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古村

2024-05-18

江西古村(精选四篇)

江西古村 篇1

一、江西古村概览

江西地势周高中底, 东、南、西三面环山, 中部丘陵、盆地相间, 北部平原、江湖交织, 这是一个外有自然屏障、内有完整体系的地理单元。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 鄱阳湖和赣江成了沟通中原与岭南、闽南的交通干线, 原本封闭的格局被打破, 经济、文化得天时地利而获发展。到了南宋, 江西则是江南地区东西交通的要冲, 是经济文化流动汇聚之区。“吴头楚尾, 粤户闽庭”的地理区位和北人南迁的历史条件, 使其在宋、元、明代经济兴旺富庶, 文化繁荣昌盛。特定的历史情境, 孕育了兼容并蓄的江西文化, 而海纳百川的多元特质, 又决定了江西民间建筑的包容性, 村落形态极为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 江西省保存至今成规模的古村落达数百, 其中有8个国家级、4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在2012年住建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传统名村中, 江西有33个入围;在2013年拟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名村中, 江西又有56个入选。究其原因, 则是晚清以来, 水路交通没落, 居于大陆腹地的江西失去了原有的枢纽之利, 经济地位一落千丈, 但却意外地使得众多古村落至今仍保存完好。当然, 风水文化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江西古村中的风水文化思想

(一) 天地偕行, 尊重环境

在风水产生的哲学思想里, “乾为天, 为父”, “坤为地, 为母” (《易传·说卦传》) , “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 (《礼论》) , 认为打雷下雨是天与地在交媾, 地球上的万物都是天地交媾的产物, 是天地的“子女”。人作为地球上的生物, 理所当然属于天地的子女, “受体于父母” (《易经》) , 故要尊重父母, 即尊重天地, 尊重自然。如在兴国县三僚村的“蛇形祠”北向, 有危耸的丘陵, 常面临倾泄而下雨水困扰, 但先人并未夷地, 这就是尊重环境的现实表现。

(二) 天人合一, 融入环境

江西派风水堪天舆地, 查形观势, 认为亿万年演化造就的自然, 必有其道, 人类必须与自然融为一体, 做到天人合一。“石为山之骨, 土为山之肉, 水为山之血脉, 草木为山之皮毛, 皆血脉之贯通也。” (《水法》) 《宅经》中也说到“地以形势为身体, 以泉水为血脉”。可见, 传统风水中有鲜明的“地母崇拜”思想。人类只有顺应自然, 融入环境, 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平安相处, 这从三僚村“七星池”、“九鳅落窠”, 江西民间坎宅巽门的设计等可窥“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

(三) 藏风聚水, 利用环境

晋代郭璞《葬书》曰:“气乘风则散, 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使有止, 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藏风次之。”赣派风水关联的“地理五诀” (龙、穴、砂、水、向) , 演变为“四灵地”风水模式, 即“前朱鸟而后玄武, 左青龙而右白虎。” (《礼记·曲礼》) 江西的农村古村落, 基本都是“四灵模式”, 即北、西、东三面环山, 南面略微敞开, 四周弯曲水系环绕呈马蹄形。当然, 这与农业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对大自然依赖度高 (如水源) , 封建等级思想等有关, 但从自然景观衡量, 的确是利用环境的典范。

(四) 寻龙点穴, 改造环境

由于“阳宅须教择地形, 背山面水称人心, 山有来龙昂秀发, 水须围抱作环形, 明堂宽大斯为福, 水口收藏积万金, 关煞二方无障碍, 光明正大旺门庭” (《阳宅集成》卷一) , 古代村落特别讲求形局完美, 对某些在形局或格局上不太完备的村基, 往往会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来改造环境, 如引水聚财、凿“笔架山”旺文风、植树补基、建塔“镇煞”或“兴文运”等, 这是防御心理和趋吉心理在人居环境上的体现。江西古村的阴阳樟、“108口塘”、“七星半月池”、立壁照等, 甚至大量的坟地形墓就是改造环境的现实例子。

三、江西古村风水文化对当代人居环境营造的启示

(一) 在规划上要把握整体系统原则

风水理论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 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 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独立、相互转化的要素, 这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相统一。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 寻求最佳组合, 这从《黄帝宅经》和《丹经口诀》中可得印证。因此, 在城乡规划中, 大到国家、区域、流域, 小到城市、片区、小区, 都要注意点与面、线与面、面与面的统一, 注重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协调, 整体谋划, 系统思考, 长远布局, 全面推进。

(二) 在设计上要体现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 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 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 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江西地处南方丘陵地带, 雨水充沛, 古建筑多为木结构, 造就了独特的坡屋顶、“马头墙”、“女儿墙”, 既是顺应自然, 又有朴素的消防、伦理意识。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差异很大, 土质也不一样, 民俗风情亦相差甚远, 建筑形式应充分体现当地实情。我们在营造人居环境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 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 回归自然, 反璞归真。

(三) 在器具层面遵循天人合一原则

遍观江西古村落, 民宅基本都是“坎宅” (坐北朝南) 。我国处于地球北半球, 北回归线以北, 属季风型气候, 大部分阳光由南采入, 夏季暖流来自太平洋, 冬季寒潮发自西伯利亚, “坐坎朝离”不仅可以采光, 还可以避风, 是顺应自然的体现。按“地理环境决定论”来断, “地灵”方能“人杰”。在传统风水中, 民宅均要南偏东或偏西, 这与地球“磁偏角”有关, 也是“应天之序”。有一些开发企业在肇基定向上, 根据所谓的八卦、星宿、五行等思想随意定向, 恣意破坏地形地貌, 与风水天人合一、天地和谐的真谛相违背。

(四) 在心理层面契合安全适用原则

江西古村大都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时代, 这种布局可以抵御洪水猛兽侵袭, 反映出趋吉避凶思想。“水火不在十字线”、房梁不压顶、住宅不正对建筑物尖角等, 正是人们追求安全、舒适、健康、宁静、有序生活的心理在建筑设计或功能布局上的体现。在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城市病”异军突起、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叠加的时代背景下, 人们的心理需求面临升级和转向, 对住房不再停留于遮风避雨、安身栖息功能层次, 在生活方式、生命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是“流水别墅”、“乡村别墅”、“旅游地产”、“度假地产”、“健康地产”兴盛的重要原因。

(五) 在文化层面注重传承习俗原则

江西具有“五里不同风, 三里不同俗”的特点。在江西古村落, 遗留大量窗花、木雕、壁画、石刻等, 通过隐喻等方式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如安义县古村有“百福 (蝠) 图”、吉安市陂村有“花瓶门”、兴国县三僚村有较多宗祠, 用含蓄手法寄托愿景, 如罗田村“官帽门” (希望后人出仕官) 、“和气巷”、流坑村照壁上的石雕“连 (莲) 升三级” (用“莲”喻指“廉”) , 用喜鹊代表“喜”、用“门当”体现身份、用槐树寄托哀思等。现在城市商品住宅更多的只是“钢筋+水泥”, 体现不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习俗风情, 部分开发商专营精装修房, 但注重的更多是感观的艺术美或视觉冲击, 不能不说是一遗憾。“建筑, 是凝固了的音乐”。在营造人居环境上, 应植入我国传统文化习俗元素, 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可以让人颐养身体、陶冶情操, 也是时代赋予建筑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5.

[2]盖光.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生态化与人居环境美[J].管子学刊, 2005, (3) .

[3]吴宏敏, 孙玉环.赣南三僚风水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启示[J].艺术理论, 2009, (2) .

江西渼陂古村导游词 篇2

渼陂古村于南宋初年从陕西夏阳迁徙过来,夏阳是一个古称,现在大概在陕西韩城一带。那里也有一个叫做“渼陂”的地方。唐代大诗人杜甫到过那个地方,并写下了《渼陂行》这首诗,“渼”指波光鳞鳞的水,“陂”指岸,因为渼陂村座落在水的岸边。

渼陂古村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一个融祠堂文化、明清建筑、雕刻艺术、红色遗址为一体的古村落。永慕堂是渼陂古村的一个总宗祠。这个祠堂始建于南宋初年。元末毁于一场兵燹,明朝正德年间也就是1519年重建,清朝加建的,是明清结合式的风格。重修的时候正好是慈禧执政,上面的飞檐翘角是“凤在上,龙在下”,这个是一个“官帽”式的结构,一般出了大官才可有这样的结构,整个总祠一共有三个这样官帽式的建筑,上面每一个圆圈里都有一个字,从右边看起有“诗书门第”“斗门阀冠”等字样。正面是“翰林第”牌,“翰林”是一个科举名,梁家璋是一身奋斗在科场直到69岁考取功名。全村人敬仰他的精神,为了激励后人,这个“翰林第”字匾放在总祠的大门。大门两侧有石狮,它们有公母之分,摆在这儿有避邪装饰之用。大家可以猜猜哪只是公狮,哪只是母狮。在我们右边是母狮,左边是公狮,一般有三种区分方法。第一种从方位上讲。平常我们讲男左女右,在这儿就要说公左母右了。第二从它们的神态区分开来。母狮比较含蓄,双唇紧闭,古时候的女子讲究“三从四德”,笑不露齿,公狮就比较威风,仰天长啸。第三就是母狮怀抱小狮,很可惜这个小狮在“”的时候破坏了,所以看不清楚,公狮踩绣球,再看石狮旁边有一对红石柱,象竹节,也是那个时候人们祈盼子孙后代的生活能象芝麻开花节节高。

上面镶嵌对联,上联:肇基于斯喜紫瑶左峙芗城侧横本地名山钟灵秀,下联:发祥有自看渼水南来王江北绕中流砥柱汇渊源。这副对联就很好地说明了渼陂古村的地理位置和人杰地灵。在村的左边有座芗峰,右边是紫瑶山,另外还有一条王江,也叫富水河环绕整个村庄,还有一条渼水自南面绕村而过,门前这对石鼓的摆放是很有讲究的,它一般只有出了举人以上才有这样大的石鼓,整个祠堂有三进,第一进,共有十七双石柱,二十副对联。每副对联都是嵌字联,上联嵌“永”字,下联嵌“慕”字,因为这儿叫“永慕堂”,就是永远仰慕自己的祖先,据说以前当地过年时,村里的族长为了考验家人的才学,以嵌“永“慕”二字作对联的,写的好的便镌刻在石柱上,所以当地文风鼎盛,代代相承。正对面是抱厦且于园林设计,说明当时渼陂祖先思想开明开放,那个宝瓶上的标志叫“方天化戟”“戟”是古代十八般兵器的一种,放在这儿是有镇邪避雷之用,旁边有个鱼状的东西,那不是鱼,是“鳌”,传说母生九子,第一是鳌,第九才是龙,不是有独占鳌头的说法吗,“鳌”就是第一,也说明这儿出了大官,中间有一条道,古时候叫官道。进入第二进,整个祠堂一共有三个这样的方块,第一个方块是以前渼陂读书人在科场上取的功名或在外面谋得功利之后,衣锦还乡之后落轿的地方,也是以前女子出嫁或入嫁时落轿的地方。头顶有一副“太狮少保”图,“太狮”是皇帝的老师,说明当时渼陂村学识很高的人特别多可以和皇帝和太子的老师相娉美。由此可见,当时这儿出了皇帝和太子的老师,同时可以看出当时这儿的人学识相当的渊博,也有师塾世家的意思。

另外,前面还有一块“教授”的牌匾,渼陂古村以前出了一个“江州教授”和“太常博士”,这也说明当时这里的人们“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我们看旁边这个鼓,它的摆放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有三种摆法,第一种摆法是朝天摆,出皇帝、出天子只有皇宫里才有,民间是不允许,第二种摆法也就是与墙面平行,表明这儿出了大官;第三种摆法是鼓面与墙垂直就是一般祠堂的摆法。这个鼓平常是不可以随便敲的,只有村里发生重大事情才可以敲。这里有四个大字“忠”“信”“笃”“敬”,以前是挂有四幅这样的字画,经过很多年的沧桑,就有一些毁坏,后人把这四幅字画保管起来,并临摹了这四个字,也是那个时候的人希望后人“忠”对国家要有忠心,“信”就是要讲信誉,“笃”就实事求是,“敬”就是尊敬他人,这也是渼陂人的座右铭,渼陂村光清朝就出了六个二品,从哪里看得出这里出了二品呢?从建筑上看上面的横梁,一共有五根横梁,一般出一品是七根,因为没有出一品,所以只有五根,但在两面墙壁的下方分别留了一条没有加横梁的红线,就希望后人能够出一品,比较方便的加了两根横梁。第二个方块是祭祀的地方,因为这儿供放的是神坛,也是当时村里族长落坐的地方,他坐在这儿对全村发号施令。一般进入第三进有三个门,这个中门平常是不开的,它只有在举行重大活动的时候才开启,两个侧门,一个中门两旁各有一个侧门“左通”“右达”。

从“左通”进入第三进,第三进是清朝同治十年加建的,这里是朱伯儒先生的家训格言,以前是烫金字,很可惜“”时候用它来搭戏台,全部都磨损掉了,这上面的字是后人临摹的,也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希望后人按照朱伯儒先生的家训格言为人处事,头顶上有幅画,“当朝弍品”。刚才说了这里没有一品,为什么有个弍字呢?其实这个弍乍看象个“弍”字但是在古文里的确是这种写法的,也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希望后人能够出一品,对面的官帽式结构“对越在天”“对越”出自于《诗经》,在诗经里的意思是:遥对周文王在天之灵,在这里的意思是遥对祖先们的在天之灵,因为对面是“孔寝安”,也就是安放祖先灵位的地方。

江西古村 篇3

本文关注的, 正是这种复杂的现实情境中, 古村落建筑文化景观变迁的何去何从。通过2015年1月上旬在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的田野调查, 分析该村徽派建筑景观变迁的表征、动因及影响, 试图通过一些片段, 来还原古村落建筑景观保护所处的复杂情境, 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现状的措施与建议, 以期能够为古村落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建筑景观的保护工作, 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1 李坑村建筑文化景观变迁的表征

1.1 李坑村概况

李坑村, 坐落于江西婺源县秋口镇, 距县城12.8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 村民以李姓居多, 现有260余户, 1400多人, 辖4个自然村。李氏一族颇重文教, 历代人才辈出, 有文武进士13名。明代以后, 徽商大兴, 积攒了大量的钱财回到家乡, 除建设私宅外, 也出资修建宗祠、书院等公共建筑, 李坑因此成为婺源东部规模较大较富裕的村落之一, 曾被誉为“婺东第一村”。清道光十二年, 盐商失去了行盐专利权, 整个徽商失势;加之近代时局动乱经商不便, 村民生计逐渐从外出经商转向留守务农, 村落经济逐渐下滑。

改革开放以后, 村中青壮年多靠外出务工维持家中生计。1998年, 村民自发开始经营旅游。2001年, 村落旅游承包给私人经营。2003年, 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2007年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景区经营权, 运营至今。

1.2 李坑村建筑景观概述

李坑村的聚落主体位于一个东西向的狭长山谷内, 山谷东边是封闭平坦的盆地, 都是水田。两条溪流在盆地里发源, 在村落中心汇合成一条溪流继续流出村口。村中的传统建筑均为徽派风格, 依山面水而建, 溪流两岸架设多处小桥连通, 院落之间用青石板巷道连接, 形成井然有序的组群布局。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 木构架为主, 装饰上多用砖、木、石雕。

李坑村的建筑布局在明清两代已基本定形, 是一处较具规模的古村落。在居民私宅之外, 至1961年还保留有宗祠12座, 庙宇17座, 以及文昌阁、文峰塔等大量公共建筑。60-70年代, 村中的大部分公共建筑被毁, 仅余民国年间建的申明亭和几座石桥。此外, 还存有四栋明代住宅和数十栋清代住宅。旅游开发以后, 经营者租用了李瑞才故居、大夫第、李书麟故居、铜绿坊和李知诚故居五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作为参观点, 其余古建筑则由屋主支配。

1.3 李坑村建筑景观的现状

1.3.1 聚落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村落人口的增长, 村中原有的宅基地已难满足村民的居住需求, 2008年, 李坑村所在的秋口镇政府采用招拍挂的方式, 在景区外的201省道两侧新规划了一批宅基地, 面向秋口镇下辖行政村居民出售, 新建的房屋多为三层砖混结构, 并要求参照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装饰立面。新区距离景区入口约500米, 但与老村的聚落景观有明显的差异, 基本形成了新旧分区的空间布局。

350乡道和横跨李坑上空的瑞杭高速高架桥的修建, 景区入口的游客服务中心、商业区和停车场的建设、村口旅游商贸区的建设, 都在一步步的蚕食着李坑古建筑群周边的田园景观。2014年, 在旧停车场外围新建的生态停车场, 占用了村中第五小组近20亩水田, 所有这些因素, 都使得李坑村的外围逐渐呈现出一种景区化和城市化景观的视觉特征。

1.3.2 核心游览区建筑景观的“形存神亡”

从村口大樟树到村落中心通济桥约400米长的区域, 是景区的核心游览区, 也是村中古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区域。无论是建筑外观, 还是内部的布局、摆设、雕饰等, 均保存完好。临水而建的徽派建筑, 倒映于秀丽溪流中, 与错落有致的石桥木桥一起, 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妙意境。

核心区内的李瑞才故居、大夫第两处参观点, 是绝大多数李坑游客必到的景点。建筑内部的空间, 都被屋主分割成1-2平方米左右的空间, 用于出租或自营旅游商品, 具体的种类包括樟木制品、本地土特产、香烟、投掷硬币有奖游戏乃至祖传自制痔疮膏等。建筑内的业态, 基本与李坑历史文化和徽派建筑文化无关。溪水两岸, 密布着近百家旅游商店, 出售大同小异的商品, 俨然是一条滨水商业街。来李坑游览的游客, 多数只是沿溪畔漫步, 拍摄几张有代表性的景物照片, 逛逛水边的商店, 在景区内的逗留时间一般为2-3个小时。

1.3.3 非核心区域建筑景观的“形神俱毁”

相比核心区域, 非核心区域建筑景观的现状更让人痛心。一方面是公共建筑倒塌破败后无人管理, 与李知诚故居一墙之隔的古书院, 倒塌已有多年, 断壁残垣, 野草没墙, 至今无人管理。另一方面, 2014年国庆节之后, 李坑的非核心区域开始出现爆发性的建房热, 至2015年元旦期间, 新增四层砖混建筑67栋。这些新房密布于通济桥上游的溪流两岸, 在体量、材料、外观、内部布局和细部装饰方面, 都是纯粹的现代建筑。调查期间, 大部分新房尚未竣工, 满目尽是脚手架, 建筑垃圾随意地堆放在溪水中和过道上, 机器轰鸣, 尘土飞扬, 游客多止步于通济桥。

笔者在过去的十余年间, 曾多次到访李坑, 亲眼见证了李坑从一个古意悠然的诗意村落, 逐渐蜕变成高架桥下熙熙攘攘的热门景区, 但2015年这次调查所观察到的现状, 建筑景观所遭受的破坏程度, 远甚于之前。

2 李坑村建筑文化景观变迁的动因

2.1 传统徽派建筑与居民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

2.1.1 传统建筑的功能布局不能满足居民的现代生活要求

李坑的传统民居, 多为高墙深宅的徽派三合院, 采光主要靠天井, 外墙的窗户少, 面积也较小。除厅堂光线充足之外, 其他居室多是阴暗潮湿。房屋内部用木质墙面和楼板分隔空间, 难以营造多层居住空间, 久经岁月后, 木材也容易腐朽坍塌, 村中有不少清代民居已是危房。房屋内部没有接通排水排污管道的卫生间, 也很难改建, 居住其中确有种种不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传统建筑已很难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

2.1.2 传统建筑的空间容量不能适应村落家庭人口的增长

李坑村自北宋年间建村, 至今已有千余年, 一代代的繁衍生息, 村落人口规模自然逐步扩大。近几十年来, 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 婴幼儿死亡率的不断下降, 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旅游发展以后, 较之周边的其他村落, 李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人均收入, 仅门票分红每年每人有两千多元, 因而近年来, 李坑适婚女性中少有外嫁者, 嫁入的周边和外地女性却一直在增加。种种因素, 都使李坑村的人口规模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子女长大成人成家后, 必然要求更多的居住空间, 砖木结构的徽派建筑无法通过增加楼层来营造居住空间。古徽州地区的传统做法, 是在第一进院落后, 新建一进院落。在住宅已经非常密集的李坑村, 这种做法显然已行不通。

2.2 建筑文化景观保护的经济成本与机会成本较高

古建筑保护的高昂经济成本, 也是众多居民选择拆旧建新的重要原因。

首先, 木质古建筑的维修成本较高。在已有宅基地上新建砖混建筑, 以建筑面积来算, 大约的建设成本是700元/平方米 (不含装修) ;进行旧房整修, 仅一名木匠每天就要支付220元工钱, 而且很难请到技术过硬的, 加上购买木材的花费, 维修成本不低于新建。

其次, 拆旧建新能够提供更多的旅游经营空间和盈利机会。调查中, 笔者走访了多户正在建新房的村民, 询问房屋用途, 他们新建的一般是三层半的新屋, 一楼的前半部分是门面, 可用于出租或者自营, 村中核心游览区20~30平方米的当街店铺, 年租金约在7~8万元, 非核心区的同等面积店铺, 年租金约在2~3万元;其余的房间, 除自住外, 均可用于经营餐饮和住宿, 旺季时, 一间房的日租金均在200元以上。选择旧房整修, 则相当于放弃了这些可观的盈利机会。换言之, 保护古建筑, 对当下的村民而言, 是一种机会成本非常高昂的选择。

2.3 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客观上推动了居民拆旧建新

老房子的居住拥挤、生活不便等问题, 在李坑村发展旅游之前便已存在。当时村落整体的经济水平低下, 村民多以务农为生, 大部分家庭都不具备建新房的经济条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李坑村已成为享誉全国的旅游名村, 大量村民广泛的参与其中, 受惠于旅游。按人头发放的门票分红、出租店铺和摊位的租金、售卖旅游商品和经营餐馆旅馆的收入、受雇于景区经营企业的工资, 都大大的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 也在客观上为部分居民新建房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2.4 管理部门、村落居民和景区经营方的保护不力

古建筑是李坑旅游赖以发展的根本, 村民、管理部门和景区经营方对此都有着共识, 对于村中拔地而起的突兀高楼, 三方都觉得终将毁掉李坑旅游的未来, 但是李坑村建筑文化景观的现状, 却与三方的保护不力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

一是管理部门的规划缺位和管控不当。秋口镇和婺源县的有关部门对李坑村的建房需求, 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划, 仅要求新建房屋不得超过三层, 外立面须采用徽派式样。对于已经存在的违章建筑, 主要靠几年一次的综合整治活动统一拆除, 最近一次是2011年, 执法人员拆除了各类违规违章建筑208间, 期间景区关闭了四个月, 暂时的遏制了村中的建房之风。平常的建筑景观维护工作, 主要由村民委承担, 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 根据情节, 对村民处以1-2万元不等的罚款。从李坑的现状来看, 综合整治和违规罚款显然并非长期有效的措施。

二是村民缺乏古建筑保护的强烈动力和知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每一位受访村民都认为应当保护村落的古建筑景观, 但在生活需要和强大的经济动力面前, 这种意识很难转化成事实的行动。许多村民认为, 新建房屋仅是超出了要求高度半层, 对立面进行仿古装饰后, 并不会对建筑风貌造成很大的破坏。绝大部分村民对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二者缺乏认知。村中参观点之一的李知诚故居, 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司每年支付给屋主三万元费用, 加上出租院内摊位和收取游客触摸古树的费用, 旅游年收入逾十万元。为了改善居住条件, 营造更多的经营空间, 屋主按照房屋原貌, 花费二十余万对建筑内部进行了重建, 被文物部门以“破坏文物罪”拘留数周, 公司也将该景点从参观线路上剔除。访谈中, 屋主对这样的处理非常不解, 周边的村民则多是慨叹景点关闭后, 拉低了周边店铺的租金, 几乎没有人真正意识到屋主的行为性质。

三是景区经营方缺乏对古建筑文化保护的行为立场。相比管理部门, 公司是在场的经营管理方, 对村中建筑景观的变迁感受清晰深刻, 保护古建筑的态度鲜明, 在其与李坑村签订的协议中, 也明确将保护建筑风貌列入村民的义务之中。但公司是一个市场主体, 没有执法权, 面对村中越演越凶的乱拆乱建现象, 也只能是告知村民委扣押违规户的当年分红, 除此之外, 别无他法。

自2014年国庆假期后的这场建房乱象, 在短期之内能够满足部分村民的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需求, 却使李坑村的建筑景观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随着这一批新房的落成, 李坑村又将增加几十处接待设施、数百个床位, 能够容纳更多的游客在村中住宿。过夜游客的大规模增加, 对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又是一场考验, 村中已不再清澈的溪流, 将承担更多的排污压力。一些多次来访的游客, 对这样的变化已有明显的察觉。任由其发展下去, 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终将不再。李坑的旅游业前景, 也终将暗淡。

4 李坑村建筑文化景观变迁的调控策略

4.1 合理规划, 满足村落居民的内生发展需求

在自有宅基地上改建或新建房屋, 本是村民的合法权利, 但私有的古建筑又是古村落旅游地的重点保护资源。因而, 在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中, 居民对现代建筑的居住要求和古建筑景观的保护一直是突出的矛盾。对于村民内生的发展需要, 一味的以禁止新建来应对, 容易激化矛盾, 引发冲突。对此, 属地政府有必要对村落居住空间和建筑景观保护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李坑村为例, 2008年规划的新区,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建房需求, 但新批宅基地高昂的售价, 超出了大部分村民的接受范围, 因而没有发挥长效作用。充分考虑村民的需求和经济能力, 科学规划居住新区, 是改善乱拆乱建、保护古建筑群落的首要措施。

4.2 科学激励,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古建筑保护

我国的《文物法保护法》明确了私人所有古建筑的所有权, 并要求所有者依法妥善保护文物。但旅游村落古建筑保护的高昂成本, 常常使保护和维修成为屋主的沉重负担。与权利不对等的义务, 往往难以维持。对此, 属地政府的文物保护单位, 应积极提供资金、技术和智力支持, 在确保文物保护资金到位的基础上, 增强古建筑保护的技术扶助, 同时应加强古建筑保护知识的普及, 引导居民切身参与到古建筑保护工作中来。村落旅游经营者作为古建筑保护的受益者之一, 也应当为古建筑保护积极出力, 例如明确资源使用费各部分的用途, 加大资源补偿费用的支付力度, 确保古建筑景观在被利用开发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保护。

4.3 控制流量, 并实施景区旅游经营准入制度

在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 我国业已形成“区内游、区外住”的基本理念。但是在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开发中, 超容量超负荷的接待游客现象, 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以李坑为例, 有限的村落空间, 260余户原住民, 每年接待游客逾百万, 村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均已超负荷运行。近几年落水、电资源的紧张和溪流的污染, 都已经非常明显。旅游高峰, 村中的步道常常水泄不通、寸步难行, 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易造成游客跌落河道等安全事故。管理部门和景区经营企业对游客流量不加控制、对景区内旅游经营不设门槛的放纵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村中高楼遍起的态势。为保证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对景区游客容量的测算和控制, 对景区内旅游经营实施准入制度, 已成为必要之举。

4.4 调整业态, 注重古建筑保护的“形神兼备”

妥善的保护古建筑实体, 是基础工作。但是缺乏生命力的静态保护, 必将使古建筑文化失其风采, 难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古村落旅游地的建筑景观保护工作, 尤应重视形式与内容的双管齐下。在妥善保护古建筑实体的基础上, 挖掘古建筑文化的精华和亮点, 注入文化底蕴深厚、形式新颖活泼的旅游商业业态。在吸引游客更深入的欣赏、了解古建筑的同时, 能够逗留其中, 体验到深刻的乐趣, 也可以为村民参与旅游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和机会。

5 结论

古村落旅游地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景区类型, 既是保护与开发交锋之所, 也是社区与景区交融之地, 如何在妥善保护古建筑景观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的发挥其资源价值;如何在推进原住民社区发展的同时, 推动村落旅游的长足发展;这二者都是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江西婺源县李坑景区的实地调查和研究, 笔者认为, 该村建筑景观正在经历的剧变, 不仅是村民改善居住条件、创造经营空间等内生发展需求的行动体现, 受到经济水平提升的客观推动, 也与制度缺位、管理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文中提出了合理规划居住空间、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适当控制游客流量、实施旅游经营准入、调整历史地段业态等调控策略, 期望能够为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摘要:如何在妥善保护古建筑景观的基础上发挥其资源价值, 如何推进村落社区与景区旅游的共同发展, 是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景区的田野调查, 深入剖析该村徽派建筑景观变迁的动因。研究表明, 建筑景观的变迁, 是村民内生发展需求的行动体现, 受到经济水平提升的客观推动, 也与制度缺位、管理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合理规划居住空间、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适当控制游客流量、实施旅游经营准入、调整历史地段业态等调控策略。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地,建筑景观,变迁

参考文献

[1]郑建鸿等.婺源古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初探——以理源和李坑两古村落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01) .

[2]陆林等.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地理研究.2005 (05) .

江西吉安渼陂古村导游词 篇4

曾山,1812月出生于吉安县永和镇白沙锦源村,乳名洛生,号如柏,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赣西特委委员,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主席,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上海市副市长。解放后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交通部部长,内务部长,1972年因病在北京逝世。这里就是“二七”会议期间曾山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他为“二七”会议的顺利召开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调查研究,促进了《二七土地法》地诞生。它是《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的完善和发展,为实现武装工农建立政权,夺取江西的目标奠定了坚定的群众基础。《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二七土地法》没收一切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和一切主要由他们掌管的公共土地外,属于他们的山林、池塘、房屋也都在没收之列,这就更为全面地体现了对豪绅地主阶级土地财产的没收分配政策,有利于满足广大贫苦农民的要求。

上一篇:主题式下一篇:物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