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坡古村散文

2024-04-25

苍坡古村散文(共2篇)

篇1:苍坡古村散文

楠溪江两岸的山峦没有漓江的奇特秀美,但水是一流的,绝少污染,它使这里的山水原始荒芜,景色自然古朴。要说苍坡古村是座水中城,大概很好理解,若把它比喻成水一样的村落,你会不解。其实,苍坡古村不仅仅被水包围着,也不仅仅是它的清澈。我是说它的形态、它的历史、它流动的韵味,都像水一样简单又深不可测。它溶天地风水、万象变化于一身,历史人文纵横深邃,古村的上空不见霓虹喷射,阡陌深处也无汽车喧闹,没有物流,绝少人欲。难得的是水一样的安静,在随处可见的小池塘边,偶然会听到清晰可辨的读书声。这里可能不适合年轻人做梦,但在炎热的夏季,借一池边厢房,午休片刻,悠然醒来,恍若隔世,或许难能偷得半日闲的你会幽幽觉悟:原来没有梦的生活也很美,很温馨。

在一流的楠溪江水域漂游放排,看渔夫撒网、观鸬鹚叼鱼,悠悠然时间如水般逝去。猛然醒来,弃舟登岸,驱车片刻,到苍坡古村小息闲逛,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归属于楠溪江景点范畴的苍坡古村,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现存的古村是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邀当时的高人、国师李时日规划设计而成。规划思想融农耕文化和宋代风格于一身,深谋远虑、哲理淳厚,按照八卦原理聚散天地阴阳、平衡风水凶吉。整体布局为:取西边笔架山作依托,侧街建双池,池边置大条石,然后村落渐次铺开,以喻文房四宝(山为笔、池为砚、石为墨、村为纸)。全村街巷以八卦构造铺设开来,形成别具一格的村容村貌。当时就有一联题曰:“四壁青山藏虎豹、双池碧水贮蛟龙”,对这古村寄予厚望。古村至今还保存宋代建筑的诸多标志性元素,如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松柏。沧桑千年,古韵越浓;流水无情,旧貌依然。而每个庭院则大都清雅静朗,有树或盆栽映带左右,更有放生池塘横亘院前空庭,以便实践村民的慈悲情怀。这里遵循的古训是把宗族人伦的欲望引导到躬耕诗书上,所谓“百艺莫如耕读好,千金难买子孙贤”是也。当然,也有状元驸马黄金印的传说流传至今,反映出欲望错位后的丑陋,如水的时间却把这个传说沉淀成美丽的文化,远离了欲望野心的嚣张,点缀着古村的宁静和平庸。

楠溪江水在远方昼夜不舍,不仅是上苍赐予的生命物源,也是一泓凝固的文化,是张扬长久的精神品质;农耕文化不只代表落后,也是一种古典情怀,一种优雅和闲适,一种怀旧忧伤的美。

离开苍坡古村已经二十几年了,它依然留在我的脑海里,犹如空谷幽兰,时有暗香浮动,难以忘怀。

篇2:苍坡古村散文

经过1小时余的路程,我们来到了苍坡古村。走进大门,便看见一个池塘。在雨雾朦胧中,池塘若隐若现,池水静得像面镜子,绿得像块碧玉,只有当雨点落在水里,激起一圈圈涟漪的时候,才让你感到池水在流动。池塘边静静地躺着三块石条,其中有一块上面有61个小孔,俗称长寿石。听说从上面走过的人都可以长寿,活到一百五十岁呢。

在池塘的西面有一口古井。井水深不见底,但非常清澈。清得可以看见井壁上的石头。井水冬暖夏凉,在雨中,隐隐约约还冒着热气。在井旁有三个小池,它们呈阶梯状排列且是互通的。当地人常常在第一个池里洗菜洗衣服,第二个池里洗拖把,第三个池里洗马桶。一份水用了三次,从此可以看出苍坡古村的先人们的节俭和智慧。

苍坡古村有著名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整个古村就是一张纸,笔直的街道是笔,大大的池塘是砚,街边的石条是墨,远处的山峰就是笔架。还有丁香桥、仁济堂、望兄亭……每座建筑物都有一个关于它们的美丽传说。

上一篇:市事业单位改革方案下一篇:写白雪公主 续写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