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效应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旁观者效应范文

社会心理学 旁观者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招远惨案”

——旁观者效应分析

班级:社会学1301班 姓名:张晏郡

学号:U201316931 摘要:“招远惨案”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微博上到处都写满了对招远惨案中遇难孕妇的悼念,然而,从后来传出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见,在施暴者的背后有着一大群围观者,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上前施以援手。一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对当时围观者的谴责,民众们不断拷问着社会的道德底线。继“小悦悦事件”后,国人脆弱的道德神经再次被触动,更有甚者,疾呼这个社会的道德已经濒临瓦解。虽然“招远惨案”所涉及的道德因素确实存在,但是我们更应该去深入思考隐藏在这背后的社会心理作用。这并非是为“无德者”开脱,而是希望能从心理过程来分析救助行为的发生和不发生,让我们能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社会事件。其实,那些“围观”者之所以冷漠,是因为他们都在等待别人先伸出手,而最先出手的那个人必将承担所有的责任,即大众口中“惹上麻烦”。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围观者”越多,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就越差,会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即“旁观者效应”。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旁观者效应 招远惨案 社会道德

正文:

一、 招远惨案简述

2014年5月28日晚9点多,在山东招远的一家麦当劳餐厅内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就餐的女子遭到6名男女的疯狂殴打,最终不治身亡。然而,当现场视频在网上迅速流传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就在施暴者的背后有着一大群的围观者,却无一人伸出援手。中华大国,是礼仪之邦,自秦汉之后,就有着优秀的思想和良好的传统美德。然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泱泱大国却失去了它原有的灵魂。当民众们将矛头对准但是得围观者时,我们更应当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当时自己也在场,你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么?或许你会有那么一点点犹豫。然而,就是这一点点犹豫,却变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犹豫,也就是这一点点犹豫导致一个孕妇惨死在暴徒手下,一个脆弱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就已经转身离开。两条生命的消逝,除了带给我们巨大的道德冲击,更让我们深深疑惑,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呢?难道这仅仅是道德因素导致的吗?其实不然,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社会心理学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旁观者效应”,即“责任分散效应”。

二、相同案例

回顾以往的新闻,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案例并不只有一个。事实证明,“旁观者的冷漠”并非偶然,反而屡见不鲜。

1、1988年,黑龙江一级飞行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名歹徒刺死。数十人围观,却始终无人出手制服歹徒,最终飞行员由于受伤过重不治身亡。

2、1993年,四川达竹矿务局一名高考超过录取分数线28分的韩姓男同学,戏水不慎滑入深水区。结果围观者甚众,且其中不乏青壮年,却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终于使小韩溺水而死。

3、1993年夏,在云南昆明,一位农村姑娘被一群歹徒压迫裸体游街。街道旁,无数市民围观,却无一人上前劝说,制止歹徒的行为。

4、去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5、2012年5月4日晚,东莞东城海雅百货门前的斑马线上,一女子被小偷偷包,一巴西籍男子出手阻止,不料遭小偷团伙报复群殴。其间,数十名路人在现场,没人设法施救。

三、案例分析

在事发后,很多人纷纷谴责当时在一旁围观的人们。然而,也有些人认为现场旁观者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面对突发情况,尤其在那些突发的恶性暴力事件面前,人们可能一时间无法战胜自己内心强大的恐惧感,即使后来会良心不安,人们也会选择不上前制止。

虽然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人多力量大”的故事,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却向我们证明:人多,力量却并不一定大。相反,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人多,力量分散,力量反而显得小了。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心理活动可能是不同的。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给予受难者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便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但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也有人称之为“责任分散效应”。

四、旁观者效应概述

何为“旁观者效应”?心理学家认为,旁观者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旁观者效应的根源,在于责任的分散。

旁观者效应的提出,始于美国纽约发生的震惊全美的吉诺维斯案件。这件谋杀案倍受注意的原因与凶手、被害者或其他谋杀手段都没有什么关系。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案件持续了30多分钟,遇害者的38个邻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前去看了很长时间。然而,在遇害者被歹徒杀害的30多分钟里,没有一个人去援救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本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事实。

案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新闻评论人认为,惨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都市人际关系的冷漠,而社会心理学家们则认为,人们没有及时提供帮助的原因,在于许多人都有一种“也许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害者”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对别人抱有良好的期望,把责任推给了别人,而认为自己没有提供帮助的责任,结果导致谁也没有真正提供帮助。

五、旁观者效应理论分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旁观者在面对他人的求助时选择无动于衷呢?心理学家认为,在紧急情况下,有很多人在场足以成为比感情冷漠和情感上的疏远更重要得多的制约介入行动的决定因素。

让我们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具体分析一下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恐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造成评价恐惧,使旁观者害怕得到别人的评价,即“评价恐惧”,也被人称之为“社会比较理论”。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时更加小心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其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于是,当面对他人的求助时,旁观者会将自己同其他旁观者相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就是,当别人都不采取行动时,便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第二,从众心理。一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的看法来评估某一行为,而且还会在行为举止方面模仿他人的行动。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境中更为明显。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个体产生“别人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暗示。于是,个体在面对求助时,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提供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

第三,错误判断。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景的认知和判断,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对陌生情景的判断。人们都对突发的情况缺乏心理准备和足够了解。于是,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表现,以澄清自己模糊的认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也从他人的行为上找出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所以,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他人的冷漠就会造成一种“事情没什么危急的”错误暗示,从而导致人们做出了错误判断。于是,也就没人会伸出援手了。

第四,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他人的在场,会使个体的责任相对减少。见死不救所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也会扩散到在场所有的身上,这就导致了个体不去救助受害者的代价减少。个体之所以向受害者提供救助,是因为他感觉到自己有责任,必须采取行动。但是,他人在场也会“削弱”个体自身的责任感,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当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时,每个个体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少,从而出现等待别人伸出援手或是相互推诿的情况。

六、总结与反思

研究群众心理学的古斯塔夫·黎鹏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去个性化、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失去个人责任感是群众的三大特征。社会心理学家从做过关于“自然现象”或者说救助行为的“责任分散”的自然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此类事件中,道德确实发挥了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心理作用,即“旁观者效应”。

“招远惨案”给了我们很多道德良知的反思,旁观者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严重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社会需要的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事实证明,旁观者效应会带来很多的悲剧,会引发更多道德、法律、良知等一系列问题。旁观者效应,从社会心理学上讲,存在“责任扩散”;但是,从道德学上看,是道德力量的匮乏。故而,我们不能因为将其看为心理学上的问题就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沦为旁观者效应的俘虏。

我们能够且必须去做的是解救心灵,突破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应该忍住观望别人“旁观者效应”的冲动,果断采取行动,担起责任,人人争先创优;并且在需要他人进行协助的时候应具体指定旁观的某一人,因为这将有助于打消人们的推卸心理。当我们作为受害者的情况下,需要别人帮忙,此时,我们应当主动的让周围的群众明晰自身情况,并积极寻求帮助,与其大声呼喊,不如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人或人数较少的几个人,同样的这样也有助于打消旁观者的推卸心理。

参考文献

1、《旁观者》,石默,作家出版社(2009)

2、《旁观者道德研究》,黄岩,人民出版社(2010)

3、“旁观者效应”的社会认知分析,张运红,高娟,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4、《社会心理学》,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旁观者”现象之我见,贾学雁,李新省,周士敏,社科纵横(2007年)

6、旁观者效应,延言,发明与创新,(2006年)

7、 阿蛮,见义勇为需要成为社会的习惯[N],中国社会报,2011年

8、 “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价——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启示,池应华,法商研究(2005年)

9、李舒蕊,“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第二篇:蝴蝶效应 ,鲶鱼效应

“蝴蝶效应”的由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的一次试验中,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在一次科学计算时,洛伦兹对初始输入数据的小数点后第四位进行了四舍五入。他把一个中间解0.506取出,提高精度到0.506127再送回。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之后,回来再看时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前后计算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前后结果的两曲线相似性完全消失了。

蝴蝶效应的定义:

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这个例子比较夸张,为的只是说明:我们在解释某种经济现象时,如果无法从常规的分析中找到答案,就要考虑那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因素,然而这种因素太多了,也太不可预测了,这也是为什么经济学家总是难以精确地预测具体经济指数的原因。但也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造就了变化多端而丰富多彩的世界。

蝴蝶效应在现实中的表现:

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400万年间,方向突变16次。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的应用:

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蝴蝶效应的意义所在

从贬义的角度看,蝴蝶效应往往给人一种对未来行为不可预测的危机感。从褒义的角度看,蝴蝶效应使我们有可能“慎之毫厘,得之千里”,从而可能“驾驭混沌”并能以小的代价换得未来的巨大“福果”。 蝴蝶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

“蝴蝶效应”的复杂连锁效应,每天都可能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不可能回到以前去改变我们的过去来改变我们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正确地把握我们的现在,也许,以后的结果就会趋向于好的方面,而走错一步你可能短时间无法发现,但是几十年后断送的,就不仅是你的未来,而是更多。 蝴蝶效应的应用要诀: 关注细节,防微杜渐, 注重关联,控制全局。 蝴蝶效应的应用领域:

1、产品质量问题

2、工作程序问题

3、工作态度问题

4、关键细节问题

5、个人成长问题

6、学习道路问题 混沌学(chaos)

“混沌”是决定性动力学系统中出现的一种貌似随机的运动,其本质是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动力系统—— 一个随时间确定性变化或具有微弱随机性的变化系统,它的状态可由一个或几个变量数值确定。

“混沌”的特点

1 混沌是决定论系统的内在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与我们过去所了解的随机性现象,比如掷色子,抛硬币等有很大的区别:具有混沌现象的系统,其短期行为是可以知道的,只有经过长期演化,其结果才是 不确定的。

2 混沌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很强。在线性系统中,小扰动只产生结果的小偏差,但对混沌系统,则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3 混沌不是简单的无序,也不是通常意义下的有序。首先,混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非周期运动。其次,非平衡混沌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奇异吸引子行为。

4 混沌绝不是一堆有趣的数学现象,它是比有序更为普遍的现象,它使我们对物质世界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为我们研究自然的复杂性开辟了一条道路,同时也引出了关于物质世界认识论上的一些哲学 思考。

“鲶鱼效应” 带给我们的思考

人天生是懒惰的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鲇鱼效应”是最经典的潜能激发案例,所以一个组织中需要有几条“鲇鱼”,“鲇鱼”本身未必有多大能量,但他可以给整个组织带来能量释放的连锁反应。

第三篇:旁观者的旁观者

——记《旁观者》读书笔记

工商(1)龙季桃 18359103974

《旁观者》的作者是彼得〃德鲁克。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产生了一个“大师中的大师”,他还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已超过30篇,著作多达50余本,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等。然而,这本书虽不是他重要的著作,但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

在书中,作者不是以主人翁的角度写作,而这正好映衬了书名《旁观者》。这本书以人为主题,共47个章节,其中分别写了作者不同时期所遇到的“传奇人物”。

德鲁克在叙述隆斯的专业风采这一个人物故事时,足足用了十六个章节的篇幅。书中介绍的隆斯是当时通用公司的最高执行主管,为通用的建设鞠躬尽瘁,而且爱憎分明,做起事来专心致志,兴趣广泛,热衷政治,党性很高,是共和党的忠实成员。隆斯曾在麻省理工学院以前所未有的高分光荣毕业。《我在通用的日子》(又名为《我领导下的通用》)是隆斯的著作,然而在书中极少出现关及“个人”兴趣的事物,因为在他认为,“个人”兴趣,与专业无关,“专业人才”因该不能透露自己的兴趣、信念和私人生活,得把这些和工作分开,除非涉及或影响到通用……在《旁观者》书中的对隆斯的语言描写也是非常具有个性,充分的体现出这位大师在管理界的权威性以及他对企业管理的独特见解。这是一种怎样的性格,怎样的一种心境,怎样的一种态度呢?我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样一个“古怪”的人!

当我在看到关于怀恩师的章节时,不禁地回忆着我的恩师们。他

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德鲁克在怀恩师中些许多他遇到的和他所知的赋有个性的恩师们。于是,在这些各不相同的恩师们寻找着所谓的真正的老师。然而,在多年的教学观摩中却发现:老师没有一定的种类,也没有完全正确的教学法。教学就像一种天赋像贝多芬、卢本斯和爱因斯坦等那些与生俱来的奇才,教学是个人特质,和技巧、联系无关。在这之后,他发现了另一种老师,即凭借这一种方法来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老师。前者为天赋型的,而后者则为方法型的。在“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德鲁克则用了柏拉图式的爱来阐述。他还指出了这两种老师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非常负责。对与他的讲述,我个人是持赞同观点的,然而我无法来评论什么,因为我还是个“学生”。

看完了《旁观者》,虽然不能完完全全理解书中的内涵,但至少我旁观者(德鲁克)的旁观者的身份得知《旁观者》里有负责的老师;有年轻时因反犹太的情结而痛苦万分,晚年又因希特勒入侵而流亡国外的奥国医学史上最早得到学术界正式认可的弗洛伊德医生;有因爱坚持而又为爱所困的伯爵和女伶;有将“个人”兴趣与工作完全分离且特立独行的隆斯;有长期与病魔斗争却意外胜利之后,难以停止交换的银行家弗里德伯格;还有深受中国传统政治(具体指制造党派斗争,在位高权重的人士间挑拨)的耐人寻味的鲁斯。在这些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中,感受到尽管是用文字来叙述或表达一些看是微不足道的事物,却能过让旁观者们收益到无穷尽的财富与快乐!

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啊!

第四篇:C效应与I效应

共轭效应;

性质:又称离域效应(delocalization effect)。存在于共轭体系中的一种极性(静态)和极化(动态的)现象。是一个分子在“静止”状态以及在微扰状态(例如在反应过程中)的特性。在单双键交替出现的共轭分子中,可以看做两个孤立的双键用一个单键联合在一起,π电子的运动范围由两个碳原子之间扩充到四个碳原子之间,因此称为离域现象。在外界的影响下,共轭效应能使电子分布移并在化学特性上有所反映。例如(1)电性:离域π键的形成增加了物质的电导。(2)颜色:离域π键的形成扩大了π电子的活动范围,使体系能量降低,能级间隔变小,由σ键的紫外光区移至离域π键的可见光区。含离域π键的化合物往往是染料、生色剂和指示剂等。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就是因为扩大了π电子的离域范围。(3)酸碱性:苯酚呈酸性,苯胺呈碱性。前者是因为电离掉H+后离域范围稳定存在;后者是因为本来分子中就有离域π键,不易电离,可接受H+。(4)化学反应性能:芳香化合物的芳香性、游离基的稳定性,丁二烯类的1,4加成等都和离域π键的生成有关。

共轭效应;conjugation effect

性质:在共轭体系分子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和π电子云的离域,引起分子内能降低、体系趋向稳定、键长趋于平均化,以及某些性质的变化等效应,称为共轭效应。产生共轭效应的必要条件是,组成共轭体系的各个原子必须处在同一平面上。这样才能使参加共轭的每个原子的p轨道相互平行而发生侧面重叠。反之,会减弱、甚至使共轭效应完全消失。例如,1,3-丁二烯分子具有共轭效应,而环辛四烯由于组成环的八个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因而使共轭效应受到影响。

C效应

定义

效应包括:+c效应、-c效应

通常将共轭体系中给出π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所显示的共轭效应称为+c效应,而将吸引π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所显示的共轭效应称为-c效应

+C效应;+C effect

性质:在p,π-共轭体系中,与双键相连的X是具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原子或原子团时,它表现出供电子性能,由它所引起的使共轭体系 的π电子云向双键方向转移,称为+C效应。X为不同原子或原子团时,同族元素的+C效应强弱比较为:-F>-C1>-Br>-I;-OR>-SR>SeR>TeR;-O->-S‑>-Se—>-Te—。同周期元素为:-NR2>-OR>-F

+I效应;+I effect

性质:诱导效应常用符号I表示,比较原子、原子团诱导效应方向时,常以氢原子为标准。若某个原子或原子团的电负性比氢小(<1.5),吸电子的能力就不如氢原子强,这个原子或原子团称为斥(推)电子基,具有正的诱导效判断原子、原子团诱导效应的强弱顺序,主要通过实验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定取代甲酸或取代乙酸的电离常数。此外,可用测偶极矩等方法。不同方法测定的强弱顺序不完全一致,

第五篇:心理效应与教育教学之——詹森效应

抽刀断水水更流

——詹森效应

新接一个高三班,第一次月考总成绩第二(13个同类班),我很兴奋,看来一个月的班级管理改进措施已见成效,于是我提出班级高考目标:人人上大学。从那次分数来看,仅有5名学生在预测线,分数最不理想的,也只差40分。

我领着学生进行月考分析,先是考试情况:班级整体、班级前五名、单科第一名。接着是温馨提醒:恶补理科、、自我反省、深入思考、完成任务、订好计划、不玩手机、占有时间、振奋精神、定好目标。 最后为使学生扬鞭奋蹄,我提出了督促办法,总分X分以下、单科X分以下、在班级退步20名以上、倒数前2名的科代表,在班上对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当然,这是委婉的说法,其实质就是成绩落后者要在班上作检讨。

自认为这侃侃而谈应收到明显的效果,但第二次月考让人大跌眼镜,总成绩成了倒数第二。

这个班级第二次月考的失败,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期望过高,临考时学生患得患失。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杂技演员,他走钢索以距离长、离地面高而闻名天下。可是在一次重要的演出中,他不幸失手,从高空摔下,当场身亡。因为他在上场之前,总是叨念着:这次演出太重要了,我只能成功,决不能失败,万一失败了,就功名尽弃了。心理总是重复着失足的画面,好像嘲笑声也充斥着耳际。

考试或比赛来临,很多学生和选手总是过分担心事态的结局,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心充满忧虑,导致失眠、恐慌,精神恍惚。有意提醒自己不去想它,可偏偏不由自主,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同是走钢索的运动员,安吉尔就有着非同寻常的心态。看着他在钢索上的沉着表演,人们决不会想到,她是个因患病动过4次手术,并已截去了右腿的人。她是世界上唯一用假腿来完成惊险的走钢丝表演的人。每做完一次手术,他都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开始,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苦练,又稳稳当当地走在钢索上。安吉尔说:“要经常想到自己已有的东西,而别老是想到自己没有的东西。一个人如果能充分地运用他所拥有的,那他一定活得很好。”

詹森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老师、父母或自己的期望值太高,而自己又不够自信,于是往往事与愿违。考试和比赛,不要寄希望于超常发挥,它只是对平时学习的训练的检测和证实而已,是个什么样的水平,其实早已决定。把平常的练习当考试比赛,慎重对待,把考试比赛当练习,轻松迎战。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好高骛远,不求全责备。

老师和家长,与其逼孩子检讨,不如鼓励孩子:“这次考不好不要紧,你尽力了就行!”暖心的话语构筑起心理安全的城墙,孕育奋战的决心。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全愉悦的情绪体验是大脑工作的最佳状态。考前让孩子的心情轻松愉快十分重要,最好是创造条件让孩子适度放松。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誉。他曾35次创造撑杆跳领域的世界纪录,并且他所保持的两项世界纪录,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打破。记者们曾向他提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布勃卡微笑着回答:‚很简单。就是在每一次起跳前,我都会先将自己的心‘摔’过横杆。‛

原来,作为一名撑杆跳选手,布勃卡也有过一段痛苦日子,尽管自己不断地尝试冲击新的高度,但每一次都是失败而返。那些日子里,他甚至怀疑自己的潜力。有—天,来到训练场。他禁不住摇头叹息,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平静地问:‚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布勃卡如实回答:‚我只要一踏上起跳线,看清那根高悬的标杆时心里就害怕。‛突然,教练一声断喝:‚布勃卡,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闭上眼睛,先把你的心从横杆上‘摔’过去!‛教练的厉声训斥,让布勃卡如梦初醒,顿时恍然大悟。

心先过去,身才能过去。聚焦成功,动力就指向成功,聚焦失败,动力就指向失败。著名心理学大师卡耐基有一句人生箴言“我想赢,我一定能赢;结果我又赢了。”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自己没有的,不去强求;别人没有的,引以为豪。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都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才能领域。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出色的,只是出色的方面不同而已。何必非要用考试和比赛的结果来难为他们。

不拿自己的孩子(学生)和别人的孩子(学生)比,只拿孩子(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比,这样比才能比出他的进步,比出自己的欣慰。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某一优势被认可,他们会因此而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

科学研究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使用率还不到他整个大脑的10%。人的潜力有多大?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全部开发出来,那么,将学会40种语言,拿14个博士学位,背诵百科全书。每一个正常人都是智力资源的富有者,潜力实在巨大,只是目前他们智慧的炸药库还没遇到点燃的契机。

有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跑着就有前途。先跑多少后跑多少不是太重要,只要一直在跑,跑到最后的往往是跑得最远的。即使跌倒了,没什么大不了,爬起来再跑。“没有什么教育比逆境来得更实在”,一个能取得大成就的人往往经历过大的挫折。输得愤然,才能赢得精彩;活得坦然,才能铸就辉煌。患得患失,乃人生大忌。有得有失,乃人生常态。 希尔顿说:“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在于他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他付出了多少。”所以,要有一个心态,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此,就是最好的自己。

考试或比赛,有紧张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只要是重视者都有紧张感,不必慌乱。不紧张就说明不重视,不重视也就难以取得好成绩。这时,关键是要学会心理放松。

1、行动上抓紧。一是生活充实,没时间忧伤,正如辛勤的蜜蜂没时间悲哀一样;二是问心无愧,觉得对天对地对父母对自己都不内疚了,何来紧张;三是准备越充分越有自信,你享受的是其乐无穷的奋斗过程。

2、倾诉和分享。分担忧伤忧伤减半,分享快乐快乐增倍,让心理也有温馨的天堂!如果担心影响别人的时间,可以尝试写写心灵日记。或者给自己写封信,也是人生驿站上的风景。

3、用健康的其他活动转移注意。比如逛街、听歌、跳舞、打球、跑步,紧张情绪受到冷落,它就没趣的走开了。

4、进行乐观的解释。客观地看待自己面对的困难,困难都是暂时的,可以改变的。困难只有一个,方法有多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进步的过程。

5、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多用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我能行”“我会成功”,让心灵在成功上聚焦。遇到困难时,要用“冷静”“沉住气”等词语暗示自己。

6、放松身体。进行深呼吸放松调节,或对身体传送放松意念,“头放松”“肩放松”“四肢放松”等,而少用否定性词语警戒自己,如“别紧张”“不去想”等。

7、凡事早到位。时间的紧迫会带来心理的紧张,凡事早到位,做个从容的人。

8、积极锻炼身体。锻炼过程能使大脑有效休息,又放松了身心,可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9、高呼口号。整齐划

一、声音洪亮的口号,对消极情绪有震慑作用。可集体高呼口号,振奋精神,激发干劲。 尽管詹森的努力一次次化为泡影,但他并没有在七次失利面前放弃,他最后的机会是1000米速滑,对手中,有六名的成绩比他的好,但这一次,他将稳定的发挥延续到终点,以1分12秒4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取金牌,詹森终于以一枚奥运金牌为自己的奥运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所以,詹森效应只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不是失败的号角,只有理性看待,才能力避负面影响。万一发挥失常,也要从詹森身上看到希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旁观者效应范文】相关文章:

旁观者效应论文范文05-12

c效应与i效应范文06-06

标签效应范文05-15

暗示效应范文05-15

交际效应范文05-16

蘑菇效应范文05-17

气候效应范文05-17

生物效应论文范文05-09

市场效应论文范文05-09

标签效应论文范文05-12

上一篇:平安村申报范文下一篇:皮带机头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