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调查报告

2022-07-11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农业企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农业企业调查报告

农业企业创新能力调查问卷

1.企业名称:所在地:

企业的主经营范围联系方式:

2.企业的注册资本:()

A.10万元以下 B.10~50万元 C.50~100万元 D.100~500万元 E.500万元以上

3.企业的注册年限()

A.0~2年B.3~5年C.6~10年D.10年以上

4.企业的机构类型()

A.私人企业B.国有企业C.其他企业

5.企业现有的职工人数()

6.贵企业是否有独立的技术(产品)的研发部门()A.有B.没有

7.贵企业技术人员有()人。其中有中专学历的( )人,大专学历的有( )本科学历的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得有()人,科技人员()人,管理人员()人,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不需要太准确,估计个大概人数即可】

8.贵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主要途径是()

A.外购B.租赁 C.独立研发 D.外购后自主改进

9.贵企业主要研发形式是()

A.自主研发 B.合作研发 C.委托外单位研发 D.其他形式

10.贵企业每年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总投入是()万元,占总企业总收入的比重是()%。其中企业自筹金占()%,外借资金占()%,政府补贴占()%。

11.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希望得到政府的哪些支持?请予以文字说明:

【本调查不需要特别准确的结果,只需填写大概数据即可】

第二篇:农业龙头企业调研报告

南雄市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

专业村调研报告

南雄市有毛竹、丛生竹、黄烟、白果、生猪、优质稻等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依托这些生产基地,先后成立了相关的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将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村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龙头企业情况

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有五家:广东翠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友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烟草南雄市有限公司、韶关珠玑纸业有限公司、南雄市利民肉联厂。其中广东翠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金友集团有限公司是省级龙头企业,其余三家都是市级龙头企业。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

4.498万户,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80元。这些农业龙头在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企业技术含量低,以消耗当地资源进行初加工为主。

五家企业都不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以消耗当地的农产品、林业资源为主。有三家(南雄市利民肉联厂、广东烟草南雄市有限公司、广东金友集团有限公司)以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或直接销售原材料为主;有一家(广东翠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林场,以销售木材为主;还有一家(珠

1玑纸业)是造纸厂。只有2家企业配备了专职研发人员,且研发经费少(共计13万元)

(二)企业标准化生产意识薄弱。

五家企业中有两家企业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只有烟草公司一家建立了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有2家企业没有品牌,主营产品只有金友公司的优质稻进行了有机食品认证,还获得过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其它公司无一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三)企业投资融资金额少。

五家企业中只有金友公司一家新增投资额100万元,其余企业新增投资融资幅度不大。

(四)企业产品单一。

五家企业产品单一,相对而言市场风险也较大。五家企业中除广东翠屏实业有限公司外有四家企业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总收入的100%,广东翠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产品的销售收入也占到80%。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

我市自2006年6月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先后共有八十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其中种植业56家;林业2家;畜牧业15家;渔业2家;服务业4家;其他2家。这八十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成员2307人,注册资金2160.53万元。这八十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在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或执行监事,

制定了自己的章程,设有办公地点,绝大部分进入了经营运作,并取得了初步效益。并带动农户12092户农民脱贫致富。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1、组织形式较松散,服务协调能力较弱。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组建的时间不长,其组织比较松散,各项种养、加工、运输、销售的服务协调能力也较差,因而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经济实力较弱。目前,大部分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较弱,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差。

3、产品深加工的能力不强,食品安全意识较差。目前,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组织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和生产销售,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几个合作社产品申报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没有一家的农产品获得食品质量安全认证。

4、发展不平衡。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停留在一个组织形式上,自身组织、服务、协调的能力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不健全。有的专业合作社在提供优质的种子、种苗、信息、技术等方面做得较好,组织成员的效益则较明显。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1、认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大力宣传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广大农村干部对农业龙头企业、经济专业合作的重要性认识。

2、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的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的整体素质。各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两个方面的培训。一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合作社主任)的培训,这个培训主要是帮助他们提升世界经济大市场、产品档次高标准、生产经营高效益、多形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旅游观光农业、高科技含量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强合作社成员的服务协调能力;二是抓好合作社成员的生产技术培训班,邀请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为合作社组织成员办班上课,传授技术,提高他们的生产致富能力。

3、加强部门联动,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提供优质服务。由市委、政府牵头,加强农业、金融、环保、建设、交通、工商、税务、财政、质监等部门联动,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培训、信贷、环境保护、交通道路建设、工商注册登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扶持、产品质量认证等综合服务,确保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稳步发展。

4、实行重点倾斜扶持政策,;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夯实基础。各相关部门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农业扶持项目的前提下,把尽可能多的农业项目扶持资金,投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

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夯实基础。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资金。我市是一个较贫穷的山区县(市),财政不可能拿出较多的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此建议省、市、财政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对山区资金上的扶持。

6、健全奖励机制,制订奖励政策。建议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健全好奖励机制,制订好奖励政策和奖励办法,把奖励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由财政、农业部门牵头组织检查,对带动农户多、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表彰奖励。

二0一二年七月八日

第三篇:市农业龙头企业现状分析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好形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发展和培育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提高了效益农业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有家,比底增加家;年销售收入亿元,税利亿元,同比增长和。

一、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年以来,我市各级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中心环节来抓。几年来,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迅速扩大。年全市有农业龙头企业家,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年发展到家,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年以后,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市各级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比年增加了家,销售收入增加了近倍,利税增加了倍。同时,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平均每个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从年的万元增加到万元,增加了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各地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建设农业规模基地的同时,按照“围绕区域特色建龙头,围绕主导产业建龙头,围绕规模基地建龙头”的思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了各地农业龙头企业向主导产业聚集,区域化布局日趋明显,逐步形成了竹木(笋)、粮油、畜禽、蚕茧等四大农产品加工产业。目前,这四大加工产业农业龙头企业达家,占总数的,年销售收入达到亿元,占全市。在全市家年销售收入超万元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上述四大加工产业占家。在安吉县家农业龙头企业中,竹(笋)木加工企业占家。附全市农业企业分产业情况。

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按产业分类

企业个数个

年销售额万元

销售额 。

”等方式联结基地和农户,加快发展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通过“订单”“契约”等形式建立企业和农户的联结关系,引导和带动农民调整结构,克服盲目调整,有效地抵御了市场风险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年,我市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形式直接带动农户万户,联结种植和水产养殖基地万亩,分别是年倍和倍,基地饲养家畜近万头,家禽万羽。各县区都涌现了一批“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长兴县去年引进日商投资万美元兴办的英特茶业有限公司,利用老茶叶、夏秋茶等生产青蒸茶,引进万美元的现代化加工设备,年可加工干茶吨以上,有效地带动了茶农的增收。城区的中味酿造厂以“订单”的方式在八里店镇发展辣椒基地多亩,使农民每亩田增收近千元,今年辣椒基地发展到亩。长兴的梅源建立了青梅基地,国香建立了糯米基地,紫源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紫苏基地等等,这些企业通过建立生产基地,不仅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特色主导产业的培育,而且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如长兴梅农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按照青梅出口的标准要求,对低质梅园进行了改造,大面积发展了长农等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青梅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梅农的效益。紫源食品有限公司建立的千亩紫苏基地,农民全部按照外商提供的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管理,不仅使农民改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因此,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也带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⒋外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外向度提高。近两年来,各地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农产品出口贸易,大大加快了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速度,形成了一批出口创汇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年全市有外商投资的农业龙头企业家,引进外资近万美元,销售收入亿元。在全市家重点出口企业中,农业龙头企业占家。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出口创汇达亿美元,同比增长,高于全市外贸出口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全省平均水产高出近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竹木制品、皮革、蚕丝、兔毛、茶叶、青梅等出口创汇产业和产品,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我市农产品及加工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载体,大大促进了我市农业国际化、市场化的进程。

三、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不断拓宽,大大加快了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对照农业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企业与农户、基地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与周边地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不高,企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的多,大规模少,重复生产的多,产品互补的少,规模不经济现象突出。一是企业规模小,全市家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万元的企业只有家,仅占龙头企业总数的。除这家企业外,其余家龙头企业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为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仅拥有资产万元。部分企业产品结构雷同,生产水平低,在同一层次上争原料,抢市场。二企业生产能力小。全市家规模以上(万元)农业龙头企业中,平均年销售收入只有万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只占全省的,销售收入只占全省的。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下的家企业销售收入仅占全市,平均每家企业销售收入仅为万元,不及家企业销售平均数的二十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我市龙头企业绝大多数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不大,缺乏竞争优势。三是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低,由于企业规模小,导致整体装备水平不高,研究开发能力不强。多数企业为初加工产品,真正搞精深加工的不多。

到目前为止,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产品获省级以上名牌、金奖和著名商标的只有只,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很少,少数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也由于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市场难于开拓。全市能进入国内外绿色通道的只有长兴金巴开植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麦绿素”只产品。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创名牌意识不强,产品档次不高,科含量较低。农业龙头企业产品档次不高直接影响了对基地农户的带动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自身的经济效益,从而制约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⒉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基地还没有形成紧密型的利益机制,龙头与龙身、龙尾的脱节现象时有出现。用“订单”和保护价收购农产品、企业利润返回、农民入股等利益机制将农户、基地和企业联结成紧密型的“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近两年来,我市的少数农业龙头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农业龙头企业在品种、技术、资金等方面还很难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部分龙头企业的定位不明确,把与农户的关系看成是“市场博弈”、“价格博弈”关系,从表面上看,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从长远来看,任何一个产业都有是一链条,从原料生产、加工、销售,一环受损,满盘皆输,农业也不例外。相反因农民法制意识淡薄而毁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年安吉县溪龙乡从杭城引进一家发展蔬菜种植业的龙头企业,并在该乡订下了亩小辣椒种植合同,设置了保护价收购。但到收购时,市场销售势头一派红火,于是农民将辣椒直接出售给菜贩子,企业没有收到辣椒;等市场低迷时,又不按企业规定的规格采摘。结果该企业经营者在第二年就打道回府了。这个本该成为蔬菜专业村的新丰村,又回到了种植水稻的老路上。“订单”签订难、履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从总体上说,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还处于松散型的状态,企业对农户的带动力较弱。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制约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在地区和产业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农业龙头企业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可以看出农产品深加工的程度(见表)。从下表中反映出,市区各区除南浔区外,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要低于三县,特别是同德清县相比,差距更大。从龙头企业的个数和销售规模来看,

年农业龙头企业加工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百分比单位:

市区

德清县

长兴县

安吉县

城区

菱湖区

南浔区

开发区

产值比

目前三区和开发区(合计为市区)共有家农业龙头企业占全市的,但大多规模较小,年销售收入仅占全市。在

全市家市级以上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中,市区只有家。在产业之间,淡水鱼、蔬菜、肉类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在全市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从事上述产业的只有家。

第四篇:市农业龙头企业现状分析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好形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发展和培育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提高了效益农业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有372家,比2000底增加23家;2001年销售收入61.05亿元,税利4.15亿元,同比增长35.4%和72.2%。

一、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96年以来,我市各级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中心环节来抓。几年来,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迅速扩大。1996年全市有农业龙头企业213家,销售收入15.76亿元,实现利税1.09亿元。1998年发展到222家,销售收入25亿元,实现利税1.87亿元。1998年以后,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市各级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步伐加快。2001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比1996年增加了159家,销售收入增加了近3倍,利税增加了2.8倍。同时,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平均每个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从1996年的740万元增加到1641万元,增加了1.2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各地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建设农业规模基地的同时,按照“围绕区域特色建龙头,围绕主导产业建龙头,围绕规模基地建龙头”的思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了各地农业龙头企业向主导产业聚集,区域化布局日趋明显,逐步形成了竹木(笋)、粮油、畜禽、蚕茧等四大农产品加工产业。目前,这四大加工产业农业龙头企业达291家,占总数的78.2%,年销售收入达到53.3亿元,占全市87.3%。在全市15家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上述四大加工产业占14家。在安吉县140家农业龙头企业中,竹(笋)木加工企业占117家。附全市农业企业分产业情况。

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按产业分类

企业个数(个)

年销售额(万元)

销售额比重%

粮油加工

58

13670

222.

4竹(木)笋加工

15

5258409

42.

3畜禽加工

36

56487

9.3

蚕茧加工

42

81404

13.3

干鲜果加工

75699

0.9

蔬菜加工

7

4975

0.8

淡水产品加工

7

27337

4.5

茶叶加工

2

119050

3.2

种了种苗加工

21

9419

1.5

其它加工

18

11044

1.8

全市合计

372

治理发愣功526

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呈现的若干特点。

1、连接形式灵活多样。龙头企业与农业、农户的联接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主要有:(1)契约联结,即企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以契约的形式,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即订单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这是目前我市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2001年全市主要农产品订单面积达到91万亩,订单金额15亿元。象新市油脂有限公司、东立实业有限公司、长兴梅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直接与农民签订各种形式的收购合同,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市场的飞跃。今年新市油脂有限公司订单面积扩大到130万亩,不仅带动了全市“双低”油菜的发展,且对全省都产生了较大的带动作用。(2)租凭经营,即龙头企业通过付给农民一定的定金或报酬租赁农民的土地,农民按照企业计划进行原料生产,两者实现最大程度的联合与合作,如“万和”酱菜厂到双林镇黄泥兜村以220元/亩的价格租赁153亩土地发展蔬菜,设立酱菜粗加工基地。黄泥兜村无环境污染,双方合作良好,

成为“万和”发展绿色食品的一个理想基地;湖州城南农产品加工厂以530元/亩租凭570亩土地种植紫苏,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目前已发展到1100亩生产基地。(3)建立扶持保护机制,即龙头企业通过风险保障基金,实现农产品收购最低保护价制度,支持农民发展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稳固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德清县的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在全省建立“双低”油菜基地118万亩,以1.96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油菜籽5.52万吨,向农民让利698万元。莫干山食业有限公司在今年青梅价格下跌,市场低迷的定势下,仍以每吨高出市场价300元的保护价格收购,尽可能多地做出让利,适当增加农户收益,以利于稳定果农发展青梅的积极性。(4)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通过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龙头企业提高稳定的生产原料。如欧诗漫集团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联系珠农7.8万户,合同收购珍珠达330吨,金额达4亿多元,不仅解决了珍珠卖难问题,而且有效提高了珍珠收购价格,促进了农民增收。

2、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范围拓宽,产业链延长。随着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范围也由原来的单纯加工型向农业产前的种子种苗和产后的市场流通延伸。特别是在近年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中,涌现了一批种子种苗龙头企业,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效益农业具有十分明显的带动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市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力的特种水产、花木、畜禽等种子种苗龙头企业21家。湖州源泉水产有限公司在原有基础上投入2180万元,建成了南太湖水产高新技术园区种苗基地,去年繁育罗氏沼虾苗6.28亿尾,创产值1406万元;湖州景宝集团从去年开始与省谈水研究所合作,投入1800万元建立特种水产苗种繁育基地,今年繁育罗氏沼虾苗4亿尾,南美白对虾苗2亿尾,经济效益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在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方面,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力求在淡水鱼、青梅等加工率较低的主导产品上抓重点突破,目前,全市有青梅加工企业4家,特别是菱湖区去年引进台资,兴办了年加工淡水产品6000吨的湖州天旺食品有限公司,填补了我市淡水鱼深加工的空白。

3、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断增强。各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以“订单”等方式联结基地和农户,加快发展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通过“订单”“契约”等形式建立企业和农户的联结关系,引导和带动农民调整结构,克服盲目调整,有效地抵御了市场风险对农民增收的影响。2001年,我市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形式直接带动农户37.67万户,联结种植和水产养殖基地160.4万亩,分别是1996年12.4倍和10.5倍,基地饲养家畜近5万头,家禽435万羽。各县区都涌现了一批“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长兴县去年引进日商投资500万美元兴办的英特茶业有限公司,利用老茶叶、夏秋茶等生产青蒸茶,引进248万美元的现代化加工设备,年可加工干茶2000吨以上,有效地带动了茶农的增收。城区的中味酿造厂以“订单”的方式在八里店镇发展辣椒基地2000多亩,使农民每亩田增收近千元,今年辣椒基地发展到3000亩。长兴的梅源建立了青梅基地,国香建立了糯米基地,紫源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紫苏基地等等,这些企业通过建立生产基地,不仅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特色主导产业的培育,而且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如长兴梅农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按照青梅出口的标准要求,对低质梅园进行了改造,大面积发展了长农17等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青梅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梅农的效益。紫源食品有限公司建立的千亩紫苏基地,农民全部按照外商提供的管理方法进行科学管理,不仅使农民改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因此,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也带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4、外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外向度提高。近两年来,各地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农产品出口贸易,大大加快了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速度,形成了一批出口创汇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2001年全市有外商投资的农业龙头企业63家,引进外资近4000万美元,销售收入2.7亿元。在全市50家重点出口企业中,农业龙头企业占7家。2001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出口创汇达1.18亿美元,同比增长34.9%,高于全市外贸出口10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0.1%,比全省平均水产高出近7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竹木制品、皮革、蚕丝、兔毛、茶叶、青梅等出口创汇产业和产品,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我市农产品及加工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载体,大大促进了我市农业国际化、市场化的进程。

三、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不断拓宽,大大加快了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对照农业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企业与农户、基地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与周边地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不高,企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的多,大规模少,重复生产的多,产品互补的少,规模不经济现象突出。一是企业规模小,全市372家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只有15家,仅占龙头企业总数的4.0%。除这15家企业外,其余357家龙头企业2001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为9.6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仅拥有资产271万元。部分企业产品结构雷同,生产水平低,在同一层次上争原料,抢市场。二企业生产能力小。全市214家规模以上(5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中,平均年销售收入只有2690万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只占全省的3%,销售收入只占全省的2.5%。年销售收入500

0万元以下的357家企业销售收入仅占全市50%,平均每家企业销售收入仅为857万元,不及15家企业销售平均数的二十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我市龙头企业绝大多数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不大,缺乏竞争优势。三是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低,由于企业规模小,导致整体装备水平不高,研究开发能力不强。多数企业为初加工产品,真正搞精深加工的不多。

到目前为止,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产品获省级以上名牌、金奖和著名商标的只有14只,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很少,少数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也由于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市场难于开拓。全市能进入国内外绿色通道的只有长兴金巴开植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麦绿素”1只产品。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创名牌意识不强,产品档次不高,科含量较低。农业龙头企业产品档次不高直接影响了对基地农户的带动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自身的经济效益,从而制约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基地还没有形成紧密型的利益机制,龙头与龙身、龙尾的脱节现象时有出现。用“订单”和保护价收购农产品、企业利润返回、农民入股等利益机制将农户、基地和企业联结成紧密型的“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近两年来,我市的少数农业龙头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农业龙头企业在品种、技术、资金等方面还很难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部分龙头企业的定位不明确,把与农户的关系看成是“市场博弈”、“价格博弈”关系,从表面上看,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从长远来看,任何一个产业都有是一链条,从原料生产、加工、销售,一环受损,满盘皆输,农业也不例外。相反因农民法制意识淡薄而毁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99年安吉县溪龙乡从杭城引进一家发展蔬菜种植业的龙头企业,并在该乡订下了250亩小辣椒种植合同,设置了保护价收购。但到收购时,市场销售势头一派红火,于是农民将辣椒直接出售给菜贩子,企业没有收到辣椒;等市场低迷时,又不按企业规定的规格采摘。结果该企业经营者在第二年就打道回府了。这个本该成为蔬菜专业村的新丰村,又回到了种植水稻的老路上。“订单”签订难、履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从总体上说,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还处于松散型的状态,企业对农户的带动力较弱。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制约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3、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在地区和产业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农业龙头企业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可以看出农产品深加工的程度(见表)。从下表中反映出,市区各区除南浔区外,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要低于三县,特别是同德清县相比,差距更大。从龙头企业的个数和销售规模来看,

2001年农业龙头企业加工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百分比单位:%

市区

德清县

长兴县

安吉县

城区

菱湖区

南浔区

开发区

产值比

48.0

7.

335.7

102.3

29.

4213.7

11.8

107.

5目前三区和开发区(合计为市区)共有131家农业龙头企业占全市的35.2%,但大多规模较小,年销售收入仅占全市25.4%。在

全市12家市级以上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中,市区只有3家。在产业之间,淡水鱼、蔬菜、肉类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在全市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从事上述产业的只有1家。市区是淡水产品和重点产区,如果能解决淡水产品的深加工问题,改变一直以来水产品以鲜食为主的状况,农民年终的卖鱼难题将迎刃而解,渔农收入也将会明显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与效益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凡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和产业,效益农业的发展速度就快,水平较高,反之就相对较差。

总之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中加工企业数量不少,但极大多数加工能力比较低,因此农产品加工率提高不快,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率不到3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则达到70%-90%。除了竹木和蚕茧等产品外,其它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的加工率还很低。如我市的淡水鱼是全国三淡水鱼基地之一,但淡水鱼的加工仅刚刚破题;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50万亩左右,但以当地蔬菜为原料的蔬菜加工企业几乎空白,畜禽加工也仅东立实业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加工能力十分有限。由于食品加工企业发展滞后,加工率不高,因此以食品为主的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很大,一调就多、一多就贱,影响了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对策、建议。

1、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我市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要放在增加龙头企业的技改投入和精深加工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始终把企业技术改造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改造我市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今年市里计划对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营

养保健油等六个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列入全市结构调整重点技改项目,计划技改投入2.04亿元。同时市政府将重点扶持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的,在市企业创新资金中给予资金补助。鼓励农业龙

头企业与此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实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利用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快农业龙头加工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2、推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同农民的联结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业共兴衰”的经营指导思想,直接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由企业提供种子、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由农民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真正建立起企业与农民的紧密联结机制,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原料来源,确保基地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二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主要途径。它由农民自发组织,代表农民与龙头及农产品交易的另一方进行谈判。一方面可以减少农业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民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和保护农民的利益。针对当前我市多数中介组织名不符实的状况,要加强引导,规范管理、完善运作,不断增强中介组织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特别要引导协会内部通过统一品牌、联合营销、联户担保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三是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入世后,农产品加工面临的是更加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单个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将势单力薄。要适时把同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起来,建立行业协会,实现行业自律,防止企业间竞相压级压价、自相残杀,要通过行业内部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价格,一致对外,实现行业的自我保护,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品的质量优劣,成本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工原料的品质。农产品质量是加工品质量的基础。为此我市要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原料。要充分发挥现有粮油、畜禽、瓜菜、特种水产等六大种子种苗中心和三大科技示范园区的作用,积极引导新品种新技术来改造我市传统农产品、传统产业,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在抓好种子种苗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把抓好农产品卫生安全质量作为入世后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破壁垒、跨门槛”的突破口来抓。从我市的现状来看,我市在农产品安全的品牌工作起步较晚,全省已制定各类农业标准和规范1100多个,农产品注册商标7500个,而我市只有70多个和220个注册商标,真正意义上无公害农产品屈指可数。特别是加入WTO后,以食品卫生安全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壁垒”越来越多,而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产品安全生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去年以来,市商检局在农产品出口检验中发现有8批农产品卫生安全质量达不到标准,涉及金额11.7万美元。去年8月底,抽检了40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其中有8批农残超标,合格率仅为80%。今年以来,周边省市猪肉、韭菜被上海市场拒之门外,我省海虾仁和西兰花出口受阻等消息不断传来,更为我市农业多一分“忧中之忧”。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提高我市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要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步伐,努力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夯实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基础,为企业提高优质原料,进一步推动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4、制订优惠政策,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龙头企业和农户是利益共同体,尤其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现阶段,企业更多地承担了农产品生产和经营风险。龙头企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做出重大贡献,为此,对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从税收方面加以优惠。政府要增加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建议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基金和风险基金。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对龙头企业所需资金,予以重点支持,特别是农副产品收购季节性强,需求量大,应重点倾斜,在贷款程序上,应优先审定项目,发放贷款,适当放松贷款的担保、抵押条件。政府各级部门要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努力突破淡水产品、蔬菜等薄弱产业的加工增值,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有新的增长。

第五篇: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与思考[定稿]

近年来,我们xx县委、县政府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大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战,全县烟叶、茶叶、药材、蔬菜等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发展特色产业基地20多万亩,网络农户2.18万户特色农业的总收入占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8%;农民50%的收入来自特色产业。全县烟、茶、菜、药等产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推进了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夯实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根基。

龙头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显现

1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烟、茶、菜、药为主的特色产业逐步成为支撑县域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截止2001年,全县大田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9.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7%。烟叶产业在发展初期就配套组建了烟草公司,公司与烟农逐户签订产销合同,负责为烟农提供产前扶持投入,产中技术指导,产后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带动烟叶基地迅速扩张。去年,全县有8个乡镇、156个村、760个组、1.1万户种植烤烟4.9万亩,农民从烟叶中得到的现金收入达4680万元,为财政提供税收1500万元。正泰药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寻求自身发展壮大的途径中,把黄姜作为"蛋糕"来做,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号召支持下,引导寺坪农户试种成功,亩平黄姜的效益是种粮效益的6倍以上,实实在在的利益,开了农民的眼,壮了农民的胆,而今南河两岸的寺坪、过渡湾一带的黄姜走廊已形成规模,面积达到2.5万亩。

2增强了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作为市场农业的载体,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把农户小规模的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在市场风险中,龙头企业起到"减震器"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产品收购合同,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当市场疲软的时候,企业通过承诺可以为农民分担一定的损失,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坚定产业发展的信心。龙头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相对较强。有的长期与外地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有的在英特网上设置网页,有的参加多种类型的评奖会、博览会,等等,通过龙头企业的引擎,为农产品走向市场打开了一个又一个通道。龙头笠捣⒄古┎飞罴庸ぃ汛ソ巧煜蛳掠尾返募庸ぜ笆谐〉睦┱胖校黾硬返母郊又担岣卟敌б妫迪中б娴淖畲蠡?盗δв缶塾邢薰荆玻埃埃蹦晖恫鋈鲈拢鸵裕埃梗霸锸展耗в螅担埃岸郑墼断毡尽8霉旧呷看锊螅昕赏掏履в螅福埃埃爸粒保埃埃埃岸郑亟蚰丁?br>3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运用。龙头企业在自身发展中导入现代的经营理念,在占领市场中以产品质量为动力,以科技更新为羽翼,必然带动产业发展中的科技推广运用,以此实现双赢目的。荆元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推广优质作物良种,促使全县水稻种实现杂交化、优质化。杂交玉米种和油菜种普及率达到99%。今年该公司从恩施州天池山农科所花300万元购买了玉米新组合T38918的制种经营销售权,与北京投资商合作对脱毒马铃薯进行组织培养,不断更新、调优我县农作物种源。

4推进了农村改革的纵深发展。一是推进了土地流转。截止去年,全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流转盘活耕地资源3万亩。二是减轻了农民负担。土地资源向龙头企业或经营大户流转后,按土地承包面积测算的负担被转移出去,农民负担改由公司或能人负担;农民成为农业工人,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状况下获得收入。三是促进了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随着龙头企业的带动,特色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干部群众逐步破除了小农经济意识,树立了市场农业、企业农业、效益农业的观念。

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氛围不浓,合力不强。主要是产业部门对抓好龙头企业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目标定位,办法不灵,路子不多,服务不够,传统农业的惯性仍然在起作用;金融部门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惜资"的多,等待观望的多;社会各方大部分也是认为农业投入大、产出孝效益低,在农业领域研究的少、涉足的少。

2部分龙头企业与产业关联度不高,拉动力不强。现有的龙头企业除烟草公司、正泰药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少数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外,其它无论是加工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相互约束,基本还是松散的买卖关系,没有切实与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没有将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相连接。再加上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实力不强,自身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弱,小马拉不了大车,难以充分发挥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如桑蚕业的发展就是如此,全县现有桑蚕面积5500亩,预计3年后可达12000亩,目前仅有2个外贸站收购蚕茧。外贸站也是中介商,打的是游击战,有利就收,无利就退。

3部分龙头企业机制僵化,步履维艰。去年,虽然我县大部分龙头企业进行了动态股权制改革,但除了荆元种业有限公司、金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外,绝大部分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企业的管理机制、营销机制比较松散,甚至少数企业仍属"官办企业",政企不分,靠政府行政职能支撑,运转不灵、效益不高。

4部分龙头企业资源配置匮乏,后劲不足。目前,我县大部分农业特色产业成立了龙头企业,除烟草公司、荆元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少数企业实力较强外,其它企业小打小闹,勉强维持生计。缺乏生产资金,缺乏生产基地,缺乏生产技术人员,有的甚至连最基础的办公条件也不具备,生产要素的配置极端不平衡,导致对产业的拉动力极其低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后劲不足。

5部分龙头企业市场狭窄,链条脆弱。龙头企业是将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连接的载体,但多数龙头企业注重基地建设,发展生产的手段多,开拓市场的方法少。可以说,各企业的销售市场都不宽泛,与市场对接的手段滞后,渠道单一。

;壮大龙头企业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打造龙头企业发展的平台。要使龙头企业更好地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这是龙头企业经营者们的共同心声。建议各级政府应抓住现有的产业不放松,不断提高产业质量,扩充产业规模,巩固产业链条,只有壮大产业,才能盘活龙头企业,从而固本强根。要在继续坚持一名领导抓一项主导产业、包一个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发挥各职能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的作用,建议涉农部门的机构设置应围绕产业定,科室围绕产业设,人员围绕产业转,资金围绕产业走,形成责任、义务、利益高度统一的运转机制,全方位为产业发展服务。要改变扶农策略,即由重扶持农户到扶持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并重。每年从以工代赈、财政支农、扶贫开发等政策性扶持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按照"扶优、扶壮、扶强"的原则对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攻关、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有偿扶持,滚动发展。降低相关政策的门槛,特别是在税费收取上,做到先渔而鱼,坚持先发展后收取,有产有收的原则,按照有关政策给予优惠照顾。同时,应从有关税费中提取部分资金,一方面作为风险金,用于产业的发展和龙头企业的风险储备;另一方面对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力强、贡献突出的龙头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二是要努力铸造龙头企业的质量品牌。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品牌才能占领市场,只有品牌才能稳固市常我县的绿生茶叶公司注册了"绿生"牌商标,荆元种业有限公司注册了"荆元"牌商标,烟草公司注册了"金峰"牌商标,龙坪泡菜厂注册了"酸嫂"牌商标,虽然这些龙头企业在近几年的市场拼搏中,有了自己的品牌但是总体来说,产品的知名度仍然不高,在市场中叫得响的东西仍然不多。因而,要树立品牌意识,在塑造品牌中以质量为核心,以质揽胜,大打保康牌,大扬保康名。

三是要创新龙头企业的发展机制。要引进借鉴发达地区在发展龙头企业中成功的经营机制,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适合自身的利益分配机制、管理机制、营销机制,完善企业各项制度革新,带动产业迅速发展。要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用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解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发展中深层次问题,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调动各个层次积极性,扬起龙头企业巨首,真正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从产权利益上形成共同体,对现有龙头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对个别政企合一的公司要进行清理整顿,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组建相应的龙头公司。

四是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要把拓展农产品市场,盘活农产品流通作为增加企业效益,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拓展产品销售市常着重发挥民间力量,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产品流通协会,鼓励发展各产业专业营销公司和民间中介组织,培养农产品销售经纪人和营销大户,做到乡镇有营销公司,村有营销专班,组有营销大户,户有营销能人,形成全方位的营销网络.

上一篇:那些年最美的时光下一篇:农业行政执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