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在中国近代法学中的评价问题初探

2022-09-11

传教士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在我国法学近代化进程的早期阶段, 对于推动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传教士在我国近代法学中的作用并未得到相应的肯定。笔者对反对观点进行了汇总, 发现要想突破对传教士的固有评价, 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传教士在近代法学传播中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19世纪60年代之前, 清政府面临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 西方列强在中国忙于进行各种资源掠夺和军事侵略, 而西方法学家也不可能来到这个没有任何西方法律基础, 一穷二白的国度来宣传法学观。因此在双方政府和法学家都不会、事实上也不可能进行正式意义上的法和法学的交流时, 只能寄希望于那些来华的外国人。在中国近代, 来华最多的外国人是商人 (如1855年在上海西方外交官、传教士和商人为最多的三类外国人群体。当时前者有17人, 传教士有32人, 而商人则多至200人) 。[1]但这一群体受其职业决定, 当时主要忙于赚钱, 他们是无法承担移植文化尤其是法学的历史重任。

再从主观条件来看:传教士自身具有向中国传播西方先进法学的素质。第一, 他们都是有文化之人。在近代来华568名传教士中有297人都撰有著作, 而且其中有些甚至在当时就具备研究生以上的学历。第二, 在来华的传教士中, 大多数都是懂得中文的, 像郭守腊、丁匙良、林乐知等人则可以说是相当精通。第三, 传教士具有很强的职业素养, 通常都会将传教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化工作的传播作为其一生的奋斗, 有极强的献身精神。第四, 传教士与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人物有比较深的接触, 比如政治界以及学术界的各类风云人物, 类似李鸿章、翁同稣、康有为、梁启超等都与传教士有很好地关系。

二、传教士传播的西学, 是精华还是糟粕?

首先, 学界对于某一类作品的评价往往会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很难得出一个统一的标准, 其次上文笔者通过大量例证表明:传教士在我国近代法学中系统的引入了国际法知识、传播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 人权等观念、制度和原则都传播给中国, 这些应该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西方的精华部分。

此外, 就通常的文化传播实践来看, 在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传播文化的过程中, 有这样一条规律:就是在发达国家被看做是一些比较通俗的文化在落后国家反而更能传播和发展, 这是因为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着一种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时间差。[2]比如被英国群众公认为典型的三流作品的《自助》在日本的明治时代却收到了极大的欢迎。因此笔者恰恰认为传教士给我国法和法学传播交流中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其传播的内容也是精华远远大于糟粕。

三、传入西方法学的行为是自发的?还是客观效果上而言的?

笔者认为:对于这一问题, 不能绝对的看, 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要用发展的眼观来看。我们可以将传教士来华活动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教士来华的初期。此时他们的身份是外国传教士。即外国人和传教士这个双重身份。首先, 作为外国人, 即某个国家的具体的公民, 在对中国还不了解、没有任何接触的情况下势必会毫不犹豫的捍卫自己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其次, 作为传教士, 他们定然会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传教事业, 因为这是他们终生所要追寻的目标。

第二阶段:当传教士到达中国经过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后, 当他们开始慢慢由开始的传教转向办教育、出刊物、翻译著作、引进西方科学和技术, 以及包括法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知识、当他们被清政府委以任务进行社会变革的时候, 伴随着对自己从事事业使命感、成就感的驱使, 他们会由最初的被动变为主动、从无意识变为主动去寻找、从权宜之计变为要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 对于中国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还会超过其原来的国家。正如当丁韪良在从事《万国公法》的翻译中, 遭到了法国代办的强烈反对和威胁, 但其仍然坚持做好这项事业;当其被清政府任命作为同文馆教习, 对中国学生教授《万国公法》时, 他主动要求回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进修国际法课程;还有像林乐将其创办的《教会新报》视为终身奋斗的事业;包括弹精竭虑、最后被教会开除的傅兰雅, 一生中将基础科学 (57种) 、应用科学 (48种) 、军事科学 (14种) 、社会科学 (10种) 等共129种著作全部翻译成了中文, 对中国了解外国的科学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3]

所以, 在传教士中, 既有仅仅在客观上促进我国法学发展的一面, 也有慢慢进入角色, 由被动到主动的去移植西方法和法学的一面, 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多变的。笔者认为, 这样评价更为全面、客观一点。

摘要:传教士在我国近代法学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应有评价, 本文从传教士成为传播使者是偶然还是必然, 传播的是精华还是糟粕, 传播是自发行为还是无意识行为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以试图来对传教士在近代法学中的评价问题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传教士,中国近代法学,历史评价

参考文献

[1] 何勤华.外国人与中国近代法学[J].中外法学, 2004 (4) .

[2] 庞博, 赵文婧.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法律文化交流[J].学理论, 2013 (11) .

[3] 牛锦红.晚清传教士与西方法律思想的输入[D].苏州大学, 2004.

上一篇:煤矿通风安全现状和对策探讨下一篇:油气长输管道断管设备刀具冷却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