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

2023-01-27

第一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

广东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供稿:农村经济处供稿时间:2008-12-12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八年十一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部署和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调研活动的通知》(粤农组发电〔2008〕3号)要求,从11月3日开始,由我委牵头,省交通厅、水利厅和信息产业厅参加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题调研从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书面调研。由我委向省直有关部门和地市发展改革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协助开展调研并报送专题调研报告,各部门和地市高度重视,业已按要求完成调研报告。二是座谈调研。11月7日,由我委余云州副主任主持召开了省直12个有关部门调研座谈会,研究我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三是实地调研。11月10-12日,我委牵头组织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信息产业厅等部门组成调研组,赴河源市和东莞市进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题调研,走访了金史、司前两个村,分别与镇村两级干部及市直有关部门座谈。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型地区的调研,力图找到两个地区的共性和特性,进而了解全省面上的现状。通过调研,我们对广东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存在问题作了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实施省人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农村机电排灌议案、开展农田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通村公路硬底化、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危房改造、健全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粤东西北地区文化建设以及农村信息化等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建投资计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等多种途径和办法,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全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我省现有已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0多万处,其中小型水库6970宗,总库容59亿立方米;10万方以下的塘坝3.82万座;万亩以下灌区渠道10.26万公里;2007年,全省耕地面积435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800万亩,约占全省灌溉面积的64%,比2003年的61%比重增加约3个百分点,其中万亩以上灌区461宗,有效灌溉面积1266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45%。此外还有一大批小陂头、小电排、小型水闸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完成,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以及山水田林路“大禹杯”竞赛等工程及相关措施,到2007年底,全省已整治农田41.1万亩,受益面积50万亩以上。通过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已整治农田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从原来的0.3-0.4提高到了0.6以上,同时,每亩水稻田比整治前增产稻谷30公斤以上, 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06年工程实施以来,3年共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数352万人。2008年5月20日,省政府审议通过广东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决定从今年起至2012年,用5年时间投入73.4亿元解决全省农村1645.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在2000年底我省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我省计划自2003年起至2009年用7年左右时间实现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目标。按照该计划,我省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里程约48000公里。目前,农村的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全省安排镇通行政村公路建设项目里程46500多公里,占48000公里总任务的96.87%。按照目前建设进度,预计2009年将基本完成全省农村公路路面硬化目标。

三是农村能源建设。2005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到2007年,全省正常使用的户用沼气池已达29.13万个,占适宜推广农户的20.2%,年产沼气1.31亿立方米,创经济效益4.4亿元,处理生产生活污水1164万吨,保护森林资源145万亩,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1796吨,减排甲烷5.66万吨,形成了以沼气利用为纽带的生态农场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态户模式。

四是农村电网改造。我省自1998年起实施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改造工作。截止2007年底,全省共安排农网改造资金214.67亿元,其中:国家农网改造国债项目资金135亿元,省农网改造项目资金79.67亿元。涉及全省102个县级农电单位,通过实施“两改一同价”,目前我省农村供电体制和电力设施发生很大改善,农村供电质量大幅提高,用电安全性、可靠性大大增强;同时已有99个农电单位实现了县级同网同价,大大减轻农民电费负担,提高了农村用电的积极性。对于无电地区电网建设,从2007年至今年10月,全省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8亿元,共解决867个自然村,37774户,188413人的生产生活用电,计划到今年底将基本实现村村通电的目标。

(四)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2001年至2007年,省政府分别安排省级财政资金约48亿元专项资金,完成了对3548所老区小学校舍改造;新建、扩建、改建布局调整项目学校1827所;拆除中小学11804栋危房,面积415万㎡;维修5628栋危房,面积299万㎡;新建校舍7568栋,面积427万㎡,完成投资共29.2亿元,全省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校舍改造任务。

二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06年省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了村卫生站医生补贴政策(每个行政村的卫生站每年补助1万元);2007年把乡镇卫生院定位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医疗卫生单位;从2007年起每年省级财政安排约5.7亿元,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按每万户籍人口配置10名医务人员,每人每年按1.2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自2007年起至2010年省财政每年在农村卫生专项资金1.5亿元中安排1亿元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设备给予补助。

三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新进展。1998年到2002年,省政府实施山区文化建设议案,投入2.25亿元,全省各级财政合计投入10亿多元,扶持山区建成960多个公共文化设施项目。2005年至2008年,我省又实施了扶持东西两翼文化建设工程,省财政投入1亿元、各级配套建成300多个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到目前为止,全省有乡镇(街道)文化站1599个,平均每站公用房屋建筑面积达1423平方米。其中,特级文化站229个,一级文化站108个,二级文化站244个,达标文化站433个。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向村一级延伸,全省已建有行政村(社区)文化室10782个,文化户达12534户。

(五)人居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根据省委、省政府2003年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决定,从2004年开始分期分批对全省农村15万户危房进行改造。4年来全省累计共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37.5亿元(其中省级财政5.165亿元、农民自筹28.3亿元)。至2007年底止,如期完成了省委提出的提前三年改造15万户农村危房的计划任务,建设安居房面积1177万平方米,户均78.5平方米,受惠贫困农民72万人。

(六)林业生态建设得到取得长足进展

2007年全省林业用地1.65亿亩,占土地面积的61.8%,其中有林地面积1.40亿亩。林木蓄积量4.0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3%。全省现有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255个,总面积109.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0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200个。到目前为止,我省已建立各类森林公园410处,总面积96.8万公顷,占我省国土面积的5.4%,其中:国家级22处,省级63处,市县级325处。

(七)海洋与渔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渔港设施逐步完善,渔港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我省现有渔港133个,其中规划建设国家中心渔港10个,国家一级渔港11个,省区域性重点渔港29个。渔港防波堤长度30231米,防沙堤长度12241米,护岸堤长度131208.4米。二是原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形成。全省纳入中央和省基建扶持建设的项目有13个,其中良种场10个、原种场1个和省级水产引育种中心1个、遗传育种中心1个。三是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8年8月底,我省建设的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77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6个,初步建立了以国家保护区为龙头、省级保护区为骨干,市县级保护区为通道的自然保护区网络,重点保护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滨海湿地等,保护总面积达61万公顷,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和保护种类继续居全国首位。

(八)农村信息化取得新突破

自2002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中做出了加快山区信息化步伐的部署以来,连续5年每年安排3500万元,重点支持我省51个山区县(市)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山区信息化建设。山区信息化建设是我省整个信息兴农工程战略部署的第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信息兴农工程进入二期建设阶段,二期建设从2008年开始,连续2年由省财政每年安排3500万元重点支持我省东西两翼欠发达地区非山区县(市)(包括江门的恩平、台山两市)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目前全省已实现12.8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固定电话全覆盖,移动电话覆盖率达95%,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100%,广播电视网络的村通率达到了97%,基本达成“网络进村”的目标。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农业公共基础设施仍然严重不足。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相当大部分公共农田灌溉设施(主要是由水源地到至田间的干支斗毛渠)年久失修、工程设备老化,灌渠淤积垮塌,涝不能排,旱不能灌,村、镇两级防洪排涝体系病险多、标准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只占64%,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44%,“望天田”约占全省耕地的15%,其中河源市平均为25%,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渠系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4-0.5,较高的有东莞市平均为0.7,较低的河源市仅为0.35。此外,我省仍有中低产田面积1500多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2%;涉农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相对滞后,主要在农业基础科研、良种良法、防灾减灾、检验检测、海陆生态修复、自然保护、信息基础、行业执法等领域公共设施有待健全。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供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分布在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包括镇、村)以分散式(水井及山泉水自流)为主供应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水质及水量均无法保障,集中式自来水厂及配套管网设施不足,城镇供水管网相当大部分未能延伸至农村,全省仍有1300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质、水量不安全状况。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卫生及人居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如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标准教学设施不足,个别地区被迫采取100个学生的大班制、医疗机构设备及医务人员短缺、镇村普遍缺少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尤其是乡村普遍无相关设施及处理机制,农村公共服务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有待建立。

(四)农民工及其子女未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均等的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尤其是较发达地尚未建立统筹城乡、服务均等的建设管理新机制。

存在上述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认识不足。未能在以下方面形成共识:不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也需要有公共基础设施,也需要提供公共服务;不仅提供工业和城镇公共设施及服务的职责任务应由各级政府来承担,而且提供农业农村公共设施及服务的职责任务更应由各级政府来承担;农业农村农民对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是作出重大贡献的,但过去对“三农”应扶未扶到位,以致于历史欠帐太多,理应得到各级政府投资、财政、政策及管理的反哺和支持,而且还要形成长效的制度性安排;调研中我们发现我省农业农村农民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二)投入不够。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表现在:一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及投资计划中对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支出比重偏低,如我省水利基建投资计划中的灌区专项资金若干年未增加(近几年年均5000万左右),而且在某个年份的资金绝对量还减少,而水利基建投资计划的年资金总量由过去的10多亿增加到今年的60多亿,相对量在逐年减少;二是支农资金用于竞争性经营领域的比重偏大,相对的是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偏小;三是政府对农业农村投入的资金也仍较分散,存在同类投资项目有重复投入、不同类但有密切关联的项目却未能整合投资以及投资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四是尚未建立政府对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的长效机制,如目前仍以议案形式投入,议案结束投入也结束,以及采取“一事一议”的支农方式等。其次,是社会对农业投入不足。表现在农民集体土地资源未能流转,不能形成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及资金积累,用以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较弱;农业农村的投资软硬环境仍不足以吸引更多的非农工商企业家投资农业,形成农业资本积累,从而通过农业利润形成农村财政收入等。

(三)机制不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未形成资金筹措及投入的长效机制,如缺少城乡统筹的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长期专项规划;财政预算和投资计划中支农投入缺少相对稳定的按比例按年度增长机制;部分工程项目省级补助政策标准过低,要求欠发达地区配套比例过高,如在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平均工程成本约为450元/人,我省省级财政补助标准较低仅为160元/人,而江苏省的省级财政补助为270元/人;农村公路养护、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教师、医务人员的待遇等机制尚未健全;政府有关部门支农资金未整合且因部门职能分割造成投资效率不高等,如现代标准农田工程规划中,水源到田间部分的公共干支渠改造部分未能纳入规划统筹考虑。

(四)法规不硬。针对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地方法规仍不不健全,如与城镇已有相关法规相衔接的、保障政府对农业农村投入以及规范农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机制的地方性法规尚未建立,已建立的相关法规还有待根据新形势做出修订等。

三、若干建议

(一)统一认识

要使各级政府及涉农相关部门和企业充分认识到:正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公共道路、给排水、照明、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公共产品的支持一样,农业农村也有公共产品,也需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应该也必须是各级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农预算支出的重点领域,不仅因为对它的投入历史欠帐太多,更是因为它是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各级政府的规划、管理和财政支出就必须向农业农村的公共产品延伸,应必须走出这一步,逐步从低水平窄覆盖到高水平广覆盖的;要把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务求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转变思路

一是根据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的要求,全省政府投资及财政预算支出的重点也要放在农村,并应以“三农”密切相关的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二是各级政府的投资计划及财政预算对农业农村的支出要由原来对农业农村的竞争性领域与非竞争性领域并举向以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的转变,除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流通继续投入外,政府的资金逐步退出农业农村的竞争性领域,与此同时,规范涉农企业已承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一部分退出,另一部分转到慈善事业;研究制定政府大幅度增加涉农投入使其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实施意见。

(三)突出重点

1、农田水利公共基础设施。重点是大中小型灌区、小型水源到田间的干支渠、现代标准农田工程等项目建设。重新划定20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

2、农村道路建设。组织编制与全省公路网相衔接的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规划,在“十一五”期末全面实现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并使各级政府对村村通工程的补助政策逐步扩大到通自然村工程,扩大高等级公路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在珠三角率先实现城乡公交线路对接。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适当再次提高省级补助标准达200元/人以上,以城镇供水网延伸、建设集中式供水设施为主,分散式供水为辅的技术路径,加快建设与城镇供水网相衔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1年前力争在全国率先解决我省1645.5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

4、农村公共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设施、镇村卫生医疗设施及设备、农村公共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信息化的公共平台及网络建设。

(四)资金筹措

1、各级政府原支农资金来源渠道保持不变、整合新增资金投向,用于调整优化资金的投向结构,加大重点领域的投入。

2、新设立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专项资金,主要为现行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专项支出增加资金量以及配套中央预算内对地方的补助投资项目,其来源可参照交通规费的省级统筹办法,提高征收水资源费标准并由省级统筹,电费加价并由省级统筹。

(五)保障机制

1、健全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的长效机制。一是合理划分省市县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以涉农事项是否跨行政区划及其在本级政府中的重要程度为主要标准,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涉农的事权财权。属跨地市行政区划涉农事项的、或经规定程序确定为省级政府重大涉农事项的,应视为省级政府的事权,实行省级统筹、以省级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机制,逐步取消市县及其以下政府的配套资金,以此类推,确因财政困难难以履行本级政府事权范围内涉农事项的,可申请上级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解决。二是从制度上把政府对农业农村的公共支出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的经常性开支范围,政府有关部门的年度投资计划应逐步提高对农业农村非竞争领域(即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投资比重,并建立与政府总量投资和预算支出增长相联系的支农资金增长机制;三是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吸引全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的竞争性领域。继续深化农业农村的各项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实施农村土地承包长久不变、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形成法规,促进形成农业农村的资金积累;完善政府对农业支持保障制度,研究制定非农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农村的实施办法;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将城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引进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2、健全农业农村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保障机制。一是城乡统一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逐步推行农村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双免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逐步由县级统筹转变为由省级统筹,纳入省级年度财政预算,进而为经费保障的全国统筹创造条件;力争到 2015年,全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城乡同地同工同酬;通过制定并实施代偿学费及助学贷款的办法,积极引导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建立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活补助制度;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所在城(区)镇义务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探索农民工子女免费义务教育新模式,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农民工子女免费义务教育。二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逐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包括农民工)一体化的公民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村卫生机构进修人员给予费用减免和补助,逐步提高镇村医生护士的工资和津贴待遇,从而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护士实现同地同工同酬;参照代偿学费及助学贷款的办法,吸引高学历的医学院优秀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公共环境卫生建设。把城市公共场所卫生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村镇,参照城镇的市政模式,筹措必要的村级公共经费,设立村级环卫、治安人员队伍,逐步建立农村垃圾和废污水的集中处理和生态建设以及治安联防的长效机制。

(六)健全法规

1认真做好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配套政策、管理办法,并对成熟的政策立法。

2、抓紧编制农业农村的专项规划和管理办法。其中组织编制《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07-2010年)》、中小型灌区改造建设规划、县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全省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省级补助的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等。

3、完善工程项目建设、运行和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和技术责任。严格执行规范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理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管理机构改革。严格工程资金管理。

4、尽快修订《广东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

第二篇:xx乡xx村设施农业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10年我村根据xx乡党委、政府《做好201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在科学规划、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前提下,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力做大做强设施农业这篇文章,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使设施农业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期,我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设施农业村组了解情况、开展调研。现将此次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设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搭建种植情况

今年,全村共搭建日光温室xx栋,面积xx亩。涉及x个组,其中以x组所占面积较大。大拱棚日光温室每年可种植2-3茬蔬菜,主要种植品种为西红柿、红提葡萄、辣椒等,同时间种白菜,油菜、萝卜等。

(二)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一般每栋棚面积为1.5-2亩,单棚年产值12000-20000元,平均年投入5000—10000元(包括棚模、棚杆、种子、农家肥、化肥、农药),年纯收入9000-12000元。今春效益最好的农户1.5亩大棚仅在冬季一茬辣椒就卖15000元,估计年产值能达到21000元左右,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2、社会及生态效益。

- 1 -

有效补充我乡及周边乡镇蔬菜淡季市场供应,平抑蔬菜淡季市场价格;更为重要的是发展设施农业对于解决我村乃至全乡水资源不足等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面对水资源短缺、结构调整矛盾突出和周边乡镇迅猛发展的竞争差距在不断拉大等严峻挑战,xx村委会立足实际情况,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节水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强村富民的根本举措,有力的推进了xx经济的发展。

(三)2010年设施农业发展的新起色

观念的落后是我村发展设施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的最大障碍。部分农民思想守旧,对农业结构调整顾虑重重,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设施农业心存顾虑,极大地阻碍了设施农业的顺利发展。针对这些情况,乡党委、政府首先将调整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作为首要工作来抓。通过召开村干部大会、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典型示范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帮助干部、群众分析发展设施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的背景,拓展发展设施农业和结构调整的思路,增进群众对结构调整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结构调整的紧迫感,从而促使群众自觉发展设施农业。

二、发展设施农业主要成效、经验及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措施方法

1、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结构类型建筑水准逐年提高。2008年以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和农业科技支撑的加强,xx村共建设日光温室xx栋,由于其结构合理,采光性能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投入,提高了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为了适应设施农业生产的发展,我村从增加蔬菜的花色品种、延长采收期、补充市场淡季入手,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3、群众认识程度及市场化经营意识不断提高。温室大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特别是冻旱灾害,这在xx村这个位于中部干旱带、水资源紧缺的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下显露出了其强劲优势,也为我村部分农民增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群众对发展设施农业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各类农民经纪的出现,农商联手,扩大营销范围,拓宽销售渠道,为产品销售奠定了基础。

三、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1、现有部分日光温室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运营管理费用高,管理技术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低。

2、有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栽培管理倾向,配套技术滞后,单产水平、优质品比率、产品质量偏低,产后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且远销、外销市场尚未全面打开。

3、日光温室棚内环境调控能力低,基本停留在手工作业、传统经验管理和粗放耕作的水平上,距自动化和机械化尚有很大距离。

4、抵御自然气象灾害能力不高:经调查,我村已搭建和正在搭建的大棚多为简易结构温室大棚,而xx村冬季气温偏低,棚内蔬菜常有被冻坏的情况,如何预防自然气象灾害将成为我村设施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5、技术服务不能完全到位。目前虽然xx乡在农技站设专门的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服务组织,但大棚蔬菜生产需要不断更新品种和运用农业新技术,以满足设施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而我乡农技站由于受缺人员、少资金等因素制约,农技服务规模和水平远远赶不上设施农业发展的需求。

四、可行性建议

1、成立设施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制定我村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及具体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我村设施农业建设标准。

2、因地制宜,抓好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项目申报,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

3、加强技术指导工作。一是围绕设施农业工程建设、优良品种选育、土壤及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二是针对瓜菜生产实际情况,强化瓜菜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工作;三是加强产品安全、质量管理,对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加强监督管理,提升设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4、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通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种植户代表到设施农业发展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制定符合我村实际的具体工作方案。

5、培育市场。一是稳步占领本地市场,下一步要抓紧建立蔬菜批发市场;二是农商联手,扩大营销范围,通过农业经纪人带动,扩大营销半径;三是树创品牌,通过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手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产品品牌,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6、建议今后发展方向:一是生产规模化;二是设施建设标准化;三是生产服务专业化;四是生产环节链条化。

第三篇:设施农业调研报告

赴山东潍坊考察 设施农业 调研 报告

华龙区农委

闫中进

为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加快我区设施农业发展步伐,推动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12月13日至14日,我跟随市委副书记盛国民率领的市党政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山东省潍坊市寿光蔬菜生产基地、青州花卉生产基地。先进地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经验让我受益良多。

一、青州、寿光发展蔬菜和花卉产业的经验和启示 在潍坊的座谈会上,我们听取了潍坊市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的汇报,在 1010 万亩耕地上,发展了设施农业 160 万亩,日光温室、塑料大中棚面积就达到 60 万亩,中小拱棚 40 万亩,与普通农产品相比,平均亩效益增长了 5—10 倍。并且建成了寿光蔬菜、青州花卉、昌乐西瓜、昌邑苗木、等为代表的 114 家特色农业园区,其中仅国家级、省级农业园区分别达到 15 家、9 家。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 9 家。寿光享有了“蔬菜生产联合国”、“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青州花卉年销售额达 20 亿元,当地八万农民踏上了鲜花致富路。

赴潍坊学习考察后,感慨良多,感触很深,我感到潍坊在设施农业发展方面有以下特点:

一是生产基地规模大。目前寿光市蔬菜生产面积达到 84 万亩,

占到了全市耕地面积的 60%以上,形成了一乡一品,多村一业的生产格局。

二是标准化生产发展快。目前,寿光市蔬菜生产已进入了由单一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跨越阶段,全市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种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发展到 81.8 万亩,注册了农产品商标专利 128 件,其中蔬菜近 50 件,涌现出了“欧亚特菜”、“王婆牌”洋香瓜、“圣珠牌”西红柿、“独根红”韭菜、“三江”牌胡萝卜、“乐义”牌无公害蔬菜等全国知名品牌。

三是市场流通体系全。目前寿光市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市、镇、村三级互联,综合批发、专业批发、农资配套相结合的流通网络体系。有 1 个中心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全国十大农贸市场之一,16 个乡镇批发市场,26 处专业市场,140 家农资超市,37 家运销协会,1.7 万个购销中介组织,10 万人的流通大军。信息系统与农业部、商务部及全国 30 多个大中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产联网,蔬菜销往 3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韩国等 13 个国家和地区。

四是科技带动作用强。寿光市聘请 46 位院士、专家常年担任技术顾问,从蔬菜种植、园区管理、生态农业等领域进行指导。市、镇、村三级科普体系健全完善,该市 90%以上的农村干部和 70%的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农业科技培训,95%以上的农民掌握了 1 门以上的农业生产技术,有 10 万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3.2 万农民取得了农民技术员称号。建立了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等 5 个国家、省级农业示范基地和 500 多个农业示范区,引进推广了 200 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 多个新品种,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了 95%和 98%。2005 年 4 月,胡

锦涛总书记在寿光视察了第六届蔬菜博览会,面对利用高科技方法培植的品种繁多的蔬菜、瓜果,总书记高兴地说:“农业的希望在科技!” 五是产业化经营水平高。目前,寿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可概括为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 320 家,带动基地 40 万亩,年加工农产品 200 万吨以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20 多个,会员达 7 万人,辐射 70%的村,10 万农户发展蔬菜生产,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多种生产模式。

潍坊 设施农业发展速度之快,效果之好,令人惊讶。他们能在短短二十年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概括起来,我认为, 主要有以下 四 个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真抓,实干不懈。改革开放以来,潍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以高效农业兴市、兴经济、富农民的工作思路,各级都成立了行政“一把手”为首的产销工作领导班子,形成强有力的行政指挥体系。他们不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不搞“花架子”,而是事事真抓实干,件件落到实处。如寿光市为调动乡(镇)干部抓蔬菜产销工作的积极性,每年专门从财政拨出 30 万元作为奖金,按市里下达的指标任务,每年进行工作评比,对乡(镇)领导干部进行表彰,至今还一直坚持。这对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科技兴业,指导到位。潍坊人依靠科技抢占农业发展制高点,开展技术创新,狠抓了农技 “110”服务体系建设,搞好了

示范带动。寿光把发展日光温室,解决严冬季节能生产多种蔬菜,作为科技兴菜的“第一次革命”,把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作为科技兴菜的“第二次革命”。这“两次革命”他们都舍得花很大气力,下很大本钱。为大面积推广日光温室,市、乡、村三级层层办技术培训班,从而使全市日光温室从原来 5000 个迅速发展到 30万个,日光温室年亩收入最高的有 6 万多元,较低的也在 2 万元以上。他们还专门聘请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院院士等 13 名国家级专家当顾问,依靠科技创名牌,依靠科技创新品种,永葆超前领先地位。花卉苗木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不断推出新优花木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青州拿出 1000 万元,设立了“青州市花卉苗木发展基金”,建设了花卉苗木试验基地,成立了山东省仙客来研究所、兰花研究所、花木研究所等 7 家科研机构,与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大、山东农科院等11 个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了组培室,引进培育成功国内外名、优、特、稀花卉苗木品种 230 多个,有五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

(三)市场引导,效益为重。市场体系建设是设施农业能否健康发展的“瓶颈”,是农民的后顾之忧。潍坊市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为了把握市场脉搏,高瞻远瞩,想大的干大的,全面实施了市场升级战略,扩规模、上档次,以此带动全市设施农业的发展。依靠自身力量建起“全国第一”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真正搞活了流通,寿光每年都举办国际蔬菜博览会,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参

观者之众,宣传效果之好,科技水平之高,非一般性的展会所能相比,真正起到了让世界了解寿光,让寿光走向世界的作用。蔬菜经济同蔬菜文化、观光旅游、新农村建设等紧密结合,使蔬菜产业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依靠完善的产业链,青州已成为了全国著名的花木交易市场,花木产业也闯出了自己的品牌。占地 260 亩的“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形成了“十里花街,百户经营,千家营销公司”的格局,成为了江北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中心,被国家林业局经济林协会、中国花协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从 2001年开始,青州先后举办了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交易会”。

(四)优化环境,扶持先行。寿光市为了推广冬暖式大棚这项新技术,他们在采取行政手段、层层分任务指标的前提下,乡村两级都制定了三条优惠政策。乡的“三条”是:一包技术指导,二包物料供应,三包蔬菜销售,这三条使农民“吃了定心丸”;各村委会的“三条”是:一是土地由村里统一规划安排,3 年不收费,二是村委负责水、电、路“三通”,三是每建一个大棚村委会都提供 2000—4000 元无息贷款。他们乡、村的“三条”都很过硬,确实是“扶上马,送一程”的好政策。青州市为激励花卉苗木业发展,制定了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花木生产用地租赁、转让、转包、继承和抵押入股;对花木生产优先提供生产基地和花卉苗木交易场所,优先提供贷款,免收市场管理费;将花木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纳入基本建设工程。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产业环境,使青州的花卉

苗木种植面积每年以 25%的速度增长,生产专业村达 130 多个,年交易额超过 25 亿元。

从 青州、寿光依托设施农业发展花卉和蔬菜产业的经验看, 得到以下启示:

一是农村经济正在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发展势头强劲,方向是高起点、大规模、外向型;农业正在由弱质产业向强质产业转变,不仅能够富民,还能够富县、富市,转变的条件是高科技、产业化。

二是农业增效的出路在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设施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手段是科教兴农。农业要上新台阶,农民收入要有一个较大增长,潜力在科技,关键也在科技。一项技术成果就能引发一场技术革命,一个新品种就能形成一个新产业,以色列西红柿种子贵于黄金,一亩西红柿产量 4 万斤,一亩樱桃平均卖到 6 万元,听起来令人惊讶,但这是不争的事实。

三是只有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才能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和结构升级的步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但要立足实际,从本地自然资源特点和传统产业优势出发。我市农民收入的 60%以上来自粮食生产和外出务工,在指导思想上要稳定粮食生产,避免出现大的滑坡;在发展设施农业的方法上,要合理规划,大力倡导,稳步推进。

四是过去农民增收,仅靠一条门路去打工,一块农田种口粮,现在除了“农场”,还要有设施、工厂、市场。发展设施农业、加

快市场建设、兴办合作经济组织是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五是发展设施农业,基础在农村,重点在乡(镇),关键在县(区)。在当前农村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没办法不行”的情况下,必须改变过去就生产抓生产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跳出农业抓农业。要加快设施农业发展速度,我们必须善于拿榜样让农民学,用实际给农民看,以实实在在的利益昭示农民,引导农民。基于这种考虑,办好农业示范园区,发掘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是我们发展设施农业的必然选择。

六是发展经济是中心这个道理不仅要讲,更要看投入多少精力、财力;检验中心意识强弱的标准是看发展、看变化。机遇在抓、在抢、在紧抓不放;抓住一个机遇,就能上一个台阶。发展需要资金,但不能仅靠银行;改革能出资金,机遇能送资金,能人能要资金,点子能置换金。思路既定,就要统一步调,矢志不移,坚持不懈,直至抓出成效。

二、我区设施农业 发展 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我区 设施农业 发展现状:

1 1 、蔬菜 :2004 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围绕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温棚总数达 4000余座(其中第五代寿光经济型温室 700 余座),占地面积 6000 亩,年产蔬菜 13.2 万吨,净收入 8100 万元,已建成豫北最大的“五彩

椒”生产基地。蔬菜产业发展增幅连续 5 年创全市第一。我区生产的蔬菜远销俄罗斯、新加坡、黑龙江、山东、安徽等地。蔬菜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位居全市之首,已成为我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也是全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吉尔吉斯斯坦、香港、新加坡等考察团先后到我区参观学习温棚蔬菜生产技术,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岳村、孟轲两乡均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茄子、青椒、黄瓜、西红柿等四个品种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进口品种樱桃西红柿、EVA 农膜应用、秸秆反应堆温棚应用、菌肥改良应用等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促进了全区蔬菜快速发展。蔬菜园区、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华龙区大量涌现,2 2 、花卉苗木 :我区现有花卉苗木繁育基地近 1600亩,其中花卉温室 70 余座。温室花卉以玫瑰、非洲菊、串红、万寿菊、百日草等鲜切花和盆栽花为主,年产鲜切花 700 余万枝,盆栽花 130 余万盆;苗木以楸树、银杏、合欢、樱花、法桐等绿化树木和盆景为主,年供绿化苗木 500 余万株。3 3 、食用菌 :全区食用菌温棚已达到 1782 个,生产面积达到 1797 亩,以白灵菇为主的食用菌栽培规模达到 3000 万棒,年产量达到 2.5 万吨,年创产值 1.2 亿元。全区 10 个乡办中有 7 个乡办从事食用菌生产,从事生产的农民 4 万多人。岳村乡和孟柯乡的生产规模均达到了千万棒以上,百万棒以上的专业村达到 12 个。食用菌品种除白灵菇外,还引进推广了香菇、双孢菇、鸡腿菇、茶树菇等。全区成立了 6 个食用菌协会,经纪人200 多人,提高了我区食用菌的市场竞争力和菇农的经济收入水平。

我区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蔬菜、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但由于受扶持力度、种植品种、生产规划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区设施农业与寿光、青州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1、设施农业规模和总量小。通过几年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面积和产量有较大提高,但数量还是相对较少,形不成规模。去年,新加坡、香港菜客商到我区考察,对我区蔬菜发展很感兴趣,但菜农不敢签定合作协议。其原因是规模小,保证不了按合同常年供货。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缺口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进程,需要以长效投入机制支撑。由于建区较晚,农村集体经济匮乏,农民财力不足,加上上级对农村扶持的项目、投资多数对县不对区,仅靠区财政难以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资金,扶持力度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产业的大发展。去年《人民日报》刊登文章,说江苏一个镇,发展一个温室,政府奖励补贴 5000 元,吸引力可想而知。3、蔬菜产业化档次需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区标准化程度低,缺乏新品、精品,还未形成叫得响的品牌。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认证意识差,四个认证品种都是无公害蔬菜,还是政府申报的,蔬菜企业无一认证。绿色、有机蔬菜认证还是空白,严重影响了我区蔬菜的知名度,不利于开拓市场,走出去。4、农民市场意识不强,经营分散,效益偏低。基地成规模及园区规模相对小,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集约化、组织化生产程度低,而且往往

是兼业菜农,种植随意性大,很难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农户自成体系,独立运作,致使在种植面积、收购价格等供求平衡方面不统一、不协调,有时货源紧缺,相互抢购,有时又供大于求,互相压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差,影响了经济效益。5、土地流转困难。因受传统意识的影响,有些农民致富无门,但死守着土地不放,给连片集中发展带来了困难。6、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度大,服务手段有待于加强。思路守旧,科技意识差,加之农民积累少,造成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缓慢,影响了效益。同时,区、乡(办)两级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少,尤其是乡(办)仅有几个人,大多抽调做其他临时工作,农业很少顾及,设施农业更别说,这样严重影响技术服务。7、没有专业蔬菜批发市场,缺少与外界沟通的平台。辖区内一直没有建立专业的蔬菜批发市场,我市的蔬菜批发市场在城西王助,离我区较远,交通不便,菜农卖菜难影响了我区蔬菜的销售,挫伤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此外,我们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发展魄力等与先进地区相比,更是存在明显的差距。

三、对我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及 思考

学先进,重要的是学精神、学思路、学作风、学胆略。慨叹之余,我们并不妄自菲薄,丧失斗志。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在困难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希望,在对比中我们充分地坚定了信心。加快我区设施农业的发展,我们信心百倍。

理由之一,目前国内形势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逐步迈向现代化,这就为设施农业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可

以断言,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设施农业产品就越有市场。理由之二,我市及周边地区房地产开发档次不断提升,普遍把营造绿色环境作为“卖点”,所有这些,都使花卉苗木的需求不断增大,因而必将为花卉苗木种植提供一个潜在的发展大环境。

理由之三,我区拥有发展设施农业的几大优势。

一是地理优势 。我区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灌溉方便,交通便利,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具有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是区位和资源优势 。我区有突出的区位优势,是全市人民的菜篮子,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再有我区是承载濮阳市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等各种荣誉称号的唯一辖区,环境优化美化的任务较重; 三是技术优势 。我区有成熟的基础条件,设施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日光温室一般亩收入在 7000 元左右,大棚亩收入也在 4000元以上,以设施农业为主的蔬菜产业已成为部分乡办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广大农民种植经验丰富,积累了丰富的种菜经验,为大面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要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力促我区 设施农业 上一新台阶,为此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一)坚持棚室并举,在规模上再突破。一是扩大种植规模促发展。在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将岳村乡寨里村、瓦岗村、东田村、高庄、黄城、大河寨等村。孟轲乡的前炉、李家楼、魏寨、西孟轲等村,胜利办的马呼屯、尧当,大庆办的申庄、贾庄作为发展

设施农业的重点,按照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思路,着力培育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体,钢架大棚为补充的设施农业生产带,发展百亩大片、千亩园区,实施大规模生产,形成地域优势和规模优势,依靠规模占领市场。二是依靠专业特色促发展。要突破“小而全”的生产格局,坚持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引导,加强服务,立足现有的生产特色,确定骨干品种和发展目标、重点生产村集中扶持,合理安排生产布局,优化种植栽培结构,将现有的分散种植,引导发展成为连片种植,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集约化、规范化、专业化生产新格局。

(二)坚持政策扶持,在投入上再加大。一是建立资金扶持机制。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不断增加财政资金向设施农业的投入,对连片示范点给予资金扶持。保持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调动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把争取国家支持、政策扶持、项目支持、信贷支持、农民投资和企业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大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三是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结合设施农业发展,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政策,推进土地的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促进连片建造和发展一村一品。四是建立社会共帮机制。设施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土地调整、基础设施配套、基地的规范建造等,因此,农、林、水、电、科技、土地等相关部门要在设施、机械、技术、信息等方面共同协助,群策群力,形成合力,促进设施农业发展。

(三)坚持品牌战略,在质量上再提升。一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标准化蔬菜生产是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提高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增强群众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自觉性;要制定蔬菜标准化生产的一系列标准、程序,积极推广普及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逐步提高标准化程度。二是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积极做好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扩大我区蔬菜生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认证步伐,以绿色食品、生态农业、精品名牌为努力方向,实施蔬菜精品名牌战略。三是打造知名品牌,在巩固提高“寨里”牌五色彩椒、西红柿、茄子、黄瓜等优质产品的基础上,力争再培育一批质量优、品质好、附加值高、产量大的品牌产品和优势生产基地,以适应本地消费和外地市场的需求,实现树形象、创名牌、扩市场、增效益的战略目标。四是要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大执法管理力度,严格生产投入品的管理,从源头上治理污染;规范无公害标志的管理使用,促进无公害农产品走俏市场。

(四)坚持科技创新,在服务上再加强。一是加大科技引进推广力度。积极引进先进适用、功能齐全的设施农业装备,不断提高设施农业档次和水平;积极示范推广新设施、新材料、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以科技创新促进设施栽培效益的提高,提高科技对设施农业的贡献率。二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强化科技培训,采取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相互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

识的“大轮训”,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农业、科技等部门及乡(办)要选派技术人员长期“驻守”加大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益。四是加大示范园区建设力度。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共建的方式,建立一个区级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当前最先进的新品种、新技术,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引导农民变,以示范园区辐射带动规模发展。五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整合科研机构,推向市场,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借助社会力量实现强强联合,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大型蔬菜制种企业落户我区,加快蔬菜种子繁育力度,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我区蔬菜产业发展。

(五)坚持完善市场,在流通上再拓宽。一是培育市场体系。吸引各方面资金,尽快建设华龙区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构建我区蔬菜与外界联系的平台,更好地服务于蔬菜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壮大蔬菜运销队伍,引导发展蔬菜销售公司和经纪人,充分发挥寨里蔬菜协会、国优蔬菜协会等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积极开拓外地市场。三是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蔬菜信息网络,及时收集和发布信息,逐步实现凭借信息调布局、电脑种蔬菜、网上做生意,实现温室种植的电脑化、现代化、信息化,为蔬菜种植、收获、运销和价格的制定提供指导意见

第四篇:发展设施农业促进牧民稳步增收调研

如何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如何依托**优势,进一步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如何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带着这些问题,4月1日至10日我办对神农公司、吉利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我县农户的蔬菜大棚建设及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设施

农业的发展背景:

**县位于**自治区西北部,准葛尔盆地北缘,萨吾尔山北麓,额尔齐斯河南岸,交通便利(

319、217国道和229省道构成了内部及对外交通的主干网络),四通八达、土地光热资源充足,全年光照时数2800.5小时,日照率为63%。全县可开垦耕地面积88万亩。共辖5乡2镇41个行政村,由汉族、哈萨克族等15个民族组成。全县人口3.7万,农业牧业人口共1.92万,其中农业1.15万,牧业0.77万。**县目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县吉利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从事农副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边境小额贸易,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贸易的国有独资企业,并与新疆农科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建立了系统的科技协作关系。

二、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09年,我县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现有200座蔬菜大棚的基础上,投资900万元,在托普铁列克乡、恰勒什海乡再建100座高标准蔬菜温室大棚,使全县的设施农业面积增加到538亩。种植品种主要以维纳斯西红柿、寒月黄瓜、冬月黄瓜、彩辣椒、农椒、葫芦瓜、葡萄等10几个品种,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在种植上述品种的基础上,增加菌草、瓜果、鲜花等的种植面积。大棚一年可种植两季,(3月-6月、7月-11月)每座西红柿棚种植菜苗900-1000株,(西红柿每株一季可结果实5-6公斤,按每座棚900株计算一季可结果实4500公斤)。每座彩椒种植菜苗900-1000株(彩椒每株一季可结果实3-4公斤,按每座棚900株计算一季可结果实2700公斤)。每座棚纯收入为3-3.5万元。温室大棚内主要种植葡萄、蔬菜、草莓、桃子等水果。

2、配套设施:为解决上市蔬菜的储存与保险等相关问题,**县**商贸公司应对哈国市场需求,立足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国内农产品基地,着力打造**县城北仓储物流园区果蔬冷藏库。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69787.8m2,储存量10000吨。2008年完成一期建设,储量为5000吨的冷藏保鲜库土建、设备安装及公用设施的投入,建筑面积4277m2。

3、技术服务:2009年3月份,县委农办、吉利公司积极与自治区设施农业领导小组联系,将我县吉利公司作为新疆农科院设施农业联系点,可以在第一时间引进农科院先进科研成果及技术,同时依托其先进的蔬菜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无公害施水肥量化管理技术;通过推广与实施这些技术,引进国内外优良蔬菜品种,全面推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基地蔬菜的优质与丰产,达到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市场需求分析:中亚目前有人口5700多万,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经济增长的有效拉动,使其消费能力不断增长。中亚及俄罗斯国家独立17年来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设施农业方面刚刚起步,反季节季蔬菜供应严重不足。2006年哈萨克斯坦消费量超过48万吨,人均消费量达到31公斤,同期生产量仅能够满足消费量的34.3%,需求缺口高达60%以上;预计到2010年,设施蔬菜缺口将增加到52 万吨,2015年缺口达到61万吨。通过市场调研,俄罗斯及中亚反季节季蔬菜数量少且价格高,如西红柿、黄瓜2008年冬季卖到每公斤8美元、茄子达到10美元,蔬菜的短缺和高价格已影响到百姓的基本生活和餐饮业。

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2006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821.7万公顷,总产量5.83亿吨,占世界总面积的40%以上,产品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我国蔬菜生产成本低,市场价格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1/8,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优势类农产品之一,出口方面具有很强的潜在优势。据海关统计,目前我国的蔬菜出口量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和荷兰,是世界第五大蔬菜出口国。截止2007年11月我国累计出口蔬菜736.66万吨,出口创汇55.78亿美元。然而,我国蔬菜出口量仅占世界总贸易量的9%左右,约占国内蔬菜总量的1.3%。可见,我国发展出口蔬菜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巨大潜力。

**县环境优良,无污染,病虫害少,具有生产有机蔬菜、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的良好条件,同时境内拥有常年通关的国家一类陆路**-****,具有通往中亚、俄罗斯、欧洲的国际贸易通道,而哈萨克斯坦国对高品质蔬菜尤其是反季节蔬菜有着强

烈的市场需求和很大的市场容量,是国内设施农业产业向外延伸的大市场。**县绿色蔬菜产业具有良好的国际市场前景,市场潜力巨大。

四、主要问题:

1、基地建设资金不足,保鲜加工发展落后:外向型农业基地建设资金缺乏,主要是农民自身投入能力有限,政府扶植资金有限,社会参与资金不足,信贷支持力度不够,金融部门主渠道作用

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设施农业目前出口的蔬菜、水果全部是初级产品,加工、保鲜方式落后,精深加工基本上是空白,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2、现有技术服务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我县是地道的传统农牧业县,大部分农牧民对蔬菜、瓜果及特色农业的大棚种植经验知之甚少,迫切需要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但目前我县相关技术人员屈指可数,从而对提高农牧民的大棚种植技术存有很大程度的约束力。

3、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水平低,农牧民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投入意识淡薄,对技术服务人员依赖性强。

五、设施农业发展对策:

1、加大项目“跑办”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支持,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兴农、科技兴新、农业产业化等项目资金能挂靠的挂靠,能捆绑的捆绑,集中支持出口基地建设。

2、加强对地区、县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的争取力度。努力争取地区和县财政对出口基地建设的财政投入;引导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从信贷规模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增加贷款额度。争取将设施农业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

3、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发展行业组织。积极培育**商贸有限公司和吉利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当地涉农龙头企业,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其以独资、控股、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基地建设。加强宣传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和广大群众投资投劳。同时争取引进一批实力强、经验丰富的物流、加工、外贸企业,形成企业集群,带动基地发展,扩大订单生产。

4、强化科技服务,提高种植效益。一是规范日光温室建造模式。规范建棚标准、各类参数和建造工艺,大力推广最适宜我县气候条件的日光温室。二是加强技术培训。以将吉利公司作为新疆农科院设施农业联系点为契机,加强技术培训力度。首先是对技术人员培训。邀请农科院等单位有关专家,对从事设施农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其次是对农民的培训。把设施农业科技培训纳入农民再就业技能培训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从温室大棚建造到生产技术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农民培训。

5、依托**优势,搭建中哈两国沿边政府及企业间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睦邻友好互信合作关系。要与哈国东哈州,斋桑县及其他邻边县(市)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互访,增进双方沟通了解,加强经济贸易、科学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与斋桑县、吾兰县的合作,力促达成实质性协议,推动双方共赢发展。

6、全力扩大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产品出口,对增加农牧民收入、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扩大农产品出口。要在已经实现蔬菜基地备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高标准蔬菜大棚建设,积极推进外向型设施农业的生产标准化进程,加快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对外开放经营模式,加快培育和扶持以**商贸为主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

第五篇:某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市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确定的蔬菜主产区之一,设施农业又是市委、市政府所确定的发展十大特色产业之一。近期,我带领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就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和成效

设施农业具有节水、聚能、高产、高效、稳定、便利的特点,是避灾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易被广大农民接受,适应现

阶段我市农村发展实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丰富我市淡季农产品供应、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市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具有光能充足、日照时间长的优势,气候资源是国家农业区划中的优势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基本特点是日照长,年均日照达2936个小时,无霜期171天,气温日较差大,≥10℃积温为3100—3500℃,因此气温和热量状况适合农作物生长,利于作物干物质积累和土壤有机质分解。耕地以河套灌淤土为主,排灌体系健全,沟渠路配套,耕作土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地肥沃,障碍因子少,土壤条件好,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利于蔬菜生长。

近年来,自治区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做出了在全区发展百万亩设施农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市作为**设施农业建设的主要区域,坚持“以政府扶持为导向、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发展原则,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在速度、规模和效益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截止2008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20.3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9.63万亩、大小拱棚10.74万亩。建成了利通区金积镇,青铜峡市叶升镇、大坝镇、小坝镇、瞿靖镇,盐池县城西滩,红寺堡开发区乌沙塘等7个万亩设施农业园区和20个千亩设施农业园区。在设施农业栽培中广泛推广应用了优良品种、工厂化育苗、嫁接、测土配方施肥、滴灌等10多项无公害栽培技术,设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类型由以设施蔬菜为主,向设施瓜果、设施花卉、设施食用菌等多领域扩展延伸。基本实现了全年生产,均衡供应。目前,全市以辣椒、番茄、黄瓜、茄子、西瓜为主导的设施瓜菜年产量达到65万吨,90%以上的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有58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

(一)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粮油作物向经济作物调整的步伐,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蔬菜、花卉和菌类产业的兴起,进而促进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种植向粮、油、菜、花卉、园艺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质量提高。

(二)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以蔬菜、花卉、园艺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必将大大改善农业局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优化种植结构,丰富种植种类,提高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

(三)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广大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从而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蔬菜和花卉种植,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近期调查表明,我市单茬西红柿亩销售收入10756元,纯收益4931元。单茬辣椒亩销售收入6876元,收益1631元。两茬蔬菜平均亩销售收入11714.5元,亩纯收益3773.6元,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五)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设施农业对品种、栽植、管理的技术要求高,农民在搞大棚种植时主动要求学技术、用技术、请能人,一些农民还把相关技术组装配套起来,有效促进了自身劳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左邻右舍和周边村队的示范辐射作用也不断增强,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六)设施农业发展的领域和规模持续扩大。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川山区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等区域比较优势,面向市场,优化结构,在“名、优、特、新、精”上做文章,把设施农业作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扩规模、抓市场、促产业”的思路,加快建设速度。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科技人员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千辛万苦抓项目,千家万户搞培训,千方百计解民忧,科学规划,集中连片,加大投入,用好资金,强化服务,2008年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成为

上一篇:年终工作总结来年计划下一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