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共鸣

2024-05-06

情感与共鸣(精选十篇)

情感与共鸣 篇1

第一节:舞蹈内在的本质属性——抒情

每一种艺术都有其不同的本质属性, 视觉特征是现代绘画的本质属性, 而记录性则是影视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那么舞蹈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情感——舞蹈内在的本质属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舞蹈表现感情是全能的, 既可以大到某种情绪范畴, 也可以细到一个人内心的情绪波动过程。现今出现的被称为“心理舞剧”的作品, 更是为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而服务。例如英国独幕芭蕾舞剧《丁香花园》。

诗人闻一多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历史资料和古代文物让我们了解了原始人的舞蹈形式和状态, 其表现内容主要是展现生命的活力并抒发他们的内心激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古至今舞蹈艺术中蕴藏的强烈抒情性。

第二节:内心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舞蹈

如果世界上没有语言, 那么肢体将成为代替语言的沟通方式, 这种最为直接、简易和古老的沟通方式也称为人们将隐藏的情感外化的体现形式, 于是舞蹈就当之无愧的成为人们宣泄、表达情感的工具, 在升华后形成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有的诗人和艺术家, 根据舞蹈的强烈的表达内心情感的特点, 称它为动态的形象诗歌, 这是很有见地的, 因为舞蹈艺术反映客观生活, 并不是单纯的模拟和再现生活。一般说它不同于戏剧等表演艺术, 可以细致的过程、情节, 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容。它是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段, 用高度精练、概括的诗一般的舞蹈语言来深刻反映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舞蹈形象是生活情操和心灵火花的升华和体现。强烈抒情性使舞蹈艺术具有迷人的魅力和强烈的美感。”【1】事情通过情感表达出来, 而情感通过心灵而释放出来。

第二章:舞蹈编导与情感共鸣

第一节:编导的个人情感

新中国成立之初, 大批表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题材的作品应运而生, 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随着国家的发展, 新生派现代舞传入中国, 给舞蹈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其中就包括一些表达编舞者个人情感题材的作品。现代舞蹈家们受到新型文艺的洗礼认为舞蹈应该为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服务, 因为它是一种最为原始的情感冲动, 也最为符合舞蹈的本质属性。由此而产生的作品, 引发了不小的影响, 并成为当时舞蹈创作的新兴题材。可以说到这里我们就产生疑问了, 当这种标志着改革和创新舞蹈进取中以后, 却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 编导的个人情感无法传递, 于是观赏的重心偏移到了动作层面, 因而产生了那个对现代舞的误解, 认为现代舞就是在地面流畅爬动的舞蹈。如此说来, 舞蹈编导在创作作品时应该将自己的个人情感灌注到大众情感之中, 只有被人们所理解的情感, 才能引起对作品的共鸣。

第二节:编导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那么, 如何引起观众的共鸣成为最大的疑问。

首先, 我们应该尊重内心情感, 你所想要表达什么, 就去编什么, 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深深地被人们记住, 也只有抓住人心的东西, 才能被认为是好的东西, 否则你的作品将被动作和技术掩盖, 成为被奴隶的艺术。

其次, 我们应该尊重观众, 舞蹈是一门视觉艺术, 通俗地讲, 作品创作出来就是给别人看的, 换句话说, 作品只有上了舞台才能算是真正的成立了。同时, 时代赋予人们共同的心声, 作品只有表达观众都想诉说或倾听的内容时, 才能更加生动、深刻的走到观众心里去。

由此说来, 观众就很重要了。什么样的观众群才能理解你作品的意义, 而不至于让作品显得空洞, 就是舞蹈编导应该在创作时注意的。举个例来说明, 现代舞进入中国时为什么有人会说, “只要看不懂的舞蹈就是现代舞了”, 其实, 造成这种说法的原因很简单, 中西方文化差异可谓是罪魁祸首。对于民族危机刚刚过去的中国观众来说, 个人情感是多么渺小的事情。同样的道理, 如《中国妈妈》这样的作品到美国演出, 观众是无法体会这其中蕴含的深层的母爱的, 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所以编导创作舞蹈, 应在尊重内心情感的基础上, 找到与你同处时代、地域、文化的观众的情感共鸣, 只有这样的作品, 才能凌驾于动作之上而感动自己和他人。

第三章:舞蹈创作的情感表达

第一节: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上世纪80年代, 舞蹈进入了写情的时代, 我们称这种情感为“核裂变”。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情来洞察角色的内在情绪和思想活动。舞蹈演员应深刻地从人物出发, 使情绪始终贯穿于自己的表演之中, 通过形象思维的过程和艺术联想手段, 使表演达到看景有景、看山有岭的境界。

编导根据自身性格, 决定舞蹈的情感基调, 演员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 可以是内敛式的表达方式, 将一份情感冷静而又力的漫漫侵入人们心里, 或是给一个爆发点, 催泪弹似的模式, 将悲剧以荒诞戏剧的形式来表现。情感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的创造空间也很广阔, 也许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选则一种与自身作品作为贴切的表达方式, 也是一个考验舞蹈编导的过程。

第二节:作品的情感升华

舞蹈艺术是情感的必然流露, 同时也要经过长期、科学、系统的规范, 通过内在情感结构的外化, 随心所欲的技巧化, 感情化的运动, 创造传达出内心的情感。编导要把心理活动转化为具象, 要克服意识和动作思维的分离, 延续情感并外化。做到情感与动作充分融合、情感和表现充分自由。

情感是编导对客观事物所存在的一种心理体验, 观点不同, 情绪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喜怒哀乐欲惧都是由一定的客观原因引发的, 编导不能像一般人那样停留在感受上, 满足于个人情绪的自然增减, 必须从情感出发, 在生活中实践中寻求独特、深刻、细腻的心理感受, 使情感在显现的意志中去升腾, 然后通过舞蹈表达出来。

当舞蹈编导在个人情感与观众情感中, 找到一个契合的支点, 那么在情与意的交流中作品就已经成功了。

参考文献

情感共鸣作文450字 篇2

也许在你听到他们说那些话的时候,我感觉很狂妄,可是你扪心自问,有多久时间没有自我反省一下了。没有好好的想一想自己做这些事情了,愿意和初中了,是不是还在机械化的进行这重复以前的事情。

也许很多人是因为身份联姻,不能把合同事情说的那么清楚,明白不能把那么多的过往都给你缠头的一清二楚。e但是它没有曾经想象过那些事情发生了因果关系和最终的.艰巨,但是这些也并不一定就一定是代表着一种悲惨呀。

也许是你觉得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会幸福,但是你对他们而言都是有着绝对不一样的情况,他们在别人面前演的那些戏速度,这很不一样的情况。

假如有一天也突然能够看清楚那些宫廷剧对真面目,也许就不会觉得这些东西太假,太天真了,他们本来就只是像小说一样的存在,纯粹来娱乐别人的。就算是你真的不喜欢,也请不要在继续吐槽下去了,你不喜欢看的也比有别人喜欢看,不要介意肮脏的你自己,又恶心了别人。

情感共鸣与美术欣赏 篇3

一、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是前提

学生普遍存在自尊心较强、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在学生的青春期,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思维和想像力的提高,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并趋于成熟。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初步形成,表现在审美对象的不断扩大,涉及到自然、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能对抽象的形象所包含的情感意味有较深层次的体验和把握(如:曲线的流畅、柔和、温暖;直线的坚硬、刚强、挺拔、冰冷)。中学生有较强的审美感知的敏锐性,审美想像活跃,审美评价能力初步形成。十几岁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审美对象,他们个性强烈,对艺术有偏爱。我经常听到学生之间的争论,有的推崇中国传统艺术,有的喜欢西方现代艺术,各不相同。当然,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鉴赏上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分化程度也较高,由于环境、个人兴趣以及所受的美术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二、在欣赏中,正确地选择作品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往往对自己非常熟悉的美术作品表现得没有兴趣,对完全陌生的作品也无动于衷,只有对那种似乎知道一些但又比较陌生的作品才会有极大的兴趣。而那些十分新颖、富于变化、对比强烈的作品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在选择欣赏对象时我尽量选择形式感强的,能够体现鲜明个性的作品,如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凡高的《向日葵》等。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的情绪、情感不是只凭教师的几句话几个问题就能调动起来的,学生情感达到与作品共鸣的状态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中间的桥梁就是联想和想像。

三、联想和想像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必由之路

以自身的情感经历和对美术作品中的情感流露来感知作品,以此来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无穷的想像,达到共鸣状态。美术欣赏中涉及的想像一般以再造想像成分居多,它是面对艺术作品展开的,也是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过程。学生欣赏作品经常不囿于作者的原意和动机,而是根据个人的情感和内心储存的审美经验,对艺术作品重新加工、改造、组合来铸成新的情感体验。例如欣赏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图》时,我先请学生观看作品,然后谈谈自我感受,谈谈想到了什么?组织他们讨论,各自发表看法。学生总结出有寒冷、空旷、孤独、荒凉、寂寞等诸多感受。学生对作品的意境有很深的体会,在不断深化情感的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分析作品所运用的技法特点,最终达到欣赏育人的目的。

总之,欣赏课要真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情感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学生对作品产生情感共鸣的心理机制及有效手段是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春美中学)

与文本对话寻情感共鸣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充分利用文章中的精彩片段, 让学生充分感受, 全身心诵读, 激活语言, 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时, 我自始至终贯穿了以读为本的原则。紧扣精彩词句, 指导学生读课文, 读懂意思, 读出形象,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读的方式也有变化, 或教师引读, 或学生自读。学生的读, 有集体读, 分组读, 男女分读, 个别读, 比赛读。尽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学生通过诵读、揣摩、品味, 体验所描绘的情境,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使自己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 心灵受到震撼, 渴望投入祖国大自然的怀抱。

一段乐曲——激发探知的热情

教学文言文《郑人买履》时, 由于小学生初识古文, 难免会由于对文中词句感到生疏, 而产生厌学心理。我针对学生特点, 有意在开课伊始设计了古筝小调《渔舟唱晚》, 同时在屏幕中一一旋转出示课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兴趣。师生渐渐沉浸在古韵当中, 随后学生自然希望进入读文的情境。

一个短片——珍惜拥有的幸福

《触摸春天》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我用投影打出这句话, 引导学生齐读这句话。这是作者由眼前动人的—幕所抒发的人生感悟, 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谈及感受时, 只有几个学生说道:“安静虽然是个盲童, 但她用自己的心灵来触摸春天, 感受世界, 她是多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啊!从她的身上, 我体会到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 都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 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看到孩子们紧锁的眉头, 我马上播放了像海伦·凯勒、霍金、邰丽华等很多身残志坚人物的事迹和精彩瞬间短片, 学生们边看边议论。有了感悟, 有了反思, 学生们都投入地参与到情感体验和朗读中来。

一次练笔——洋溢温暖的祝福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 创造是每个人身上潜在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时刻要扩张、发展、成熟, 一旦有了某种机会就会主动显露。续写《穷人》, 无疑表露了学生内心良好的祝愿。尽管学生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写作时的背景, 但还是在自己的本子上写道:“桑娜和渔夫含辛茹苦把七个孩子拉扯大, 孩子们都读了大学, 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西蒙的两个孩子分别成了医生

和作家。”让每一个孩子都怀揣美好的愿望, 也许远远比让他们过早地认识残酷的现实更重要。

一场竞赛——调动参与的热情

让学生在语文课里自由言说, 从而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对话、有效交流的乐园。“轻叩诗歌的大门”是六年级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课题, 学生通过近一个星期的收集、准备, 以分组竞赛的方式展现了收获与成果。学生在参与中自然地喜欢上了诗的意境、诗的韵律、诗的情感, 感受到了语文课的“桃花流水”、“别有洞天”。

一次选择——解开求知的枷锁

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 我在学生自读自悟、初步感知后引导:“同学们, 现在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自学, 喜欢说的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艇的作用;喜欢画的可以画一幅“河中小艇”;收集资料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喜欢读的同学则可以尽情地读、美美地读……”实践证明, 教师一旦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 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与交流, 活化课堂, 并组织张弛有序的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露才华的同时, 也会建立各自不同的期待心理, 获得成功的乐趣, 从而促进智力与个性的发展。

(作者单位:营口市站前区教研室)

市场需求来自情感共鸣 篇5

对于当年44岁的格里夫斯来说,那是个激动且有些混乱的时刻。他之前曾做过两家创业公司的CEO,一次失败,一次成功。如今再次掌舵,心情十分爽朗。而且,他也很喜欢Zipcar的特立独行和远大抱负。这家公司提供了一种买车的替代方案,可以同时实现省钱、省事和环保三个目标,并由此改变人们的用车方式。然而,切斯及其团队整整努力了4年,经过无数次研究、实验、革新和挣扎之后,公司的前景依然不太乐观。需求量并不是没有,但确实很低,到了无法持续、无法盈利的地步。

需求来自魔力产品

如果用火箭打比方,那么Zipcar就是一艘已经发射,但却无法冲出大气层的火箭。

董事会和公司员工曾讨论过各种解决办法:降价、做广告、免费试用、调整车辆类型结构、重新设计网站等。虽然问题显而易见,但解决办法却像一个谜,令人琢磨不清。

格里夫斯一直对技术革新与客户需求之间的交集痴迷不已。

现在,Zipcar将成年人世界中一个类似的问题,摆在了格里夫斯的面前:他能否找到火箭无法脱离大气层的真正原因?他能否在公司资金用光之前,把出现问题的地方修理好?

美国人对汽车有着浓厚的感情。所有的文化评论家都对此确信无疑,绝大多数普通人也对此毫无异议。在200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84%的美国人承认深爱着自己的汽车,12%为自己的汽车起了昵称,17%的人还在情人节为爱车买了礼物。没错,美国人的确对汽车怀有浓厚的感情。但在人与车的关系中,有时候却会由爱生恨。

密歇根州安娜堡的记者玛丽·摩根(MaryMorgan),对美国人与汽车之间又爱又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事实上,她本人就切身体会到了这种纠结,就是否放弃汽车一事与家人讨论了很长时间。安娜堡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摩根一家就算没有汽车,平时的各项活动也可以照常进行。但是,摩根这样告诉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一直以来都没有决心和勇气迈出这一步。对于我来说,开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好像上瘾了一样,而且没办法一下子就戒掉。我现在戒车,就像戒烟一样,要经过尼古丁贴剂一样的过渡疗程才行。我觉得,拥有汽车就等于拥有了自由。如果没有汽车,我的行动就受到了限制。

摩根在这里最生动的说法,就是用“上瘾”这个词来形容她对汽车的情感。我们一般用这个词来描述对我们自身有害的某种习惯,虽然内心很渴望改变,却无能为力。无数美国人之所以购买汽车,就是因为上了这种“瘾”。

伟大的需求创造者之所以与众不同,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懂得,我们购买的东西与实际需要的东西,并不总是完全契合。很多情况下,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在鸿沟之中,正酝酿着创造需求的大好机会。

机会很难转化需求

回顾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石油泄漏、油价飞涨、海外石油危机、石油供应短缺,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等威胁,充分暴露了我们对石油过分依赖而带来的危害。有远见的政府领导和城市规划师,一直在尝试消除或减轻公众对汽车的依赖。他们设计了各种办法,包括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设立无车带和步行购物区,出台限制性的汽车法规、高昂的税费和牌照政策,实行高峰期行车收费,以及复杂的停车限制规定等。

可是,这些举措却鲜有成效。2000年,以讽刺风格闻名的《洋葱》刊载的一篇文章,题目直中要害:“98%的美国人希望别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人车关系中缺失的部分,正代表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而这种新型交通方式,既能消除买车养车带来的诸多麻煩,同时也能让人享受到汽车带来的自由、方便与快乐。

在政界,人们会说,“不能用无名小卒去对抗重要人物。”在需求的世界里,只找出现有产品的缺点是远远不够的。你创造出的这款替代性新产品,要有足够的魅力以激发出客户的热情,吸引到客户的关注,并驱动客户改变之前的行为方式。换句话说,新的需求,永远来自于富有魔力的产品。

需求通常是小事

罗宾·切斯及其团队在1999年到2003年间设计出的Zipcar产品——我们姑且称之为Zipcar1.0,的确比最初的汽车共享机制更有吸引力。但从公司不稳定的销售业绩来看,产品缺乏能抓住大规模客户群的关键特质。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格里夫斯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发出Zipcar2.0,这是切斯梦寐以求却又无力实现的魔力产品。这就意味着,要把Zipcar的关注群体扩展到热心环保人士之外,强调产品对都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这是一种人们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格里夫斯说道,“你的目的,是要说服人们逃离汽车公司长达百年之久的营销攻势。”若想让公司成长为一家真正的企业,服务的规模就要提升一个等级。用董事会成员彼得·奥尔德里奇(PeterAldrich)的话说,就是要“将一场政治运动转变为一家公司”。

可没想到,格里夫斯却开始叫停规划之中的扩张项目。他之后解释说,“我们需要先在一个城市的层面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公司在着手扩张时并没有真的考虑清楚,实现盈利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关于Zipcar如何才能实现快速成长,当时众说纷纭。有人建议开展激进的广告营销活动,也许通过广告牌、平面媒体、广播和电视广告等手段,高强度宣传Zipcar的优势,可以吸引人们去尝试公司的服务。另一些人则倾向于利用自由媒体的力量,通过访谈、报刊文章等信息宣传手段,唤起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情感和环境保护的价值观。还有一些人提倡传统的商业手段:打折券、免费试用、地铁站外和商场中的Zipcar登记柜台等。

而格里夫斯则决定先开展客户意向的研究调查工作。为了搞清楚Zipcar产品缺乏魔力的真正原因,格里夫斯成立了焦点小组,对那些知道Zipcar品牌却出于某种原因没有加入会员的观望派进行了深入研究。究竟什么才能激励他们加入Zipcar会员呢?格里夫斯认真听取了观望派的意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导致这些人犹豫不决的具体原因上。经过细致的研究,他发现,如果对业务成长本身投入足够的关注,就可以解决汽车共享服务中的很多长期问题,并大幅提高Zipcar的内在吸引力。

Zipcar会员常常会发现,在需求量最高的晚间和周末,这个城市中仅有的几辆车早就被别人预订一空。而且,最近的车辆也停在离家10~15个街区远。这虽然听起来不算什么大麻烦,但在整个Zipcar租车过程中再附加半个小时的步行时间,就足以让大多数客户望而却步。

就像一位Zipcar会员所说的一样,“如果最近的Zipcar在两个街区之外,让我赶夜路走到那里,我就会不耐烦。”另一位会员说,“如果车停在离我家步行5分钟以外的距离,我就不考虑了。”他们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这就衍生出了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棘手问题。Zipcar的默默无闻限制了车队规模的发展,而在这样的现实之下,又该如何壮大Zipcar车队规模,使服务更受欢迎呢?

格里夫斯拓宽了思路,对问题进行了重新界定,成功跨越了这道障碍。他认识到,Zipcar走向未来的关键在于密度。汽车的停放位置必须距离会员很近,才能真正替代个人购车,成为一种便捷的出行工具。比如说,如果波士顿拥有20万会员,8000辆车,就不会有任何问题。而公司当时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凭借一个规模很小的组织,去模拟大规模机构才能实现的高度市场渗透。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格里夫斯决定将Zipcar车队集中在少数几个精心筛选的位置。决策一经实施,立即获得了立竿见影的需求成效。

浅谈《秒速5厘米》中的情感与共鸣 篇6

关键词:秒速5厘米,动画,情感,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对于动画情感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演通过视听技巧营造出丰富的心理空间, 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被导演控制并跟随着其设定的情感路线行走。

《秒速5厘米》是一部情节结构相对简单的动画电影, 动人心弦的不只是精致唯美的画面, 也不只是滴墨成伤的独白和音乐, 而是新海诚对于情感细致入微的描绘, 使观众内心的情感借助影片的一帧帧画面人格化, 我们人人都曾是远野贵树, 曾是筱原明里, 曾是澄田花苗, 也曾上演过这样一场相知、分离、遥望、追忆、邂逅、淡忘。影片不仅仅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更是引发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一、情感的引导——剧情引发观众对号入座

(一) 初恋的约定

影片以相隔轨道的明里对贵树许下“要是明年也能一起看樱花就好了”的约定开始。之后明里搬到了岩舟, 一年之后贵树也要搬去鹿儿岛, 于是有了“三月四日的约定”。过程当然是天意弄人, 突如其来的大雪阻碍了贵树向着岩舟前进的路途。在一片空旷的雪地中, 机车故障的消息彻底摧毁了他们七点相见的约定。贵树终于到达岩舟车站看到明里等待的身影, 一起吃冷掉的便当、樱花树前的初吻、田间小棚里的那晚。贵树和明里都没有对彼此表明心声, 分开后他们渐渐失去了联系。新海诚有意安排这样的剧情以符合他所要表达的“距离”这一主题, 由于人生轨迹的变幻莫测, 他们最终擦肩而过。

(二) 暗恋的青涩

少女的暗恋如同杳渺太空里的星光, 发着微弱却执拗的光, 等着有心人去发现, 可贵树的目光总是略过她注视着远方。花苗总有很多的话语不能或不敢当面说出来, 好不容易有她与贵树独处的机会, 却莫名的落泪, 在心里一次次不断哀求贵树别对自己太温柔等画面, 暗恋时候所有的小细节:气味、温度、话语、动作——全是敏感的, 情窦初开时的羞涩和无助被新海诚饰演的淋漓尽致, 而影片中那些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更是给观众一种舒适感, 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三) 成长的孤独

影片中展现了各种孤独感, 从信中的文字感受到的孤独的明里, 到怀揣着暗恋心思挣扎着的花苗, 亦或是成年后手插口袋, 无论身处怎样的喧闹, 都形单影只的贵树。随着成长却越发冷漠, 每天用无休止的工作麻痹自己, 甚至过着“只是简单地生活着, 悲伤到处累积”的消极生活。那些阴郁的情绪无处不在, “在白天晾干的床单上, 在洗漱间的牙膏上, 还有在手机的记录里……”, 新海诚有意捕捉生活中最常见的片段, 让观众们对号入座, 隐喻我们本来就是影片中某一个孤独的角色。

二、悲情的结局使观众发生共鸣

(一) 无能为力的距离

正如第三话中电影的副标题“A chain stories about distance”——距离正是新海诚在这部影片中阐述的思想。明里和贵树一次次转学的地域距离, 挡在他们彼此间的列车轨道的距离, 如贵树独白中说的那样, “在我们面前横卧着人生漫漫长路, 和无尽的时间长河”, 面对巨大的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这些都是, 年少的他们无能为力的。

喜欢的人就在身边, 但花苗却不知道贵树的短信以及执着的回到东京的原因。和贵树相处三年的女友水野在短信里说:“就算我们之间发了一千条短信, 我们之间的距离也只拉进了一厘米。”人类的执着之心可以克服空间和时间, 而灵魂之间的距离却是永远都无法跨越的。

(二) 无法延续的结局

就像所有暗恋的情节, 故事走向没有结局的终点, 花苗倦缩在被子里独自流泪, 想要放手却又没办法抽离。十三岁那年发生过的事情, 现在就像无法触及的宇宙一般遥远。故事的结尾又回到她们相约一起再看樱花的场景, 而仅存的“我强烈地感到她也一定会转过身来”的可能性也被开过的电车碾得粉碎。在贵树的转身后, 我们看到他嘴角的一丝微笑, 之后的两分钟快切镜头中, 不仅让我们想起困在大雪中的贵树在火车中默念道“明里, 拜托, 希望你已经回家去了”。如今, 明里已有婚约, 她真的“回家”了, 不禁猜测这是对贵树的一种释然, 他再也不用守着那个约定了。

三、视听语言在情感中的表现手法

(一) 场景画面的叙事功能

新海诚说:“我们只是尽量坚持实地取景, 真实的表现生活。尽管缺少了波澜和戏剧性场面, 但作品中同样装满了世间的各种滋味以及生活的美丽。用胶片记录下这些实实在在的场景, 使影片看起来就像日常生活般贴近现实。”

场景的细节刻画更是细致入微, 从NOMO橡皮擦到车筐中的乌龙茶瓶、从火车换乘线路的时刻表到电脑屏幕里的数据, 从便利店玲琅满目的商品到新宿车站地砖的花纹都无比真实。新海诚孜孜于呈现每一个细节, 相比微距至广角的一草一木, 他对人心的描摹, 平实到只剩独白。细微的生活场景加上虚幻迷离的光影, 画面的真实感会让观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贴近感。

(二) 镜头的情感表述

大量的空镜头运用是影片中的一大特征。影片中经常在贵树或明里独白的时候, 镜头画面切换到一些其他的事物上, 构成一种“隐喻式蒙太奇”, 向观众展示了主人公们的内心世界。这些空镜头不仅没有让观众感觉到突兀和空泛, 而且带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召唤观众把影片中的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 当我们的观影情感被导演所设定的情感节奏所掌控时, 便会与角色的情感命运产生共鸣。

第三话结尾处, 画面采用了大量快切镜头, 来突出贵树与明里之间的距离。场景和季节的变换, 把这么多年的痛苦挣扎和孤独追寻用彻底乱序的方式闪现。明里和贵树打开没有信件的空邮箱, 明里独自来到贵树曾住过的鹿儿岛, 澄田看着载着贵树远去的飞机, 贵树麻木的在电脑前工作, 挽着未婚夫幸福的明里……这些镜头让人能在短时间内感觉到了沧桑的变化, 感叹人生的不可预测性, 并不断回味贵树和明里的命运, 甚至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过往。

(三) 独白与音乐对情感的表述

观众对动画电影的情感意境的感知, 除了依靠画面表现之外, 还需要听觉的获取。片中大量采用深沉隽永的独白形式把故事情节向观众娓娓道来, 其中许多触人心玄的言语道中了观众的

“诗意地栖居”与消费时代审美文化

黄庆杏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海德格尔所处的时代, 人、自然都落入了技术的“座架”, 他提出“诗意地栖居”, 寻找被异化的技术世界所遮蔽的“存在”的本来面目。在全球化语境下, 人类已经进入消费时代, 当代消费审美被纳入经济关系的“座架”中, 人们所追寻的“诗意地栖居”, 被异化的消费文化所遮蔽, 我们应该秉持海德格尔所强调的专心倾听、泰然处之、虚怀敞开的诗意生存态度, “由遮蔽走向敞开”。

关键词: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消费时代;审美文化

“诗意地栖居”, 是当代哲学、美学等学科都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 它源于荷尔德林的荷尔德林后期一首诗歌中的诗句:“充满劳绩, 但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海德格尔在自己的著作中对诗句进行阐发、反复引用, 并赋予新的内容, 从而使“诗意地栖居”广为流传。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诗意地栖居”与碌碌劳作的现实生活形成反差, 其“乌托邦”色彩也逐渐显露出来, “诗意地栖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追求。在全球化语境下, 人类已经进入消费时代,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 消费时代改变了人类审美既成的文化背景, 导致当代审美转向更广泛的文化、生活领域。在这种情况下, 重新审视海德尔格“诗意地栖居”这一命题, 有助于对消费时代的审美文化加以冷静的审视和反思。

一、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

海德格尔所处的时代, 是一个技术统治一切的时代, 在他看来, 现代人的生存事实是:处于一个技术的时代, 世界的一切成了技术的“物”, 人、自然统统落入了技术的“座架”之中, 即使是艺术也不能幸免。他称这个时代为“不思的时代”, 也就是荷尔德林所说的“贫乏的时代”。海德格尔将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予以深刻的哲学诠释, 为寻求终极觉悟而又陷入困惑乃至危机之中的现代人指明了一条救赎之路。

在《……人诗意地栖居……》中, 海德格尔比较集中地阐述了他关于“诗意地栖居”的看法。海德格尔认为, 人们通常将栖居单只看作对住房的占用, 将诗仅仅看作一种幻想的游戏或是文学之一种, 而这些通常之见使人们对诗意与栖居之间的关系产生悲观看法。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诗歌进行重新解读, 认为诗句说的是人之栖居, 而并非描述当下的栖居状况。在他看来, 栖居并不单指一种占用住宅的行为, 而是指人的生存, 而诗意也并不完全表现在“诗人的想象力的游戏”中, 或仅只存在于文学之中, 诗意的东西并不必然使人脱离现实生活世界。

心事, 让观众沉浸于淡淡的忧伤之中。

动画电影借助音乐来烘托气氛的和渲染情绪, 两次使用歌曲《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特别是在片尾处, 高亢的音乐可以说是整部影片情绪最高潮的部分。如歌词中所写“若生命能轮回, 无论几次也与你相随, 已经没有什么能够令我留恋, 只要有你, 我别无所求”, 这正是贵树内心的独白, 音乐与故事自然的融为一体, 使观众找寻到埋藏于心底的情感, 并由此产生共鸣, 深受感动。

四、结语

《秒速5厘米》仅在涉谷电影院开画时, 头两天便创下圆满的票房纪录, 在首场放映结束后, 有些观众甚至迟迟不愿离座。

“当荷尔德林谈到栖居时, 他看到的是人类此在 (Dasein) [1]的基本特征。而他却从与这种在本质上得到理解的栖居的关系中看到了‘诗意’。”[2]海德格尔认为, 荷尔德林将“诗意”与人的生存联系起来, 看出这种“诗意”, 这样理解的诗意才是本质性的。

“海德尔格从此在切入来探问存在, 不是为了去建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而是为了达到人的本真状态。然而达到本真状态乃是要关心人的当下存在。”[3]海德格尔因此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 揭示人的当代生存和发展困境。笔者认为, 海德格尔提出“诗意地栖居”思想, 正是出于对本真世界的一种热切寻求, 它起于人对现实的厌恶、对“有限性”的清醒认识, 以及想要从中解脱出来的热望。显然, “栖居”无关乎人的住宅, 而关乎人的灵魂所在和人的本真生存状态。海德格尔心目中的本真世界, 是“存在之澄明”的境界, 是被异化的技术世界所遮蔽的“存在”的本来面目。

纵观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思想, 他一直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人能不能在不逃避现实、不坠入幻想、不寄托于天国或来世的情况下, 在并不完满的现实中活得有境界?这在他看来是可能的。

海德格尔认为:“诗意并不是作为异想天开的无目的的想象, 单纯概念与幻想的飞翔去进入非现实的领域。诗作为澄明的透射, 在敞开性中所相互重叠和在形态的间隙中所预先投射下的, 正是敞开。诗意让敞开性发生, 并且以这种方式, 即现在敞开在存在物中间才使存在物发光和鸣响。”[4]他说:“艺术作品以自己的方式敞开了存在者的存在。这种敞开, 就是揭示, 也就是说, 存在者的真理是在作品中实现的。在艺术作品中, 存在着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艺术就是自行置入作品的真理。”海德格尔“突破传统认识论理论中有关真理的符合论思想, 从其存在论现象学出发将真理看存在由遮蔽到解蔽的自行显现, 而这也就是美与艺术的本源”。[5]因此, 人的存在只有由遮蔽走向敞开, 实现真理的自行置入, 才能进入审美的生存境界。

二、消费时代审美文化存在的问题

消费时代是全球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 在消费时代, 物质的丰富程度前所未有, 整个社会己经被“物”充满, 人们无处不被丰富多彩的物、服务和消费品所包围。

英国后现代理论家迈克·费瑟斯通认为,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与消费两者都在社会组织内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的新阶段。“在消费时代, 审美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审美活

影片的成功, 与引发了观众的情感, 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共鸣息息相关。在某个时刻, 融入新海诚描绘出的曼妙梦境中, 让过往的遗憾如影片中的片片樱花随风飘逝, 那残留在天际的淡淡余香仍在岁月的流淌中回荡一阵阵鸣响。

参考文献

[1]殷俊:《“电影化”之去留:中日动画艺术的比较》[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2 (5)

师生情感共鸣与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 篇7

一、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情感特点

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性格活泼开朗、率直、思维活跃、乐于与人交流、善良、讲义气, 并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善于表现。但是由于长期以艺术专业学习为主, 文化学习为辅, 因此对文化类课程特别是英语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甚至由于基础差而出现抵触情绪。大部分学生自制力差, 不喜欢受管制被约束, 唯我独尊, 课堂出勤率低, 上课睡觉、玩手机或者上甲课做乙事的大有人在。

二、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语言教学中, 情感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 (emotion) 、感觉 (feeling) 、情绪 (mood) 、态度 (attitude) 等。 (Arnold&Brown 1999) 研究人员发现,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 包括焦虑 (anxiety) 、抑制 (inhibition) 、自尊心 (sel-festeem) 、学习动 (motivation) 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 包括移情 (empathy) 、课堂交流 (classroom transactions) 等。移情是指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移情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情感, 也不必同意他人的观点。课堂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活动和交流的场所, 课堂中形成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氛围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效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项茂英, 2003) 。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语言学习的第二类情感因素, 重点讨论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从而改善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

三、培养师生情感, 产生情感共鸣, 促进英语教学

(一) 以教师情感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监督者。教师课堂情感具有很大感染力, 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教师正如舞台上的主持人, 振奋饱满的情感会给观众 (学生) 振奋之感, 而沉重低落的情感会给观众 (学生) 低沉之感, 从而使观众 (学生) 产生厌倦乃至抵触情绪。因此,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情感素质, 自觉加强对情感素质的培养, 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扩大知识储备量。让教师对所授学科的热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自己对这门学科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 声情并茂地传授知识, 并用自己的情感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究欲。

(二) 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

艺术类学生颇具个性,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沉闷、拘束, 两者很难融合在一起。因此, 要创设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的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情境。尊重学生, 允许个性化发展。平易近人的教师更容易获知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他们会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从而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以奖为主、惩为辅, 教师的鼓励包容往往更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教师还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尽量记住学生的姓名,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对部分叛逆的学生,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是, 宽松的环境并不是姑息纵容、放任不管, 我们应该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明确教学目的, 实行任务式教学管理。在特定的任务下, 允许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完成指定任务, 比如两人合作、小组讨论, 每个学生不拘泥于在自己的座位上, 可以在教室里走动、相互寻求帮助。这样在完成教师要求, 达到学习目的的同时, 也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三) 了解学生需求, 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艺术类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多才多艺, 这就决定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挑剔。传统的照本宣科无法吸引他们的兴趣, 因而教师应该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目前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和研究诸多,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依然是大家格外关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有些老师上课注重内容传授、思路清晰、重难点明确, 但学生听课反应木然、不积极参与、缺乏主动意识。这种形式显然没有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艺术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是对枯燥无味的语言学习兴趣尤缺, 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更适合他们。教师应该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集声、文、图、像于一体, 活跃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课堂教学中, 教音乐专业的学生记歌词, 学英文歌;让影视表演的学生学台词、记台词, 表演经典电影剪辑或是自编自导微话剧, 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些教学形式广受学生的欢迎。

(四) 通过移情, 师生情感产生共鸣。

项茂英 (2003) 指出,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课堂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活动和交流的场所。课堂中形成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氛围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效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创造机会多和学生交流、沟通。首先教师应该换位思考, 把握学生的英语基础,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从而合理地安排内容与教学活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Email、QQ、微博等现代化的交际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比如关注学生微博, 发表微博评论, 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其实渴望和教师交流, 情感交流可以无形中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促进参与。另外, 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往, 师生彼此坦诚相待, 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真正关心学生内心世界、性格倾向, 真正理解其心理与情感。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让学生了解教师的真实想法、教学观念、教学难处等, 从而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

四、结语

就像刘营营 (2011) 所说, 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也是一门艺术, 可以说, 这是教书育人艺术中的精髓。为了更好地把握这门艺术, 就必须寓情感规律于一系列具体操作之中, 将爱生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施于学生身上, 产生极强的爱的渗透力、持续力、爆发力和震撼力。如此才能在情感教育的同时, 有效促进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摘要:艺术类专业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其英语教学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 并且规定了具体的情感教学目标。本文论述了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特别是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并为培养师生情感, 产生情感共鸣, 促进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学,英语教学,情感共鸣,艺术类学生

参考文献

[1]Arnold 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3.

“情感共鸣”决胜营销 篇8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行业内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趋同, 因此产品所附着的独特心理感受和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行业内产品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演变成为体验的竞争。谁能给消费者营造美好而独特的体验, 真正满足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才能最终形成独特竞争力。

>体验与产品相辅相成

尽管体验营销强调的是企业通过营造“体验”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满足, 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品本身在营销和传播中地位的下降。相反, 体验营销只是赋予产品营销和传播更多新的手段和理念。换句话说, 体验营销提供的是更加新颖有效的产品传播策略和方式。

首先, 产品是体验营销的基础和手段。《哈佛商业评论》在定义体验营销时指出, 它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 以产品为道具, 围绕消费者创造值得回忆的活动”。因此“产品”和“服务”依然是体验营销策略得以实现的核心元素。

其次, 产品又是体验营销的终极诉求。一个企业面向消费者制定的任何营销策略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 提升产品和品牌形象, 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增长。体验营销作为一种商业营销策略自然也不例外。产品的有效传播和销售也是评判任何一次体验营销成败的重要标准。

任何体验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都建立在充分理解、体现、传播和推广产品的基础之上。产品本身也必然成为决定消费者体验的核心元素。消费者在体验的过程中, 产品的功能、价格、质量、外观、服务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体验的感受。比如可口可乐的纯正口味、沃尔玛超市的合理价格、奥迪汽车的高档品质、露华浓香水的精美包装、达美航空的严格服务承诺都是保证这些企业体验营销成功的基础。

除此之外, 产品属性还决定了消费者体验的心理属性。产品从属性上大致可以分为感性商品、理性商品和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商品。而与之相应的不同顾客心理属性也越来越多地成为营销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产品属性来营造与目标顾客心理属性相一致的体验, 从而让自己的产品成为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生活同感型”产品。

由此看来, 产品决定体验, 体验提升产品, 两者息息相关。任何脱离产品的体验营销不过是空中楼阁, 也是不现实的。

>提供利于产品传播的体验

基于“体验”与“产品”之间紧密的关系, 有效的体验营销可以说是成功的产品传播的基础。而如何制定正确的体验营销策略并保证实施对于产品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必须做出准确的“体验定位”。约瑟夫·派恩指出“主体化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领悟到什么是真正令人瞩目和动人心魄的”。“体验定位”就是要弄清目标消费者的心理, 以正确的吸引点、特点、沟通来定位产品。以产品传播为目的的体验定位应该以产品形象为导向。在产品传播中让顾客了解、认同相应的情感体验。体验营销是为了帮助消费者实现自我的心理诉求, 因此准确的消费者心理需求分析是成功的体验营销的前提。

在做出准确的体验定位的基础上, 企业还需要对“体验营销策略”进行系统有效的分析。这种策略分析通常包括体验营销的4P组合分析和6E组合分析。4P即体验产品 (Product) , 体验价格 (Price) , 体验地点 (Place) 和体验促销 (Promotion) 。6E则包括体验 (E x p e r i e n c e) 、情境 (Environment) , 事件 (Event) 、参与 (Engaging) 、印象 (Effect) 和延展 (Expand) 。与传统营销的4P理论不同, 体验营销更加强调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因此所有的分析都必须以消费者心理为中心。不过无论是4P还是6E组合, 各个要素都不是相互隔离的, 在分析中需要考虑彼此之间紧密的联系。

在产品营销和传播中, 企业需要根据“体验定位”和“体验策略”来设计和营造能够充分展现和推广自身产品的“有效体验”, 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以推广。通常来说, 一次成功的产品体验营销会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其一是设计有利于展示产品的体验活动。对于体验营销来说, 很重要的是如何将体验产品展示给消费者。以产品传播为目标的体验营销必须深入发掘消费者关注的各个心理层面, 从而让他们通过合适的角度与产品甚至企业产生情感共鸣。一般的产品体验活动主要是举行展示会和设立体验店。此外, 不同行业的企业也会通过组织与产品特点相关的个性化体验活动来提供情感体验。比如, 索尼爱立信为宣传最新的T68i手机, 在2002年夏天雇佣了一批演员, 让他们在纽约和洛杉矶一带扮作普通旅游者, 拿着T68i手机要求路人帮他们照相,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普通消费者体验到手机的新功能。奥迪在今年初组织过一次工厂参观活动, 参观者通过接触一流的生产设备和观摩严格的质检流程, 对奥迪产品的高档品质和先进生产工艺产生了充分的心理认同, 这些都是通过一般的产品展示无法实现的。

其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体验营销媒介。企业为了达到体验营销目标, 也需要整合一些媒介来创造体验, 其中包括广告、品牌标志、赞助、产品植入、品牌联合、网站建设等等。这些媒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不同性质的企业, 与产品性质也密切相关。比如, 007系列电影中, 邦德佩戴的腕表、使用的手机、穿着的礼服, 《玩命速递》和《钢铁侠》中的奥迪汽车都促成了这些高端品牌与他们的目标客户之间的情感共鸣。另外, 在全新奥迪A4L上市期间, 奥迪与著名导演孙周合作制作了一部网络电影《生活相对论》。电影倡导的是一种事业与生活平衡的人生理念。正是通过产品植入和网络这两种媒介的有机整合, 成功地提升了与A4L的目标用户之间的情感共鸣。

其三是促进消费者的直接和充分的参与。对于面向产品传播的体验营销而言, 消费者直接和间接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现今的传播模式下, 由于网络、手机等新型传播介质的兴起, 消费者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媒体。只有消费者充分参与和认同的体验营销才能真正塑造积极而持续的产品口碑。为了促进消费者参与, 在体验营销设计上必须选择好体验的时间、地点、环境和环节, 同时配合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推广手段。比如, 全球著名的影像产品制造商柯达公司建立了一个名为“Kodak Gallery”的网站, 通过让消费者上传、分享和打印照片来实现产品体验, 从而成功地沟通了顾客对产品和企业的情感。

其四是实现和推广积极的体验口碑。任何一次体验营销活动的参与者是有限的, 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有机会接触到体验产品。因此对于体验的有效推广并促使其形成持续的口碑成为了营销活动成功的终极环节。公共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通过系统有效的媒体报道可以大范围地传播体验, 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打动他们的心。当然, 这要求媒体报道所传播的体验主题与目标受众的内在需求相吻合, 并与产品的特性有恰当的联系, 而且在选题和表现手法上应该新颖独到。公共关系运用各种沟通策略和传播手段, 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向目标受众推荐产品, 通过公关传播能够让消费者深入地把握体验。如果有效地配合品牌传播就更加容易促使消费者做出积极的反应, 比如奥迪打造的在线互动平台“奥迪汇” (ouraudi.com) , 就利用了网络传播广、互动性强的特点, 为奥迪车友们提供了一个更直接的口碑交流平台, 也成为奥迪公关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

心灵沟通 情感共鸣 篇9

在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中,曾有一个真实的事例,星期一早晨,学习委员张小明来到我办公室说:老师,我不想当学习委员了。我问为什么?他很委屈地说:我每天督促一些同学按时完成作业,甚至花时间帮助他们,他们还是说我不讲情面、假“老师”、跟屁虫,同学得罪了,朋友少了……。我亲切地让他坐在我的身边说:“你很委屈,很伤心,自己是为他们的学习进步才管他们,目的是为他们好,反而受到非议,老师非常理解你,帮助同学既花时间又耗精力,我会帮助你和同学们沟通的。”他表示赞同,脸上的忧伤少了很多,心态获得平衡。

用共情的态度对学生作出回应,会使他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情绪会得到很好的宣泄和抚慰,再通过老师循循善诱,那么,学生内心的困惑、忧伤、痛苦等就会得到缓解,逐步恢复平衡。

当代少年儿童天资聪慧,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娇惯任性,固执倔犟,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是人们的共识。在班务管理中,我们的小学生行为准则、校规班纪,制订得颇为详细,然而,学生们很难持之以恒,形成自觉习惯。如校园的清洁卫生,花草树木的管理,桌椅板凳的爱护,文明礼貌的养成,我们几乎是周周讲、月月讲,禁令奖惩随时挂在嘴上,但效果甚微,班主任老师们十分头痛,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成了大家共同的追求。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海狮的项圈》一文对我们深有启迪。文章内容如下:旧金山的渔人码头,有一处海狮聚集的地方,游客只能远距离地观赏,码头上贴着布告:“此处码头属美国海军所有,喂食、丢掷或恐吓海狮,移送法办。”

我正出神观看海狮的时候,一群小孩子吱吱喳喳地走到码头,由两位年轻的女老师带领着,原来是幼稚园的老师带小朋友来看海狮,户外教学。我听到老师对小朋友说:“你们有没有看到右边那只海狮脖子上有一个圈?”“有”。“那不是它的项链,而是它的伤痕,这只海狮小时候在海里玩,看到一个项圈它就钻进去,没想到钻进去就拿不出来,小海狮一直在长大,项圈愈来愈紧,就陷进肉里,小海狮流血,痛苦,就在它快被勒死前被发现了,管理员把线圈剪断才救了它。”小朋友听得入神,脸上都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所以,你们以后千万不要乱丢东西到海里,因为那样做可能会害死一只海狮。”老师带着小朋友走了。

我在清晨的渔人码头深受感动,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但愿我们的老师也都能这样地教育孩子。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当时,小朋友们脸上那痛苦和惊讶的表情,表明他们已经真正领悟到:千万不能乱丢东西到海里,会伤害到其他生命,而且这样的领悟不是一时,而是一辈子都会铭记于心的。因为那不是出于害怕会被“法办”,而是出于对海狮的爱!因为那是发自内心的人文情怀。

在对学生教育策略的选择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是最佳方式,那么,在课堂教学上也应如此。我曾在讲《少年闰土》一文结尾时,读到他们三十年后再相聚。

师:课文结尾说道,他们俩从此再也没有见面了。可事实上,他们俩后来又见面了。少爷几十年后见到闰土兄弟,你们猜猜,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生:好哥们,好久不见,你过得怎么样?

生:闰土,你怎么这么瘦啊?

师:大家说得很好。想不想听他们第二次见面的情形?(教师配乐朗读)“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老爷!”

师:听了这一段文字,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很凄凉、辛酸。

师:为什么?

生:闰土动了动嘴唇,欲言又止的样子,可以看出他很激动,他现在是个乡下人,而“我”是个老爷,鉴于两人身份悬殊,他喊了一声老爷,从中我能感受到。

师:很凄凉、辛酸,说得很好。谁来给我们这节课加个句号?

生:我只想补充一点意见,闰土虽然只说了一句平平淡淡的“老爷”,但我相信他已经感受到了闰土对他的那份思念,那种好友之间的感情。

师:一声“老爷”,背后还有如此情意,这个句号大家画得很好。

师:同学们,这个故事最后的结果,多少有点令我们意外,但这就是生活,生活和岁月能改变一切,但也有很多东西永远都不会改变,那就是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不会改变,对美好童年的向往不会改变,对好朋友的牵挂不会变,我们每个人都会如此。课后希望同学们能找到鲁迅的《故乡》再用心去看看。

摘要: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 对师生间怎样形成有效沟通, 如何促成信息的传递, 情感的联络, 意愿的表达, 如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做了大量的探索, 收效颇佳。

追求消费者情感共鸣 篇10

A: 目前在豪华车市场,英菲尼迪的品牌知名度还不是最高的,这也是我们目前的挑战所在。我们关注的不仅是车型名称的知名度,而是整个品牌。我们会开展一系列的市场活动,让消费者熟悉英菲尼迪品牌。新的产品命名体系的推出,对于中国业务的影响不大,因为我们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为了一个更长远的规划,当前这一点代价是值得付出的。未来几年我们会继续扩大产品线,此次产品更名举措已为这些产品的命名留出充分的空间。

Q: 明年英菲尼迪就要推出国产车型,目前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何?我听说英菲尼迪打算加快对华和北美的扩张速度,扩大在华的销售网络,最近两三年的具体计划是什么?

A: 在上海车展时,我们已经宣布了两款即将本地化的车型:运动型豪华轿车英菲尼迪Q50L和豪华中型SUV英菲尼迪QX50L,产地也已于早期公布。目前从工厂到零部件生产的准备工作,都按照时间表如期进行。销售网络布局对于我们非常重要。除了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我们也会在全球其他地方择址生产,比如伦敦。我们将在中国进一步扩大经销商网络。我们所有的经销商店都会遵守I-REDI(英菲尼迪零售环境设计标准)来建造。

Q: 英菲尼迪当下正在对人员架构进行调整,如今完成得怎么样了?

A: 我们的组织架构目前仍在井然有序地进一步完善当中。首先,我们成立了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并将总部设在香港。其次,我们全球管理层架构也正进一步充实。之后,各个地区市场公司也会逐步充实管理层团队。相信不久后我们会完成组织布局。

Q: 今年4月1日,英菲尼迪将全球运营总部搬到了中国香港,选择香港的原因是什么?

A: 我们是一个总部设在亚洲的全球豪华车品牌,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把总部选在香港,一方面是出于我们对中国市场的考虑,香港是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和在中国大陆市场扩展的一个关口。另外,我们有全球的战略,香港又是连接东方西方的枢纽,所以说香港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Q: 英菲尼迪和其他豪车品牌的差异化在哪里?

A: 我们要把英菲尼迪打造成一个更为国际化的豪华汽车品牌,而不是美国地区性的品牌。我们正在把英菲尼迪和日产品牌分开,无论是在汽车的动力总成还是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上都是不同的,我们把自己定位在比肩豪华车的领导者的位置,把英菲尼迪品牌打造成极具魅力的非凡之选。

我们知道,德系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比较冷,比较强调技术。而英菲尼迪蕴藏的DNA则更偏向于温暖或者人性化的感觉,更关心消费者情感上的诉求,给人们带来一种激情澎湃的享受。我们有专门的设计团队和设计总监,把英菲尼迪打造成具有独立品牌价值的公司。

Q: 管理一个地区的品牌,这个地区再大也是一个地区的品牌,如果管理一个全球的品牌,你可以把它打造成任何想要的东西。您对地区品牌管理和全球品牌管理的不同有何见解,以及您如何看待未来的挑战。

A: 和管理地区性品牌相比,全球品牌的管理会更为复杂,遇到的挑战不仅是市场层面,还要考虑复杂的全球产地布局。对于英菲尼迪而言,我们在美国和日本已经有生产基地,并准备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未来还将在英国等地进行生产。在全球不同地方,市场需求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会为一些市场推出为其量身打造的产品。

Q: 中国的消费者很注重汽车的油耗,为了迎合这方面的诉求,一些德系和美系车采用增压的方式,去年很多家媒体报道英菲尼迪想放弃V8发动机,采用涡轮增压,后来就没有结果了。我想问一下未来英菲尼迪的发动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

A: 您说的没错,现在汽车的V6发动机既包括了自然吸气,也包括了涡轮增压。对于英菲尼迪而言,我们会用四缸发动机,包括汽油和柴油发动机,因为我们有不同的动力总成。另外我们还会关注混合动力的发动机,我们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加速和再加速性能,以及油耗的表现都是非常出色的。

约翰·德·尼琛

1960年3月24日出生

1981年至1990年,先后在塑料/汽车部件行业以及政府机构任职。

1993年至1999年, 担任奥迪汽车南非总经理,在此之前,他曾在汽车行业担任不同管理职位。

1994年至2004年12月,曾担任奥迪汽车日本总裁,建立了奥迪汽车专营经销商网络,并重组了奥迪汽车产品线。

2004年12月起,担任奥迪汽车美国总裁,领导奥迪进入北美豪华车市场第一阵营,并实现显著增幅。期间曾任大众汽车美国执行董事会成员。

上一篇:流行歌曲的另类唱法下一篇:柔性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