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2024-04-14

融合(通用6篇)

篇1:融合

Q1:8月1日后进口报检货物在检验检疫的全国无纸化系统是否还能上传随附单据吗?

A1:可以。

Q2:境内发货人在属地操作报检业务,在口岸委托报关代理办理报关业务的,8月1日后在单一窗口新出口报关界面如何录单,是否报关报检内容一起申报,口岸那边的报关代理就不用再报关了?

A2:境内发货人先在单一窗口完成出口申报前监管(无需插卡)申报生成电子底账数据,口岸报关代理企业再引用该数据(在随附单证里选择电子底账,录入编号)报关。

Q3:关检融合统一申报后,发给eCIQ的货物申报数据是否也包含非法检的?

A3:出口非法检的货物,后台不分流到eCIQ;进口非法检的货物,现在是否分流到eCIQ,海关业务部门还在讨论没完全确定,相关货物申报企业暂按同时具备报关报检资质准备。

Q4:关检融合统一申报系统中检验检疫编码部分为必填项,但并非所有非法检商品都有检验检疫编码,请问系统是否会补充更新?

A4:填入原海关8-10位HS编码敲击回车键,系统会跳出检验检疫编码列表供选择,申报企业根据货物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即可,原没有分类的,系统自动补齐代码999。

Q5:出口货物提请实施检验检疫的申请企业和报关企业,是不必须为同一企业?

A5:可以为不同的企业。申请企业在单一窗口完成出口申报前监管(无需插卡)申报生成电子底账数据,报关企业再引用该数据报关。

Q6:出口电子底账数据是在企业发送出口前监管服务申报数据时形成,还是在出口检验监管完成综合评定合格后形成?

A6:出口检验监管完成综合评定合格后形成。

Q7:8月1日前出口或进口货物报检完成,但尚未报关的电子底账数据,能在8月1日以后再报关使用么?

A7:出口货物可通过关联报检号实现数据的引用。进口货物必须重新申报。

Q8:8月1日后,原来自理报检企业还能使用使用九城、榕基等客户端办理出口货物报检么?

A8:海关已经发布了导入清单,原有客户端改造后生成符合海关要求的报文格式即可。出口申报前服务的申报途径和事项还未完全确定。

Q9:关检融合统一申报无报检单位这一项目,请问系统如何处理该项? A9:报检单位备案从8月1日不用做了,全部使用海关代码。

Q10:8月1日以后,出口货物先做报检产生电子底帐数据,报关时校验电子底账数据,这时的操作路径会发生变化吗?

A10:数据会反填,但不比对、不核销。统一报关单格式以后不存在AB单了,统一报关、报检,统一放行,系统申报以后,统一拆分报关和报检报文后走各自系统。

Q11:关检融合统一申报的货物规格型号和计量单位如何录入? A11:海关总署网站的通关参数栏目中可以查到。

Q12:出口货物先报检后报关时,是在报关时把涉及检验检疫的项目再次填报,还是出口申报时检验检疫之前报检的数据会反填到报关单,如果不能反填报关申报企业是不是报检项目要报两次?

A12:会反填。

Q13:出现报关单删除的情况,企业是不是要分别向海关H2010和检验检疫eCIQ老师处分别申请?如果只是H2010删除,企业重新申报,涉及的提单号在eCIQ是否不会通过,因为没有删eCIQ数据,按照个人理解,提单在eCIQ应该是不核销不检验的,但是这种情况对于需要核销比对的项目就比较棘手了。此外,如果是涉及法检项目的需要删单重报,同一个提单会产生两个检验检疫号,不知道会有什么影响? A13:对于关务检务系统不同步删单问题,H2010申报时核销舱单,删单时H2010反核销舱单,不能重复报关;而eCIQ没有重复申报的控制。

Q14:集装箱箱货关系、货重录入指南中说明是必填项目,但培训老师说是选填(如果知道物流信息的就填,如果没有得到物流信息就不填),请问这两个到底是必填还是选填?

A14:箱货关系是必填项,重量选填。

Q15:录入指南中B/L号码列明填写的是提货单号码或出库单号码,但其备注又说和原报检项目的提/运单号一致。而表头的提运单号填写的是进出口货物提单或运单号码,其备注里面又说这项和原报检项目的提货单号码一致。

A15:“提运单号”为合并项,B/L号不是合并项,为更名项,是原检务指标。提运单号本来就是要求填的海运提单号,“提运单号”号栏填的是D/O号,“B/L号”填的是B/L号提运单号改为b/l也就是bill oflanding,原报关提运单和报检提货单实际意义相同,均为到港时的提单号,故合并为一项。原报检提运单号为装运时的一程提单号,因为名字重复,所以更名为b/l号,原关务提运单号一直填的是B/L号。简单说,现在的要求是:“提运单号”栏填报要求没变化(填D/O号,有称小提单的),另一个就是B/L号(填报要求同项目名称,有称大提单的),海关和检务填的经常是小提单号,大提单没有转运的,习惯说的大提单是b/l,小提单是d/o。

Q16:出口申报前监管服务中,企业申报的数据会反填进入报关单申报。这个“反填”的内容具体是指关检共有的指标吗?

A16:请检验检疫老师解释。

Q17:水运中转的报关单,如涉及法检货物,企业申报后,检验检疫号码是口岸还是申报地口岸处置,系统能否区分?

A17:联运中转进口的报关单,如果涉及法检商品,企业申报以后,检验检疫是最终卸货地处置。

Q18:单一窗口中法人管理、授权操作员IC卡权限在哪里操作? A18:管理员账户管理,登录系统后,双击管理员用户名进入管理界面,选择左边我的操作员项目。

Q19:现在加贸部分很多功能单一窗口无法实现(比如备案清单界面无法申报批量中转),8月1日是全部申报切换至单一窗口,QP系统停用吗,如有相关业务申报该如何办理?

A19:只是一次申报不再提供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申报功能,历史查询数据、数据修撤功能照样可使用。加贸手册备案等子系统正常提供服务。

Q20:报关单修撤业务单一窗口是否可以使用?

A20:可以,单一窗口也同步提供报关单历史数据查询功能和修撤功能,新报关数据操作需要使用新系统接口

Q21:目前加工贸易报关单很多都是通过QP批量导入申报的,8月1号后是否就不能了?

A21:加工贸易企业是批量导入暂存,8月1号后依然可以导入暂存,并在单一窗口查询申报。

Q22:8月1日后,H2010系统的集中申报清单能继续使用QP客户端申报?

A22:QP里集中申报系统正常使用,归并生成的报关单,在单一窗口中查询补全信息后申报。

Q23:目前单一窗口不支持水运中转的申报,企业都在QP里申报。8月1日后,单一窗口是否就不能申报该类型业务?

A23:单一窗口出口报关单是支持水运中转的,在业务类型中有“水运中转”选项。

Q24:目前单一窗口不支持二次转关货物申报(如中欧班列的进口货物)。8月1日后,单一窗口是否就不能申报该类型业务

A24:二次转关在单一窗口没有实现。该类型业务在QP里还能继续提供服务。

Q25:8月1日后,单一窗口是否不能打印报检单? A25:8月1号后没有报检单。

Q26:8月1日后,还有报检号吗?

A26:8月1日后,只有一个报关单编号,没有报检号。企业需要具备报关、报检资质才能申报新报关单。(入境申报企业必须具备双资质才能进行一次申报。出境申报企业暂不需要双资质,原来仅报检不报关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申报前监管生成电子底账数据后,再委托其他企业报关。)

Q27:8月1日后,是否必须要同时有报关报检资质才可以报关,有报关无报检资质的企业是不就不能报关了?或者说以前只报检不报关的生产企业,这次改革后是必须报检报关自己一起做或是让代理一起做,不能再自行单独报检后再找报关行报关?

A27:8月1日起,必须要同时有报关、报检资质的才能申报。如在报关单中一直是消费使用单位或者生产加工单位,不是境内收发货人和申报单位的企业不受影响,而境内收发货人和申报单位就必须要具备双资质。(海关总署28号公告-入境申报企业必须具备双资质一次申报。出境申报企业暂不需要双资质,原来仅报检不报关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申报前监管生成电子底账数据后,再通过其他企业报关”)

Q28:企业申报后,检验检疫的数据项分流进eCIQ,企业看到E开头的报检号,eCIQ集中审单后生成正式报检号,E开头的报检号没有了。请问这跟生成的正式报关单号是同一个号码么?

A28:以报关单编号为准。

Q29:标记唛码及备注,在填制规范里面是写在一起的,但在单一窗口录入时是分两栏填写的。指南中说明分别最多支持400和70位字符录入,请问两者总字符数是不是共用的?

A29:备注和标记唛头单独计算录入字符长度。

Q30:现有企业报检使用的无纸化系统上传随附单据,在8月1日后单一窗口可以接收到相关随附单据么?

A30:单一窗口开发了导入接口,原有平台按相关规范改造后,能生成符合接口管饭要求的报文就可以导入单一窗口。

Q31:8月1日后,出口货物申报是否暂时不需一次申报? A31:是的。以前的出口报检改名为出口申报前监管,先单独申请一次出口申报前监管(原出口报检),通过后将相关数据在报关申报时返填到出口报关界面中,再补齐其他报关信息后申报。

Q32:企业出口申报的是不需报检的非法检货物,以前是直接报关,而不需要报检的,就没有办理过报检资质,那么现在企业是否需要补录企业报检资质?

A32:企业如只有非法检出口货物,后台不会转eCIQ,这种企业可以不用补录报检。

Q33:录入指南里为何有“自报自缴”和“自主报税”两项,有何区别?

A33:自主报税上海关区可能还会用到,“自报自缴”和“自主报税”两项实际业务已不大使用,计划将删除相关字段。

Q34:监管方式删除了加工贸易的特殊情况填报4项要求? A34:海关总署内部在新版《报关单填制规范》征求意见时,加贸司提出修改意见。详见海关总署2018年23号公告及2015年12号公告说明。

Q35:企业上传的单证目前是不只有H2010里可以看到,对于因检验检疫需要上传的单证海关是否需要审核,检验检疫所需的单据是统一通过单一窗口上传还是需要另外从检验检疫的无纸化平台上传?从单一窗口上传的资料在eCIQ里能否直接调阅?

A35:进出口货物申报时所需的随附单据应都是从单一窗口上传,后台会将单据自动分发到H2010、eCIQ,详见海关总署94号公告。

Q36:标记唛头项要求录入除图片外的文字数字,如标签内容过多是否可以缩写成详见包装?如标签为除英语外的其它语种的,单一窗口、H2010、eCIQ系统是否支持录入并打印文字?

A36:记唛头填写“详见包装”不合适,如这样可以的话,“品牌”等栏目也可以报“详见包装”。

Q37:标记唛头项内容过多录入不全的,该如何处理?部分标签包括的内容远超255字符的限制,是否可增加一条,依据国外官方机构要求填制呢?

A37:255个字符限制会导致内容有录不完的情况。以前也规格型号栏也有类似情况,建议挑选主要商品涉及的信息录入。目前尚无统一规范,唛头部分字符一般能满足需要,如不够的话,按照以往操作,是可以增加附页的。

Q38:进口出口都增加了单独报检的模块,是否意味着8月1日后仍然允许企业分开报检报关? A38:这是现在线上的,我们内部对线上版本测试复现用户问题用的。大家进入新报关单申报测试8月1号之后的。

Q39:现在有些只报检的公司,在8月1日后,是否必须申请报关资质并办理IC卡/USBKey?

A39:如果在报关单中只是作为境内收发货人存在,可以仅办理海关注册登记,不办理IC卡/USBKey.Q40:请问货物8月1日之前已经完成报检,但是没有完成报关,8月1日企业该怎么申报报关数据,原报检数据能否继续使用?

A40:8月1日之前产生的报检数据怎么应用请咨询现场业务部门。8月1日报关的就是关检融合统一申报,不管之前有没有报过检,原有的旧报关单都不能再使用。建议企业报检、报关尽量避免出现上述跨期情况。

Q41:报关单类型里“L-有纸带清单报关 D-无纸带清单报关”,中的清单是2018年第23号公告里的保税核注清单,还是61号公告里的备案清单?

A41:有纸报关指没有与海关签订通关无纸化企业报关填报用,报关单不传输随附单据;有纸带清单报关指没有与海关签订通关无纸化企业报关带有清单的集中申报报关单用,报关单不传输随附单据;无纸带清单报关指没有与海关签订通关无纸化企业报关带有清单的集中申报报关单用,报关单上传输随附单据(后改为“M-通关无纸化”);无纸报关指有纸报关后,10天后交随附单据的企业报关单;通关无纸化指与海关签订通关无纸化企业报关填报用,报关单上传输随附单据。清单指的是集中申报清单。

Q42:检验检疫独有项目能否在打印核对单时单独打印出来核实?非法检的带木质包装,检验检疫独有项目是否需要填报?如果不填如何体现木质包装?

A42:包装种类填报货物的所有包装,包括检验检疫原来的“主包装”和“辅助包装”。

Q43:关检融合统一申报系统是否可以根据包装是否带木质自动分发到eCIQ而不需填报检验检疫独有项目?

A43:一次申报,数据分发到H2010和eCIQ。如无辅助包装的情况需申报“无”。

Q44:出境备案清单是集中报关那种么? A44:不是,是海关特殊监管区申报用的。

Q45:生产销售单位如没有进出口权,能获得海关代码么?没有的话,海关代码这项如何填?

A45:只需填写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海关代码为非必填项。

Q46:无进出口权的企业,无法完成海关备案,没做海关备案的企业能否显示在表头上?

A46: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销售单位可以不用办理海关备案,按照目前H2010的填写规范,生产销售单位只填公司中文名称,代码填写为NO,建议以填制规范为准。

Q47:企业现在都用单一窗报关报检,还需要做备案和注册登记吗?

A47:关于注册和资质变更,参见海关总署2018年28号公告说明。

Q48:在的测试界面有报检无纸化项目,8月1日后是删除还是会改成其他名字?

A48:8月1日后进口都统一使用报关单里随附单据功能上传随附单据。

Q49:集中申报清单是否是跨境贸易的集中申报? A49:169号令的集报清单。

Q50:在8月1日前完成检验检疫和通关申报,是否需要8月1日前完成所有货物的通关放行? A50:已受理的不受影响。8月1日前已经完成检验检疫流程的报检单,如8月1日以后才报关的话,可以在关联报检单那里录入报检号。

Q51:目前综合保税区用以管理保税帐册的金关二期无法与单一窗口对碰,会自动跳转会QP。8月1日后这个问题能否解决?

A51:8月1日后,金二特殊区域系统可以与单一窗口对接。

Q52:如果企业只保留报检资质,能做包装生产企业的包装性能测定么?

A52:可以,有保留相关申报功能。

Q53:只报其它项目报检的,是否需要双重资质吗? A53:要的,不用卡。

Q54:企业申报后要进行单据数据更改,需要向海关、检验检疫哪方的关员受理更改?

A54:还没有新的修撤单流程,按现有修撤单的流程提交。

Q55:根据89号公告,出口允许提前报检,在系统中要怎么操作?是在新的出口报关申报中操作还是在原来的出境报检中处理? A55:出口上面两个都要报。会保留出境报检申报界面,企业先报检验检疫形成电子底账。在新的报关单录入界面反填底账数据信息后报关。

Q56:很多报检企业是很早以前办理备案的,三证合一后没有办过变更。报关申报填写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能否识别出报检资质么?需要变更企业信息吗?

A56:需要变更。同时还需要完成海关注册信息的补录。

Q57:HS CODE变成 13位后,以前做加工贸易手册的,在 8月1日后申报会有影响吗?

A57:海关系统只有10位,后3为是可以选择的检验检疫字段。

Q58:原来QP保存时可以生成Z开头的预录入编号,申报时需要调用Z开头的预录入编号,申报后变成0开头的统一编号,海关电子审结后才会生成报关单号。现在新的预录入编号什么环节生成?

A58:暂存成功后生成I/E开头的数据中心预录入编号,申报成功后生成0开头的统一编号,入海关库成功后生成海关编号。不会占用海关编号资源,统一编号和海关编号一样,中心统一编号和海关编号不一样,一一对应。只要申报成功,有报关单编号,退单,删单,原号码都不会再被新报关单使用,可以理解统一编号和报关单编号是申报成功后同时生成的。

Q59:出口申报前监管是在哪里做? A59:单一窗口和原有报检渠道都可以。

Q60:入境货物申报是否一次直接录入新报关单就可以? A60:进口货物一次申报新报关单。

Q61:8月1日后出境报关调用电子底帐数据时是否只能调用之前用本企业申报的电子底帐?还是说只要有底帐号都可以调?

A61:待进一步说明。

Q62:对于收发货人的填报,旧版的填制规范有一句叫做“本栏目填报在海关注册的,对外签订并执行进出口贸易合同的中国境内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名称及编码”,新版对于“境内收发货人”的填报,删除了“或个人”的表述,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呐?

A62:个人一直都可以作为收货人,但备案等比较麻烦。“客带货”一直都有,以前运输方式按照旅客乘坐的交通工具填,这次新增一个运输方式。

Q63:出口生产企业办理报检,是受外贸经营单位(收发货人)的委托。目前很多出口货物是产地报检,口岸报关。这种模式在8月1日后还可以延续吗? A63:出口申报模式暂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是叫法变了。

Q64:办理报关的企业,必须是收发货人或报关企业么? A64:是的,出口模式基本没变。可以对照CIQ2000情况,底帐数据号类似以前的电子转单号,出口又回到原产地报一次,口岸再报一次,但以某个号关联,无需重复录入而已。

Q65:出口产地申报在哪个界面操作? A65:会有一个出口前监管服务界面供录入的。

Q66:货物既在产地,而产地又是口岸的,企业是否要报两次了,那出口的一次申报如何实现?

A66:出口没有关检一次申报。当然也可以一次,但报关时间会被延长。先办理出口前监管服务,再出口报关。8月1日后出口提前报检叫出口前监管服务,因为出口检验完后最终出口时间,甚至货物是否实际出口都不确定,如果同时报关,时间会很长,还有可能要撤销报关。

Q67:法定检验检疫是个什么概念?是不是即便是999也有可能属于需施检货物?法定检验检疫和CIQ编码没有关系。

A67:后3位是检验检疫监管扩展码,有具体分类的时候选择分类代码,没有分类自动补齐999。法检可理解为法检目录内的货物加上其它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检验检疫的货物。

Q68:一体化模式下,进囗货物整合前报检是在口岸申报,报关是在属地申报。一次申报后还是分别向两地海关报吗?

A68:一次申报中的申报地海关、检验检疫受理机关是分别填的,个人觉得可以根据这两个字段,分别发向各自机构申报,流程涉及的检验检疫机关都还存在,按实际填报就行了。但原来可能分别是两家代理公司报的,报关的是属地的报关公司,报检是口岸的代理报检公司,8月1日后,可能要由一家公司全部一次性申报完。具体待海关老师进一步解释。

篇2:融合

军民融合市场分析

1、民参军壁垒逐步打破,步伐加速(1)军工行业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

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需要取得军工四证,均由文件审查和现场审核组成,军方是最终用户,起主导审查作用,最终进入装备承制单位目录周期一般为2-3年。

实际上具备四证远远不够。各领域、各部门甚至延伸到军工企业层面,都设置了相应的门槛,国防工业管理部门、军队、部分军工集团各自认证范围不兼容、不通用。即使就军方而言,装备研制生产尚未实现集中统管。

但市场准入逐步放开,民参军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根据国防科工局会同总装备部联合发布的新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2015年版),减少许可审批范围,新版目录的许可项目比旧版目录减少了62%,进一步推动军工开放,加快吸纳民用优势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截至2016年3月,我国已有1000多家民营企业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比“十一五”末期增加127%。(2)信息不对称我国装备采购运行机制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绝大部分还是由国有军工企业完成,并受制于保密等诸多因素,军民间未建立权威、畅通的信息交互机制。

国有军工企业在专属领域深耕多年,建立了完整的信息获取渠道。而民营企业对市场、产品需求信息掌握不足或滞后,需求导向模糊,或通过非制度化渠道如私人关系获得信息成本高。

军工集团分工明确,市场垄断长期缺乏竞争,军工企业以依靠订单和标准采购等方式解决技术难题,民营企业难以通过技术转让获得市场准入,且装备采购部门不了解民营企业科研生产能力,积极性不高,招标过程邀标不全导致竞争不足。

目前线上信息平台搭建完成,实体对接服务平台建设有望逐步跟进。民营企业通过对接相关政府机构、积极参与军地机构联合组织的军工博览会、承担十大军工集团的外协项目等多种途径推介自己,走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3)“条块分割”,资金支持力度不同

国有军工企业不仅可以优先获得政府的军品订货,而且可以得到政府在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和技术支持。产业扶持对国企和民企还有较为严格的区别,民营企业即使能力具备也未必能直接承担军方的大中型科研项目。而军选民用装备的采购模式为“三自一参与”,及企业自筹资金、自主研制、自主开发,军方参与,意味着军方前期投入和科研费很少甚至几乎没有。

此外,技术要求高,质量要求严,后续保障时间长,且我国装备需求有限,对于追求规模化生产、最大化效益的民品制造商来说,不固定的资金支持及即便性能达标单需求较少的军品订单是重大问题,民营企业只有在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优势条件下,才有机会参与到军工科研项目的竞争中。

2、民参军程度

从融合程度上看,根据国防科大《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6》,目前我国的军民融合度在40%上下,正处于军民融合发展初期向中期迈进、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的阶段。反观军民融合体系的领先者美国,其民营企业已囊括90%以上的国防军工订单。

从企业数量上看,2013年底全国2093家单位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其中军工企业、民口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各占1/3,民口企业1400多家,但尚不能满足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而美国从事国防军工科研生产获得DSS(国家安全服务局)授予相应安全级别的军工项目承包商13500家。

从经济规模上看,我国的民参军企业仍为中小企业为主。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上市公司收购的民参军标的共24个案例(不包括北京信威),2015年的平均净利润规模4714万元,其中净利润规模大于1亿元的仅有2个,即新研股份收购的明日宇航及银河电子收购的同智机电;在7000万-1亿元的仅有4家,鼎立股份收购的洛阳鹏起、华讯方舟收购的南京华讯、雷科防务收购的理工雷科、天海防务收购的金海运,扣除这6家标的外的18个案例平均净利润规模仅2868万元。

从涉足领域上看,军品为主的民营企业,大多以生产元器件、零部件为主,部分民企的技术水平已超过军工部门,初步具备研制生产现代信息化军工装备能力,但涉及关键子系统较少,总体装配集成等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民企现阶段直接涉足核心和总体还不是很现实,比较可行的主要在电子元器件、零部件等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由配套供应商逐步过渡到生产骨干、核心军品领域。

3、民参军市场空间

我国军民融合还有相当辽阔的发展潜力。我们假设中国国防预算以每年8%的增速稳定增长,2020年我国军费规模将达到12984亿元,其中武器装备建设费用占比1/3左右。假设民参军占比提升至50%,仅2020年民参军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164亿元,无限潜力亟待开发。(中信建投)

军民科技融合协同创新联盟

邀请函促军民融合 铸国之重器产业背景习近平主席提出“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明确指出军工开放、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资源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向。通过资产重组、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推进改革,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深度融合格局。军民融合进入黄金十年,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民口企业有望切入高毛利的武器装备采购领域。民企获得军工资质,将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军工装备领域的增量空间巨大;而军工企业的先进技术,发力民用产品同样具有比较优势,而民营企业和军工科研院所合作则可以利用更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让企业运营的效率得到提升。

联盟介绍军民科技融合协同创新联盟,以“互联网+国防军工”的定位,围绕军民科技融合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提升武器装备质量建设效益,促进部队新的战斗力生成。联盟由国内一批军民融合相关军工集团、上市公司、协会学会、科研院所、投资基金、券商、银行、民间智库以及地方主管部门、产业园区等自愿加盟组成。定位:中国军民科技融合领域,最专业的第三方高端人脉和价值分享平台。使命:加速优秀民营企业进军军工市场,助推军工科研院所的技术产业化。核心价值观:情系军营,富国强军。发展目标:每年组织2次成果对接会、组织8次百人以上会议、孵化15个军转民项目,深度帮助80个民参军企业。

联盟特色实名认证,建立高效透明,高度信任的信息沟通平台

线上实时沟通,线下定期活动。保持高密度、高效率的商务沟通和合作。军民科技融合领域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化团队,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围绕军民融合重点行业,聚焦和推动产业链协同合作,推动国产化和电子化。重点对接:有核心技术的民参军企业,有广阔市场的军转民项目、技术、专利等。依托国防七校、军工六校、兵工七子,十二大军工集团,高科技产业园开展工作。与国内军工行业协会、学会、媒体、联盟、园区等建立战略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篇3:浅析“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

一、“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

什么是“媒介融合”?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 最早提出此概念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浦尔教授, 他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从发展中看, 最初人们关注的主要集中在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后来,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Web2.0技术的不断趋于成熟, 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 促使“媒介融合”的发展正日益超出人们的想象, 呈现出诸多的全新特质, 并逐渐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核心动力。[1]

“媒介融合”不同于“融合新闻”, “媒介融合”形成了新的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渠道——“融合新闻”, 又被称作“多样化新闻” (Multiple-journalism) 。“融合新闻”的概念主要是指信息采集者写同一事实的新闻, 可供在同一媒介集团旗下的各种介质的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使用。换句话说, 信息生产机构将同一新闻信息加工成不同形态的信息产品, 依据不同媒介的传播特性、不同媒介的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特性等等, 并结合各个媒介的传播特性, 可以在实现个性化传播基础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从实践上看, 最早进行“融合新闻”实践的是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和论坛公司。而国内首次引进“融合新闻”这一概念是2006年, 对“融合新闻”研究最早的可能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

从二者关系上看, “融合新闻”本质上是“媒介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是“媒介融合”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媒介融合”正是“融合新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二、“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带来新闻传播活动的变化

“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的出现, 重塑了信息生产流程和传播方式,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 媒介产品生产过程的变化。例如, 在一条成功新闻的制作流程上, 出现的更多的可能是掌握了多种媒介信息生产技能的“超级记者” (Super reporter) , 其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 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信息产品。但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是有缺陷的, 因为单靠单个的“超级记者”完成的新闻报道虽然能够跨媒体采用, 但是“超级记者”带有的个人主观思想可能会影响跨媒体报道的新闻公正性, 同时, 每个人的能力也都是有限的, 而当一条新闻的成功发布很大程度上会依赖记者的个人能力的话, 信息生产机构就会变得被动, 这是传媒机构所不愿看到的。

第二, 媒介资源利用过程的变化。“融合新闻”使得媒介机构能够整合旗下各个机构和资源, 在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 能够充分发挥新闻人员的自身优势, 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基础上, 使得新闻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在传播上, 新闻信息经过“加工”, 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不同媒介的受众、不同的接受方式加以特色化, 可以发挥更大传播效益。

第三, 对媒介产品生产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践中, 要想使“融合新闻”成为改变传统旧模式的有力手段, 就必须有良好新闻素养的产业人员。也就是意味着媒介如果要适应这种变化, 就必须培养和吸纳更加优秀更加全面发展的新的媒介人。

这一点, 国外有很多成功经验。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媒介融合集团”的在全球率先迈出了“融合新闻”的跨时代步伐, 该集团将其旗下的报纸、电视台、和互联网站全部集中在同一建筑物中, 在这里, 新闻资源、各种媒体的人员能够实现相互配合和资源共享。《纽约时报》开、BBC、Gannett的《今日美国》报、美国论坛公司的《芝加哥论坛报》等等传统媒体也走上了不同形式的跨媒体合作之路。在媒介技术的推动下, 受媒介市场竞争的影响, 媒介之间的合作逐渐密切, 使得媒介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

三、“媒介整合”和“融合新闻”带来新闻传播活动益处

“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使得信息传播的效率、空间大大提升, 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从组织结构上看, 媒介融合打破了媒体之间的限制, 整合现有的各类媒介, 使得媒介组织机构得以重组, 在新的更大的组织机构中, 各个机构的资源和人员得到优化, 产业流程得以重塑;从资源利用上看, “融合新闻”能够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不同媒介的受众、不同信息的接受方式加以特色化的加工, 可以实现一条新闻多次利用, 在资源共享基础上大大提升了传播效率;从生产流程上, 新闻机构可集中媒介机构的大部分力量去挖掘新闻线索、采集新闻素材, 然后再根据不同媒介的各自受众的群体分类, 将信息内容加工制作成文字、声音、影像等形式, 形成不同风格的新闻产品, 再提供给不同的媒体平台传播, 这为个性化、碎片化传播提供可能;从传播方式上看, 媒介融合在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推动下, 打破了以往报刊干报刊的事, 广播干广播的事, 电视干电视的事的互不干扰与互不交流的局面, 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立体传播。在这种生态下, 传统的单一传播形态将被时代所摒弃, 多媒体、多形态、依据不同媒介自身的传播特性、不同受众、不同信息接收的特点打造的个性化信息产品将会受市场欢迎。

当媒体间实现全面融合之后, 新老媒体之间的界限也会慢慢模糊甚至消解, 这也使得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传播渠道方面都呈现多样化、多功能化。同时融合可以使新闻机构对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相互协调, 从而形成全新的新闻采编流程。这样做既可以促使各个媒介机构之间相互吸收与借鉴彼此的经验和优点, 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形成舆论合力。比如说电视就可以发挥形象的即时画面和时效性强的优势, 使观众得到直观的、初步的、鲜明的感性认识;而报纸则由于能供反复阅读, 可以克服电视稍瞬即逝的缺陷, 可以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充分发挥报纸等纸质媒体深入稳定的文字报道和犀利评论的优势;而网络时效性更强, 受众可以不受时空限制, 即点即看, 同时网络交互性的优势也弥补了报纸等纸媒、广播电视媒体的缺陷。因而在媒介融合基础上“融合新闻”, 可以既充分发挥了各个媒介的传播特长, 在克服各自的局限性和不足的基础上得以优势互补, 从而扩大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形成立体报道的舆论合力。

四、结语

媒介融合发展之下, 融合新闻出现, 可以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将打破媒体之间的限制, 整合现有的各类媒介, 实现新闻资源的整合优化, 但是这一种趋势对新闻媒介业形成一定优势的同时, 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

首先, 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的不断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媒介作为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发挥着表达人民呼声和意愿的作用, 在政治民主化方面也推进了历史的进程。但政府也应为媒介的更好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 为媒介融合提供便利的条件, 使得各个媒介机构能够减少在政策上的冲突, 真正实现融合。良好的政策氛围将可能推进新闻传媒业朝着深化改革方向前进, 这也意味着新闻改革将会进入一个新时期。

其次,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媒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而也使新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从美国已经成功的案例来看, 媒介融合后需要两类新型传媒人才:一种是能够在多媒体, 跨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第二种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也就是现在的新的传媒人, 即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超级记者” (Super reporter) , 他们掌握了全面的多媒体技能, 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 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此外, “融合新闻”还需要受众具备比以往更高的知识水平和媒介素养, 这主要体现在媒介融合之下, 各种媒介更趋向对同一媒介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呈现一条新闻信息多个媒体机构使用, 加工成不同的信息产品, 为此, 接受这样多媒体, 多形式的新闻产品的广大受众则需要更高的媒介素养去消化和吸收。

参考文献

[1]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当代传播, 2009 (9) .

[2]陈慧.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的发展[J].新闻爱好者, 2013 (4) .

篇4:融合

真正的融合不在于用几根线、谁的线

不同的网络以不同的接口进入家庭,三网融合的理念很好,即实现这些网络在家庭中的融合与统一,这种融合包括物理上的融合以及更深层次的全面融合。物理上的融合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一根线从一个接口进入家庭:深层次的融合是指这根线,或者说这个网络承载了此前的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等各个网络的业务融合。

此前的三网融合之争,在一定程度上把矛盾集中在谁主导这个症结点上,而当中国家庭宽带网络已经普及到如今这个程度的时候,可以说三网融合已经有了很好的网络基础,而且这个网络是一根线,符合融合的要求。互联网企业恰恰看到了这一点,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通过整合内容和服务,用一个小小的盒子,以智能电视为载体,轻轻松松地实现了融合。

不难发现,互联网企业在实现融合的过程中,并没有纠结于用几根线,谁的线,完全从内容和服务的角度入手,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出发点,成功实现了从小屏幕到大屏幕的转型。而此前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之所以不成功,很火程度上在于没有内容和服务上的创新,只是单纯的死磕用线问题,而这恰恰是消费者所不看重的。

怎么又是互联网企业?

最近,“互联网化”、“互联网思维”等概念的风靡是有道理的,互联网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洪水猛兽”,它的移植能力超强、生命力惊人,在互联网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互联网能迅速占领高地,抢占行业主导权。

为什么互联网在各种融合中部能轻松占据主导地位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用户体验+创新。互联网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而互联网界有一个圣经般的法则,那就是:用户体验至上。所有的互联网企业,不论它多强势、多傲慢,它都不会牺牲自己的用户体验,因此,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把大量的资金、精力,以及创新能力放在了提升用户体验上。由于互联网企业所具备的这种骨子上的优势,直接导致传统行业在它面前显得那么的创新乏力,体验乏味。

三网融合一直都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之所以进展缓慢,完全是因为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都没有在核心的内容、服务上进行深度融合,致使其融合的用户体验差,进而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以北京的某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为例,其所提供的视频回放、视频点播等应用在内容的丰富性和使用便捷性等方面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具优势的业务是让消费者可以享受高清频道,而这种应用可以归类为非常初级的网络基础建设阶段。总体来看,其内容服务可谓表现平平,其商业模式也显得乏善可陈。

与广电服务提供商相比,互联网企业显得优势极为明显:

首先,内容和服务是亮点。互联网内容真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这和传统的电视节目相比,可以说让客厅娱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其次,模式合理。中国互联网的模式创新,绝对是领先全世界的,其中,rree是最其中国特色的。这种模式非常符合当前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推广起来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再次,符合消费者新习惯。对于新一代消费者来说,“活在互联网上”已经不是传说了,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模式,选择性强,互动性好,对于年轻的消费者来说,接受度是极高的。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小调查,公司许多年轻的同事,家里根本就没有电视,当然,如果有了互联网电视,他们会考虑换个大屏的,所不同的是:对他们来说,这台电视是用来上网的。

破题二元对立

“融合”之战其实就是话语权之战,“反融合”(反对这种互联网模式的融合)能否夺回广电企业的话语权呢?现代的互联网消费群体会放弃互联网回归电视吗?显而易见,互联网的普及进程是不可逆的,而互联网的创新也在不断持续和深化着,只要有互联网在,这种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以下这些产品:超大屏幕+Android系统十互联网接口;PC+超大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外接超大屏幕等。总之,在互联网、智能终端、短距离通信、家庭无线共享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实现内容在各个设备间实时共享的途径有很多,互联网在家庭信息娱乐中的地位已经不可逆转,“反融合”并不能夺回广电企业的话语权,相应的,加入这种融合才不会越走越远。

不管怎样,这种融合趋势已不可撤销,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在市场经济下,不能突破创新就不能迎合消费者,不能迎合消费者就必定会走下舞台。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想要立于浪潮之巅,首先必须以内容为王。互联网领域的模式创新是出了名的,但消费者最终需要的还是内容和服务,特别是在家庭信息娱乐方面,内容比服务更加重要。互联网让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获取资讯和想要的内容,但互联网本身并不创造内容。自媒体时代让网络上的各种资讯唾手可得,这恰恰提升了那些高品质内容的价值。

其次,要创新模式。“互联网化”互联网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如果利用得好,大可以借互联网之势,实现快速发展,拉开与同行的差距。在这方面,以湖南卫视为例,它先是通过各种互联网渠道对自己的内容进行更广泛传播,同时潜心打造自己的互联网平台(芒果TV),待时机成熟马上切断其他互联网渠道,实现网络平台和电视平台的协同运作。从目前来看,芒果TV的效果是不错的,当然,前提是好的内容作保障。

再次,合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既然内容为王,那就要让好的内容创造出价值,前提是必须具备良好、完善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目前来看,中国互联网“群雄混战”的时代已经基本过去,大浪淘沙剩下都是大企业,这对知识产权保护来说是个不错的局面。湖南卫视很好地运用了知识产权这一武器,用好的内容把消费者引流到其自建网络平台。要注意的是,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的时机很重要,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内容特点以及商业模式。

总之,面对融合的大潮流,广电与电信双方不妨再主动些,面对互联网,也不妨多包容些,甚至可以尝试着拥抱它,互利互赢,破题“融合”与“被融合”的二元对立。

篇5:融合

【摘要】以往有关传统媒体对新媒体融合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技术和营销的创新上,而忽视了文化在变革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本文试从传播的本源入手,思考文化对受众信息接收方式转变的影响,逐步理清“新媒体融合”“互联网+”等新概念、新理论、新问题,从而对传统媒体的融合再造提出新的观点。

【关键词】传播 融合文化 媒体转型 受众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今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央媒体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他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总书记提出的这几点要求,值得新闻从业者认真学习和思考。

那么,面对互联网大潮下的新媒体洪流,传统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升级再造,我们不妨换个思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新媒体融合,或许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美国作家克莱?舍基(Clay Shirky)认为媒体概念已经重构,并提出“媒体是社会的连接组织(connective tissue)”概念,他把当前的媒体融合解释为“受众从消费媒体到使用媒体的过渡”。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受众对传播本身的需求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此,我们必须从传播的本质出发,探究新媒体到底“新”在哪里。

一、人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关于传播的定义有很多种,比如我国传媒学者郭庆光说: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而美国传播学研究先驱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从社会学角度给出的定义比较具体:传播是指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效果。①但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传播都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载体发生的关联状态。

亚里士多德“人是逻各斯的动物”经典定义的另一层新解,即“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塑造。于是,人是文化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这种复杂的依赖关系或许可以通过稍微修改一下康德的著名公式来表述:“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②文化传播经历漫长时间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电子文化阶段和网络文化阶段。

网络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革命,它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的生存状态。毫无疑问,从古至今,没有一种传播媒介像网络媒介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③

网络媒介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它加速了全球化进程。通过时空分离或时空凝缩,人与人的距离被无限缩短。本地生活越来越受外围事件的“远距作用”;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识异常凸显。自身―他者、本土―异域、民族―世界等范畴不再抽象,而是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次,网络媒介在促进文化集中化的同时,又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零散化和碎片化。再次,网络媒介以其强有力的“符号暴力”摧毁了传统文化的边界,使传统文化日趋同质化和类型化。最后,网络媒介与市场的结合必然导致消费主义以及被动的文化行为,这些特征都有别于口传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

二、“互联网+”的四个文化层次

“互联网+”一词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一次会议发言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由此,“互联网+”作为一个概念化的词汇,不仅成为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口头禅,也成了引领未来文化发展新动能的表述。

传统媒体在探寻转型的过程中,打造自己的“互联网+”不可避免。然而,文化上的融合较之技术上的融合更加复杂艰难。为此,要深入推进融媒体发展并理解“互联网+”概念,就需要从不同的层次考察研究。

层次一:“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技术角度,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存状态,时间与空间、虚拟与现实成为了一种存在,每一个个体都被划分到不同的社群,从传统媒体的视角看互联网,可以很清晰地判断出传统媒体正在经历着另一范式的转换。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对“被动的传统媒体”和“互动性的新媒体”进行了比较,预言了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衰落,以让位于窄播和基于点播的细分媒体。另一位数字革命家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则认为,互联网正与广播电视行业融合,这与当初汽车和畜力、电视与电影、文字处理系统和打字机的融合具有同样的意义。吉尔德认为,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不是改变而是摧毁了大众文化。

层次二:“互联网+人”。皮埃尔?莱维(Pierre Levi)认为,在互联网上人们利用各自的知识专长来达到共同的目标,没有人无所不知,但是每个人又都各有所长,所有知识都寓居于人。反向思维来理解“互联网+人”的概念,即移动终端是人的智能化生存的延伸,使用户感官持续在线。“互联网+人”既是“互联网+”的出发点也是终极目标,是“互联网+”文化的根本因素。“互联网+人”作用于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并不依靠媒体设施的革新,无论这些设施变得如何高度精密复杂。融合发生于每一个受众身上,即“人”的头脑中,通过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来实现。每个人都是借助于零碎的、从媒体信息中获取的信息来构建个人理想,并把它转换成我们赖以理解的日常生活的资源。由于在任何问题上每个人头脑中所存储的信息知识都很有限,因此,我们总是有额外的动力去相互交流讨论所消费的媒体。

层次三:“互联网+其他行业”。这里的“其他行业”泛指一切传统的或新生的,甚至未来的行业。无论传统产业还是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行业都需要搭载互联网,智慧产业、个人创业更离不开互联网。当前,与互联网联接最紧密的、发展最为迅速的“互联网+行业”主要包括电商、零售、金融、通信、传媒以及文化创意等相关行业。

对于未来的“互联网+”,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未来,如果一个企业不能通过‘互联网+’,实现与个体用户的细胞级连接,就如同一个生命体的神经末端麻木,肢体脱节,必将面临生存挑战。”④

层次四:“互联网+X”。X代表任意的衍生,即以互联网为支撑、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延伸至一切可以为客户提供的需求服务。以媒体行业为例,未来的“互联网+媒体”不再单纯以为受众(用户)提供资讯信息为卖点,而是要更加注重发掘受众(用户)的黏性,这就需要从服务的角度思考。

举例来说,笔者下载使用过多款新闻资讯类手机客户端(App),目前仍在继续使用的是“澎湃新闻客户端”和“一点资讯”。澎湃提供的新闻内容以深度见长,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元的角度和深入的分析;而“一点资讯”,则基于对用户兴趣的收集和挖掘,通过技术手段对用户浏览新闻的习惯和类别加以分析,判断用户的喜好。在“一点资讯”浏览页面时,笔者较多关注时政、体育、科技类资讯,在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后,“一点资讯”完成每轮页面的刷新,会向用户推送上述类别的资讯,提升用户体验感,进而提高用户忠诚度。未来,“互联网+媒体”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实现产品的人格化,这也许会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方向。

三、“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的文化逻辑

首先,融合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点。融合改变了现有的技术、产业、市场、内容风格以及受众(用户)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融合改变了媒体运营及受众(用户)对待新闻和娱乐的逻辑。但讨论媒体融合,不应局限在技术领域,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媒体融合也许会得到新的启发。在可预见的未来,融合仍将是一种拼凑产物,体现出各种不同的媒体技术之间的草率组合关系,而不是一个完全整合在一起的系统。当下,推动媒体融合的文化变迁、法律纷争以及经济合并等,正在先于技术基础设施的变迁而来临。这些变迁会如何开展,将决定下一个媒体时代力量的平衡。

其次,融合既是一个自上而下由媒体推动的过程,又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受众(用户)推动的过程。媒体正在学习如何加快自身内容跨越承载渠道的流动,以扩大盈利机会,拓展市场及增强受众黏性。受众也在不断学习如何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使媒体内容流动更全面地处于他们掌控之中。这种新媒体环境引发了人们对思想和内容更加自由流动的愿望。在这种理想的激励下,受众(用户)将为更全面地参与到他们自己的文化当中的权利而主动选择媒体。同时,媒体融合与大众文化之间又存在某种互补,从而在媒体与受众(用户)之间建立更紧密、更有益的关系。

最后,围绕融合的那些不确定因素短期内很难解决,在媒体运行模式方面,正在进入一个长期的过渡与转型时代。媒体只能通过重新协商他们与消费者的关系来寻求解决当前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受众(用户)得益于新技术的帮助,占据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交汇领域的一部分空间,受众(用户)要求获得在文化中的参与权利。那些未能与这种新型的参与文化和平相处的媒体将会面临受众(用户)的日益流失和利润的不断减少。

四、广播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的转型方向

(一)传统媒体不会消亡

历史告诉我们,传统媒体绝不会寿终正寝,消失的只是我们用以存取内容的工具,比如磁带、录像带等。这些承载技术的硬件设备会被替代,而媒体本身还会继续发展。就如同印刷制品并没有消灭语言交流、电影并没有取代剧场演出、电视无法替代广播一样,每一类传统媒体都被动地与新媒体并存,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一种理解过去若干年媒体发展的方法而言,融合或许比以往的数字革命范式更为合理的原因所在。新媒体无法取代传统媒体,只不过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二者的作用和地位因为新技术的应用而发生了变化。

(二)广播的机遇期已经到来

时间性、地域性和单向性是制约传统广播的三大因素。但是,移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广播的限制,使广播突破了时间、空间、单向性的弱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广播的优势。移动互联网让广播迎来了春天。

当广播与互联网“嫁接”,具备了“可移动”的特性之后,作为一种内容信息承载和传播方式,与视频、文字的内容信息载体相比较,基于音频的广播最大特点就是解放了受众(用户)的双手和双眼。受众(用户)可以在伴随性时间和碎片化时间利用移动广播接收信息和参与互动,比如健身、开车、做饭等特殊情境,广播都是最佳的媒体接收工具。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广播实现了任意接收、无处不在。未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广播媒体可以分析受众(用户)的收听习惯,根据每个受众(用户)的个体文化差异,推送针对性的服务,实现音频节目的人格化。

(三)核心是文化的融合

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开发,技术的进步又反向推动了文化的多元性,这是一个相互影响、双重转化的过程。网络媒介时代呈现移动化、社交化、平民化、扁平化的趋势,它给受众(用户)提供了增强自我表达能力和展现自我个性、维护个体权利的空间。此外,新媒体越发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多种价值观、文化表现形式涌现出来,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的自我意识被唤醒。每个受众(用户)都可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传播信息、表达自我。

总之,传统媒体普遍存在危机意识,既把新媒体看作是未来发展的机遇,也对新媒体融合的方式产生怀疑。因为新媒体作为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还没有任何一个媒体融合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甚至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大潮也束手无策。挪威今年宣布将于2017年彻底关闭传统调频广播,全面推行数字广播。技术的升级是不可逆的,但关于媒体融合鸿沟的讨论不应过多集中于技术角度,因为媒介不只是技术问题,传统媒体需要转变的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以及从文化的本源研究受众(用户)的思路。新媒体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但首先它是一场思维革命,是打破固有文化边界的一次集体反思,这就像滴滴打车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几乎颠覆了中国的出租车运行体系一样,原来那些一个个出租车公司的小王国,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攻势下,被逐渐瓦解。

新媒体分析受众(用户)的所感所想所需,针对每一个个体的行为习惯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技术手段达成分析结果,这是传统媒体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以文化为核心的技术手段,从融合文化的角度思考媒体的转型,这或许是应对此番媒体融合的一条可行之路。

注释

赵欣《论查尔斯?霍顿?库利的传播思想》,《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麦克卢汉著 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页。

赵昆鹏《作为一种文化新形态的影视》,《大众文艺》,2010年第20期。

④马化腾《“互联网+”会成长为未来的新生态》,网易,http://money.163.com/15/0520/09/AQ22851I00253B0H.html.访问日期:2016年5月2日。

参考文献

1.亨利?詹姆斯著 周宪 许均主编《融和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商务印书馆,2012年10月出版。

2.马化腾等著 张晓峰 杜军主编《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3.尼葛洛庞帝著 胡泳 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出版。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机关党委)

篇6:融合

为深入实施XX区城乡融合发展突破行动,盘活城乡两端人才资源,带动产业、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良性循环,现就推进2022年全区城乡人才融合发展提出以下措施:

一、坚持城乡人才资源共享

1.坚持城乡人才一体引进。统筹考虑城乡人才差异化需求,一体制定招录计划,年内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人才引进、选调生和民生项目等方式引进40名左右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区直部门和镇(村)、街道(社区)工作。依托XX人才“归雁工程”,同步为乡村引进一批急需紧缺党政人才和教育、卫生等领域学科带头人、成熟业务骨干

2.坚持城乡人才一体配置。按照省市部署,探索实行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行政事业编制,及时为镇(街道)补充“新鲜血液”,推进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时调整编制配置,加强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人员编制在城乡学校之间、学段之间动态调整。

3.坚持城乡人才一体使用。试点开展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行共同体学校人事统一管理,推动城乡师资共享、有序流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强全区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和管理,在卫生编制总量内统一配备各类卫生人才,加快推行“区聘镇用”和“镇聘村用”。

二、加强城乡人才队伍互建

4.开展党政人才互派挂职。选派40名左右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挂任副镇长、内设机构负责人,到村挂任第一书记、村主任助理。从镇村选派1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区两级对口部门或重点专项工作专班挂职锻炼,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培育城乡优秀党政人才。

5.创新村企人才交流实训。选派10名左右优秀村干部到XX集团公司所属经营单位、区属国有企业跟班实训,补齐企业管理、市场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积极选聘各级各类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或管理人员到村担任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职业经理。

6.推行治理人才结对共育。从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村、“村改居”试点村选拔优秀村干部到城市社区挂职锻炼,明确一名社区党委委员或居委会委员与挂职村干部结成帮带对子,传授社区工作方法和经验,增强村干部社区基层治理能力,为“村改居”工作衔接打好基础。

三、推进城乡人才回引聚能

7.引导专技人才返乡创业。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离岗创业政策到村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企业、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或担任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职业经理人,期满返岗后,表现优秀的,优先晋升职级、职称评聘,未入编干部优先纳入事业编制管理,8.推进送智送技下乡行动。采取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模式,全年至少柔性引进3个以上推动乡村重点产业发展的专家顾问和创新团队。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20名左右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通过“科技特派员+项目+服务”模式,到村开展“保姆式”服务。采取一般干部包村、科级干部连村包片方式,选派40名左右农技人员下乡包村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解决农民生产技术难题。

9.实施涉农企业带培计划。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种养殖企业依托原料基地、产业园区等建设实训基地,培训本地农民应用新技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订单带动、保底收益、利润返还、股份合作、共设风险保障金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10.鼓励乡贤能人返乡助农。鼓励乡贤企业家和城市离退休干部选定帮扶村,担任“名誉村长”,利用自身的人脉资源、物资资源和市场资源,协助村“两委”成员参与乡村疑难问题解决、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村治理。

四、突出城乡人才夯基蓄势

11.实施现代农民“提能计划”。以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为重点,分层分类组织青年农民、种养大户、乡村能工巧匠等参加农业技能、创业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鼓励50岁以下在职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村干部参加职业高等教育,按照“农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学习形式,有针对性地提升政策水平和履职本领。

12.实施乡村人才“头雁计划”。注重把乡村人才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优秀乡村人才党员培养成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从乡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里培养和补充村党组织书记,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级带头人队伍。年内乡村治理人才队伍规模达到200人以上。

13.实施城乡社工“雨露计划”。将城乡社区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根据社区治理和服务需要,分层分类开展政策培训。健全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机制,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开展技能培训,鼓励引导社区工作者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五、保障城乡人才政策融通

14.融通城乡人才评选表彰政策。完善城乡实用人才认定管理、教育培训、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年内评选城市社区工作实用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各30名左右,加强跟踪培养,连续3年每月给予150元的基础奖励补助金

15.融通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政策。对全区农村生产一线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动植物病虫防控防疫、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农村人才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按认定等级给予补贴,引导乡村本土人才向农业产业发展方向集聚

16.融通城乡社工奖励补助政策。逐步推行城乡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持证上岗制度,对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所在镇、街道可结合实际给予教材费、报名考试费、考试往返费用等相关费用报销。对在城乡社区工作连续满3年,并取得初级、中级、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的社区工作者,一次性分别给予1000元、2000元、5000元的职业津贴。

17.融通城乡人才服务保障政策。研究完善人才家属随迁、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配套政策,加大人才公寓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解决人才创业场地和安居问题。整合相关部门人才服务职能,建立“一站式”城乡人才服务平台,开通人才服务热线,提供技术指导、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等服务,推动城乡人才资源高效流动

上一篇:游千岛湖作文450字下一篇:总建筑师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