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学术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影响评价学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成为现代人文社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学科构成的复杂多元性,民族性等特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应尊重其特殊性,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而不应照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中的评价方法。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中存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产生新技术。

第一篇:环境影响评价学术论文

h指数评价科研人员学术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Hirsch教授于2005年提出的h指数在国内外信息计量和科学评价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不仅用于对科学家个人或群体学术绩效的评价,同时也应用于对学术期刊影响力及专利信息的评价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h指数的相关介绍,分析了h指数评价科研人员学术产出时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若干修正及校正方法和建议,对于h指数在国内的准确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言

如何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是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多数科研人员认为同行评议是评价一个科研人员学术成就的最基本的方法,如果同行评议机制严格、得当、评审专家作风正派、了解情况全面,能够得出客观公正的定性评价结果。但在评议机制不够严格和信誉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往往存在重人情拉关系、本位主义等现象,影响到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因此,一些文献计量学家开始采用引文量、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来对学术成就进行定量评价,然而研究发现,这些传统的文献计量指标有微观层次上,特别是对科学家个人进行学术评价时存在很多问题。

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J.E.Hirsch提出了一种新的文献计量方法 —h指数(h-index)用以评价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成就。该指数创新性地将科学家学术论文的产出量(论文数)和质量(引文数)结合为一个单一指标,意在用于衡量科研人员个人学术成就。h指数刚一公布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Nature和Science都相继进行了报道。h指数不仅用于对科学家个人或群体学术绩效的评价,同时也应用于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评价研究及专利信息中专利权人的研究。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h指数的相关介紹,指出并分析h指数在评价科研人员学术产出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若干修正及校正方法和建议,对于h指数在国内的准确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h指数相关概述

(一) h指数的定义

Hirsch将科学家个人h指数定义为:当且仅当某科学家发表的NP 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每篇至少获得了h次的引文数,其余的 NP-h 篇论文中各篇论文的引文数都小于或等于h时,此h值就是该科学家的h指数。他认为h指数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及学术影响力就越大。h指数把文章的被引用率作为衡量研究工作的内在指标,而论文数量作为参考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科研工作者的个人成就,但它也可以用于评价工作者的群体和学术期刊。

(二)h指数的优缺点

Hirsch提出h指数的初衷就是用于对科学家个人总体学术成就的评价。h指数巧妙地将数量指标(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指标(被引频次)结合在一起,同时对论文产出力和论文影响力进行测量,克服了以往各类单项指标的缺点与不足。h指数高不仅表明评价对象发表的论文质量高,而且表明高质量论文的数量多,因而相比传统文献计量单项指标只能体现数量的缺憾有明显优势,是近年文献计量学指标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和进展。

据Hirsch的定义:“一个科学家的分值为h,当且仅当他/她所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用了h次,而其余论文每篇至多被引用了h次”。h指数的基本应用是基于引文分析的个人学术产出和影响力,然而h指数的准确应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定义中所指“作者所发表N篇论文”这一说法就存在很大争议,因定义对N篇论文的归属权问题没有做进一步的阐释,这N篇指的是所有参与的N篇(包括本人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等),还是作为第一作者的N篇或作为通讯作者的N篇,还有作者重名、学科、数据库及自引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其h指数计算的准确性。

三、h指数评价科研人员学术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重名对科研人员h指数的影响

国内外各数据库中作者重名问题一直影响着学术评价指标的准确性,h指数也不例外。根据Hirsch的定义及数据模型推理可以看出,h指数代表四层意思:h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h次;总被引至少h2次;总被引大约为(3~5)h2。h指数相差1,总被引大约相差3~5倍(2h一1),h指数的增加体现的是作者论文数量变化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因次,作者h指数测算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我国,重名问题尤为严重。科学引文索引等一些国外权威数据库中,我国科学家的名字只取汉语拼音的首字母,更加混淆了作者身份。部分数据库公司己经意识到这一问难的严重性,并在这方便做了很多技术方面的尝试,如Scopus数据库的作者身份标示系统 (author identifloation),为每个作者分配一个固定 ID(Ideniification,身份识别码),且支持中国作者名字的汉语拼音全拼检索。此外,每个ID均有明确的单位标示,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重名问题对作者h指数的影响。然而,还有很多数据库目前还没有能力实现或正在实现以上技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库自身检索特点结合相关手动检索技术更好地减少重名问题对于作者h指数的影响,对h指数准确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研工作性质对作者h指数的影响

根据Hirsch的定义,h指数适用的前提条件是作者应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且这些论文要被相关数据库收录。其适用范围总体上应以从事理论研究及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为主。基础研究成果多强调学术价值,其绩效表现多以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为主。应用研究成果以应用前景为评价标准,绩效表现形式以技术论文、技术专著和专利为主,专利形式比论文形式更能体现其技术特征。但这并不妨碍h指数的应用,因从事技术研究开发的科学家,也有论文发表,甚至比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还要多,且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同样也有专利产出等等。科学家所从事科研工作的性质通过其所在学科得以反映,因此,可以通过学科进行科研工作类型分类。

(三)学科因素对作者h指数的影响

学科间规模、发展阶段、发展速度、活跃程度等特征不同,学科间科研人论文产出及引文规律也不尽相同,甚至学科内也是如此,因此,学科间学科内研人员之间h指数也应不同。Hirsch对各个领域的科学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各学科有成就的科学家确实有相对较高的h指数值,且各学科间h指数存在很差异。物理领域h指数最高的E.Witten,h=110;生物学家当中h指数最高SolomonH.Snyder,高达191,其次为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家David Baltimore,其h值为160。Hirsch通过测算发现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的h指数要明显高于理学领域科学家的h指数。这表明h指数像其他指标一样,不太适合直接用于科间科学家之间的比较。

各学科间科学家个人h指数的不可比性,在宏观层面上应表现为学科间h指数的差异。仿照Hirsch的定义,将学科h指数界定为“某学科的h指数是指该学科有h篇最低被引为h次的论文”。由于学科划分的相对性和层次性,同属医学一级学科的各二级学科间也应具备学科h指数的差异。通过系统分析医学一级学科的各二级学科间h指数的差异,进一步说明学科对于科研人员h指数的影响,并提出可行的校正方法,以使得学科间科研人员h指数具有可比性。

(四)自引对作者h指数的影响

h指数是基于引文分析的评价指标,基于引文分析指标多少会受到作者自引的影响。自引要分别对待恶性自引和良性自引,恶性自引近乎炫耀家底,良性自引可以见出研究的系列性、渐进性,体现学术成长历程和延续性,是正常学术规范,无可厚非。然而,当引文指标用于评价科学家个人学术成就时,类似论文作者自引部分理应排除,因自引并不能体现该文章学术影响力。自引又包括作者本人自引和合作者的引用。当然,自引会增大作者h指数,但Hirsch在文章中说作者自引对于h指数的影响很小,即使需要校正也是少数。有人分析了一组生物进化学领域科学家的h指数,发现排除自引后h指数平均降低了12.3%,信息科学高影响力科学家自引排出后h指数最多的下降了3,平均下降了0.9%或6.6%。本文则分别以国内化学部有效增选院士和ISI生物与生物化学及化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为例进一步探讨自引对于作者h指数影响,以及自引校正必要性。

四、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以上针对文献计量新指标h指数定义及评价科学家个人学术成就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数据库选择、作者重名、科研工作性质、学科及作者自引等问题。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于h指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修正及校正方法和建议,其中包括:

(1)针对作者重名问题对于国内科学家h指数影响,提出了组合检索策略并对作者单位组合检索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科学家经常变迁单位问题,提出测算频繁变迁工作的科研人员的h指数时,应充分调查其工作履历,进行多机构复合检索,以便提高查全率;针对大学及机构因合并、建制、扩充等因素更换单位名称而相应数据库没有及时进行相应修改等问题,提出检索这类作者论文应格外注意,应进行单位改名前后多机构组合检索;针对机构名称变更或书写不规范等因素所引起的检索不全等问题,可通过单位邮编组合进行检索。

(2)针对科研工作性质对作者h指数的影响,理论结合检索实践对h指数适用性进行了初步分类:从事基础理论类性质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适用性较高;从事技术应用开发类性质研究工作适用性一般;从事保密性质类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基本上不适用。

(3)针对学科因素对作者h指数的影响,提出将不同学科科技人员个人的h指数进行标化后比較或分学科比较,标化方法:将科学家个人h指数除以其学科h指数,再乘上100。

(4)针对国内外作者自引比例差异,不同学科作者自引比例差异,提出用排除自引后h指数后进行评价会更准确。

然而,准确评价科学家个人学术成就是个很复杂的工程,其中除以上述涉及的问题外,还包括其年龄、从事科研时间、性别、国家语种差别、“马太效应”、论文“友情互引”及“论文反引”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于引文分析指标潜能的发挥。单纯就文献计量指标而言,h指数、论文总数、引文总数、篇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次数等均不同程度存在以上问题,因此,应用时均需综合全面考虑。基于以上分析,作者h指数相对较适用于国内科学精英的学术产出和学术影响力评价,且应遵守“同库同行同单位同性同年龄段相比”原则。

五、结语

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仅凭其发表的论文总数并不妥,还要看这些论文的质量。但将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同论文的质量指标也是不妥的,必须具体地看其论文的情况,总体地衡量其论文的被引用情况。Hirsch提出的h指数巧妙地将数量指标(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指标(被引频次)结合在一起,同时对论文产出力和论文影响力进行测量,克服了以往各种单项指标的缺点与不足。尽管文献计量学家一再告诫,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评价科研绩效的最小单位应该是科研小组,对科研人员个人进行绩效评价意义不大,甚至是危险的。但是,在现实的科研管理中,经常会有对个人绩效进行评价的需求,因此,不能回避这一问题,而是采取措施,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个人层面的绩效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基明,邱均平,黄凯,刘兵红.一种新的科学计量指标.中国科学基金[J].2008(2).

[2]赵明基,舒明全.基于CSSCI的《中国图书馆学报》h指数及核心作者测定[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2).

[3]刘合艳,房俊民,苑彬成.h指数研究及应用概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

(作者简介:李军(1970.6-),男,讲师,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电子商务教研室。)

作者:李军

第二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影响

摘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成为现代人文社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学科构成的复杂多元性,民族性等特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应尊重其特殊性,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而不应照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中的评价方法。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中存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产生新技术。同样,技术也存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形成了一门新的技术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逐渐融合,形成了科学技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评价;影响

一、传统的学术管理观,以发展学术评价为价值导向

美国学者罗兹和斯莱夫特认为,“学术资本主义是一种使大学和教师致力于市场和准市场行为的制度”目前,教育研究者一再强调分权,提高学术评价在学术管理中的地位。然而,在学术资本主义的浪潮中,学者们对学校中微不足道的学术权力并不感兴趣。他们逐渐认同并忠于政府、社会和市场,致力于成为研究型企业家和教师型企业家。学术管理的"局内人"正在变成冷漠的“局外人”。

(一)政府的科研基金等资助项目使得学者们更忠实于政府。政府设立科研基金项目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宽松环境,充分发挥学者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申请科研基金项目,尤其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以使得学者们获得更加丰厚的收入。通过科研求得“名利双收”使得学校工资已不再是学者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学者们更加乐于同政府人员打交道而非同校内同事、行政管理人员的打交道,乐于将科研而非教学作为自己的第一目标,致力于成为科研型企业家。

(二)学术资产管理权的转移使得学者们拥抱社会。里吉斯?德布雷指出,建立(或破坏)学术声望、社会声誉和影响力的基础在逐渐而持续地转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术权威更依赖于学术资产的销售量以及外界的好评,学者们的学术资产管理权发生了转移:学术同僚——出版社——大众传媒。出版社、大众传媒成为学术资产的管理主体,并逐步对学者们的学术研究予以一定的价值导向,这使学者们的学术活动更加符合大众传媒的生产方式——“争取最大的影响,然后即刻消失”。建立学术权威的游戏规则发生了改变,使得学者们争相成为学术“明星”,而非学术大师。

二、人文社会科学视域下对学术评价的思考

(一)学术评价内涵的延伸

由内部学术评价管理到全面学术评价管理。当前学者们对于学术评价管理内涵的界定,更多的局限于校园内部的学术管理,而学术资本主义则要求建立一种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新制度。学术活动与学术事务的管理不再成为学术管理的主要部分,学术管理的母体中开始孕育出学术资产管理的新内涵。如何从侠义的学术管理过渡到广义的学术管理,如何制定新的学术管理的规范、标准、评价标准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工作。

(二)学术评价管理的组织机构

由高校到具有“大学”基因的新型社会组织。我国大多数公立高校由政府拨款来维持运转,近些年来,市场、社会开始加强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形式多样、数量庞大的合作项目使得高校逐步受到市场、社会的控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高校由于缺乏独立自主的经费来源,只能沦为政府、市场、社会的附属品。大学的存在价值体现为追求真理、人文关怀以及社会责任,在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中,大学的传统价值观开始解构。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与高校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项目,也使得大学的存在形式发生变化,大学的存在形式不再局限于大学校园这个狭小地域,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发生了重组,逐步“进化”为某种具有“杂交优势”的新型社会组织。大學的核心价值观等优良基因顺利的“遗传”给新的社会组织,虽然大学的存在形式消失了,但大学理念却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对学术评价发展策略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特点,在这方面与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类似。在新时代的道路上,我们要走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成为创新型发展国家,注重科学创新和科技创新。如今,经济生活在不断变化,形势和问题层出不穷。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也应不断深化,更加深入地学习科学原理,掌握立场和观点,运用与时俱进的原理,赋予其真正的生命力和不断的创新。人文社会科学对当代问题的合理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服务质量。社会信息服务是获取科研信息和创新的主要核心条件。换言之,以需求质量为出发点,明确目标方向,以效率核心为出发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工作管理体系,强化服务的广度和高度,促进发展,是巨大的挑战。

(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服务,推动科学高质量发展,创新在工作中并不罕见,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首要措施。在我国的科学信息服务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制度,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思想比较落后,工作比较滞后,不利于未来的发展。要优化过程、发展好,必须加强机制、创新形式、做好高质量工作。新时期的科学信息服务更加系统化、人性化、数据化。结合互联网时代,便于员工根据实际问题进行管理、分析和掌握,提高工作的民主性,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必须把创新的形式做好。第一,创新观念,改变传统观念。二是创新制度,拓宽服务形式。为了提高信息服务的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信息服务的快速发展,必须在系统上进行系统创新。

四、结束语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促进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就是说,这项工作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推进。一是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未来更好的发展。第二,合理加强各项工作,有效的方式和创新的思路有利于推进工作方向,形成长远的发展动力。建立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系对于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项贤明.论学术管理理念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6):8.

[2]王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育人功能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张守涛,贾冰.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路径探析[J].阅江学刊,2019,7(05):94-98.

作者:赵文鹏

第三篇:论研究生学术环境对其学术道德教育的影响①

摘要:现存的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术道德的教育仅以“说教”为模式,并没有真正触动研究生的心灵深处,使其真正领悟到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该文探讨了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以及研究生会成员的学术行为会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思想,从而建构当代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和自主性,避免学术抄袭,学术腐败等不端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研究生 学术环境 学术道德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学术创新却没有随着人员数量的增加而剧增。究其缘由,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违规行为较多,剽窃,抄袭现象较常见。现存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现代的、行之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较死板,以教材、教师为本位,学术思想政治教学以“说教”为模式,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没有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学术政治思想的严肃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学术道德失范问题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高校中的学术道德失范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只有通过提高研究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重塑正确的学术价值观,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才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学术创新就会不断增加。

1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也在飞速发展,研究生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当培养大批人才时,学术道德的问题也出现在我们面前。当前出现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分析如下。

1.1 编造或篡改科研、实验数据

这是研究生科研活动中最主要的学术不良行为。据学者调研指出研究生为拿到学位选择修改实验数据实际比例应远远超出33%,问题很严重。[1]研究生为了让自己的科研课题或是学术论文到达实验预期的目的,却不肯踏踏实实的做实验,妄想不通过努力就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对实验记录进行篡改,或者不经过实验直接编造、捏造实验数据等进行学术造假,从而轻松完成科研任务或者获得学位证书。

1.2 剽窃、侵占他人的研究成果

由于当今就业压力增大,研究生急于在就业中突出自己的专业成果,增强自己就业实力,就会采用抄袭、剽窃的他人的研究成果来完成个人多出成果的愿望。他们利用当今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采用多篇文章进行重新组合,经过二次加工,拼凑完成一篇自己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咋处理专业课导师布置的课程论文,完全不去理会导师介绍的参考书籍,草草地总结相类似文章的综述署上自己的名字就算完成任务,甚至有些研究生直接把国外一些文章翻译成汉语后就直接交给导师。虽然这些文章不会发表,但是研究生这种不端的学术态度应当引起导师的关注。

1.3 雇佣或充当枪手完成研究成果

枪手对于当代的研究生都不陌生,有的学生还从事这一“职业”。研究生往往在不劳而获的思想驱使下为了获得研究生学位或者达到科研指标就雇佣枪手,或者在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利益充当枪手为其他同学代写论文。据一份网络调查,假如有人提出给您3000元的报酬,您是否愿意替他完成一篇论文,回答不愿意、愿意、不知道的分别占66.5%、13.2%和20.3%,说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在学术上禁不住金钱的诱惑。[2]尽管这种学术不端行为所占比例还较少,而且多存在于在职研究生中,但是这种已存在的科研不端行为会对那些无暇自己科研,又妄想获得学位的大众研究生产生影响,掷千金交换学术论文完成学业。

2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影响因素

2.1 环境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但与之相应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各种不诚信行为在各个领域大量出现。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是整个社会诚信缺失在校园的反映。高校教师对名利的过度追逐导致学术规范的边缘化,传统学术道德的约束力日益削弱。学界抄袭造假、粗制滥造、权学交易、学霸威慑等现象屡见报端,院士、教授学术不端触目惊心。研究生最为崇敬的研究生导师的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崇尚与追求,削弱了他们的学术诚信意识,诱发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

2.2 制度因素

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是促进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的保障。对于研究生的学业评价,学校制定硬性的统一的量化考核标准,规定研究生论文发表的等级决定奖励的等级。如:以发表论文数量成为能否参加毕业答辩的必要条件;以论文发表刊物的等级及数量作为研究生奖学金及奖励评定的依据。当然,适当的提出科研数量标准是有利于学生学术的发展,但是,如果把量化考核绝对化,就未免显得简单化、机械化和模式化了。有的研究生怕不能完成制定的量化指标,就会置学术道德而不顾,随便抄袭、东拼西凑,粗制滥造,造成学术文章泛滥没有创新。目前,虽然有不少高校取消了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但高校学术规范制度不健全,惩戒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同时研究生为了获得教学金、顺利毕业以及更好就业还是决定铤而走险,置学术道德于不顾。

2.3 个人因素

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活动包括资料收集、数据整合和分析,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在这些学术活动中,有的研究生千方百计地走捷径,出“成果”,肆无忌惮地投机取巧,获得学位,有的学生受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习目的不端正,不是为了取得真才实学,而是为了镀金拿学位。这就造成当前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频发,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写作时擅署他人名字、擅署基金支持;一稿两投或多投;自己杜撰参考文献或实验数据;请人代写论文等。

3 学术文化氛围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影响

对研究生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养成的制约因素分析,学者们通常会从广义的环境范围来阐述,往往忽略了研究生身边环境对其的影响,即与研究生密切接触的三类人员:导师、辅导员以及研究生会成员的学术行为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思想的影响,本文意欲分析这三类人的学术行为如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思想,从而建构当代研究生学术自律性和自主性。

3.1 重视导师自身学术道德的直接影响

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任责任人,责任是不容置疑的,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说明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和学业的成长中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导师以身作则的学术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着研究生。然而有的导师本身就是应付,对学生不负责任,更不要提对学生的学术道德的提高。这样的导师学校要坚决制止。只有导师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真正的提高,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才不是一句空话。所以强化导师的学术道德,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学术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是高校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因此,学校要发挥导师们的专长,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学校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科研研究紧密结合,形成以“院士论坛”、“院长论坛”、“知名学者论坛”、“知名校友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沙龙等学术文化活动,搭建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平台,鼓励学术思想交流。[3]让研究生们亲身感受大师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因此师者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研究生学术思想健康发展的引导人。即导师在指导学生中,不仅要指导课题,也要引导学生学术态度,让研究生和导师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步。

3.2 加强辅导员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

由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模式和培养重点的不同,这就对研究生辅导员有更高的要求,南开大学在《关于加强研究生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积极选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研究生专职辅导员,鼓励专业教师兼职担任研究生班主任,新聘任的青年教师须兼职从事1至2年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将其工作情况作为职务晋升和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之一。[4]辅导员作为研究生生活和思想教育的负责人,要时常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例如可以在院系中开展以反对学术腐败为主题的各种活动,让研究生身临其境体会学术文化建设的纯洁和严肃公正性,让研究生意识到学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明白“要做学问,先做人”的道理,努力促进学校的学术风气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3.3 重视研究生会学术道德影响力

学科的学习都会有入门的培训指导,但是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的培养还不到位。研究生会是研究生自己参与管理的团体组织,成员来自研究生中,生活在研究生中,代表着每个研究生的心声,也是连接学校和研究生的重要桥梁。因为研究生会成员更了解普通研究生的所思、所想,以及很明白他们的急需,所以研究生会成员的学术态度直接可以影响大众学生的态度,他们在学术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研究生会开展各种活动,如创办学术简报,收集学术交流材料,开展研究生课外学术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接近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可以直接满足他们所需,更容易也更有力度地直接促进研究生学术素质的提高。学校应加大对研究生会的支持力度,做好每届研究生干部队伍的选拔。

综观以上,高校要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让学生在其环境下很自然地懂得学术道德不仅仅是关系到学校的名声,更是与个人自身相关。这不仅仅要求学校关注整个学术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建设,而且是更应该强调对研究生身边的导师、辅导员和研究生会的关注,通过这些关键人物的自身修养和学术态度的积极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研究生,使他们真正懂得如何严谨地从事学术研究,提高当前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江新华.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表现、教育根源与治理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

[2] 劳俊华,段利强.研究生学术规范素养的调查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南开五项措施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DB/OL].2009-03-26.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156/201004/86573.html,

[4] 高雪芳.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其改善途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作者:张瑜 沈玉洁

上一篇:燃气锅炉节能减排论文下一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