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状况

2024-05-06

融合状况(精选三篇)

融合状况 篇1

融合Ad hoc网络、GPRS/GSM和PSTN的远程分布式环境状况监测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各个网络的优点,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监测的数据传输给远程终端,基本不存在费用和距离的限制。

1 系统总体结构

多网融合的环境状况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组成原理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Ad hoc网络、网关和远程终端。Ad hoc WSN是一个分布式监测系统,实现环境状况的数据采集;网关完成Ad hoc网络与GPRS/GSM和PSTN的无缝连接,将WSN的数据发送到远端;远程终端由手机和普通计算机组成,用于监测现场状况。

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组成的一个多跳临时性自治系统,具有无中心、自组织、多跳路由和动态拓扑的特点,适合组建大规模分布式WSN。无线传感器监测节点间进行数据通信时,MAC层采用IEEE 802.15.4标准。该标准定义一种供廉价的固定、便携或移动设备使用的极低复杂度、成本和功耗的低速率无线连接技术。节点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网络层使用AODVjr路由算法,AODVjr算法是针对AODV算法的改进,考虑到IEEE 802.15.4标准在节能、成本、应用方便性等因素,简化AODV的一些特点,但是仍然保持AODV的原始功能[1]。采用AODVjr算法的好处,就是无线监测节点每次与网关通信时,总能找到一条最佳路径;当网络中个别节点处于睡眠或停止工作时,仍不影响其他节点与网关的通信。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在现有的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或频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是基于标准电话线路的电路交换服务,用来作为连接远程端点的方法,其特点是分布广泛,通信费用低廉。

2 硬件设计

设计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采集环境状况的无线监测节点和进行多网融合的网关两大部分。

2.1 无线监测节点

无线监测节点采用“MCU+RF+Sensor”的模式,如图2所示。单片机采用宏晶科技公司生产的STC12C5A60S2,它有两个串口,片内集成60 KB的Flash存储器,1 280 B的数据存储器,1 KB的EEPROM,8路10位高速A/D转换器[2]。无线模块采用Helicomm公司的IP-Link 1221-2034,该模块符合IEEE 802.15.4标准,工作频率是2.4 GHz,属免许可证的ISM频段。STC12C5A60S2与IP-Link1221-2034之间通过串口进行通信,前者的串口属5 V TTL电平,后者的串口是3.3 V TTL电平,两者连接时要进行电平转换。

传感器主要用烟雾传感器MQ-2、煤气传感器MQ-5、CO传感器MQ-9、Hamamatsu公司的光敏电阻P1201-04,以及奥松公司的单总线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11、Dallas公司的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光照度、烟雾、煤气和CO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后,直接送至STC12C5A60S2单片机进行转换。

发光二极管主要用于指示无线监测节点的工作状态;1602液晶用于显示监测结果,当系统正常工作时,可以关闭液晶以节约电能;独立按键主要用于设置环境状况的报警上下限;当环境状况超过报警门限时,蜂鸣器将发声报警。

2.2 网关

网关的结构如图3所示,它主要实现Ad hoc网络和GPRS/GSM及PSTN的连接,将WSN采集到的数据定时报告给远端控制中心或手机。如果现场环境指标超标,也可以立刻上报。同时,远端控制中心或手机可以主动查询WSN的状况。

网关主要由两个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它们通过互为主从方式的SPI总线连接。STC12C5A60S2_1连接Ad hoc无线模块,通过SPI总线将WSN采集的环境状况数据传输给STC12C5A60S2_2,后者通过串口连接GPRS/GSM模块及嵌入式Modem(Embedded Modem,e Modem),以接入GPRS/GSM网络、Internet和PSTN。

2.2.1 GPRS/GSM网络接口

STC12C5A60S2_2通过GPRS模块连接GPRS/GSM网络和Internet。GPRS模块主要采用明基公司的M23G设计,其内部集成PPP和TCP/IP协议栈;支持网络类型GPRS Class 8,GPRS Class B;共支持三个频段:EGSM900MHz、DCS1800MHz和PCS1900 MHz,具有短消息服务、语音通话、数据传真等功能[3]。设计的GPRS模块工作稳定可靠,性价比高。

M23G的工作电压是3.3~4.5 V,设计电源的时候取3.8 V的电压,模块在工作中最大的瞬间电流能够达到2 A,考虑到大电流的需要,采用开关型可调高性能微波电路专用稳压芯片LM2941构造GPRS电源。

STC12C5A60S2_2与M23G模块采用串行方式通信,波特率为9 600 b/s。M23G的DSR引脚与单片机的P2.4口相连,DSR为高表示模块处在数据模式,为低表示处在命令模式。M23G的DTR引脚与单片机的P1.1口相连,可通过控制此引脚电平的高低时间来进行M23G的数据态和命令态的切换。

2.2.2 PSTN网络接口

STC12C5A60S2_2经由e Modem拨号,通过PSTN网络连接远端计算机。天石科技公司的串行总线e Modem是5V TTL电平,可直接与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该e Modem具有14.4 kb/s~56 kb/s的传输速率,支持V.32bis、V.34和V.90标准,支持标准AT命令集拨号/自动应答功能,具有普通Modem的大部分技术参数及功能,可方便地嵌入到微控制器设计中[4]。因为传输的数据量不大,e Modem的流控功能可以不使用。STC12C5A60S2_2可通过P1.4引脚控制e Modem进行复位。

3 软件设计

无线监测节点和网关中使用的单片机均为STC12C5A60S2,其固件用C51语言编写,在Keil u Vision3中编译生成。监控中心的软件用Lab VIEW设计,服务器网页用ASP语言编写。

3.1 Ad hoc网络

Ad hoc网络中的无线节点除了要采集传感器数据,进行人机交互外,还要查找路由,替其他节点转发数据。维护网络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采用传统的单一线程结构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因此,从程序开发、维护方便的角度出发,将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Small RTOS51移植于无线节点中的STC12C5A60S2单片机。

Small RTOS51具有公开源代码、可移植、可固化、占先式、中断管理和RAM需求小的特点[5]。如图4所示,让Ad hoc网络的AODVjr协议栈及其上层运行于Small RTOS51之上。网络层采用AODVjr路由算法,它可能要同时处理查找路由、维护路由、收发数据等工作,Small RTOS51能够即时处理上述几种任务,同时给应用层程序提供多任务接口。

3.2 GPRS/GSM网络

单片机主要通过AT命令控制GPRS模块,以实现GPRS网络的连接、PDP激活、以太网接入和数据传输。GPRS模块常用的AT如表1所示。

3.3 PSTN网络

网关连接的e Modem工作在自动应答的主叫模式下,单片机主要通过表2的AT命令对e Modem进行设定和通信控制。通信主要有三个步骤:(1)初始化:设定结果码格式,回显命令及应答方式;(2)呼叫或应答:进入实际的数据/命令通信过程;(3)断开连接:挂机。

3.4 计算机端软件

服务器采用微软的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技术,利用ASP语言编写动态网页代码,网关发送来的数据由服务器接收后,保存在后台ACCESS数据库中,操作者可登录服务器查询远程WSN的状况。

远端监控中心通过普通Modem连接PSTN网络,其计算机监测软件采用美国国家仪器NI(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推出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 VIEW实现。它可以为用户提供简明、直观、易用的图形编程方式,能够将繁琐复杂的语言编程简化成为以菜单提示方式选择功能,并且用线条将各种功能连接起来,十分省时简便。

利用Lab VIEW也可以很方便地作图,把Modem接收到的温湿度数据进行直观显示,图5是用Lab VIEW设计的软件界面。

融合Ad hoc网络、GPRS/GSM和PSTN的远程分布式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有线与无线、短距离与长距离网络的特点,实现优势互补,对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系统硬件成本低廉,对供电和通信网络的需求少,通信费用低,适用性广,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管理操作简单。适当改换传感器,系统即可在工农业监控、环境检测、安防、智能家电、医学等实际应用中广泛推广,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CHAKERES I D,KLEIN-VERNDT L.AODVjr,AODVsimplified[J].Mobil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Review,2002,6(3):100-101.

[2]宏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STC12C5A60S2单片机器件手册[G].2009.

[3]BenQ Corp..M23 Datasheet(Version 0.1)[G].2006-11-1.

[4]北京天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嵌入式调制解调器eModem使用说明书[G].2001.

融合状况 篇2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融合期;心理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一大批高校实行了合并重组。作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外知识分子堪称影响校园舆论的重要思想源,凝聚他们的人心和力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是统战工作为实现学校实质性融合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阐述了党外知识分子对高校合并重组的看法和态度、他们的组织保障和归属感特点以及对合并重组的态度的影响,以期为统战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抽取了某合并重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321人,男152人,女169人。

2.研究工具。教职员工对高校合并满意度调查问卷,分三个因子:领导与管理、个人利益和学校形象;高校教师组织归属感问卷,分两个因子:组织归属感和职业归属感;高校教师保障问卷,分两个因子:组织工作保障和组织生活保障。以上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研究方法。问卷采用Likert5点量表法记分,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0.0处理。

二、研究结果

1.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高校合并满意度及组织保障和归属感研究结果。调查显示,党外知识分子对高校合并的总体满意度为3.83±0.77,倾向于比较满意,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而且三个因子得分也显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和岗位性质差异,无显著的年龄差异和职称差异。

2.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组织保障和归属感对合并满意度的影响分析。研究显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高校合并的总体满意度及领导与管理、个人利益和学校形象与组织归属感、职业归属感、组织工作保障和组织生活保障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工作保障和组织归属感及职称对合并满意度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合并满意度的解释为39.9%,即组织工作保障和组织归属感越强,职称越低,对高校合并总体满意度越高。

三、讨论

1.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合并的满意度及组织保障和归属感分析。研究显示,党外知识分子对高校合并倾向于比较满意,对于学校的长远规划和工作目标的实施情况及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都比较满意;对于个人的收入、发展前景等满意度一般。由此可见,党外知识分子的态度是比较客观真实的,一方面,他们对“高校合并重组”的改革是接受、持肯定态度的;另一方面,他们对合并后个人的收入、发展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党外知识分子对高校合并总体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学历差异和岗位性质差异。男性党外知识分子对高校合并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女性,三个因子得分也显著高于女性。这和性别特点有关,男性成就事业的动机更强,学校的合并重组对于他们来说正是施展宏图的一个机会;而女性更喜欢稳定的职业生活,由于对原有的学校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感,学校的变动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感,使得他们对未来产生迷茫和担忧。博士(后)学历组和科研人员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其它学历、岗位性质的教职工,这与合并重组对不同处室单位、不同层次人员的影响不同有关:学历越高,竞争力越强,受到的影响越小;科研人员较少涉及到权力分配和利益调整,受到的影响也较小。从年龄上看,处于两头的党外知识分子,对各因素评价较高,年龄较大的党外知识分子,通常个人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合并对他们影响不大;而年龄较小的党外知识分子,与原来的学校感情不深,更容易接受合并;对于36~50岁的中间年龄组,各方面受到的影响比较大,无论是职称的评聘还是职务的提升,都面临更大的竞争,对合并的满意度较其他年龄组低。

2.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合并满意度与组织保障和归属感的关系分析。研究显示,学校给党外知识分子提供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生活等方面的支持、关心和帮助越多,他们对合并的满意度及合并后学校各方面的认可程度越高;党外知识分子对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认同和投入越多,越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所涉及的各项责任和义务,越能从大局考虑,理解和认可学校各方面的调整。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工作保障和组织归属感及职称是合并满意度的有效预测变量。这提示,学校要给教职工提供工作上的保障,在管理和服务中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提升他们的组织归属感,尤其要知人善用,恰当安排使用好高层次、高职称的人才,激发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学校融合的进程。

对新合并重组的高校而言,党外知识分子对学校“合心、合力、合拍”的凝聚力的形成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是高校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此,统战工作要发挥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和化解矛盾的优势,积极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树立全局观念,正确对待调整过程中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得失,增进团结和共识,维护学校的发展和稳定。

参考文献:

[1]王强.合并高校教职工合并满意度及其对组织承诺影响的实证分析[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2]陈智尧.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情况分析——以广州大学为例[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43-46.

融合状况 篇3

新媒体把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集于一身,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形式和内容进行丰富和扩展,技术上的极大飞跃,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压缩技术、储存能力都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媒体对人的影响。互联网的产生催生了一大批的网民,它的优势也为民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半年共计新增的网民数量是1894万人,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6.68亿,这种发展速度超出了专家的预测。

具体数据如下表:

数据来源:CNNIC

数据来源:CNNIC

图表显示我国近年来网民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发展,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多来自新媒体,这和新媒体传递信息的时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信息借助新媒体传播的迅速性,这种速度只需要新闻传播者轻轻敲击键盘,就可以把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在信息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新媒体的出现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的显著特征就是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交互性和即时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会群。新媒体出现后给我国社会各方面带来了不同影响。

(一)在政治领域

网络问政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网络问政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效果,网民和政府的互动,同时也体现了政府的亲民路线。2015年在12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亲自敲击键盘,发布一条新年贺词,这条微博引起38万多次的转发,5万多的留言,虽然这仅仅是一条借助网络媒体发布的微博,但是它却起到了拉近政府与民众之间距离的效果。

(二)经济领域

在新媒体的发展带动下催生了传媒经济,它是以传播媒介为主导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它属于影响力经济,这是传媒经济的本质特点。近年来传媒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很好地解决了我国就业问题。首先,有数据显示,传媒行业每年可以提供数百万的工作岗位,有效的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其次,传媒经济对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提高了收入水平,而且还为居民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最后,由中商情报网发布数据,2014年我国传媒产业在经济产值11361.8万亿元,据报告预计,2015年我国传媒产业产值将达到13032亿元,同2014年相比增加14.7%。传媒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它不仅促进了行业信息的流通,同时还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领域

新媒体的出现也开始成为人们精神消费的主要渠道,因为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有着强大融合力的优势,使得社会文化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新媒体还存在着网络文化,影视文化,手机文化等多种形式,比如大量的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不再拘泥于传统文字形式,而是借助声、画、影像等表达出来,乃至创下较高票房和较高的电视收视率,使中国文化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我国的网络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促进了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满足了民众对多种文化的需求。

三、新媒体融合下传统媒体电视、报刊创新发展状况的实例分析

(一)电视的新创新

作为传统媒体中受众最广泛、市场最庞大的电视,也在新媒体的刺激下寻找新的发展出路。当前我国各级电视开始进入各种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利用移动互联网络争取更多的受众。

以中央电台为代表的电视,在2011年推出CCTV.COM中央电视台网络新媒体服务平台(如图三),以试听,互动、多终端为特色,整合央视主持人、节目、晚会纪录片等资源,将电视台的各类节目和流行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ipad等智能移动互联终端链接在一起,这种电视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在2015年的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央视、BTV春晚的加持下中央春节联欢晚会110亿次摇一摇红包互动总量到8.1亿次/分,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这种互动形式的创新把全国民众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突出节日的喜庆氛围。同时这两种媒体的互动电视和手机屏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让大多数人关注的湖南卫视也开发了属于自己的芒果TV、金鹰网已经登录苹果应用中心,将卫视的整套节目提供给广大手机用户。此程序包括湖南卫视的特色节目综艺、新闻纪实、电视剧、音乐MV等,还有湖南卫视的各个直播节目(如图四)也可以在手机上观看。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需要娱乐来减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3月,芒果TV全平台的日均活跃用户大约有3000万,芒果TV APP下载总量超过6000万次,在重要节目播放期间,还会有爆发式的增长。湖南卫视也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各种心理需求,把这种电视丰富的资源与网络融为一体,把精彩的节目呈现在大众的眼前,实现了电视节目、电脑、手机的三屏合一,拓展了湖南卫视的不同节目的内容空间,同时也满足了受众对节目的需求。

(二)报刊的突破发展

相对于其他的传统媒体来讲,传媒业界的许多人士认为报纸是处于灭亡的边缘处,传统报纸的文字表达比不上声像形象、缺乏之直观感、广告泛滥、印刷质量欠佳,并且对读者的知识有一定的要求,我国30岁以下的报纸读者正在逐渐下降,读者对报纸的信心也几乎降低到零点。但是移动互联媒体带来的技术优势为报纸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报纸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可贵的机遇。例如知名的报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或者地方性的报纸《北京青年报》《扬子晚报》等都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并结合传统报纸的优势开发了属于自己的手机应用程序。在这些程序中不仅可以获取新闻信息,还可以利用程序文字和图片的组合,以全能的视听体验,充分发掘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保持对受众的高度吸引力,这一突破发展打破了报纸周期性短、传播速度慢的特点。在2014年中国第十届传媒年晚会上,公布了中国2014年全国报刊业创新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创新发展的“十大媒体案例”。光明日报社首先提出融媒体、澎湃新闻上线、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中央编辑部”、浙报集团推出“新闻+服务”的融合发展路径、华西都市报社启动“i战略”、杭报集团构建“1+3”全媒体矩阵、《都市快报》微信矩阵进入国内媒体影响力第一阵营、阿里巴巴探索电商+报纸创新模式、《瑞丽》杂志与视频融合,让内容炫“动”起来、《浙商》:从会员制到平台生态圈,这些报业敢于创新,打破原有的发展模式,利用新媒体的发展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下面以《光明日报》提出的融媒体、杭报集团构建“1+3和澎湃新闻上线进行分析。

1.《光明日报》提出的融媒体

以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对报纸的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光明日报》、光明网率先提出“融媒体”的概念,从理念、流程、技术、产品、渠道、人才、市场、资本8个方面统筹融媒体的发展,把《光明日报》的核心价值、影响力与光明网的传播力有机融合,《光明日报》未来将联合媒体的融合建设,为媒体的发展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拓展媒体发展的渠道,最终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种融合的方式不仅把报纸的时效性,权威性等优势体现了出来,各大媒体就是通过利用社会所共有的资金、人力等信息的分享,实现了工作的有效分工,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达到了高效的传播效果。

2. 澎湃新闻的运营

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的一个成功的创新,它主要由《东方早报》团队负责运营,在2014年7月凌晨,澎湃新闻网站APP正式上线。其中原创、互动严肃、有思想、正确的价值观是澎湃新闻的定位和追求,澎湃新闻是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一次融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新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不断地发生改变,掌上阅读也越来越被受众接受,甚至于依赖,他们其接收新闻打破了以前的被动局面,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根据澎湃新闻的内容可以总结其特点,专注时政和思想、力求还原新闻真像、内容形式个性易于理解,内容开放。澎湃新闻追求新闻的原创性和新闻的深度性,这对于新闻记者和相关媒体人士的专业素质又有了更高的要求。

3. 杭报集团构建“1+3”全媒体矩阵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提出“加速战略,建设“1+3”现代化的传播体系,即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全媒体工作团队,一个融合纸媒、网站和移动终端等多种媒体发布渠道的运作体系,实现报纸、网站、APP客户端、微博、微信五大平台协同,全时段发布、实时发布、多屏发布、立体发布。杭报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期,致力于1+3的现代传播体系构架的完成,建设创新的现代传播体系,现代传播产品体系,现代传播工程体系等,从而实现从传统报业集团向现代媒体集团战略转型。

四、当前我国媒体未来发展状况下媒体融合的途径

我国的传媒产业发展起步晚,各家媒体面对互联网的发展持有不同的态度,媒体的发展受到全世界人士的重视,对于媒体的未来发展出路有国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总结,如美国戈登教授提出的媒体发展的5种模式,有权融合、结构性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策略性融合和信息采集融合;其大意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各种媒介传播技术与其自身的融合。新发展的媒介和旧的媒介的融合。第二方面是媒介公司的各类资源的融合,媒介公司要在不同发展状况和发展阶段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集团各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创新融合,最终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一)新旧媒体内容结合

根据我国媒体发展现状分析,新旧媒体不能各自为阵,相互分离,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会达到不同的效果。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结合为例,该报社调整职能启动内部机构,建立新闻协调部,地方记者站整改为地方分社,建立共享新闻稿件资源库,各相关人员积极在网上写评论、开博客、报网上的资源相互转载、人员彼此交流整合经验,双方已经朝着共同谋划、同时开展、后期深入转型、深度融合等方面全面的转变,人民网的成功被认为是融合发展下的新媒体旗舰。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秘书长王一彪说“我相信,融合于人民日报转型发展的时代大潮,融合于大有可为的资本市场,融合于大国战略的全球化布局,人民网将在未来展示出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

(二)媒体发展的技术革新

数字化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以信息的及时性、互动性和信息量大等优势,不仅能够满足读者的参与互动心理,而且还呈现出强大的传播效力。然而纸媒体在传播的速度上是一个短板,一则新闻发生之后,经过新媒体的发布也许只需要几分钟,信息就可以传遍大江南北,但是纸媒体在传播的速度上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其次,传统媒体受到政府的支持,所以在财力方面占也占有一定的优势,最后在传统媒体的机制方面,它已经有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在实际运行中能够更加的熟练运用。但是新媒体能迅速的占领市场,进入人们的生活,这表明新媒体也有独特的优势,高新的科学技术,迅速的传播速度,另外新媒体的信息容量和开放强度也是其发展的优势,这些优点的突出让新媒体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可和欢迎。结合新旧媒体的优势把它们的优势结合起来,打破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创造群体参与的媒体形式。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把新闻的时效性也发挥出来。

(三)媒体人才的整合

当前国家比较重视媒体的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媒体人才,在全媒体发展的形式下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发展的重要。那么对于人才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传统媒体人才向媒体方向的转型就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记者除了在新闻采访时采用文字记录,还要会借用摄像、摄影、录音等进行辅助,对所采集的信息通过不同方式的编辑、网络制作处理,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传播工具上发布,实现内容在不同介质、载体上的产品化。其次,借助高校平台,引进全能型人才。当下各大高校也在根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正努力为社会培养输送高质量的全能型媒体人才。最后,招聘海外全职职能员工,借鉴外国先进的媒体技术,整合媒介融合发展,加快我国媒体转型的速度。

我国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应国家号召,各个媒体积极推动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坚持正确的媒体发展政策和方针,遵循媒体融合发展规律,立足于创新理念和思维,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化媒体网络的合作,保持一体化发展。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我国媒体坚持发展先进的技术,创新媒体内容,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准则要求自己。同时,多屏联动、移动客户端、云技术等已经被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同时也加强了与受众的交流和互动,满足了受众的需求,顺应了互联网当下传播的移动化、视频化和社交化的趋势。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压力,传统媒体在经历过打击之后,越来越能清晰地看到这种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机遇。不同的媒介形态在整合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之后,越来越倾向于多元化的受众体验,多元化的受众服务、多形态的符号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三屏合一”和因特网、手机网、电视网“三网融合”的技术优势,打造出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对于报纸和电视传统媒体来说,新技术进步带来的是一个受众价值在不断进行着艰难的改革进程,这需要传统媒体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面对时代的变革。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人类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由数字技术带动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面对新媒体的发展,以电视和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曾有人预言,传统媒体在充满挑战的21世纪要么走向消亡,要么重生。虽然传统媒体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传统媒体自身的优越性是不可替代的。在面对新媒体的数字时代,传统媒体也开始探索新的发展出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媒体技术,把新旧媒体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创造出提供的全新可能性,传统媒体在经历过一番创新探索后,也会更加的成熟。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报纸,新旧媒体融合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国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3-2014[R].中国新华出版社,2015.

[2] .维克托,肯尼思.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 .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2010.

[4] .胡正荣.新媒体前沿[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 .陈国权.新媒体拯救报业?[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

[6]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N].鄂尔多斯报,2014.

[7] .杨成.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上一篇: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下一篇:极限论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