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公文材料选择的“两个切入点”

2023-02-24

军队公文是军队各级组织及各级机关在处理公务和组织指挥作战中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根据条例规定, 军队公文具有法定格式和法定效力, 以及严格的行文规则和处理程序, 分为命令、通令、决定、指示、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通告、会议纪要、计划等十几个文种门类。军队公文无论是观点的形成、材料的选择、结构的模式, 还是内容要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表达方式都有着与一般应用文不同的写作特点, 因此, 在军队公文材料的选择上, 不能完全照搬一般应用文体写作方法, 可以从关注军队公文材料的特点, 掌握军队公文材料选择的思维方法入手。

一、从把握军队公文材料特点入手, 为准确选材确定范围

“主题先行”“观点先行”是军队公文写作一大特点, 之所以形成这一特点, 是基于形成观点的“既有”材料, 既有材料包括条令条例、训练大纲、计划、上级文件、首长指示, 以及格式、文体结构、内容构成要素等等, 既有的材料为观点提供佐证和说明, 也形成了军队公文材料的规定性、模式性、对象性等特点。

(一) 规定性。

规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在要求。军队公文写作要围绕着政策法规、上级指示精神、首长意图展开。军队公文发出的任何一个信息都包括了为什么 (目的) 、做什么 (内容) 、如何做 (方法、要求) 等内容, 而所有这些信息都有一个前提规定, 写作者在写作时都要以条令条例、大纲等法规为依据, 以上级指示精神、首长的意图为依据, 做到“依法”选材, “依据”选材, 不能凭个人好恶、凭想象、想当然去选材。例如, 如果向部属宣布奖惩事宜的, 就必须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选择材料, 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奖惩的范围、奖惩等级, 如果向部属安排军事训练工作, 则依据训练大纲。这种规定性是不可逾越的, 也就决定了军用公文选材的规定性。二是文种外在形态要求。用什么文体, 用什么格式, 用什么表达方式, 用什么语言, 用什么结构等是有明确规定的。例如通报的写作, 无论是奖惩通报, 还是情况通报, 都由陈述、判断和要求三部分构成, 结构不能颠倒, 不能缺失, 陈述时不描写, 做判断时不陈述, 提要求时不抒情, 这也是规定性的表现。

规定性特点要求我们要按照公文相应的观点、文种、格式、结构、内容要素等选择材料。超出规定, 或缺失, 或绕过相关要求, 自行选材, 就可能出现材料与观点不对应, 材料与文种不对应, 材料与表达方式不对应等等问题。

(二) 模式性。

模式性是军队公文写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且简明的结构方式、语言表达、格式, 它不仅仅是公文的外在形式, 而且还是材料组成的重要要素。

一般而言, 写作的材料指为了某种写作目的, 写入文章中的事实或论断。军队公文材料的内涵则丰富得多, 不仅包括事实或论断, 还包括文种、语言、表达方式、格式等要素, 使得军队公文材料的内容增多。就一般写作而言, 特别是文学创作, 写什么, 或情, 或意, 是因人而异的;用什么文种, 或小说, 或散文, 或诗歌, 或戏剧, 是因人而异的;用什么表达方式, 或抒情, 或议论, 或叙述, 也是因人而异的。其材料的要素主要是事实、理论。此外, 材料的其他要素不是重点考虑的对象,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如格式。文贵传情达意, 不在乎体, 说的就是文学创作。而军队公文的选材, 文种、语言、格式等都成为最重要的元素, 是不可以视而不见的, 什么样的主题, 选用什么样的文种, 什么样的文种就规定了语言、格式的运用。例如, 颁布法规要用命令, 命令的语言则表现出强制性、严肃性, 在格式上, 得有军队主官签发这个要素, 否则命令不能生效。凡此种种构成了程式化的东西, 成为军队公文材料一个重要的特点。

(三) 对象性。材料对象性表现为内容的对象性、发文者的对象性和受文者的对象性。

军队公文写作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目的明确, 指向明确, 目标明确, 要求明确, 决定了材料选择的对象是十分明确的。例如关于批准某人为飞行教员的命令, 所涉及的内容从逻辑顺序依次是大纲——技术检查组长考核——党委研究批准, 大纲是法规, 必须依纲行事, 考核则是从技术层面考量, 党委是从全面的角度来考查 (政治、技术、体能、心理、作风等) , 三个环节既是内容的构成要素, 也是材料选择必须注意关注的, 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 这份命令都无效。发文者是一级组织或军政主官, 由于职责、分工、权限等的不同, 规定了发文者是十分明确的, 司令部只能发训练、作战、管理等公文, 而主管后勤的首长是不会发训练工作的指示的。文件发往何处, 发给谁, 必须是明晰的, 往上走公文的受文者是上级机关, 用请示和报告, 往下传的公文的受文者是下级, 用命令、指示、决定、通知等。这些构成了军队公文材料具有对象化的特性。

以上是军队公文材料最典型的特点, 把握这些特点, 可以为我们指明选材范围和方向, 提高选材的针对性, 减少盲目性, 提升行文的速度。

二、从思维方法入手, 为快速选材打通可行的路径

基于军队公文材料的规定性、程式性、对象性等特点, 在选择材料时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 正确的思维方法, 可以为快速寻找材料, 及时成文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一) 定向思维法。

定向思维指依据条令法规、上级指示精神、首长意图、本级工作职责和担负任务等选择材料的思维方法, 定向思维是材料的规定性使然。这种思维方法在选材上最快捷、最有效。运用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材思维:一是以条令法规为依据。军队的条令条例、大纲等法规是制定军用公文的前提条件、参照物, 是选择材料的一部分, 如果涉及到与政策法规有关的内容, 材料选择首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二是以上级指示精神为依据。上级为了指导帮助下级开展工作, 推动部队建设, 经常发出政令指示, 通报情况, 答询问题等等, 这都是选材依据。在军用公文写作中, 常常见到成篇的材料构成是上级的指示精神。例如, 转发性通知。三是以机关和首长讲话指示为依据。机关和首长代表着一级组织对某项工作的布置, 对某个问题发表的意见、看法, 这都是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 结合部队实际发出的。它既是行文主题所在, 也是选材的一个方向。例如, 首长对某个问题发表的讲话, 选材时就必须考虑进去, 否则公文是发不出的。四是以本级工作职责和担负任务为依据。每个单位或部门都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选材时只要参照对比, 就可以找到所需的材料。

(二) 模式思维法。

模式思维是指按照一定相对固定的程序, 在比较明确的范围内进行的思维活动。选材模式思维要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文体内容要素模式化。军队公文为准确、快捷传达信息, 便于受文者理解执行, 对文体内容的构成作了一些相应的规定, 写什么, 包括内容构成顺序都有要求, 不允许缺项, 或自作主张添加。例如, 请示在适用范围上规定了用于请求上级机关指示、批准事项, 在行文的时机上是本级机关无权解决、无力解决、有疑惑时才能行文, 在内容构成的要素上由缘由和事项构成, 并形成先讲缘由后讲事项的行文顺序。二是结构模式化。军队公文一般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顺序来组织, 其外在结构形式一般是“开头——主体——结尾”, 内在的逻辑形式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在布局谋篇时是不能绕过的。如, 工作总结、工作情况报告、汇报材料一般采用基本情况叙述——做法 (经验或体会) ——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的结构, 请示、通报、指示、决定、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 一般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从而形成相对固定的结构形态。三是语体模式化。语体模式化表现为习惯用语和军语。习惯用语一般在表示依据、缘由、原因和结构转承、过渡照应中运用。例如, 起首语常见有“根据”“鉴于”“关于”等, 起首语或表示写作目的、或引出写作缘由、或说出写作依据;结束语常见有“为荷”“为盼”“妥否, 请批复”“希遵照执行”等, 表达出期请、希望、总括的意思;甚至过渡衔接用语也模式化, 目的就是使表达更加顺畅连贯;主体语模式化表现复杂些, 但也有自身的规律。军语则是军队在作战、训练及其他行动和工作中统一使用的规范化的军事用语, 军语在军队公文写作中广泛使用和必须使用。如, “战斗机”是大家熟悉的一个词, 一般指歼击机或歼轰机, 但在军队公文写作中必须明确界定, 要么是××歼击机, 要么是××歼轰机, 而不能笼统使用战斗机。由此, 把握模式思维的方法, “按图索骥”, 便捷快当。

(三) 对象思维法。

对象思维是指在选材中紧紧围绕着确定目标的人或事物展开思考的活动。军队公文写作总是考虑为什么行文?收文的对象是谁?让受文者干什么或了解明白什么?因此在内容的确定、文种的选择、语言的运用、格式的样式等方面都有明确的约定。仅就受文对象而言, 按行文关系看, 分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 不同的受文对象, 材料的选择是不同的, 上行文要注意材料的建议、参谋、请示的作用;下行文要注意材料的督促、指导、帮助、服务的作用;平行文则注意告知、通报、商洽的作用。例如, 请领某型装备, 要使用上行文种——请示, 而不能使用报告, 行文中, 还要明确主送给谁, 如果主送单位不对, 本该送装备部的, 送到司令部, 或后勤部, 就达不到目的;在主体部分要分理由和事项一一行文, 在语言的运用上, 理由使用陈述性的语言, 事项使用说明性的语言, 语气还要谦恭, 不能用“必须”“赶快”“一定”等命令的词语。由此不难看出, 材料的指向性是十分明确的, 对象是十分明确的, 按照这样的方法选材, 可以少走弯路。

(四) 比较对比法。

比较对比就是围绕主题, 将材料进行比较对比, 找异同, 辨真伪, 明对错, 最终得出能说明主题的选材方法。进行比较对比, 在内容上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与过去的工作进行比较对比。二是从改进工作指导方法的角度进行比较对比。三是与兄弟单位工作的情况进行比较对比。在手段方法上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纵向比较对比。即比较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内的具体形态, 这种对比可能得出事物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点。一个单位的任务、工作总是有一个前后的连续性,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的同样任务、工作, 不可能总是处在一个水平、一种状态, 它会有所变化、发展的。通过纵向比较, 就可以发现这种变化、发展。采用纵向比较在操作上, 一方面以时间为单元, 对每个时段的情况进行比较对比, 找出不同时段的不同特点, 材料所表达的东西也就能显示出来。例如, 飞行计划就是按照时间来制定的, 每个时段都有规定的训练内容, 选材按时段思维就可以将问题说清楚。另一方面, 将某一时段的情况加以统计, 再进行比较对比。即把所有的材料收拢汇集起来, 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归类。纵向比较在军队公文的报告、通报、计划等写作中经常使用。二是横向比较对比。即把不同的具体事物在同一标准下进行的比较对比。它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定性的鉴别和定量的分析。相似的东西容易鱼目混珠、以假乱真, 只有仔细比较事物的差异点, 才可以使我们在更深入的程度上把握事物。

军队公文选材方法、手段很多, 要以合用为要, 而抓住公文材料的特点, 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切入, 不失为一个合适的路径。

上一篇:化工机械设备故障分析与事故管理下一篇:培智语文课堂中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