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26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然而许多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一味地追求种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随之而来的考试令他们吃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课堂气氛似乎成了一种负相关关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论文 篇1:

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的反思与成长

摘要:《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定义反思: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反思;沟通;交流;互动;成长

自参加新课程教学以来,我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领会新课程精神,参加了多次市里组织的培训班,在泰安地区听取了人教社于桂元教授主讲的《初一新课程教法》、海口教研室傅元根老师主讲的《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山东师大教育学院魏巍教授主讲的《新课程培训通识》等,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在头脑中形成了许多新的理念,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一些新问题不断出现,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和不解,进行了大量的反思,特分类概括如下: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是我们遵循的一般原则。但随着学生发散思维的增加,教师往往有“拢不住”之感,你千方百计向某个方向引导,学生偏与老师想的不一致,甚至离题万里。特别是需要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更难引导,但老师又不能用唯一的答案来强制学生接受,教师要当好这个“导演”还真不容易。

二、多媒体的运用:有人认为,没有多媒体的课就不是好课,没有声电光影的课就没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实在是一种偏见。虽然新课程强调互动、强调开放性,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丢,一位优秀的教师,通过流利的教学语言,优美的板书,优雅的教态及出色的组织能力,能上出一堂令人终生难忘的课,这难道是多媒体所能取代和比拟的吗?我认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要因地制宜,当用则用,不能每节课都用。

三、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之间讨论的内容很多。如八年级上册中关于“西安事变后要不要释放蒋介石”的讨论,“重庆谈判毛泽东要不要赴重庆”的讨论等,都可以让学生查背景资料,撰写小论文,展开辩论。但学生的水平有差距,讨论起来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会做小动作,说笑打闹,或偏离主题,教师的引导往往使不上劲,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大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的获取:在乡镇中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课外查阅资料既无时间,又无稳定的来源。虽然网络已经进入乡镇这一级,但青少年上网依然是玩游戏的多,真正用来查资料、学习的少,图书馆的藏书少,且适合学生阅读的更是廖廖无几。所以新课程倡导的开放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

通过我的历史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的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反思”给我们带来的多多益处。

1、回顾经历,积累经验

(1)赏识的目光象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教师在上每节课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有一次,我在给八(2)班上完历史课后,感觉非常惬意与喜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很爱说话的徐亚和常金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保持积极状态,后来,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帮老师把投影准备好?”徐亚和常金就不约而同主动去做了,我在课上对他们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进行了表扬,学生报以鼓励的掌声。徐亚和常金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课上的表现与以往也就大相径庭了:潜心贯注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共响起5次掌声,它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就象润滑剂一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感觉象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作为宝贵的工作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灯,指引教育迈向成功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在讲新授课前,总是进行小测验,不合格的同学要受到一定的惩罚。记得有一次测验时,有一名同学早做了“准备”,当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动”时,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在她的桌上点了三下,这三下既有对她行为的提醒,又有对她行为的“包庇”,公布于众与尊重暗示中我选择了后者。她当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小事之后,楼道中擦肩而过中多了一双真诚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测验中没有再发生过作弊现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学反思中写下:“即便学生有错,也要给学生留面子,也要丝毫不怀疑他们自省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2、发现问题,寻找方法

有一次,在八(3)班课上,我有意识地贯彻新课标,上了一节以“讨论”和“学生编演课本剧”为主线的历史课。课前,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课堂设计,所以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谁知那堂课上得乱七八糟,课堂秩序混乱不堪,课本剧的节目还没上演就草草收场……从讲台上我灰头土脸地下来之后,在反思记录上我这样写到:“这节课我耗费的精力最多,但却上得最失败,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请教八(3)班的几位同学,他们告诉我说:“老师,分组讨论可有学问了。首先,你得选一个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组长;其次,不能自由结组,平时混得不错的哥们儿姐们儿坐在一起,可不就只剩下谈天说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后,在课堂组织的问题上,我更加注意细节问题,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这一进步,不得不归功于课堂反思的驱动力。

3、沟通心灵,为了更好

为了体现民主、平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我让每一位同学写一下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他们写好后,我给予了总结和整理,学生的心声如下:“具有幽默感,和蔼可亲,走进学生的生活,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成为朋友。学生需要鼓励,不讽刺挖苦。尊重学生,给学生留面子,不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要每天都板着脸,不要让我们总学习,不以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工作认真负责,善良、有爱心,人品好,像《十八岁的天空》中的古越涛一样,相信学生,帮助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耐心帮我们解决问题,发自内心的和同学交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鼓励。课上是师生,课下如朋友,双方以诚相待。”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大浪淘沙,回顾反思我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在今天的尝试中变化、改进。你想跑得更快吗?你想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吗?那么,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请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来“反思”吧!

参考文献

[1]《成为反思型教师》沈文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

[2]《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吴海铃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作者:徐玉纲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论文 篇2:

对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然而许多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一味地追求种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随之而来的考试令他们吃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课堂气氛似乎成了一种负相关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新的教学方式进行重新的思考。

一、过于追求新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

新课程要求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他们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要求(主要是针对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来的)明确了改革方向,但同时也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些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新课程改革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历史学科本身是一门基础性、普及性课程,其重点还是在于它的基础知识。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许多教师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的气氛活跃程度,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知识是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基点,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历史学习的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能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才能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及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学生的学习就像建造高楼,基础知识就是各种建筑材料,而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就相当于利用材料的能力。重视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前期的材料收集也不容忽视。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基础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其作用。

二、过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成就”了我们的“不作为”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组织者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听其他教师讲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非常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也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然而在这种教学中有很多教师似乎过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自己处于一个“不作为”的地位。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确实要发生变化,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转变,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应该充当一个“不作为”者。尤其是在这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转折时期,学生从小到大已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然间的剧烈转型会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无所适从。又由于历史本身就是一门涵盖极广的学科,就高中学生来说不可能对其有很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下也要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掌好舵、护好航。

三、过于注重“互动”教学而丢弃课堂“规则”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就预示着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基于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极力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只要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他们都尽力采用,如讨论的方法。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但这种方法使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放弃了对课堂秩序的监管。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吵吵闹闹”,其实际效果与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相差很远。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找到一种既能适应互动教学又有稳定的课堂规则的教学方法。

由于在新课程理念下各种教学方法还处在不断的探索当中,尤其在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与现阶段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之间有着很大冲突、学生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高考升学率仍然是评价一个学校实力的背景下,我们更不能一味地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在传统方法与现代理念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把传统方法与现代理念有机整合,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作者:张祖利 罗朝华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论文 篇3: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提要]在新的世纪,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与追求。素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德育是首当其冲。历史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多样化功能,认真落实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学历史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具特殊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德育渗透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要求教学工作必须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及发展健全的人格,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然而,审视我们以往的中学教育,往往过多地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忽视了道德教育。这是当前一些青少年思想品德出现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有必要阐明德育的内涵与外延。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如果把中学生面对的世界分成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三个部分,那么德育要研究与解决的是中学生的心灵世界问题,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应该怎样做人”的问题。这属道德范畴。由此,再推向人性问题,涉及到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企盼,实质是人的尊严、人的价值问题,即人格问题。

综上,我国现阶段的中学德育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世界和平、人类进步教育等。道德品质教育包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教育,热爱集体、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教育,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维护公德教育等。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包括:崇高理想教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意志与毅力的教育等。

德育同时又是一项纵向的社会活动,它包括道德知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教育,也就是通过情感、信念、意志的内化作用,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是一个体系,是一个过程。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

首先,从横向体系看,历史是德育的来源。

德育体系中的道德来源于历史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种社会形态、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道德规范,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这是应该予以否定和批判的。但这仅作为道德内容社会性的一个方面。道德内容的社会性,不仅包括历史性、阶级性,也包括全人类的普遍性。从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历史看,古往今来,无数的人民群众和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艺术家等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的优秀品德铸成了人类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的道德,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遗产的基础上,才使其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因此,人类社会道德历史发展的共同性、普遍性、继承性为中学历史教学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其次,历史是德育的内涵与载体。单纯以道德理论对学生进行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如果引入历史和现实中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就能使德育过程中知、情、意、信、行丰富饱满。历史知识生动真实,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这种道德情感必然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历史与德育的关系是:历史知识→道德认知→历史范例→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正由于历史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所以历史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有:

1、促进中学生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是怎样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呢?因为历史能给人以启示,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为什么司马迁不畏权贵倾注全部心血写成《史记》,孙中山百折不挠从事民主革命?他们追求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历史舞台上众多的圣哲、先贤、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们对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奋发进取,为人类作出贡献,才能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是古代人的人生观。尽管这种人生价值观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相比,在境界上有一定差距,但这种思想境界,已是十分高尚的了。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形成正得益于历史的启迪。

2、激励学生形成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及振兴民族、创造更高文明的使命感。

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是历史教育最突出的德育功能。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拂尘览史,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令人骄傲与自豪。这种自豪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催促人们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能产生强大的民族亲合力与凝聚力,使我们伟大的民族蒸蒸日上。因此,学习中国历史能使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发达作出贡献。“中学生正处于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树立的关键时刻,而历史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3、使学生易于接受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

历史是过去的事,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学习历史,可使学生将“前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活动、道德精神“激活”,传承“过去’而进行道德创新。诸如,我们可从陈独秀开展五四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活动中,去传承并充实“勇于竞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毛泽东创立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体系、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举中,去继承并充实“思想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从商鞅、王安石、康有为力图改革中去传承并充实“大胆变法,改革创新”的精神等。这些精神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气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发掘与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就会增强学生的社会亲合力,容易将上述行为规则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准则。

育人德为先,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强化,有赖于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教育实践中的辛勤劳作。

作者:张双来

上一篇:水电建设工程物资管理论文下一篇:包装成本控制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