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

2023-06-13

第一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13)

语文园地四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2.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等带点的字。体验“点”在不同位置不同笔顺的书写规则。(重点)

3.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节词语的读法。(难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词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闯关,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玩个“我来指,你来说”的小游戏,好不好?

2.教师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学生认真观察,快速说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称。激励学生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快又正确。

3.导学:看到我们玩游戏,《疯狂动物城》里的朱迪警官也来了,朱迪警官还想带我们去疯狂动物城里玩一玩、逛一逛呢,你们想去吗?

4.闯关游戏:读词语。

(1)教师说明闯关游戏要求:准确读出城堡大门上的词语,并把它贴到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

(2)多媒体课件出示:城堡大门,贴满词卡的图片。学生浏览词语卡片。 (3)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再相互之间比赛正确认读词语。 词语: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4)读准字音的学生获得字卡,并且把字卡贴在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贴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观察是否正确。)

5.识记生字——眉、鼻、嘴。

(1)过渡:我们能够正确读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记住它们呢?

(2)“眉”字的识记:眉毛是生长在额头之下、眼睛之上的毛发,所以“眉”的下面是“目”。

多媒体课件出示:“眉”字的演变过程。

(3)“鼻”字的识记: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识记: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个“此”,就是“嘴”了。

6.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词语出现最多的一个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带有“月字旁”的字。 预设:脖、臂、肚、腿、脚。

(3)小组合作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 预设:胳膊、脑、肩膀、胆、肤、胖……

(4)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带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体某一部位。 7.小结:通过游戏互动,学生们正确地认读与身体部位相关的词语,闯关成功。多媒体课件展示:城堡大门开启。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游戏、小组合作读词语、归类识字等多种方法,总结带有“月字旁”的字与身体有关,突破“趣味识字”的难点,由此构建起“做游戏——认名称——学生字”的体系。

二、游戏闯关,字词句运用

1.过渡:同学们在朱迪的带领下继续往前走,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走呀,走呀……快睁开眼睛看啊(多媒体课件),城堡的果园里种满了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定很甜。

2.游戏闯关:摘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1)教师指出闯关要求,准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即可得到苹果。

(2)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胆子、粽子、镜子、爸爸、妈妈、哥哥、故事、月亮、时候。

(3)学生先小组内合作将字音读准,小组派代表读词语,正确读出词语摘一个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3.运用词语造句。

(1)导学:同学们真是收获满满啊,摘到了这么多苹果。老师还能用两三个苹果上喜欢的词语造句子呢。(老师示范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例如:小的时候,每天睡觉之前妈妈会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 从前,我胆子很小,爸爸给我讲了很多英雄的故事,渐渐地我也变得勇敢了。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欢的两三个词语说话。 预设: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又大又圆,像一个大玉盘。 我很喜欢吃妈妈包的糯米粽子。

(3)集体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教师将说得比较好的句子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4)指导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读法。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4.全班同学展示汇报,说出自己知道的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 预设:爷爷、奶奶、蚊子、黄瓜、狐狸、漂亮、葡萄。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游戏比拼,字词句的运用,学生们准确地认读词语,并总结带有轻声音节词语的规律。

三、游戏闯关,书写汉字

1.导学:同学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开心,接下来朱迪要带领我们到动物城堡里的游乐园逛一逛。但是,我们要完成以下任务才能进去。

2.多媒体课件出示任务卡: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确笔顺书写“主”字。学生书空和老师一起写“主” 字。

(2)师生同步竞争书写“门”字。看谁写的笔顺正确。

(3)男女同学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赛书写“书”字,其他同学做小评委。 (4)同桌之间竞争书写“我”字。教师提示独体字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进行书写。教师巡视观察。

3.总结带点字书写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几个字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2)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笔画“点”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时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时,后写点。

(3)根据 “点”的书写特点,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带点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闯关、师生竞赛、男女生比拼、同桌互动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在写字卡上按照正确笔顺书写带点的汉字,并且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

四、回顾全文,布置作业

1.导问:今天大家跟着朱迪玩得开心吗?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今天有哪些收获呢?

2.总结:本节课朱迪带我们来到了动物城,通过闯关游戏,我们认读了带有“月字旁”的生字,准确地读出了带有轻声的词语,还能用两三个词语写一句话,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了带有笔画点的汉字。我们不仅玩得开心,还收获了很多知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跟朱迪说再见吧!

3.作业布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再次感受学习收获的快乐,培养学生养成总结的好习惯。作业的布置加强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来识记汉字。

第二课时

一、诵读比赛,日积月累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朱迪去疯狂动物城里逛了逛。这节课动物城堡里还举行了赛诗会呢,想不想参加?

(2)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热闹的赛诗会。

(3)揭示课题:诵读诗歌比赛。齐读题目《寻隐者不遇》。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教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借助拼音读,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汇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订正。 3.精读古诗,熟读成诵。

(1)导学:同学们已经读准了字音,接下来我们展开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正确、流畅。

(2)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边评边读、齐读。 (3)指导学生通过二人对话的方式识记诗歌内容。

(4)分角色朗读诗歌。教师扮演诗人,学生扮演童子。师生合作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诵读。

(5)学生自由背诵,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6)教师抽背,鼓励同学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4.小结:我们跟随着朱迪参加了赛诗会,并且运用了多种方法诵读诗歌。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诵读诗歌。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以多种方法练习朗读,在读中感悟,在情景中灵活运用方法,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绕口令比赛,和大人一起读

1.导问:我们参加了快乐赛诗会,朱迪还给大家请来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妞妞赶牛》的图片。

3.导学:从图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谁?在做什么?揭示主题。 预设: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赶牛。

4.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重难点发音的生字。 5.朗读表演:教师示范读绕口令。

6.结合图画演示,师生逐句学习绕口令,正确读准字音。

7.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绕口令内容、字词的发音等。

8.角色竞赛,分角色、分小组,和同伴朗读。学生有韵律快速读绕口令,教师对朗读方法予以纠正指导。

9.活动小结:今天我们快乐地学习了绕口令《妞妞赶牛》,说一说你哪一句读得最好。通过复述,让学生对不同语句进行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妞妞赶牛》内容的认知。

10.延伸活动: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读这首绕口令。 设计意图:绕口令是汉族传统的语言游戏,将声调极易混的字,组成反复、绕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本环节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学生在认识了相近字音的汉字,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对读绕口令的韵律感、语速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第13课《推敲》教学设计

13 推 敲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认读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3.了解“推敲”的来历; 过程与方法:

学会分析人物性格,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学习韩愈谦逊待人、礼贤下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复述文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理解“推敲”的含义,品味文字的魅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问题卡、佛珠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师:(PPT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上课!(老师好!)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先来给大家看一首诗。(PPT出示《泊船瓜洲》) 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王安石在游览江南风景的时候写的一首诗。我们都知道诗中绿是用的最传神的一个字,其实呢,在最开始的时候王安石并没有想到这个字,而是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王安石为了写这首诗反复斟酌、反复思考,最后终于有了这句让后人传诵的诗句,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关于斟酌诗句的故事。大家一起说,这个故事的题目:推敲。

(师板书:13 推敲)

二、检查预习情况

字词:和尚、拜访、妥帖、犹豫不决、莽撞、斟酌、推敲 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词语,请在课文中将这几个词圈出来,小小的词语有大用途,一会儿揭晓答案。现在我请同学来先读一读。大家认真听看看她读的对不对。 张依凡、张钰嵩读, 大家一起读一读。 (最后一个词是推敲。)

大家看推敲这个词,谁能来演示一下,什么叫推、什么叫敲?

为什么要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呢?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又有什么新的含义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边认真地朗读课文,一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读课文: PPT出示:

1、为什么把推和敲放在一起;

2、推敲的含义 好,大家都读完了,谁来告诉老师,为什么要把推和敲放在一起组成一个词?他们分别在文中的哪个句子中出现?

王若茜: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 师:她说的对不对? 生:对。

那么谁来解答下一个问题:推敲的含义是什么?

生:斟酌文字。

师:嗯,好的,你回答的非常正确。

接下来呢,老师要考一考你们了,我这里有几张问题卡,既然你回答的这么准确,就让你替老师读第一个问题吧。

问题卡1:谁在推敲什么?

生:贾岛、韩愈,推敲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问题卡2:怎样推敲的?请从原文中找答案。 贾岛: 韩愈:

问题卡3:推敲的结果如何?为什么? 韩愈觉得用敲好,贾岛表示赞同。因为123

恭喜你们已经通过了老师的测验,现在咱们再来看一下这几个词,刚才老师说他们有大用途,是什么用途呢?想知道吗?通过这几个词可以把课文内容串起来,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接下来小组内讨论一下,怎样用上这些词把这个小故事讲一讲。和尚、拜访、妥帖、犹豫不决、莽撞、斟酌、推敲

答案:唐朝时期,有个和尚叫贾岛,一天他拜访朋友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后来又觉得诗中的一个字不够妥帖,正在他犹豫不决时遇到了韩愈,韩愈非但没有怪罪他的莽撞,反而还帮他斟酌诗句,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后来人们便把这个故事叫做推敲。

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这个故事。那么接下来我请同学来分段读一读课文。

四、指读课文,精讲点拨

宋凡:第一段 刘阳:第二段

1、长句分析

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缩句)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王一帆:第

三、四段

这两段中表现贾岛认真斟酌诗句的句子有哪些? 一边一边、闯进仪仗队

问学生:一边一边,的意思 表演一下。

那你们觉得贾岛好笑吗?那你觉得贾岛怎么样? 专心致志、一丝不苟

贾岛: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苦苦地思索吟诗的诗人)。他为诗艺洒尽心血,几乎忘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他在作诗时的真实写照,而他也因此锤炼出许多优秀的诗作。

第五、六段请4位同学来表演,一个旁白,一个差人,一个贾岛,一个韩愈 旁白读的不错,请你们接着读一读、演一演第七段。(韩愈不生气,说明他很大度,思考诗句说明他也是一位爱钻研、肯思考的人) 师:韩愈说的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你们都赞同韩愈的意见吗?

接下来大家都来当一回小诗人,大家自己来吟诵着比较一下,到底是推好还是敲好。

3、争当小诗人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0秒钟

大家觉得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好,看来大家都是推敲文字的高手,接下来请接受来自老师的挑战吧。

4、当堂测验

练一练:

(1)下课铃声一响,小明就跑冲出了教室。急切 (2)七月的太阳照烤着大地,庄稼无精打采地生长着。 (3)小明课上不认真听讲,老师看瞪了他一眼。 (4)大雨倾盆而至,豆大的雨点砸在了教室的窗户上。 (5)捧、抱、拿

五、小结

的诗人,感受到了他们对文学的执着与专注。请同学们在课下将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读熟。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故乡》教学设计 语文版

《故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揣摩、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 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 教材分析:

《故乡》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小说的内容博大精深,但文笔却质朴无华,语言精练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节理解、技法学习上并不需花大力气,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细细品味。 教学设想:

课文不过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例子,阅读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读懂具体的课文,而应该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的语文素养。本教案从营造轻松、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入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反馈展示,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形象;品味语言 ,体会感情;理解朗读,积累词语;回顾过程,交流收获;并在本文的导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习惯,授与给小说阅读的方法,为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提供借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设计

(一)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关于故乡的话题,历代文人骚客唱出了许多凄婉的心声。处于变革时代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凭着满腔爱国热情,以其敏锐的感觉,深沉的思索,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设计

(二)

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读小说?能说说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一篇小说《故乡》,并通过这篇小说的阅读,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

1.听录音,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词并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

1 阴晦(huì) 猹(chá) 五行(xínɡ)缺土 弶(jiànɡ)

脚踝(huái) 潮汛 (xùn) 髀(bì) 愕(è)然 嗤(chī)笑

吓(hè) 瑟(sè)索 黛 (dài) 恣(zì)睢(suī) 阴晦:阴沉昏暗。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无端:无缘无故。 愕然:吃惊的样子。 嗤笑:讥笑。

惘然: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展转: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通“辗转”。 恣睢:放纵、凶暴。

2.从名、时、地、著、评方面说说作者及《故乡》创作情况。 明确:

名: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地:浙江省绍兴市人,时、评: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著:他的代表作是小说《阿Q正传》。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2.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定语。 四.反馈展示,讨论交流 预设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1.讨论课文的叙述的线索和小说的结构层次。

明确: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2.学生按以小组为单位,逐个说说各自给课文原标题故乡前加的定语,并引用课文来阐释理由。 明确:

如:在故乡前加的定语有:日趋破产的故乡、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萧条、衰败的故乡。其中,我认为加萧条、衰败这两个词最准确,理由是第二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的“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所写的故乡农村景象就是衰败荒凉的;

又如:被压抑、被毒害的故乡。故乡的各种变化,包括环境的变化,人的变化,文中第74自然段,指出

2 都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造成的,是封建统治、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造成的。

3.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

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 “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第2课时

一、出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感知了小说《故乡》的内容,通过争论,明确了小说的主人公是闰土。这节课,我们就来合作探究,共同赏析闰土这个人物形象。

二、 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看一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闰土的?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完成下边的表格。

(用小黑板出示表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根据表格的要求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 (学生上黑板填表,并让学生不断补充,最后学生填出的表格内容如下) 对比内容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 语态

“手捏钢叉,向猹尽力刺去” 很高兴,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4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现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9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对我态度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 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生活态度 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 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2.从表中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

3 明确:

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成了满脸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3.“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 当年,“我”因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羡慕不已;现在,“我”为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闰土这个形象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4. 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 明确:

其实这也是一种过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5. 课文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

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三、品味语言 ,体会感情

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

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让学生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谈个人感受) 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

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形象。 3.面对回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文中的“高墙”指什么? 明确:

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4.在“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明确:

4 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我”为什么要“害怕”? 明确:

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么实现,“我”无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6.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xkb1.com 明确:

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 “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7.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明确:

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8.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希望才有实现的可能。

四、理解朗读,积累词语

老师告诉过大家这么一句话:“学理如建楼,学文如堆沙”。学习语文,强调的是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词语、格言警句和精彩语段,丰富自己的词汇,为今后的更好地读写打基础,下面,请同学们摘抄本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段,然后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摘抄文中词语。 2.学生读一读各自摘抄的词语、句子、段落。

五、回顾过程,交流收获

1.《故乡》这篇小说,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通过本文的阅读,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请同学自由谈谈? 2. 同学们都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学习《故乡》?我们是学习按怎样的步骤来学习课文的?请同学们回顾学习一下学习本文的过程。

明确:引导学生回顾故乡的学习过程,归纳小说阅读的方法:感知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感悟语言--摘抄积累语词。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小说阅读中去,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六.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鲁迅先生的两篇作品,并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谈谈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经历、人生哲学等方

5 面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设计:

小说阅读方法:感知内容--分析形象--品味语言--积累语词。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教案

17. 触摸春天

郭会芳

一、学习内容:

学习生字、理解新词,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条理。

二、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等21个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引题。师:同学们,看过这些图画大家觉得春天美吗?谁来说春天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师:是啊,我们眼中看到的春天多美啊?可是,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的一些盲人,他们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触摸春天》,看看盲女孩安静的是怎么感受春天的。

2、出示课题,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检测内容,

1检查我会读的生字的自学情况,让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2出示我会读写的生字,

3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表格中的九个生字,同桌相互检查并修改,最后小组内说一说这九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笔画

(四)读一读 比一比

现在在小组间接龙比赛读课文。

• 要求:

• 读的同学声音洪亮,字音准确,不丢字,不加字。

• 听的同学认真听。

2小组轮读课文,正音。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五)想一想: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画出来读一读)

方法:先自学,5分钟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交流。

检查:说一说

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达标检测:

1、判断带横线的字的读音。(对的画“√”)

小径(jìng jīng)缤纷(bīn bīng)

2、比一比,再组词。

径()畅()绊()

经()汤()伴()

弧()盲()

孤()育()

第五篇:第13课 打电话 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课文教学视频动画播放

13打电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习。

3、集体交流:

(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

4、想像:

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

5、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2、小结:

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

五、拓展阅读

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再次感受相声的语言魅力。

【板书设计】

打电话──相声

说话啰唆通俗易懂

废话连篇风趣幽默

耽误事情语言夸张

说话要明白简练给人启迪

上一篇:汽车4s店展厅设计规范下一篇:收看美丽新疆40年有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