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与能源管理系统

2023-03-08

第一篇:碳排放与能源管理系统

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发生的环境事项越来越多。然而,国家相关监管层对这些环境事项并没有完整、系统、明确的会计信息核算及披露强制规定,导致企业相关环境事项的有关信息不能得以有效披露,尤其是上市公司这样一个处于公众关注的视野下,更应注重环境事项的相关披露工作。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违法事件层出不穷,对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信心造成巨大冲击。如何有效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达到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已成了世界证券市场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对会计信息的重视研究,无疑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状况的改善、国有企业的改革、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选取2010年深沪两市浙江省的18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事项中披

关键词:碳排放;

会计信息;

披露 Abstract:As environmental issue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tters occurring more and more.However , the relevant state environmental regulators on these matters are not complete, systematic , clea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and disclosure mandatory , leading to information about business-related environmental matters can not be effective disclosure , especially in such a public listed company concerned horizons Next ,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matters related to disclosur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violations abound , investor confidence in the stock market a tremendous impact .How to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vestors ,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facing the world's securities markets .By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 no doub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 the country 's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selects 2010 186 listed companies in Shenzhen and Shanghai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samples , the proportion of matters disclosed in the company's carbon emissions for new energy 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 the industry , disclosure has been studied , analyzed its existing disclosure issu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levant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Carbon emission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目 录 目 录 iii 1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的背景 1 1.1.2研究的意义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2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1.3.2 研究思路 3 2 理论概述 3 2.1会计信息披露的涵义 3 2.2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 3 2.3 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4 2.3.1 现实可操作性原则 4 2.3.2 适用性原则 4 2.3.3 可理解性原则 5 2.3.4 成本效益原则 5 3 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5 3.1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比例较高但质量较差 5 3.2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不规范 6 3.3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规范 6 3.4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意识性较差 7 4 上市公司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影响因素 8 4.1企业品牌形象的考虑 8 4.2信息披露成本的影响 8 4.3国家强制披露义务的制约 9 4.4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9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9 5.1加强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法规建设 9 5.2完善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10 5.3加强监管提高环境信息的可靠性 11 5.4 建立健全内部制度机制 12 6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谢 辞 16 从理论上分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基础,理应对其进行科学而全面的会计核算,但是,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中,环境资产只是作为递耗资产在会计账簿中进行了有限的反映,只是将与环境资产相关的勘探成本、开发成本、开采成本等在会计账面上进行了反映。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作为一个企业,获得的环境资产或控制并可以在货币和环境资源进行测量的未来带来了特殊的工具,它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环境资源产品的生产企业。从理论上讲,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开展是从人的环境资产密不可分,环境资产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基础,应该是科学的,全面的会计,但是,在我们目前的会计和环境资产只能作为体现在会计账簿的有限递耗资产,随着勘探成本,开发成本,开采成本在会计上的账面关联的唯一环境资产反映。我们的碳排放核算的新能源引进和认识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主要是在引进,借鉴,继承并随身携带当地创新的基础上,该理论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不可否认,新能源的碳核算会计理论理论研究在过去十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能源的碳核算会计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程序应该是一样的,与财务会计,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环境问题被确认为新能源的碳会计要素,并确定的金额,在新能源的碳会计报告的最后准备。在加拿大新能源的碳核算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个加拿大企业和一般重视环境问题未打开。这主要是一系列的努力,注册会计师低碳能源的会计和审计方面的新的加拿大学院。从分析环境要素,实践中应建立环境资产会计,成本会计环境,环境效益核算。这种传统的财务仅占递耗资产核算,并会放弃环境资产的做法外会计制度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能真实地反映了公司的资产总额,产品成本核算不实,资源和产品价格低,等等。

1.1.2研究的意义 从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如木材,草)的分析的角度来看,如果可再生资源和自然生长的范围内控制的,虽然总体上来看,该资源的存量是不资源的利用会减少,但这部分资源公司已经消耗了企业的消费,使得它失去了它的价值在其它项目中使用,存在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毫无疑问,这部分费用应该转移到产品成本构成的产品成本的一部分。特别是,如果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能源和自然增长率的利用率超过了资源,所以它会像一个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燃料,矿物) ,随着采矿,挖掘工作开展逐渐消耗以及耗尽。随着其价值的减少会逐渐降低资源股,所以他们应该被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构成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否则,所产生的费用核算不完整,会计本身的会计及也反映了缺乏保护功能。无论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还是从提高会计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会计职能,环境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效用的有形资产,应充分反映在会计账簿,你可以说,环境资源纳入核算系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要解决新能源会计研究中的碳排放核算的问题。会计核算碳排放量目标的新能源企业应承担的环境责任的活动,所有的环保活动和企业融资活动,应纳入新能源的碳排放占复式记账系统,并保持与现有的财务会计系统的兼容性。在主体上,集环保支出,环境效益,环境资产的四个主要账户的环保责任,并设置账户的明细按照公司参与环保活动的内容的复式记账法与企业融资活动无关的环保活动或暂时,那么该组织的目的,需要有一个单式簿记。研究框架,对新能源的碳排放占识别过程中的问题,影响确认为确认条件的各种因素的详细描述,第一讲是一个先决条件会计计量。经过新能源会计确认条件的碳排放量来分析和阐述,本文着重于新能源会计计量的条件下,结合实际案例及其扩展应用分析的碳排放量。

1.3.2 研究思路 根据论文研究的相关范围,采用文献查阅法和归纳分析法收集整理与低碳环境下企业环境会计相关的专业著作、行业报刊等资源材料,综合各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结论和建议,注重对实证的研究,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参照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了解一些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近年真实情况,总结其特点,以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运用计算机等相关技术设备,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要研究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行实证研究;

结合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归类和分析,为解决低碳时代下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2 理论概述 2.1会计信息披露的涵义 会计信息披露是股票发行公司和证券交易所按照国家规定,上市公司在判断一个行为中获益的投资者的重要信息。凡股东,债权人或潜在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影响,作出理性的判断对公司的当前和未来,进而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信息,按照规范的标准应予以公开。根据规定,该信息必须公开披露的公司,包括财务报表,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

2.2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 首先,向主管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外部单位和部门提供信息。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使上级部门了解业务表现,财务状况的全面了解和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引导,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轨道,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不同的潜在投资者经营业绩,财务实力对比分析,以确定其投资和贷款的方向,以降低投资风险,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二是财务会计报告的国家的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一步通过汇总财务报表,便于掌握该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步,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政策和经济决策的信息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来源;再次,提供必要的信息工作者内部的业务部门经理。

通过财务会计报告,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经济活动的单位,所有的财政收入和经营活动的单位的优势分析财务业绩的,查明原因,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努力改善管理,以正确操作的财务决策,提高经济效益。数据工人各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也通过了财务报表提供,管理活动,以更好地参与单位,最后,以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编制和提供有用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以便通过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源的合理配置手段的用户,促进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的有效运作,促进了有限的社会资源。

2.3 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2.3.1 现实可操作性原则 无论多么完美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设计,如果脱离实际,超出了设计模型中现有的理论和实用技术是毫无价值的。因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理论,还应注意其实际可行性。应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设计,了解和分析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真正的环保问题和要求,根据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需求,同时考虑到现有财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2.3.2 适用性原则 有用性也被称为信息的适用性。所提供的信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含量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如果设计模型,其内容不能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没有意义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应该是信息的使用者而言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对使用者有用,可以帮助用户作出判断及相关事宜作出决定。

2.3.3 可理解性原则 可理解性是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所提供的信息不但要有充实内容,而且易于信息使用者理解。这个披露模式的内容包括环境财务要素信息、企业环境绩效信息及其他环境方面信息,有些内容可以量化,有些内容需要文字叙述,这就要求内容尽量易懂,有专业术语的地方需要解释和说明。特别是目前我国环境会计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信息使用者对环境方面的一些标准还不了解,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输出的内容应符合信息使用者的现状。

2.3.4 成本效益原则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和监督企业的目的是充分反映环境成本,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考虑到环境成本和效益,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过高,披露披露后成本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少有企业将积极开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从经济条件在这个阶段来看,为了合理地充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出需要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收集,研究和计算方法,成本比较高,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负担得起的。因此,披露在设计模式中的环境信息,我们应该考虑到经济和环境效益,获得尽可能少的成本更好的整体效率,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如果披露的成本太高,您可以在低成本的形式考虑的披露,然后用最完美的方式披露条件成熟。

3 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1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比例较高但质量较差 企业主动披露的认知度较高。但其透露,如145公司没有披露环境法的违反情况的质量差;仅仅只有两家公司在环境报告的形式进行了新能源的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比例显著降低;以上20家公司说明只是说如果事情发生在环境污染的列表是严重的企业列,也没有披露任何相关环境信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要求充足率的要求必须披露对上市公司的所有财务资料全部细节,从而使用户能够充分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中列出的信息,操作和案件的现金流量产生,不得隐瞒或忽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一直以来,中国的上市公司披露有关的许多问题的存在充分的信息。许多公司经常使用回避方式,使该公司披露的信息,甚至过度投机,对公司轻描淡写的有害信息,在传球,甚至还有那些谁选择不透露显著事件误导投资者。

3.2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不规范 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规范,造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占比较乱,乱,差的可比性的。目前,由于缺乏相关标准作出的披露表格的规定,无论是在样本公司披露的补充报告模式,或者使用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只有两种形式的使用相对比较规范的环境报告的形式。该报告的内容是完全按照自己的特点,并确定从公司自己的偏好信息,缺乏标准化。大多数公司都在叙述方式预购从表6中披露环境信息可以清楚地看到的定量信息严重不足。对于定量环境会计信息,同时也作为一个传统的财务会计问题来处理他们的。例如,大多数的绿化,污水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是体现在票据的有关鼓励时间表,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补贴都反映在财务报表附注的政府补贴,而该等环保设备,环保工程投资等日程安排在附注中的时间表反映了这些问题,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般比较进步无法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环境。

3.3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规范 通过对186家样本公司2010报告的统计分析发现,披露环境信息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比如,各个行业的会计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上市公司之间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差别也很大,披露的信息未能保持较好的一贯性。一方面披露的众多环境信息主要为历史信息,多是对过去发生的环境事项进行反映,有的公司披露的不全面,有的则仅仅只是简单地提及了部分环境信息,很少有公司对所承诺的环境保护方针及措施,比如绿化、排污费、清洁能源费等;

另一方面,环境信息的披露内容趋于模式化,如几乎所有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书中披露时都是在第四章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中对环境信息进行的披露,而且几乎都是格式性文字,对环保风险都总结为当前面临的环保风险是国家可能提高环保标准致使公司的费用、成本增加等等文字性叙述,缺乏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

对于所披露的某一环境事项可能产生的后果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使得所披露的环境信息缺乏一定的相关性,信息使用者很难有效的借助于现有的环境信息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判断和决策。最后,会计披露的环境信息未经有关机构鉴定和审计,可靠性也难以保证。

3.4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意识性较差 综合浙江省内这些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信息来看,系统、全面地介绍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多,反映具体环境措施的就更少。预测性财务信息是用来表明公司未来的发展和业绩的可能性,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编制有助于投资者从长远的角度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有一个了解,从而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良好谨慎的财务预测信息可以不让投资者的预期报酬落空,从而降低投资风险,进而弥补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投资者可以通过管理者编制的预测财务信息看到未来的发展情况,提高了财务报告的有效性。

但是我国目前没有对上市公司编制预测性财务信息作出强制性要求,所以对预测性财务报表没有统一的编制格式、内容和编制方法。很多上市公司就因为这样而夸大描述自己公司前景,从而达到筹资目的。除此之外,披露的环境信息实用性也较低。多数上市公司主要是反映了过去发生的环境事项,如排污费、绿化费、环保认证、环境整治支出、环境设备投资等等,这些信息大部分都对企业经营状况没有重大影响;

而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环境信息,如环境诉讼、奖罚、环保投资等事项,尤其是负面的预测性信息披露较少,几乎没有提及的。还有部分企业制定了相关制度却没有执行,如兔宝宝在内部控制报告中披露制定了《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制度》,但却未见有其任何披露内容,栋梁新材也是如此;

雅戈尔虽然按照要求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书,但其中却看不到任何有关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4 上市公司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影响因素 4.1企业品牌形象的考虑 通过研究已经进行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145家企业情况来看,除了国家强制性规定范围内必需的企业发布外,还有一批是企业自愿披露的情形。如占比重达到7.64%的服装纺织业有11家企业进行了披露,而样本中的服装纺织业一共只有11家,披露的企业占其行业总数的比重为100%,可见这个行业的比重还是较高的,而进一步查看其披露的企业名单可以发现,有浙江富润、雅戈尔、报喜鸟、杉杉股份、航民股份等,可以看出,基本上是名牌企业。另外还有机械制造业的63家企业也是如此情况,在共有86家企业的样本总数里,进行披露的企业就有63家,占行业企业总数的73.26%,比例也是较高的,其中也不乏一些名牌企业。因此,可以认为,企业品牌效应对其环境信息的披露存在一定的积极关联影响性。

4.2信息披露成本的影响 纵观各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或者说未披露的企业,其会计报告的报出,一是要经过很长时间鉴证,二是都要有一定的审计支出费用。从上市公司实际来看,每个公司所花费的该项支出都在几十万元之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加速上涨趋势。由此也可以看出,如果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或者环境报告,理应有着与报告鉴证业务类似的费用支出,而这项可有可无的支出,对一般中小上市公司来说其实也算是实实在在的“不必要”支出,如果其不发布此项报告则无须支出,在目前国家没有强制规定披露义务的行业中,此项可有可无的支出无疑会让部分企业有节省资金而不予披露的想法。如,兔宝宝及栋梁新材两家上市公司仅仅只是在内部控制报告中稍带的提到了制定《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制度》,至于如何披露,何时披露,则没有提及,而且公告的当年也未进行相应披露。

4.3国家强制披露义务的制约 在已进行了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145家上市公司中,有105家是国家强制要求进行披露的,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药、化学制品、部分机械制造业、有色金属业及综合类企业中。由此可见,当国家有强制披露要求时,各重度污染行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更为关注,相应的其披露的范围及广度都要比没有强制性披露要求的企业高。

4.4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本文所选择的186家样本中,披露环境信息的有145家,这其中除去国家强制披露要求的企业外,自愿进行披露的企业占到了40家,占比达到了27.78%。如横店东磁、华峰氨纶等公司,不但在社会责任报告书中进行了环境信息相关披露,而且还对环境成本、费用的计量进行了部分披露,对“三废”管理情况及环境管理绩效指标对比进行了相关披露,这些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可以加强公众对上市公司环保责任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个更清楚的了解。也可以看出该部分企业勇于披露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可能对社会造成的环境影响,较好满足了广大民众的知情权,这无疑会提高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公信度,而反过来企业的公信度较大的提高又会推动民众会有更多购买该企业产品的意愿,这其实是一个企业与社会双赢的过程。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5.1加强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法规建设 由于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社会性很强,加上我国企业及公众的环境意识较为淡薄,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组织体系:建立起一套包括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市场交易组织部门和行业、中介机构及投资者利益保护组织等在内的证券监管组织框架体系,从体系上保证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的严格实施。一方面,中国证券期货业的专业监管机构是中国证监会,各地的证管办是证监会的派出和下属机构,证券市场的监管应该以这两级机构为主线,依照证券法规纵向实施。另一方面,其他关联部门依照其专业性法规实施横向监管。此外,各行业内部施严格的自律管理,从而形成纵横交错、分工明确、相互协凋、结构严密的证券市场监管组织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培养证券市场参与者的法制意识:要减少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的频率,其关键在于严格执法。所以,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应增强主动监管意识,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督检查办法。证监会除加强审批控制外,还要加强跟踪监管,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该从严处理。对于违规者一律严惩不贷,该罚款的罚款,应该给予以刑事处罚的予以刑事处罚。同时应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对违规单位、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曝光,以此为戒,提高证监会的威慑作用,从而有效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 目前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推行应主要依靠政府。因此,应修改我国《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有关内容在专门章节予以增加,同时可以修订会计准则,增加相关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并配套环境会计核算办法,让上市公司财务人员有法可依。

5.2完善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我国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应当是全方位的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 ,不仅包括环境会计信息,还应包括非财务环境信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无处不在的独特的职业优势,以及法律赋予的特别权利,把第一时间得到的消息传递给社会以促进信息的对称,特别是把消息传递给社会监管体制的各个层面,使各种制衡机制能无间地合作有效地运转,迅速达到约束和控制的效果。

如果说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保障机制,那么高效有用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外在保障机制,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所以本文提出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如果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脱钩”,避免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就必须从实质上将会计师事务所改制为由注册会计师出资发起设立,承办业务并负有有限责任的社会中介机构,形成自主执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机制。否则会计师事务所就很难以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做出独立、客观、公正的鉴证服务。另外一个方面,面对国外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日益全球化,我国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大力提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联合,只有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力量的加强,才能为高效地完成大型、超大型企业集团的审计业务提供保障,才能增强其独立性及其防范风险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

由此,本文提出可以设立四种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一是以环境报告书的形式披露环境信息,此种形式应为企业首先考虑的披露方式,因其符合《上市公司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指引》中的披露文件要求;

二是以社会责任报告书形式披露环境信息内容,此种方式可以为企业考虑第二种方式的选择,因其也符合《上市公司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指引》中的相关文件要求;

三是编制单独的环境会计报告书,此报告书可以有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利润表、环境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等内容,此种形式国家目前还没有进行专门的规范,但可以借鉴国外相关做法;

四是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相关环境信息,主要应以附注报表的形式披露。

5.3加强监管提高环境信息的可靠性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失真与会计领域的诚信缺失有关,但是诚信的缺失不仅是会计领域仅有的现象,也不仅是会计人员仅有的现象,而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不仅要打造会计诚信,还要建立社会诚信,只有全社会做到诚实可信,才能够保证会计信息人员的守信,才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上市公司的 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具有跨部门性,无论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还是监管工作的具体执行都需要环保与证券等相关部门的相互合作。目前,上证所已发布了《上市公司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指引》,以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工作,而环保部业已推出了重点行业环保核查和环境准入制度,但是,如何能做到证券监管部门与环保部门相互配合以加强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并落到实处,还需要有一个相互协作的过程;

另外对于非上市公司的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目前来看还是一个空白,仅仅依靠环保部门的查处力度显然是不足的,在这方面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合作才能形成一股合力,以避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应在《上市公司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指引》中加入必要的信息披露报告的审计鉴证内容,以增加报告的公信度。

5.4 建立健全内部制度机制 首先,提高了独立董事制度,因为关键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板的透明度。虽然披露的信息网上,以解决成本分担的问题,但仍然不能从根本原则,这主要是与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利益信息优势和管理人员严重冲突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保证清晰度的信息及其他相关。由于历史的原因,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当有内部人员发生出生缺陷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导致关联交易的泛滥,母公司挪用资金现象的子公司的存在控制问题,失真和缺乏信息泄露问题非常严重。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监督从它传递给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优势,系统管理员,为全面,准确,清晰的信息披露提供了制度保障。虽然不属于会计信息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范围,但所有将发展作为其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是健全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信息披露提供了保证。

然后,要充分发挥监事会的职能。监事会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当我们的资产处置的会计制度或亏损的企业,土地价值核算,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是确定的,存货估值,长期投资的收益和损失处理的,更灵活的规定,公司决定人类的损益大的因素,所以很难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利润和损失。企业之间因收益和损失的会计处理不同,反映在缺乏可比性。目前不包括在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指导方针,故对母公司当虚假交易的公司数量报告的结果不能被删除的综合财务报表并无加重,因此,这些财务会计制度,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最后,设计合理的薪酬制度。独立董事,监事会对公司依恋感玩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优点,但也谨慎地使用这个机制,提高市场的所有方面,从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和信息披露。有效性。您可以执行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多头管理体制的改革。将证券监管部门应侧重于两个层面:第一,证券监管部门的央企。负责上市公司的国家目标,制定了统一的信息披露上市证券的市场政策和规范的监督;二,证券交易所,它会按照中央证券监管部门的规定,上市公司的日常活动和财务披露的具体信息详规;第二,建立上市公司的监察员制度的信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在该国的机构委派监察员信息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信息包括招股说明书,报告,报告,分红信息生成和披露监督权;第三,证券监管部门制定了一套财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实际的监管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坚决杜绝违规行为。

6结论 由于案例数据的匮乏,本文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一些理论性研究有待在实际中进一步进行验证与完善,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善理论知识结构框架,将研究模型深入到具体问题中去。由于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法制不断完善及新上市公司不断增多,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可能还会出现其他多样化发展,因而应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我国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虽然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共性问题,但从宏观角度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披露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相信随着我国各种法制的完善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终将可以更好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彩平.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 裴潇,董凤荃,黄玲.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化工行业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2013:12. [3] 方施.企业碳排放权会计核算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4] 张蔚伟.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5] 钱秀娜.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碳会计理论体系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12. [6] 格桑卓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7] 种振.企业碳排放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8] 王雪洁.我国碳交易核算体系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 [9] 白扬.我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10] 齐萱.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 [11] 林银良.碳会计核算体系的构想[D].集美大学,2011. [12] 鞠秋云.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13] 杜丽州.CDP框架下我国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探讨[J].绿色财会,2013,07:9-11. [14] 吴琳芳.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15] 李朝芳.四十年来西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回顾——基于需求与动机检验视角[J].会计论坛,2012,01:52-72. [16] 杨艾.低碳经济模式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通讯,2011,07:21-22. [17] 王萌,陈少敏.我国碳排放会计研究述评[J].中国证券期货,2012,06:119-120. [18] 郑雪莹.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回顾与评价[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04:113-119. [19] 刘海英.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25. [20] ACCA.Guide to Environment and Energy Reporting and Accounting, 2007:165-169. [21] Aerts. W.. Cormier, D.and Magnan, M.Intra-industry imitation i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11,(3): 29-31. [22] Barrutia5 J.M“ AguadoJ.and Echebarria,C.Networking for Local Agenda implementation: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s with Udaltalde and Udalsarea in the Basque autonomous community[J] Geoforum, Vol.2007,(8):33-48. 谢 辞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这篇毕业论文的就是我的舞台,以下的言语便是有点成就感后在舞台上发表的发自肺腑的诚挚谢意与感想:

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她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在闲聊中她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你,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她也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你。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许老师。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学长。正在撰写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助我搜集文献资料,帮助我理清论文写作思路,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学长的帮助表示真挚的感谢。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隔壁宿舍的舍友们。他们为我提供了写作论文的重要工具——电脑。甚至为了让我方便进出他们的寝室专门为我配备了一把钥匙,而且四台电脑的密码也都一一告知于我,任我选用,让很非常感动。对舍友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万分感谢。

第二篇: 阜康能源公司大气排放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生产过程中大气污染物质排放的控制管理,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减少污染排放总量,改善环境绩效,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各种废气、烟尘、粉尘排放的控制管理。

第三条 无组织排放:指没有通过烟囱或排气系统而泄漏的烟尘和有害污染物,均称无组织排放。

第四条 大气污染物:指在生活或生产的过程、设备、场所等向大气中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包括废气、烟尘、粉尘、有刺激性气味物质。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五条 安全环保处为本规定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制定与修订;负责年度气体污染物监测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负责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负责各部门大气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 质检中心负责根据阜康能源公司环境监测计划中各类原材料、大气排放物的监测分析、结果统计、分类建档,并严格按照监测计划中规定的时间将监测数据报送至安全环保处备案。

第七条 各处室、车间、中心依据年度环境监测计划及监测结果如实向本部门员工通报大气污染情况,负责本部门大气排放的管理;负责对监测数据中的不符合项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本部门的记录、统计、分析工作;负责本部门大气排放的污染预防、治理整改、持续改进方案的具体落实、实施工作;负责本部门内违规排放行为的查处。 第三章 燃料、燃气污染物排放的种类及控制方法 第八条 燃料燃气污染物的种类

(一)工业炉窑烟气:天然气转化炉、工业窑炉等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如:SO

2、NOX、烟尘等污染物。

第九条 燃料燃气污染物的控制

(一)天然气转化炉、工业窑炉等产生废气单元在生产使用时,应控制好炉温、风量,确保燃烧充分。具体操作执行岗位操作规程。

(二)技术处根据煤质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合理控制燃煤配比,改善燃烧条件,保证燃煤的燃烧质量,避免产生不完全燃烧现象。如:调节锅炉的送风量、均匀送煤、分段送风、提高炉膛温度、加快燃烧速度,以及在保证尽可能完全燃烧的前提下,降低过剩的空气系数。

(三)产生燃料废气的生产装置必须采用先进的脱硫、除尘技术和装置,在生产装置正常运转的同时,确保其配套的环保设施正常运转,避免超标排放。环保装置的操作具体执《阜康能源公司环保装置与设施运行管理规定》。

第四章 气体污染物及其控制方法

第十条 工艺排放气体污染物包含各生产装置日常排放、异常泄漏及事故状态下排放的各类工艺废气,包括电石破碎及上料过程中的粉尘;氯乙烯变压吸附尾排VC;离心干燥尾气VC、粉尘;盐酸降膜吸收装置异常排放的HCL;氯气尾气吸收塔异常排放的CL2。

第十一条 工艺排放气体污染物的控制方法

(一)各车间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尽量避免非正常状态下工艺废气的排放。

(二)各车间在产生工艺废气的装置正常运行时,应确保其配套的环保装置正常运行,避免超标排放。

(三)各车间进行技术改造、扩产扩能的同时,应保证到生产装置与环保设施负荷相匹配,确保各环保装置满足生产负荷的要求,避免超标排放。

(四)各车间在开、停车过程中,应确保环保设施优先于生产装置开车;后于生产装置停车,减少或控制废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五)各处室、各车间技术管理人员应通过合适的废气治理技术将排出的污染物进行收集和处理,如选择采用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膜分离法等技术减少其对大气的污染。

第十二条 无组织排放的气体污染物及其控制方法

(一)凡不通过排气系统而泄漏的烟尘、生产性粉尘和有害污染物的气体,均为无组织排放的气体污染物。

(二)无组织排放气体污染物的控制方法

各部门应对无组织排放的气体污染物质进控制和管理,可采取喷淋、除尘、吸收、隔离、等方式,减少对大气产生的环境影响。

第十三条 交通运输产生的气体污染物及其控制方法

(一)由交通运输工具在界区内排放或产生的气体污染物。

(二)由污染物产生部门对拉运车辆、容器进行检查,要求拉运车辆具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同时在装卸过程中,需做好污染物防挥发、防扩散措施,提前开启环保抽空设施,避免拉运的危化品泄漏、挥发、扩散,污染周围环境。

第十四条 生产异常、紧急、事故状态下造成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时,排放部门必须及时进行生产运行调整,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控制污染物排放,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具体执行阜康能源公司各类应急预案。

第五章 大气排放的监测与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安全环保处根据各大气污染的治理情况,细化公司制定的次年年度环境监测计划,并监督检查各车间、处室的执行情况,做好与公司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第十六条 在日常工作中出现超标排放、无组织排放、异常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时,由排放部门负责落实治理整改工作并及时报至安全环保处,对处理、整改困难的事项,安环处将报至公司安全环保部协调解决。

第十七条安全环保处负责对大气的排放、治理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超标排放、无组织排放、异常排放的部门进行查处,具体执行《阜康能源公司安全环保管理考核细则》。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阜康能源公司安全环保处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定与公司相关制度相抵触时,按公司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规定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城市规模城市化率与碳排放关系论文

一、引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认为,人类活动“极其可能”是20 世纪中期以来观测到的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其面积只占地球表面面积的2%,人口占总人口的50%,但温室气体排放却占总量的70%。因此,城市化和碳排放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文献对城市化和碳排放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围绕城市化率和环境的关系,考察人口城乡分布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二是围绕城市规模和环境的关系,探寻对环境最有利的城市规模。

从城市化率的角度, 多数文献认为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针对中国的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在碳排放影响因素中处于主导地位。薛冰等利用112 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发现, 随着城市化率上升,人均碳排放量逐步增加。城市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是人口城乡结构变化所引发的生产与消费行为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化带来了高能耗和相应的高碳排放。但是,城市化也可能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可能的途径是:城市化使产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得到更合理调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城市高度集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形成能源消费的规模效应,降低人均能源需求; 城市化有利于环保科技创新,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可能。王子敏和范从来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 发现城市化和能耗之间符合倒N 形曲线, 城市化所导致的能耗由降到升的拐点出现在城市化率为27.3%,能耗由升到降的拐点在城市化率为76.2%。王钦池和王芳也注意到了城市化率和碳排放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对于城市规模和碳排放关系的研究是在最优城市规模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最优城市规模理论主要是基于城市成本—收益的理论和经验研究。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最佳城市规模理论的研究重点从成本收益的经济角度转移到城市规模和环境质量的关系。Capelb 和Canagni 从人均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的角度探讨了最优城市化规模问题,认为城市负荷效应与城市规模呈正U 型曲线关系。王桂新和武俊奎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发现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得碳排放强度上升。许抄军认为中国的城市规模和资源消耗之间的经验模型为正N 型曲线,最优城市规模为1060 万人。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过大规模的城市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城市乃至特大城市不断涌现,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可见,已有文献对于城市化和碳排放(环境质量) 关系的研究是从城市化率或者城市规模的角度分别展开的。基于城市化率的研究为从宏观角度认识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有益启示,基于城市规模的研究则为认识城市影响环境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依据。然而,城市化是一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相互作用过程,仅仅从城市化率或者城市规模一个角度难以完整揭示城市化过程对碳排放的影响。本文的目的是把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解为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两个因素,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城市化和环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相互协调的角度提出推进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二、模型和数据

1.模型设计

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进程的两个基本指标。大量研究证实,城市规模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有密切关系,在既定的城市化水平下,城市资源过于分散或者过于集中都会导致效率损失。而城市化率是对城市化总体水平的衡量,可以反映不同规模城市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两个维度考察城市化和碳排放的关系。假设某个地区的总人口为p,有a 和b 两个代表性城市,规模分别为sa和sb,城市化率为u。容易理解,城市a 和b 对该地区人均碳排放量的“贡献”是城市规模及其占全国人口总量比例的函数。

模型的因变量是人均CO2排放量,用以衡量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自变量包括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其中,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采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百分比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本文把城市分为5 个规模等级,分别为1000 万人以上、500 万-1000 万人、100 万-500 万人、50 万-100万人、50 万人以下。除了上述自变量外,已有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技术、人口密度等对碳排放有重要影响,本文把上述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是人均国民收入。考虑到城市化、城市规模和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性,当仅把人均国民收入的一次项纳入模型时,可能把人均GDP和碳排放之间的曲线关系“转嫁”给城市化因素,从而无法体现城市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作为对比,在模型中分别对人均GDP 的一次项和二次项进行回归。技术因素用单位GDP 的CO2排放量表示。所有原始数据均以自然对数的形式纳入模型。

2.数据来源和描述

本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数据库。样本期为1960—2009 年。其中,城市化相关数据来自联合国数据库,其他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人均GDP 和人均国民收入以2000 年不变价格美元表示。剔除有缺失值的样本后,最终包括161 个国家的6361 个观测值。其中,高收入国家44 个,中等收入国家85 个,低收入国家32 个。

3.模型形式确定

本文使用的是面板数据,同时具有截面维度和时序维度的特征,包含了个体、时间和指标三个方向的信息。因此需要对模型设定形式进行假设检验,以确定其属于不变截距模型、变截距模型还是变系数模型。本文考察的是161 个国家的数据,各国的碳排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都有差异,理论上选择回归模型时应体现个体差异。样本期较长(50 年),时期变更所产生的影响应予考虑。因此,构建同时含有个体和时期效应的双向效应模型是理想的选择。经F 检验,证实选择双向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是合适的。

三、结果和分析

为了比较不同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不同的模型。模型①和②考察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两个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模型③和④考察城市规模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模型⑤和⑥考察城市化率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为了考察收入水平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模型①③⑤含有人均国民收入的二次项和三次项;模型②④⑥中只含有人均国民收入的一次项。所用软件为Eviews 7.2,结果见表2。

1.城市规模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

模型①和②的结果均显示,城市规模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以50 万人以下规模的城市作为参照组,500-1000 万以及1000 万人口以上规模城市占城市人口比重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 这说明500 万人口以上规模城市的碳排放压力大于参照组; 而50-100 万以及100-500 万人口规模城市的回归系数为负值, 说明其碳排放压力小于参照组。进一步对比,人均碳排放压力最小的是100-500 万人规模城市,其次是50-100 万人规模城市,1000 万以上人口规模城市的碳排放压力最大。

对比模型①和②以及模型③和④结果发现,收入水平以一次项形式还是多次项形式纳入模型,城市规模的回归系数的符号没有变化,但是回归系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人均收入水平以一次项进入模型时的系数的绝对值大于以三次项形式纳入的模型。其原因在于,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规模也越大。当考虑经济水平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时,城市规模的系数反映的是城市规模本身对碳排放的净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以有人均国民收入三次项的模型结果作为分析依据。

进一步,为了估计对环境最优的城市规模,取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均值作为城市规模的近似值。根据样本计算得到,50-100 万的城市平均规模为68.8万人,100-500 万的城市平均规模为196 万人,500-1000 万城市的平均规模为720 万人,1000 万人以上的城市的平均规模为1650 万人。规模在50 万以下城市的平均规模取25 万人。

基于模型①(考虑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两个因素)和模型③只考虑城市规模因素)的不同等级城市规模与碳排放系数的关系曲线。结果显示,三次曲线的拟合效果优于一次和二次曲线。这表明,城市规模和碳排放呈倒N 型曲线关系, 人均碳排放量最低的城市规模为300 万人,人均碳排放最高的城市规模为1300 万人左右。这与许抄军的结果接近。

2. 城市化率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

模型①②⑤⑥的结果显示,城市化率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影响。模型①和②同时把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纳入模型,城市化率的二次项的回归系数是正值, 这说明城市化率和人均碳排放量的关系是U型曲线。

3.控制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

所有模型的回归结果均显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碳排放强度与人均碳排放量都显著正相关,而人口密度与人均碳排放量显著负相关,这与已有文献是一致的。根据模型①的结果,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碳排放强度每变动1%, 人均碳排放量同向变动0.844%和0.936%。人口密度每变动1%,人均碳排放量反向变动0.279%。

收入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相对复杂。在模型②④⑥中,人均国民收入的一次项与人均碳排放量显著正相关;在模型①③⑤中,人均国民收入对数的三次项系数均为负值,二次项的系数为正值,因此理论上人均碳排放和人均国民收入之间为倒N 型曲线关系。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碳排放是单调递增的。对比看,当模型中只含有人均收入的一次项时,人均收入对碳排放的影响明显大于含有三次项时的影响。上述结果说明,在非线性假设下,经济水平对环境的影响小于线性假设。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已有文献在讨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碳排放关系时, 有的认为二者是倒U 型曲线,有的认为是N 型曲线, 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曲线,实际上都是涵盖了城市化和技术创新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并没有清晰地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或者消费水平)如何影响碳排放量。

四、基于碳排放约束的最优城市化路径

前面的分析表明, 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是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两个因素的综合效应。理论上把城市化水平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对环境是有利的,但是现实中城市化还承载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推进城市化仍然是一个现实的理性选择。既然城市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难以避免,如何实现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均衡,从而把城市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减少人均碳排放量,可行的路径是把城市规模扩大,但是其扩大程度是有上限值的,并非城市规模越大越好。换言之,在既定的城市化状态下,城市规模的扩大是有条件的。显然,由于城市规模、城市化率、总人口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基于人均碳排放最小化的目标,需要在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之间寻求平衡。

五、总结和讨论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这种认识已经成为共识。然而, 对于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城市化影响气候变化的机制,已有研究尚存在明显不足。特别的,城市化的环境效应是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化率提高的综合结果,仅以城市化率或者城市规模都不能完整揭示城市化过程影响环境的内在机制。基于上述背景, 本文利用近半世纪(1960—2009 年)161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把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解为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两个因素,揭示了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城乡分布和城市内部结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理论上存在对环境最有利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城市化路径应该实现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的相互平衡。

本文的结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远未完成。中国已经明确把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对于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究竟是优先发展小城镇还是发展大城市,长期以来都存在较大分歧。本文的结论显示,从减少碳排放的角度,城镇化发展不能简单地说优先发展中小城镇,或者优先发展大城市,而是应该统筹考虑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总体水平两个因素,这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原则。

第四篇:北京市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丰富本市碳排放权履约方式,规范重点排放单位使用经审定的碳减排量履行年度碳排放控制责任的行为,依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政发[2014]1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重点排放单位使用经审定的碳减排量抵消其部分碳排放量的活动。

第三条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本市碳排放权抵消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与监督管理。

市园林绿化局负责本市林业碳汇项目的综合协调与监督管理。

第四条 重点排放单位可使用的经审定的碳减排量包括核证自愿减排量、节能项目碳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经审定的碳减排量可抵消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第五条 重点排放单位用于抵消的经审定的碳减排量不高于其当年核发碳排放配额量的5%。

第六条 重点排放单位可用于抵消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应同时满足如下要求:

(一)2013年1月1日后实际产生的减排量;

(二)京外项目产生的核证自愿减排量不得超过其当年核发配额量的2.5%。优先使用河北省、天津市等与本市签署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建设、大气污染治理等相关合作协议地区的核证自愿减排量;

(三)非来自减排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SF6)气体的项目及水电项目的减排量;

(四)非来自本市行政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固定设施的减排量。

第七条 重点排放单位可用于抵消的节能项目碳减排量应同时满足如下要求:

(一)来自本市行政辖区内2013年1月1日后签订合同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或2013年1月1日后启动实施的节能技改项目;

(二)须是实际产生了碳减排量的节能项目;

(三)碳减排量按照节能项目连续稳定运行1年间实际产生的碳减排量进行核算;

(四)重点排放单位实施的节能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除外;

(五)未完成国家、本市或所在区县上年度的节能目标的单位实施的节能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除外;

(六)试点期节能项目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改造、建筑节能改造等,且采用的技术、工艺、产品先进适用,暂不考虑外购热力相关的节能项目。

第八条 重点排放单位可用于抵消的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一)来自本市辖区内的碳汇造林项目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

(二)碳汇造林项目用地为2005年2月16日以来的无林地;

(三)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于2005年2月16日之后开始实施;

(四)项目业主应具备所有地块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据,如区(县)人民政府核发的土地权属证书或其他有效的证明材料;

(五)项目应取得市园林绿化局初审同意的意见。 第九条 核证自愿减排量按照经备案的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进行计算,并按照《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的相关规定进行申报、审定和核证。

第十条 用于抵消且符合条件的节能项目需向市发展改革委申报,申报材料包括:

(一) 节能项目概况说明;

(二) 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 由节能量审核机构出具的节能量审核报告;

(四) 由市发展改革委备案的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 查机构出具的项目碳减排量核证报告。

项目节能量审核依据为《节能量审核报告编制指南》(工业、非工业);项目碳减排量核证依据为《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京发改规〔2013〕5号)。节能项目的碳减排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碳减排量(tCO2)=各种能源节能量(tce)转换系数(tCO2/tce)i 第十一条 用于抵消且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项目需由市园林绿化局初审后向市发展改革委申报,申报材料包括:

(一)项目备案申请函、申请表,市园林绿化局初审同意的意见;

(二)项目概况说明;

(三)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项目可研报告审批文件、项目核准文件或项目备案文件;

(五)项目环评审批文件;

(六)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

(七)项目开工时间证明文件;

(八)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编制的项目设计文件;

(九)按照《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的相关规定出具的项目审定报告、监测报告、核证报告。

第十二条 市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对节能项目和林业碳汇项目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在市发展改革委网站上对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碳减排量核证报告公示5个工作日。市发展改革委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碳减排量进行确认。市发展改革委可按照一定比例对项目碳减排量核证报告进行抽查。

第十三条 市发展改革委确认项目碳减排量后,用于抵消碳排放量的节能项目业主应在本市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簿中开设账户。市发展改革委向所属项目账户签发经核证的减排量。

市发展改革委确认项目碳减排量后,用于抵消碳排放量的林业碳汇项目业主应在本市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簿中开设账户,并按照《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项目备案。市发展改革委向所属项目账户预签发60%的经核证的减排量。

第十四条 本市林业碳汇项目在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后,项目业主应在10个工作日内申请在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将与预签发减排量等量的核证自愿减排量从其项目减排账户转移到其在本市的抵消账户。

第十五条 核证自愿减排量信息可在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查询。节能项目碳减排量信息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有限公司网站发布。本市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信息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有限公司和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网站发布。

第十六条 用于抵消的核证自愿减排量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要求在指定的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用于抵消的节能项目碳排放量、本市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可在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

第十七条 重点排放单位在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其排放量时,应向市发展改革委提交抵消申请及相关材料,市发展改革委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符合条件的允许抵消。

第十八条 抵消过程中相关机构和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九条 本办法涉及的术语具有如下含义: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转换系数是指将用于抵消碳排放量的节能项目的节能量(标煤量)转换为碳减排量的系数。

分品种化石燃料节能量的转换系数为:标煤的热值(kJ/kgce)×化石燃料单位热值含碳量(tC/TJ)×化石燃料碳氧化率×44/12×10,具体参数的确定参考《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

对于热力节能量,如果节能形式对应的是化石燃料的节约量,则转换系数采用分品种化石燃料节能量的转换系数;如果节能形式对应的是热量的节约量,则转换系数为标煤的热值(kJ/kgce)×热力供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tCO2/GJ)×10,热力供应的排放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最新数据。

电力节能量的转换系数为电力消耗间接排放系数/电力折标煤系数。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期间有效。

-3

-6

第五篇:低碳排放

低碳住宅技术体系框架及减排指标之低碳排放

—光污染防止技术

2、使用室内空气净化机或安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自动测定二氧化碳浓度。

提升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

—门窗隔声控制和隔墙的隔声性能,宜采架空楼面隔绝楼板撞击声—管道隔声控制应在塑料下水管道外包裹

—设备隔声控制隔声材料,减少水锤噪声;

采有效措施降低设备和通风管道噪声。

—通风夹墙

新建小区中安装新风置换

空气质量控制设备的家庭应超过70%。

—带热交换新风技术新风量到达每人每小时30

—地理管道通风技术立方米或每小时置换室内

空气的1/2.。

新建小区采用有机垃圾生

—垃圾压缩集中转运技术化处理设备,垃圾就地减

—垃圾收集处理系统量超过60%。

—垃圾管道输送技术 —垃圾粉碎管道排放技术

上一篇:脱贫攻坚督查情况反馈下一篇:童年的发现微型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