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

2022-09-02

第一篇: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1 年 12 月 18 日上午,交通银行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主持会议,并提出了交通银行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 “ 十二五 ” 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科学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明确了 2012 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国力量,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明年经济发展 “ 稳中求进 ” 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内涵丰富,要求明确,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下一阶段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议强调,全行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要紧密联系交行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一是 科学研判形势,坚定做好明年各项工作的信心。要通过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将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上来,统一到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上来,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准确把握中央 “ 稳中求进 ” 的总基调以及经济金融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推进既定发展战略,为 “ 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 ” 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 认真执行稳健货币政策,保持信贷合理增长。根据 “ 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 ” 的精神,合理制定信贷计划和投放重点。认真落实会议强调的四个 “ 牢牢把握 ” 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扩大内需、保障民生、重点已开工和续建项目、实体经济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信贷投入,做到有保有压、有扶有控。

三是 突出科学发展主题,贯穿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推进交行转型发展。加强经济资本管理,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业务。加大对投资银行、银行卡、私人银行和中高端客户财富管理、贵金属和大宗商品等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业务领域投入力度,抓住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扩大和人民币跨境使用带来的业务机会,积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四是 把风险管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加大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规范和管理,防范房价合理回归过程中潜在的各类风险,切实加强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严密防范各类案件,有序推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达标工作。 五是 用更大决心和气力,深入推进交行 “ 二次改革 ” ,增强竞争发展优势。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在前台业务组织架构改革、营运架构改革、网点经营模式创新、绩效考核体系改革、客户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是 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扬 “ 拼搏进取、责任立业、创新超越 ” 的交行精神,狠抓执行力建设,不断提高引领交行科学发展的能力。

第二篇:2020年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

首先是要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速,真正理解经济增速与经济逐步放缓是客观发展使然,是符合国际检验所支持的经济发展规律。由此,才能驱散“经济悲论观”的雾霾,摆脱“经济增速依赖症”的困扰,避免加大经济刺激手段强行推搞经济增速。防止经济矛盾进一步积累拖延甚至引发诸多经济风险或经济泡沫。

其次要看到就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再平衡是常态的基本特征,例如:制造业的比重的下降,服务业的上升,企业收入占比往年或以往年同一季度减少,农民收入比往年的提高,人民群众消费率的明显上升,等等。

经济发展在这些升降起伏之中使那些落后生产力,高消耗生产力,售后服务不全产品等不断萎缩直至退出。只有先进生产力不断生长和扩张,以及研发经费保障提供,才能使经济生产力产生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只有这些都具备了经济的增长是必然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不会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要让唯心主义所误导。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如何领导人民群众以及贫困户群众脱贫致富,早日实现脱贫摘帽。才能充分发挥党是对经济工作的坚强领导这一显著的优势。

我们要不断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不断提高自己关于经济知识的学习,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以及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2020年实现全国脱贫。我们更应该坚持惯彻关于经济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

第三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

踏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并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系统谋划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为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注入思想引领力和实践推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5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我国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放眼世界,中国的发展“风景这边独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迈向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只有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把握发展机遇,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尤其要做好8项重点工作,从各个方面把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高质量发展,是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高质量发展,是更加公平、更为协调的发展,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高质量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持续做好民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发展,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高质量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新时代带来新机遇,呼唤新作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创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第四篇: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铜仁地区农委----杨云)

作为农业工作者,面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出,让我深刻领悟到高层领导在新的形势下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决心是给力的。和以前的发展提法一样,"发展是硬道理",一是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二是社会发展是硬道理,但在新的形势下,中央高层领导面对民生问题的时候,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让房价飞”、“让物价飞”以及面对中国出现的严重的贫富差距逼近世界红线等重大民生问题,决策领导者在日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果断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由以前的"又快又好发展"转型为"又好又快"发展模式。这一词序的变化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型,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科学发展。

我们的经济发展怎样才能算得上一个"好"字呢?从纯经济的层面看,是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从而实现速度、质量、效益,消费、投资、出口,人口、资源、环境"三个协调";而从一个更大的视角看,是要通过适当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等手段,稳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要实现这个"好"字,我们需要有发展理念上的调整与改造。在这一点上,首先我们将再次面临"手段"与"目标"这一话题。毫无疑问,当前我们各地政府都在力促经济转型,但在这一过程

中,种种相继出笼的规划、指标中却包含了严重的隐患,比如,目前处于征求意见状态的长三角区域规划草案对区域内生产力布局提出较为明确的划分;再比如,不少地区的开发区对辖内企业的每亩投资强度、产出强度作出硬性规定。

我们不否认规划、指标对于引导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通过规划实现生产力布局有悖于市场经济基本原则,而在目前的政治经济格局下,地方政府也极有可能会将一些"引导性指标"当作"强制性指标"。事实表明,在不少地区,工业项目的"优胜劣汰"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而非产业政策实现的。这意味着我们不少地方政府正在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强行引导",而这也必然会导致"自上而下"的控制和市场环境的"异化"。我们的经济需要引导,但如何把握引导的尺度值得思量。

其次,我们在发展理念上也将再次面临"效率"与"公平"的协调问题。"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思想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二是社会发展是硬道理。但当两个"硬道理"碰到一起并发生一定程度的抵牾时,应该如何处理?目前我们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比如,我们现在提"以人为本",但到底应该以什么"人"为本呢?实际生活中,资本代表生产效率,但资本并不能代表社会和谐度及社会和谐度背后的发展动力和潜力。

要实现这个"好"字,我们同时也需要有制度安排上的完善与提升。

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键在于生产要素能够合理配置,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目前我国还处于"行政区经济"阶段,地方政府视自身为市场竞争主体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各地之间的相互比拼不断,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受到了严重阻碍。不少研究结果指出,尽管我国当前区域协作不断取得进展,但统一市场竞争规则与规范这一根本性问题从未得到真正解决。

结合我省近日下发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在全省领导干部中开展“四帮四促”活动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及地委行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三个建设年”等会议精神,作为农业系统工作者,我会在农业工作中以一种“实干者光荣,空谈者可耻”的实际行动来履行我的职责工作。

二0一0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五篇:2篇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

2019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圆满结束。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自1994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内容是总结当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分析研判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形势,制定来年宏观经济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因此,这也是每年年底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政策信号吹风口。

透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看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而且有了新的内涵,这是关于形势很重要的判断。国内经济形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稳中有变,变中也有进,要正确认识形势,发挥好战略机遇期的作用。放眼世界,全球面临的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

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战略机遇期”以来,我们党始终从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这一判断。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郑重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报告还清醒地认识到,“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显然,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新阶段,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就成为当前我国切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做好战略机遇期新阶段各项工作最为紧迫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之一。

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征是大有作为,途径是和平发展。中国战略机遇期的落脚点是在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前提条件下强调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和平、求共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不仅强调利用和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而且强调创造和发展机遇为实现地区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主张要“大有作为”,要“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在解决各种世界性难题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有着重要一席之地,各国对我国市场等方面的依赖全面上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政策,为我国发展赢得了新空间和新机遇,使重要战略机遇具有了新的内涵。正因如此,我国面对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时与势都在我们一边。

如今,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本、广阔的市场空间、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全方位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探索出决策效率高、社会动员能力强、资源配置高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突出制度优势,为我国发展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实现明年预期目标,要坚持稳字当头。这为明年经济工作定下了总基调。如何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个“稳”字,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十分关键。笔者认为,可从这三个方面看——

强调“稳”字当头要从“时”上认识。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这个重要年份我们必须保持经济运行在“稳”的合理区间。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但经过各方面努力,我国经济增长依然保持在6.0%-6.5%的增长区间,这为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目标奠定了基础。明年经济增速依然要保持在6%左右,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强调“稳”字当头也要从“势”上谋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出清醒判断:国内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尽管如此,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并没有改变。只有确保经济稳中有进,才能应对和战胜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才能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人心、稳定经济发展的信心。

强调“稳”字当头更要从“治”上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个工作总基调已经被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大局,需要在战略上构建长效体制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搞好顶层设计,把握好改革节奏和力度,久久为功;稳又要进,需要在战术上着眼化解突出矛盾,抓落实干实事,注重实效,步步为营。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全国各地、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上一篇:校园电视台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英语公开课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