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建设推进论文

2022-04-17

新常态下高邮经济特征分析从三次产业看,二产仍占主导地位但比重在下降,三产比重持续提高,一产比重经过一段时期持续下降后近两年仍在高位徘徊。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设施农业建设推进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施农业建设推进论文 篇1:

北京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摘要:作为北京市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新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和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北京市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文章简述了美丽乡村的内涵,在实地考察北京市16个区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概述了北京美丽乡村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北京美丽乡村建设五大模式:产业发展型模式、生态保护型模式、城郊集约型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和休闲旅游型模式,并提出了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个性化、差异化、地域化和品牌化,更注重文化内涵建设和产业化水平提升。

关键词: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模式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20013

0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美丽乡村建设是该愿景的具体实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升和延续。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北京市积极响应,已全面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乡村经济、美化乡村环境、丰富乡村文化、构建和谐乡村。具体而言,首先,北京市将以农业产业为发展之根本、以生态环境为发展之源泉,全面促进农业产业的延伸发展和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其次,全市将深入推进和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完善、乡村文化繁荣、产业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构建幸福和谐的城乡发展格局。

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乡村是让全体农民充分共享现代文明、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具体行动,更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自2008年浙江安吉县首次提出“美丽乡村”以后,国内外学者对美丽乡村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全国美丽乡村现状的研究,特别是浙江安吉美丽乡村现状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北京的美丽乡村进行相关的研究。基于此,本项目走访了北京市的16个区县,实地考察了各区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归纳和分析了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现有模式,并对北京市今后的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美丽乡村的内涵

改革开发的30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由于相关制度的缺陷和一些机制的缺失,中国也面临着日趋凸显的人口、资源以及环境问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最近研究数据显示,近30年来,中国因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付出的经济代价相当于是GDP的5%以上,在如此高昂的生态成本面前,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当然,近年来,党和政府也越来越关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首次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确立了新型生态文明观。继而,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第八部分首次全面解释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构思,提出了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

美丽乡村,其实就是在乡村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从其本质内涵上来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建立乡村的生态文明,在乡村的生产生活中,积极主动地优化和改善乡村自身发展与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并且建设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树立整洁的乡村面貌;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将那些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社会进程中形成的不利于人与人和谐、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消费方式以及观念理念从乡村的发展建设中剔除,扭转人类社会生产中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转向以人、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价值取向。

2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2014年,北京市全面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从2014年起,全市通过整治、建设和发展,争取到2020年全市郊区农村基本建成“村庄美、田园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目标,使郊区农村成为农民幸福宜居的生活家园、致富增收的就业田园,成为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北京市的乡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等,这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区县各村镇领导的正确带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创建了强大的精深支柱。

在近一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北京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美丽乡村面貌。在京津冀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延庆县和河北怀来县共同建设了延怀河谷葡萄产业带,构建了“一区、两岸、四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带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联合发展,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大会。同时,北京市还大力发展白色资源,郊区农村依据自身的地势条件和环境优势,建立了高标准高质量的滑雪场,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还丰富了市民的文体活动项目,为京张联合申奥注入了强心剂。北京市不断发展绿色生态,加大对山区村落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山区的生态自净能力和涵养能力,在延庆县、密云县和门头沟区建设了一大批生态保护型美丽乡村。红色文化和皇家文化一直是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北京市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加强了乡村历史文化传承要素的修复和整治,形成了一大批富含红皇文化的美丽乡村。

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重产业轻文化、重基础设施建设轻内涵建设、有村名无品牌。在美丽乡村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市主要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经济的飞跃,忽视了乡村文化特色的深层次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北京市的乡村都富含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北京市整个乡村的建设都没有合理地拓展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化旅游产业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近几年来,北京市加强了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对农村硬件设施的投入,打造了整洁的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但是忽略了内涵建设,造成了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千篇一律,失去了各个村落自身的特色。北京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虽然打造了一批产业发展良好、产品形态丰富、农民收入稳增的村庄,但是很少有村庄打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即使有品牌,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品牌效应和品牌价值。

3北京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在北京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别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这其中的每一种模式都是乡村在各自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统的综合因素下的成功探索,都代表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条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对北京16个区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和目标,认为北京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模式,具体如下。

3.1产业发展型模式

产业发展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特点是产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龙头企业发展基础较好,整体产业化水平高,并且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现了生产聚集、规模经营的农业产业化,使得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整体带动十分明显。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樱桃沟村就是典型的产业发展型模式。1993年以来,该村利用自身独特的土质优势和气候优势,大力种植欧洲甜樱桃,把樱桃生产作为其主导产业,加强樱桃质量管理,成立了“妙樱”股份制有限公司,创建了“妙樱”品牌,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生态保护型模式

生态保护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少、生态优美的地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拥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具有将生态环境的明显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巨大。位于云蒙山南麓的密云县白道峪村,以履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为己任,大力绿化荒山,提高林木覆盖率,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并且依托“山、水、洞、城”的优势,着力发展旅游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型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是生态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典范。

3.3城郊集约型模式

城郊集约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特点是经济发展较好,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农业产业呈现集约化,且规模化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当地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较高,已成为周边区县的重要“菜篮子”。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果村以设施农业作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通过重新规划调整农村集体土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筹建蔬菜批发市场等措施,推动了蔬菜种植业的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民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4文化传承型模式

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特点是具有特殊的人文景观,例如古建筑、古村落、古民居或传统文化地区,其含有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这些文化的呈现和传承潜力巨大。数据表明,目前北京市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共有52个。门头沟区斋堂镇的川底下村作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的古村落和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村落风貌,拥有70余座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四合院,整个村落都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北京各区县将会更加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大力留存现有农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坚决不破坏传统村落,不让这些文化遗产消失殆尽。

3.5休闲旅游型模式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集中在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主要特点是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便捷,餐饮、娱乐、休闲、住宿等设施完备,集中在近郊地区,距离城市较近,非常适合市民的休闲度假,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作为十渡风景名胜区中心地带的九渡村,旅游项目多种多样,形成了“水、陆、空”一体化。游客既可以在九渡村品尝各种民间食物,又可以亲自体验特色民俗活动,还可以水上漂流、高台蹦极、峡谷飞人和沙场骑马,让游客在吃中学文化、在看中长见识、在玩中增乐趣。

4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建议

4.1坚持因地制宜,推动美丽乡村“三化建设”

每一个乡村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都不一样,同时每一个乡村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也不一样,所以在北京市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复制成功模式,而应该因地制宜,坚持个性化、差异化和地域化发展,培养每个村庄自身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美丽乡村。每一个村庄都要具体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利用本地各种资源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建设模式,形成全民参与、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

4.2注重规划导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顶层设计”

注重美丽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定覆盖全市的整体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计划,强化全市的美丽乡村建设整体部署,明确不同类型的乡村所对应的建设思路,逐步形成和完善合理的城、镇、村构成体系,确立一村一韵、一家一品的建设格局。在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落实过程中,需要加强政策的时效性、连续性,让政策在市、区县、部门各级之间保持透明性,全市整体进行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伟大事业。

4.3挖掘文化资源,促进美丽乡村内涵建设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乡村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文化传承,所以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应非常重视当地的历史遗迹、人文色彩、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挖掘深层次的历史资源和人文底蕴,促进美丽乡村的内涵建设。应该充分突出地域特色,整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利用各种名胜古迹、古村文化、传统习俗等人文因素,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承,丰富乡村的文化内涵,提升美丽乡村的文化品位,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让北京的美丽乡村真正“美起来”。

4.4提升产业水平,增强农村整体经济实力

坚定以产业链为核心,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具体表现为:大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积极拓展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产业化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从而引领整个市场的主体经营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加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从更高的视角来优化整个产业的布局;完善经营机制,增强创新性,牢固各个经营主体间的利益结点。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将显著凸显农村经济的市场贡献。

4.5利用京津冀一体化,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

在京津冀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转型。具体表现为:进一步挖掘农村的资源潜力,创新农村的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培养发展的载体、积极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文化建设为重点、以标准化建设为入口、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研究和细分客户市场,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满足用户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以休闲农业为基础,推动农村第三产业的积极发展,带动农村就业和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相互促进和提升。

4.6打造区域品牌,提升产品品牌效益

着力深化品牌化经营,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从农业产业链出发,延伸出品牌链,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和标准化,实现品牌化,提高品牌在市场的竞争力;深化村镇的品牌建设以及品牌化经营理念,深耕美丽乡村品牌,打造风情小镇、魅力乡村。通过大力的品牌化经营,一定会显著提升区域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5讨论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结合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产业形态以及村民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对村庄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指导,挖掘和塑造地方的个性化特色,让农民切身体会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笔者通过对北京市16个区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和建设现状的研究,分析和归纳了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五大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六大发展建议。但由于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时间并不长,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学者们对其相关的研究也很少,所以本文可以研究和借鉴的资料也不多,这难免会造成研究的局限性和不全面性。所以,随着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完善,也会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更详细更深入地研究,以弥补现阶段的不足,希望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和改造升级。

作者:黄薇 史亚军

设施农业建设推进论文 篇2:

新常态下高邮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常态下高邮经济特征分析

从三次产业看,二产仍占主导地位但比重在下降,三产比重持续提高,一产比重经过一段时期持续下降后近两年仍在高位徘徊。二产比重从2006年46.6%上升到2010年49.9%峰值后,再逐步降到2015年44.6%;三产比重从2006年31.2%提升到2015年41.7%,其中2010年以来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左右;一产比重从2006年22.2%逐步降到2015年13.7%,但2011年~2013年期间维持在16.6%左右。

从经济增长看,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拉动稳定但增幅有所下跌,对外出口总量不大、波动式增长。一是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高邮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5.87亿元,是2006年的6.7倍,年均增长23.5%。重大项目的投资在有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项目质态一直存在加快提升的问题。二是开放型经济不够稳定。“十二五”以来,外资到账呈现急剧下滑态势。三是消费拉动乏力。受投资拉动效应的强化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幅度不大、三产发展不快等因素的影响,“十二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尽管增加,但增幅呈减缓态势。

从技术要素投入看,经济增长仍处在粗放型增长时期,向集约型转变的速度不快、程度不深,先进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一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由于高邮经济总量相对还不够大,因此科技投入绝对数还不够多,科技拉动经济向内涵式发展的动力不强。二是就业结构不够合理。“十二五”期间,高邮三次产业吸纳就业人口比重与“十一五”相比,二产仍是吸纳主体,但吸纳能力不断下降,制造业增長放缓,三产就业比重徘徊不前也表明整个产业升级速度不快,一产就业人数增多,表明新型农业主体增加、农业规模化生产在持续吸纳更多人口就业。三是人才配置层次不高。创新人才总量不足,高端人才尤为缺乏。从人才结构看,高层次人才不多。人才多数集中在传统产业,先进机电制造、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金融创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尤为紧缺。

从节能降耗约束要求看,任务艰巨,挖潜空间狭窄。“十二五”前四年,高邮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4.55%。当前,经济增长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依赖高能耗的重工业,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节能降耗空间非常狭小。随着高邮重大项目建设的推进,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较为强劲,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素资源短缺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资源、能源与环境之间约束将进一步加强。因此,选择契合高邮特质的集约型、生态化和内涵式发展路径,已势在必行。

新常态下高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走转型发展之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竞争力,积蓄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将新能源、新型照明器具、生物健康、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风力发电、高性能电池等。新型照明器具产业要构建各类新光源、LED器件封装应用以及配套模具、支架等为基础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物健康产业要培育生物健康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各类医药中间体、氨基酸葡萄糖盐酸盐、注射剂、中药、化学合成原料药、医疗器械等优势特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新材料产业要支持发展中高压、特高压电极箔、丙纶、卷烟水松纸等新型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控、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鼓励减震降噪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推动产品由小型向大型、单功能向多功能、零部件向成套装备制造方向上转型升级。经过五到十年努力,打造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省内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机械装备生产研发基地。电线电缆产业以建成中国知名电线电缆产业特色基地为目标定位,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联合攻关,加快产业化进程。纺织服装产业扶持龙头服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创新营销方式,推广应用智能化、节约化生产设备,做响区域优秀加工品牌,打造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升级版。三是加速发展服务业。修编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推动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物流园的建设和培育,加快物流园向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以科技综合体、智慧大厦以及各类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加快推进软件信息产业建设;充分发掘高邮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历史遗存修缮复建,打造邮文化、水文化、古文化、民俗文化品牌;以全市旅游业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组织实施,打造以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特色的精品旅游;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推进文游路、东部新区商务区建设;进一步做精做特尚程国际家居等亿元以上专业性交易市场;大力提升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外包、中介服务、职业教育、居家服务、医疗保健等业态水平;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相互依托、相互带动的协同发展模式。四是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确权为基础并有序推进上市交易,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流转集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涉农电子商务应用,建设统一便捷销售网络,强化品牌经营。加大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水禽、花卉苗木、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大建设一批重点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园区和科技示范园区,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走创新发展之路,推动技术不断进步。一是推进创新要素集聚。学习借鉴苏南、浙江、广东创新创业的先进经验,以园区共建为抓手,吸引较高层次产业和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向高邮转移。逐步形成财政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引导和促进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围绕高邮新兴产业集聚壮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外来资本与本地企业合资合作,着力做大企业规模、提升竞争力。二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构建完善参与广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形成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产学研联合、服务平台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选择若干共性技术组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实施技术攻关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三是引导民众自主创业。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在全社会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氛围,尊重企业家、支持创业者,激发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创业动力。进一步放开限制,坚决取消不利于民营企业和个体创业的各种歧视性、限制性规定,扩大市场准入的开放领域,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面向市场的民营企业服务机构建设。

走协调发展之路,推动双轮驱动发展。一是构建主城区、镇区、社区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做强做优中心市区,提升中心市区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把高邮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美誉度的历史文化名城、滨湖旅游城市、东方魅力邮都和现代工商名城。加快发展重点中心镇,提升一般镇,鼓励发展新型社区。立足各乡镇资源禀赋,严禁“千镇一面”的“复制”和“粘贴”,充分彰显个性特质,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加大投入,完善城市居民社区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地理位置靠近镇区和开发园区、距离兼顾农耕半径、特色体现田园风貌的要求,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化。二是加快园区集约集聚发展。按照主业突出、资源节约、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要求,以产业链为纽带,培育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善的现代产业园区。开发区高点定位南北园区共建,全力打造高性能试验示范电池园,深入推进现有企业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加快省级生态园建设与创建,推进科技综合体等各类功能载体建设。城南经济新区集聚力量、集聚要素迅速做大建筑业总部、软件信息、大型物流、汽车城、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园。湖西新区加快形成“一核三组团”发展格局,提升三片区工业园建设,培育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产业,加快神居山与高邮湖联动开发,统筹推进产业优化、新城打造、集镇提升建设工程。各乡镇立足镇域资源禀赋,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重点加强工业集中区、农业产业园、旅游度假区建设,做到镇镇有主业、园园有特色。

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围绕2020年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的目标,树立绿色、低碳、安全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切实加强节能减排源头控制,严把项目准入关口,确保新上项目单位能耗不超标,坚决杜绝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以各类园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为目标,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实施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技术改造。二是开展生态化改造。各类园区严格产业技术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等方面准入门槛,加大园区生态化改造力度,提高园区发展质量。规划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生态工业体系,加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快培植一批能源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清洁生产企业和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三是强化评价体系建设。以“四城同创”为抓手,发展生态经济,构建以单位工业用地产值、碳排放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资源产出增加率、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单位GDP能耗、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经济评价构成指标,强化运行指标的统计、监测和考核。

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对策

建立完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注重组织领导,形成市级层面统一协同领导,乡镇园区和有关部门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沟通,组织评估、督查和通报。注重目标计划,建议制定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排定重大工作事项,落实责任主体。注重考核导向,制定现代产业指标考核体系,在考核数量指标基础上,突出投资效果、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人才利用等指标的考核和结果运用。注重政策激励,改革和完善经济转型升级本级财税支持政策,专项引导资金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和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形成补助、奖励、贴息、基金等多种形式组合的灵活支持方式,项目资金由一次性拨付转为按项目进程和实际成效分批拨付。注重简政放权,以“三集中三到位”为抓手,细化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办事成效;规范政府(国有投资公司)融资行为,控减政府负债。

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着力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四上”企业的培育,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建议实施“百家企业领航工程”,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重点企业倾斜,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等方式,打造经济体量大、市场占有率高、競争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突出经济效益和税收贡献,大力培植税源经济,扶持重点企业降本增效,对税收贡献大、经济效益佳的企业定向帮扶,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鼓励乡镇和园区围绕地方税收增长,开展“税源型”项目招商和企业扶持。加强属地企业纳税征管工作,做好总部不在高邮企业的协调衔接,争取它们为高邮税收多做贡献,切实强化对“本地生产、异地开票”企业的稽查征管工作,杜绝税源流失。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招引。重点围绕高邮新兴产业集聚壮大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进一批带技术、带项目来高邮创业创新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人才。支持企业创建并依托“三站三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引进和培养中高端人才,提升企业队伍层次。对引进的人才项目,积极争取入围扬州、省人才引进计划,在住房补贴、公寓住所、配偶安置和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完善便利化服务机制。强化人才培养,鼓励企业与院校合作办学,推行“点对点”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优秀人才进行培训,推动名校优质教学资源、地方政府行政资源和园区企业就业资源有机结合。强化人才培养,建立市级引进人才专业服务团队,加强对创业人才和项目的综合评审,对各类人才自主创新成果给予奖励,并在税收、收费、项目、政府采购等方面对自主开发产品给予倾斜。

推进园区错位有序开发。统筹各类园区建设,以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各类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为载体,实现园区开发、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等各类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实行相对集中的开发建设,注重引导园区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创新园区开发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创新开发园区投入、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培育和壮大园区投资公司,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内外资金参与园区建设,实现投资平台向市场平台转换。推进园区联动开发,以三大园区为龙头,通过“一园多制”、“一区多园”等办法,共建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和主题园区,鼓励因资源制约、规划限制或产业难以配套等不能在本区域实施的项目到相关园区落户建设,带动乡镇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有序开发、协同发展。

扩增量与优存量双管齐下。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增量,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立足高邮产业导向招引项目,按照园区和集中区板块特色化发展要求选择优质项目加快落户,确保“成活率”;对在建项目合力推进,确保“达产率”;对建成项目抓开票销售,突出“投入产出率”。在现有存量上优化提升,重点鼓励以技术改造为主的提升性项目投入,以企业自主研发为主的创新性投入,以先进设施为主的高效性投入;坚决淘汰“三高一低”和“五小”企业,推进节能减排;对进展缓慢存量项目进行评估,对闲置土地资源依法依规加大清理力度,盘活有限要素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形成新的增长点。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高邮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钱国华

作者:勾凤诚

设施农业建设推进论文 篇3:

试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摘 要 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对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诸多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因地制宜,选准切入点,进行多元化的模式突破是必由路径。鲁西南地区W县积极探索“基础环境优化整治”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路径,成效显著。

关键词 新农村 路径选择

近年来,鲁西南地区鲁W县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根据全县村庄特点、生态环境、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将全县村庄科学规划为新型农村社区型、保留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型,因地制宜选好切入点,充分尊重农民选择意愿,深度优化参与机制,积极完善制度环境,积极探索“基础环境优化整治”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路径。

一、“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

(一)“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的基本思路。

W县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部分乡镇、部分村庄开展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以“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四通(通水、通路、通电、通有线电视)、五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同时,以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文明创建机制为统筹点,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构筑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的初步实践。

1、坚持政府主导。一是明确了优化整治的建设标准和要求。高标准编制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全县100个示范村全部制作了“两图一表一制度”(即村庄现状图、整治效果图,实施计划表,环卫保洁制度)。二是科学安排施工。按照因村制宜、先易后难、一村一策、集中连片的原则,进行集中连片打造。三是严格质量标准。严格落实“四制”要求,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是多方筹措资金。建立“财政补一点、村居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形成党政协调、村企共建、结对帮扶、全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进行奖补。各乡镇按照不低于财政收入15%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

2、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在整治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实行一事一议,只有全村90%以上的农民同意后才能开工建设。积极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引导农民参与整治建设。坚持、以点带面和示范引导,有针对性选择100个村庄作为建设示范村,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3、建立联动工作体系。成立了领导小组和6个专项工作组,乡镇均成立了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协调、沟通顺畅、联动运行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调度、及时通报、公开曝光等督导机制,制定专项考核办法,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一月一检评。

4、大力改善公共服务。积极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全面下移,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全部乡镇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在综合环境整治后的村庄建成了便民服务代理点,建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联动体系,“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实现了全覆盖。

(三)“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的效果。

自2012年8月启动“优化整治”工程以来,列为保留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型的行政村全部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100个示范村庄已硬化村内主次街道、小街巷1526条、425公里;铺设人行道263公里,修彻排水沟2018条、738公里;全部配齐了保洁人员,共清理三大堆10416吨,清理河道垃圾10500吨,粉刷墙壁45.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545盏,栽植苗木近136000株。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的基本思路。

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三轮驱动,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主抓手,按照“城中村、成郊村、园中村、(乡镇)驻地村、压煤搬迁村”不同类型,采取“先拆后建、先建后拆”、“边建边拆”三种模式,成熟一批改造一批,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同时,农村社区建设与完善配套设施相结合,与配置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与提升农民生活保障相结合,与健全社区组织结构相结合,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和质量。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的初步实践。

1、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推进机制。一是建立推进机制。成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实行县级领导及部门包保责任制,责任到单位、到个人。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社区建设;对节约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每亩给予20万元的补助;对于整村迁建的农户,提供最长5年最高5万元的贷款贴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共争取上级资金4亿元。

2、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编制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确定了农村社區建设布点,共规划有97个新型农村社区。按照统一聘请设计部门、统一支付编制费用、统一评审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四统一”标准,高标准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确保了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质量。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一是注重抓好社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现了雨污管网分流。所有回迁入住社区实现了垃圾社区收集、县集中运输处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搞好社区道路、水电管网、通讯设施及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三是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所有新型农村社区都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配套设立了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物业管理等机构,加强了对社区全面工作的管理,服务社区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4、大力发展产业,实现持续发展。一是对通过挂钩项目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安排不低于40%的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農村群众拆迁补偿、困难群众安置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规划建设商业设施。各社区内都建设了部分商业门面,集中租赁经营,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增加集体收益,补贴社区居民水电支出和物业管理费用,避免了群众因入住楼房而造成支出增加的问题。三是建设社区产业园。坚持“一区一业(园)”原则,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的指标,预留不低于20%用于发展社区产业,促进社区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全县围绕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产业园10处,吸纳了2.6万农民就业。四是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社区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民成为股民,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群众的股份收入,促进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的成效。

2011年全县建设新型农村社区42处,完成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打造了一批万人社区亮点。2012年12处在建社区完成建筑面积139.4万平方米。打造了10处管理服务示范化社区。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均探索成立了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医院、老年公寓、小学、幼儿园及商业街、标准化服务中心,完善了社区广场、道路、排水、排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了新型农村社区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项目得到了较大发展。12处社区落实了现代农业、服装加工等产业项目。创新了土地流转模式,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及现代标准设施农业。截至目前,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共流转土地8300多亩,成立各类股份合作社16个,年增收160万元。W县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县领导在全国“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市长、县长专题研究班上作了典型发言。农民日报、瞭望中国等媒体进行了系列采访报道。

三、新农村建设建设路径选择的启示

(一)实事求是,结合当地农村的发展现状选好切入点。

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不同区域间农村发展的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乡镇、部分村庄生产力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较高,农民对更优越的生活环境、更文明的乡村文化、更好的公共服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选择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反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部分乡镇、部分村庄,则可采取基础设施整治优化路径,减轻农民负担,以较小成本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尊重民意,确认农民主体地位以保证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直接受益群体,更是最核心的参与力量,农民是否有强烈的参与愿望将对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顺利与否产生直接的影响。农民对其长久居住生活环境的了解程度远超外部的参与力量,同样要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农民的真实意愿。只有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形成合力,优化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

在欠发达地区,规模有限的地方财力,且农村自身的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导致新农村建设进程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能力的积累与提升,最终形成新农村建设的低水平、低质量的循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一个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机制。具体表现国家为制度环境的优化、财政金融的支撑、公共产品供给,以及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以及提升农村市场化水平等途径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效的反哺。

(四)优化机制,通过完善制度环境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效率。

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必须要对长期以来制约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进行优化,以此弥补农村发展在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吸引外部反哺力量的参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W县新农村建设的两种路径中,均对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进行了重点优化和改善。由此可见,要满足公共产品供给需要,要提升新农村建设推进效率,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必不可缺。□

(作者: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政府,教育硕士,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三农”)

参考文献:

[1]王洪霖.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土地,2012,(9).

[2]陈克剑,易睆.农民集中居住后就业风险控制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 (15).

[3] 白关峰,杨苏.农民视角的劳务输出与农村社区发展.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单哲.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及推进机制研究.

[5]闰聪玲.中国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一以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为个案.

[6]陈蓓蓓.如东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过程中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向明军

上一篇:语文特色课程探讨论文下一篇:期货价格通货膨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