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会计制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獐子岛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动机及影响研究

摘要:自古以来农业就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农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水平。进入“十三五”以来,农业发展问题依旧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2017年农业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8年更是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质量年”,从2018年年初至今出台的多项农业改革政策已透露出农业优先发展的讯号。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健康持续性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业上市公司资产管理对农业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农业企业的经营特性决定了农业上市公司资产主要由生物资产构成。生物资产的生长离不开其所需要的特定自然环境,又因为生物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发生变化,资产自身的价值也会随之改变,因此生物资产未来的收益通常存在不确定性。加之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盘点人员限于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和资产盘点技术、设备的缺失,在对生物资产清查时常常存在一定的困难。盘点人员对生物资产通常采用抽查的方式确定其实存数量与价值量,这就使得农业上市公司在生物资产价值估算中很难保证真实客观。所以,资本市场上发生过很多起农业上市公司利用存货类资产不易盘点、价值难以估算等特点进行财务舞弊的事件。农业类上市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因为其资产形态的特殊性、在公司资产总额中占比较大以及存货计量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等因素,存货资产减值成为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首选目标。因此,深入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背后的动机以及存货资产减值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了农业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归纳了现有研究文献和理论基础之后,以獐子岛公司为案例分析对象,按照时间顺序详细阐述了獐子岛公司2014年和2018年两次巨额存货减值事件的过程,结合农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特征、资产减值理论与盈余管理相关理论,深入探究獐子岛两次巨额存货减值事件发生的本质动因,并分析两次减值事件短期内在资本市场上引起的反响和对獐子岛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考察獐子岛公司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的动机及经济后果。案例研究发现:(1)经济因素、盈余管理动机等是引发獐子岛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的本质动因。资产减值政策具有的可选择性的特点,而农业企业生物资产难以盘点的特征以及会计师监督审计力度的弹性等多种因素,均是诱发獐子岛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动机与条件。本案例中,獐子岛首先由于经济因素计提了巨额的存货跌价准备,且在减值事件发生后的不同会计期间内,人为操纵了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或转销)的时间及金额。2014年獐子岛宣称水产养殖区域遭遇“冷水团”,当年计提34814.59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跌价准备330.90万元,同时转销29826.57万元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存货销售时才需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经查阅财务报告,201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266221.15万元,同期营业成本229221.86万元,加上当年转销的29826.57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014年獐子岛营业成本高达259048.43万元,这显然与当年营业收入的增幅严重不匹配;2018年类似现象再次出现,公司2017年末计提6072.1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且当年核销57758.13万元消耗性生物资产。巨额的存货跌价准备和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天量核销,使得公司当年产生72576.75万元的巨额亏损。生物资产的特殊性以及资产减值政策的可选择性,使得农业类上市公司有机会运用盈余管理手段对存货资产减值行为进行操纵。此外,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獐子岛公司政企不分,股权集中度较高以及董事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均有可能引发公司盈余管理行为。(2)资产减值会计信息传递给投资者企业资产质量下降的信号,降低了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从而引起企业股票价值的下跌。獐子岛公司2014年和2018年的两次巨额存货减值行为均引起公司股价剧烈波动,其市场绩效在短时间内显著下降。2014年存货减值事件导致公司股价下跌,但下降幅度不大,多数投资者还在观望中,因证监会之后的申明认为獐子岛并不存在财务造假问题,公司股票价格曾一度回升,甚至还获得了短期市场绩效的提升。而2018年再度发生的巨额存货跌价事件引起獐子岛公司股票价格迅速下跌,短期内市场收益下跌了将近一半,可见投资者对獐子岛再度发生的存货减值事件产生了怀疑,市场反应消极。至今证监会没有公布对2018年獐子岛巨额存货减值事件调查结果,公司股价也一直没有回暖的趋势。两次巨额存货减值事件均对獐子岛公司的会计利润造成了重大影响,公司资产规模下降,水产养殖海域面积减少,导致獐子岛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想要恢复以前的盈利水平十分困难。(3)与同时期同类型的东方海洋公司相比,獐子岛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令人担忧,且其财务数据出现明显的人为操纵痕迹。案例分析显示,2011年至2017年,东方海洋盈利水平稳定且逐年上升,其经营状况的变化趋势与相应年份渔业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趋势相吻合。虽然东方海洋与獐子岛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接近,但造成獐子岛两次巨额存货减值事件的环境因素似乎对东方海洋毫无影响。反观獐子岛公司,因两次巨额存货减值事件,公司会计利润大幅下降,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利润在2014年第一次存货减值事件后持续为负数,说明减值事件对案例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了较为持久的负面影响。通过与东方海洋公司同期财务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2014年后东方海洋经营能力逐年提升,而獐子岛不但经营业绩不佳,且其会计盈余人为操纵明显。财务分析表明,獐子岛公司存在利用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销操纵公司利润的行为。会计准则要求农业企业消耗性生物资产在其可变现净值低于历史成本时,按照存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方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当造成存货减值的因素消失后,企业才能在已经计提的减值金额范围内将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然而资产减值准则并不要求企业披露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相关依据,生物资产的特殊性、会计师审计弹性以及资产减值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盈余管理留下了的空间,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獐子岛事件案例分析结果,可给我们提供以下思考或启示:第一,在公司层面,农业上市公司应该健全生物资产内控制度,尤其应加强消耗性生物资产信息披露,完善存货资产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第二,在监管层面,证监会应加强对农业企业存货减值项目信息披露,强化生物资产项目的监管,必要时可建立内部人举报制度。第三,在事务所层面,应建立健全农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的盘点程序,同时审计师应多向专家咨询,提升自身的审计独立性和专业性,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价值估算的科学性。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存货跌价准备;动机及影响

学科专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资产减值与企业经济因素

2.2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因素

2.3 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性

2.4 存货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

2.5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农业企业资产

3.1.1 生物资产概念

3.1.2 生物资产分类

3.1.3 生物资产特殊性

3.2 资产减值理论

3.2.1 资产减值政策的变迁

3.2.2 资产减值与会计信息质量

3.2.3 资产减值与会计信息披露

3.2.4 资产减值与存货跌价准备

3.3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獐子岛巨额存货减值事件案例背景

4.1 渔业类农业上市公司及其发展

4.2 獐子岛公司资产管理状况

4.2.1 獐子岛公司发展现状

4.2.2 獐子岛公司资产状况

4.2.3 消耗性生物资产管理

4.3 两次“獐子岛事件”过程梳理

4.3.1 2014年资产减值事件

4.3.2 2018年资产减值事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獐子岛计提巨额存货减值动机及条件

5.1 獐子岛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动机

5.1.1 资产减值与企业经济因素

5.1.2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因素

5.1.3 资产减值与公司治理因素

5.2 獐子岛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条件

5.2.1 资产减值政策的可选择性

5.2.2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盘点特征

5.2.3 会计师监督审计力度及弹性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獐子岛计提巨额存货资产减值的影响

6.1 案例分析思路

6.2 存货减值公告市场反应分析

6.2.1 2014年“獐子岛事件”市场反应

6.2.2 2018年“獐子岛事件”市场反应

6.3 存货减值对财务报告影响分析

6.3.1 2014年存货减值对财务报告影响

6.3.2 2014年獐子岛与东方海洋财务状况比较

6.3.3 2018年存货减值对财务报告影响

6.3.4 2018年獐子岛与东方海洋财务状况比较

6.4 巨额存货减值背后的制度成因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公司层面

7.2.2 监管层面

7.2.3 审计师层面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大学语文互动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职业教育经济发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