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技术融合

2024-05-07

多元技术融合(精选八篇)

多元技术融合 篇1

该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 现设有藕塘和东亭两个校区, 占地面积1165亩, 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拥有实验实训教学仪器设备8000多万元, 图书60多万册, 目前注册在校生10000多人, 专兼职教师800余人, 其中中、高级职称占70%以上, 并拥有一批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双师型”骨干教师。

学院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紧密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学院现设有电子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商学院、城市学院, 共有38个专业, 54个专业方向, 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2个, 省特色专业3个, 省级重点专业群4个, 形成了以微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电气自动化技术等省市级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 相关重点、重点建设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学院坚持“多元融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无锡国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微电子、常州银河电器、海力士-恒忆半导体、江苏弘业永盛进出口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开展了深层次的合作办学, 先后举办了“曙光模具班”、“国盛模具班”、“南通机床班”、“海力士-意法微电班”, “华润微电班”等冠名班, 企业参与冠名班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和课程的开发工作, 并设立了企业奖学金;学院坚持以生产型项目为引导, 创建立体化产业实训基地, 依托机电研究所、机电设备厂、数控实训基地, 研发了多个产品, 通过在岗生产和操作, 进一步加强了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的掌握, 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学院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 组建了各专业群的实训基地, 努力营造生产性实训室 (区) , 创建与真实工作环境相一致、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设施, 近几年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 为数控加工、模具制造、微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主干专业购置了较完备和先进的实训教学设备,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院努力造就一支与学院科学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培训和工程实践, 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特别是引进了多名长期在大型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 使教学团队的技术研发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质的飞跃;通过聘请企业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使校企合作走向深入, 同时也确定了一批技能过硬、乐于职业教育的兼职教师, 教师队伍的整体工学结合能力大大提升, 为专业的发展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院的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2003年被列为“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4年学院的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国家级35所示范性建设单位之一, 2007年成为首个“无锡市软件与信息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2008年被确立为“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2008年被列为无锡市“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区·无锡太湖保护区——人才培养基地”, 2012年顺利通过新一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好评,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以上, 学院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许多近几年毕业的学生已经成长为企业的骨干, 为无锡地区、江苏省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创新思维 多元融合 篇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7(B)—0058—02

在设计领域里,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即三大构成。色彩构成是以科学的色彩理论为前提的一门美术教育基础课程。具体地说,构成要遵循一定的审美规律,并通过大量的系统的作业练习,以理性的组合方式入手,表达感性的视觉形象;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会于感性的色彩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色彩、自由表现色彩的目的。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审美、整合和表现的创新能力。色彩构成是继写生等架上绘画训练之后又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地认识色彩理论、掌握色彩形式法则的艺术设计专业独立的基础科目。它通过逻辑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全面讲授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知识,完成色彩组合的学说。色彩构成的学习和掌握直接关系到以后设计中的创意和色彩修养的高低。

欧洲色彩艺术从传统架上绘画向现代表现色彩的过渡,经历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和抽象派等最具革命性的阶段。改造客观物象,强调形和构成,形的线条及色块,强调个人的主观精神,其形象夸张变形,色相单純,色彩对比强烈,追求浓厚的装饰性,使其色彩单纯、抽象化。使得他们在光与物体之间的色彩表现达到了一个全新阶段。从而色彩已不再依附于任何具体的物象而存在,使色彩从绘画中独立出来并具有其价值。

一、传统教学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是从临摹到写生,用具象写生的方法进行专业的模仿性教学,注重再现客观事物,而忽略了创造性的训练。构成课是认识课不是技法课,这是个必须明确的教学概念。色彩静物写生的绘画重色彩的再现,而色彩构成强调对色彩的组合和运用。所以,它们的目的不同,在教学时应有所不同。在传统的色彩构成教学中,我们过于偏重对色彩理论的经验认知,多采用模式化教学与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审美认识能力,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在色彩写生时,有的教学偏重对色彩理论的认识,概念和模式化的东西太多,学生会机械地按照程序完成作业,长此以往基础教学,尤其是色彩教学失去了培养学生色彩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功能,从而导致了色彩构成教学仍处在传统架上绘画色彩的模式中。

构成课的引进,则是80年代的事,作为图案课的补充,他们都是研究形态组合的规律性。其色彩构成理论冲击了传统的“图案色彩”教学模式,使色彩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近20年的发展中,我国的色彩构成教育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但与我国的设计实践领域相比,无论观念还是手段,色彩构成仍是一个不太受重视的领地,处在停滞不前的边缘。目前,现行教科书多从原理入手来展开色彩训练,注重对色彩原始本质的理性分析,而不注重对色彩现象创造性地主观分析和开发。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新意识,我们应把构成课限制在抽象形态的创造上,以便在有限的课时内研究更多、更深入的问题。

二、色彩构成应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的

艺术设计学科的宗旨是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我们学习色彩构成,应该着重于思维方式的训练,通过这种创新思维方式的开发,使色彩构成的作用呈现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的色彩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加丰富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对色彩的敏锐鉴赏能力。在色彩构成教学当中,探索色彩表现力应作为重点。在学习色彩时,应把设计观念引入色彩构成课中,使学生在学习色彩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色彩构成练习与面对自然写生不同,它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扩大了人们对色彩的想象力,增强了人对色彩语言自身表现力的认识,因此色彩构成是一门色彩创造学。注重对色彩的感受和领悟色彩的本质、情感和规律,以培养色彩的表现和应用能力,也就是以色彩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创新思维为目的,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理解色彩构成研究的目标,我们不但要有良好的色彩感觉,理性色彩知识也同样不可缺少。要不停地研究和揭示关于色彩的现象,不断地开发色彩表现的可能性,极大地发挥色彩的表现力。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不可缺少的平台

构成课课时较短,只能根据专业情况选择部分内容教授,这就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参差不齐。因此,作为教材编辑的宗旨就是:用大量的练习课题建立由浅入深、由规则到自由的教学体系;并划分层次、明确教程的横向纵向关系,以便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该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最终目标还是为了提高构成教学的质量。

从学生方面讲,只有经过大量的课业练习,才能通过自己的头脑、眼睛和心理感受,对所学的知识获得深刻理解。但是,手工绘制的作业练习费工费时,阻碍了学生的思想、感觉,使他们变得迟钝,从而严重妨碍了教学的开展和深化。

采用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一矛盾。众所周知,使用电脑为辅助色彩构成教学工具可大大节省制作时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色彩构成的兴趣,并起到开拓大脑、活跃思维的作用,有效地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这既可充分发挥计算机绘图准确、方便快捷、易于修改、保存、复制的优势,又可使学生把精力放在造型构思与造型感觉上来。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其对色彩构成教学完善发展的提升作用,将传统构成教学与先进的多媒体工具相结合,为传统色彩构成教学体系注入新鲜血液,培育出争奇斗艳的教学奇葩。

此外,表现工具的改变还可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促使创造思维向系统化、多向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的工作是有系统、有层次的,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造型资料并进行总结,然后利用计算机完成大量的造型方案,并及时调整原有构思,从而在大量反复的构成训练中,通过实际体验养成直观判断能力和多向式的创造思维。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这样做也为学生们走向社会开拓了视野,为他们进行创作提供了便捷、广阔的平台。

多元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研究 篇3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获取的遥感数据越来越丰富,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影像数据在几何、光谱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多光谱图像的光谱分辨率较高,但空间分辨率比较低;全色图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但光谱分辨率较低。为了增加图像信息提取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可以将低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和高空间分辨率的全色图像进行融合,使融合后的多光谱图像在保留光谱特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达到优势互补,提高图像综合分析精确度的目的。

1 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原理

1.1 影像融合原理

根据融合目的和融合层次智能地选择合适的融合算法,将空间配准的遥感影像数据(或提取的图像特征或模式识别的属性说明)进行有机合成,得到目标的更准确表示或估计。

1.2 融合的基本模型

遥感信息的形式从层次上可分为:像元级(特征提取之前)、特征级(属性说明之前)和决策级(各传感器数据独立属性说明之后)。因此信息融合就可相应在像元级、特征级和决策级3个层次上进行,形成3种融合框架,融合的水平依此由低到高。

2 基于Erdas软件遥感影像融合的实验分析

2.1 基于主成分(PCA)变换的遥感影像融合实验

2.1.1 PCA融合原理

主成分变换是基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尽量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利用线性变换的方法实现数据压缩。主成分变换主要用于:数据压缩(去相关),影像增强,在光谱特征空间中突出物理意义显著的指数(如亮度、绿度、湿度等),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监测。

一般图像的线性变换可表示为:

式(1)中,X是待变换图像的数据矩阵,Y是变换后的数据矩阵,T为变换矩阵。

2.1.2 PCA融合方法

(1)将多波段影像与高分辨率全色影像配准,然后求解多波段影像矩阵的特征值,其值按大小顺序排列;

(2)由特征值计算对应的特征矢量,并根据式(1)对原始影像进行正变换,得到主分量;

(3)将高分辨率全色影像按照第一主分量的方差与均值进行拉伸,并用拉伸后影像取代第一个主分量影像,然后,进行反变换得到融合影像。

2.1.3 PCA融合的结果

分辨率融合是对不同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融合处理,使用融合后的遥感图像既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又具有多光谱特征,从而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

从融合后的影像与原影像目视对比可以得知:更能突出影像的感兴趣的特征和范围,不同目标区更加明确,便于目标影像的解译和判读。

2.2 基于IHS变换法的遥感影像融合实验

2.2.1 IHS变换融合原理

IHS方法是以色度学角度出发,对IHS坐标的图二原Quickbird全色影像

物理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将强度分量用高分辨数据代替,从而得到融合结果,其特征是将多波段数据作为不同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

遥感图像融合中,IHS变换法(I亮度、H色调、S饱和度)是最为常用也是最为基本的方法。IHS变换法可以提高结果图像的地物纹理特性,增强其空间细节表现能力,但光谱失真较大,融合后图像识别和解译的精确度不高。文中在对多光谱图像进行IHS变换后,将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的I分量进行直方图匹配,然后进行反变换得到融合结果。这样得到的图像同时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和保留较多的光谱特性,提高了图像识别和解译的精度,如图一至图三所示。

2.2.2 IHS变换融合方法

(1)影像处理;(2)RGB→IHS转换;(3)直方图均衡化处理;(4)用全色波段影像代替亮度波段影像;(5)IHS到RGB的反转变换;(6)处理后的变换影像与原影像分析。

2.2.3 IHS变换融合结果

如图四和图五所示,从目视的角度来看,传统IHS融合影像纹理信息保持较好,但是光谱信息损失较大。文中介绍的方法得到的图像保留了较多的光谱信息和图像中的纹理信息,从视觉效果上看是令人满意的。

2.3 主成分(PCA)融合和IHS变换融合比较

IHS方法由于I分量的直方图分布与全色图像直方图分布差异较大,造成与原图像的整体色彩有较大差异,但同类地物基本具有接近的色彩。而PCA方法由于第一主分量的均值和方差与全色数据相差较大,因此损失掉了第一主分量中的部分光谱信息,变换后所得到的RGB合成图像整体色彩同原图像差异也比较大。

PC变换方法与IHS变换相比,其在同一次融合处理中,可同时提高n个多光谱波段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其缺点是PC变换第1主成分(包含了多光谱波段的大多数信息)的信息量要比全色波段影像的信息量高。当用修改后的全色波段影像的灰度值替代PC1,再进行反变换得到的增强后的多光谱波段影像,其信息量会受到损失。另外,尽管修改后的全色波段与PC变换第1主成分全局统计特征相似但局部统计特征不相似,因此PC变换也会造成信息失真。

3 结束语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具有冗余性、互补性、合作性。一般来说,对冗余信息的融合,可以减小对目标解译、识别的误差和不确定性,提高精确性;对互补信息的融合,可以提高输出成果的鲁棒性、可信度对合作信息的融合,可以增强融合系统的协调性。因此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虽仍处于发展中,但它在地质、农业、测绘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遥感影像融合将继续在地质、农业、测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永红,李德仁,孙家柄.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0,3(15).

[2]王仁礼,戚铭尧,王慧.用于图像融合的IHS变换方法的比较[J].测绘学院学报,2000,17(4).

浅析教材多元文化融合与冲突 篇4

一、教材对多元文化价值的导向作用

教材中对多元文化价值的导向的本质性作用在于:通过把多元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精心设计和安排, 编进教材, 使学生更多地学习和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虽然教材不能体现文化的全部, 但是它的部分力量还是对社会、学生有帮助的。

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真正价值所在:通过教材对文化的这种导向传播的作用, 往往会因为教材中的某篇文章而感染和震撼了某位老师和学生的心灵。当他们了解世界的文化, 就可以高度开阔视野, 从全面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去适应这个快节奏的世界。因此, 教师应多研究和挖掘教材给学生带来的文化感受, 培养学生感受到多元文化带给学生的力量。在教材中, 这种力量也许会体现出别的国家各少数民族的不同的文化理念, 从中让学生了解真正的社会文化生活是怎样的。

二、教材与多元文化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的关系

1.教材与多元文化的显性价值的融合关系。

教材脱离了文化背景就会产生脱离了文化的真实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该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力争达到融合中西文化的境界。各民族文化没有尊卑低劣之分, 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我们应该尊重、学习其他文化, 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 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在教材中, 我们可以看到各色人物的生活场面, 大量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体裁的作品。无论是选取国内还是国外的文章, 都包括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的内容存在。总而言之, 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冲突与融合, 丰富发展了教材内容, 使我们更加了解了多元文化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多元文化的建构, 教材就会失去了源泉, 多元文化带给人民是一种精神食粮, 而教材正是这种精神食粮的记载工具。

2.教材与文化的隐性价值的冲突关系。

多元文化带给教师和学生的并不全部都是正面的, 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借鉴别国的文化内涵到教材中的过程中, 也很容易在隐性的文化侵略中, 丢失了自己本民族的思想观念。这种隐性的文化侵略是相当可怕的一种侵略方式。它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改变人的某种观念。我们都知道, 现代的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西化程度是比较严重的。这种西化现象靠的不是武力征服, 而是西方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征服了日本人和韩国人的思想。我们应该沉重思考一下的是, 我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发展浪潮中也不断的改变, 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正在人们的不重视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在教材中不难看出这个问题。在小学教材中, 现代文比古代的文章多得多, “本教材只介绍两首古诗或一篇小短文”, 虽然随着年级的增加, 古诗词的力度也加大, 到了高中教材就会出现大量的难度很大的文言文。从表面上看这种过程是由简到难, 层层深入, 但是换个角度考虑这种过渡方式, 不难看出从小就没有学习到多少古典文化知识的培养和积累, 到了高中课业又多又重, 还要学习难懂的文言文, 给学生造成痛中之痛的作用。有人可能说小时候的理解力差, 不能理解更多的文言知识,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古代的文化乃至中国的文化的精髓是靠感悟的。读经典是使人感悟人生, 感悟其中的道理。虽然现代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 但是我们大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台湾地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态度上的对比就可以看出, 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流失严重。这种文化流失也是西化的表现之一。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变化。教材是学生的第一资料, 因此我们的教材编撰工作者或是教师应该意识到文化的隐性侵略;在一定程度上将有价值的文章并慎重选择或选编到教材中, 教师的文化导向作用也很重要。

美术教学的多元化融合 篇5

一、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在传统的中国课程上, 美术一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 很多美术课也仅仅象征性的过过场, 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随着新课改的火热进行, 美术的地位从无足轻重到必修课, 高中美术更是参与学业水平测试, 甚至高考!但现在很多学生和教师对美术还是有偏见, 认为学了也是浪费时间。作为美术老师在这里我为美术正正名, 因为美术和其他学科有着重要关系。

1. 美术与语文的融合。

语文, 是通过语言或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 表现思想感情的。而文字最早的原始形态就是以绘画的形式出现的, 比如中国的象形文字中“日”字就像一个圆形, 中间有一点, 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 所看到的形态, “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还有水, 山、石等。

美术与语文是相辅相成的, 在古代, 中国画是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 这个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是作不出来的。所以想读懂一幅画需要语文, 而读懂一首诗也是需要美术的想象空间。

2. 美术与数学的融合。

初听起来, 美术和数学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等你看完西方美术作品就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在古希腊, 他们对于美的表现, 都是通过数学探索出来的, 黄金分割在美术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就像达·芬奇说的一样:能够欣赏我的作品的人, 没有一个不是数学家。比如他的作品中的透视画法, 就是几何学与绘画技巧相结合, 在绘画中表现三维立体空间, 所以他的作品是如此的神奇。更不必说西方绘画那些充斥着几何符号和图形的冷抽象画, 你看到它们更清楚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3. 美术与历史的融合。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发展规律的, 美术也不例外, 所以美术与历史的关系是最密切的。人类的艺术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社会历史的变迁不断地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变化, 所以, 要了解艺术的发展, 也就是必须了解历史的演变。

高中历史, 艺术是占有很大比重的, 可以说, 美术见证了历史, 以中国为例, 从原始社会的陶器、玉, 到奴隶社会的青铜器, 秦的兵马俑, 汉的马踏匈奴等出土的大部分文物都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 也包含了他们对美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同样, 在美术课中融入相应的历史知识, 将有利于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理解其时代背景, 以及艺术家的创作环境, 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 提高其艺术鉴赏的能力。

4. 美术与地理、物理、化学的关系。

通过研究《清明上河图》我们了解了北宋东京汴梁的繁荣景象, 对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有很大研究价值。中国地域跨度大, 南北差异不小, 派生出来的艺术也是不一样的, 就像南北民居一样, 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更不要提各民族之间的民间艺术了。物理更体现在建筑上, 特别是西方教堂, 从罗马式 (伽利略还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呢) 比萨教堂、拜占庭式索菲亚大教堂到巴洛克风格巴黎圣母院, 你能说没一点物理在里面?更不用说矗立了一百二十多年的埃菲尔铁塔, 它本身就是个力学奇迹。当然中国也有, 1400多年前隋代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至于化学最直接是颜料, 不管国画颜料还是油画颜料都要化学的参与, 放宽一点, 陶器、瓷器的釉色, 古代服饰、建筑的艳丽颜色等等都是化学的功劳。

二、美术多元化下直接学科的融合

1. 美术与音乐的融合。

音乐、美术不分家, 本身同属于艺术的一对奇葩, 所以作为艺术是相通的。它们的作用都是培养他们的欣赏情趣, 动手、动脑能力, 美术课中有效地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中, 让学生从声音、图像两个方面去感知美, 欣赏美, 最重要的是要创造美。

在教学的导入部分, 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 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 视听结合,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另外, 在课堂上配以合适的音乐, 可以创设出具体、真实的环境氛围, 显现和谐、鲜明的形象, 促使学生的感、知觉发展, 并通过直观感受诱发他们创造性的想象,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美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完善, 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通过信息技术平台, 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图像视觉冲击和启示, 色彩斑斓的视觉调度,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 在耳濡目染下, 喜爱上美术了。再者, 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 老师能够充分运用网络的资源来教学, 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能够快捷地获取知识, 学生更爱上美术学科,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学习、乐于探究与创新的精神。

三、学科融合不是大杂烩

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 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 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

我们在美术教学中, 美术与其他学科融合不能生搬硬套, 要分清主次, 把握一个尺度, 避免“天马行空”、“信口开河”式的跑题教学, 要及时的“悬崖勒马”, 才能事半功倍。课堂上所有的形式变化、综合运用一定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 最终实现教学目的。各类艺术之间的影响、渗透, 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和表现, 使他们的创造力更强, 更有个性。只有这样学生才更爱美术, 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摘要:当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 美术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美术与各学科渗透与融合, 通过美术教学的多元化融合, 学生能感知各学科的宝贵文化资源, 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

论法律融合及其多元化的发展 篇6

通过文化人类学对法律文化的上述界定, 那么从历史生成和人类早期的地理区隔来讲无疑从过去到现在, 尽管人类在近代以来随工业革命的发生, 科技发展, 人类之间的交流更为方便快捷, 尤其随全球化、资讯化,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类从老死不相往来到零星的交往、到交通技术革命、信息化, 人类俨然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之中。但是, 不容否认我们面对当今的世界法律文化仍然是多元的, 并且对在欧美强势文化之下, 后发展国家为民族国家计强烈吁求文化的多元与多样, 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本文的根本目的试图从前瞻的视角和两种理论视角即借用吉尔兹的“地方性”和韦伯系统论说的“现代性”的理论预设来质疑多元的法律文化这一命题的困境。当然从文化阐释学的角度来理解人与人互动所生成的人的生活世界来讲, 吉尔兹作为阐释人类学的杰出思想家无疑会同韦伯沿袭德国19世纪以来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为代表的阐释学有着理论脉络与旨趣的联系。吉尔兹关注的重心是在于人类文化应如何进行“深度描述”和阐释, 且较多是在特定时代、特定问题与语境下的文化人类学, 或者说关注的式样是对残存的未被“西化”的尚还区隔着的部落文化上。当然就法律论: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理论与“深描说”在其《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一文中得到了详尽的运用和表达。需要回顾的是吉尔兹的阐释人类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经历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即越战、种族纠纷、城市状况恶化、经济危机、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学生运动、人权运动乃至在法律上美国法律对拉美的输出失败的这样背景上。同时其理论也是在人类学理论危机中诞生的, 也就是如何看待与研究民族文化志, 由此产生了认知人类学与符号人类学的分野。“认知人类学家则强调用本族人的语言来研究和描写本族人的概念类别。此外, 认知人类学还强调在民族学研究时不可用局外人方法, 以避免研究者本身的概念范畴和文化偏见的干扰。”而符号人类学“不认为文化是封闭在人们头脑里的东西, 而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化体现在具体的公共符号上, 这些符号有物件、案件、关系、活动、宗教仪式、空间单位等。语言诚然是一种符号, 但这儿强调的是这种非语言性的符号。同一文化内部的成员通过这些被赋予公共意义的符号交流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情感。”认知人类学和符号人类学在研究民族文化志时都强调“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方法, 但是符号人类学不主张“进入人们的头脑”。他们认为不同的文化是不同的民族对其所处的世界的不同理解的产物。而吉尔兹的阐释人类学深受上述两种理论影响。同时需要指出的吉尔兹的“地方性”和后现代也是息息相关的。在全球化时代、人们在打磨掉自己不同的地方, 向着“全球村”的思路看齐, 走向人类趋同, 这也导致了地方性和全球性的冲突。“地方性知识的寻求是和后现代意识共生的。”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 西方在经济、军事强势下, 进而西方的文化强势在摧毁世界文明的不同形态。而现代性在于形式合理性、统一性, 而后现代强调的在于反对理性、反对线性进化、强调个体、断裂、碎片化。后现代“简化到极点, 我们可以把对元叙事的怀疑看作是‘后现代’”。因此, 吉尔兹的“地方性”对法律文化而言, 隐含着法律文化的不可通约性, 是事实与法律不分的, 纠缠在一起的, “法律是地方性知识而非无地方界限的原则”, “用‘兴盛’这个词来形容法律多元趋向, 无论如何都没有言过其实, 虽然回多少带有冷嘲的意味。”因此, 如果以向后看的方式和“地方性”的理论视角看, 无异法律文化是多元的, 因为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 而不是化约的、普适的。然而, 当我们以“现代性”视角来审视多元的法律文化时 (我们撇开多元的现代性) , 从非向后看而从当代现实看各民族国家时间先后不一遭遇现代性, 法律文化的趋同是必然的, 逻辑上也能够成多元的法律文化无法成立。当然, 我们也深知应该拒绝把“现代性”等同于西方, 但“现代性”毕竟始于西欧, 并且马克思·韦伯尽管潜存忧虑但系统地论证了现代性。他揭示了理性化尤其在工具理性下所引发的科技变革所带来的社会从传统迈向现代, 社会的不断“祛魅”、社会的不断世俗化、非道德化、生命意义及信仰的丧失。进而“现代社会中的法律放逐了信仰, 驱造了道德, 脱离了文化, 成为了冷酷的理性规则, 管制利器和牟利工具。”也就是经济生活的可计算性, 政治统治的科层化、官僚化, 法律对生活规制形式合理性取代了传统的、非敞明的人类生活世界。实质上现代现象就是指“人类有‘史’以来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方面发生的全方位秩序转性。它体现为一个极富偶在性的历史过程, 迄今还不能说已经终止”。同时舍勒提出, 现代现象是一场“总体转变”, 包括社会制度 (国家形态、法律制度、经济体制) 和精神气质 (体验结构) 的结构转变。尽管韦伯是从科层制, 而舍勒是从精神气质讲现代性。因此, 从现代性来看, 理性化追求的结果是一致与统一、标准化而不是多样化。同时, 现代性不只是一种理论;它也是对现代社会, 至少是西欧生成现代性以来, 对现代欧美社会的一种理论概括。从现实来看, 也尽管后发展中国家担心民族国家在现代化浪潮中丧失民族个性并吁求文化的多样性包括法律文化的多元, 但是现代性总是同现代化密不可分,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并对社会的推动与改造, 经济的一体化, 全球的协作分工、交通的快速与资讯的全球化, 进而现代化指标体现为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科层化, 最终社会的麦当劳化, 各民族的生活世界日益雷同化、生活消费格式化。由此, 当各民族日益丧失其生活个性, 再无法为适应其民族生活个性而建立特有的生活规则时, 还能够存在一个多元的法律文化世界吗?也就是当再没有让各民族来体验与经历其民族的特有的生活经验时, 哪还会有民族的特有心灵结构吗?还会有特有的法律文化吗?因此从现代性与当今现实社会世界观察或许多元的法律文化会成为过去式, 而法律文化的趋同从现在式起步到将来完成式。多元的法律文化只能在传统社会并被地理区隔的时代而存在。不过, 需要申辩的是, 现代性对法律文化的影响也隐含着这样的问题, 即如果将法律文化视为器物、典章制度与思想观念, 那么, 现代性下, 理性的主体必然分裂为原子式个人, 也导致共享价值与信念的丧失, 从而趋同的法律文化或许在于法律文化的器物与典章制度的趋同, 而不是在法律文化中包括的价值与思想观念的趋同。

因此, 本文只是从早期的人类由地理所区隔, 阻碍了交流, 形成了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法律文化。但随着跨越民族国家且各民族及民族国家在时间上先后不一但都遭遇现代性进而现代性成为世界现象, 而现代性又同现代化密切相关, 现代化指标又体现为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科层化, 最终形成全球化, 同时科技带来交通快捷及资讯的全球化、经济日趋一体化, 必然引发法律文化走向趋同化。其次借助于“地方性”与“现代性”两种理论视角去审视多元的法律文化, 在这两种理论前设下, 呈现了多元的法律文化困境及用两种理论来阐释多元的法律文化所产生的不同结论。

摘要:在中外法制史上, 法律法规融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是各国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法律就出现过日耳曼法和罗马法的融合, 两种法律制度的融合产生了封建的普通法的原则还出现了法兰克帝国的法律统一运动。融合的过程, 仍可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共同的规律。

关键词:全球化,融合,多元化,趋势,私法自治网络

参考文献

[1]参见李亦园.文化与修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2004, 5, P1, P3.

[2]参见李亦园.文化与修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2004, 5, P1, P4.

多元文化融合下的大连城市文化 篇7

一、齐鲁文化——骨子里的血脉相连

大连是一个移民城市, 尤其以山东人居多。据统计, 80%以上的大连人都是山东人的后裔。这要追溯于清朝末年, 迫于人口压力和天灾人祸, 形成了山东农民大迁移的狂潮。一批一批的山东流民在大连定居下来, 同时也带着他们的齐鲁文化在大连生根发芽。文化是一个民族动态的鲜活的生命形态, 而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身份识别的标志。[1]在大连, 多数人讲着一口标准的山东话, 他们把山东人当成老乡, 称山东老家为“海南家”, 称自己“海南丢”。“海南丢子”是对当年那些闯关东人的贬称, 他们饱受穷困与饥饿, 来到大连, 被贬称“海南丢子”。随着海南丢子不断地涌入, 并占据了大连八成的人口, “海南丢子”的品格习性逐渐成为大连城市文化的主流。大连人继承了山东人的“冻死迎风站, 饿死不弯腰”的精神, 正是秉承着这股精气神, 几代的“海南丢子”艰苦努力, 在大连创出一片湛蓝天空, 使大连名扬全国, 名扬世界。正因如此, 大连人与山东人有着血脉相连的情谊, 也铸就了大连城市文化与山东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山东人是在齐鲁文化的影响下成长的, 鲁文化具有农业文化的特征, 是道德型的文化传统, 它崇尚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而齐文化因其地理环境, 靠海但土地瘠薄, 在经济上农、工商并举, 文化上兼容并包, 促使齐文化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特点。在此种文化的熏染下, 山东人重道德, 讲实在;重人才, 好教育;重经济, 要正义。血管里流着“海南丢子”的血的大连人骨子里就延续着山东人的秉性, 大连人豪爽、讲义气, 大连人诚实正直、“眼里揉不进沙子”, 大连人慷慨大方、热情好客, 在齐鲁文化影响下, 形成了带有些许“海蛎子”味的城市人格。城市文化是城市人格的表现, 城市是人格化的主题空间, 它放射着民族的、时代的与人格的光辉, 是宗教的、哲学的、道德的、审美的等等文化的集中表现。[2]

在大连, 到处都充满了山东的影子, 齐鲁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大连老菜说到底也是由鲁菜发展而来。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其口味偏咸、味鲜、讲究脆嫩、风味独特。大连深受其影响, 口味偏重, 外地人来大连吃老菜, 对大连菜的咸味记忆犹新。山东民风朴实, 待客豪爽, 在饮食上大盘大碗丰盛实惠。大连也是如此, 讲究菜量, 一家饭店的菜量如何会成为大连人选择就餐地点的重要标准之一。大连人对鲁菜的喜爱似乎是天生的, 鲁菜在大连并没有像川菜、粤菜、湘菜等其他菜系那样大肆宣传。但在1984年大连饮食公司改制前, 市饮食公司评选出的大连十大餐饮名店, 有黑石礁饭店、井岗山饭店、长征饭店、长春路饭店、海味馆、群英楼、新亚酒家、山水楼饭店、青山饭店和人民饭店。这十家饭店, 都是以鲁菜为主的。就是现在, 大连比较红火的川菜馆、粤菜馆、湘菜馆、上海菜馆等也是融合了鲁菜的部分特色的, 进而使大连人品尝到川、粤等地方风味的同时, 也感受到家乡菜的味道, 广受欢迎。

二、东北文化——地域中的悄悄渗入

由于大部分大连人都是山东人的后裔, 加上大连人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上与山东人惊人的雷同相似, 很多人并不将大连划入东北的范畴。但从地理的角度衡量, 大连确实属于东北, 是东北的最南边。因而, 东北的地域文化对大连的城市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东北文化通常也被叫成黑土文化, 蕴含了3种文化类型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 以满族的白山黑水文化为主;中原文化, 主要是儒学的影响;还有就是异域文化, 这是由于东北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由此而形成的东北文化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板块。

大连人喜欢把大连以北的东北称为“北边儿”, 这听上去似乎少了一点归属感, 但这“北边儿”确实对大连人的生活形态以及大连的城市产业构建影响颇深。东北东有莽莽林海, 西有辽阔草原, 冬有狂风暴雪, 地有高山大河, 兼之开发较晚, 土地蛮荒, 地广人稀, 空间广阔, 养成了一种粗放豪爽、放任不羁的英雄主义文化性格。[3]白山黑水的满洲人, 是以狩猎游牧为主的, 依靠自然而生存。这使得东北文化也有浓厚的自然特性, 东北人也被冠以“原生态”的美誉。东北文化保留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野性与随性, 不拘小节, 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凡事讲究一个痛快, 规矩与规则在东北人眼中远没有情义和恩义来的重要。东北有句话“过了山海关, 碰杯就得干。”这充分的显示出东北人的豪气和率直, 同时也显现了东北文化的自然性和真实感。大连的城市文化中, 也融汇了这种自然率性。在大连, 来者是客, 大连人不排外, 不欺生, 乐善好施, 善于交往。平时, 大连人挂在嘴边的是“俺们东北人……”, 大连人喜欢称大连男人为“东北爷们”、称大连女孩为“东北姑娘”, 大连人喝酒讲究“哥俩好, 一口闷”, 冬天大连最常见的菜色是酸菜, 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都是大连人的心头爱。尽管, 东北文化没有像齐鲁文化那样从骨子里影响着大连人和大连这个城市, 但它确确实实在潜移默化中渗入了大连城市的灵魂之中。

大连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也是大连的城市文化特色之一, 这就要归因于大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所拥有的巨大的工业产业。东北因其森林木材、煤炭、钢铁、石油、金银矿等资源丰富, 且工业基础良好, 遂成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大连作为东北的一部分, 且是东北的龙头城市, 自然也是一座工业城市。大连造船厂、大连化工厂等大连的工业企业在全国享誉盛名。大连的三产结构中, 二产的比重达到50%以上。由此, 东北的地域文化与优势对大连产业结构的构建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日俄文化——侵略下的强行附加

1999年, 江泽民主席曾为大连题词“百年风雨洗礼, 北方明珠生辉”。不难推算, 大连是在1899建市的。20世纪的大连可谓历尽沧桑, 几经沉浮。自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大连便处在了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中。100年前为大连城市规划的俄国设计师们, 怀着要将大连建设成为“东方的巴黎”的梦想, 为大连带来了“城市广场文化”。规划师们仿照着巴黎的协和广场, 在现在的中山广场建成了圣彼得堡广场, 如今的三八广场和港湾广场原来坐落着果戈里广场和莫斯科广场。城市的规划、布局、生态环境、市政建设、建筑文化等构成的人文景观, 是城市的面貌和仪容, 从中展示了城市的历史和现状、城市的包袱和理想、城市的光荣和骄傲以及城市的困惑和失落。

沙皇俄国为大连引入了广场文化, 而紧随其后的侵略者——日本人, 又将这一文化传承下去。1905年, 日俄战争爆发, 之后, 日本进驻大连, 日本人并没有全面否定俄国人的“广场文化”, 在此基础上, 开始了对大连城市文化的塑造。日本的设计者们妄想把东京搬到大连, 建造一个“棋盘型”的大连。日本人在现在的人民广场地址建造了明智广场, 并且非常自恋的在大连建造了三个建筑, 从空中俯视, 是“大日本”三个汉字。大连的历史开始于列强的侵略和角逐, 因而许多俄国、日本特色的建筑在大连是非常常见的。比如中山广场, 在殖民时期被称为大广场, 广场周围的建筑都是欧罗巴风格的建筑, 如拜占廷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等等。据说以前, 这里都是各国的领事馆。从大连的城市建筑与广场设置不难看出, 大连的城市文化不可回避的融入了欧洲、日本城市的思想与精髓。

不可否认, 殖民者对大连城市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许多当年的日俄的建筑现在被规划为了旅游风景区, 比如:俄罗斯风景一条街、南山风景一条街。许多日俄的语言演变成了大连本地的方言, 好像:“碗匣子” (衬衫) 等。在大连, 学日语和俄语的学生是很多的, 大连的16中学专设日语班, 大连第9中学专设俄语班。大连的日资企业也非常多, 日本人更是随处可见。种种都充分显示出了日俄文化对大连城市的作用和感染。

先后被两个帝国所统治的大连, 其城市文化兼容了中国齐鲁文化、东北文化以及殖民者日本文化和俄国文化四种文化的结合, 并在百年的发展中, 与大连自身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状态相融合, 逐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大连城市文化——“海蛎子”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引领下, 大连的“海蛎子”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 向全世界展示了大连人的精神、大连人的魂。

摘要: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它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大连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文明大都市, 特色鲜明的“海蛎子”城市文化由来已久, 因其历史因素、地理位置等而颇具特色, 深受我国齐鲁文化、东北文化和日本文化、俄国文化的影响。在这四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与融合中, 孕育了大连这座现代化城市独具特色的“海蛎子”文化。

关键词:城市文化,齐鲁文化,东北文化,日俄文化

参考文献

[1]陈志, 杨拉克著.城市软实力 (第一版)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8.

[2]章友德主编.案例教程—城市社会学 (第一版)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

多元技术融合 篇8

1. 音乐熏陶, 心灵感化

音乐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疲劳的生活情绪, 活化脑部细胞, 帮助睡眠, 增强注意力和免疫力, 对于残障学生来说, 音乐融合疗法最大的价值是敲开他们密闭的心灵, 让其精神放松, 用心感受世界、 感受生活, 提升他们与正常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而不只是局限于他们特殊群体自身的交际圈; 其次是训练他们的小肌肉群, 提高他们对自身行为精细动作和呼吸功能的控制与锻炼。

比如, 在康复训练课堂上放一首 《世上只有妈妈好》、 《爱的奉献》、《感恩的心》等古老经典的歌曲, 使歌曲的词、曲等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律动碰触残障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 “爱”, 进而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再比如智障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较差, 而通过控制音乐的节奏, 加之简单的头、手、脚等肢体动作, 不仅可以培养他们自身动作的协调能力, 还可以高效率提高学生的兴趣, 提高他们课堂学校的投入度, 促进生生、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不断刺激他们的脑部细胞, 使之打开 “心灵之窗”。

2. 运动锻炼, 康复提升

运动疗法对于残障学生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够全面锻炼他们的身体, 将残障学生从教室里 “拉”出来, 走进操场, 走到阳光下, 使他们在一定的规则要求下, 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合作, 提高残障学生的适应能力, 进而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其次是对残障学生进行专门化、针对性的训练, 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 即为 “短板效应”。

因此在康复训练过程中, 可以通过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走或是抱球接力走等简单的运动锻炼, 全面发展残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如脑瘫儿童的由于脑部损伤, 使得这类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 语言、行为、情绪等障碍, 运动能力普遍低于正常群体, 走路姿势稳定性差, 情绪不稳定, 生活难以自理等。因此对于这类人群的康复训练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治疗, 效果更显著, 这与山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教师杨纪太的研究观点不谋而合。

也可以通过篮球这一运动项目中的某一动作技术, 如投篮, 它对于身体的平衡性要求较高, 而偏偏脑瘫学生连基本的站立都很困难, 投篮更是无稽之谈了, 但通过长期的训练, 让他们在稳定自身平衡性之下, 在不同的投篮位置下, 不同高度的篮板下不断练习, 进而逐提高他们的身体稳定性。另外学生在一定规则要求下进行篮球比赛, 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体验环境的变化,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等能力, 还可以使他们学会接受 “规则” 社会下带来的快乐。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疗法并非是运动教育, 它注重的是残障学生通过运动的方式, 提高自信心, 消去自卑心理, 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交往、与社会接触的适应能力。

3. 动手自理, 适应生存

残障学生一直被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视为弱势群体, 社会不愿意他们独自承担任何重任, 不愿他们独自完成一个个的任务, 每个人都情愿替他们遮风挡雨, 久而久之, 他们的劳动技能淡化, 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对亲人朋友及教师同学的生活依赖性加深、加强。而为了保证残障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劳动技能的康复训练就被提上议事日程。

而在劳动技能康复训练课中, 为了培养残障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因此可以组织他们将废弃的报纸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模型, 如飞机、动物、纸排球或是纸篮球等, 最后还要组织他们收集整理好模型, 并评比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交流, 当然教室的垃圾也要组织学生清理干净, 保持地面的整洁。

4. “家校” 联合, 协同培育

由于残障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的特殊性所在, 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圈, 除了学校就是家庭, 因此 “家校”联合康复训练对于残障学生的康复成长作用最大, 而往往家庭由于自身孩子身心的特殊性, 会给予孩子最大的爱与帮助, 从而导致这些本来身心不健康的群体更是缺失了基本的适应能力, 而学校在没有家庭的协助之下, 独自进行康复教育。 而 “家校”联合康复训练, 是在学校进行的康复教育在家庭这一环境中继续巩固教育, 给这些残障学生最大的学习教育空间。

建立学生康复系统, 每生一个卡片, 可以是学习进度、成绩表、或是康复训练计划, 老师将在康复训练课堂上布置的教学任务或是学生的表现记于健康卡片中, 而学生将卡片带回交至父母, 父母根据卡片上的信息任务, 和孩子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最后家长将学生的反应登记至卡片上, 这样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合作, 为学生建立完整健全的康复系统, 从而促进残障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 当然在学校进行的音乐疗法、劳动技能或是 “送教上门”等康复训练都可以在教师和父母的协同下进行, 进而使这些残障学生能够在教师和父母的帮助下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上一篇:企业工会下一篇:基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