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敌人读后感

2022-08-28

第一篇:投资者的敌人读后感

读后感-最大的敌人

最大的敌人

——读《鹦鹉鱼的睡衣》有感

“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开始读到这句话的时,我还很不理解,别人是外人,是最有可能成为你敌人的人,而自己怎么会伤害自己呢?在我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我才明白其中的真谛。

文章讲述了一种生活在地中海的鱼——鹦鹉鱼,由于鹦鹉鱼能够互帮互助,所以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但这并不意味着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它们怕死,他们想白天有同伴救它,晚上同伴睡着了怎么办?于是它们像蚕吐丝一样织成一件“睡衣”包裹在身上,这确定可以令它自己高枕无忧,然而这睡衣织得在牢固,以至于它们早上醒来要花很大力气才能从睡衣中钻出来,有时候,鹦鹉鱼病了,晚上睡在睡衣里,醒来时却没有力气撑开睡衣,这就麻烦了,因为同伴会以为它在睡觉,不便打扰。

鹦鹉凭着团结的力量甚至可以逃过聪明的人类的抓捕,却被活活困死在自己纺织的牢笼里,可见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于外界的伤害,而是作茧自缚的自残,动物如此,人类亦然。

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是个“宴会狂”,他并非是被毒死的,因为那时毒药的药效还很慢。事实是,亚历山大在过量饮食后突然病倒,并在10天后离世。无独有偶,瑞典国王

阿道夫在一次宴会中狂吃海喝,还不忘享用14份甜品,最终搭上了性命。

亚历山大大帝和瑞典国王都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但作为一代帝王,他们没有被其它国王消灭,没有被夺权者暗杀,而是由于放纵自己贪食的欲望,暴饮暴食,活活撑死。他们的遭遇和鹦鹉鱼一样,都能抵制外界的侵害,但在危险过后,都无法逃脱自己制造的监狱,一步步走向毁灭。

“我们都是囚犯,不过有的是关在有窗的牢房,有的就磁在无窗的牢房里。”纪伯伦如是我闻说。这名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失败并不是败在别人的手中,而是败在自己的脚下。惟有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克服身上的弱点上,才能将自己解放。

第二篇:《谁是教育的敌人》读后感

教育一直都是人们关注度很高的事情之一。而《谁是教育的敌人》一书对现实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非常有意义。那么,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读后感范文吧!《谁是教育的敌人》读后感范文一:暑假伊始,静下心来,拜读了郑杰和徐红两个教育名家合著的《谁是教育的敌人》一书。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就中小学教师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两人你答我问的对话中让我们走近教育现象,更深一层次去思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

郑杰,曾当过中小学教师、校长,现是自由教育者和撰稿人,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学校的秘密》、《从校长到幕僚》等专著,因其观点新锐,被戏称为“另类校长”。

徐红,语文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市实验学校是上海市教委直接领导的一所市重点学校,是一所集教育科研于一体的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学校。

我想,这样的两位教育管理者必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教育更需要情感还是理性

徐红老师相信情感和直觉的力量。她谈到:理性是为感情服务的,因为爱教育我们才做教育、才做的好教育,这是一个前提。

而郑杰老师谈到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情感驱使,男性比女性更能觉察到自己的理性,也能自觉接受理性的指引。他的观点是:

----价值观是理性的产物,是人类用理性进行澄清的结果。

----我从来不藐视情感,我认为情感是人类最美好的真实存在,因为有了情感我们才能体味到生命的力量。而我认为理性,也只有理性能够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意义。也就是说,价值观决定着我们为什么而活以及如何活,情感可以让人活的更好、更精彩。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性要高于情感,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会自觉地将情感之余理性的控制之下,让情感成为理性的奴仆,让情感俯仰理性的鼻息,让一切情感全都沐浴着理性之光。

----理智型的校长不是没有情感,习惯用头脑去分析,先辨别情况再采取行动。”

显然,在这些对话发现中,郑杰老师更能理性的看待教育管理,当然他也承认理性的教育也需要感性的管理。

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只有在学习型的组织里,才能让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真正融为一体。学习型的组织应该具备四个特性:开放性、民主性、合作性、自主性。这是他们的共同认识。但又在以下对话中一一验证,要达到“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这个目标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学校是开放的,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是开放的,学校信息是开放的;学校的内外资源要共享;那么人力资源的开放能做到吗?人才能进能出可以做到吗?学校解聘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比留在一个优秀老师还要困难。

----学校中彻底的民主是没有的,在学校管理方面你不能彻底民主,否则你全听大多数人的意见很有可能导致失职。

----少讲团结,多讲合作。作为学校每一个自主团队,需要精神基础——团结,同样也需要在尊重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多赢的合作关系,这样团队才能走出瓶颈,走向创新,更需要团结基础上的有技能、有方法的有效合作能力。

----在一个学校里若管得越多,相反人们做得会越少。急功近利的环境,教育专家推波助澜,参与制造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肥皂泡,领导管得越多,教师做得越少,同样,教师管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少。在大环境下要想独善其身很难,你很想做的事情常常不允许你做,而即使允许你做,技术条件又达不到。“一刀切”的管理与要求捆住了学校、限制了老师、害苦了学生,热情和创造力一点点被磨灭。

看到这儿,我不禁疑惑了,什么样的学校才能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教育理念

----教育的好坏决定未来社会的状态,今天社会状态反映了以前的教育结果。目前乱象丛生的社会是我们多年教育失败的后患,同时,几天急功近利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到现在的孩子,未来的社会。就目前状况来说,不可否认我们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讲是失败的,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教育中最根本和最核心的东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拼命育分。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好不好,关键是看培养出来的人好不好。很多西方国家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的目的,把批判性思维纳入课程。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就将教育的目的定位为“培养好人”。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然而,事实却是教育目标成了纸上谈兵,“思品课”成了考试的科目,背诵代替了行为,学做两张皮,就连对教师师德考查也是通过网上答题的形式来完成。很多教师上课既无理念也无目标,只是带着教学内容,尤其是带着考试的内容进课堂。为高考而教(学)成了唯一的目的,成绩也成为唯一的评价衡量手段。

----优秀的老师有着牧师般或者宗教般的情怀,懂得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幸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为什么总是试图把草当树来种呢?

是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方向。我们总把草当成树来种。只要你踏进校门,不管你是花草还是树,反正都要把你弄成参天大树,这让学生成长得很痛苦。其实这个世界,既需要草的绵密青绿,也需要的花娇艳绚烂,以及树的苍翠挺拔。

教师的专业发展

----国外把教师由实习期到专家教师分为三个阶段:新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在新手阶段,允许教师有失误,在失误中成长;在中间阶段,教师积累了实践经验,能够自觉调节;最后阶段只有部分老师能够超越自我成为优秀的教师。

联想到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来说,目前都会参加一年的见习教师培训,同时学校也为新教师配备了学科导师和班主任导师,先从教学规范,教学模式,教学行为从一点一滴抓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们必须先“入格”才能“出格”,先养成规矩,才能突破规矩,教有定方是走向教无定方的前提。

----老师最欠缺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教学目标,方法和模式。集体备课和课堂观察能够使他们少走弯路、减少失误,减少才生手成为熟手的时间。

对于这一点,学校也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和课堂观察对老师的重要性,也是对教师校本培训的两大抓手。但总体而言,我们大多数教师缺乏专业意识,从来也没有认识到老师是个专业。另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规律性,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因此,培训更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当然我们的师训工作也在不断提高。

职业倦怠

---职业满足感的人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方向感,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到那里去;二是有可控感,能够将正在做的事情控制在自己能控的范围内。一名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梦想,屈从急功近利的趋势,只能将教学僵化为完成固定的课本内容讲解,日复一日肯定会失去教学的热情和兴趣,职业倦怠成为必然。将教师职业当做一份事业的人则不一样,他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并为此主动学习反思。

----职业倦怠与老师缺乏智慧和情感有关,随着岁月见长,老师失去了热情和创造力,尤其是在学校越来越像一架组织严密的机器的时候,教师待遇、评职困难和工作环境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职业倦怠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学校如何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课题。学校的文化、课程都需要老师的认同,凝聚力工程相当重要。

《谁是教育的敌人》中,虽然每次对话的篇幅不长,但智慧的火花、思想的碰撞处处可见。郑杰老师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从他与徐红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他这位“另类校长”的理智和深刻与徐红校长的温和和包容。这些对话体现了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博大情怀,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对教育实践工作的新的思考。

在教育思想的碰撞中,在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中,在深邃而不失幽默、轻松但直抵问题本质的对话中,逐步理解了困扰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实际问题。随着对话的深入,对书中提出教育存在着两大敌人的观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统一思想”是教育的两大敌人。教育一旦从实际出发,那么教育的大问题便迅速被实际中的小问题所羁绊,最终葬送在功利世界里,失去梦想的光辉;教育一旦统一思想,则会使教育者失去思想和灵魂而沦为行尸走肉,也会使教育不幸再次成为政治或经济的奴仆和帮凶。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学校没有了魂,这个学校就失去了办学的方向和目标。一个好校长应该把办出有特色的学校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社会呼吁有思想、有胆识的好校长。

好校长成就好老师,好老师成就一所好学校。记住一所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记住了老师。不是说学校教育不重要,一所好的学校,它有好的学风、好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但有时候觉得,遇到一位好教师比上一所好学校更重要。好老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好老师就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好校长更应该提供教师一个愉悦的环境、发展的平台。《谁是教育的敌人》读后感范文二:

最近两周在读郑杰和徐红两个教育名家合著的教育书籍《谁是教育的敌人》。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有以下几条:

第一,写作形式:对话体。

以往读的书籍基本都是独白,这本书则以两人对话的形式展开对教育各个范畴的探讨,在两人你答我问的对话中让我们走近教育现象,更深一层次去思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去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人读下去不在是那么单一枯燥。这种阅读感觉有点像在看电视访谈。

第二,部分理论让人深思。

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只有在学习型的组织里,才能让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真正融为一体。学习型的组织应该具备四个特性:开放性、民主性、合作性、自主性。在一个学校里若管得越多,相反人们做得会越少。

我们总把草当成树来种。现在我们的教育,习惯的做法是,只要你踏进校门,不管你是花草还是树,反正都要把你弄成参天大树,这让学生成长得很痛苦。其实这个世界,既需要草的绵密青绿,也需要的花娇艳绚烂,以及树的苍翠挺拔。

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大多来自心理学领域。第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所产生的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掌握学习"、"直接教学"。第二是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所产生的教学模式“概念获得模式”、“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加涅模式”;第三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所产生的教学模式则有“自学-辅导式”、“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等。作为高效能的教师,他具备深厚的学科基础,同时他还具备调动各种教学模式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我们教师总体上都缺乏专业意识,从来也没有认识到老师是个专业。另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规律性,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而我们经常搞一些“大培训”,如听报告、记笔记是很难有效果的。

此外,在分析一些问题时,作者很多时候能用哲学的观点去思考,去辨别,我觉得这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当然,到底谁是教育的敌人,最终作者没有形成结论。但在一系列的争辩中,让我们知道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是一念之差。《谁是教育的敌人》读后感范文三:

理性的郑校长在与一线校长的对话中不断学习思考,又获得新的思想。这是一种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博大情怀,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对教育实践工作的新的思考。

郑杰:我们对教师的管理更应该关注他们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而不是多加干预他们所应用的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哪怕这些方法和行为貌似不符合“科学技术”的要求。

邓模:我很认同您的说法。因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背后是他的教育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在起作用,所以我们的管理应学会抓住最本质的核心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进入得深,才能抓得准,从而帮助教师真正地教好书育好人。

郑杰:我理解的团结,一是指存在分歧时,大家为了防止分裂而达成一种妥协;二是指大家在干同一件事的时候能劲往一处使,比如拔河,就是考验团结的,因为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而打篮球却不一样,打篮球不仅需要团结,似乎更需要合作。

邓模:联系我校多年来实施的年组自主管理治,我也感受到,光站在团结这个精神基础上工作的效能,的确是没有在团结基础上学会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团队每个成员的个性、长处工作效能高。的确,打篮球需要团结,但更需要团结基础上的有技能、有方法的有效合作能力。作为学校每一个自主团队,需要精神基础——团结,同样也需要在尊重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多赢的合作关系,这样团队才能走出瓶颈,走向创新。

郑杰:教育存在着两大敌人;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统一思想”。教育一旦从实际出发,那么教育的大问题便迅速被实际中的小问题所羁绊,最终葬送在功利世界里,失去梦想的光辉;教育一旦统一思想,则会使教育者失去思想和灵魂而沦为行尸走肉,也会使教育不幸再次成为政治或经济的奴仆和帮凶。

邓模:在未看到您提出这话之前,我还真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现在细细品读,琢磨之后,结合自己的工作现状,的确觉得有一定道理。为什么我们会每天陷在实际工作中的小问题里解决不完?跳不出来?总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按上面要求“步调一致”行走?

其实也许这样做教育有可能看似做了很多事,很热闹,但很可能在原地踏步,效能并不高,未真正在教育上有突破有创新。当今教育,盲动实在太多,理性思索远远不够。教育真的很难,但我想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绝不能放弃,还要试图想办法做得更好,向雷夫学习。希在相互鼓励中坚定地一路前行。

第三篇:《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读后感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 吴俊刚 联合早报

有个叫佟平的中国作者,最近读了已故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文思泉涌,一口气写了38篇读后感,在网上陆续发表。这些文章,可以说都是借题发挥之作,不是单纯的书评,而是利用书中的观点,结合现实课题,发表个人的意见。

据作者自己透露,有些篇章被版主抽掉或删除了。我到凯迪网查阅,发现第23篇注明:已删除。但是,以“知识分子的网上家园”自诩的光明网,最近却一口气把全部38篇都挂上了,第23篇题为《共产主义乌托邦》。

究实,这一篇也只是事实的陈述,“回顾一下新中国55年的历史”。但是,文中谈到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三年自然灾害”“人民公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等等,自不免触及了旧伤疤。作者的结论是,“事实已经证明,他(毛泽东)曾经选定的那条闭关锁国的社会主义穷过渡的方向,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思想开放才是最重要的”。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我们的政府,已经不再一切以实现这个乌托邦为制定国策优先考虑的依据,我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其实是对现领导层的肯定。

社会要能自我反省

38篇在光明网上已经挂了几个礼拜,至今安然无恙。由此多少可以说明,“开放”,包括思想言论的开放,也正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摸着石头过河。一个社会能自我反省,允许不同的观点互相碰击,激发思想的火花,允许人民有开阔的言论空间,思想自由,这个社会才能虎虎有生气。

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要维护的,就是这样的社会。这本书出版至今已经是将近六十年了,它写于1943年,两年后才有机会印行。对中国读者而言,开始的将近四十年对它感觉陌生是不奇怪的,因为它大力抨击的正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集权主义。波普尔后来在他的思想自传中还透露过,本来他要把书名定为《伪先知: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在改革开放后,这本书已在大陆解禁。

反观我们新加坡,谈起波普尔,也许人们已觉不新鲜了。但是,若要谈开放社会种种,我想,波普尔还是大有参考价值的。我们享有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制度,过去四十多年来,这个制度的运作也很顺畅,但是,当我们在讨论开放包容时,当报章的论坛上突然兴起“强势政府”的论辩时,温习一下波普尔,对我们应是有所裨益的。

作为开放社会的公民,首先要捍卫的,是民主这个可以不用暴力就能更换政府的政治机制。其次,是必须培养理性批判能力和加强公民责任感。波普尔指出,人世间是不可能有天堂的,乌托邦就是乌托邦,每个试图在地球上创造天堂的人,带来的都不过是地狱。希特勒、列宁、毛泽东都是如此。别忘了,希特勒可是靠民选上台的!

所以,开放社会的公民只能老老实实地通过试错的途径前进,用邓小平的话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别听信任何建立乌托邦的许诺,否则就很容易给集权和独裁者可乘之机。开放社会的公民,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批判的理性。

要有批判的理性

从“强势政府”论所激起的反响,我们可以隐约地感觉到,人们正在以委婉的方式相互提醒,我们要有批判的理性。这是好事,它说明我们珍惜和维护开放的社会。无可否认,“强势”的提法,很容易刺激知识分子敏感的神经,尽管人们都接受,在很多国家事务上,如国防、外交、打恐等,所谓“强势”政府是很必要的。

对“强势”有所顾忌,从捍卫民主的角度看,并非坏事。我觉得,不妨换个提法,着

眼于中国人所说的“执政能力”。在一般人心目中,一个好的政府,基本上就是一个执政能力强、能拿出好政绩的政府。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开放社会的政府,包容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种种迹象显示,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进发。

也许,波普尔的一席话,可以用来作为本文的结尾,与大家共勉:“我们是有可能回到野蛮中去的。如果我们希望仍然成为人,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这就是通向开放社会的道路。我们必须对未知、不确定和不保险的事情,不断进行探索,使我们所能具有的理性,尽可能好地为安全和自由而制定计划。

第四篇:鲁迅的朋友和敌人

周扬

1932年11月,周扬主编《文学月报》,浙江宁波人邱九如以“芸生”笔名创作了长诗《汉奸的供状》,在《文学月报》第4期上发表。为了讽刺“自由人”胡秋原和“第三种人”苏汶,芸生在诗中使用了大量侮辱、恐吓甚至下流的语言,比如“×你的妈,当心,你的脑袋一下就会变做剖开的西瓜”,鲁迅看后认为有批评的必要,便以致《文学月报》编辑周扬一封信的形式,即著名的《恐吓和侮辱绝不是战斗》,指出“现在有些作品,往往并非必要,而偏要在对话里写上许多骂语去,好像以为非此便不是无产者作品似的。„„至于骂一句爹娘,扬长而去,还自以为胜利,那简直是‘阿Q’的战法了„„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表达了鲁迅对《文学月报》类似文风和导向的批判,其目的是确保“左联”斗争的正确方式,使其既拥有充沛的战斗力,又具有端正的文风。作为主编的周扬,鲁迅的信于他而言是一种批评和期望。

这封信被周扬发表在1932年12月15日《文学月刊》第1卷第

5、6期的合刊里,随后,周扬以貌似缄默的方式向鲁迅的意见提出挑战,把鲁迅推上了矛盾和论争的焦点上。1933年2月3日“左联”的刊物《现代文化》就出现了公开反驳鲁迅的文章,即《对鲁迅先生的〈恐吓和侮辱绝不是战斗〉有言》,讽刺鲁迅“带有浓厚的右倾机会主义色彩”,“无形中已对敌人陪笑脸三鞠躬”。1934年《大晚报》指责鲁迅的杂文《倒提》有“买办意识”。这使鲁迅感到“左联”内部的复杂性,有人存心与他暗中为敌。1935年鲁迅对萧军和萧红说:“敌人不足惧,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的,是友军中的从背后来的暗箭;受伤之后,同一营垒中的快意的笑脸。”1935年鲁迅在给学生萧军的信中写道:“那个杂志(即《文学月报》)的文章难作得很,我先前也曾从公意作过文章,但同道中人,却用假名夹杂着真名,印出公开信来骂我„„我真好像见鬼,怕了。”此信中的“同道中人”暗指“左联”的党团领导周扬等人。鲁迅在《答〈戏〉周刊编者》一文中还写道:“倘若有同一营垒中人,化了装从背后给我一刀,则我对他们的憎恶和鄙视,是明显在敌人之上的。”由此可见周扬势力对鲁迅的内部斗争,也可以看到鲁迅所承受的压力和隐忍的心情。

当时“左联”的内部刊物《文学生活》,每期都要寄给鲁迅、茅盾等领导人。但其中有一期未寄,鲁迅找来这期刊物,发现其内容是总结1934年全年工作的报告,其中对“左联”工作中的缺点提得很尖锐,作为领导人的鲁迅却一无所知。1935年1月26日,他在致曹靖华的信中表示不满:“这里的朋友的行为,我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出过一种刊物,将去年为止的事情,听说批评的一文不值,但又秘密起来,不寄给我看。”1935年9月12日,鲁迅在给胡风的信中写道:“以我自己论,总觉得缚有一条绳索,由一个公头在背后用鞭子打我,无论我怎么起劲地做,也是打,而我回过头去问自己的错处时,他却拱手客气地说,我做得好极了,他和我的感情好极了,今天天气哈哈哈„„这真令我手足无措。”

1936年,鲁迅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第一次提出“四条汉子”的称谓,明确表达对周扬的反感:“而对于周起应之类,轻易诬人的青年,反而怀疑以至憎恶起来了。”另外,鲁迅很看好萧军《八月的乡村》这部作品,帮助出版,并为之作序。此书出版后,周扬写了一篇书评,对其多有指责。鲁迅对此较为生气,在上文中他又对徐懋庸说:“„„现在我们的人,对一个新出的作家的很有意义的作品,百般挑剔,而对于资产阶级作家,却很客气,这不是同那奴隶总管一样的么?”

自此,鲁迅与周扬的矛盾公开化。

“左联”的解散和“两个口号”的论争

在鲁迅的眼中,周扬将“左联”渐渐演变为一个政治团体,内部有着完整的权力结构,不允许异端的存在,他竭力建立个人权威,志在做“文坛皇帝”。这是建立在同志之上的一种新的阶级关系,根本上还是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

1935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促进了抗日高潮的到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托萧三写信给“左联”,认为“左联”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建议解散“左联”,建立新的文学团体。周扬等人认为“左联”存在“左”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倾向,应解散“左联”,成立以抗日救亡为宗旨的“文艺家协会”。鲁迅赞成组建新的文学团体,但不支持解散“左联”,理由有如下几点:1.“左联”是革命文学青年们用鲜血和生命战斗来的,解散“左联”意味着要抹杀血的记忆,放弃先前的战斗原则。2.由“左联”的外部力量或上级而不是“左联”的成员决定它的存亡,本身是不能接受的。3.“左联”的作家们还很幼稚,同资产阶级作家讲统一战线,有丧失独立性的危险。得知“左联”不得不解散后,鲁迅提出发表一篇解散“左联”的对外宣言,声明“左联”的解散是在新的形势之下组织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以避免外界的各种猜测,但是这个简单的要求也没有被采纳。1936年2月18日,当鲁迅得知“左联”已解散时非常失望,“脸色一沉,不发一言”。后来他对冯雪峰说,“就这么解散了,毫不重视这条战线”。解散“左联”没有郑重地征求和听取鲁迅的意见,这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这也使他对周扬的看法雪上加霜。

随后,周扬等人所鼓吹的“国防文学”口号,在宣传中出现了片面强调必须以“国防文学”作为共同的创作口号和忽视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的倾向。于是,鲁迅与胡风、冯雪峰等人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作为对左翼作家的要求和其他作家的希望。革命文艺界围绕这两个口号进行了尖锐的争论,周扬等人对与之相异的口号进行猛烈攻击。后来,鲁迅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的设想,周扬等人不予理会,他们对胡风和冯雪峰进行了坚定不移的斗争,以趁机扫除异己。当冯雪峰站出来说口号是他提的时,周扬竟声称:“我还以为是鲁迅提出来的,反对时有所顾忌,现在既知是你提出来的,那我就要大反特反。”

瞿秋白

932年初夏的一天,瞿秋白由冯雪峰陪同,来到鲁迅家。他们的第一次会面,竟如久别重逢的朋友那样,亲切自然,无拘无束,而毫无陌生人之间的那种矜持与尴尬。他们畅所欲言,从政治谈到文艺,从理论谈到实际,从希腊谈到莫斯科,甚至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也谈得津津有味,妙趣横生。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中午,鲁迅特意准备酒菜,两人边饮边谈,似乎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直到夜幕降临,才依依告别。鲁迅的夫人许广平还在女师大读书时,就曾听过刚从苏联回来的瞿秋白的讲演,此时她所看到的瞿秋白,比以前显得更老练、更成熟,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那时是一位英气勃勃的青年宣传鼓动员的模样,而1932年见到的却是剃光了头,圆面孔,沉着稳重,表示出深思熟虑、炉火纯青了的一位百炼成钢的战士,我几乎认不出他来了。

第一次见面后,瞿秋白热切期待着再与鲁迅的会面,以继续他们未尽的话题。可是,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他们的行动十分不便。9月1日上午,天空下着绵绵细雨,鲁迅特意选择这样的阴雨天,以摆脱特务的盯梢,他和许广平带着小海婴,来到瞿秋白住处。两人见面后很少客套,很快便切入主题,讨论文字改革和文字发音。瞿秋白对粤语陌生,特意找出几个字,请许广平用粤语发音。

杨之华看他们谈兴正浓,便悄然退出,到饭馆叫了一桌饭菜。可是,等他们谈话告一段落,坐下用餐时,菜已经凉了,而且味道也不好,杨之华感到很不安,鲁迅却全不在意。席间,他和主人谈笑风生,十分亲热。

这以后,鲁迅在日记和函件中,常提到瞿秋白的笔名,如“何凝”、“维宁”、“宁华”和“它兄”等。

杨之华受瞿秋白的鼓励和影响,写了短篇小说《豆腐阿姐》,她很想拿给鲁迅看看,可又有点害怕。瞿秋白却不时地催促她:“拿去给大先生看看吧。”瞿秋白时常以家人的口吻,亲切地称呼鲁迅为“大先生”。杨之华不想以自己的习作,去打搅鲁迅的工作。瞿秋白则再三劝说道:“不要紧,大先生是很乐于帮助人的,特别是对初学写作的青年。”杨之华于是鼓起勇气,专程将文章送到鲁迅处。

鲁迅接过文稿后,便认真阅读,将稿中错字一一校正,再用楷体和草体书写,然后用纸包好送回。

瞿秋白在上海的这段时间,蒋介石正对中央苏区实行军事“围剿”,国统区内也弥漫着腥风血雨,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随时都有被杀害的危险。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鲁迅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将自己的家作为瞿秋白夫妇最可信赖的庇护所。1932年11月下旬至1933年7月,鲁迅曾三次接纳瞿秋白夫妇,让他们在自己家安然地避过了危险。

1932年12月23日深夜,陈云受中央派遣前来鲁迅家,负责转移在此避难的瞿秋白夫妇。陈云后来在回忆文章中说,鲁迅将瞿秋白夫妇送至门口,“就向秋白同志说:‘今晚上你平安地到达那里以后,明天叫人告诉我一声,免得我担心。’秋白同志答应了。一会儿,我们三人出了他们的房门下楼去,鲁迅和女主人在门口连连说:‘好走,不送了。’当我们下半只楼梯的时候,我回头望望,鲁迅和女主人还在门口目送我们,看他那副庄严而带着忧愁的脸色上,表现出非常担心我们安全的神气。”

瞿秋白在鲁迅家避难时,曾将自己年轻时写的一首诗书赠鲁迅:

雪意凄其心惘然,

江南旧梦已如烟。

天寒沽酒长安市,

犹折梅花伴醉眠。

这首诗写于1917年。那时,瞿秋白母亲自杀,家境破落,前景堪忧。他在失落、彷徨中写出的这首诗,带着沉郁的“颓唐气息”。时隔15年,历史的场景虽然有了大的更换,但是,他受排挤、打击,忍辱负重的心境与15年前十分相似。他将这首诗赠予鲁迅,是将自己的心扉向鲁迅敞开,是对这位忘年交的充分信任。

一次,当他用“犬耕”的笔名发表文章时,鲁迅不解地问道:“此寓意为何?”

瞿秋白说:“我不是政治动物,搞政治,无力量可济。耕田本是用牛的,狗耕田当然就耕不好了。我就是那权当充数的耕田的‘犬’。”

鲁迅听后微微颔首,稍顷,便又叮嘱道:“你对我说可以,不要再对别人说了,可能影响不好。”1933年3月,鲁迅来瞿秋白的新居看望,带来堇花一盒,以作乔迁之贺,并将清人何瓦琴的联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书写成条幅相赠。

经历风风雨雨的洗礼,坦诚畅怀地交换心迹,他们已相互引为患难知己并世奋斗的同志。瞿秋白分外珍惜和鲁迅的友情,以至在身陷囹圄、生死攸关之际,还时时思念这段他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党史纵览)

冯雪峰

冯雪峰是鲁迅的学生和战友。1928年12月至1936年10月鲁迅逝世,中间除了冯雪峰去中央苏区和长征到陕北的二年多时间外,两人一直在一起。有时冯住在鲁迅家里,有时两家同住一幢楼,相互信任,关系亲密。冯雪峰后来写了不少回忆鲁迅的文字,成为研究鲁迅、了解鲁迅的可贵材料。

1928年春,冯雪峰到了上海。9月,正当创造社、太阳社猛烈攻击鲁迅为“封建余孽”、“双重反革命”、“跟着弟弟说几句人道主义的美丽的说话”时,他发表了《革命与知识阶级》一文,有针对性地指出:鲁迅并不反对革命,而是站在革命一边的;鲁迅在文化艺术上的成就,不能否定;鲁迅的人道主义是反封建势力的,是革命的“友方”;创造社某些人是在搞“小团体主义”,排斥异己,抬高自己,是有害于革命的。但冯雪峰也受到当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左”的影响。他认为,知识阶级中有两类角色,一种是坚信和勇猛地参加革命,一种是在“承受革命,向往革命”,与“反顾旧的,依恋旧的”之间“徘徊着,苦痛着”;而鲁迅属于“第二种人”。冯雪峰后来在《回忆鲁迅》等著作中承认,他是受了“机械论”的影响,把鲁迅派定为“同路人”。鲁迅看了冯的这篇文章,认为:“这个人,大抵也是创造社一派!”经柔石说明,文章主旨在批评创造社的小集团主义,鲁迅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1928年12月的一个晚上,柔石陪同冯雪峰去见了鲁迅。冯雪峰当时正在从日文翻译本转译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著作,而鲁迅也在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工作,所根据的也是日文译本。他遇到一些疑难,很想请鲁迅指教。同时,他正在筹划编一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丛书,希望鲁迅参加。鲁迅都爽快地答应了。这之后,冯雪峰与鲁迅的往来逐渐频繁起来。1929年2月,冯雪峰住进茅盾家的三楼,与鲁迅家同在一个弄堂里,而且两门相对,往来很方便。“于是到鲁迅先生那里去的次数也多起来,谈的话也更多,常常谈一两个钟头以至三四个钟头。”(冯雪峰《回忆鲁迅》)两人都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都在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可以互相探讨、相互交流。许广平在《鲁迅和青年们》中这样写冯雪峰:“在闸北和先生住在同里,而对门即见,每天夜饭后,他在晒台一看,如果先生处没有客人,他就过来谈天。他为人颇硬气,主见甚深,很活动,也很用功,研究社会科学,时向先生质疑问难,甚为相得。”两人之间,可说是彼此相知。冯雪峰在回忆鲁迅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记录了鲁迅对自己思想认识的说法。如《触到他自己的谈话》、《这时期所表现的思想毅力》、《思想上又有新的发展的征象》等。对照鲁迅的著作、书信和其他人的回忆录,这些记载基本上是合乎鲁迅的思想实际、合乎史实的。

可见冯雪峰是鲁迅思想发展的见证人。

根据党的指示,冯雪峰还鼓动、劝说和追随鲁迅,参加了不少革命活动。鲁迅自己也知道,他不是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他要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革命实践。鲁迅到上海不久,参加过中共领导的济难会(后改组为革命互济会)的活动,并捐过几次钱,但并不是济难会或革命互济会的成员。鲁迅参加中共领导的第一个社团组织是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并是该盟的发起人之一。鲁迅作为自由盟的发起人,是他公开向社会宣告了:他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接着,鲁迅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作为发起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鲁迅还参加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并且是坚持到最后的少数几个核心成员之一。鲁迅还参加了由冯雪峰具体筹划的国际反战大会等活动。鲁迅参加这些重大的社会活动,使鲁迅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也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了解了鲁迅。

经冯雪峰的介绍和联系,鲁迅还会见了不少著名的共产党人。冯雪峰介绍鲁迅和瞿秋白相识、交往。瞿秋白曾五次住在鲁迅家里,以逃避国民党特务的追踪。他俩讨论了翻译上的得失,在翻译外国名著上互相支持,合作撰写了多篇杂文,还共同探讨了文艺理论上的种种问题。瞿秋白还评论了鲁迅思想发展的脉络,和鲁迅杂文的社会意义。冯雪峰还精心安排了鲁迅与陈赓将军的会见,使熟悉文化战线革命形势的鲁迅,也能了解革命军事战线的形势和许多感人的战斗故事。以至数年后,苏联驻上海领事馆为宋庆龄、鲁迅等放映电影《夏伯阳》后,鲁迅欣然说:“我们中国现在有数以千计的夏伯阳正在斗争。”鲁迅接待过为瞿秋白转移住处的陈云,接待过从根据地来上海试图与党中央联系的成仿吾,并曾把方志敏送来的书信文稿交冯雪峰转党中央。还有不少普通党员一时失去组织联系,写信给鲁迅,鲁迅多是转给冯雪峰帮助“接线”。

所以说,冯雪峰是沟通党与鲁迅之间的重要桥梁。

鲁迅与冯雪峰之间,也会有认识上的差异,也会有争执。许广平在《鲁迅和青年们》中说:“这青年有过多的热血,有勇猛的锐气,几乎样样都想来一下,行不通了,立刻改变,重新再做,从来好像没见他灰心过。有时听听他们谈话,觉得真有趣。F说:‘先生,你可以这样这样的做。’先生说:‘不行,这样我办不到。’F又说:‘先生,你可以做那样。’先生说:‘似乎也不大好。’F说:‘先生,你就试试看吧。’先生说‘姑且试试也可以。’于是韧的比赛,F目的达到了。”这里的“F”、“这青年”就是冯雪峰。

正因为相知相识很深,冯雪峰有时还为鲁迅起草、整理文章和发言稿。《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就是根据发言记录和鲁迅平时谈话的意见整理而成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是起草后,经鲁迅作重大修改和增写了一些段落而成。《答托洛斯基派的信》起草后,鲁迅因大病卧床没有修改,听读后同意发表。这几篇文章,发表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此足见鲁迅、冯雪峰之间的帮助、影响,是双向的。

周作人

第五篇:回忆是可怕的敌人

是不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难以回答。一个人的好只有最终和他相守相亲的人才会明了,但能确定的是,每个人心目中,深藏在心底最柔软地方的大抵都是曾经情到深处却终究没得到的那个。

身边的人总是不停的换着,那么那么久之后,看着一个个人离开,那些有关你的过去,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以为自己已将你忘得彻底,不在想,不在关心。

每个人一生之中心里总会藏着一个人,也许这个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尽管如此,这个人始终都无法被谁所替代,而那个人就像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被提起或者轻轻的一碰,就会隐隐作痛。

喜欢一个城市,那个城市必定有喜欢的理由。而爱上一个城市,那个城市一定有一个你爱上的人,行走在陌生的城市,路过一些风景,或浓或淡。生活时常和我们开着玩笑,你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你越远,你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所以做事不必太期待,坚持不必太执着,要学会放,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放下没有结果的执着,什么都在失去,什么都留不住,唯有当下的快乐与幸福。

无非就是想有个我爱的人来爱,无非就是想固定目标不再徘徊,无非就是想有个肩膀给我依赖,无非就是想两人之间除了信任以外其余任何都不存在,无非就是不想孤单,在最脆弱的时候独自承受伤害无奈。

我想把你给我的一切全部还给你,可就在还的这一刻,我发现我还不起,因为它早已深入骨髓。黑暗中什么都看不见,看不见自己,看不见你,看不见未来。惨淡的光线在我心里留下一片无限延长的凄凉,像被卷进旋涡像丢失了灵魂。每一天的每一个小时,每一年的每一个今天,每一生的每一个时段。

牵扯不清对你的所有,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感动。不知是不是真实的,却是最在乎的。找个借口,能够长时间的看到你。我也会甜蜜的微笑挂在脸庞。曾经许的诺言,曾经做过的事,曾经拼命想要得到的东西,现在全部都想放下。其实,每个人都在演电影,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有的只不过只有一个镜头,或许不知道,那段早已被减掉。爱让人温暖,温暖的暖字拆开,是一个日和一个爱,每一日每一天多一些爱,就会让我们的日子温暖起来。爱你清晰的可怕,都怪我放不下,还在拼命在心里面摩擦,任它痛,任它刮,我该继续装聋作哑,还是该去抗拒,深爱的代价?

我从来不会想去拥有哆啦A梦,即使他有一个万能的小口袋,有很多很多很多神奇的小东西,但是,那些都是不现实的。就好像梦到自己想要的,醒来后发现一切都是假的那种失望,所以我宁愿从来没有拥有过你。一直以自己的角度态展望世界,却看到心某个柔软的角落,有你的身影投射的一片黑暗。我们都怀念过去,却又不想回到过去,发现自己和身边的人越来越复杂,发现朋友心中都藏有秘密,我就知道我们都变了,不在单纯不在天真,只能这样慢慢适应慢慢接受慢慢的遗忘从前。始终还是没有勇气把过去的记忆打包,封存,因为我舍不得,不愿相信。如果我没有爱过,没有遇见过某个伤口,而生命会有多寂寞?有没有那麽一种永远,永远不改变,拥抱过的美丽都再也不破碎?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已经告别的感情在指间流转,回忆,就像阳光在的掌纹间叠加,紧握成拳然后悄然嵌入血肉。世界有时候孤单的需要另一个同类,终于了解,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才张开翅膀,风却变沉默,习惯伤痛能不能算收获?只是难免埋怨时间的手,把相爱写成相爱过。我紧紧抓住的,也只是一晃即逝的幸福,我小心翼翼维护的,在你眼里不过一些玩笑,我们冷淡的就像两个世界里的人,你不主动找我,我没理由纠缠你。

我的独白。我的碎碎念。我的背影。在斑驳的墙面。一切都显得那么单薄脆弱。这世界上,没有能回去的感情。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唯一能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是的,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往前。梦想在每一个颠沛流离的夏天被记起。把梦想放在口袋里,随时随刻想起并释怀过往的夏天。倾诉愤世不公道貌岸然,阑珊灯火攀满了迷迷乱乱的夜色。双手埋葬一整个夏天,埋葬回忆,从坟墓上长出青葱未来。青葱的梦,青葱岁月。心里的无数难以言说的情绪,这些情绪都在夏天的炎热空气里微微地酝酿、发酵,然后扩散向更加遥远的地方。

Allaboutthepast。

寒雨把春天的生命吹向可有可无,你的眼睛看见昨日的回忆。我试图想象有太阳,抑制不住去拥抱影子。可它却已经不在了,影子化作昨日的回忆。影子在不断变换中演练过往,影子是你的过去。爱到分才显珍贵,很多人都不懂珍惜拥有,只到失去才看到,其实那最熟悉的才是最珍贵的。用当初的幼稚模样寻梦,找不到,觅不迭。爱情是一道不灭温暖的光。我要在你怀里微笑,迎接美丽的光,记得你的心跳。人生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渗透到你的心里和生活力的每个角落。参与属于你的各个世界,心心念念着,就像那滚入沙发底下的纽扣,在你以为快要淡忘的时候,又忽然落入你的眼睛,你把它叫做幸福或者巧合或者不可思议。

有时候我觉得活着真是很辛苦,可也有让我舍不得就这么结束的乐趣与满足。有时候我疯狂我逃避我无谓原来都是因为我害怕我胆怯。我恨很多东西,别人的评价妄断尤甚。可我从来,我从来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从日界线至日界线,周而复始,时间多么神秘,它给你的逃亡无限宽广,而又终将带你回到原点,去寻找那些一度失落的温暖过往。最毒的是遗忘,但可怕的是改不掉习惯,想忘却也不能忘,我习惯了你的习惯。狂欢后的孤单,我习惯了你的温暖,我眷恋着不忘。我把心停泊进你的臂腕,当它是海港,时光匆忙的过,生活的长河漫慢的把人变成一颗尘土。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知该用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当下。想要幸福些,是要长远考虑还要是享受当下。本来平淡的生活会因一场变故,而让人痛不欲生。生活让我该何去何从享受,不知明天会有什么样的。意外或是精彩的,或是悲惨的。

最后一句是,我会学着放弃你,是因为我太爱你,想起那是一首曾经那么喜欢却忘了歌名的歌,没有哭,没有说,然后转身继续向前走,没有回头。信守许下一个承诺,是否会有明天的期盼卑微诺言。那么就逃吧,逃到一个未知的天堂。等一个未来,等一个曙光。

每个人都念旧,泛黄的照片,儿时的玩偶,抑或是旧日的恋人,很多回忆都在你忘了的时候,让一个瞬间带回来,猝不及防。读懂这些文字,你的脑海里会不会浮现出一个名字?一个人的样子?真心的痴心的话,就像年华里开不败的花。

曾经唱过的歌,分享过的笑声,在心中不断拉扯,想念不能承认,偷偷擦去泪痕。冬天过了还是会很冷,黑色笑颜掉了,雪白眼泪掉了。该出现的所有表情瞬间掉了,瞳孔没有颜色,结了冰的长河。

上一篇:投资国际学校建议书下一篇:团支部工作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