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学生厌学情绪

2023-02-10

第一篇:如何消除学生厌学情绪

如何消除高中女生对体育课厌学情绪的探究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杨柏禄

摘要近年来,高中女生越来越严重的厌学体育现象,引起教育界的十分关注。因此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针对高中女生普遍存在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在唐山市进行广泛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从高中女生自身因素、教育因素、体育教师自身因素、教材内容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产生高中厌倦体育课的原因。同时也相应的提出了解决这些原因的对策及提高高中女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女生厌倦体育课探究

1前言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向全体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健全心理素质和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手段。女生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女生体育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女生体质优劣及整个学校的体育工作,影响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然而,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女生对体育活动兴趣不高,加之女生自身身体素质,生理特征以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女生对体育锻炼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坚持身体教育、身心教育并重的思想,不仅要了解女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生理卫生问题,而且还要掌握她们在体育学习中心理障碍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排除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和干扰,维护她们的身心健康。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唐山一中、迁西一中、迁安二中、遵化一中、开滦一中五所中学的在校女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知识,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本文撰写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2.2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样。共发问卷300份,回收286份,剔除无效问卷6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80份,回收率为95.3%,有效率为93.3%。

2.2.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高中女生的身心特点,决定她们在体育课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在加上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大,使她们心理压力日益增大,传统体育教材内容的单调重复和运动强度、难度过大等原因,导致了她们对体育课的厌学心理甚至出现了恐惧心理。因此,本文从以下几点分析了高中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原因:

3.1高中女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的原因

3.1.1高中女生自身因素

表1高中女生兴趣调查表

项目中长跑跳跃投掷韵律操武术球类游戏 兴趣(%)1.07.56.724.621.859.636.4 排名8673412

高中女生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代谢功能都日益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向成熟发展。

在生理方面,此时期高中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不断完善,这一阶段她们的皮下脂肪增厚,神经的敏感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脑细胞内部分泌活动发生了变化,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月经正常的女生,经期可参加一些强度小,缓和的运动,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女生最喜欢球类、操类等这样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最厌烦像800米样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实践证明经期活动,不但对身体无害,反而还十分有益,因为户外活动,可有效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节中枢神经和生理不平衡现象,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及生殖系统血液供应,有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与再生,减轻经期不适应症,使精神愉快,学习效率提高。通常,每次课上总有若干名女生处于经期,由于她们的体质状况、行经和心理状态不同,各人的经期症状也不相同。作为教师,应细心观察和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经期症状,对不同学生做出不同的安排。

在心理方面,高中女生心理特征属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在体育课中常表现为不愿意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研究表明,在生理疲劳时,女生的心理疲劳出现较早,表现出对体育活动的更大的惰性。正是受到这种惰性的影响,高中女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各项活动时,都有一种心理负担,从而导致了她们不喜欢体育课。

其次,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女生由于心理素质较差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往往过低估计自己。在课上常出现胆怯、心情紧张、不安,缺乏自信,从而影响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严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表2高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课原因调查表(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怕晒怕脏怕累怕因运动长胖心情不好自身体质差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所占百分比(%)29.5410.34.545.111.13(引自《高中女生体育课态度的调查及解决方法》)

再次,随着时代的发展,运动美的观念正逐渐被人们接受。但许多高中女生对此认识存在误区,她们对运动美缺乏应有的认识。从表2中主观因素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她们怕晒太阳,怕出汗,怕累,怕因运动反弹长胖,一味靠节食控体重,经常不吃饭或很少吃饭,久而久之,体制逐渐下降,而体育课的运动量和强度相对较大,从而使她们产生了畏难情绪,身体和心理承受力明显下降,对体育课产生了恐惧心理,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最后,还由于高中女生认识不清,总担心参加体育运动而暴露自己生理上的特征,对体育运动表现出厌倦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形成一些学生对体育运动毫无兴趣,这也是引发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

3.1.2教育因素

3.1.2.1社会因素

社会对学校要求是升学率越高越好,学生处于社会、学校、家庭的多重压力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成绩好,升学率高,就代表一切都好,那么参加体育锻炼就“理所当然”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3.1.2.2学校因素

表3唐山五所高中体育教师授课班级调查表

学校唐山一中迁西一中迁安二中遵化一中开滦一中 体育教师人数18131789 授课班级(个)7360622427

3.1.2.2学校因素当前教育领域内,有些领导不重视体育课;在社会上家长望子成龙,追求高分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很多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存在重智轻体的倾向,将升学率放在首位,许多学校至今应守着应试教育这跟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来衡量教育的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只要是高考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音、体、美自然成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另外从表3中可以看出体育师资的严重缺乏,一个学校只有几名体育教师,负责全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体育教师如此劳累,保证上课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

3.1.2.3家庭因素 表4家长对孩子(女孩)课余体育运动调查表(%)

家长态度允许允许但时间不能过长不允许 高一6.237.556.3 高二5.335.159.6 高三4.421.174.5

在表4中显示出,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家长不允许孩子参加课余体育运动的比例也明显升高了,尤其是在高三,这说明了家长要求孩子把时间主要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很多学生的家长也认为考上大学才是孩子惟一的出路。这样就形成在学校里对体育课不重视,在家里对孩子的体育锻炼没有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对体育课的认识十分肤浅,普遍存在着一种轻视的心理,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于是造成上体育课故意请假,将体育课的时间用来做功课或者其它的事情,即使到课也不愿参加锻炼的这些现象普遍存在。

3.1.3体育教师自身因素

表5高中女生对体育教师态度调查表(%)

态度喜欢一般不喜欢未表态

高一61.831.96.20

高二54.746.58.43.1

高三56.430.87.55.

3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中女生还是喜欢体育教师的。但也有36.4%女生表示为一般,还有7.3%女生持相反意见,她们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主要是课上的比较单调,有时体育教师的态度不是很和蔼。

每位体育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不自觉的形成一种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在课上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过分限制,从内容和形式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容易使体育教师陷入条框之中,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例如:在准备活动中,体育教师一般都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达不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作用。

3.1.4教材内容因素

表6体育课内容反复重复一览表

项目重复年级跨越年级个数

30/50/100米小一~高三12个年级

800/1000米初一~高三6个年级

蹲距式跳远小三~

六、初二~初

三、高一~高三10个年级

立定跳远初一~高三6个年级

跨越式跳高小三~

六、初二~初

三、高一~高三10个年级

推铅球小

五、小

六、初一~初

三、高一~高三8个年级

(引自《如何突破体育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表7高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课原因调查表(客观因素)(%)

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调运动量强度过大自由活动太少场地器材不够

22.153.974.231.70

续表7

天气差身体不适准备活动乏味考试安排不当教师方面5.112.705.116.682.84(引自《高中女生体育课态度的调查及解决方法》)

高中女生对体育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教材内容陈旧单一。在表2高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课原因调查表的客观因素和表6中反映出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反复重复的现象,造成了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调,使各学段的体育教学失去“个性”,造成了各教学段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雷同。教学组织形式机械,呆板,过分强调单一,最终造成高中女生的反感,产生厌学情绪。

那么如何消除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厌学情绪,提高她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外因,必须通过高中女生自觉积极的内因作用,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而学生的自觉性又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情况下表现出来,体育教学的自觉积极性原则,强调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学习的重要动力,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教学,使学生能够明确他们的学习任务,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明确学习体育的目的任务;另一方面,根据高中女生自身特点,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她们。主要对策有:

3.2提高高中女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对策

3.2.1强化健康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动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此,在开学的前一周要向她们讲一些体育健儿如何攀登世界高峰,为祖国获得荣誉的事例,再选择的介绍一些女大学生由于不注意身体锻炼而承担不了大学较多的课程负担,在学业上遭到失败等实例启发她们,使她们认识到掌握了体育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可以受益终生,从而为调动她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打下基础。

相对男生而言,女生一般身体较弱,生理负担量小,如胸腔小、肺活量小、心脏弱,力量、速度、耐力较差,故在学习中产生信心不足或胆怯,当遇到困难时容易陷入被动,多数以退却而告终。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动作,必要时要降低难度;先找学生中胆大的而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做动作,消除她们心中的“难”字;对她们应多鼓励、多帮助、多启发,指出她们动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便于提高质量,一定注意不能责怪她们。

因为,每次课上总有若干名女生处于经期,由于她们的体质状况、行经和心理状态不同,各人的经期症状也不相同,作为教师应细心观察和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经期症状,对不同学生做出不同的安排。所以体育教师应主动与校医保持联系,建立好女生的健康档案,对不同情况的女生安排不

同的训练项目。对月经正常者,可安排参加强度适当的运动;对月经紊乱或痛经者,行经期不安排参加体育活动;月经期不上游泳课,应尽量减少寒冷刺激和受过热刺激。

另外高中女生爱美、爱整洁,在体育课中,尤其是跳沙坑和技巧等练习时,会因怕弄脏衣服、鞋袜,怕技巧的滚翻把头发弄乱了,而不愿参加练习。体育教师应该观察细节更好的为她们服务。在上课的前一天,通知她们做好服装鞋袜的准备,并教育学生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场地、器材保持清洁、干净,上课时应准备几把梳子以便学生课后使用,这些不太容易引起注意的小事都会促进女生的积极性;应准时下课。

3.2.2广泛宣传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改善体育设施

针对当前社会上和教育届还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忽略体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以及由此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体育教师应广泛宣传德、智、体三育的辨证关系,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

完备的体育设施,是学校体育活动有序开展的必要保障。各种体育设施应尽量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和身心特点,破旧或残缺的器材应及时修缮或废除。有条件的学校应建设含塑胶跑道的标准化运动场,建设中小型体育馆、形体健身房,让女生以愉悦的心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从而消除畏惧的心理压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

3.2.3塑造体育教师良好的自我形象,教学方法的适当运用

仪表美是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的一种形象美,一个具有大方的风度、充沛旺盛的精力、行为举止规范的体育教师,就是体育动作中的一个准确优美的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很强的引力,并能在较长的时间里影响她们对你的形象。因此,我们要重视仪表,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感染她们在高中女生中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并能提高她们上课的积极性。此外,体育教师作为体育知识的传授者,要有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以及相临学科的基础知识,善于千方百计的调动她们学习的积极性,依靠体育教学本身诱发她们学习动力,激发她们对体育的认识兴趣,努力使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成为一种双向的、互相推动、充满乐趣的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进行的过程。

体育教学有直接参与性、动态性和身心合一性的特点,体育教学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富有体育实践特点,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学习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和发展技能,并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更应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在对一些篮球基础较差的女生,在进行学习行进间运球三步上篮时应采取分解教学法;由于女生身体素质较差,又普遍胆小,所以教师教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应采取循序渐进教学法等等。

3.2.4优化体育课程,调动女生的积极性,培养运动兴趣

优化课程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否定过去的一切,传统教材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几代人实践总结出的结晶,在实践教学中还是取得较大的成果。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取舍、组合优化传统教材,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观念。传统的田径教学是学生最怕的,也是教学效果最不理想的,是不是就此将田径项目删除?基本的跑、跳、投不练?前面我们谈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田径项目是运动的基础,其内容的开设是必须的。铅球、蹲距式起跑,背越式跳高等项目趣味性差,技术要求高难以掌握,又无益于终身体育,这样的项目只可作介绍。其它项目可以游戏的形式,比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玩”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动作要领,提出一些动作要求,这样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玩。学生既掌握了最基本的动作方法,又“玩”的开心。

体育教学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生,制定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喜好;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等因素。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专长,并能加以运用。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等条件,确定一些课程内容范围,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了就会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积极的发展自我个性。

4结论

4.1高中女生身心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是对体育课产生的厌倦情绪的内在原因。

4.2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及家庭因素是高中女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的外在条件。

4.3教师具有良好的自身形象,熟练的体育专业知识和的技能,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调动高中女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因素。

4.4保留传统教材的精华,扬弃糟粕。优化体育课程,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李新红.女大学生经期身心健康保健讨论.中国学校卫生,1998,19,2:133-135。

[2] 祝蓓里.体育心理学.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姒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体育科学,2000,21,4:91-93。

[4] 张延堂.浅谈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科学,2001,17,3:45-48。

[5] 于素梅 周立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指导 .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6] 李晓东.普通高校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体育函授通讯,2002,21,3:78-82。

[7] 徐金尧.对现代高师院校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0,28,4:67-71。

[8] 刘 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第二篇:如何面对学生的厌学情绪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开学初学生的学习热情比较高,经过期中考试后,有一部分的学生考的比较差,就失去了学习热情,有了厌学情绪。这一部分的学生存在着厌学情绪主要是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去了解,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厌学的情绪的存在。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教育方法上存在着问题。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会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感或者说成就动机不足。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就可能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指责,时间久了,他们在与学习相关的成就动机上或者成就感上比较的薄弱。可以想像对消极情绪的学生是很难燃起他对学习的兴趣。当面对这类学生是我们就应该去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与成就动机,这是非常的重要的。有些学生现在看起来存在有比较强烈的厌学情绪,但是他们潜在的拥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学好的动机。只是因为以前跟学习相关的很多经验,都是消极的,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这种积极的动机就得到了抑制。那么我们要在中间要看到的是,尽管这些学生成绩不好,但是他们仍然有强烈想要学好的动力,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知道他今天所存在的问题所在,更要看到他还有一种想要改变自己,要求上劲和进步的内在动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观点。比如有这样一名学生,她是女孩,父母生下弟弟后,把对她的爱转移到了弟弟身上,她很困惑,也不爱学习了,我经常找她谈心,给她讲道理,现在她的厌学情绪已经得到了好转。

第三篇:如何克服孩子厌学的情绪

1、 积极的心态,是治愈厌学的首要法宝。

事实证明,很多学生的厌学来源于老师的态度,被老师放弃的孩子容易厌学,而同样一群孩子,老师换成积极的态度,他们或许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这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上。知道这一点之后,你就会明白,克服老师的态度的影响,而使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自己的学习是多么重要。

2、克服自卑心理,也是根治厌学的重要方面。除了心态消极外,自卑也是导致厌学的重要原因。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受到来自家长、老师的冷眼,甚至是讥讽嘲笑等。其实,成绩不好的学生,很少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有缺陷,更多地是因为他们对学习的认识还有不足。如果他们受的冷眼多了,讥讽嘲笑多了,慢慢就会积累成自卑,反而表现得更像是学习能力不足。但是只要得到公正的对待,只要唤醒他们的勇气,他们依然可以获得突破,取得好的成绩:

一个小女孩对老师说:“老师,我要和你单独说件事。”

等到只有老师和小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她撩起连衣裙的袖子——她的胳膊上有好几处伤!

老师惊讶地问:“怎么回事?”

小女孩说:“妈妈打的。我数学测验不及格,妈妈让我告诉您,说让您寒碜寒碜我。” 老师心头一热,很诚恳地说:“我不想寒碜你。我很同情你。你的基础差,但我知道你努力了。”

尔后,老师和女孩的妈妈进行联系,告诉她打孩子寒碜孩子都是刺伤孩子心灵的做法,要耐心帮助孩子,要善于鼓励孩子。她妈妈很感动,以后就不再打她。

此后,小女孩有问题也主动地去问老师,结果期末考试考了八十多分。

3、对于那些被认为“不可救药”的人来说,知耻而后勇是战胜厌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有些人从小淘气,喜欢捣乱,惹麻烦。刚开始,大家不过说他淘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惹的乱子越来越大,人们就开始“嫌恶”他,甚至唯恐避之不及了。这样的人真的已经无可救药了吗?真的就不能唤醒心灵的智慧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这些人来说,与其去讨论他是否还有可挽救,不如去讨论他对自己的责任多少更有价值。越是捣乱的孩子,其实越缺乏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与认同。一旦他们能够觉醒,发现自己的责任所在,开始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样的人一样可以成功,而且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第四篇:学生厌学情绪的因素及对策

厌学是目前学生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尤其是中学生,患有厌学的孩子在多半以上,给学业带来了很大影响,学生厌学其因素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等都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有的是因为其基础差,常面临失败,又受到家长的漠视,学校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等,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这样渐渐的对学业失去信心,失去乐趣从而产生厌学,孩子患有厌学不要只是一味的说教,要找到病因所在,从根部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彻底摆脱厌学的困扰。

卓卷教育专家指出: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消除孩子的厌学症呢?

1、改善环境,愉悦心境。

要改变厌学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首先就必须要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相互配合。社会的鼓励,家长的关怀,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厌学学生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2、改变观念,接受自我。

让厌学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能学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个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以,改变自己无能的观念。当然,对厌学学生的评价必须客观,中肯,善意,不能讽刺偏激,以免增添逆反情绪。

3、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我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当然,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靠以上常规性的辅导和转化还不能根治的,就要来卓卷教育了,在那里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对患有厌学症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第五篇: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问题研究

摘要:厌学是在当今农村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厌学情绪毫无疑问会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降低教学质量,影响社会和家庭和谐氛围。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厌学与学生自身、家庭环境、学校和老师、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厌学、厌学原因、解决对策

一、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

目前,在广大农村小学,学生厌学现象十分普遍,具体表现在学生上课到课率低迟到早退现象现象严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放学后回家从不复习和预习,从不写家庭作业。家长和老师让学生写作业,会找诸多借口推脱。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各种测试甚至是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前不愿认真复习,考试时不认真答卷,只想快点出考场,更有甚者干脆交白卷或不参加考试。因此,在农村产生了很多因为厌学而辍学的学生。

二、 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

(一) 学生自我方面

1.学生心理因素

许多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抗干扰能力、抗挫折能力差。许多小学生心理年龄不稳定,思想波动大。性格过于内向、孤僻、抑郁、偏执多疑等消极的个性特征会使学生认知功能受阻,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弱,造成自我认识偏差,助长部分农村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对学校有消极情绪:缺乏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只爱听表扬的话,经不起批评和挫折,心里承受能力差。他们承受不了在学习上遭遇挫折,一旦在学习遭遇困难,他们就会产生畏惧和退避心理,从容导致厌学。

2.模糊的学习动机

人类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动机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是由于个人的某些需要所引

起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指向。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作为人类的行为动机之一,是激发并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其行为朝向

『2』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许多农村小学生由于从小缺乏相应的学习动机教育,受到自身及接触的人的世界的影响,对自身发展缺乏畅想。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倘若问起他们学习究竟为了什么,常常答不上来,因为他们平时很少考虑这样的问题,因此学习缺少必要的压力,上课不专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态度不积极,不会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灵活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完全为了“奉父母之命”,实现家长的愿望,他们完全是“为父母读书”,为完成老师的“差使”,完全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被动下学习。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许多小学生学习很勤奋、很努力,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上,但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存在缺陷,使部分学生在文化课程的课堂学习时注意力极易分散,微小的外部声响或活动即可使其分心,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思维处于呆滞状态,识记能力差,遗忘率高,对课堂学会的知识不能巩固,较易遗忘脱落,不能形成某种技能和技巧,却收效甚微,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使学习徒劳无功。他们认为即使付出了也没有收获,从而不愿去学习。

(二) 家庭方面

1. 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缺乏家庭温暖

现在,农村学校的学生,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大 ,他们的监护人往往是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有的甚至是远房亲戚,更有甚者,留下只是八九岁,十多岁的学生自己生活,没有其他任何监护人。老人把大多数时间用在了农活上,生活上只保证让孩子吃饱穿暖,平平安安,和孩子没有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满足不了孩子情感上需求的温暖与温馨。这些长辈忙于家务和农活,没有心思与精力来关心孩子的学习。就算有时间来督促孩子学习,但是由于自身文化层次低,太学习上也帮不了孩子。而学生也往往由于在家中缺乏亲情和管教,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2.家长对孩子错误的管教心态和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学习环境通常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乡家庭构成的主要形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收入不断增多,长辈对这些独生子女过于溺爱,从而滋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好吃懒做,学习习惯差,不愿学习的厌学情绪。这些家庭条件好的部分学生,因物质方面的优越而感受不到生活的艰辛和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不愿单独进行须付出较多心智努力的学习活动。他们认为不需要努力读书,只要家里条件好,以后也可以过得很好。部分农村小学生家长基于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工作因素,平时无时间或无能力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教育和辅导,或没有正确的辅导方式和方法。有些家长根本不愿把时间花在孩子的学习上,他们沉迷于电视,牌局等娱乐活动,丝毫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家中的读书氛围根本不存在或者很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在如此学习环境中的农村小学生,极易自幼形成懒惰,贪玩不愿学习的不良习惯。

有些家长则正好相反,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子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长大后考进理想的大学,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能出人头地,为自己和家里增光。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看的过重, 平时在孩子学习方面有意或无意的施压,十分看重孩子的分数和考试排名 ,决不允许孩子的考试分数和排名呢达不到自己给他们定的要求,过分压抑孩子们的

『3』兴趣爱好,强制灌输知识。。家长绝不允许孩子学习和发展文化课以外的兴趣爱好,认为那是不务正业,荒废学业。

(三)、学校方面 1.教师的不良期待

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的学习活动不仅依靠大脑皮层结构,而且是在情感的参与下进行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进而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于那些暂时处于后进的学生,幼小受挫的心灵更渴望尊重和理解。如果教师不信任他们,表现出冷漠无情,上课时经常打断发言,代替作答,动辄批评,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常遭排斥、爱护,肯定要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这些受到教师不良对待的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卑,妒忌心理,形成内向、孤僻,或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看不起自己,从而放弃努力。部分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通常会产生

很铁不成钢的心态,轻则对其进行批评,重则对其体罚或变相体罚。由于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很低,教师在学生面前处于主导和权威地位,小学生对教师的认同

『4』 和信奉心态导致其主要通过教师的评价来形成自我评价。教师的不良对待还是会使学生进而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最引起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学习效率,行为质量的下降,从而导致厌学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2. 教师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教学方式方法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变化快,对某门课程的学习态度通常带有较强的情感色彩,目前有些农村小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满堂灌 ”、“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课后则布置大量的作业来迫使学生巩固课堂教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易导致部分小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对抽象的书本知识产生排斥心理,因而学习积极主动差。同时由于这些小学生在课堂上相对知识没有掌握,则其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的难度增大。农村小学生家长因种种原因课后不能对其子女进行辅导,则小学生通常会通过抄袭等不正当行为来完成作业以避免教师批评。久而久之,则使学生感到学习指挥给他们带来焦虑和恐惧,厌学心理逐渐产生。

3. 学校过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

近年来,人们在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上出现片面性,一些教师吧基础教育的功能狭隘化,以“应试教育”代替了全面发展教育。学校和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了给学校带来更好的声誉和利益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上课满堂灌,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提高质量靠做大量练习,课外加班加点来实现。为了提升成绩,学校和老师会买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把一些难题、偏题及一些竞赛题加进去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每天都在书山题海中奋战,学生失去了自己的自由空间,每天被写不完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来。 还要背负来自家庭和师长的对自己的高期待。长期以往,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学习自觉性等限制,这样可能会产生学习焦虑等心理障碍,重负下的孩子习惯于被动应付,主动性、积极性和竞争能力差,对学科厌倦。

(四)社会的不良诱惑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青少年对网络中不健康的东西,电子游戏,甚至打斗、凶杀、 恐怖,黄色影碟等不良东西的接触的机会较多,严重侵蚀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攒取黑心钱,在校园周围销售低俗的的刊物,设立电子游戏、网吧,让相当一部分学生沉迷其中,这也是造成农村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解决学生延续情绪的对策

(一) 学生自我方面

1.增强和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坚定目标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这社会生活的法则,在当今社会,如果没有强的适应能力,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纵然智商高也难以适应。学习上难免会有竞争,学习上肯定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可能是一些不会解的题目,可能是一两次考试的失利,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也有可能是来自同学的嘲笑。但要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善于调节心理状态,坚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而?为什么要学?

2.不断探索,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做事要有方法,掌握方法之后做事会更简单,得心应手。学习上也不例外。虽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不讲究方法,只会埋头苦练,事倍功半。在学习上也要讲究技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课后花大量时间来学习课堂上的知识,这显然不是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些学生写作业或背课文时喜欢一心两用,便边写作业边看电视或做其他的事,这样效率一点都不高。有些学生背书可能是在早上的效率好,有些学生可能在其余时间记忆力更好,背书的效率更高。有些学生可能是大声朗读出来的效率更好,有些则是在心里默读的效率更高。所以,学生要掌握一套适应自己学习的方式。

(二) 家庭方面: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的重要参与者 1.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和家庭温暖,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式孩子成长的土壤,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氛围,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孩子起

表率作用,尽量营造一种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家长要做孩子心灵的对话者。家长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是孩子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下,保持身心健康,精神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孩子大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待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孩子,更要切忌急躁,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和排名,要看到孩子的有优点,鼓励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可以每周把孩子的作业仔细检查,把孩子的学习情况做出简要记录,并把孩子的作业本收藏起来,过一段时间就拿出来比较一下,经常告诉孩子在学习上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这样,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心里有数,信心足,动力强。当孩子在学习时自然地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得到莫大乐趣时,学习自然也变得容易而有乐趣了。

(三) 学校方面

1. 提升教师的素质,创建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学校应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教师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的学习,使教师在教学中懂得儿童心理,选择恰当的教法,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教师的科研力度,以科研促教。组织教师去发达先进的地区参观学习,采取校校联合,走出去,请进来,举办各种教研活动,开拓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友好和睦的教育氛围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法国教育家欧文曾经说过:“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关心,比他的学识和才能更重要。”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研究新知兴趣。从宏观的大角度认真分析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等方面发展他们的长处,利用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经常对学生的每一点细小的进步加以表扬奖励。尽量避免因批评过多二带来的负面效应,杜绝与学生产生对立情绪,而对他们的缺点应采取循循诱导的方法,同时处理“量”与“度”的关系,千万不能产生拔苗助长的想法。

2.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丰富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作业要做到当堂完成,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对于学业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帮助,辅导也应以感情引导为主,加以适当的学法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差异意识,实施分层教学,绝不能搞题海战术,要设计综合性的练习作业,切实做不到少而精,使之既具有掌握基本知识的功能,又具有培养技能的一面,从而达到“快速度,低消耗,高效率”的目标。学生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解决在课堂学习中搞不懂的问题,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兴趣课、活动课等教学阵地,让学生在自由、活泼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有关知识,逐步培养求知欲望,从而减轻或消除厌学心理的产生。

3.加强家校的联系和沟通

学校和家庭是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利用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家庭也要及时向老师、学校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状况和点滴。发现学生出现问题,共同配合,找原因,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并与之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耐心开导,诚恳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避免简单、粗暴、体罚及变相体罚的管教方法。

(四) 社会方面 1. 减少社会对学生不良的诱惑,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

为优化社会环境,要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特别是通过内容健康向上的文学艺术、电影电视等宣传作品,让小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并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工作,端正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此外,在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过程中,学校和家庭还要争取社会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努力净化环境,监督或取缔学校周围的网吧及游戏厅等不良场所。

四、 结语

21世纪是高度知识化的社会,只有终身都孜孜以求,学而不厌的人,才能成为新世纪的人才。然而学生厌学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手段和措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激励青少年认真持久刻苦学习方面探索出更好的途

径。

参考文献:

『1』 荆其诚. 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125 『2』 李伯泰,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34-258. 『3』 张文彬.学生“厌学”情绪分析及思考『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1,(4) 『4』 张连云.校园压力与小学生厌学心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9)

上一篇: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秘书下一篇:如何突破考研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