河岸边,红红的高粱张开了笑脸……”笔者在旁边写道:“你真是一个聪明而又善于发现的孩子,读了这段话,老师简直置身于秋天的原野之中了。真是美不胜收啊!”后来,我发现,这个孩子的日记在运用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的同时,观察也更细致,描写也更生动了。

总之,不论优生的作文还是学困生的作文,作为教师,我们都要用敏锐的、欣赏的眼光去潜心研读,并努力发现其闪光点。唯有如此,在评价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充分肯定学生的成功之处,使其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也才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指正,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写作能力。

二、巧用妙法,深度欣赏

小学作文教学是作文的起步教学,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起点很低,可能有老师觉得他们的习作没有什么好欣赏的。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智慧引导学生写作。

一是由点到面。作为起步作文,小学生习作精彩的地方可能不多,为了每个学生都有被欣赏的机会,我们在欣赏优生佳作的同时,更要注意发现其他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使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们应相信,即便是学习再不理想的学生,其习作中也一定会有优点。在评讲作文时,我们可依照好词、好句、好段的顺序,由点到面,逐步铺开,可以从欣赏他们作文的题目、开头、结尾起欣赏他们。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要求写一写“老师不在场的时候”你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无论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当时,笔者批阅学生草稿时,发现班里大部分同学的题目就是《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在欣赏学生作文时,我有意不提不足,只是表扬了一些好的题目,如“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壁虎的悲剧”“有趣的自习课”“疯狂的阅读课”等,告诉学生作文的题目犹如龙的眼睛,切合文章内容的同时要尽量做到新颖、别致,这样你的作文就如画龙点睛一样活起来,才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眼球。这样,学生很快就意识到,写作文不能随意取题。在后来誊写时,他们的作文题目就明显多样了,新颖了。

二是突出重点。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每次的习作欣赏都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们可以着重欣赏学生的一个词、一段话,而且每次欣赏的侧重点不一样。一个学生,他(她)不一定能写出一篇佳作,但我们应相信他(她)总有用准一个标点、用好一个词或者写好一句话的时候。特别是句子,给我们的欣赏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它涉及标点、用词、表达效果等等。要想在句子这个巨大的空间里行走自如,我们语文教师就必须练就一双慧眼,要能善于发现那些具有时代感、节奏感、立体感、细腻感、个性感、幽默感的语言文字;要能善于发现学生运用文字的技巧,关注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如:在一次“盲人舔耳朵”的游戏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在随后的作文中写道:“……她(用红领巾蒙住了眼睛的“盲人”)在黑板上摸索了一会儿,然后拿起粉笔,在脸上画起来。结果一只耳朵画到了眉毛上,另一只耳朵则脱离了大脑,‘飞’到了大脑以外的空间……”这句话写得很好,虽然其他的内容写得一般,但笔者还是好好地表扬了他,并告诉他这个“飞”用得很形象。学生听了表扬后,甭提有多高兴了。笔者坚信,如此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显著提高的。

三是准确到位。教师欣赏学生作文时,要评出精彩点在哪里,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自己的这段确实好,而且要让他们知道到底好在哪里。教师准确到位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乐于表达的自信,唤醒学生内在的习作意识。如:笔者刚接现在这个班时,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很怕写作文,苦思冥想凑出一篇文章往往也很抽象、很枯燥。听他以前的语文老师讲,他有时就干脆不交作文本。有一次,笔者指导他们写《我最尊敬的人》一文,在批改他的草稿时,笔者抓住他写得很真实的特点,大大表扬了他一番。他高兴极了,然后我又针对他写的事例进行重点指导,如:这句话写得精彩,但如果通过拟人或比喻的手法写,事物的形象就会很生动,别人读后就感觉仿佛出现在眼前了。后来他誊写在作文本上的作文就更精彩了。笔者又抓住这个机会趁热打铁,把他后来誊写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从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感到非常自豪。从此以后,这位同学就渐渐地喜欢上写作文了,而且写的内容非常生动、具体,篇幅明显长了。所以,教师指出学生能用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来写提示语,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在动作描写的句子里,学生写了连贯性的动作,写一个动作容易,把一瞬间的一连串的细微动作写出来,要有水平等等。教师的点评只要详细,有理有据,关注细节,带有欣赏的语气,学生一定会产生自豪感,从而激发起内在的写作兴趣,挖掘出学生的写作潜力,写出师生满意的文章,渐渐地爱上写文章。

四是语言生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点评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如:有一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先是目瞪口呆,老师把眼睛蒙住,然后慢慢走上讲台,随便找了个地方画上耳朵,刚画完,班上的同学笑声如雷……”我在给他评讲时笑着说:“你为什么先是目瞪口呆,你能告诉我‘目瞪口呆’什么意思吗?老师把眼睛蒙住,老师是蒙的自己的眼睛还是你的眼睛?这笑声如雷,你有没有被吓坏呀?”这个学生听后竟自己笑了起来,并诚恳地问道:“老师,我可以用哄堂大笑吗?”当然,教师还可以用打比方的形式,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明白,尽量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的点评不仅易于被学生所理解,而且便于其牢牢记住写作注意点和写作知识。

五是形式多样。习作欣赏的方式要多样,常用的方式有:一是在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写上生动形象的批语。二是把学生写得好的段落通过投影等方法呈现出来,借用线条、符号标出欣赏点,指导学生共同阅读,互相欣赏,然后教师评价,并给予理论的升华。如:在欣赏一位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时,笔者就是通过投影出示句子:山中无老虎。让其他学生猜猜后半句。有学生说“狐狸是霸王”,有的说“猴子称大王”,充分交流后,笔者呈现原作文的后半句“兔子也发威”,你瞧,这是多么生动而又贴切的表达啊!三是可以把写得好的作文打印出来,贴到教室的墙壁上,从而提升学生的自豪感;四是可以建议学生把写得好的文章投到一些作文杂志社,如果能刊登出来,那在学生眼中就非常自豪了。对于写得不好的地方呢?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同时注意语言的巧妙把握,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语文老师欣赏学生作文时,时刻做到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学生怎能不爱上写作文呢?

三、激发兴趣,引导修改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要引导他们修改自己的习作,还要引导他们互相修改――以取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有了上面的欣赏评价,相信学生一定会满怀信心地去认真修改作文;一定愿意花工夫去点好每一个标点,写好每一个字,用准每一个词,揣摩每一句话;一定愿意费尽心思去琢磨一个好题目,思考一个好开头,确定一个好结尾。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时候,教师对他们的写作指导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微课程计划下一篇:基础工程验收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