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2023-06-12

第一篇:第13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讨比较分析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通过阅读了解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应用、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

回忆已学有关火药的知识,了解火药、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的震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反思近代中国与世界先进文明的差距与对比,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2、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教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创设法、阅读指导法

2、学法:阅读、归纳、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的准备:复习本单元前面四节和第一单元第七节、第八节隋唐文化的内容、尝试探究文化繁荣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喜欢过年吗?老师也喜欢过年。因为呀,在过年的时候不仅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看那最最漂亮的烟花。那么大家知道烟花是用什么制成的吗?对,火药。那么火药又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呢?这呀,还要从我们的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起。(

二、讲授新课

(一)火药的应用

教师从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练出火眼金睛的故事过渡到对火药应用的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74页第一段,并观察与思考题相关的插图回答问题:

1、火药的用途是什么?应用开始时期?宋元时期,主要有哪些火炮武器?

学生回答:用于军事上面,应用开始时期是唐朝末年,火炮武器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多媒体演示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2、想想看那个时期的火箭和现在的火箭有什么相同之处?

展示宋朝火箭和神舟七号发射升空瞬间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阅读导入框中的发射图和文字材料分析问题。

学生回答:1.使用原理相同:都是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推力来推动物体飞行和前进。

2.用途相同:最初用途都是用于战争

(二)指南针的应用

教师讲述过渡到指南针的学习,通过多媒体演示司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什么?它有什么缺点?

学生回答:司南;笨、不易携带,准确性不高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指南针有什么用途?主要应用在哪一方面?

学生回答:辨别方向,主要被应用于航海

教师总结:此后,在海外贸易发达的南宋时期,指南针不仅广泛应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教师讲述过渡到活字印刷术的学习,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1、雕版印刷术有什么缺点?

学生回答:费时、费力、资源浪费

2、那么这些缺点是由谁改进的? 学生回答:北宋平民毕昇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毕昇与活字印刷术的视频资料,并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什么优点? 学生思考并总结:经济、省时

教师多媒体演示图片并总结: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它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具有很大的创新性。此后,活字印刷术又经过了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比如说木活字和套色印刷以及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极大的提高了排版速度。直到今天,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

(四)四大发明的影响

多媒体演示培根、马克思有关四大发明的观点,以便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的应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 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欧洲的新航路开辟,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这些伟大的发明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三、问题探究:

三大发明为何在宋元时期出现或推广?

温馨提示:从经济、民族及对外关系、前代文明、人的因素来讲

四、课堂小结

1、多媒体展示:火药的应用、指南针的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四大发明的影响

五、作业

多媒体展示习题,学生自由答题:

1、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看到了色彩缤纷的烟花,你知道制造烟花的主要原料——火药用于军事和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吗?( )

A.西汉 B.唐代 C.宋代 D.明朝

六、读史感悟

宋元时期文化灿烂,四大发明令国人倍感自豪,可是明清之后我国科技为何却江河日下,一蹶不振。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才能重振民族雄风,再创辉煌?

古代中国的辉煌已成历史,而今,我国正走科教兴国之路。创新求发展,改革促繁荣。我们只有树立危机意识,增强责任感,探索创新,才能重振民族雄风,再创辉煌!愿同学们都能成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军!

七、板书设计

一、火药

二、 指南针

三、活字印刷术

四、四大发明的影响

第二篇: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1.了解“四大发明”。

2.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2.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自主探究】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发明:时间_______人物_________。

2.意义:这种方法即_______又______,大大促进了_______________。

3.传播:后来传到世界各地。____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___。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①发明及传播: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是________。在_______时期发现。_______ 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______。_______时期指南针广泛应用航海。还由 ________人传到欧洲。②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药:

①发明:时间____________.②应用:___________年,开始用于军事,_____时期,广泛用于战争。主要火药武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③传播:__________世纪,传入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数百位演员组成的活字字模,在4分钟的时间里演绎了让世界为之惊艳的中国文化精髓。同时也向世界再现了古代中国人的高超智慧。那么谁能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哪四大发明?

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大组(印刷组、指南针发明组、火药发明组) 探究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阅读材料: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40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读完后思考: 1.假如你是印刷组的,你能说说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不足之处?谁改进了印刷术弥补了当时不足?

2.假如你是毕生,你能介绍一下活字印刷的工序及优点吗?和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创新”表现在哪里?

探究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材料: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藩志》 思考: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

1、假如你是指南针发明组的:⑴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它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它有哪些缺点?

⑵你能介绍指南针的制成、应用、和传播。

2.假如你是火药发明组的:你能介绍一下古人是如何发明火药的?火药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有哪些用处?请讲出几例?宋元时期,主要有哪些火药武器?

探究三:讨论: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当堂达标】

1.把指南针传到欧洲去的是:( )

A.日本人 B.印度人 C.波斯人 D.阿拉伯人 2.我国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在 ( )

A.黄帝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晋时期 D.两宋时期 3.南宋时期,人们读到的精美书籍通常是通过 ( )

A.活字印刷而成 B.雕版印刷而成C.用竹木简刻的 D.手抄的 4.阅读下图

图一

图二

(1)图一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的名称是什么?它是什么时候印制的?

(2)图二是北宋杰出的发明家他是谁?他在何时发明了什么?欧洲要晚多少年?

(3)图二人物的发明与图一相比,具有什么先进性

第三篇: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1. “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 B.战国 C.秦 D.东汉

[参考答案] D 【解析】通过题干信息,推断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 2.东汉时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的是 A.蔡伦 B.华佗 C.张仲景 D.祖冲之 [参考答案]A 【解析】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3.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参考答案] C 【解析】题干中提到北宋,印刷物数量多,涉及的发明是活字印刷术。 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参考答案] A 【解析】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同学们看到了色彩缤纷的烟花,你知道制造烟花的主要原料——火药用于军事和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吗? A.西汉 B.唐代 C.宋代 D.明朝 [参考答案] B 【解析】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6.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参考答案] D 【解析】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故D错误 7. 科技引领:请结合图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7分)

图一:蔡伦改进的技术 图二:毕升的发明 图三:宋代的发明 (1)请结合图片信息写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名称。(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4)上述图片的哪两项发明促进了人类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播和发展?(1分) [参考答案] (7分)(1)图一:造纸术(1分) 图二:活字印刷术(1分) 图三:指南针(或罗盘针) (1分) (4)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或图

一、图二(1分;答出两项给1分,答出一项不给分) 【解析】本题是识图题。根据图片信息,推断古代方面。 【易错点提示】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造纸术

西汉前期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2.印刷术

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并逐渐传至世界各地。 3.指南针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制成了“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4.火药

它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形成性测试】

1.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东汉时,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祖冲之

[参考答案] A 【解析】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

2.据《东观汉记》载:公元2世纪初,蔡伦曾得到当时汉和帝的称赞,因为他 A.改进和推广造纸术 B.出使西域归来 C.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D.东渡日本成功 [参考答案]A 【解析】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

3.与右图相关的信息是

A.唐朝毕昇雕版印刷术 B.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 c.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D.唐朝张仲景发明火药 [参考答案] B 【解析】图片中提到活字版,应是活字印刷术。故选B 4.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曾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观察左图,该项发明的名称是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突火枪 [参考答案]B 【解析】图片是司南模型。

5.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提到时间是宋元时期的发明。故蔡伦是东汉人排除。

6.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作为信息交流活动,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其源头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产生于唐朝,即所谓进奏院状。作为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进奏院状主要涉及皇帝的活动、诏旨和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至于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信息,则并不多见。

―――中华传媒网 唐朝以来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与我国古代哪两大科技发明密切相关?(4分) [参考答案] 造纸术、印刷术。(4分)

【解析】本题考查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发明,报纸的出现,要有纸张和印刷术。故是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 7.识图辨史:

图1 图2 图3

请回答:

(1)根据上面三幅图,请你说出与它们有关的中国古代的三项重大发明。(3分)

(2)这些中国古代发明经哪里传到欧洲?(1分)请你结合其中的一项发明,谈谈它对世界的发展有何贡献?(1分) [参考答案] (1)活字印刷术(1分);指南针(1分);火药(1分)

(2)阿拉伯(1分)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指南针用于海上交通,解决了远洋航行辨别方向的困难,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火药武器的制造为推翻旧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火药可以用来采矿、筑路等工程,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1分)(任意答出一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方面的世界影响的掌握情况。

第四篇: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党和政府对台政策变化和海峡两岸交往的重要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海峡两岸关系变化,培养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培养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党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国家、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通过学习使学生认清少数台独分子欲把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的图谋,他们的图谋是不得人心的,最终会失败的,从而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采用的突破方法是图文并重的方法,通过表格来理清学生的头绪。同时还会有学生自己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个体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难点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对于这个名词,学生可能不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的科学性和伟大性。我的突破方法是:创设情境,音乐渲染,最后师生共同感受和平的含义和伟大,同时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著名指出“对学生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课堂导入幻灯片展示余光中的《乡愁》这篇诗歌。在曲子的略微哀伤的氛围中师生一起齐声朗读。之后教师就顺势提出问题:①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②诗中最后一句“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什么呢?③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一种怎么样的状况呢?通过学生自己的回答阐明本课学习的内容,进入到新课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教师用课件出示自学题目,学生带问题阅读教材,整理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1.介绍一下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2.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3.各个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的重大政策。 4.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三)汇报交流,整合信息 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合信息,合作学习。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出示《中国地图》)

提问:请同学们看地图,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学生回答; 提问:提到台湾,我们往往情不自禁地称之为──“祖国的宝岛”,请同学们细细品味“祖国的宝岛”一词,它包含哪些含义?学生回答;

提问: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史实证明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什么说台湾是一方宝地? 学生回答。

以上问题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总结,最后用一首诗概括台湾与大陆的渊源从而方便学生记忆即《同根源》(卫温赴夷洲,成功收台湾。隋通流求岛,元设巡检司,清置台湾府,本是同根源,自古皆中华。)教师总结完并提出下一步探讨的问题。

2.台湾的重要性

同学们的介绍十分全面,有些内容令我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你们用大量的史实验证了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同祖。说到宝岛台湾,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句歌词:“日月潭碧波在胸中荡漾,阿里山林海在耳边震响。”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不论是秀美的风光还是诱人的水果都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为。但是台湾作为祖国的宝岛,它的魅力不仅与此,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台湾对祖国有多重要?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台湾是中国21世纪的生命线。 政治方面:台湾回归有利于维护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反之,则会助长西藏、新疆等地民族分裂势力的反动气焰。 经济方面:两岸的经贸利益;涉及领海及海洋经济专属区的划定,从而涉及石油开采等经济利益。 军事方面:从战略角度讲,作为中国第一大岛,台湾扼守着中国的东南门户。 国际地位:和平统一台湾是维护国家统

一、捍卫民族尊严的大事,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认识到台湾这方宝地关系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关系中国未来的前途与命运,这是一块举足轻重之地。然而今天它却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大问题,即台湾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幻灯片上图片回忆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概括内战的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3.两岸政策

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建国初我们采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成功了吗?我们政府又提出了什么主张?为了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成为可能,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在这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台湾当局看着大陆对两岸关系的努力,有没有反应?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寻答案,之后教师讲解。 (2)、让学生找出什么是三不政策,三不政策又让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望故乡》,并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从而感受到《望故乡》把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及千千万万台湾人民思念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台湾调整三不政策恰恰也是民意的强烈要求。 (3)、多媒体出示八十年代台胞回到大陆时的照片:让同学通过这些让人心酸的历史画面,感受到台湾同胞阔别祖国三十多年后再次回到故土时的感人场景,解开百转柔肠,激动万分不能用言语却只能用泪水去痊释,从而深入体会到点两岸人民都关切两岸关系,为了推动两岸进一步交流合作,两地分分成立民间团体。让学生找出早在1990台湾民间成了什么组织,大陆相应成立了什么组织,了解到到了海协会海基会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所达成的九二共识及汪GU会谈的内容。明确这两个组织对促进两岸关系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4)、多媒体出示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李登辉加紧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支持、纵容“台独”势力,阻挠两岸直接“三通”和交流交往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就在两岸关系逐渐缓何时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并让让学生谈谈看了这些台独活动的资料有什么想法,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各个国家领导人在科学分析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在新形势下的运用和发展,深刻总结了10多年来所形成宝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政策主张。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也让学生知道了大陆对台政策的发展,台湾对大陆政策的调整随着时代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又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从此,以这一方针为指导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的提出等,都是这一大政方针的具体产物。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

4.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观看观看视频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在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那么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各抒已见回答,教师最后从政治、经济、人员往来、文化方面具体阐述,从而加深同学们记忆。

然后顺势组织小组讨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通过共同讨论认识到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与威望不断提高大大增强了人们对祖国的向心力。②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和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华人的理解和支持。③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由此构成了中国人民强烈的认同心理和强大的凝聚力。④台湾同胞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意愿日益增强他们渴望了解祖国渴望以祖国大陆为腹地从而获得经济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⑤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为两岸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范例。

(四)质疑释疑,分析探究

1.分析党和政府采取和平统一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概括出三点意义:

(1)我国目前是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需要安定和平的国内、国际环境。 (2)和平统一同样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与发展。 (3)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统一方式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和平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党和政府与时俱进地制订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缓和两岸关系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打破了长期以来两岸人为隔绝的局面。随着形势的发展,台湾当局也开始调整对大陆的某些政策,逐步放宽对两岸交流的限制,两岸交流日益密切起来。

2.分析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及我们该如何应对?

教师提问:数不清的事实证明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可是为什么祖国统一的步伐却是如此的艰难呢?请同学们思考: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有哪些障碍?(通过幻灯片展示图片)我们怎样应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台独势力的作梗和美国的干涉,社会体制问题等等。 我们该如何应对: a对台独分子决不妥协,坚决打击,制定《反分分裂国家法》。

b美国以台制华,遏制中国发展,把台湾问题当作牵制中国的一张王牌,既不支持台独,也不愿看到中国统一。我们要识破美国的伎俩,阐明我国立场,反对美国以任何形式干涉中国内政。

c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社会体制问题。

d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提高祖国的综合国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祖国

(五)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教师:通过对台湾及国际形势的分析,我们意识到解决台湾问题的艰难、复杂、任重而道远。如果我们把“China”中“i”上的小点比作台湾的话,对若大的中国来说,台湾可以只算作弹丸之地,但是少了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台湾问题是维护国家统

一、捍卫民族尊严的大事,它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与发展的希望。还好,我们也看到了两岸同胞血融于水的血肉亲情,求和平、求发展、求安定,希望改善、发展两岸关系如今也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海峡两岸和则两利,分则无益。这让我们更加坚信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让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六)课堂巩固与课后作业 A课堂巩固之选择

1.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的“三不”政策,不包括( ) A.不接触

B.不对抗

C.不谈判

D.不妥协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针; (3)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4)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1)(2)(3) B(1)(2)(4)C(1)(3)(4) D(2)(3)(4) 答案:1.B 2.C B、材料分析题

“春风犹化千层雪,海水流连两岸新。”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历史性握手”“跨越海峡的握手”成为国人最热门的话题。热情的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紧紧相我的双手摊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信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阅读材料,请感悟小诗意蕴,评说时政热点:

1、“背井离乡的骨肉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他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

2.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请你说说理由?

3、在通向“互信双赢”的路上,还有许多曲折和障碍,怎样才能真正解决台湾问题? 参考答案:1. 期盼祖国早日完成统一的共同心愿; 2.a.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c.海峡两岸日益交往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d.《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e.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3. 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的分裂活动。

C. 激情创作:请你为呼唤“台湾兄弟”的回归写一句标语; 课后作业

我们应如何应对目前解决台湾问题存在阻碍?结合当前海峡两岸交往的现状写一篇小论文。要求:

1、主题鲜明

2、史论结合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500字;

(七)课堂小结

面对如诗如画的宝岛台湾,老师也想用一首诗表达一下心声,“燕子飞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两岸暂时的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我们都坚信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会实现,因为两岸人民血脉相联,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最后让我们用歌声祝愿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播放《上下五千年》主题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四、板书设计

一.离别增乡愁:20世纪40年代末两岸分离 二.携手泯恩仇:

(一)政策

第一代:毛泽东 武力统一,和平统一;

第二代:邓小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第三代:江泽民 八项主张;

第四代:胡景涛 四点意见;反国家分裂法;

(二) 交往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汪辜会谈” “九二共识” 三.统一展宏图:21世纪的展望

五、教学其他方面

(一)教学用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情景引导法、合作探究法、阅读归纳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法、列表法、讲解法、音像辅助法;

(三)教学渗透点

1.通过对“台湾地理状况”的学习,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渗透。

2.通过对史实的描述,提高学生语言概括、口头表达能力。

3.根据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 4.通过上网搜集和查询资料和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

(四)教学资源:

1.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下册)。 2.自制多媒体课件。

3.网站资料。

第五篇: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

[课标内容]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战国时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宋朝时制成了指南针,用于航海;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开始用于火红制造武器,宋元时,火药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出现了大量的火药武器;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及其作用。

①通过自制指示方向的小磁针以及用萝卜、泥巴或者木头自制活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引用马克思、鲁讯对四大发明作用的有关论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归纳宋元科技的特点,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阅读、教师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认识到它们的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从而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对四大发明传播及其影响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逐步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②火药发明及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③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④四大发明的传播。

难点:正确认识宋元科技的突出成就。 [教学方法] 采用阅读、讲述、讨论分析法 [教学过程] 课 前引导:引导学生归纳宋元时期政治、经济及对外关系的基本情况。如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元朝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在民族政权对峙的过程中,民族 融合进一步加强,到元朝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北宋以来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

发展;随着海外贸易的加强,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这一切为 宋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导入新课

一、指南针的发明与使用

1、战国时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2、宋朝时制成指南针,用于海上交通

二、火药的发明与使用

1、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火药在军事上的使用

三、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元明时发明了木活字、锡活字

3、活字印刷的优点

四、四大发明的传播

1、四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

2、四大发明对欧洲及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

1、( )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了“ ”,这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朝时,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法,制成了( ),用于海上交通。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 )事业的发展。

2、( )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开始用火药制造武器。( )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出现了火箭、突火枪和火铳等火药武器。同时,人们也用火药制成各种焰火和鞭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

3、火药是我国古代( )的人发明的,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了用木炭、硝石和硫磺配制火药的方法。

4、11世纪中期,( )平民( )发明了( )印刷术。

5、( )、( )、( )和( ),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经由( )传到西方,对( )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改革开放40周年通讯稿下一篇:毕业30年同学聚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