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村剩余劳动力

2024-05-05

新生代农村剩余劳动力(精选九篇)

新生代农村剩余劳动力 篇1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从所从事的产业来看, 可以划分为新生代农业劳动力和新生代非农业劳动力两类。而在新生代非农业劳动力中, 又因其劳动的空间地域不同及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对其有着不同的细分和称谓, 但在这一群体中, 新生代农民工无疑是其核心的主体部分。因此,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部门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进行了较多的关注。但对新生代农业劳动力的关注和研究却显得较薄弱。因此,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明确提出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因为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一向都非常明确:我们要实现的新型城镇化, 必须城乡统筹, 而不是用城市取代农村;我们要实现的工业现代化, 是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结构优化, 而不是用工业取代农业, 用工人取代农民。因此, 我们必须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 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使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重庆市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城市, 认真分析其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不仅关系到重庆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且还关系到重庆所肩负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程的成败。本文基于重庆市的实证分析, 期望对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现实参考。

一、重庆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

1. 与全国一样, 重庆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且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占据绝对优势

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6日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09年底, 我国人口总数为133474万人, 农村人口为7.47亿人, 占人口总数的55.2%。其中16~35岁的农村人口为2.5亿人, 占到农村人口的33.5%。可见,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现实的重要力量, 而且他们还将在未来20年内迅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 他们目前所从事的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现实状况, 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有鉴于此, 课题组针对重庆4197户农户进行了调查, 发现重庆市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中, 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高达87.2%。而在为数只有12.8%的新生代农业劳动力中, 许多人都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而暂时处在农业工作状态, 且农业劳动经验与技能普遍欠缺, 大多处于消极辅助性的工作状态。那种立志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 只占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87%。 (1) 而在农业劳动力中, 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的新生代农村男性劳动力, 更是异常紧缺。可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为新一代农村劳动力群体, 他们正在逐渐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不再局限于祖祖辈辈经营的土地, 他们大多倾向于从事非农产业。可以想象, 随着现在从事农业的占绝对优势比例的老年农业劳动力的逐渐退出, 再过二、三十年后的农业从业者问题, 以及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高度关注的程度了。

2.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在重庆市内的就业比重大, 市外输出程度有所降低

调查结果显示, 重庆新生代农民工在重庆市内从业的约为64%, 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从业的约占36%。其中, 跨省外出从业的女性约为31%, 男性约为69%。已婚新生代农民工约为48%, 未婚约为52%, 而在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中, 有59.4%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夫妻一起外出的。[1]对重庆市黔江区11个村660户农户的调查显示 (占全区总数的5%) , 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约为57.67%。其中, 离土又离乡的人数约为52.47%, 留守农业劳动力仅有42.33%。而在留守农业劳动力中20~30岁的人只占10.54%, 30~40岁的人约占16.3%, 40~50岁的约为27.9%, 50~60岁的约为34.74%。[2]

3. 随着留守农村发展空间的逐步改善, 返乡务工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比重正在逐步提高

近年来, 重庆市政府出台了许多关于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各种政策, 加之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 重庆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返乡务工的比重正在逐步提升。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 调查显示, 全县新增青年农村劳动力中, 外出务工的正在逐渐减少, 全县从2006年开始, 每年约有8000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级中职学校学习, 这些青年学得一门技术后, 大多选择了返乡创业, 或寻求县内务工。伴随着奉节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启动, 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 加上青年人敢于挑战和尝试的心理, 这里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中, 许多人开始兴办以养殖、种植为主的农业开发项目。由于风险小, 总体效益相对不错, 进而大大增强了他们发家致富、改变现状的信心。再加上县内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成功, 为青年农村劳动力就近发展提供了平台。目前该县一次性开工项目达11个, 可容纳上万个务工岗位。[3]

二、重庆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

1. 就业途径、信息不宽, 缺乏专门的职介体系和平台

根据课题组调查问卷统计, 重庆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途径的选择中, 经熟人介绍、老乡介绍、亲属介绍3种途径所占比例高达73.2%。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就业方式, 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帮助的基础上, 私人关系占据主流地位。而留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 也基本上沿袭父辈传统。目前, 政府针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专门设置的职业介绍体系还相对缺乏, 信息网络不健全, 用工信息发布不及时, 缺乏调控。再加上针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而设立的公办劳动服务中心, 其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而民办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收费过高、信息不可靠, 所以相对于城市劳动力而言,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时依然是信息来源有限, 择业门路窄, 择业机会也非常有限。而那些在家从事创业的微型企业主, 更是缺乏相关的信息平台。

2. 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 综合素质不高

尽管80后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相对于上一代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其受教育程度总体上已经高过了上一代。但是, 2009年国家统计局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报告显示, 重庆市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仍然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虽然有了提高, 但依然相对较低。并且无论是在职前, 还是职后, 能够受到技术培训的机会都明显少于城市新生代劳动力。所以, 当他们进行职业选择时, 往往面临着“是农民却不会种地, 是工人却没有技术, 是知识分子却没有多高文化”的尴尬。

3. 职业规划不明确, 培训需求缺乏

重庆处于西部地区, 在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和规划引导等问题上, 仍然非常欠缺规划, 致使其在就业时容易盲从跟风, 一些人一方面想要永久地离开农村, 不愿意返回农村生活, 但另一方面, 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 又缺乏体力劳动的磨练, 对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行业又持排斥心理, 加上这一年青群体普遍注重物质享受, 爱面子心理强, 抵抗诱惑能力弱, 常常期盼自己也可以从事高收入行业, 对自己定位不清, 对自己人生缺乏规划, 因而容易频繁地更换工作单位。在城乡分割、城市对农民工融入存在障碍的二元结构体制下, 他们备受身份歧视的影响, “过客”心理十分严重, 缺乏在城市就业的长远规划, 以至于不愿意彻底离开自己的家乡, 不重视自己职业技能的逐步提升, 缺少主动参加各种就业培训的需求, 缺少进行长远人力资本投资的提升动力。

4. 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

资料显示, 截止2010年底, 重庆市有2884万常住人口, 其中有1529万人居住在城镇, 1355万人住在乡村, 虽然城镇常住人口多于乡村, 城镇化率达到了53%, [4]但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对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这一特殊群体的保障问题, 目前还面临着诸如农村社会保障机构不健全、缺少保障农民工的相关法律制度、社保缴费额与农村劳动力收入相比负担过重等诸多问题。所以在现实生活中, 很大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相关权益并未得到切实保障。比如, 在总体上,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不仅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很低, 而且区域或行业差异较大。

5. 子女教育问题严峻

调查发现, 在重庆已经有了孩子的新生代农民工中, 有55.6%的人选择了把孩子放在老家, 只有44.6%的人把孩子带在了自己身边, 使得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同时, 在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子女中, 其小孩年龄集中在0~5岁的比例为56.5%, 还没有上学的小孩比例高达65.1%。而在上学的34.9%的小孩中, 缴纳了各种赞助费的比例高达53.6%。因此, 有98.6%的新生代农民工渴望通过政府取消教育赞助费, 希望能够取消打工地户籍限制等制度, 来改善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5]

三、促进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建议

1. 拓宽就业渠道, 建立和完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专门机构和信息平台

一是依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服务局, 像对待农民工一样, 设置负责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专门机构。划拨专门的经费、配备必要的设施和专业人员, 尤其要针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特别是要发挥乡镇、社区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员的作用, 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从业状况、区域就业状况、职业技能培训状况进行切实调研并做好就业引导和服务工作。二是创新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业渠道。除了传统的熟人介绍等就业方式, 地方政府应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信息媒体手段, 及时向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推送就业信息;以现场招聘为载体, 就业服务部门通过组织开展“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产业园区招聘会”等活动, 将就业信息及时提供给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规范职业中介机构, 大力发展服务于农民工的社会组织, 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优势, 及时把招聘岗位、职业培训信息和创业优惠政策提供给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三是完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 推进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资源建档工作。在充分掌握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就业渠道、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就业困境等信息基础上, “建立农业、劳务、档案等部门的协作制度, 以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资源分类建档和职业教育培训档案建设为重点”, [6]做好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就业促进工作。

2. 加快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水平的提升

要切实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制定措施开展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其文化素养。一是要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从根本上铲除愚昧落后的社会土壤。二是要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 把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增加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 提升其自身素养和水平。三是强化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心理教育和法律教育。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教育已经不止于科学文化教育, 基于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期望值高, 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 工作耐受力低的特点, 需要加强对他们心理耐受力的教育, 提高其情商水平;加强法律教育, 增强法律维权意识和能力。只有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才能使其切实实现由劳动力资源向劳动力资本的转变。

3. 建立健全培训系统, 提升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 使其树立职业生涯远景

一是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既要注意利用市场机制来筛选淘汰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同时还必须加强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积极引导和组织他们自觉接受就业和创业培训。二是要加强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基于该类群体规划意识淡薄的特点, 企业、社会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都应该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培训课程和EAP计划帮助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确定职业目标, 明确职业规划, 并坚持一步步向前迈进。三是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在农业产业化上下功夫。新生代农业劳动力就业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的种植行业, 要更多地向畜牧水产、大棚蔬菜、花卉水果等现代新兴农业拓展, 增强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

4. 完善社会保障, 取消各种不平等制度性障碍

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 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最大的利益群体。所以, 一是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逐步加大农村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 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政策, 消除就业、医疗、住房及子女上学时所遇到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政策。目前要在尽快完善户籍管理办法、农村土地退出和利用机制等社会保障配套办法方面多想办法, 解决失地农民、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 为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解决后顾之忧。二是加强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权益保护。要尽快出台针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权益维护的专门法律、法规, 用人单位要主动增强规范化和法律化的用人理念,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用人单位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监督和惩处力度, 协调工会、律师事务所和司法机构强化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法律援助, 保障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就业权益。

5. 给予多方扶持, 鼓励自主创业

一是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重视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更期待未来的发展, 大多数人有着自己的创业梦想, 因而必须把解决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创业问题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纳入常住地公共预算之中。大力提高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 加强对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创业的人文关怀和技能提升, 鼓励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二是出台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政府、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机构、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要从政策扶持机制 (譬如工商注册、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方面) 、人力资本投入机制、立体化培训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等制度设计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提升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能力。[7]

参考文献

[1]陈艳芳.新形势下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转型问题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 2011.

[2]九三学社.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后农业发展方向的有关建议[Z].重庆九三学社委员会网, 2011-10-21.

[3]奉节县劳务办.奉节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呈现六大特征[Z].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 2011-08-31.

[4]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结果[N].重庆晨报, 2011-05-03.

[5]贾小波.新生代农民工现状及期望实证调研[J].生产力研究, 2012, (11) .

[6]马雁.谈谈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建设的几个重点[J].兰台世界, 2015, (02)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2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使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界限日趋模糊,乡村地区已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功能和特征,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非农化的结果不仅使部分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城镇人口,而且使部分由于城乡迁移政策而未彻底实现地域转移的农村人口在所从事的职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点形态上也具有相当的小城镇特性,成为准城镇人口。

2.异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地方**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劳务输出,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目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机理与作用主要体现在:(1)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城市工业及第三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符合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2)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利益机制和需求机制双重作用的结果,它有利于推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户籍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深化。(3)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进入城市,使劳动者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学习掌握了劳动技能,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个人素质。

3.多元复合转移模式。该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1)坚持城乡统筹。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民。(2)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市场。减少农民,使其转移到非农产业。(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4)搞好劳动外出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流动就业,缓解农村巨大的就业压力。(5)改革和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改革小城镇和中小城市户籍制度,城市之间实现人口无障碍流动,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经验借鉴或启示

(一)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选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按照多数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应走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发展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得不采取直接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跨越了发展轻工业、基础工业的阶段,而这两个阶段正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积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数量相对减少,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较多的情况,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较多的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二)发展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中国台湾在经济发展之初便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的战略,并为农业发展进行了必要的制度改革和物质支持,从而成功地启动了农业剩余劳力快速转移的进程。而印度和韩国由于长期忽视农业,农业增长相对于人口的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而使得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异常缓慢,韩国虽然具有较高的转移速度,但却长期与通货膨胀相伴。可见,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首先成功地发展了农业,才能保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顺利进行。

(三)资本形成能力的强弱是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重要因素。中国台湾和韩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显然与其较强的资本形成能力密切相关。而提高资本形成能力的渠道有两条:一条是像台湾那样,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资本积累的功能,提高储蓄率,走自我积累的道路;另一条是像韩国那样,大量利用外资,走资本引进的道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模式中既包含着成功的经验,也提供了应吸取的教训。值得重视的是,引进外资的规模应与自身的偿债能力相适应,避免陷入债务负担吞噬经济增长成果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应多样化。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迁移,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可行的。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可通过农村城市化的方式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我国台湾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采取了分散型转移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为纽带和以中心镇为细胞的多层次的城镇空间构型,并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样可避免像韩国和印度那样,因农村劳动力过量涌向大城市和不能有效地利用农村内部机制,而出现诸如大城市恶性膨胀、城乡差距过大,以及转移质量差,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无法同时实现等问题。

近年来,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已由2001年的14万人次增加到今年的50万人次;农民增收中非农收入的比重已由过去的1燉8提高到目前的1燉4。不少地方已将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实现本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对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肯定成绩,积累经验,打牢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基础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和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结合我区实际,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调查研究,制定规则。1995年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按照国家劳动部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管理暂行办法》新劳就险字〔1995〕号、《关于招收使用农村劳动力外来劳务工实行计划管理的补充通知》新劳计字〔1997〕1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收使用农村劳动力外来劳务工管理的通知》新劳计字〔1998〕83号。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引导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规范用人单位招用区外劳动力和区内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行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也是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自发性转移过渡到有计划、有序转移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增加农民收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机构,积极试点。2000年12月,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计委、农业厅、科技厅、建设厅、水利厅和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等部门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成立了自治区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指导小组,由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试点项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承担日常工作。指导小组确定米泉市、托克逊县、富蕴县分别为国家、自治区试点县市。各试点县市成立了以分管县市长为组长的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领导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基本形成了劳动保障、农业、水利、科技、乡镇企业、畜牧、教育、扶贫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米泉市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100个农村劳动力开发试点城市后,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有组织的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该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502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5,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实现经济收入148亿元。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对促进其他县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疆85个县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已设立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服务窗口,296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机构,并与20多个省、市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

三因地制宜,努力推动。为了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在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积极发展特种养殖、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实行农副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坚持“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培训原则,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三是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通过发展小城镇,开发农村副产品深加工、销售和城镇社会化服务岗位,就近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四是立足就近就地转移,鼓励返乡创业。各地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外出务工劳动力把在外面学到的专业技术、管理知识和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开办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自办企业的,侧重在帮助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上给予协调支持;对承包企业的,给予联系推荐。五是大力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各地利用县市乡镇两级职介机构,为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本区域公路、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和跨区域农作物收获。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就业观念的转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预期目的。

虽然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一是部门之间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工不清,造成上面职责不明、下面多头管理,就业服务、管理不到位,工作不协调。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效果。三是相关就业政策不完善,损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就内部环境而言,各地还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就外部环境而言,农民外出打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对优化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城镇化,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二、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根据国家现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发就业政策和城乡就业一体化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建议成立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厅、科技厅、交通厅、财政厅、建设厅、水利厅、教育厅、畜牧厅、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制定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建立起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管理机制。

二大力加强县市、乡镇劳动力市场建设,尽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市场就业机制。各县市、乡镇都应建立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开发就业的工作机构,明确“一个规划,两个加强,三个统一”的工作任务。即: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统一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统一城乡就业、劳动力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进城后的就业问题。同时,打破就业二元格局,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政策,使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身份、岗位安排、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一视同仁,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三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渠道。一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立足区内,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一产内部由种植业向养殖业、林果业转移;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从事季节性劳务创收。各地要按照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当地农民工人数必须占到普通工人数的50,引导企业使用区内的劳务资源。二是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劳务输出,把对国外、区外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农民到外地打工、创业。

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普通工应重点培训语言能力、法律法规、劳动纪律、施工和安全生产常识等内容;技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定具有培训资格的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培训。充分发挥劳动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农业、工青妇等各方面力量,紧紧围绕就业搞培训,利用社会力量搞培训,突出针对性、适用性、灵活性,真正使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五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等多种形式,促进劳动力逐步实现从农村向小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舆论工具,积极宣传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破除陈旧观念,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加入到转移就业队伍中去

一、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化经营

农业作为最大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提高畜牧、水产、林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外向型农业占农业的比重,重视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和商品基地。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拉长产业链,壮大提高农业各个产业。积极培育“龙头”,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高度重视培育发展农民运销队伍、经纪人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发展农业经济方面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二、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十五”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将大多由非农产业安排,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将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从长远来看,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将逐步扩大。要切实抓好乡镇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推动已改制的中小乡镇企业优化股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在大力推进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引导乡镇企业走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相结合的路子,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我省在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要深化建筑企业改革,提高组织程度、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继续发展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传统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不断扩大就业容量。

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引导个体私营经济拓宽经营领域,加快技术进步,扩大经营规模。综合运用金融、财税杠杆,鼓励农民创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大容量的劳动密集型载体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入集中、规模大、回收期长、能大容量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要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建项目特别是国债项目的建设。抓紧交通、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搞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以农村道路建设、电网改造为重点,加强农村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以重点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在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同时,培育大容量的劳动密集型载体。

四、加快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乡镇企业向镇区集中。要结合资源开发和临海工业布局,重点建设一批沿海中心城镇,增加小城镇密度,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联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或区域性商品批发市场。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业。通过强化产业集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以及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农民进镇务工经商、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五、全方位开展劳务输出,积极鼓励返乡创业

鼓励农民跨区域流动就业,是帮助农民增加原始积累,锻炼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全省劳动力大量集中在苏中、苏北,要结合实施南北产业转移工程,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开展跨省区劳务协作,抓住西部开发的有利机遇,与有关省区共同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定期交流地区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开展多样化的劳务交流活动。重视做好海外劳务输出工作。当前发达国家老龄化趋势的增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我省扩大劳动力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在信息、组织等方面搞好服务,推动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从建筑业向农业、电力、建材、路桥、石化、煤炭等多行业延伸,尽可能多地向海外输出劳务。要加快实行劳务输出产业化,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培训机构联合运作,以及各级各类劳务输出机构纵向、横向联营,建立劳务输出联合体,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

鼓励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环节。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把鼓励返乡创业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通过在小城镇兴办小型工业园区、商业服务业一条街等形式,为返乡创业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户籍、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增强对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吸引力。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要抓紧做好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交流机制,探索和总结不同条件下在外务工劳动力返乡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经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返乡劳动力在各行各业中的能人带头和典型示范作用。

六、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推行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

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比较集中的地区要建立多种职业培训基地,开展对口培训。劳务输入地区要加强对外来工的培训,劳务输出地区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本地传统特色,选择1-2个“拳头”工种作为突破口,开展培训工作。要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要求,调整和改革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建职业培训基地或培训集团,鼓励合法的民办培训机构发挥作用,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运用远程培训和广播、电视、函授教育等多种手段,继续利用“三下乡”、科技普及和农村夜校等有效形式,灵活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根据当地资源、劳动力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调动农村劳动者开展个人培训,自我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积极性,并发挥“能人”带动培训的效应。结合劳动预备制度的全面实施,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制度,力争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开通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充分发挥城乡公共职业中介的作用,鼓励发展合法的民办职业中介,建立面向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促使就业服务覆盖城乡。完善进入城镇就业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政策。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实行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取消对劳动者流动就业的限制,改革现行流动就业证卡管理制度,对城乡劳动者进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探索建立劳动力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制订和实行适用城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统一的管理办法。逐步打破城乡就业二元化分割格局,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七、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新生代农村剩余劳动力 篇3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转移劳动力

1 石家庄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状况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看出,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所占比例不高;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目的直接, 多是希望增加收入和提高技能;新生代农民工对培训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集中:建筑、营销、机械三大行业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首选行业;最受新生代农民青睐的培训形式是课堂培训和现场实习;新生代农民工更愿意就近选择培训地点;去大城市就业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后就业的首选。此外, 九成企业愿意招收熟练工并且要对新招用人员进行培训;企业较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 企业多愿意采用内部培训或委托其他部门培训的方式对新进员工员工进行培训;企业普遍反映, 通过职业培训能够为促进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1) 文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与上一代没文化内涵的农民工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大部分人都接受了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更是接受过职业培训。

(2) 消费观念较父辈更加开放。新生代农民工中很多人是从学校一毕业就直接进城打工, 或是从小跟随着打工的父辈生活在城市。城市人的消费观念对他们的消费观有着巨大的影响。

(3) 生活目标明显转移。比起父辈, 他们更希望将来能留在城市中生活, 对于城市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要远远大于农村。

(4) 生活方式差别显著。受城市的文化内涵影响, 他们也像城市人一样比较重视享受生活。

(5) 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新生代农民工重视自己的尊严和自身付出得到的回报是否合理, 面对不公正的待遇, 对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他们也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显示出他们与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 对城市的依赖性也显著增强。

3 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困惑、职业规划欠缺、学习培训的需求难以有效实现。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目标模糊、就业单位频繁变换, 学习培训的专业技能缺少可持续性或者不适应市场需求。这既浪费了他们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又不利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用工的稳定。

(二) 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角度分析其在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 思想认识上。不可否认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的文化层次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教育培训的态度。

(2) 经济状况上。由于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能力有限, 他们很多人都是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这种情况一方面削弱了其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大部分人在忙累了一整天之后再去学习的动力不足。这些都导致职业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3) 工作性质上。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在城市边缘的劳动密集型工厂从事着高强度的工作。

(三)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1) 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在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上一直不愿意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

(2) 政府角色的缺失。政府对农民工培训问题还是足够重视的。但采取的措施还远远不够, 执行的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首先, 经费投入不足。其次, 从国家教育方针来看, 农民工职业培训未包含于教育发展战略之中。

(3) 职业培训机构不健全。目前社会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机构或项目。很多职业培训机构仅仅是迎合了市场需求而开设了农民工职业培训项目。

4 提高石家庄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 加大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工作力度。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 不断健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政策, 形成完善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政策体系。

(二) 继续做好石家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组织实施。一是做好对全市项目实施县 (市) 的考评工作, 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工作机制。二是争取增加市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工程的补助资金额度, 不断扩大培训规模。三是指导培训机构要结合当地产业需求, 做好当地急需的特色专业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四是强化培训监管,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三) 加强培训的组织管理, 实现培训手段多样化, 切实提高培训工作实效。结合调研掌握的情况, 我们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培训专业的选则和培训内容的选定方面, 指导培训机构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入手, 紧密围绕县域经济产业需求选定培训专业, 实现培训与市场的紧密衔接, 重点扶持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培训专业, 力争形成即符合市场需求, 又具有当地特色的培训专业和培训品牌。二是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更方便农民, 应提倡培训机构下乡进村, 使培训地点尽可能地贴近农民居住地, 方便农民参加学习。

参考文献

[1]蔡干伟.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因素分析与思考[J].中国就业, 2010 (08) .

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问卷 篇4

1.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20~~50)的人口

()1()2()3()4()5()6()7()8()9

2.家庭农务劳动人口

()1()2()3()4()5()6()7()8()9

3.家庭外出务工人口

()1()2()3()4()5()6()7()8()9

4.农忙时节,是否与别家合作

()是()否

5.农忙时节,在外务工家庭成员是否回家帮忙

()是()否

6.如在农忙时,是否用机器

()是()否

7.一般用的是什么机器

()收割机()犁田机()播种机()插秧机()其他

8.农忙时是否会让小孩帮忙

()是()否

9.你觉得家中人口农忙时,在农忙是是否足够

()是()否()刚好

10.你是否暂停家庭成员外出务工

()赞成()不赞成11.外出务工人员一般多久回一次家

()6个月以下()一年()两年()更长

12.你希望外出务工人员多久回一次家

()6个月以下()一年()两年()更长

13.外出务工人员是否会把孩子交给家里人

()是()否

14.你觉得在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后,家里的生活水平是否有提升

()有明显提升()有一点()无明显提升

15.、最近几年再水稻收割季节会有外省的大型收割机到我们这边来,你是否会叫他们呢()是()否

16、请问您家里的平均文化水平是什么

()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17、您家里外出务工人员的最高文化水平是什么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18、您家里现在留在家里的人员的最高文化水平

()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19、您家里有没有在就近做工的人

()有()无

20、他们主要从事什么样的劳动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 篇5

对上式求偏导, 可以得到:

1、/>0城市人均收入上升, 预期收入上升, 则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可能性上升

2、/<0农村人均收入上升, 预期收入下降, 则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可能性下降

3、/>0农民工找到城市工作的概率上升, 预期收入上升, 则农民工进入城市可能性上升

从而, 根据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可以通过降低城市人均收入, 提高农村人均收入, 降低农民工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 即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距, 和提高寻找工作的难度。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不仅仅是将剩余劳动力束缚在农村,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更重要的是切实解决好这些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使他们可以通过辛勤的劳动真正的创造幸福生活, 改善生活条件。

首先, 缩小城乡人均差距。主要以下有两方面:一方面, 可以通过降低城市人均收入,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以及通货膨胀, 这种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倒退的增长, 不可取。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提高农民的收入。

第一, 改变传统种植方式, 进行现代化的种植。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属于人畜共产, 靠天吃饭。建议农民申请贷款, 或者由政府出资, 引进先进的生产线, 与此同时政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尤其是江河的治理, 滴灌的引进等具有外部经济的物品。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单位劳动产出, 从而提高农民人均收入, 但是有可能由于资本的引进, 反而释放了更多的劳动力, 所以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第二, 在土地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选择种植经济作物。相比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

第三, 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相比于初级农产品, 深加工的农产品具有更大的附加值。并且在深加工的基础上如果延长产业链, 结合民间资本, 进行“种—产—销”一体化, 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 而且可以更大幅度的提高人均收入。

第四, 加大教育力度, 改变农民的观念。一方面, 改变“进城就有好生活”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对于城市的就业形势不清楚, 更没有掌握所需要的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 是一种盲目的、随大流的、简单的人口流动。在此基础上, 当农民受过教育之后, 他们更应该选择留在农村, 用自己的技术和知识改变农村落后的状况, 而不是去城市竞争。相对而言, 农村的人力资本更少, 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更大。可惜很多农民, 甚至是那些有幸受了教育的农民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另一方面, 改变农民将孩子作为一种投资品的想法。更多的孩子并不是意味着更多的未来收入和保障, 而是更多的抚养负担和贫困的加剧。

第五, 大力发展城镇建设。使城镇成为由农村向城市过度的中间产物, 不仅可以通过制造业等的产业提供就业岗位, 并且可以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活的水平的提高, 例如交通的便利, 电网的普及, 低端的信息化, 消费品的选择多样化, 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富饶等等。

其次, 加大农民工寻找工作的难度。虽然这种做法可能会在短期内显得有一些“残忍”, 但是无论是对于城市的发展还是农村劳动力的发展, 在长期看来, 都是利大于弊的。

第一, 政府加强对企业用人单位的监管。坚决禁止一切使用童工的现象, 以及对于工作安全隐患的排查。08年出台的劳动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用人单位的劳动报酬, 从而使企业降低了雇员数量, 加大了农民工寻找工作的难度。

第二, 成立城乡劳动力输送机构, 前期可以由政府承办。一方面, 可以通过信息化集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缺口来召集农村劳动力, 使农村劳动力可以真正成为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蓄水池。另一方面, 由政府最为中介, 可以极大程度上避免厂商拖欠工资, 不上保险, 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第三, 通过行政的手段, 强制规定城市雇主只能雇佣城市户籍人口, 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禁止过剩的劳动力涌入城市。

另外, 以往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集中在城市规模的庞大, 人口的过度集中, 使原有的规模经济、运输上的便利等优势转变为一种劣势:交通便捷变成交通堵塞, 低成本转变为高成本。城市化的好处渐减少以至消失殆尽。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 社会动荡等问题。但是我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更重要的反映出来的是农民工生活质量本身的问题。他们生活在城市里, 却只有仅够维持生活的工资, , 他们住在城中村里, 他们天天穿梭于这个城市, 但是他们享受不到城市进程所带来的一丁点好处——没有医保, 教育, 退休等福利政策, 他们完全是被边缘化的“城市人”, 他们本身就是被剥削者, 但是他们还很乐意的承受这种剥削, 并且削减了脑袋去争取这种剥削。这样一种状况不仅仅是经济的悲剧, 更是社会的悲哀。

在此基础上, 笔者认为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不仅与预期收入有关, 还与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有关。尤其是一些青年涌入城市, 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收入的差距, 更是机会, 繁华, 美好, 物质的象征。尤其是城市生活条件, 生活水平和农村的对比, 对他们的心灵都有着极大的冲击, 即使城市的预期工资比农村的低, 也许他们也愿意蜗居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所以笔者认为农民工的观念, 以及他们的生活水平在人口转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代激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及转移原则.山区开发, 1996 ( 5) :52—53

[2]、朱元凤.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及对策.现代农业, 2007 (5) :77—78

新生代农村剩余劳动力 篇6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超过6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农村土地资源稀缺且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而且相对于有限的耕地资源, 农村人口还在不断增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深入, 农村耕地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这与不断增加的农村人口互相矛盾, 使得农村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从而阻碍了农村生产发展, 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从事非农产业后, 农村人口减少, 有效解决了目前突出的人地矛盾, 促进了农业内部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土地的规模经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而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 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同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非农就业所得的工资性收入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收入, 近年来, 来自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而对于农业内部, 由于解决了人地矛盾的冲突, 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 农民收入增长, 从而有利于新农村“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后, 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从而要求改善居住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要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 改善村容村貌和建立新农村新风尚。转移出去的农民在城市接受了城市精神文明的熏陶, 接受各种先进的科学文化, 知识、技术和思想, 这些转移出去的农民当他们回乡创业时也影响着周围的人, 从而逐渐改变现有农村中传统、落后的不良面貌, 在农村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貌, 从而有利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

2 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对策建议

2.1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推进小城镇建设, 合理有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县域经济, 重在发展中小乡镇企业, 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一方面, 乡镇企业投资规模小, 投资方向和投资形式灵活多样。另一方面,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健全农业调整体系,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小城镇数量多, 规模小, 基础设施不足, 而有些地方盲目扩展小城镇建设, 给当地政府和农民带来了很大负担;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投入不足, 农村交通、通讯、生活等设施的落后, 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等农业生产设施严重落后,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差, 农民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小城镇的建设。因此, 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做好小城镇建设的规划, 突出重点, 优化乡镇企业的布局, 通过小城镇建设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了土地、农业内部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 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环境和投资环境, 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2.2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发展农村规模经营,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但这种以劳动力的高投入为代价的小规模、分散化地经营模式阻碍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已越来越大地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影响了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而对于我国目前的土地产权制度来说, 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 农民把土地视为安身之本, 立命之所, 以均田制为基本特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满足了世世代代农民对土地的渴望, 但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现实, 使得中国农民一方面不得不流动, 以求改善生活条件, 同时又不得不担心失去土地后缺乏生活保障, 致使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完全转移出去, 在流动的同时仍然保留土地, 这种转移使得农村土地不能集中经营, 甚至出现农村土地抛荒的现象, 农业难以实现规模经营, 农业发展缓慢, 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困难。建立土地流转机制、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已成为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我们必须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 在巩固所有权, 稳定承包权的基础上, 放开经营权, 建立健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机制, 加强土地流转, 这既可以照顾目前农村均分土地的现实, 又可以满足农民的土地情结, 实现土地的保障功能, 还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加快土地流转, 通过扩大经营规模, 把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 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机械化程度,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把有条件转移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在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就地转移, 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2.3 发展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 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 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 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经营方式, 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 造成了农村第一、二产业发展落后, 无法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 一方面能够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力生产率, 有效增加农户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状况, 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 能够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 加快农业资金积累, 为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 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提升和优化, 提供新的结构性劳动岗位,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有利条件。发展农业产业化, 要从资源条件出发, 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施种植业, 养殖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延伸农业产业链, 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门路。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主导产业规模优势的形成和不断壮大, 使城市的先进技术、科技人才、资金、经济信息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向农村, 优化、提升农村经济结构, 使科学分流、配置农业剩余劳动力具备可靠的农业经济结构条件。

2.4 开发利用转移中劳动力的“反哺”作用, 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当前, 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 也造成了农村人才外流, 青壮年劳动力缺乏, 老弱妇女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 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困难。而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经过城市经济和精神文明的洗礼, 经过合理的引导与教育, 能成为农村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为此, 政府应鼓励和引导农村在外打工的优秀青年在积累原始资本的同时, 积极学习, 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为回乡独立创业创造资本和技术条件。这些较高素质的农民工返乡后, 不仅带回了多年打工积累的资金、市场信息和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技术, 他们的回流将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就业机会, 还因为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相处, 促进了城乡文明的沟通, 将农民工艰苦奋斗, 吃苦耐劳的精神, 淳朴厚实的作风带到了城市, 将新思想、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回农村, 促进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基于此, 政府各级领导应因势利导, 对农民工的回流予以积极的鼓励和扶持, 为他们提供政策服务, 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回乡的劳动力通过在外不断学习, 积累知识和财富, 当他们回乡后或想想承包土地, 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的农业知识致富, 或想回乡创业办企业, 他们对于以前的分散的小农经济是比较排斥的, 因此, 政府各级领导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应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 发展农业产业化, 同时政府还应当坚持“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 综合开发, 配套建设”的方针,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努力为他们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而这些回乡创业的农民工通过自身的努力, 一方面带动了一直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积极向上, 另一方面也通过他们的创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为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建设环境。

3 结论

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数量与有限土地资源的突出矛盾, 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 而且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 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是与上述问题密切相关, 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有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灵活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同时还要发挥回乡劳动力的“反哺”作用, 只有合理有序的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农”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潘维, 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新生代农村剩余劳动力 篇7

关键词:劳动力,农村工业,农村教育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而绝大多数劳动力又处在农村。2 0多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改善了劳动力的利用状况, 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影响

(1)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素质

2006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 实际增长6.8%, 其中外出打工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1 7.2%。同时, 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8 0元, 比上年增长8.6%, 占农民收入增量的3 4%以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 这些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 有力缓解了农村资金紧缺的矛盾,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劳动者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学习到许多技术和管理知识, 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2)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不仅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 而且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带动了农村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 进而推动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的乡镇企业为例, 20余年间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了近200倍, 有效地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推动了农村经济总量的扩张。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看,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放了传统农民,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隐性”失业的压力, 增强了社会稳定。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消极影响

(1) 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由于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非农收入即使成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人也不会轻易放弃所承包的土地, 他们会将这块土地作为最后的生活底线来经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不会在土地上投入的很多, 他们只是重视是否拥有土地。在中国, 由劳动力转移而导致的农村土地低效率在很多地区已经表现的非常严重, 这种情况对于我国这样的土地资源紧缺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2) 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由于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多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 体力较好的青壮年农民, 而留下来的多为老弱病残和妇女文育, 导致该地自身人口结构相对劣化, 有效劳动力资源不足, 农业劳动力的平均人力资本水平会降低。

(3) 引发了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带来了一列农村社会问题, 例如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夫妻长期不在一起导致离婚率增加的问题等。同时,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 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缺失, 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被拐卖儿童群体中, 第一位是流动儿童, 第二位是留守儿童。

二、引起消极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推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对其造成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深入分析造成这些消极影响的原因, 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土地流转制度障碍

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但我国现有土地制度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制度安排, 从而阻碍农业的规模经营。因此, 尽管现时农村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在脱离农业务工经商的同时, 仍然需要继续保留农业承包地的兼业状态。这样, “兼业”问题与农业小规模经营势必长期存在, 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 社会保障、户籍制度障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必须考虑进城后能否有稳定的收入以及能否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问题。现行的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劳动力进行城乡分割, 流动人口进城后没有正式身份, 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困难, 农民在城镇经商务工办企业, 也受到太多的限制, 最终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提高, 使得他们转移后的就业普遍缺乏稳定性。另一方面, 由于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户口还在原来乡村中, 与原来的土地保持着联系, 使农村土地闲置, 良田抛荒,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进城读书的成本太高, 也成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

3. 政府的意识形态因素

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涉及到政府工作的许多方面, 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配合, 但目前还缺乏这种统筹全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意识及规划, 而且相关政策和法律都不是十分完善。我国虽已进入全面建设市场经济的时期, 但我国政府的很多基层官员在意识形态上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中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即要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而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面对的又是这些地方基层官员, 这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容易导致政府的办事效率不高。

三、相应的对策措施

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市场主体来看, 涉及到转移的农民、各类中介、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单位等;从转移的环节看, 包括用工信息的发布、农民工的招用、技能培训和维权服务等;从政府的管理职能看, 涉及到农业、劳动、公安、民政、计生等多个部门;从转移的调节手段来看, 既有行政手段, 又有市场调节。因此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应当以系统化的理念, 尽快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 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 建立健全维权体系;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如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

2.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 一方面, 应围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 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 形成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相互依托的组织体系, 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非农部门在农村的扩张和发展, 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支撑条件, 两者互为条件,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走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引起问题的治本之策。首先, 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 加大教育投入, 在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普及高中教育, 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素质。其次, 要充分发挥本地职业高中、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的作用, 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短、中、长期专业技能、法律法规和务工常识等方面的培训。这些措施不但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收入, 而且在他们回乡后能把各项技能运用到农村的经济建设中来,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我国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为乡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比较利益的制度前提, 促使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但目前土地制度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制度安排, 没有实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要求, 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入股、租赁办法, 使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 推动农村上地流转制度的建立, 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二是在明确界定集体产权的前提下, 将进城定居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收归集体, 但保留进城农民继续分享集体积累收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至土地承包期结束。

5.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

尽快放松原有的户籍管理, 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 减少甚至取消落户费用, 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转为市民。可以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政策, 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 相应改革就业、入学体制, 平等对待新进城落户居民与原城镇居民的权利和义务, 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并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这样,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和流动将变得更加理性。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一是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考虑当地实际情况, 科学确定保障标准。二是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一般地区普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经济发达地区还可鼓励农民个人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缴费方式多样化, 在乡农民可由个人、各级财政分别负担, 按合理比例缴费;进城务工农民按所在地区养老保险政策, 由个人和用工单位按一定标准灵活缴费。三是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重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政府应发挥资金利益导向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冯州:《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农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民收入与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李红艳:《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财经大学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思考 篇8

一、采用多元化安置,实行多向分流

一是建立城市劳动力调节体系,政府和民间采取多种渠道扩大劳务输出,积极开拓国际输出门路。通过外出农民出国打工,每年创造收入非常可观。二是推进农村非农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农民的职业介绍机构。二是在输出地建立劳动力和外出劳动力档案,将劳动力统一由乡镇和县级农经部门管理。将劳动力档案输入电脑实行电脑化和网络化管理。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等级培训。三是推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对劳务市场的预测、调控、立法、监督,使劳动力转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纸上谈兵。必须采取多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就是农民增收的好办法。农民要想实现劳动力自身价值,就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一次转移”和“二次转移”。但“一次转移”具有许多局限性和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二次转移”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但是,这种转移只是就业空间的简单转移,劳动力性质本身没有变化,仍然保留着农民身份,是一种兼业转移,是劳动力的初级转移或可称之为“一次转移”。这种转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一是组织化程序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劳动力供需存在脱节。二是缺乏可持续性和确定性。大多数转移劳动力保留着农民身份。职业稳定性差。三是就业层次低。农村劳动力文化和技术素质偏低,集中流向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体力劳动,难以进入较高级产业和岗位。四是社会保障和服务缺乏。农民工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子女就学、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也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农村劳动力“一次转移”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较高层次人力资源的需求。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是指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依托市场调节和政策引导,实现农村劳动力由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变为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第三产业转移,职业流动、身份转换和居所迁移同步进行,生活方式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自谋职业的城镇居民。“二次转移”不仅是“一次转移”的延伸,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解放“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目前一方面是低素质、低技能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另一方面是新兴产业和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对训练技工和具备较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缺口日益加大。加大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可以缓解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其次,产业升级不仅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投入,更需要大量具备较高劳动技能和素质的劳动者。第三,通过引导具有一定创业能力和谋生能力的农民进入城镇成为城镇居民,形成新的消费群体,将会扩大对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的需求,刺激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镇的发展。目前实现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面临着有利的环境和机遇。一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中期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将导致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发生新的变化,进而创造新的就业空间和机会。二是城镇化加速发展,将带来城镇产业体系的加快发展和就业空间的拓展。三是农民工经过“一次转移”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创业意识、城市意识和学习意识逐渐增强,择业标准和自身发展的期望值提高,具有“二次转移”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推进“二次转移”须采取如下新举措,大力拓展转移空间。

具体措施:

1. 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当前应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既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优势,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的增长,又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重点,积极发展,从而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2.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能够平等竞争、自由选择、自由流动。

加快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保障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合法权益。完善省、市、县垂直的职业介绍组织机构,并与省际间、国际间的服务网络相联通,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以充分发挥职业介绍机构在劳动力转移中的媒介作用;尽快建立有关城镇劳动供求信息的预测、预报体系;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从而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

3. 加强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受农民自身人力资本素质和适应力的制约。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市场意识较强,能够通过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的岗位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而当前我国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使得他们进城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出资,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改善办学条件、普及农村儿童的义务教育,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4. 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的制度性前提。

尽快改造传统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实现户籍管理上的城乡统一,实行城乡一致的劳动用工制度;缩小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在用工成本上的差距,改革土地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代替目前土地和农业对兼业农民的保险机制等。只有在制度上废除造成我国城乡分离的基础,使农民真正获得国民待遇,才能从根本上为农民进城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最终完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5. 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6. 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工商、劳动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及农民进城入镇的优惠政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放活土地使用权。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范农村分配关系,不得在规定承担的有关税费外,向外出务工的农民加收其他任何费用,从源头上堵塞各种乱收费渠道,从根本上减轻进城镇务工农民的负担。

7. 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路 篇9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和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 1978~2007年约有2.28亿名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目前, 农业劳动力中, 剩余劳动力约有9, 000万~1.1亿人左右, 这一数字是基于我国目前农业劳动生产力和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的水平上作出的估计。从长期来看, 随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失业人口的逐渐增加,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劳动力都是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在转移途径方面,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初是就地转移, “离土不离乡”;改革开放后, 大部分是异地转移, “离土又离乡”, 1982年出乡就业人数为200万人, 到2005年出乡就业人数达10, 824万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对全国2, 749个行政村调查显示, 近50%的农村劳动力已经转入非农产业, 其中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打工几乎各占一半。其中, 东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就地转移为主, 而中西部地区则以异地转移为主;在转移的方向方面, 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来源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2006年中西部外出劳动力占全国外出劳动力的60%以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入地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转移产业方面, 20世纪八十年代以第二产业为主, 20世纪九十年代后以第三产业为主。据统计, 2005年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40%, 第三产业占60%。其中, 全国第二产业人员中, 农民工占56.7%, 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0%, 建筑业占80%。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 农民工占52%, 城市的餐饮服务业, 农民工几乎承担了90%以上, 家政服务几乎完全由农民工唱主角;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基本是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 其平均年龄在31岁左右, 70%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

二、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与主要制约因素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 素质低

首先, 我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 数量巨大, 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在我国农村, 由于经济和观念原因, 农业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同时, 城市化进程缓慢, “农转非”的政策并未放开, 农村人口的迁出率较低, 造成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滞留。

其次, 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 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据有关资料显示, 2004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中,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 初中占49.3%, 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12.5%。另外, 由于专业人力要素投资不足, 农村中接受专业技术教育者寥寥无几。据统计, 全国农业劳动力中各类技术人员不足7%。文化素质低、未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 其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 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 因而只能从事一些依靠传统方式生产的工作, 很难开拓新的就业渠道, 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另外, 劳动力素质低下, 必然使其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缺乏稳定性, 从而出现转移中的回流问题。因此, 劳动力素质低下已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受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有三种:农业内部消化、就地进入乡镇企业、跨地区流动到大中城市。但就目前而言, 这三种转移途径都陷入了困境。

首先, 向乡镇企业转移难。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一直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乡镇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因而容纳劳动力很多, 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八十年代, 乡镇企业吸纳了1亿多剩余劳动力, 进入九十年代吸纳能力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其一, 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资金趋密, 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其二, 政府从宏观利益出发加强对乡镇企业的规范管理, 大量易造成各类污染的“五小”乡镇企业和资源型小乡镇企业被强制关闭, 减少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约200万人;其三, 受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和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 产品销售滞阻;其四, 随着改革深入, 乡镇企业生产管理粗放、产品技术档次低、分散化布局、没有聚集效应等问题充分暴露, 使乡镇企业竞争力大大下降, 经济效益不佳, 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据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乡镇工业总产值每增长1%, 所带来的就业增长比由1978~1984年的0.75%下降到1985年的0.30%, 1992年降为0.15%, 现在已进一步降到了0.12%以下。

其次, 向农业内部转移难, 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其一, 现阶段对农业后备资源的开发能力十分有限。从国家方面来看, 由于国家财力有限, 在较长时期内国家难以支付巨额资金来开发农业后备资源;从私人角度来讲, 由于开发农业后备资源的见效期较长、收益率低, 私人没有动力进行大力的投资和开发。因此, 通过向农业的广度发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渠道在较长时期内并不畅通。其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后导致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民营企业很少, 许多农副产品以初级产品形态直接进入市场, 产业链短, 附加值低, 难以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其三, 现有的农村城镇建设缺乏产业发展支撑, 不能形成主导产业辐射发展的市场推动机制, 中心城区缺乏对周边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城镇建设普遍重数量轻质量, 重规模轻实效, 大多还停留在居民点建设的层次上, 有城无业的现象不乏其例, 使小城镇建设不能发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其四, 我国加入WTO后, 农业面临外国低价农产品的竞争, 从我国与国际市场主要粮食产品价格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我国大豆价格比国际市场高39.7%, 玉米价格高50.6%。2007年农产品关税继续下降, 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 这些都将减少农民收入, 增加就业难度。

最后, 向城市转移难, 城市难以再大规模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进城就业是在我国总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背景下的城乡就业结构调整, 既面临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总量约束, 又遭遇各种歧视性制度的结构制约。其一, 城市本身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一方面从城市劳动力供给角度来分析。近年来, 城市出现大批下岗失业职工, 他们的再就业问题本身就很严峻。同时, 大量的并且逐年递增的高校毕业生也参与城市就业岗位的竞争, 使得城市的就业压力更加严重。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预测, 2007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人口将超过2, 500万人, 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 000万个, 就业缺口在1, 500万个以上。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上缺乏竞争优势, 大大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难度;另一方面从城市劳动力需求角度分析。 (1) 自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 我国的出口量最多的商品, 大多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如纺织品、玩具、电子加工品等领域。这些产品的出口大都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上, 过去几年里, 由于条约的照顾, 允许将一些保护性的政策延续一段时间, 比如对某些行业保留较高的进口关税或出口退税,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这种传统行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因此, 这段时间内这些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行业的发展将促进劳动力的转移。但是, 从2007年7月1日起, 我国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 553项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 2, 268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进一步降低。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三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显示, 在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中,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企业影响最为明显, 并且预计出口下降的企业主要涉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金属制品等行业, 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预计, 今后一段时间内这些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有所降温。 (2) 近期, 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许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尤其是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不景气, 建筑业萎缩。从上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特征看, 这些行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部门, 它们的出口和发展滞缓, 必将减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 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其二, 九十年代中期许多城市政府出于多种原因, 通过实施“腾笼换鸟”、设置学历门槛等措施, 出台了保护本地劳动力、排斥外来劳动力的系列歧视性政策, 使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相当困难。其三, 城市化水平发展滞后。2007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44.97%,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远低于我国85%的工业化水平, 也低于当前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滞后意味着城市就业容量的有限, 这将延缓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

(三) 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体制障碍。

中国现有的制度安排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包括现行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制度, 严重妨碍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我国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虽然放宽了农民进城的条件, 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大中城市的户口准入门槛依然很高, 限制或阻碍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二是农民与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社会保障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 无法跟城市人口公平竞争, 同时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孩子上学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他们无法融入城市生活, 实际上是城市的边缘群体。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导致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就业, 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工作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三是我国目前土地流转制度仍然不利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这样不能割断转移劳动力同土地的“脐带”, 导致有能力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农民没有土地资源, 同时进城务工人员的土地撂荒或离农人口“两栖化”, 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

三、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

过去的一般经验认为, 从农村到城市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如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素质低下、城市失业率高、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制度安排不合理和不健全等, 这些困难和问题短期内是不能解决和克服的。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如城市就业压力问题、“城市病”问题、农村留守老人赡养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精英人才流失问题等等;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景气, 出现了大量农民工回流问题。因此, 根据我国国情, 当前要注重充分挖掘农村自身就业潜力,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等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逐步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一) 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仅靠往城镇转移, 在短期内是有困难的, 必须多渠道分流。

1、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消化劳动力。畜牧、水产、蔬菜、养殖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 随着市场的开拓及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 这些农产品的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会有所增加。

2、通过发展大农业, 创造更多的农业就业机会。大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我国目前待开发的农业资源前景十分可观, 农业内部就业空间是很广阔的。有2/3的耕地属于需要改造的中低产田, 还有5亿亩宜开发的荒地, 18亿亩宜林、宜草的荒坡, 2, 000万亩成海滩涂和3, 000万亩可养殖的淡水水域, 如果这些资源有1/3得到有效开发, 可吸纳的劳动力就要以数千万来计。如果再进一步抓好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 则可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因此, 在农业开发上, 必须综合开发, 利用耕地、水面、空间资源, 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的高效农业, 通过对农业的综合开发,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3、加快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促进农业劳动力内部消化。在农村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 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组织实施生物工程, 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 开发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培育生物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作为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4、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农业产业化可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引导分散的农户由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把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系列, 使农业成为一个包括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列。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有效地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门路, 促使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农村内部就业。

5、通过调整农业结构, 做强农业, 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 扩大转移的空间容量, 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小城镇由于具有更接近于农村, 农民进城的门槛和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等优势, 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农民涌入城市产生的种种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就是要以小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 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小城镇建设调整产业结构, 带动农村经济;以小城镇建设接受新的文化观念,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 通过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拓宽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 拉动就业需求,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就业。

具体而言, 加快小城镇建设,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因地制宜, 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推进小城镇建设, 改变过去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发展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导致的有城镇而无产业的虚假城镇化。要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 做到协调一致, 相得益彰, 保证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可持续性。目前, 面对东南部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始出现资本密集化, 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下降的趋势, 要因势利导, 推动一些企业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 扩大它们的发展空间与领域, 使其更多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 鼓励农民工回流创业,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 进城务工若干年后, 都将返回原籍, 继续自己的农村生活或者在故乡寻找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 即所谓的民工“回流”。近两年, 我国很大范围上的农村和乡镇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批又一批曾经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工, 陆续带着技术、项目、资金返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 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农民工创业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 截至2006年, 全国累计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同时, 近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 开办工商企业, 兴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1/5, 形成了以创业带动就业, 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 为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槛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 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 1名回乡创业人员每兴办一个企业可以带动7~8人就业, 全国有近500万回乡创业人员, 可以安排3, 000多万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每人每年增加了5, 000元左右的收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情况调查提供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实证支持。据百县301个村的调查, 回流农民工3.7万多人, 占外出农民工的23%, 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0%。其中, 回乡创业者占回流农民工的16.06%。据对3, 026名回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 1990年以前回乡创业农民工只占4%, 1990~1999年回乡创业的占30.6%, 2000年之后回乡创业占65.4%。其中, 2003年以后就有43%左右的打工者回乡创业。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加快, 农民工回乡创业前景广阔。由于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 农民工回乡创业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 在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 各级地方政府要构建回乡创业支持体系。首先, 各级政府尽快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吸引农民回乡创业。凡是回乡创办各类企业的, 只要符合法律及国家的产业政策、能吸纳农民就业的就要给予帮助, 在工商登记、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对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做出显著成绩的企业家、个体户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其次, 在做好政策扶持的同时也要做好对民工回流创业的实际帮助, 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建设创业组织机构、构建创业者服务平台、建立创业信息网络人才库等一系列措施方便农民创业行为的实践。最后, 对于民工回流已经创建的企业, 要采取保护引导的态度, 保障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多种权益, 保持农民工所办企业的发展后劲。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文化、法律、政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防止他们在脱离城市的打工环境后止步不前, 不断给他们“充电”, 努力实现创业民工从“作坊主”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变。

摘要:从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 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小城镇建设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等,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对统筹城乡一体化, 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民工潮,就地转移,回流创业

参考文献

[1]徐平华“.三农”问题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参考, 2008.58.

[2]韩康.农村就业增长的困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3.

[3]陈柳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1.

[4]武文杰.农民工掀起新的回乡创业潮[N].中国县域经济报, 2007.8.6.

上一篇:学业辅导下一篇:企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