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方法,基于人的心理需求而产生,被广泛用于教学实践中。在中专英语课堂实践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依据中专生自卑、缺乏自信等心理特点,有效满足其心理需求,促进其潜力发挥,帮助培养英语学习自信,促进英语水平进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英语课堂中的赏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英语课堂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篇1:

新课改下英语课堂中赏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作用

初中英语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在每个单元以内又以话题为主线,将单元内的各个任务板块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所涉及的话题内容新颖活泼、贴近生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另外,教材编排不是把一个单元清楚地分为几个课时,设置许多任务板块,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组织教学。整个教材的编排体系完整,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系统训练的要求,而且给了教师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由此看来,现在的初中英语新教材用的是以交际功能为主、语言结构为辅的编写模式。这种模式并不追求系统、完备的语言结构,而是主张通过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它要求达到课堂英语化、教学情景化和练习交际化,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并且要有较强的语言悟性,才能适应这种大跨度、快节奏的课堂模式。

同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开展起来的。学生做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效果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主动性,若學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浓,热情高,欲望强,那么他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中。英语新课改是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的,它更加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过程上要趋于开放和灵活、组织形式上要趋于宽松民主,使英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实用的英语;人人都获得必需的英语;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认为要想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英语课堂内外以及生活中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会对素质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赏识教育好比照亮孩子心灵的“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赏识中形成自信,在赏识中走向成功。在孩子的生活中,多一份赏识,就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快乐。

赏识,源于教师内心对他们的爱,对他们有一种深切的企盼。赏识中包含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等等,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爱,赏识学生就是爱学生。因为有爱,我们才会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发现孩子的优点,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孩子的缺点。能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每个孩子都有向上之心,都不愿意做错事,都渴望被赏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一个真正爱学生的老师,一定懂得通过赏识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赏识,要公平公正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赏识赞美并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甚至放纵学生的缺点错误,而是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特别是对“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也要在不伤害自尊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教育,以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不时的赏识,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可以帮助孩子自立自强!可以帮助孩子重新振作。但适当的批评,也可以帮助孩子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孩子增强耐挫力,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俗话说得好,不依规矩难成方圆,面对整个管理。只有赏识没有制度是不行的。所以在赏识育人的同时,也要用班规来约束学生,管理学生。当然班规要能有效的执行,可以在班级共同商议之下推出,针对班级的常规情况订立公约,针对班级某一段时期的特殊情况,适当增删,既有原则性又不乏灵活性。只有制度作为保障,赏识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

并且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想要游刃有余的表达,必须在自信状态下才能形成自我的能力。而学生的自信恰恰来源于赏识。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对英语文化感兴趣才能抱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善于配合,乐于进取,把英语学好,才能对英语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

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要做就是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与世界的沟通越来越多,英语在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英语。我们要对学生灌输“英语是我们打开世界的必备工具”这种思想,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总之,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前苏联的乌申斯基就说过:“儿童憎恨的是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的老师。”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每一个孩子都会得到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学生的心田是一块沃土,只要种上赏识的种子,会让我们收获美丽的花,丰硕的果!

作者:苑凤华

英语课堂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篇2:

赏识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分析

【摘 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方法,基于人的心理需求而产生,被广泛用于教学实践中。在中专英语课堂实践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依据中专生自卑、缺乏自信等心理特点,有效满足其心理需求,促进其潜力发挥,帮助培养英语学习自信,促进英语水平进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中专;英语课堂;赏识教育;运用策略

所谓赏识教育,即生命的教育、爱的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发扬学生的优点是其最大的特点,此种特点能够促使学生在被赏识、被肯定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又在取得进步的过程中不断被赏识、被肯定,形成赏识与学习之间的良性循环,教学实际上是唤醒、激励、鼓舞的过程,而非传授,这同赏识教育所秉承的赞叹、表扬、承认理念可谓是不谋而合。

一、赏识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一)运用赏识语言,活跃英语课堂气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赏识教育恰恰是一种以赞叹、表扬、承认为核心的教育方法,因而英语教师可利用赏识教育法进行教学,运用赏识性语言给予学生鼓励,使其相信自己,减轻课堂压力,活跃英语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以英语课中的自我介绍为例,教师可以以身示范,课前准备自我介绍的一段小短文,上课时念给学生听,借此打破英语课堂气氛的沉闷:“Now,let me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My name is Guo Ying.I am from Hu Nan.I am Forty years old.This term I teach you English.I hope that will get along well and we can become good friends soon...”;教师示范后,便鼓励学生讨论、构思十分钟,再介绍自己;有了教师的示范在前,学生便会有所放松,进而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待学生准备完毕,教师请学生举手发言;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发言无论好坏,教师均不能表现出失望、不屑、轻蔑的情绪,相反,教师需要热爱每位同学,学会运用赏识教育,从不同方面欣赏学生;对于发音准确、流利度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说:“well done”,对于发音不准确、流利度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说:“I believe that the next time you do it better”。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赏识教育中的赏识性语言,对中专学生作出积极性、鼓励性评价,能够促使学生受到激励,使其朝着教师赏识的方向努力,一改课堂中被动学习的状态,开始主动学习、认真听讲,同时发言积极性高,游戏活跃英语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造赏识机会,树立英语学习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金科玉律是让学生体验成功,学生的成功并非仅限于知识的获取,还有随成功而来的各种愉快、满意、积极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自己有潜力、价值以及力量,进而无形中提高自信。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中专英语教师要为每个学生取得成功以及被赏识和肯定创造机会,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问题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使其在学习中有所得,帮助其树立英语学习自信,提高教学效率。

举例来说,教学“she is pretty”这一内容时,教师讲述了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及教学重点后,结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提出几个问题:“How tall is he? What’s his hair like How old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What color are his eyes?”;之后,教师再给出答案,并将其顺序打乱,让学生重新连线匹配:“I don’t know exactly,but I think he’s in his forties.I think they’re brown.It’s dark.He’s quite thin and attractive.He likes wearing jeans.he’s about average height,I think.”;此时,若学生仍难以找出答案,教师可适时给予提示,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连线正确的机会,以免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上述过程中,教师运用赏识教育,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进而肯定其努力,使学生获得被赏识的愉悦,消除自身心理障碍,变犹豫为主见、变自卑为自信、变胆怯为勇气、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课堂学习成效。赏识教育在中专英语课堂中的良好运用,能够增强中专生的成功心理体验,使其感受到成功之后的愉悦、喜悦,最大限度提高中专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积极、主动性,以提升课堂效率。

(三)怀揣宽容心理,英语学习循序渐进

俗语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学习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不了知识,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不代表他们无能,或许他们只是还没掌握学习方法而已。而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将赏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看待学生的言行举止持宽容态度。鉴此,英语教师当遵循赏识教育秉承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待学生怀揣宽容之心,减少对学生的苛责,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以充分调动中专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热情参与到英语学习中,促使个人英语水平逐渐提高,确保课堂效率。

以单词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告诉学生,无需追趕进度或为了考试而学习;指导学生每日学习少量(5~7个)单词,如此下去,每周就是35~49个,一年365天就是1825~2555个;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对每日坚持学习的学生予以认可和鼓励,对未能坚持的学生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责骂,先弄清缘由再帮助其解决,宽容对待学生;此外,对于部分自制英语小册子进行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予以鼓励,引导学生向这部分学生学习。基于以上,学生积累单词有一定词汇量后,教师可慢慢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用英语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不要求很多、很长,每日1~2句日常用语即可,例如:“You have a radio, don’t you?”,“No,I don’t .”,“I don’t have a phonograph, either...”,如此一来,慢慢地,原本英语水平较差,认为英语“开口难”的学生,不但能够提升自身英语水平,还能够进行较为简单的对话。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通过赏识中专学生学习英语的行为过程,而非“空头支票式”的表扬、鼓励,能够让中专生真正感受到教师赋予的真诚鼓励以及期待,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教师坚持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怀揣宽容心理,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随时随地予以鼓励,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一点点进步,发现自身闪光点,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赏识,进而慢慢地、一点点地提升自身英语水准,确保课堂学习效果,此即英语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结束语

总而言之,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充满人情味、富于生命力的教育方法,将其运用于中专学生英语课堂的教学中,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赏识教育能够对中专学生进行有效激励,增强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同时,教师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为学生创造成功及获得赏识的机会,能够让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因赏识而增添精彩性,促使学生在不断被肯定、被赏识的过程中慢慢进步,最终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中专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永梅.赏识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及竞赛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下),2019,(3):170-171

[2]刘娜.浅谈赏识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下旬,2016,(5):148

[3]王琳.分析赏识教育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赤子,2016,(1):200

(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

作者:惠芳

英语课堂中的赏识教育论文 篇3:

赏识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赏识教育是教师运用期待、谅解、赏识、引导、表扬和鼓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成功的关怀性的教育语言。利用赏识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爱每一个学生;讲究赏识有度,做到持之以恒;讲究赏识有法,多运用激励性语言。

[关键词]英语教学 赏识教育 有效运用

在全面推进高效课堂的今天,课堂评价以及赏识教育的话题再度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这对教师有效运用语言评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赏识教育的实施、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赏识教育、激励性语言是教师最富有激情、最具有教育效果和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中运用最广泛的教育语言。

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比较注重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往往忽略了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有效运用语言激励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任教的两个班级所学的同一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实录1】四(4)班“Drawing in the park”教学片段

上课伊始。

T:Class begins.Good afternoon,boys and girls.

S:Good afternoon,Miss Guo.

(此时是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学生们又累又饿,反应有点迟钝)

T:Boys and girls,you’re the best. Let’s sing a song loudly.你们永远是四年级几个班级中最棒的,所以,上课起立、问好都应该是最棒的,声音最洪亮的。(教师竖起大拇指)我们四(4)班的每个成员都是最棒的,第一名永远是我们的,大家有没有信心?

S:有!(声音大而且洪亮)

(Sing the song《What can you see?》loudly)

此时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激情,声音洪亮,每一个学生的激情都被调动了起来。可见,上课前恰到好处的问候能在一开始就调动起班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上课中,教师让小组练习:“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Can you draw...?Sure.It’s easy. / No.It’s difficult.”之后,教师让四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说的句子最多,并给予其图标贴在黑板上。四个小组成员争先恐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连班上学习成绩稍弱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一扫上课前委靡不振的状态,顺利进入了下一环节的表演Cartoon部分。

T:Now,boys and girls.(屏幕展示)You are perfect today.Let’s act the cartoon.Who wants to be Sam?Who wants to be Bobby?此时,教师边说边拿出事先做好的动物头饰,四人小组扮演:Sam、Bobby、tiger、boat)

此时所有学生激情高涨,争着表演,而我特别留意班上平时学习稍弱的学生。班上有一个不爱学习但很聪明的学生,在与他的相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我实时给予一些激励性语言,他上课过程中就会很积极并认真听讲。于是,我果断地把老虎面具带戴到了他头上。他的表演让我和全班同学大吃一惊,我立即举起他的手,并说:“Well done.You’re very good.Excellent!”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班级的整个学习氛围很融洽,一节快乐的英语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每个身在其中的学生,包括我本人都觉得意犹未尽。

【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此,教师的心理应该充满赏识的阳光,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优点,甚至要将学生目前的缺点当成是未来的优点,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英语。教师只有了解并且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与不同长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细微进步,才能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I can”的心态中不断进取,向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目标努力。

英语教学中的赏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长处应采取“小题大做,无限夸张”的做法,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并给予鼓励,不断增强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让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以及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学习英语。

【实录2】四(5)班“Drawing in the park”教学片段

上课开始。

T:Class begins.good morning,class.

S:Good morning,Miss Guo.

(此时是上午的第三节课,第二节是体育课,学生们满头大汗,还没有完全感知已经上英语课了,课堂气氛极差,而此时的我并没有像在四(4)班上课那样去激发他们的热情,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训斥之类的话语,训斥后学生们的上课热情还是没有太大的改善)

上课中,教师出示课件,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句型让学生进行四人小组活动,练习:“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Can you draw...?Sure.It’s easy. / No. It’s difficult.”此时没有采取竞争机制,而是让学生同桌之间对话,并请学生在位置上开展一问一答。

T:Now,who can try?(指向两女生)You,two,please.

S1:What can you see?

S2:I can see a boat.

S1:Can you draw the boat?

S2:No.It’s…(该学生difficult这个单词不会发音,就胡编了发音,使全班哄堂大笑)

我准备换一组学生再次示范该句型,但班上学生举手发言的寥寥无几。此时,我又说出了诸如训斥类的话语,接下来的课堂气氛更差,连一些好学生也不配合。

【分析】在我们的赏识教育中“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学生的责任,而要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我们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就恨不得他马上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应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批评,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上述案例中,教师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发现了学生的差错,却一味指责,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对两个不同班级,同一教学内容的执教,不同的教学效果的反应,使我深深体会到赏识教育是时代的需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它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学会”过渡到“会学”。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激励性语言使用的有效性。

一、加强自身修养,爱每一个学生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宽广的胸怀和仁慈的心灵。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加强品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要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要一视同仁地善待每个学生,不以学生成绩的好坏为准绳。赏识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能够热爱学生,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因此,教师要拥有较高的知识素养,掌握好教育教学所必备的专业技能。

二、讲究赏识有度,做到持之以恒

赏识要正确客观地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教师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学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虚伪,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同样,赏识也不能过度,这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从而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还要因人的性格而适当操作。例如,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引导他们克服不良习惯。部分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较高,不断鼓励、帮助,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失望、怀疑学生的能力,甚至对学生挖苦、讽刺,从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对自我的良好评价,并对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并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三、讲究赏识有法,多运用激励性语言

教师是进行赏识教育的主要行为主体,而赏识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对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抓住其优点并将之放大。赏识时还要注意艺术性,即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及时运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语言进行赏识。如:“good,good,very good”“well done”“perfect”“You listen to me very carefully,thank you.”而学生犯错误时,教师的态度要宽容,批评的语言则应婉转,如:“Please pay more attention to my question.”在英语课堂上,有的学生怕出错不敢张口说英语或声音太小,教师可以说:“Take it easy.I believe you can do it.Try again.”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从发现和寻找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入手,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争取让学生把学习英语当成一种兴趣爱好。实践证明,进行赏识教育,有效运用激励性语言是促使学生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之一,是促使学生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责编 刘宇帆)

作者:郭玲玲

上一篇:克服障碍推动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山西煤炭行业工伤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