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国家税务局绩效

2022-12-09

第一篇:广州市国家税务局绩效

广州市番禺区国家税务局2005年度工作要点

2005年是番禺国税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夯实基础、深化改革、全面提高税收工作能力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谋划‚十一五‛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今年我局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局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为宗旨,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关键,以夯实管理基础、提升征管质效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番禺国税为动力,依法治税,优化服务,精细管理,协调发展,努力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

贯彻好上述总体要求,做好我局2005年的税收工作,必须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和抓好‚八项‛工作:

——正确理论指导与税收工作实践相结合

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在2005年,我们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税收工作,落实‚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的新时期税收工作主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税收工作,树立宏观征管的观念,求真务实开展各项工作,夯实税收征管基础,使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坚持用科学人才观保障税收工作,以人为本,调动好人,发挥好人,为干部搭建一个干事创业的大平台;坚持用正确的政绩观评价税收工作,实事求是,精抓细管,做与纳税人和广大干部利益密切相关的实事、好事,要以税收征管的精细化程度和征管质效水平的提高作为评价我们

工作的主要标准。

——实施精细化管理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用相结合

精细化管理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加强税收工作的着力点。目前我局实施精细化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因此要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要以人为本,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切实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注意解决好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矛盾,增进干部职工间的团结、友爱、互助精神,努力建设和谐国税;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协税护税网络的构建等措施进一步释放税务人员工作精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解决好精细化管理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而保证我们各项工作得到切实、有效地开展。

——夯实基础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管理基础是做好税收工作的前提,也是加强征管的出发点。作为基层单位,我们更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要针对去年整顿工作暴露出来的管理上或制度上的问题,认真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同时,应该发挥基层单位身处税收征管工作第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调研,认真思考,寻求一套与我们工作实际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并升华成功经验,为税收工作大局献计献策。

按照以上要求,我局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发展为主题,大力组织税收收入,促进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今年市局下达我局的税收收入任务为239,500万元,比去年增长11.97%。为确保完成上级交给的税收收入任务,我们必须要扎扎实实抓好每一月、每一季的收入组织工作,坚持三个到位。

(一)组织收入观念到位。为国聚财是税务部门的光荣使命,在新时期开展组织收入工作,必须严格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组织收入的关系,不能为追求税收收入的增长及预测准确率征过头税或人为放松执法尺度,要以营造一个法制健全、执法规范、公平纳税的税收环境为目的,促进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发展。

(二)收入分析预测到位。要及时开展2005年税源调查,计划在1月份对全区的税源情况进行摸底分析,做好年度收入任务的预测和分配。完善‚两层三级‛税源监控管理系统,于一季度内完成征管软件有关重点户指标的录入工作,扩大征管软件对重点税源的自动监控能力。

(三)组织收入措施到位。一要做好各税种的征收管理。要继续按照总局‚一四六小‛的工作思路做好对增值税的管理,狠抓金税工程的质量,尤其要强化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施纳税评估制度,选取重点行业加大稽核力度,在完善电子申报的基础上推广应用网上认证、网上申报等项目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商贸企业的认定管理工作,落实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的各项管理措施;要继续做好2005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加强对取消部分审批事项的后续管理和指引,严格把好税前扣除审批关,按时完成审批工作;

要强化日常监管和实地检查,做好亏损企业的纳税评估工作,尤其落实对长期亏损企业的评估制度以及加大对减免税企业的检查力度;要大力清理往年欠税,严格控制新欠产生。二要切实开展各种专项检查,今年重点是对废旧物资和收购农产品两个行业开展专项检查,做好汽车销售行业专项检查的跟进整改工作,选取疑点较多的珠宝企业进行重点检查,规范珠宝行业税收行为。三要积极推进反避税工作实现新突破,认真总结经验,收集信息,做好避税嫌疑企业的筛选工作;完善反避税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反避税调查审计的两级联动机制和案件审理进度月报制度,规范反避税工作规程;创新反避税工作的方式方法,力争在预约定价方面取得突破。四是加大审核评税力度,规范对非正常户直接定性处理的审核和管理,在审核评税中引入‚企业自查‛的做法,正确引导企业根据自查提纲开展自查,使税务机关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审核评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切实降低审核评税工作量大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使其真正发挥加强税源监控,提升管理层次的作用。

二、以完善为目标,大力深化征管改革,建立科学高效协调的税收征管体系

要以稳步实施征管改革为动力,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征管运行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

(一)规范系统机构设置。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税务局系统机构设置 明确职责分工的意见》(国税发【2004】125号)和上级局的批复精神,坚持规范和统一的原则,调整区局内设机构、直属机构、事业单位和派出机构的设置,科学合理界定机构设置,明晰部门职责分工,并调整业务流程,重新修订《征管规程》,做好业

务的交接。

(二)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征管查良性互动机制。一要落实完善征管查系列间的信息情报交换、案件移送协查、情况建议反馈等工作联系制度,如《信息传递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征管建议制度》等,使征管查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制约,又有协调,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二要加强对简政放权后的基层分局的税政业务抽查力度。建立税政管理建议书制度和重要税政事项通报制度,一方面督促和指导基层分局规范业务操作,把着力点放在按章作业和政策贯彻到位上,另一方面通过将有关数据和工作进度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指导基层关注重点企业、敏感行业和重要涉税事项,进一步加强巡查和管理。三要在已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并实行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贯彻‚前后台分开‛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理顺前后台征管业务的衔接。调整分局内设机构职能,探索征收分局‚大前台‛管理模式,在明确岗责的基础上,规范办税服务厅接收、登记、传递、分析、反馈、办理的工作流程,规范前后台工作的衔接。四要应用信息技术,扩大资源共享,强化协调手段。做好三大系统整合后的推广及维护工作;充分发挥‚一户式‛信息管理的效用,改变纳税人信息重复报送、重复录入的局面,提高办事效率;应用软件实现对征管查三大系列审批业务流程的质量和效率的监管;整合三大系列的信息传递途径,减少手工登记和纸质资料的传递,提高传递效率。

(三)进一步优化征管业务流程。今年的业务流程重组工作,要在2003-2004年两次流程重组的基础上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扩大重组的广度和深度,对全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的评估和分析,除了流程

本身的重组外,还扩大到流程与流程之间的归并、优化;二是实事求是地开展基层调研,积极把基层的实际情况和重组的要求向上级反映,使流程的重组得以自上而下的顺利开展;三是树立正确的重组观念,不能为了简化而简化,对于一些政策性强、确需加强管理的工作还应增加监督的环节和力度。

(四)稳步推进协税护税工作进程。在总结2004年在城区、大石、大岗等三个分局初步构建协税护税网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2005年我局协税护税网络的构建工作。把好代征单位的资格审核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稳步推进委托代征工作;完善和落实协税护税网络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代征单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监控考核制度、代征手续费的使用管理制度、协税护税人员的管理制度等;逐步建立起‚区、街(镇)、居委(村)、专业市场(集贸市场)‛四级协税护税网络,通过把不涉及执法权限的事务性工作委托协税护税人员完成,以进一步释放我局的人力资源,投入到精细化税收管理的工作中去。

此外,要建立协税护税信息传递网络机制,加强与海关、外经局、工商局、地税局以及镇、村、街道的沟通与联系,拓宽信息渠道,了解和掌握各行业、各类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及其对税收的影响,切实增强税源监控的效果。落实国、地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地税局稽查信息沟通,推进联合办案。

(五)加强内部协调统筹。要对机关科室之间、科室与各分局之间的指导、申请、交流、反馈机制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要继续落实完善我局督办工作制度、统筹工作制度及会议管理办法等各项内部工作的统筹办法和协调机制;通过定

期联席会议和专题联席会议等形式,统一工作口径,明确部门职责,避免互相推诿的现象;要继续利用好‚征管论坛‛等手段,对日常工作或突发问题进行及时解答,保证基层工作顺利开展。

三、以细化为抓手,大力夯实管理基础,全面提升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要适应形势和任务变化,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职责,强化管理手段,不断夯实税收征管和内部管理基础。

(一)落实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税收政策的各项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操作指引,定期汇编税收政策指引,夯实管理基础,切实做好简政放权和取消审批各涉税事项的检查跟踪,一手抓管理,一手抓落实。另一方面要明确税收管理员的主要职责,加强对各分局管理员的培训,分类管理,责任到人。建立管户与管事,人管与机管,案头管理与实地巡查,税源管理与纳税评估,税务检查与纳税服务五方面有机结合的新型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对纳税户的税源管理工作与承办征收税款、审批减免缓税、进行处罚等事务的分离机制,实行税收管理员的定期轮岗制度,切实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

(二)加强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征管资料的收集管理是夯实征管基础的最基本的措施,要加强信息录入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实行税收征管资料专人整理、集中管理;分局及区局两级要定期分别开展征管软件数据的清理工作;要结合绩效考核工作,通过对数据采集质量的跟踪分析,落实对采集人员的奖和罚,完善监管机制,提高信息采集人员的责任感;要选取个别分局作为试点,开展档案综合管理达标升级工作,并以此为契机逐步提高基层档案管理水平。要在属地管

理的基础上,根据税源管理的需要和纳税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分类管理的方法和标准,建立行业分类管理资料。

(三)积极推行科学的税收预警机制和纳税评估体系。要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制定科学、量化的行业平均利润、平均税负、平均物耗能耗及纳税人异常经营指标等纳税评估体系,利用软件综合分析纳税人纳税申报、财务管理等涉税经营信息,由计算机生成异常信息提示,减少纳税评估的主观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税源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

(四)发挥发票控管税源的作用。要做好全国新版普通发票的换版、核销、验旧供新的宣传工作;完善网上办理购领发票申请的业务指导、业务培训和协调工作;加强对一般纳税人使用普通发票计算机稽核录入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加强对纳税人发票领、用、存情况与其纳税与申报情况的核对;计划在2005年第一季度对全局各征管分局的税收票证管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五)推进基层和基础建设。要按时按质完成我局各项基建任务,改善基层办公环境;做好各分局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维护、更新、应急替换的工作,改善办公条件,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努力使我局的‚两基‛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做好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维护和升级工作;加强对分局业务人员的指导培训,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四、以规范为重点,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努力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要从依法行政,依法征管的思想出发,全面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切实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始终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一)加强对《行政许可法》的宣传、学习和落实。要更深入地

开展对《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将有关政策和操作要求进行整理,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坚持依法公示,一窗对外,进一步简化税务许可流程;及时落实上级部门根据《行政许可法》对税务行政审批业务做出的调整;发挥主动,收集税务行政许可实施以来基层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积极向上级反映,以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和要求,便利基层操作。

(二)发挥稽查整顿税收秩序的威力。选案环节要加强对已选案件的督办、管理,在完成各类举报、协查、专项检查工作的基础上,每月确立一定数量的自选案件;稽查环节要继续做好对大要案的查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如涉外企业税收专项检查等,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税务稽查执法监督的意见,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做好案件的稽查工作;审理环节要加强审理案件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审理案件的时效性和监控力度,对符合案件移送标准的涉税案件,应及时移送和配合公安机关查处,并及时予以曝光;执行环节要加大执行力度,积极利用税收保全等措施,抓好稽查成果的落实。在认真总结去年‚稽查一体化‛运行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探索适合番禺地区特点的稽查运行模式;加大对已查办案件的复查、监督力度,配套建立稽查人员办案回访制度,对企业开展税务稽查实现程序透明化,切实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深入贯彻出口退税新机制。指导企业抓紧退税申报及做好2004年度的清算工作,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审核进度;建立每月退税审核情况汇报制度,加强内部监控;优化出口退税审核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出口退税检查的力度,严防骗税案件的发生;进一步推广远程预申报,拓展网上正式申报、网上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办理等业

务,为最终实行无纸化的退税模式踏出重要的一步。

(四)加强税收执法监督。要发挥去年整顿工作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做好税务稽查处罚、减免税审批、定额核定、两票管理、退税管理和审批等所有涉及自由裁量权及审批权的环节的监督。今年要重点强化征管权限的管理。一是建立一套与岗责体系相匹配的科学的权限指标体系,不同的岗责要对应使用不同的征管软件权限,岗位权限指标的设置要从有利于工作出发,既要满足工作需要,也要体现权限的相互制约和监督;二是严格把好权限配置的审批关,征管权限的开放和取消必须经过必要的审批流程,实行统一集中的管理;三是加大信息化的支持,不单权限管理的审批流程要实现电子化信息传递,权限管理的操作也要实现自动化,以减少传递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

五、以利民为宗旨,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纳税服务体系。

要优化服务手段,健全服务体系,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由形象性服务向实效性服务,由低层次服务向高层次服务的转变。

(一)加大税收宣传力度。抓好主题,创新形式,继续开展好‚税收宣传月‛活动,通过召开税企座谈会、公布重大涉税违法案件等大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典型,曝光涉税犯罪典型案例,震摄不法分子,教育广大纳税人,不断增强公民的税收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提高税法遵从度;继续在各分局推行每月税法公告会制度,加深企业对税收政策的了解;丰富番禺国税网站的内容,加快网站内容的更新率,扩大网站影响,使国税网站成为纳税人更方便、快捷地了解税收政策,获得各项税收服务的窗口。

(二)切实抓好办税服务厅建设。一要根据各分局税收服务的需要,适时推开‚全功能一窗式‛的征收模式的应用面,进一步方便纳税人;二要推进各分局大厅改造工程,统一各分局征收大厅的宣传栏及番禺国税口号、标志设计,加大办税事项的公示力度,树立番禺国税良好形象;三要尝试为下岗再就业人员以及符合其他税收优惠条件或纳税信誉高的纳税人、纳税户设立‚绿色通道‛,切实体现税务部门对再就业人员的关怀,鼓励从业人员诚信纳税;四要积极推进办税信息化建设,调整多元化申报结构,大力推进电话报税和网上报税,拓宽办税途径,积极推行网上办税新功能。

(三)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与政府及工商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强调研,研究方法,促进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好总局对高新技术企业、软件、集成电路企业等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国家扶持此类行业的精神,使广大纳税人切实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实惠。

六、以务实为根本,大力提高执政能力,努力建设一支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

要认真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和党组织的凝聚作用;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确保队伍平安,全面提高税务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

(一)重点抓好班子建设。一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开展‚五好班子‛创建活动,抓好中心组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工作,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保证领导班子协调高效运行。二要重点抓好中层干部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采取相应措施,科学选择锻

炼方式,让领导干部承担起与其职位相应的工作和任务,安好位子,压好担子,加强中层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领导科学、方法的学习,提升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保证各项政策的执行力。三要加强调研,转变工作作风。及时把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努力解决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二)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要求,积极按照省委、省局及市局的部署,从1月到6月扎实开展好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巩固扩大整改成果四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做好该项工作的组织、宣传和发动工作,并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工作主线,明确‚加强工作指导和检查落实、突出学习讨论主题、结合实际创新形式、提高服务效率‛四项要求,做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加强党建工作的目标、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目标、优化服务水平的目标、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的四个结合,积极探索广东省委提出的‚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的具体形式,力求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出实效,努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树立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作用。二要加强党建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努力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及时将思想觉悟好,符合条件的干部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为党的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三要规范党务工作,推行《党支部工作达标量化考核方案》,用制度规范党员的思想和行为,从思想作风建设、业务素质提高、党员队伍管理、支部工作成效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考核

内容和标准。通过考核,促进支部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做好党员评议工作。

(三)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一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干部队伍反腐倡廉意识。继续做好党的‚两个条例‛的宣传工作;做到日常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正面宣传与反面剖析相结合,法治纪律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抓好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实现反腐败工作关口前移。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保证作用。继续推行纪检组长谈话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和开展巡视检查;出台实施《执法监察员工作制度》,保证执法监察工作有效开展;结合《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实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内部互相监督的作用。三要强化检查,突出监督重点。要以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的决策和执行为重点环节,通过巡查、抽查、联查、通告等形式,强化监督手段,加强监督效果。要大力加强外部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落实特邀监察员制度。

七、以改革为动力,大力完善激励机制,搭建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等文件精神,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选人、用人的新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一)推行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一要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于2005年第一季度正式推行绩效管理制度。二要坚持以激励、引导为方针,

从税收业绩、纳税人满意度、内部管理效能、学习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对干部实行全方位考核。每季度结束后对绩效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不断进行完善。三要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争取2005年底前真正建立一套以电子信息化为基础,以过程控制为手段,有效评估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管理型绩效管理制度。相关配套措施主要包括:岗位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建议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绩效配套软件,包括全程服务系统、电子考勤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等;绩效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信息管理库;工作人员再培训管理制度等。

(二)加快能级管理制度建设的前进步伐。坚定改革的信心,加大宣传力度,深化改革力度,加快改革进度,坚定不移地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做好能级管理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编写岗位说明书,重置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把绩效考核、能级培训、岗能匹配、职业生涯设计等配套制度明确纳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为搭建适合我局实际的能级管理制度总体框架探索经验,逐步建立以能为本、人岗相适、能岗相适的选人用人机制,将人的能力、责任与利益挂钩,进一步激发干部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信心和潜能。

(三)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进一步完善我局干部管理制度。总结近年来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些经验做法,进一步规范干部交流轮岗、竞争上岗、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继续推行毕业生多岗位锻炼工作,培养我局干部队伍新生骨干力量。

(四)规范临时工队伍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临时工队伍作用。一是严格执行我局的《临时工管理暂行办法》和《临时工能级管理暂行办法》,总结经验,完善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加强管理,充分发

挥临时工队伍的作用。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对平时工作主动性不强、组织纪律意识淡泊、工作能力和业绩欠佳的人员,对其考核要动真格,要拉大差距,对群众反映强烈、屡不悔改的坚决辞退,以增强临时工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三是增强团队意识。通过让临时工参与各种活动,提高队伍凝聚力,增强他们对国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四是加大临时工培训教育的力度。计划争取市局支持,将临时工纳入网上培训管理系统,让临时工能通过市局的教育平台,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服务意识。同时计划组织临时工分期分批进行业务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老师进行授课,并通过考试保证和提高培训的效果。

八、以创新为手段,大力弘扬国税文化,营造和谐番禺国税氛围。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加大文明创建力度,在全系统形成齐参与、共创建的合力,推进我局精神文明向纵深发展。

(一)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培训形式。今年要继续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做好NIT培训和考试、湖南大学网络学院远程教育及各种政治理论教育、业务技能培训。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干部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继续聘请高水平专家进行讲座,要大力推广‚网络培训管理系统‛,在收集各单位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上培训管理平台,实现全体人员培训全过程的管理。要加强对基层一线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如‚一户式‛、审核评税的技巧、行业分类管理经验交流和典型案例分析等,切实提高基层税务人员的管理业务水平。实现培训目标从传授知识向提高综合素质的转变;培训机制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培训手段从传统方式到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相结合的转变;培训主体从教师到学员的转变;培训形式

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

(二)大兴学习调研之风,办好两份刊物。一要继续认真完成市局下达调研课题的组稿和研讨工作,结合我局各时期中心工作的开展,拟定课题,发动各部门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和研讨工作,提高调研成果向实际工作的转化率。二要继续办好《禺山税谈》和《禺山税讯》两份刊物。要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同时多借鉴兄弟单位优秀之处,结合我局实际,丰富两份刊物的内容及形式,使其更紧跟形势,更贴近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税务干部的思想,力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充分发挥舆论阵地和宣传堡垒的作用。

(三)发挥工、青、妇组织作用,构建和谐团队。继续推进和参与文明单位、先进单位、青年岗位能手、文明示范窗口等各种创建活动,营造‚树标兵、当标兵、赶标兵‛的竞赛气氛,增强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融洽干部间的关系,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结合基层建设,推动各分局‚青年文化中心‛即文化室的筹建及相关工作,为广大干部提供工作之余的学习、休息场所,增强干部对我局的归属感。

(四)健全内部制度,加强后勤保障。要加强对《政府采购法》、《合同法》、招投标法等关于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狠抓我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落实和完善,规范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监督,推进‚阳光理财‛;要对固定资产的保管、建立使用跟踪台帐,实施精细化管理,解决好固定资产重购轻管的问题;要加强对闲置资产的管理,做好房产物业的盘活和管理工作,及时做好新办公大楼的使用规划及管理定位;要加强车辆管理,做好安全和综合治理工作。

第二篇:广州市国家税务局中区稽查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为了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本局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广州市国家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规定,结合本局工作实际,编制本指南。

一、信息公开内容分类

本局公开信息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大类。

主动公开类信息主要包括:

(一)公开制度。包括公开规定、公开指南、依申请公开等内容。

(二)机构设置。包括本局的机构设置及职能、地址、电话、邮政编码。

(三)工作信息。包括领导信息、专题报道、计划总结、统计数据、信息公开年报等。

(四)办税公开。包括政策法规、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纳税服务、办税程序、税务检查、税务行政处罚、举报投诉监督、税收法律救济、涉税公告、税务文书表格等。

(五)人事信息。包括人事任免、公务员招录等。

(六)财务信息。包括政府采购、财务管理等。

(七)其他事项。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事项。 主动公开信息的具体内容详见《广州市国家税务局系统

互联网站政务公开目录》(穗国税办发〔2008〕6号)。依申请公开类信息主要根据《条例》规定,依申请向申请人公开政府信息,详见《广州市国家税务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实施办法》(穗国税发〔2009〕321号)。

二、信息公开方式

(一)主动公开

本局主要通过下列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1. 广州市国家税务局中区稽查局网页;

2. 12366纳税服务热线;

3. 办税服务厅和办税窗口、政务公开栏、办税手册(指南、指引)、电子显示装置;

4. 报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新闻发布会、听证会、电话、手机短信等;

5. 其他便于公众知悉的公开形式。

(二)依申请公开

1.申请

申请人提出申请时,应填写《广州市国家税务局中区稽查局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在本局领取或自行复制,也可以在广州市国家税务局中区稽查局网页下载。申请人申请提供信息时,应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证明文件。

2.受理

公开权利人申请税务信息公开,一般按照属地管辖原则由纳税人所属各区(市)的国家税务局受理。公开权利人向广州市国家税务局中区稽查局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由广州市国家税务局中区稽查局综合科受理并回复。

办公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54号

办公时间:8:30—12:0014:00—17:30

联系电话:81345256

传真电话:81345256

通信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154号

邮政编码:510170

3.答复

本局收到申请后,能够当场答复的,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经批准后,可延长15个工作日,并告知申请人。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法定事由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申请人或者向申请人提供政府信息的,于期限中止、障碍消除后,恢复计算期限。期限的中止和恢复,将及时通知申请人。

申请公开的信息涉及第三方利益的,本局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

本局对申请公开的信息,通过出具《广州市国家税务局

中区稽查局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或其他形式予以答复。

本局处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流程请参见《广州市国家税务局中区稽查局处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流程图》。

4.收费标准

本局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可由本局机关财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费用。

三、监督方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本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上级行政机关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本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或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篇: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绩效评价

各项目承担单位:

根据杭州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12年市级部门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杭财绩效〔2012〕364号)及我局的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对2010年立项的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价范围和期限

(一)评价范围

2010年立项的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34项。

详细名单见附件1。

(二)评价期限

本次绩效评价获取数据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30日,已验收的项目以验收时的数据为准。

二、评价方法

次绩效评价工作采取书面评价与实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自我评价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充分体现科学的绩效观,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评价报告。

三、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的制度保障,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人才培养,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配套资金落实情况,资金实际支出情况,专项资金管理情况,项目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情况等。

四、组织方式

1、本次绩效评价工作由我局计划财务处牵头,相关业务处室配合;

2、本次绩效评价具体工作由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实施。

五、评价要求

各项目承担单位应认真填报相应的专项绩效评价自评报告(见附件2),并对填报数据和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所有项目于2012年7月31日前上报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报书面材料一式两份及电子版。

在书面评价的基础上,随机抽取一部分项目进行实地评价,具体名单另行通知,被抽查项目承担单位要为实地考察、座谈及资料查阅等提供条件。

六、重要提示

我局对本次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纳入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在今后项目申报中,对在本次评价过程中材料上报及时、项目执行情况好的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予以优先立项;对在材料上报中不予配合、项目执行情况差,绩效评价内容填报虚假的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限制其在今后一年甚至三年内不得申报杭州市科技项目。

中期绩效考核

各区、县(市)、经开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了解市级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运行情况,根据市政府《关于鼓励企业建立和引进研发机构的实施办法》(杭政办〔2006〕25号)、《杭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杭财绩效〔2007〕1294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对2010年-2011年认定的市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含培育型)进行中期绩效考核。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价对象

2010年-2011年期间认定的市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含培育型),共计182家(详细名单见附件2)。

二、考核数据截止期限

本次考核获取数据的截止时间为2011年12月31日。

三、考核内容

通过对研发中心依托单位的发展情况、研发中心建设基本概况、研发活动情况及其对依托单位的科技贡献情况等方面的绩效考核,综合评价研发中心的建设成效情况。

四、组织方式

本次考核评优工作由高新处、农社处、计财处负责实施。

五、考核要求

各研发中心依托单位应认真填报《杭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绩效评价自评报告》(附件1),并经各区、县(市)科技局审核盖章后,由区、县(市)科技局于2012年8月31日前统一上报至市科委项目受理办。上报材料为书面材料一式两份及电子版。

各区、县(市)科技局要切实抓好绩效考核的组织工作,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如期完成考核工作。对无故不参加考核的中心,取消其研发中心资格,3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

市科技局启动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9月23日,市科技局针对2009年至2010年期间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立项的21个专项(共计1598个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内容涉及项目合同执行;项目技术水平、知识产权和成果产出应用;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项目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情况。实行书面评价与实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自我评价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充分体现科学绩效观。本次评价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将纳入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以进一步规范我市科技计划管理,建立良好创新氛围。(市科技局计财处)

六、重要提示

我局对本次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纳入科技计划信用管理体系,在今后项目申报中,对在本次评价过程中材料上报及时、项目执行情况好的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予以优先立项;对在材料上报中不予配合、项目执行情况差,绩效评价内容填报虚假的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限制其在今后一年甚至三年内不得申报杭州市科技项目。

关于组织开展科技经费联合大检查的通知

各区、县(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开展省市县联合科技经费大检查的通知》(浙科发计〔2012〕156号)的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委实际,经研究,决定开展市及区、县(市)科技经费联合大检查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检查范围

本次大检查范围:国家、省、市及区、县(市)科技计划在研科技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863计划、97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合作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等国家科技计划落户我省实施的项目;省重大科

技专项、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创新团队培育,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科技项目;杭州市及区、县(市)科技计划安排的科技项目。

二、检查重点

本次联合大检查在对科技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

(一)国家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863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二)省级科技项目:主要是厅市会商项目、块状经济转型升级项目、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项目。

(三)市级科技项目:主要是市重大创新项目、“雏鹰计划”企业及“青蓝计划”企业实施的科研项目。

三、进度安排

本次省市县联合经费大检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8月10日-8月25日)。8月11日,省科技厅组织各市县科技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培训,明确检查要求和任务。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强媒体宣传和教育引导。我委负责对杭州市各市属单位的在研国家、省市项目进行清理,各区、县(市)科技局负责对辖区内县科技项目进行清理,布置自查工作,督促项目实施单位进行自查自纠。

第二阶段:实地抽查阶段(8月28日-9月10日)。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我委将于8月下旬组成监督检查组赴实地进行抽查(其中国家和省级项目数不少于在当地项目实施总数的25%)。市检查组由委领导带队,邀请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相关人员、技术专家和会计师事务所参加。

第三阶段:接受省检查组检查。具体时间以省厅通知为准。

第四阶段:整改提高阶段(截止9月底)。各项目承担单位根据自查和实地抽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各区、县(市)科技局督促有关项目承担单位做好整改落实工作,必要时赴实地进行复查核实,并将整改结果于2012年9月20日前报杭州市科委,我委与9月30日前汇总后书面上报省科技厅。

四、工作要求

(一)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大检查工作。要认真梳理各级科技计划在研的科技项目,对照国家、省科技计划与经费管理办法,深入了解各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分析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跟踪补助资金的走向,发现并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掌握和了解项目实施进展和取得的实绩,分析科技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方式以及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绩效的措施。

(二)省、市检查组实地检查项目清单将于赴实地抽查前告知区、县(市)科技部门和被检查单位。事先准备好被检查项目实施情况书面汇报材料和所有拟查验的材料,包括项目实施情况介绍、合同任务书、财务账册及相关凭证。项目实施情况应当由合同任务书明确的项目负责人汇报。

(三)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帮助做好科技项目财务审计工作。参加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科技经费管理和使用规定和本次大检查的工作要求,认真负责,不得马虎草率,如发现因工作疏忽造成问题遗漏或反映不实的,将取消科技项目经费审计资格。

(四)建立通畅的反映、举报问题的渠道。各地、各单位要公开举报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设立举报箱。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如实反映、 举报违规使用科技经费情况并做好举报人的保护工作。

第四篇:沧州市国家税务局

沧州市国家税务局 沧州市地方税务局

关于印发《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沧国税发[2005]120号)

各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规范和加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提高评定质量,根据总局、省局有关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有关规定,沧州市国家税务局、沧州市地方税务局 共同研究制定了《沧州市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及时向市局反馈。

附件: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二○○五年九月二十日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依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2003]第7号)的规定,应当在沧州市范围内办理税务登记的各类纳税人。

但办理临时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不纳入评定范围,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暂不纳入评定范围。

对设有总、分支机构的纳税人,其分支机构单独申报纳税的,总、分支机构均应参与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对分支机构不单独申报纳税的,分支机构不能参与纳税信用等级评定。

第三条 纳税信用等级是对纳税人遵守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接受税收管理等情况进行的综合评定,并按评定结果将纳税人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实施分类管理。

第四条 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评定工作以日常税收管理为基础,坚持依法、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

第五条 纳税信用等级按照每两个连续的会计年度评定一次。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税务机关应于评定年度5月底前完成纳税信用等级的共同评定工作。

第二章 评定内容

第六条 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内容为纳税人遵守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接受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的情况,具体指标为:

(一)税务登记情况

1.开业登记;

2.扣缴税款登记;

3.税务变更登记;

4.登记证件使用;

5.年检和换证;

6.银行账号报告;

7.纳税认定情况(包括一般纳税人认定等)。

(二)纳税申报情况

1.按期纳税申报率;

2.纳税申报准确率;

3.代扣代缴按期申报率;

4.代扣代缴按期申报准确率;

5.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

(三)账簿、凭证管理情况

1.按规定报送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

2.按规定设置和保管账簿、凭证,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

3.按规定领购发票、保管、开具、取得及缴销发票;

4.按规定安装、保管、使用税控装置及防伪税控系统。

(四)税款缴纳情况

1.应纳税款按期入库率;

2.欠缴税款情况;

3.代扣代缴税款按期入库率。

(五)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处理情况

1.涉税违法犯罪记录;

2.税务行政处罚记录;

3.其他税收违法行为记录。

第三章 评定标准

第七条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采用百分制,具体分值为:税务登记情况15分;纳税申报情况25分;账簿凭证管理情况15分;税款缴纳情况25分;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行为处理情况20分。

第八条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按照《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标准》(附后)执行。根据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需要,经沧州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批准,可适时增删和调整要素指标的评定标准和评分分值,并于下一评定期适用。

第九条 考评分在95分以上的,评定为A级。纳税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评为A级,但可以参与A级以下其他等级的评定:

(一)具有涉嫌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至评定日仍未结案或已结案但未按照税务机关处理决定改正的;

(二)评定周期内及评定年度至评定日新发生欠缴税款情形的;

(三)未依法报送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的;

(四)评定周期内有税务行政处罚记录的(经市级以上纳税信用等级评委会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的除外);

(五)不能完整、准确核算应纳税款或者不能完整、准确代扣代缴税款的。

第十条 考评分在60分以上95分以下的为B级。至评定日为止有新发生欠缴税款5万元以上的(评定周期内发生,至评定日尚未清缴的),不具备评定为B级纳税人的资格。

对办理税务登记不满两年的纳税人,不进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视为B级管理。但对具有第十一条、第十二条所列情形之一的,按相应级别确定。

对评定周期内零收入申报、又未发现违法违章行为的纳税人,不进行评定,视为B级管理。

第十一条 考评分在20分以上60分以下的,为C级。考评分超过60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确定为C级纳税人,实施C级管理。

(一)依法应当办理税务登记而未办理税务登记的;

(二)评定周期内同时具备按期申报率在90%以下,申报准确率在70%以下,应纳税款按期入库率在80%以下的;

纳税人属于扣缴义务人的,还应同时具备代扣代缴申报准确率在80%以下,代扣代缴税款入库率90%以下的;

(三)评定周期内及评定年度至评定日有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且受到税务行政处罚的:

1.有偷、逃、骗、抗税行为的;

2.有如下严重违反发票管理规定的:

(1)虚开、代开发票的;

(2)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发票的;

(3)非法购买或购买伪造发票的;

(4)非法接受虚开、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5)虚开收购凭证,进行偷税的;

(6)其他严重发票违法违章行为。

3.有其他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的。

(四)纳入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的纳税人,一年内两次不能按期抄报税的;

(五)应税收入、应税所得核算混乱,有关凭证、账簿、报表不完整、不真实的。

第十二条 考评分在20分以下的,为D级。非正常户不参加评定,直接视为D级。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进行计分考评,一律定为D级:

(一)具有涉税犯罪嫌疑,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尚未结案的

(二)评定周期内及评定年度至评定日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犯罪行为记录的;

(三)骗取税收优惠政策、骗取多缴税款退回的。

第四章 评定组织与程序

第十三条 县(市、区)以上国、地税务机关应联合设立由局领导为主任,征管、办公室、法规、稽查、税政等相应部门、岗位组成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 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委员会在国、地税部门分别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征管部门,具体负责纳税信用等级的组织、指导、协调、 初评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十四条 各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委员会应按照规定权限审核评定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国、地税县(市、区)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办公室分别负责 A、B、C、D级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的初审,县(市、区)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委员会负责A级纳税人复核上报和B、C、D级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的复审评 定;市级纳税信用等级办公室负责对A级纳税人的审核,市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委员会负责对A级纳税人的复审评定。

各级评委会应定期召开会议,按照评定内容和标准逐一审核确定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等级。

第十五条 市、县(市、区)级税务机关应通过一定方式向纳税人公布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内容、标准、程序等。

第十六条 市、县(市、区)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本办法要求的内容和标准,以日常征收管理、税务检查、税源监控资料为基础,结合征管信息系统及其它 资料进行全面地审核调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考评,及时、准确、完整填制相关考核记录,必要时进行实地检查和验审, 对评定周期内未进行税务稽查的纳税人应当进行实地稽查,国税局、地税局分别进行分值测算。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对本项工作的协调,税收征管改革后,纳税人的主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设置不一致的,由上一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共同核定,或上一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协商核定方式。

对国、地税共同管理的纳税人,根据各自初步确定的纳税人分值,按照从低原则,共同确定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等级。

第十七条 对初步评定为A级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由市级评委会在新闻媒体和办税场所进行公示,征求纳税人及社会各界的意见。自公示起15日内没 有重大异议的,即确定为A级纳税信用等级。对初步评定的B、C、D级纳税人,暂不采取公示方式,由国、地税主管税务机关联合向其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 (加盖县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章戳)。自送达之日起15日内没有提出异议的,即确定为实际纳税信用等级。对评定的纳税信用等级有异议的,经评委会研究 确定,经过核查或听证后进行复审,根据复审意见确定纳税信用等级。

第十八条 对评定为A级纳税信用等级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向纳税人颁发省国家税务局和省地方税务局统一式样的"纳税信用等级A级"铜牌和《A级纳税信用等级证书》,便于纳税人悬挂明示或携带办理有关涉税事宜。

对A级纳税人,由市级或县(市、区)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通过适当方式对其进行公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向社会提供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等级查询。

第十九条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第二十条 各级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评定过程中,应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标准、程序开展评定工作。

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评定完毕,各级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将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情况和有关评定资料向社会公布或泄露给他人。

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均应报市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委员会备案。

第二十二条 对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的相关资料,各级税务机关应在评定工作结束后60日内整理归档。

第二十三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上一级税务机关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或抽查下一级税务机关的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管理评定情况,发现被查单位存在本办法第二十条所涉及的问题,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按规定处理。

第五章 动态监控

第二十四条 国、地税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信用等级实施动态监控管理。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等级确定后,主管税务机关对其实施跟踪管理,依据纳税人在涉 税事项方面的相关变化情况,按照评定标准和程序,调整其纳税信用等级。对两年内(自评定日起)A、B、C级纳税人发生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所列情形的 (经市级以上评委会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的除外),即降低为相应的纳税信用等级。

纳税信用等级确定后,在评定有效期(评定有效期指税务机关确定纳税信用等级之日起纳税人享有信用等级的年限,具体指评定纳税信用等级当年及下一纳税年度,共二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向上调整。

第二十五条 国、地税主管税务机关按照所辖纳税人日常税收管理事实,认为需要对其纳税信用等级进行降级调整的,应将拟调整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的 相关事实、处理依据等情况说明填制《纳税信用等级申请审批表》,上报原国、地税评委会(或办公室)共同审批调整,自批准之日起30日内向纳税人下达《税务 事项通知书》,并实施相应的纳税信用等级管理。对经评定需变更A、B、C级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需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公告并收回原A级纳税人的《A级纳 税信用等级证》及"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铜牌,并及时将调整的A、B、C级纳税人信用等级信息报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备案。

第六章 分类管理

第二十六条 对A级纳税人实行以下管理办法:

(一)除专项、专案检查以及金税协查等检查外,两年内可以免除税收检查。

(二)对税务登记证验证、各项税收年检等采取即时办理办法:主管税务机关收到纳税人相关资料后,当场为其办理相关手续。

(三)放宽发票领购限量。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在符合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的条件下,简化出口退(免)税申报手续。具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国税局的有关规定办理。

(五)各地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采取其他便利措施。

第二十七条 对B级纳税人实行以下管理措施:

主管税务机关除在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款退免、税务检查、行政处罚等方面进行常规税收征管外,重点是加强日常涉税政 策辅导、咨询和宣传等纳税服务工作,帮助其改进财务会计管理,提高依法纳税水平,提升纳税信用等级。

第二十八条 对C级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强管理,并可依法实行以下管理措施:

(一)严肃追究违法行为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责令限期改正。

(二)严格审核纳税人上报的所有验证、年审资料,并根据需要实地进行复核。

(三)列入年度检查计划的重点检查对象。

(四)发票的供应实行收(验)旧供新、严格限量供应等办法。

(五)增值税实行专用发票和税款先比对、后抵扣。

(六)纳税人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且已办理出口退(免)税登记的,在申报办理退(免)税时,应实行严格的退税申报、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七)各地根据情况依法采取其他严格的管理措施。

第二十九条 对D级纳税人,除可采取上述C类纳税人的监管措施外,并可实施以下措施:

(一)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将其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大税收检查力度,强化日常管理;

(二)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收缴其发票或者停止向其发售发票;

(三)纳税人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且已办理出口退(免)税登记的,按规定实行严格的退(免)税管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所称"以下"均不含本数,所称"以上""日内""年内"均含本数。

第三十一条 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或者滥用职权,致使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失真,给国家利益或纳税人造成损失的,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A级证书、铜牌由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确定式样,各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按照统一式样制作。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沧州市国家税务局和沧州市地方税务局共同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完全由地税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纳税人,其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由市、县地方税务局负责。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附件1:计算公式和评分说明

附件2:《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底稿》(略)

附件3:《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分值及确认表》(适用于国税地税共管户)(略)

附件4:《纳税信用等级申请审批表》(略)

附件5:税务事项通知书(略)

附件6: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情况统计表(略)

附件1:计算公式和评分说明

一、税务登记情况

未按规定办理设立登记的扣3分;未进行扣缴税款登记的扣1分;未按规定变更登记的扣1分;未按规定使用登记证件的扣3分;未按规定验证和换证的扣 2分;未按规定期限报告全部银行账号的扣2分;纳税人提供的纳税认定情况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扣完15分为止。

二、纳税申报情况

(一)按期纳税申报率100%为满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5分为止。

按期申报率=纳税人实际按期申报次数/纳税人按期应纳税申报次数×100%

(二)纳税申报准确率100%为满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5分为止。

按期申报率=纳税人申报的纳税数额/(纳税人申报的纳税数额+税务机关查补的税款)×100%

(三)代扣代缴按期纳税申报率100%为满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5分为止。

代扣代缴按期申报率=扣缴义务人实际按期申报次数/扣缴义务人按期应纳税申报次数×100%

(四)纳税申报准确率100%为满分,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5分为止。

代扣代缴按期申报准确率=扣缴义务人申报的纳税数额/(扣缴义务人申报的纳税数额+税务机关查补的税款)×100%

(五)对不按期报送申报资料或报送不完整的,每次扣1分。扣完5分为止。

三、账簿凭证管理情况

(一)未报送财务会计制度扣1分;未报送财务会计处理办法的扣1分;未报送会计核算软件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二)未按照规定设置和保管账簿、凭证的扣3分,未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的扣2分。扣完5分为止。

(三)未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对发票进行保管、开具、使用、取得的,发现一项次扣2分。扣完5分为止。

(四)未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对税控装置及防伪税控系统进行安装、保管、使用的,发现一项次扣1分。扣完2分为止。擅自损毁税控装置的,一次性扣2分。

四、税款缴纳情况

(一)应纳税款按期入库率满分为100%,每低一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10分为止。

应纳税款按期入库率=(本期申报本期实缴税款十本期查补本期已缴税款、滞纳金、罚款)/[(本期申报应缴纳税款-经批准缓缴税款)+到期缓缴税款+本期查补本期应缴的税款、滞纳金、罚款]X100%

(二)发现纳税人评定周期内及评定年度至评定日有新欠缴税款的扣10分。

(三)代扣代缴税款按期入库率满分为100%,每低一个百分点扣2分。扣完5分为止。

代扣代缴税款按期入库率=(本期申报本期实缴代扣税款十本期查补本期已缴代扣税款、滞纳金、罚款)/[(本期申报应代扣代缴缴纳税款)+本期查补本期应代扣代缴缴的税款、滞纳金、罚款]X100%

五、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行为处理情况

(一)发现有涉税违法犯罪记录的,一次性扣8分。

(二)发现有税务行政处罚记录的一次性扣4分。经市、县评审委员会认定违法扣完8分为止。

(三)发现有其他税收违法行为的,一次扣1分,扣完4分为止。

第五篇:市国家公务员绩效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有效的国家公务员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国家公务员创造优良的工作业绩,根据《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及有关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绩效考核,是指按公务员管理权限,由考核单位对考核对象的工作数量、质量、效率、效益等进行全面考核,作为对公

务员评价、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绩效考核坚持客观公正、突出实绩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我考核与组织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考核市直国家行政机关和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科及科级以下的公务员(工作人员)。

第二章考核指标

第五条

绩效考核综合考评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情况。德、廉实行一票否决式定性考核。能、勤、绩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工作实绩中,实行定量考核。

第六条国家公务员的绩效定量考核主要设置以下指标:

(一)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二)完成重点、难点工作情况;

(三)完成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情况;

(四)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情况。

第七条

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按照上述考核指标,从工作数量、质量、效率、效益、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制定考核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第三章考核方法

第八条国家公务员的绩效量化为百分制,实行立体动态考核,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自我考核;

(二)领导考核;

(三)群众考核。

第九条自我考核指考核对象按月进行工作记载,并实事求是的进行自我评分。

第十条

领导考核指考核对象的直接上级按季度对其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分。经核实的个人工作记载作为评价考核对象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科室正、副职的考核由单位分管领导负责。对科室正职的考核应征求单位正职领导意见。对科室副职的考核一般应征求科室正职意见。非领导职务人员的考核由科室正职负责,征求科室副职意见。

第十一条群众考核指单位同职同级以及下级按年度对所有参加绩效考核的对象工作绩效进行评分。

第十二条考核对象的得分按不同权重记入总分,满分为一百分.其中自我考核分占10%,领导考核分占30%,群众考核分占60%。

综合得分=自我评分(平均值)10%+领导评分(平均值)30%十群众评分(平均值)60%

第四章考核步骤及程序

第十三条绩效考核按照以下步骤和程序进行:

(一)成立考核组织。考核组织由本单位领导、人事纪检干部和职工代表等组成,在党委(党组)领导下开展工作。

考核组的职责是:提出本单位绩效考核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结合考核情况,提出并审核考核对象的考核等次;依据有关规定,落实奖惩措施。

(二)制定本单位绩效考核具体实施方案。

(三)组织个人述职、测评。

(四)对考核对象的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统分。

(五)征求纪检、政风评议部门意见。

(六)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综合评价考核对象的德、廉情况,提出绩效和年度考核等次初步意见,报本单位党委(党组)审定。

(七)对拟确定为优秀等次的考核对象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天。

(八)确定考核对象的考核等次,将考核结果通知本人。

第五章考核等次的确定

第十四条绩效考核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一)绩效考核综合得分低于60分的,一般应确定为不称职。

(二)绩效考核综合得分在60-69分的,一般应确定为基本称职。

(三)统效考核综合得分在70分以上的,一般应确定为称职等次。

(四)绩效考核综合得分在85分以上的一般应确定为优秀等次。

第十五条

年度考核等次根据绩效考核等次,综合评价其德、廉表现,对应确定。优秀等次人员在绩效考核优秀等次的人选中,综合考核其德、廉表现,在规定的指标限额内评定、绩效期内的考核对象违反《市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实施细则》第二章第三条至三十九条中“不得有”的行为之一的;违反《市机关效能监察投诉受理与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第二章第八条中规定的种情况之一的;违反党纪政纪的;实行一票否决,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按相关规定直接定为称职以下考核等次。绩效考核中,在单位连续两年得分末位的年度定为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

第十六条

考核等次的确定由单位党委(党组)集体研究决定,报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批。考核单位未按规定程序进行绩效考核,组织人事部门不审批考核结果。

第六章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十七条

对绩效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国家公务员,单位应给予表扬和一定数额的物质奖励;连续两年绩效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国家公务员,可享受疗养待遇;连续三年

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在本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级工资;对工作业绩特别显著的,按其贡献大小分别给予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或向省里推荐记一等功,相应给予物质奖励;每三年开展一次“全市优秀公务员”评选表彰工作,获“全市优秀公务员”称号的,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第十八条

对基本称职的国家公务员,扣发当年年终一次性奖金,下年度单

位月考核奖减半发放,一年内不得晋升职级;当年确定为不称职的,扣发当年年终一次性奖金,停发下年度单位月考核奖,降低职务,职、级工资作相应调整;无职可降的,降低一个职务工资档次。

第十九条考核对象对考核结果决定不服,可以向考核单位申请复核。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适用范围内的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与绩效考核一并进行,不再另行组织。

第二十一条各县(市)区国家公务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由各县(市)区参照制定。省部属在宜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中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高中生辩论赛实施方案下一篇:工作就是责任读书笔记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