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分析

2024-05-12

确认分析(精选十篇)

确认分析 篇1

为了鼓励或扶持特定行业、地区或领域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经济扶持政策,很多国家政府往往会制定特定的政策法规来对有关企业给予经济支持,常用的手段包括无偿拨款、注入资本、担保、提供货物或者服务、购买货物、减免税费等。其中,政府直接或间接向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企业和个人)提供的无偿转移被称为"政府补助",其属于政府转移支付范畴。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对企业进行各类补助的现象普遍存在。以上市公司为例,近年来每年有超过8成的公司收到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的补助,且补助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和10月分别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下文简称“《政府补助》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对政府补助相关会计处理予以规范,对于政府补助的定义、分类、确认和计量等会计处理做出了具体规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的规定,企业对所获得的政府补助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当期确认法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或者采用递延确认法计入“递延收益”科目,前者是直接进行收益化处理,后者则是进行资本化处理。两种账务处理方法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政府补助的财政效果会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将在简述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基础上,对两种方法的财务效果和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企业利用政府补助会计政策的选择可能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最后提出改进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方法的相关建议,以求从制度层面上完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抑制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二、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及其财务影响

(一)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政府补助定义为:“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准则将政府补助按照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产性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资产类的政府补助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银行转账的方式拨付,如政府对企业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的相关贷款给予的财政贴息、政府拨付的用于企业购买无形资产的财政拨款等;二是政府向企业无偿划拨长期非货币性资产。收益性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通常以银行转账的方式拨付。

根据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的规定,按照政府补助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弥补相关成本或费用的不同形式,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分为两种,即当期确认法和递延确认法。相应地,准则应用指南中要求通过“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等科目进行核算,对应科目则根据补助内容计入“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等科目。

第一,当期确认法。企业取得用于补偿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且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时,应在取得补助期间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此外,对于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补助,如果无法取得其公允价值,则以1元的名义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期确认法处理政府补助的会计分录为:

第二,递延确认法。采用递延确认法的政府补助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对于企业取得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第二种情况,对于用于补偿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且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取得补助期间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以后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递延确认法处理政府补助的会计分录为:

在取得补助的当期,确认递延收益:

在资产使用期或费用(损失)发生期,确认为各期收益:

(二)政府补助不同账务处理方法的财务影响

根据《政府补助》会计准则,政府为企业提供补助,企业可以根据补助类型及补助所对应的费用发生期间等具体情况来选择采用“当期确认法”还是“递延确认法”对政府补助进行确认和计量,而对同一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最终决策,由此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空间。

第一,在当期确认法下,企业直接将当期取得的政府补助全额计入当期损益。由于政府补助属于企业的非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范畴的收入,因此作为利得列入营业外收入,故政府补助的入账并不影响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而是通过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而增加当期利润总额,进而增加当期应交所得税(免税的政府补助除外)和当期净利润。从财务指标上看,当期确认法下,企业将获得的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当年的净利率、每股净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能力指标将会明显增加。

第二,在递延确认法下,企业本期所取得的政府补助并不计入本期损益,而是首先全部计入“递延收益”项目,且本期不进行分摊,因此企业本期所取得的政府补助对公司当期利润表项目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在以后期间,随着政府补助利益的逐步实现,企业后期的“营业外收入”将增加,进而增加后期应交所得税和净利润。在递延确认法下,由于政府补助在收到时作为负债计入递延收益,将增加企业的本期负债,导致资产负债率提高,将会加大企业当期的财务风险;但在资产自可使用期起或者在后期费用(或损失)发生期间将递延收益逐渐转入营业外收入,从而可增加以后期间的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因此,获得政府补助的上市公司,在收到政府补助初期资产负债率居高,后逐渐呈下降趋势,且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在后期会有明显的增加,使得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此外,从政府补助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来分析,无论是采用当期确认法还是递延确认法,企业在实际取得政府补助收入的当期就应当将政府补助金额反映在企业现金流量表中,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量,从而增加企业当期的现金净流量,但对以后期间现金流量没有影响。

三、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经济后果与企业盈余管理

(一)政府补助不同会计处理的经济后果分析

会计准则的制定有“技术观”和“经济后果观”两种观点。尽管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在近几十年不断受到重视,但会计准则作为一项规范会计实务的通用标准,其技术性依然是制定一项准则时首要被考虑的。政府补助的“递延确认法”首先将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该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进行分配,计入各期损益;对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该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以后各期损益。从技术角度分析,采用“递延确认法”是将政府补助的确认与其实际的受益期间(即“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相关费用的发生期间”)对应起来,这样使得政府补助的收益与资产的折旧费用或者政府补助项目实际发生的费用实现合理配比,这样的处理符合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然而,我国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确认的处理同时保留了“递延确认法”和“当期确认法”两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这有可能是基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考虑。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其制定已经由早期的技术上的考虑演化成当前的政治过程,因此一定程度上而言,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各方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会计改革配合财政、税收、财务等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作了大量的工作。我国的会计发展是在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的同时充分考虑本国国情下的国际趋同过程。在我国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为提高自身政绩,与上市公司构建了颇为微妙的政企合作关系。地方政府通过对本地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扶持来提高自身政绩竞争力,上市公司通过接受地方政府补助实现增长、扭亏、“摘帽”、配股等目的,可见,政府补助是实现政府与上市公司“双赢”局面的有力工具。因此,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接受地方财政补助的现象普遍存在,补贴金额也十分可观。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分析,政府对企业的财政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企业的扶持效果最“显著”也最“及时”,而“递延确认法”由于损益确认时间上的延迟,会使政府补助效果大打折扣,使得政府补助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及时雨”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不管是政府还是上市公司都倾向于采用“当期确认法”来对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者,财政部定然考虑到了《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在准则制定过程中也可能受到来自政府、企业等多方的压力和集团游说,故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准则中不仅提供了符合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的“递延确认法”,也同时提供了有助于显示政府补助经济效果的“当期确认法”供会计执行者进行选择。这与美国历史上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62年通过的第2号意见书对投资贷项同时保留了“递延法”和“流尽法”的案例如出一辙。

(二)政府补助与企业盈余管理关系分析

《政府补助》准则对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保留了“当期确认法”和“递延确认法”,但缺少对政府补助确认和计量等细节方面的明确规定,将政府补助的会计政策选择权留给了企业,从而为企业利用政府补助会计处理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较大操作空间。

(1)界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依据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一方面,相关政府补助条例对于政府补助的用途只是笼统地对加以概括,并未明确补助对象;另一方面,一项政府补助形式上可能是与资产相关的,实质上却是与收益相关的,反之亦然。而两种类型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却是完全不同的: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准则规定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损益,对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了两种操作方式:一是用于补偿企业将来费用或损失的政府补助,在收到时计入递延收益,并在费用和损失发生期间计入损益;二是用于补偿企业过去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企业在界定政府补助的分类时会比较困难,容易导致会计处理不真实、不可比。

例如,河池化工2014年报显示,该公司于2013年因“河池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支付节能减排扶持资金”及“2013年企业技术改造及节能减排项目扶持资金”收到政府补助600000元,将该项政府补助认定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即将600000元确认为当期的“营业外收入”。而与该公司处于同一行业的江山化工2013年年报披露,收到政府补助用于“甲酰酰胺二塔余热利用节能技改项目”260000元,并在本年摊销35632.05元,即将收到的节能补助确认为与资产有关的政府补助,并按资产使用年限进行摊销计入企业损益。名目相似的政府补助,在不同的企业却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2)政府补助计入损益的会计期间取决于企业选择不论是当期确认法还是递延确认法,其最终都会将所获得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但是,企业能够选择所计入收益的会计期间。首先,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准则规定可以按照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平均分配计入损益。但是准则对于资产的使用寿命却没有明确的规定,现实操作中,企业可以自行判断估计,也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年限或者按照二者孰短的原则来确定。其次,对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了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一是用于补偿企业将来费用或损失的政府补助,在收到时计入递延收益,并在未来费用和损失发生期间计入营业外收入;二是用于补偿企业过去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在这里,"过去"和"将来"是两个不同的时态,直接关系到政府补助的确认期间及当期利润实现程度。然而,企业的费用和损失本身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相关性,企业所获得的政府补助到底是补偿"过去的"还是"将来的"费用和损失,准则无形中给企业留下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政府补助的确认时期。以科研类政府补助为例。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目标是为了追求超额的利润回报,进而提高企业价值,研发投入最终会一定程度的体现到企业价值增长上。但是,由于科研创新的滞后性,前期的投入会对企业未来的财务业绩产生影响;再加上科研活动的风险性,最终研发能否成功也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企业收到了跟某项研发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可将该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原因在于企业在获得这类补助前已进行了相关的研发支出,这样的处理能够显著影响企业当期的财务业绩;企业也可将获得的科研相关补助计入递延收益,出发点是为了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费用、损失以及形成长期资产,这样的处理更关注企业的未来科研活动,因此对企业未来的财务业绩具有影响。基于此,企业很可能会在效益好的时期选择递延政府补助收益,在效益不好时期选择当期确认政府补助收益,从而实现在较长时期内对企业收益进行“平滑”处理。周俊佑(2013)对浙江省的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政府补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企业获得的科研补助更多的是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对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以及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则覆盖面小得多。即大多数企业在获得政府补助时选择了“当期确认法”,但目前财务报告中对政府补助披露内容的不足又让人无法判断企业如此选择的合理性和公允性。

(3)非货币性政府补助的计量方法容易被操纵。我国对于非货币性政府补助(如提供土地或其他资源)的计量方法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一致,采用公允价值和名义金额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公允价值金额的确定,准则规定了两种方法:一是如果能通过资产附带的关文件、协议、发票、报关单等凭证确定价值的,则以相关凭据中注明的价值入账;二是不存在可确定价值的凭据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应当根据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对该资产进行计量。但当无法根据凭据确定价值且没有活跃交易市场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时,应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对于政府补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个体财务状况的影响,更符合实物资本保全的要求。但是,由于2006年公布《政府补助》准则时,我国并不具备完全采用公允价值的现实条件,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规定仍不系统明确,因此,在预期收益较差时,企业可能会以无法取得公允价值为由而采用名义金额计量进而全额增加当期收益,而在预期收益较好时则以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从而将收益分摊到以后各期。

(4)企业可利用政府补助的返还政策操纵业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本期返还的政府补助金额及原因,并且规定,一是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该分别下列情况处理: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二是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政府补助返还的会计处理与收到政府补助时所做的处理正好相反,即返还之后企业达到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应该与从未收到该补助时的相一致。在实务中,由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赢”发展模式,政府可能会在企业经营困难或者盈利波动较大时向企业提供资金,企业将收到的补助资金计入当期的营业外收入,以满足短期的资金发展和“账面修饰”需要,等到日后企业资金面较“宽松”或者经营状况达到稳定状态时再将资金归还政府。政府补助的一来一回,表面上不影响企业最终的财务状况,却能成为企业调节各期账面成果的一种隐形方式。

例如,亚宝药业在其2014年财报中披露,企业于2013年收到政府补助项目“原料药c GMP生产线改造项目贴息”2000000元,已计入当年营业外收入,并于2014年返还给政府。经分析,亚宝药业2013年、2014年营业利润分别为90632329.26元、183612982.68元,增长比例达102.59%,经过包括政府补助在内的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调整后,亚宝药业2013年、2014年实现净利润数为130142102.72元、190061525.23元,增长比例降为46.04%。

四、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相关建议

基于上文分析,本文针对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首先增设“政府补助收入”一级科目,并且分类别进行明细披露。由于目前政府补助在国内是一较普遍现象并且所获政府补助对企业业绩影响比较重要,为了更好的确定政府补助的类型和金额,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实际账务处理过程中,增设“政府补助收入”一级科目,并在一级科目下分别设置“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的二级科目,这样政府补助的划分依据也更明确。其次,进一步完善“政府补助”准则准则中对政府补助的披露要求。先按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大类划分,再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补助方式划分二级分类,然后按具体的工程项目分类列示。再次,要求企业在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政府补助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以便于信息使用者准确了解企业当期获得以及返还政府补助的完整情况。此外,还应当要求审查人员重点审核政府补贴的属性,以免上市公司混淆两种补贴类型进行盈余管理。

第二,引进沉淀资金摊销法,使政府补助摊销金额与资金使用情况更好的匹配。在递延确认法下,为了有效防止上市公司主观随意地将巨额补助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可以规定使用寿命按照法律规定的年限来确定。对于分摊比例确定的问题,一般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具有较强生产能力,而且维修成本与维护成本较低,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生产能力会慢慢下降,技术老化,物理损耗及维护费用却在增加,这样一来,平均分配就会造成与事实不符,因此政府补助的分摊可以采用沉淀资金折旧方法,即前期少提摊销额,后期多提摊销额,这样将政府补助的摊销额与资产使用情况联系在一起,更能有效反映公司政府补助的利用程度,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标准。

第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制定最新成果,更新政府补助公允价值的计量。2014年1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通知》(财会[2014]6号),建立了规范、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也对政府补助公允价值的确定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和借鉴。对于没有注明价值且没有活跃交易市场,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可以借鉴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规定,采用估值技术获得公允价值。鉴于非货币性资产(如提供土地或其他资源)的特殊性,交易市场上难以找到相同或可比较资产、负债或一组资产和负债,也难以找到现时可以取代某资产服务能力的资产,因此,仅就非货币性资产的政府补助而言,市场法及成本法并不可行。而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过去或现在的利益,因此,可以按照收益法,即主体将现金流量或收益及费用等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折现值的估值方法,来确定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如果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合理确定其公允价值,笔者建议先暂时登记在备查账簿中,等到以后能够通过估值技术或其他技术能够取得公允价值时再进行相应会计处理;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逐项复核。

第四,完善企业政府补助的披露。为使投资者能够更好的判断企业的真实业绩,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增加披露企业当年收到的政府补助在当年净利润中所占的比例、扣除政府补助后的净利润余额等信息。对于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的,应披露主体在公允价值计量中所使用的方法及输入变量信息,使报表使用者恰当地评估这类公允价值计量对于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兰云、祁悦:《政府补助账务处理探析》,《财会通讯》2015年第1期。

[2]刘成民:《政府补助与政府资本性投入比较—兼谈完善政府补助准则的相关建议》,《财会研究》2011年第7期。

[3]毛丽娟、江培培:《政府补助信息披露:现状、问题及对策》,《财会通讯》2016年第3期。

[4]田春晓:《关于我国“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的思考与完善》,《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6期。

[5]杨富:《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影响因素分析》,《财会通讯》2014年第3期。

[6]林玉亭:《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现状及会计反映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1硕士论文。

[7]程根鸣:《政府补助会计研究——基于会计准则比较、上市公司实务数据的分析》,复旦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8]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薪资确认单”的效力分析 篇2

“薪资确认单”的效力分析

宋晓锋

用人单位为了避免风险,往往定期就薪资发放情况与员工进行确认,但很多情况下用人单位制作的薪资确认单与实际支付情况不符,员工如果不签确认单,可能面临不被重用甚至被辞退的风险,出于无奈,只能对工资发放情况进行确认。那么在用人单位发出的薪资确认函与实际支付不符时员工在确认函上的效力如何?员工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呢?本文结合案例就薪资确认单的效力进行分析,并对员工合法维权提供一些建议。

申诉人:李某

被申诉人:北京A公司

一、案情

李某系农业户口,于5月到北京A公司工作,工资通过银行划拨或现金形式支付,每月领取额数额不等。1月1日双方签订了终止期限至的劳动合同。自202月起,李某向A公司确认当月及之前的所有工资、福利已经支付完毕;并于当年5月起确认此前所有工资、加班费及福利已经支付完毕。但实际上公司并未为李某缴纳保险,未依法支付加班费。年12月16日,李某填写了《A公司离职人员审批表》其本人写明的离职原因是因为公司分流,12月18日,A公司在该表中填写意见:同意离职,双方解除劳动关系。

11月27日,李某提起仲裁,要求1.A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22500元;2.支付加班费及25%的经济补偿金共计50103原;3支付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经济补偿6195元。

A公司辩称:1、李某离职时其基于自身的发展前景提出的离职,是李某主动离职的意思表示,不属于应当给付经济补偿金的范畴。2、李某自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26日止,均向我公司当月及以前所有的工资、福利已经支付完毕。205月至2008年4月的社会保险当然涵盖在内,我公司当然不应当承担该笔补偿责任。

审理情况:

仲裁经审理认为,对于李某主张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请求,李某填写《A公司离职人员审批表后》,A公司总经理予以同意,表明A公司认可李某的`离职原因为公司分流,固A公司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按李某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已满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资标准以双方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李某主张的支付经济补偿金符合法律规定应于支持。

对于李某主张的加班工资和拖欠加班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因李某自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26日,李某已明确所有工资、加班薪金支付完毕,李某虽提出确认函是被迫签字的,但未提供证据,故本院不予采信。A公司提供的工资单中亦显示每月A公司均以补贴、加班补助等名目向李某支付300-400元不等的报酬,李某再次要求加班费用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对于李某主张的未交养老、失业保险经济补偿的请求,A公司及李某均确认A公司自2008年4月开始为李某缴纳了社会保险,A公司未提供证据证据2008年4月之前的社会保险补偿已经支付给李某。根据《农民合同只职工参加北京养老、失业保险暂行办法》第十二条、《北京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第十五条规定,李某主张的交养老、失业保险经济补偿的请求,予以支持。

203月25日,仲裁委作出如下裁决:

(一)A公司于本裁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付李某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21034元

(二)A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给予李某年5月至2008年4月未缴纳养老和失业保险的经济补偿金6195元。

(三)驳回李某的其他仲裁请求。

三、评析意见

(一)A公司是否应该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本案中,李某离职系因A公司分流造成的,李某并无过错,根据规定,A公司应当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李某确认A公司已经支付养老、失业补偿后还能否要求A公司支付养老和失业保险的经济补偿金?

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李某系农民工,经李某同意,用人单位可用现金予以补偿。本案中,李某虽然在确认函上签字,但A公司未提供证据证据2008年4月之前的社会保险补偿已经支付给李某,并且从李某的工资单上也可以看出,在2008年4月之前,A公司未支付给李某关于保险的任何补偿。因此A公司应当向李某支付养老和失业保险的经济补偿金。

(三)薪资确认单的效力分析

薪资确认单是劳动者在每月领取工资时签字确认的,()记载劳动者每月工资具体数额及构成等内容得文书。在实务中主要体现为工资单、工资表等。

薪资确认单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在具体劳动报酬方面的重要文书,是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每月工资具体数额的重要法律文件,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1)它能证明用人单位每月向劳动者发放工资的数额;(2)体现劳动者的工作和绩效情况;(3)证明员工每月应缴纳的社会保险付费缴费基数及数额;(4)能证明用人单位发放公司的实际,从而说明单位有无拖欠工资的情况;(5)计算经济补偿金的依据;(6)证明劳动者的每月的纳税情况。

四、风险提示

如果用人单位按照员工工资的实际收入、保险费用的实际缴纳情况制作薪资确认单,员工核实后可以签字确认。

收入确认之税会差异分析 篇3

收入作为影响企业利润指标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计算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主要依据。由于出发点不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在收入确认上有很大的差异,处理方法也不同。从收入范围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来分析税会差异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

收入;确认;税会差异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2202

收入作为影响企业利润指标的重要因素,受到企业和投资者等众多信息使用者的重视,同时,也是企业计算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主要依据。因此,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如何确认收入,两者之间有何差异,是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1 收入范围确认之税会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提到,收入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在收入准则中,对于收入的范围确认强调“日常活动”,而“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了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具体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当然,企业对于不需用的原材料出售、利用闲置的资金对外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也构成了收入。因此,在会计上的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个账户核算。而企业发生的不属于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即“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虽然也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但并不属于会计准则里所指的“收入”,而是“利得”。何谓“利得”?“利得”是指企业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例如企业处置不动产产生的净收益、企业的捐赠收入等,都属于利得。“利得”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由三个账户核算,即“营业外收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利得最终会影响所有者权益增加,因此通过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来影响利润表,从而间接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例如,企业的接受银行存款的捐赠收入,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还有,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和“其他综合收益”账户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例如,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则将上升的变动额,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其他综合收益。

《企业所得税法》并没有对收入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在第二章第五条提到,“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即为收入总额。”因此,企业所得税法上所指的收入,不仅包括了《企业会计准则》上所规范的收入,还包括了会计上不能确认为收入的偶然事项,如股权转让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接受捐赠收入、视同销售收入等。具体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企业所得税法》的收入包括了企业经济利益的全部流入,《企业会计准则》较之范围窄。究其原因,两者的出发点不同,《企业会计准则》源于持续性、日常性的思路,认为只有与企业持续经营相關的长期事项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而《企业所得税法》对于收入范围的确认,是以保证国家利益,严格征收管理,力求把所有的收入都纳入税法的范畴,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为目的。

2 销售商品收入确认之税会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销售商品收入,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所得税法》中销售商品只需满足四个条件即可,没有会计准则中的第四条,“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很可能”是指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大于50%。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只有对方企业承诺付款,销货方才能确认收入。而税法认为,销货方是否能够收到钱,这是销货方自己的事情,风险大小由自己来控制和把握,与国家的税收无关,只要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均可确认收入。因此,就导致了税会差异。

例如,2015年7月13日,奔腾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向B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2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160000元。奔腾公司在销售该批商品时已得知B公司资金流转发生暂时困难,但为了维持与B公司长期以来的商业关系,也为了减少积压的存货,奔腾公司仍将商品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

(1)2015.7.13发出商品时,奔腾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发出商品 160000元

贷:库存商品 160000元

同时,因奔腾公司销售该批商品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应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收账款34000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元

(2)税法处理:应确认收入为200000元,结转成本为160000元。同时,增值税销项税额确认34000元。由此可见,实务中该事项需要做纳税调整。

3 提供劳务收入确认之税会差异

对于提供劳务收入,如果该劳务是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应在劳务完成且收到款项或者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提供劳务收入。这种情况下,税会是一致的。

对于提供劳务收入,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的会计年度的,会计上就分为了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计量和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计量两种情况来处理:如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认为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4)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可以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认为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如果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发生并能得到补偿的金额确认收入,按已发生的成本结转成本。若不能得到补偿的,不确认收入,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结转成本。

税法上规定如果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认为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可以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这一点和会计是一致的。但是,对于跨年度劳务当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时如何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税法并没有做出规定。这一点上,完全是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为税法认为,提供劳务收入都属于国家的税收收入,只要从事了,都应该要确认。并没有秉承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

例如:2014年12月10日奔腾公司接受A公司的委托,为其提供装修劳务,期限为3个月。合同约定,收入总额为30万元,分三次支付,开始装修时预付20%,2014年1月31日支付30%,装修完成时支付剩余款项。A公司于开始时预付了50%的款项,至2014年12月31日,发生装修成本5万元(假定全为装修人员薪酬)。2014年12月28日,奔腾公司得知A公司经营发生困难,能否收回余款难以确定。合同总成本为20万元。按照已发生的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确认完工程度。

奔腾公司的会计核算:

(1)2014年12月10日收到乙公司预付的培训费:

借:银行存款 60000元

贷:预收账款 60000元

(2)实际发生劳务成本50000元:

借:劳务成本 50000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00元

(3)2014年12月28日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劳务成本:

借:预收账款 50000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00元

贷:劳务成本 50000元

税法處理:

应按照职业判断,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完工进度为5/20=25%,确认收入:25%×30=7.5万元,结转成本为25%×20=5万元。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收入的确认,秉承着谨慎性原则,会计是绝对忠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最可靠、最实际的财务信息,而作为国家税收,是从全局的角度考虑税收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了纳税人偷逃税款的可操作空间,才导致收入确认上税会之间的差异。如果能够有效的协调税会差异,减少税会差异,对于企业,也减少核算成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接入型资源确认系统分析 篇4

1.1 系统目标

在业务受理场景下, 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 为客户提供5类产品的资源确认, 包括新装固话 (单装固话) 、新装固话+AD-SL、新装纯ADSL, 不含固话 (类新装固话) 、在原固话上加装ADSL, (不重新占用线对) 、在原ADSL上加装固话 (不重新占用线对) 并且对这5种产品结合此系统辅助营业员、10000号、网客、客户进行决策分析。

1.2 系统需求

1.2.1 营业受理及预约

现场预约 (营业员) →资源查询 (根据地址与邻近电话查询) , 对固定电话、宽带通信安装类服务资源能力为前端提供。

不考虑预占, 针对预约有下列前提条件: (1) 预约是有成功率的, 允许有预约不成功的情况存在; (2) 资源数据反映是昨天数据提交系统后的最新数据, 不包含当天已经有的预约; (3) 对预约不成功的, 设计相关解释说明; (4) 营业员的操作不考虑对资源的预占和调配; (5) 为了提高预约的准备率, 考虑做到预约量的因素对实际占用的影响 (占用数量对预约用户数量对做算术减法) 。

1.2.2 业务能力分析

根据管线资源实体, 分析资源的业务开通能力, 统计资源的占用、空闲等业务情况, 并计算开通业务的线路长度以及宽带速率。

1.3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2 系统功能设计

2.1 根据电话号码查询

输入邻近电话号码或者用户的电话号码, 从而查找到对应的分线盒地址及位置, 并根据分线盒的资源情况, 综合分析该位置目前的业务开通能力。根据号码显示其对应的速率 (此处只显示ADSL速率在2M以上速率) , 主要可应用于新装业务和加装业务。功能设计如表1所示。

2.2 根据地址查询

输入用户地址信息, 可根据简拼、中文等方式, 从而查找到对应的分线盒地址及位置, 并根据分线盒的资源情况, 根据管线资源, 获取对应的位置信息, 综合分析该位置目前的业务开通能力。主要可应用于新装业务和加装业务。功能设计如表2所示。

2.3 根据局向查询

输入用户局向, 查找对应的局向下的资源覆盖情况, 分析用户现有的业务开通能力。主要可应用于加装业务。功能设计如表3所示。

2.4 地图辅助查询

(1) 基本操作:地图放大、地图缩小、地图刷新、地图复位; (2) 拉框搜索:基于地图的直观展现, 用户可拉框查询范围内的资源情况以及业务开通能力; (3) 范围搜索:基于地图的某点位置, 输入搜索半径, 查询范围内的资源情况以及业务开通能力。其功能设计如表4所示。

2.5 分级地址的默认设置

根据用户执行一次分级地址查询后, 定制该机器上的资源, 确认系统分级地址查询功能的第一、第二级地址。即当用户执行了一次分级地址查询后, 系统将会记录该次第一、第二级地址, 当用户重新登录该系统后, 系统将默认显示最后一次执行分级地址查询的第一、第二级地址, 如表5所示。

2.6 综合箱覆盖查询管理

能力分析界面显示管线实体, 除了分线盒均要求显示。对接入型资源确认, 因实际情况对综合箱也存在类似的需求, 现还需要显示综合配线箱, 以及对综合箱地址覆盖, 能力分析体现。

在所有查询功能中, 添加对综合箱的查询, 能力分析和定位。

2.7 用户登陆情况统计

管理员能查询本部门的人员登陆情况, 个人能查询自己登陆情况。 (1) 可以按照用户所在部门查询, 下拉显示所有部门供选择查询, 然后显示该部门下“登录工号、用户名”。选择其中一个用户可以查询该用户明细; (2) 可以按时间段统计, 即设置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 时间段最小颗粒度是天; (3) (1) 和 (2) 可以组合选择; (4) 显示的细要求为:“登录工号、用户名、部门、登录时间、退出时间、登录电脑IP地址”。

2.8 显示LAN覆盖信息

对覆盖范围的信息显示, 分为全部含有LAN设备的地址和全部不含有LAN设备的地址。

在查询条件里可以选择“是否显示LAN覆盖信息”, 如果该条件打勾, 覆盖范围查询结果就只显示含LAN的覆盖范围信息, 不打勾就不显示LAN的覆盖范围信息, 只显示一般的信息。

2.9 对电话号码不存在覆盖地址的能力分析显示

对于那些电话号码查询不到相关的覆盖地址, 单独显示它对应的分线盒的能力分析。当电话号码查不到它对应的覆盖地址, 而它自己对应的分线盒存在, 则显示该分线盒对应的能力分析和分线盒定位。

2.1 0 统计局向编码对应的“机”资源

根据查询得到的局向编码, 统计出该局向的ADSL、VDSL、以及LAN空闲端口数量和交换机空闲端口数量。

根据所选覆盖地址, 得到该地址下分线盒对应的局向编码, 点击局向编码, 得到该局向编码对应的“机”资源信息。

2.1 1 B/S权限管理

实现管理员添加、删除用户, 用户自己编辑自己的基本信息。 (1) 新建用户, 基本属性的编辑; (2) 修改用户信息 (包括密码、用户名, 部门等属性) ; (3) 删除用户, 分配区域权限 (子区域权限) 。

2.1 2 业务能力分析

根据管线资源实体, 分析资源的业务开通能力, 统计资源的占用、空闲等业务情况, 并计算开通业务的线路长度以及宽带速率。

(1) 线路资源与端口资源相关字段。根据客户需要提供的产品, 输入相应的条件找到对应提供能力的分线盒。输入地址, 找到此地址能覆盖的所有分线盒, 并可显示每个分线盒可提供的能力;输入号码显示此号码相关信息以及所在分线盒提供能力的显示。

(2) 用户信息。用户名称、电话号码、宽带号码、用户地址、实测速率、用户地址是否被LAN设备覆盖、是否可加装。

(3) 不能提供能力的原因。对没有资源可提供相关能力原因, 对以下两种原因要有说明: (1) 无配线原因; (2) 无主干提示。

(4) 宽带 (ADSL) 加装。输入电话号码, 显示此号码是否可以加装宽带 (ADSL) 。若满足加装条件, 则显示可以加装的信息以及接入点的名称与地址;若不满足加装条件, 显示最近接入DSALAM设备对应的局向名称以及对应的最近接入距离。

前期为了减少维护工作量, 先将所有分线盒默认都是可加装, 后期可通过维护模块快速对不可加装的分线盒置为否, 为营业员对“加装宽带 (ADSL) ”判断提供数据上的依据。

(5) LAN资源确认。根据地址查询是否存在“LAN设备”, 并显示其LAN资源的能力信息。

3 接口设计

接口设计如图2所示。

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CRM前台营业受理可通过该接口, 从管线系统提取相关地址信息。

CRM可通过查询得到的地址信息, 查询附近相关的业务开通能力。

后期可考虑提供资源预约服务, 直接对线路资源进行预占。

目前宽带测试系统可通过设备有效提供资源宽带的开通能力, GIS可通过该接口取得设备的宽带开通能力。

4 结束语

中国电信机线整合后, 针对资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中国电信目前主推的品牌套餐“我的e家”业务的开展, 资源信息确认与资源信息的准确, 能更好地提高e8和e6套餐的新装率, 对于营业前台推广e6和e8套餐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 宽带接入服务已成为中国电信业务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随之中国电信对固定电话、宽带等通信安装类服务资源接入系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结合“接入型资源确认”的基本功能, 对“机线整合”后如何为前端提供“资源能力确认服务”的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电信,宽带业务,GIS,接入资源确认

参考文献

[1]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2]黄杏元.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确认分析 篇5

食品安全确认验证验证结果的评价与分析控制程序

目的

通过确认,证实各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的组合能使相应的食品安全危害达到预期的控制水平;通过验证,证明各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的组合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水平。2 范围

适用于对控制措施组合进行确认,适用于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验证。3 职责

3.1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对OPRP和HACCP计划进行确认和验证,负责对PRP进行验证。3.2品质部食品安全小组成员负责CCP的验证;负责最终产品的检验。

3.3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组织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负责组织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 程序

4.1控制措施的确认 4.1.1 OPRP的确认 4.1.1.1确认的时机

①在OPRP实施之前;

②在下列情况下,根据需要,对OPRP做必要的修改,在修改后的OPRP实施之前,要对其进行确认:

a)原料的改变; b)产品或加工的改变; c)复查时发现数据不符或相反; d)重复出现同样的偏差;

e)有关危害或控制手段的新信息(原来依据的信息来源发生变化); f)生产中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g)出现新的销售或消费方式。4.1.1.2 确认的内容

具体见OPRP确认记录表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培训网

4.1.1.3 确认的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用“OPRP确认记录表”对OPRP进行确认,确认的结果记录在“OPRP确认记录表”的相关栏目中。4.1.1.4 确认结果的处理

当确认结果表明OPRP不能对相应的食品安全危害进行预期的控制时,应对OPRP进行修改、重新评价和确认。4.1.2 HACCP计划的确认 4.1.2.1确认的时机

①在HACCP计划实施之前;

②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危害分析的输入进行必要的更新,重新进行必要的危害分析,并对HACCP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在修改后的HACCP计划实施之前,要对其进行确认:

a)原料的改变; b)产品或加工的改变; c)复查时发现数据不符或相反; d)重复出现同样的偏差;

e)有关危害或控制手段的新信息(原来依据的信息来源发生变化); f)生产中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g)出现新的销售或消费方式。4.1.2.2 确认的内容

具体见HACCP计划确认记录表 4.1.1.3 确认的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用“HACCP计划确认记录表”对HACCP计划进行确认,确认的结果记录在“HACCP计划确认记录表”的相关栏目中。4.1.1.4 确认结果的处理

当确认结果表明HACCP计划不能对相应的食品安全危害进行预期的控制时,应对HACCP计划进行修改、重新评价和确认。4.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 4.2.1 OPRP、HACCP计划的验证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培训网

4.2.1.1验证的时机

①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②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危害分析的输入进行必要的更新,重新进行必要的危害分析,并对OPRP、HACCP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在修改后的OPRP、HACCP计划实施1个月后,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a)原料的改变; b)产品或加工的改变; c)复查时发现数据不符或相反; d)重复出现同样的偏差;

e)有关危害或控制手段的新信息(原来依据的信息来源发生变化); f)生产中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g)出现新的销售或消费方式。4.2.1.2 验证的内容

OPRP、HACCP计划验证的内容具体见“OPRP验证记录表”、“HACCP计划验证记录表”。4.1.1.3 验证的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用“OPRP验证记录表”、“HACCP计划验证记录表”分别OPRP、HACCP计划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记录在“OPRP验证记录表”、“HACCP计划验证记录表”的相关栏目中。

4.2.2 PRP的验证 4.2.2.1验证的时机

①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②在产品或工艺过程有显著改变或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时,对PRP进行适当的修改,在修改后的PRP、实施1个月后,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4.2.2.2 验证的内容

PRP验证的内容具体见“PRP验证记录表”。4.2.2.3 验证的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用“PRP验证记录表”对PRP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记录在“PRP验证记录表”的相关栏目中。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培训网

4.2.3 CCP的验证

CCP的验证包括:CCP监视设备的校准、校准记录的审查、针对性的取样检验和CCP记录的审查。

4.2.3.1 CCP监视设备的校准

品质部计量员(食品安全小组成员)按HACCP计划表中规定的频率或监视设备周期送检计划中要求的频率对CCP监视设备进行校准。内校由品质部计量员进行并填写《监视设备内校记录表》。外校由政府部门认可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4.2.3.2 CCP监视设备校准记录的审查

品质部经理对《监视设备内校记录表》、外部校准报告以及“监测结果的评估报告(监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

a)校准日期是否符合规定的频率要求; b)校准的方式是否正确; c)校准数据是否完整; d)校准结果的判定是否正确;

e)发现不合格监控设备后的处理方法是否适当。审查后,要在被审查的记录表上签字。4.2.3.3针对性的取样检验

品质部实验室实验员(食品安全小组成员)按照“HACCP计划表”要求的频率对CCP点原料或产品进行取样检测(检测项目见相关规定),以验证供应商是否可信或设备设定的操作参数是否适于生产安全的产品。4.2.3.4 CCP记录的审查

品质部主管(食品安全小组成员)按照“HACCP计划表”要求的频率对CCP记录进行审查,审查后要在被审查的记录表上签字。需注意的是审核人员与表格记录人员不可为同一人。

CCP记录审查的内容如下:(1)监控记录审查的内容 ①监控是否按规定的方式进行; ②关键限值是否符合要求;

③关键限值发生偏离时是否采取了纠偏行动;

④记录中是否写明了实际观察到的结果,而不仅仅写出“OK”、“达到”或“超过”等总结性词语;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培训网

⑤记录中是否有监控者的签名; ⑥记录中是否有食品名称和生产批号; ⑦记录中是否有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和地址。(2)纠偏记录审查的内容

①纠偏行动记录中是否有采取纠偏的时间;

②纠偏行动记录中是否有原因分析、潜在不合格产品的处理、纠正措施的实施与验证的内容;

③纠偏行动记录中是否有实施者、批准者、验证者的签名; ④纠偏行动记录中是否有食品名称和生产批号; ⑤纠偏行动记录中是否有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和地址。4.2.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

4.2.5 最终产品的检测

品质部实验室实验员(食品安全小组成员)按《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规程》的要求对最终产品的各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以确定食品安全指标达到相关法律法规级顾客的要求。

4.3 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

4.3.1 验证的结果应传达给相关食品安全小组成员。

4.3.2 对以上各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验证结果的正确与完整。评价人员应在相关的验证报告上签字。评价的责任如下:

①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对PRP、OPRP、HACCP计划的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②品质部经理(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对CCP的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③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的结果进行评价; ④品质部经理(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对最终产品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4.3.3 当验证表明不符合时,相关验证人员应向有关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表”,要求有关部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时,应至少考虑对下列方面进行评审,看看是否这些方面出现问题;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培训网

①现有的程序和沟通渠道;

②危害分析的结论、已建立的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 ③PRP;

④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活动有效性。4.4 验证结果的分析

4.4.1 在每次管理评审前,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验证的结果(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结果)进行分析,以:

(1)证实体系的整体运行满足策划的安排和本公司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2)识别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或更新的需求;

(3)识别表明潜在不安全产品高事故风险的趋势;

(4)建立信息,便于策划与受审核区域状况和重要性有关的内部审核方案;

(5)证明已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4.4.2 将验证结果分析的结论记录在“验证结果分析报告中”。“验证结果分析报告中”应提交给公司总经理,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4.4.3 当验证结果分析表明需要更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时,应适时按相关文件的规定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更新。5 相关文件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规程》 《HACCP计划表》 6 相关记录

《OPPR确认记录表》 《HACCP计划确认记录表》

《OPPR验证记录表》 《HACCP计划验证记录表》

《PPR验证记录表》 《监视设备内校记录表》 《验证结果分析报告》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止跌讯号确认中 篇6

本周头两个交易日,持仓量继续下降,但就是跌不破22日前的水平,移动平均线继续向上。周四持仓量小幅增加,就更难办成长期趋势向下的任务。可能要到下周五结算后,才会看到持仓量移动平均向下。

本周有一项特别的记录,全周贴水。以5分钟为频率,全周价差平均值为-0.07%。这样的情况非常少见。

长期贴水,是多方没有信心的表现。周一开低后,价差就是贴水,没有低接意愿。即便接下来是走高,9点50分翻红,终场上涨0.60%,也引不起做多意愿,贴水越来越大。周一全天没有任何时间升水,上一次出现此情况,已经是2010年7月27日,历史就这么两次。

周一全天贴水,隔天早盘平开走低,还能算是对的。但是周二的价差就完全错了。在走低的过程中,贴水依旧,而且在10点5分到40分的全天最低点,价差平均只有-0.23%,比开盘后30分钟还低。10点40分后,现货反弹,期指错杀在最低点。

错的还不止这些。11点25分到11点35分,现货反弹到平台区,整理35分钟。这段时间贴水又放大,价差平均值为-0.28%。期指再次加大看空力度,但是后面的反弹幅度比前半段还大。

周四低开后,价差放大,不再贴水,但是继续下跌。11点25分,贴水开始放大;13点10分贴水0.40%,全天最高。此时已经下跌0.76%,期指才最空。13点45分,有些许反弹,价差又扩大。看空不能坚持,浪费后面的跌幅。

如果说上周的价差是跟盘交易,本周就是彻底的反指标,落后于大盘。

周四还“暂停”了持仓量连续7天下降的趋势,能否定性为“空方加码”呢?笔者认为空方加码不明显,因为持仓量只上升652手。更好的形容,是多方暂停离场。

当前的期指,最重要的就是持仓量。价差代表性不大,本周无效的价差就说明多方是反指标。所以,周五尾盘的偏高贴水,并不一定是止跌讯号,持仓量才是更为明确的指标。

确认分析 篇7

一、关于网络团购企业盈利的质疑

随着满座网宣布“一元”盈利后, 团购网站窝窝团也在2012年12月声称公司盈利已达数百万元, 在业界看来, 团购网站的黄金时期已来临。而美团网却举止异常, 不是按时晒出自己的月销售额, 而是对公司盈亏状况保密。直到2013年1月中旬, 美团网才向网易科技独家透露, 2012年11月实现扭亏为盈, 12月底盈利已达到千万元级别。而与此同时, 国内第一批团购网站24券近日也向网易科技独家确认, 公司已经宣布倒闭。并且更多的中型团购网站也在等待着接盘。

一度流行的团购模式在遭遇一年多的冰冻覆盖之后, 呈现出两种局面:一是能够存续下来的团购网站宣布了盈利, 另外一种就是一批知名团购网站消失。针对团购网站的盈利模式, 业界人士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鉴于网络团购的独特计算方法, 短时间盈利并不代表真正盈利, 长时间内能否盈利, 2013年团购网站能否持续经营亦或是否有更多的团购网站消失, 才是判断盈利的根本标准。

根据第三方团购资讯网站团800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美团网、大众点评网和窝窝团成为月销售额位居国内前三名的团购网站, 之前一直领先的拉手网却被挤出此列。根据美团网的数据披露可知, 该公司2012年度销售总额为55.5亿元, 12月一个月的销售额达到了8亿元, 毛利率接近8%。而大众点评网则从未公开过其团购数据。另外, 两年前就宣称要上市的窝窝团也表明公司已实现了盈利, 但是一直没有披露其具体盈利数据, 一时间也引发媒体质疑。这些号称盈利的团购网站到底真盈利还是假盈利?团购业务如此特殊, 团购网站如何确认其收入?

业内人士表示, 鉴于团购网站在提供给用户的退款退费及商家结算方面的灵活性, 团购网站可以通过推迟结算等方法实现单月盈利, 所以短时间盈利不代表真正盈利。第一阵营的剩者到底是真盈利还是假盈利?其收入是如何确认?何时确认?值得深思。

二、Groupon团购网与糯米团的收入确认差异

Groupon团购网作为团购界老大, 其营业额非糯米团能比。但两家报表上的“营业收入”却并不是一回事, 其本质存在巨大差异。本部分以人人网旗下的糯米网和Groupon团购网为例, 研究分析两者在各自上市招股书以及年度报告中所提到的团购业务的收入确认情况。

(一) Groupon团购网与糯米团的收入确认原则

Groupon团购网在其年度报告中披露公司收入确认原则为:“当订购用户的数量超过由公司与商家签订的协议中预先设定的门槛时, 收入予以确认;收入主要由从团购收款的款项、抵减基于历史经验的预估客户退回;公司将代金券在其发行作为收入的抵减项。”

人人网旗下糯米网在其年度报告中披露公司收入确认原则为:“公司将从糯米用户收到的款项与付给对应第三方商家这两部分的抵减后的净额作为收入确认的金额。第一部分基于客户折扣预先同意的且参与订购用户达到团购最低要求, 参与订购用户已付款给公司, 并且公司已就预定的折扣价格发放电子券给订购用户时才确认收入;收入的第二部分是指那些没有消费电子券的订购用户的付款, 由于公司只是简单地付给商户已使用折扣券的钱, 而并不会退款给终端用户。那些未使用的钱最初记为应付账款, 当这些折扣券到期时才确认收入。”同时, 人人网旗下糯米网在2011年3月也指出公司对优惠券政策进行基本变动, 则收入确认也得到适当调整:“公司在客户消费完成时确认相应的收入, 公司仍旧定位为代理, 并以净额记录收入确认金额;优惠券不再到期确认收入, 而是作为一项负债, 在其使用时予以确认;倘若在第三方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 与网站描述的不相吻合, 第三方应当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任何与承诺退货有关的负债我们不会确认。但是我们保留向第三方申诉或扣减应付他们的余额的权利。”

(二) Groupon团购网与糯米团的收入确认问题基于两个公

司在招股说明书以及年度报告中披露各自收入确认原则的表述, 可以发现Groupon团购网与糯米团存在收入确认金额、收入确认时点以及退订单处理差异。

(1) 收入确认金额差异。Groupon团购网和糯米团在收入确认的金额方面存在差异。Groupon以订购用户订购某类团购项目预交款项扣除预计可能退订或者预计使用代金券作为收入确认的金额;而糯米网则以糯米用户收到的款项减去付给第三方后的净额作为收入确认金额的基本标准。意味着, Groupon的营业收入入账标准和用户付款完全同步, 把一年内或一季度内订单数额与购买人数的乘积之和作为营业收入, 而返回给商家的那部分被记作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之差 (即毛利) 才是Groupon真正赚得, 而糯米团的营业收入实际上相当于Groupon的毛利。因此, Groupon团购网和糯米团的“营业收入”并非一回事, Groupon团购网存在高估营业额的可能, 所以两者的盈利能力并不具有可比性。

(2) 收入确认时点差异。根据对糯米网以及Groupon团购网最新收入确认政策的考证得知, 糯米网是在客户消费完成后进行收入确认, 而Groupon团购网与糯米网的收入确认时点有明显不同, Groupon以订购用户达到团购最低要求为确认收入的标准。

Groupon团购网在其2011年年报中对收入确认标准的表述:“一项交易存在有说服性证明;交付已发生;销售价格固定或可确定;收款是可以保证的。一旦客户认购交易数量超过预先设定的门槛, 团购券即以电子券的方式交付采购方, 销售团购券清单就会提交商户, 公司相对于商户代理商的义务实质已经完成。”从Groupon团购网收入确认标准中得知, 其把交易团购数量达到预先设定的最低标准 (即使客户未到商家消费团购券) 作为收入确认时点。根据人人网2011年年报, 可以看到有关糯米网团购收入确认标准的表述:“团购人数达到商户最低要求;客户已付款;公司已将团购券发放给客户;用户已消费团购券, 未使用消费券的暂时记为其他应付款, 待标准符合时确认为收入。”以上表述表明糯米网在商户提供服务后才进行收入确认。糯米网认为商户的实施义务是公司获得收入的服务交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而Groupon则认为, 订购用户达到预先设定的最低标注时, 对于用户的义务已基本完成, 此时就可以进行收入确认。尽管Groupon将团购券清单发放给商户, 但是商户与客户此时并未产生任何的交集, 因此Groupon团购网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可能。

(3) 退订处理差异。糯米网的收入是在商户提供客户服务之后予以确认, 并且退货的情况不会获得商户提供的服务, 从而使得那些有可能存在退订的客户的付款不会被确认为相应的收入, 表明糯米网的收入确认方式考虑了退货的情况。而Groupon团购网由于是在商户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之前确认收入, 并未考虑退订的情况, 因此那些产生退订的交易有可能提前确认了相应的收入。

Groupon在年报中也提到了有关退订的情况:“当记录收入时, 公司记录一项估计客户退订金作为备抵项。公司在主营业务成本中预提相应的退订金。对于退订金成本是由商户来承担的, 应记为收入的抵减项。对于退订金成本无法由商户来承担的, 应记为收入的成本。”尽管退订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目前只有4%-5%左右, 但退订金金额却相对较大, 而且还有一部分属于由商户来补偿的退订金直接冲减了收入。Groupon在年报中也提到“由于交易类型复杂及有更高的价格返点使得退订预估模型做相应的调整”, 表明其凭借历史数据进行预估退订金额并不是很准确。随着Groupon的商户进军参差不齐的海外市场, 业务类型复杂多变, 退订情况也越发频繁化, Groupon对交易的涉入越来越深, Groupon收入确认的时点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根据上述的对比分析得知, 糯米网的收入确认模式较为保守, 而Groupon的收入确认显得较为激进。在收入确认时点方面, Groupon团购网明显超前于糯米网。Groupon在客户并未消费团购券的前提下就确认收入, 意味着Groupon把商户对客户的实施义务完全从公司获得收入的服务交易过程中予以剔除, 也认为没有享受实质服务的客户退订金具有交易的实质, 所以没有考虑退订情况。在收入确认金额方面, 糯米网净价基础计价, 而Groupon按总价基础计价。Groupon以订购用户收入的款项为确认收入的金额, 并非从订购用户收到的钱与支付给商家后剩下的钱的净额。Groupon提交上市申请之后备受关注, 压力和质疑性不断增强, 其中对收入的质疑成为重中之重。

三、网络团购业务引发的会计处理问题思考

虽然Groupon团购网与以及人人网旗下的糯米网都是在美国上市的企业, 遵循美国会计准则关于收入确认的原则, 由于团购业务的复杂性, 导致在实务中, 对网络团购业务收入确认的标准不统一, 导致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我国会计准则目前对团购企业的收入处理同样没有明确的条款, 只是对收入确认做了原则性规定。基于前文对Groupon团购网与糯米团的收入确认差异分析可以知道, 由于目前对团购企业的收入确认模式还未有明确的条款, 加上还未有严格的监督机制, 团购企业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一) 团购业务收入何时确认

对Groupon团购网与糯米团的收入确认时点的分析可知, 二者的会计处理时点不一致, Groupon团购网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可能。网络团购借助电子商务技术, 转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客户可以在团购企业提供的网络平台上“拍下”自己喜欢的商品或服务,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 (如:支付宝) 支付对应商品或服务价格的金额, 取得团购券号和密码, 并指定了有效的消费期间, 客户可以在有效消费期间凭着团购券到商户去消费。如果客户在有效期满不消费的情况下, 若团购企业上指明可以超期申请退款的, 可以申请退款, 如若不然, 即使未消费的团购金额也被划转。同时, 网络团购如果允许客户在有效消费期间可以任意申请退款, 那么消费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申请退款。由于网络团购竞争较为激烈, 所以团购企业一般都会提供给客户更多的选择, 这也加大了团购业务的复杂性, 以及团购业务收入确认时点的不确定性。

何时确认如此复杂的团购交易?按照糯米团在客户消费后确认收入, 还是按照Groupon团购网以订购用户达到团购最低要求时确认收入?如果团购企业按照Groupon团购网的确认时点, 则不符合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已实现”原则, 存在高估收入的可能。如果按照糯米团的确认时点, 那么在超过团购有效期而消费者未消费的并且不能申请退款的情况下, 又应该何时确认?

(二) 团购业务收入如何计量

Groupon团购网与糯米团在收入确认计价模式上也是存在差异的, Groupon团购网按照总价法, 而糯米团采用的是净价法计量收入。Groupon团购网与糯米团对于自己的业务性质也是有不同的理解, 自身定位差异很大。Groupon团购网将自己定位为电子商务公司, 低价买进, 高价卖出;而糯米团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以收取消费额中部分佣金的代理公司, 并以此作为自己收入计量的依据。团购业务收入应该按照总价法还是净价法计量呢?实际上, Groupon团购网扮演着商家的代理角色, 所以在客户未消费, 商家履行义务的情况下确认收入不满足成本能够可靠计量这一条件。如果按照糯米网的计量模式, 那么在团购有效期之后未被消费且不能申请退款的团购项目预收款, 应该如何确认呢?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还是营业收入?如果确认为营业收入, 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团购企业的主营业业务收入, 模糊团购企业的盈利模式。

(三) 团购商品促销如何处理

为了吸引消费者, 提高销售量, 团购企业往往会采取购物返利或代金券购物等营销手段, 给团购企业在会计处理方面带了各种难题, 如:因促销而减少的收入应该作为团购企业的销售费用还是销售成本?团购商品或者服务的抵扣应该采用净价法 (折扣作为收入的减少项) 还是总价法 (折扣作为费用) 计量?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 团购企业还会推出10元现金返利活动, 即消费者如果邀请好友首次在此团购活动上购买此团购项目, 则可获得10元现金。对于此类返利活动团购企业又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以上疑惑均是网络团购引发的重要会计问题, 值得深思, 并为团购企业收入处理寻找可能的办法。

四、收入确认模型新探

团购企业的收入确认是基于现有收入确认模型的基础上, 再根据其业务性质做出特殊指南, 还是为团购收入确认寻找新的模型?鉴于网络团购环境下团购业务的特殊性, 致使其在确认收入时无法同时满足现行收入准则中指定的五个条件, 然而网络团购这一商业模式给实务带来了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冲击了会计理论, 尤其是有关收入处理的会计理论问题, 准则制定部门不得不重新审视收入确认问题。

自2010年起, IASB与FASB联合发布了《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 (征求意见稿) 》, 2011年再次发布了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无论是2010年的征求意见稿还是2011年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 提出的新收入确认模型是基于“控制权”转移而非“风险与回报”转移的理念, 以此来现行大多数与收入相关的准则, 从而消除收入确认不一致的问题, 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葛家澍 (2010) 也指出, IASB与FASB关于收入确认的初步意见:“收入应按主体与顾客合同中的净合同地位增加确认基础”是较为清晰和一致标准。

新收入确认模型的创新在于把“合同”理念引入了销售业务, 把现行收入准则中容易引起分歧的“已实现”、“已赚得”和“可实现”的收入确认标准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新收入确认模型下的收入定义是一个组织持续经营活动的结果, 表现形式即为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通过净合同地位的比较来判断是确认资产还是负债, 进而确认收入的增加还是减少。一个主体与客户签订合同后, 这个主体相对合同而言, 一方面享受权利, 一方面还要承担义务。通过合同权利与义务的比较来判断主体净合同地位是增长还是降低了, 如果主体净合同地位增加就确认一项合同资产, 并增加收入;如果净合同地位下降, 就确认一项合同负债, 增加费用或者减少收入。对于团购企业的收入确认也可以按照这一新收入确认模型执行。

参考文献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比较分析 篇8

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中首次发布了关于金融工具的4项具体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 形成一个整体, 可以对涉及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完整的规范。4项具体会计准则主要适用于金融企业, 但非金融企业对所涉及的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的原则也应与其协调一致。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 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既有席卷全球的金融创新浪潮和西方相关会计准则的实践, 也有国内金融业发展的急需和对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完善的期望。从国际因素看,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 金融工具所涉及的会计问题日益受到各国准则制定者、财务报表编制者和使用者的关注, 对披露相关会计信息的要求日趋增加。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无疑是为满足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前瞻性的会计领域。国际金融界、会计界和各国监管机构普遍认为, 在会计核算中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不反映和不规范反映都将产生不可预期的严重后果。于是, 相关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运而生。从国内因素看, 金融发展的提速对会计准则有了更多的需求。国内金融界对金融衍生工具及由此带来的巨大风险日益关注。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3月21日宣布, 经国务院批准,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资产证券化需要会计处理相应规定;人民币汇率浮动后, 将导致衍生金融工具的逐渐活跃;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海外IPO之后, 都需要尽快使用与国际相关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而且,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不仅是国内金融业健康发展和金融深化的客观需要, 也是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新准则主要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与其他会计准则相比, 内容更多、更加复杂。新准则由总则、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金融工具确认、金融工具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确定、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共八章组成。

1.“总则”部分

总则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制定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会计准则的目标和依据;二是明确了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三是明确了新准则的适用范围。

2.“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部分

在这一部分明确规定了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3) 贷款和应收款项;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嵌入衍生工具”部分

这部分定义了嵌入衍生工具的概念以及可以分拆为单独衍生工具的条件。

4.“金融工具确认”部分

这部分明确了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条件。初始确认条件: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 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终止确认, 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终止确认的条件。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应当终止确认: (1) 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2) 该金融资产已转移, 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

5.“金融工具计量”部分

这部分明确了金融工具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但是, 下列情况除外: (1) 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 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计量; (2)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 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新准则还明确了金融工具重分类后的后续计量标准仍为公允价值, 并对金融工具的原账面价值与后续计量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规定了会计处理方法。

6.“金融资产减值”部分

这部分明确了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和对减值的会计处理。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包括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 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对减值的会计处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 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 现值, 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 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 (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 ,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但是, 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 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确认为减值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 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 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 应当予以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 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 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7.“公允价值确定”部分

这部分明确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及确定依据。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 (1)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是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的价格, 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 (2) 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 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得出的结果, 应当反映估值日在公平交易中可能采用的交易价格。 (3) 初始取得或源生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 应当以市场交易价格作为确定其公允价值的基础。 (4) 企业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确定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 应当使用合同条款和特征在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场收益率作为折现率。

8.“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部分

这部分明确了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内容。

三、新准则与原相关规定差异比较

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关金融工具方面的准则都还是空白。此次新颁布的会计准则, 将在这些方面进行有效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与原相关规定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对金融资产分类不同

新准则对投资的分类不再局限于原来以时间长短来划分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 而是从投资交易的目的性和经济实质反映经济内容来分类。新准则明确要求对金融资产进行四种分类, 即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且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以商业银行购买债券为例, 按新准则规定, 从购买初始商业银行就要将单只债券划分为上述金融资产四大类型中的一种, 且确定后不能随意变更。这样一来, 对商业银行来说, 对单只债券的品质研究和市场行情预期判断以及市场风险的充分考虑就尤其重要了。

2. 明确了金融资产确认标准

在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中不但缺少对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 甚至也不存在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标准。填补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标准的空白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大势所趋。本次新准则在金融工具确认中包括了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两个层次的标准, 适应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3. 金融资产披露方式不同工同酬

为了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准则还要求企业将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 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衍生金融工具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使金融工具产生的风险成为定性和定量信息, 是从会计核算上高度重视风险防范的进步。

4. 计量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

金融工具在计量上采用“公允价值”基础, 是最突出的亮点, 它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新突破。按“公允价值”调整所产生的损益与按“收入费用”的传统模式所确认的损益显得同样的重要。

四、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新准则的实质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相关内容大多是相同的。如金融工具、衍生工具的定义;金融资产的四项分类;嵌入衍生工具的概念以及可以分拆为单独衍生工具的条件;金融工具重分类的标准;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条件;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金融资产减值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的确定等新准则主要内容, 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相关条款规定相差无几。

新准则注重实质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在文字表述方面尽可能避免《国际会计准则》较浓的西化风格, 有些表述更符合中国的语言习惯, 比如金融资产分类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提法, 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一样, 但内容相同, 这样表述更为通俗和直观。考虑到我国现行会计实务中仍较多地存在利用减值准备转回操纵利润的现象, 新准则明确规定已计提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是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

五、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分析

新准则的发布, 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企业财务报表数据, 从而使企业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对于金融企业, 新准则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了风险管理

金融衍生工具表外业务表内化, 并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 有利于及时、充分反映企业的衍生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为了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 而且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 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 这改变了原制度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的规定。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价格升降的不确定性, 故执行新准则后, 利润的走向具有不确定性。上述变化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善用衍生工具这把“双刃剑”, 因为表内化将对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企业不但要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 还要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 以避免给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

2. 资产负债计量更准确

公允价值与实际利率摊余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因素、时间价值, 从而更准确地计量各类金融资产和负债。

3. 缩小了利润操纵空间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金融资产减值一章中规定, 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可计入当期损益, 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 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需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不得转回。现在一些金融企业的年报中常常会出现大额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当期利润造成重大影响。这一规定的实施, 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将使得部分金融企业今后无法通过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 利润操纵空间将越来越小, 从而使财务报告更加真实。对于金融资产减值,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相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采用的计提贷款减值准备的五级分类法相比, 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真实地反映贷款的价值。因此, 新准则要求企业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 商业银行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金融资产减值可能造成的损失。当然,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实施也会给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带来短期阵痛。如按新准则, 目前一些国内银行的贷款情况将会暴露较大的风险, 其原先的准备金可能远远不够;又如, 新准则下, 资产质量的好坏将决定银行的业绩, 比较优质的资产采用折现法将在报表中表现得较有利:而质量差的资产则必须提取更高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将对当年利润形成较大的冲击。

摘要: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下称新准则) 与原规定比较不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有重大变化。它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 体现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原则。

关键词:金融工具,确认,计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企业会计准则, 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

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分析 篇9

一、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初步归纳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 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 对于两者的差异, 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因此, 可以初步归纳递延所得税确认的基本条件有: (1) 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对同一业务事项的规定不同, 形成了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 (2) 这种差异是资产或负债项目产生的, 与所有者权益项目和利润表项目不相关。 (3) 作为暂时性差异, 这种差异在可预计未来应该能够转回。对于第 (3) 个条件, 又可以衍生两个条件:一是该资产或负债项目的差异在未来期间最终可以消除, 例如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与税法的规定可能不一致, 但是在固定资产报废或者处置时, 折旧计提的这种差异将最终消除。二是这种差异能够影响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部分影响只能认定为部分转回, 如果无法影响则不能认定为能够转回, 例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时, 要求企业未来期间能够产生相应的应纳税所得额。

二、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实例验证

为了验证上述初步归纳的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 通过下述企业常见实务事项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验证, 具体分析如下 (为简便起见, 下述事项假定企业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

1. 准备性质资产负债项目。

企业会计准则中, 准备性质资产负债项目主要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准备、预计负债、应付工资结余等项目, 可以按照相关准则规定和适用条件进行计提。税法规定, 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或者成本费用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计提的各类准备性质款项不能在税前扣除。按照上述归纳的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对准备性质资产负债项目规定不同, 产生的差异形成的项目属于资产或负债项目, 资产准备类科目在资产处置或收回时消除差异, 预计负债在实际发生时消除差异, 这种差异在可预计未来能够转回, 所以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2. 需要分摊的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资产,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制定适用的折旧、摊销方法和年限。税法规定, 这类资产折旧或摊销一般应采取直线法, 并规定了最低年限。按照上述归纳的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对需要分摊的资产项目规定不同, 产生的差异形成的项目属于资产项目, 资产分摊完毕或处置时消除差异, 这种差异在可预计未来能够转回, 所以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3. 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资产或负债。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金融负债等项目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税法规定,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上述归纳的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对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资产或负债规定不同, 产生的差异形成的项目属于资产或负债项目, 资产或负债处置时消除差异, 这种差异在可预计未来能够转回, 所以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4. 政府补助。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这样就产生不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形成递延收益负债项目。

税法规定, 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 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 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即要求全额计入应税收入, 不得递延。按照上述归纳的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对政府补助规定不同, 产生的差异形成的递延收益项目属于负债项目, 递延收益摊销完毕后差异最终消除, 这种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计未来能够转回, 所以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5. 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长期股权投资原始账面价值有可能会调整, 例如按权益法核算时,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或者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者发生亏损。税法规定,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为免税收入, 即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投资期间, 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 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按照上述归纳的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不同, 产生的差异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属于资产项目, 这种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计未来是否能够转回, 对此再进一步分析:

(1)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账面价值大于原始账面价值。企业拟长期持有的情况下, 对于初始投资成本调整产生的差异, 预计未来不会转回;对于因确认投资收益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如果在未来期间逐期分回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免税, 不影响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对于因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而产生的差异, 在长期持有的情况下预计未来也不会转回。所以, 这种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计未来不能转回, 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如果企业将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变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 这种暂时性差异则在可预计未来能够转回,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账面价值小于原始账面价值。企业拟长期持有的情况下, 被投资单位长期亏损, 可预见未来不能盈利, 这种差异在可预计未来不能转回, 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企业将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变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或者被投资单位在可预见未来不能盈利, 这种差异在可预见未来很可能转回, 则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6. 合并财务报表抵销业务。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一般情况下, 会涉及三方面抵销业务:一是债权债务的抵销;二是持有并表单位长期股权投资的抵销;三是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 涉及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

税法规定, 居民企业按照法人资格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 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按照上述归纳的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对合并财务报表规定不同, 上述产生的差异形成的项目属于资产或负债项目, 这种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计未来是否能够转回, 分情形进一步分析: (1) 对于抵销的债权债务, 虽然这种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计未来能够转回, 但因为债权债务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影响金额相同、方向正好相反, 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2) 对于抵销的持有并表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 这种差异无法消除, 在可预计未来不能转回, 所以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3) 对于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销, 如果内部交易的资产最终出售或处置, 这种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计未来能够转回, 所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

7. 研究开发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费用, 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 否则应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按照上述归纳的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对研究开发费用规定不同, 形成无形资产属于资产项目, 但是研发费用的计税基础永远比资产或成本高50%, 这种暂时性差异无法转回, 因此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

8. 特殊项目。

特殊项目主要有两项, 分别为: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以及可抵扣亏损。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这些项目本身不符合资产或负债确认条件, 没有确认为报表项目。税法规定,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除另有规定外, 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 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经营亏损可用于抵减以后5个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对这两项特殊项目规定不同, 在以后结转或抵减后差异将消除, 这种差异在可预计未来能够转回。虽然这两个项目不属于资产项目, 按照上述归纳的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 但是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 这两项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9. 小结。

通过验证, 上述归纳条件在这些事项确认递延所得税时, 除了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的两个特殊项目外, 能够全部适用, 而且这些事项涵盖了企业实务中绝大部分具体业务。所以, 在通常情况下, 上述归纳的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可以用于辨别是否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 有助于财务岗位人员学习所得税会计准则和提高企业实务操作准确性。

摘要: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规定, 对递延所得税确认条件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通过会计实务中的一些常见事项予以验证。

关键词:所得税,确认条件,分析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2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会计)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确认分析 篇10

对视为终止经营的客体的会计确认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特征方面,即终止经营应通过哪些方式和具备哪些特征;另一个是时间方面,即什么时候应对该客体按终止经营进行会计处理。因此,终止经营的确认不同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要素的确认,而是在此基础上,对打算处置的企业组成部分的确认。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对各国关于终止经营的会计确认论述如下:

(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单独规定了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的会计处理。非流动资产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终止经营是指对企业的车间、分部、子公司等予以处置或将其划分为准备出售对象。根据该准则规定,如果企业管理层准备处置该部分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就应将这部分资产从非流动资产转出作为流动资产,停止计提折旧或者摊销,采用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销售费用孰低计量,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销售费用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我国也采用以上方式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一致。

在资产负责表日,企业可将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一起合并列示在“固定资产”项目中,但需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减值测试,一般说来,会使利润增加。

在确认的特征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按照终止经营的资产是否被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将终止经营划分成两类。

一类是一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划分标准是:如果一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账面金额将主要通过出售而不是继续使用得以收回,主体应将该非流动资产划归为“持有以备出售”。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表报出日前符合规定的“持有以备出售”的5个条件,主体不应在其报出的财务报表中将该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划归持有以备出售,即仍按持续经营归类。

另一类是一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已经被处置(如放弃、交换同类生产性资产或在拆分中分给股东),这类资产在处置前不符合“持有以备出售”的标准,仍继续按持续经营进行分类和账务处理。

在确认的时间方面,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一项经营符合划归为待售的标准,或主体已经处置了该项经营时,将其划归为终止经营。

(二)美国

1. 确认特征。

SFAS144规定,终止经营是指企业组成部分的经营出现下面两种情况之一:(1)被归属于“持有以备出售”;(2)已出售、放弃、分拆或其他处置。归类为“为出售而持有”的企业组成部分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管理当局有权批准出售企业组成部分计划的行动承诺;(2)企业组成部分可以立即出售;(3)完成出售的行动计划已经着手进行;(4)出售是可能的并预期将在一个年度内完成;(5)企业组成部分在市场有着与其现行公允价格相关的合理价格;(6)出售计划不可能有重大变化或被撤销。“已出售、放弃、分拆或其他处置”是指非通过出售的企业的组成部分,即“非为出售持有”的部分,在处置完成之前,应继续按持续经营进行分类和账务处理。

2. 确认时间。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认为已被处置(指“非为出售持有”的部分)或归属于“为出售而持有”的企业组成部分的经营成果,在同时满足下面的条件时,应以终止经营加以披露:(1)在处置中,组成部分的经营和现金流量己经或即将从企业持续经营中删除;(2)在处置后,企业的组成部分没有任何重大后续涉及;(3)出售是可能的并预期在一个年度内完成;(4)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表报出日前才符合前述的“为出售而持有”标准,则该组成部分应在报表中按持续经营归类。

(三)英国

1. 确认特征。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已终止经营是指被出售或被终止并符合以下条件的经营:(1)出售和终止对企业经营报告的性质和关注点有重要影响,并在从一个特别市场(无论是业务或地区分类)撤出或从一个持续的市场进行重大的调整,出售和终止代表了在经营设备上的重大减少;(2)出售或终止部分资产、负债、成果和活动能在实体上、经营上和财务报告方面进行清楚地区分;(3)出售或终止在本期内或在下一个期间开始后三个月和报表批准日的较早者之前已完成;(4)如果是终止,以前的活动己经永久停止;(5)一项出售或终止被分类为已终止经营,它必须是撤出特定市场或在持续市场上的重大活动的缩减的战略决策结果。

2. 确认时间。

(1)终止经营在当报告主体有证据说明出售或终止的承诺时确认,这将会由一项约束性销售合同来证明出售,由一个企业不能正当撤销的详细正式的终止计划来证明终止经营;(2)出售或终止在本期内或在下一期间开始后三个月和报表批准日的较早者之前完成;(3)如果是终止,以前的活动已经永久停止;(4)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表报出日前才符合前述的“为出售而持有”的标准,则该组成部分应在报表中按持续经营归类。

(四)我国

1. 确认特征。

(1)被终止经营的“企业组成部分”必须按一项单独计划进行,具体可通过实质上对该组成部分进行整体处置、零星处置或通过放弃来终止该组成部分;(2)该组成部分能在经营上和编制财务报告时被区分。

2. 确认时间。

终止经营的初始披露在以下两个事项中较早发生者:(1)企业就归属于终止经营的几乎全部资产签订了一项约束性销售协议;(2)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了一项详细、正式的终止经营计划,并公告了该计划。

从以上比较可知,在确认的特征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对终止经营要求区分“为出售而持有”和“己出售、放弃、分拆或其他处置”这两种不同情况,实际上对出售和出售外的其他处置用了“双重标准”,对出售方式用“终止经营”的将来时态,即“现在终止经营”,而对出售外的其他处置方式用了“己终止经营”的过去时态,意指终止经营的确认只能在或接近于某一终止经营过程的终点。我国采用了“现在进行时态”,即“终止经营”,对出售和其他处置均用了“终止经营”的同一标准,即只要它们是在一项单独的终止经营或决策下,即可认定为终止经营,而不是到资产出售或负债清偿过程结束时才认定。这对企业钻法规的空子起了一定抑制作用。在确认的时间方面,我国即明确要求“必须存在一项单独的终止经营计划”,即要求从一项约束性销售协议签订之时或一个详细的、正式的计划公布之时开始,否则不能称其为终止经营。所以,从时间方面看,国际、美国和英国会计准则的要求比我国的要求更严格。本文认为,做出严格的时间表要求,对于防止企业慎重确认和披露终止经营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有益的,但会造成企业故意推迟终止经营信息的确认和披露,误导投资者的弊端。

二、完善终止经营确认的建议

根据上述比较分析,本文对完善我国终止经营相关准则提出如下建议:

从确认的特征标准方面看,根据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对终止经营仍未进行单独披露的现状,本文认为只要终止经营的组成部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就划归为终止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企业的行为形成控制。一是具有管理层控制范围内的一项详细、正式的终止经营计划,并且予以公告或者企业就归属于终止经营的几乎全部资产签订了一项约束性销售协议,具体可通过对该组成部分进行整体、零星出售或放弃、交换等方式来终止该组成部分;二是企业组成部分可以立即终止;三是完成终止经营的行动己经着手进行;四是终止是可能的并预期将在一个年度内完成;五是企业组成部分在市场有着与其现行公允价格相关的合理价格;六是终止计划不可能有重大变化或被撤销。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表报出日前符合前述的终止经营的标准,按终止经营归类。

上一篇:网络音乐市场下一篇:老年便秘中医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