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反思

2023-04-11

第一篇:小学数学导学案的反思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方法

一、基本理念。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导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导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①明确学习目标。

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③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④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⑤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解决“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及设计意图。

“导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的课堂学习,关注所有学习过程等方面。“导学案”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程设计,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常见的环节有:学前准备---探究活动---学习体会---自我检测----应用拓展的基本设计内容。 学前准备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复习与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技能,观察与本节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要解决掉本节课或者本单元本章学习当中最基础的知识,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创设有利于建构本节课内容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操作建议:

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学前准备内容和部分探究活动内容。

2、教师进行适当辅导,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导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

3、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4、课上对学前准备中复习铺垫内容通过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处理或不做处理。 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按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解,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课堂教学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又有研讨交流的平台,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操作建议:

1、在探究活动这一环节中,关键要让学生明确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使探究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

2、要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4、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围绕提出的问题,发挥小组每一个同学的智慧,要面向全体,避免形成一言堂的格局。切实注重实效,避免流于形式。

5、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从而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为接下来的展示交流作好准备。在参与的过程中,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

6、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对于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指导、引领、点拨、讲解。

7、教师要对探究活动和结果进行充分估计,尽可能周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方案,以保证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

8、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

9、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知道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质疑。

10、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引导学生尊重同学解决问题方法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展示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安全环境。

11、要引导全体学生投入到探索交流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2、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和评价的甄别、激励作用,要注意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梳理与提升,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答案。

学习体会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总结、归纳的形式明确新知。设计了

一、两个针对性的交流问题,(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收获。主要是学到什么新知识,也包括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再提出自己的疑惑。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生成过程,加深理解。(2)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检验学习效果,梳理知识的体系,内化新知识。

操作建议:

1、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系统知识的目的。结合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回(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thread-155226-1-1.html)顾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回顾总结。

2、重点应该放在整理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3、这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也可以后移。 自我检测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自我检测不是简单的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供学生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突出“学案”的检测反馈功能。 “自我检测”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①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 ②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③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操作建议:

1、要有目的性,要有利于学生巩固重点,突破难点。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

2、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

3、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5、评价要有发展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要及时进行诊断评价,引导矫正,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提高。检测力求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坚持做到学习目标的“堂堂清” ,努力提高学习效果的达成度。

应用拓展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学习除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外,还要适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应用拓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研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②在导学案的空白处指导学生进行方法、规律等的记录。

③在学案的最后写出学后记,简要记录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点滴收获。

操作建议:

1、应用拓展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应用拓展内容不宜多,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切忌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

4、应用拓展内容不能过难,不能超出《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防止使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五、“导学案”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①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初步尝试“探究活动”,学有余力的同学独立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三个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②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

③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①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导学案”,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②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③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④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教师要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

⑤突出一个“导”字。在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指导学生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要引导思维,“学起于思”。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不唯上、不唯书的质疑品质,提高质疑能力,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⑥强化一个“研”字。在实施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强化集体备课,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教师要加强对其他教学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数学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不断挖掘“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巨大潜力,构建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以学定教,同案协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教研组集中攻关,遵循课前集体备课——课中观察诊断——课后共同反思的课例研究路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把学生的“不等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分析探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时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得到优化。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的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训练、检测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其思维活动是连续的,较为深刻的,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有利于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预习、自学、自测,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疑难,但学生的自我探究具有了预制、蓄势的功能,一旦课堂讨论涉及相关问题便能迅速引起共鸣,使问题迎刃而解。“导学案”教学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我们向往追求的“有效学习,甚至是“高效学习!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导学案的“度”

正文:

导学案作为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倍受关注,在一些地区通过推广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诸如“杜郎口模式”、“太谷模式”等先进典型。导学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少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确发挥了有目共睹的作用。我市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积极推进导学案的运用。但在这项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编制和运用导学案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需要我们加以思考、研究和改进。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导学案的“度”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理解导学案的意义

导学案,顾名思义实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套方案。教师通过一些活动和问题的预设,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阶梯和平台,以达到引领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目的。它的设计行为主体是教师,它的实施行为主体是学生。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让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质疑问难、达标检测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遵循导学案的基本要求

一是吃透教材是基础。教材是学学习的媒介,导学案的编制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提炼知识脉络,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深挖情感因素。二是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与开发”。对导学案的编制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开发”和“二度创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三是紧扣目标抓落实。整个导学案要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四是逐级生成讲实效。一节课的好坏,不是学生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复制和学会上,更重要的是看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碰撞,对问题的质疑,文本的批判,动态的生成。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状上升。

三、走出导学案的误区

误区之一:重学轻导,教师不敢讲授。

很多教师认为,导学就是将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将学习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课堂上应该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尽量少讲,能让学生讲的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讲明白的教师决不讲。既然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应该越放越好,不需要指导和点拨,更不需要接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的教师怕被扣上“满堂灌”的罪名而越来越少讲、越来越不敢讲,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有的领导在培训教师时甚至说:

“课堂上老师通常站在一边没事做,十几分钟都不说一个字。”这样一来,课堂难免出现“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漏洞,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生米做成了夹生饭”。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三年级《年、月、日》一课时,开始就让学生根据家里带来的年历表自己观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几分钟后,学生开始交流,一会儿提到一年有几个月,一会儿说平年、闰年,一会儿又提到节气,还有的组在比赛谁知道的重大节日多,甚至还有的问什么是“皇道吉日”……教师忙于在各个小组听取汇报,任由学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可许多知识点根本没有提到,难点也没有突破。最后教师只好无奈地宣布:“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还很多,请同学们下课后再去看书,完成学案中的习题。”从表面上看,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开放教学、动态生成的理念,各学习小组的讨论也十分热烈,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广泛,实际上在学生没头没脑、无目的的自学和“探究”中,在教师随意的、无序的解释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已支离破碎,知识体系没有形成,探究方法也得不到提升。

作为教学应是双边活动,导与学是相互依存的,缺少任何一方就没有对话、互动和交流。学生作为不成熟、非稳定的一方,正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有时是偏颇的。因此,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探究,也需要教师的体验去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的体验。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当学生的学出现偏差时,决不能坐视不管、视而不见,而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因此,这堂课中教师的“导”可以这样设计: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了年历表,提出了很多与年、月、日有关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更有价值呢?请同学们翻开学案,对照“学习目标”进行梳理。 学生进行第二次自学和交流,与教师共同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1、一年有几个月?这些月份如何分类和记忆?

2、怎样判断平年和闰年?

3、说出我国几个重要的公历节日,并指出它的前一天和后一天分别是几月几日?

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阅读教材、展开讨论和汇报,教师和小组长重点指导大、小月和平、闰年的知识……

这样的教学,将力气花在了“刀刃”上,让学生从繁杂的信息中抽身出来,关注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学会梳理知识和有效质疑的方法,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了导学案的作用,教师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

误区之二:重练轻思,学案成习题集。 时下许多老师编制的导学案,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转化为一个个的习题,其作用只相当于课堂或课外作业,只注重了对知识的训练和巩固,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激发,只考查了学习的结果,看不到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样的导学案,很难起到引学、启思、导法的作用,只是给学生增加了一份额外的作业。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会造成学生解题时照抄课本、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也成了师生讲评习题、订正答案的过程,思维含量大大降低。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在编制和使用导学案时,在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自学问题,注重体现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展现数学思考的过程和策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思维的碰撞”而非新一轮的“题海战术”。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圆的整理复习》时,设计的导学案从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作图题到解决问题,从基本练训到巩固练习、从变式练习到拓展练习,可谓层次分明、无所不包,类似于一张知识点和题型履盖全面的单元检测卷,应试的“味道”极浓。再加上本来就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所以学生在完成习题时兴致不高,小组合作的意识也不强。这些问题虽然很多抓住了“考点”,却没有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教学效果不佳、课堂气氛也十分沉闷。如何凸显复习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平时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和本校几位老师经过探讨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效果不错:

1、自主整理,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圆的基础知识,课前通过看书、小组合作,拿出一份作品;在课上进行交流、欣赏、分析、评价,找出各组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将复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课内复习与课外复习相结合,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思维成果的舞台。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画图表示的,有提纲式的,有表格式的,也有整理成树形结构的……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以及科学分析、评价的能力。

2、重点强化,加深认识。根据学生以往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半圆的周长和面积、环形小路的面积、已知周长求面积等关键处导学、讨论。在学生全面复习圆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平时容易忽略和错误较多的典型问题进行重点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更加深入,真正达到“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的目的。

3、联系生活,学会创造。结合生活中趣味性较强的实例,如计算捆扎4瓶啤酒所需要的绳长、求阴阳太极图黑色部分的面积等,促进学生灵活地分析问题、寻求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难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享受到运用平移、割补等方法使难题大大简化产生的“顿悟”体验。

误区之三:重案轻材,教材被替换。

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拿到导学案就做上面的题目,而不是利用导学案中的问题去预习教材、回归教材、探索教材内容;也有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只围绕导学案来组织学习,对教材不加重视。有的甚至一节课、一学期下来,课本被搁置、几乎是新的。还有的导学案与教材练习基本雷同,只是数据和情境稍加改动,连编排顺序都一致。这些“以案代本”的做法无疑都是错误的。导学案毕竟不能包揽学生课堂学习的一切内容,更不能替代教材的基础功能。导学问题的来源主要取决于对教材或其他教学文本内容的选择,应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再设计”和“二次加工”的过程。有的教材本身就是非常适合学生自学,是很好的导学之材,却被教师弃之不用或随意创编,实为可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三角形的特性》一课中“三角形的高”这部分内

容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

1、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2、三角形有几条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结果学生围绕“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展开了辩论,有的说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也只有一条高,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没有高……教室里乱成一团,几位优秀生谁也说服不了谁。更多的同学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三角形的分类”是三角形特性之后的内容,还没有学,对于这几类三角形的定义大部分学生都不清楚。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提出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造成了知识体系和课堂秩序的混乱。于是我在与这位老师交流时,要求他充分利用教材的导学功能,改进了导学问题的设计,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高:

1、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从课本例题情境的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哪几个词是关键? 试着分析一下:

(1)高是一条( );

(2)高和底是( )出现的,一条边可以作底,另两条边( )作底。

2、画高的方法是怎样的?书上没有图示哦,三角板怎样放,你能画出来吗? 这样的导学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度而适度的挖掘,能引导学生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高”的含义以及底和高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画高方法时,又弥补了教材没有直观图的不足,让学生画出三角板的位置,既可以训练学生规范的作图习惯,又突破了操作的难点,巧妙地顺水推舟,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导学案的“度”,我们要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处理好导与学、练与思、案与材的关系,努力走出偏执、极端的误区,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打造出和谐、高效的课堂!

第三篇:对小学数学导学案实施的反思和建议

现代教育理念昭示着我们,高效课堂是和谐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基础。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关注并执著追求的目标。实现课堂高效性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很多时候也是困难的,针对个人教学实践,我从导学案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进行了思考。

在创设“高效课堂”的口号下,教师们都采取课前布置预习学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导学案”的课堂常出现课堂效率更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效课堂的实施。

一、目前导学案的使用存在几点问题 1.重视了导学案,忽略了自主探究

常见的数学预习学案由以下内容组成:预习题、探究题、巩固题、拓展题、检测题。当然,每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版本的预习学案,但呈现的都是一片试题的“泥潭”,学生拿到学案导学往往不是首先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急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等直接解题。 2.乏味的数学课堂

因为年龄特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任务而学习。实施导学案教学,更多的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同时,这样的课堂变成了师生核对答案的讲堂,因为学生需要的是完成导学案,需要的是正确答案,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很少有学生关心,这样学生失去了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数学课堂一旦失去头脑的思考,必然变得乏味。 3. 师生精神失去了家园

较长时间(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使用同一种形式的导学案,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会受到挫伤和压抑。长此以往,师生的激情消磨殆尽,课堂气氛再度沉闷,持着对“导学案”的怀疑,教学方式很有可能重回原点。

二、实施导学案教学的几点建议 1.导学案的设计要多体现主观性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预习应该按课标要求去掌握概念、理解例题、会模仿例题完成课本练习题。应使应试式的学案回归生态化的学案,使试题式的学案回归问题式的学案。更多的时候,主观一点的问题,更容易让人发挥大脑的思考,尤其在小学生“减负”永远完成不了的情况下,问题式的学案可以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身心得到放松。 2.传递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在“导学案”教学方式中,导学案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但通过导学案直接传递有形的知识,而且还要把尽可能多的能力培养调整在有形知识之上,传递给学生。导学案除了为学生疏导知识、辅导探究外,还应该具有指导学法的作用,这也是学案导学的预期优势。体现在指导学生在关键和重点处有所突破,在学案中往往以“建议”“注意”“提示”等加以提醒。课堂上,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3.导学案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

虽然学生的预习是一个自主化的过程,但由于思维受到导学案以及书本的禁锢,会使他们产生共同的视角和基本知识的把握。所以,学生预习中产生的新奇的想法或问题,都可以预料。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了解学生导学案完成的“成果”,做到 “心里有谱”。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超前”生成,最好利用学生的发言,“相机行事”,智慧引申,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交流互动、充满活力的过程。 (1)教学流程与学案导学相顺应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流程与学案相顺应,不仅能极大地推动学生的预习,而且能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反之,学生通过学案获得的成就感将消减。 (2)教学流程因学案导学而调整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预习后差异更大,因此,教师要“以学定教”,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内容、要求和节奏。对于预习之后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讲甚至忽略,而对于一点就通的可以以点拨为主的指导,把最多的时间用在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面上。

三、“导学案”使用中师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

2、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

3、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导学案”,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

4、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突出一个“导”字,强化一个“研”字。

学生不是玩偶,让做什么就只做什么,没有主动性;学生也不是容器,让装什么就装什么,没有思维。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有能力也必须学会自己预习属于他们的书本。学生预习的成效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学案导学能够达到辅导学生自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并把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成一种学习知识的能力。

学案导学是教学大纲的指南针,以导学案为纲,可以达到对学情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指导,师生互动,智慧共生,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

第四篇: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内容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思路

“导学案”内容的基本构成应是:稿头内容、教学目标、预习导学、课堂研讨、当堂巩固、拓展延伸、当日作业+教学心得(针对老师)、学习心得(针对学生)。

一、稿头设计

“导学稿”的稿头包含有科目、章节(单元)、课题、课型、执笔、审核、预计教学时间、实际使用时间、学生姓名、班级等内容。

二、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

1.弄清“三维目标”内涵。所谓 “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知识”,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种水平,其中的“能力”目标又分为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三种水平;所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应(认同)、领悟(内化)三种水平;所谓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运用相关的认知策略在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教学目标水平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

2.正确表述“三维目标”。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有“行为目标陈述法”、“内部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表现性目标陈述法”三种。使用最多的是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这种表述方法称之为ABCD表述法,也包含ABCD四个要素:

A.行为主体(audience):基于新课程“为了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应该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水平的角度来设计并加以准确陈述,也就是说学生是行为主体。具体表述应是“(学生)能……”,而不宜写成“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等等。

B.行为动词(behaviour):教学具体目标应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因此要尽量用外显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当然也应考虑情感性目标和语文阅读时学生的体验、领会等默会性知识的掌握难以用外显行为动词描述。结合课程标准,可用如下动词:

知识性目标:了解(说出、认知、辨别、列举,语文课背诵、复述等),理解(解释、归纳、说明、概述等),应用(设计、解析、解答、总结等);

技能性目标:模仿,操作,迁移,写出、扩展等;

情感性目标:感受,体会,体验,体悟,分享,欣赏,领悟等。

C.行为条件(condition):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境和和条件下完成学习活动,如学习情境、工具、时间和空间等。可用“通过小组合作……”“在10分钟内完成……”等。

D.表现程度(degree):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准或所达到的程度,常用表述是“能流利的朗读……”“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能准确无误的背诵……”“能熟练地运用牛二定律解答与之相关的试题”“能应用电解平衡原理解答化学反映平衡原理并解答相关内容的试题等等。

3.遵守“三维目标”的设计原则。“三维目标”目标的设计,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层次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如陈述性知识可按“懂—会—用”的三级目标设置,策略性知识则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设计;②生成性原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机械的、一成不变的执行教学目标,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生成新的教学目标,使预设的目标和生成的目标相结合;③全面性原则:一般说来教学目标要全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不能人为割裂,应互相交织,互相补充,融为一体。④侧重性原则:“三维目标”不是平行并列的三个同等重要的目标,而是有主有次、有明有暗、有显有隐、有“有为”和“无为”之分的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因其蕴含的教学价值不同就可以设计不同侧重点的“三维目标”,甚至相同的教学内容因执教者对教材的挖掘和认知不同也可以设计不同侧重的“三维目标”,在具体的课案设计中有些目标可以作为“有为目标”积极为之,有些则可以作为“无为目标”而“置之不理”;⑤弹性化原则:教学目标的预设一般是针对全体学生设计,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目标设计应弹性化,灵活一些,粗糙一些,大气一些:⑥适切性原则:教学目标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太高,学生达不到会丧失信心,目标太低,又会使学生毫无压力,起不到激励作用。

三、教学重点的设计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按学科、模块、章节(单元)和课时(篇目)的四层次可以分为不同层级的教学重点:①学科教学重点: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②模块教学重点:是一个模块或一册教材所重点阐述的知识、原理、定律或公理,反映模块的编写思想,体现模块的教学目标;③章节(单元)教学重点:是一章或一个单元内容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是提挈章或单元内容的纲领性教学内容;④课时教学重点:就是一节课(40-45分钟)必须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全体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重点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首先,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关系。

教学重点可以是某一个教学目标,但不是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可以成为教学重点,只有教学目标中必须达到的目标才能作为教学重点。也就是属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目标才可以作为教学重点。

其次,正确处理“教材重点”和“考试重点”的关系。

教材重点是一本教材中最能体现教材内容的科学价值、能力价值、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的部分或章节,考试价值则是学科考试命题的重点:二者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则是不统一的。正确处理的方法是兼顾教材重点,充分突出考试重点。

第三,正确处理“教学重点”和“学生能力”的关系。

对于教材中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和考试中突出考查的重要考点,按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来说即使再难掌握,按学生的兴趣来说即使一点兴趣也没有,也必须作为教学重点反复认知、反复辨析、反复练习、反复强化;对于教材中了解性质的、考试中命题分值很小甚至不命题的非重点内容,学生再感兴趣也不能作为教学重点费时费神。

四、教学难点设计

A.什么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不容易掌握的知识、技能、公式、定理或定律,也是学生不容易感悟的情感和思想。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就是因教学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已有的认知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而形成认知、理解、掌握、迁移和应用的困难。

B.预设“教学难点”的策略

a.正确处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关系。难点不一定是重点,有些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凡是容易成为大多数学生认知障碍和困难的教学重点都应该预设为教学难点。

b.正确处理“教材难点”与“命题难点”的关系。教材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辨析、迁移和运用困难的教学内容,命题难点则是中考或高考命题人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某一学科中应该具备的能力要求而命设考题来检测学生继续深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考点。当“教材难点”与“命题难点”一致时就当然将其预设为“教学难点”;当二者不一致时,兼顾“教材难点”,在充分把握命题规律的前提下强化“命题难点”。

c.恰当把握预设“教学难点”的两条基本依据。第一条,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

际水平。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里甚至在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预设为教学难点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不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导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学习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第二条,根据考试的命题分值和难度系数。一般情况下中考和高考分值大地考点或难度系数大内容都应该预设为“教学难点”,想方设法,分层递进,多次反复地加以突破。

五、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制约,应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的体系。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一个层面。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方法论”,是“教学方法论”的一个层面。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教学方式运用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把多种多样的各种教学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标准,将它们归属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对于教学方法的分类,国内外有不同的分类模式。

国外学者建构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有以下几种模式: A.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巴班斯基(1927-1987),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博士。他在《教学过程最优化:预防学生学业不良的方法》一书,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气候有出版了专著《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代表作)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活动”包括了“知识信息活动的组织”、“个人活动的调整”和“活动过程的随机检查”等三种活动类型。依据这三种教学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 ;第二大类:“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 ;第三大类:“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 。

B.拉斯卡的教学方法分类

美国学者约翰·A.拉斯卡提出以学习刺激的类型为标准分类。他指出,学习刺激作为一种手段是一种与预期学习结果的实现相联系的刺激。“我发现世界上只有四种基本教学方法,既不多,也不少!”“其中有三种方法是‘传统’的方法,因为在古希腊和罗马的文献中就证明它们存在。另一种教学方法是20世纪的一项创新。”这四种基本教学方法或称普通的教学方法,是按照a、b、c、d四种学习刺激而分类的。

a.呈现方法:是用确定的形式把将要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在呈现这些刺激时只要求学生注意到呈现的刺激,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作用比较被动。

b.实践方法:是用问题解决形式提供给学生,通过已知程序的运用,提供可模仿的模式,或可操作的特定学习活动来进行。该法要求学生起积极作用。

c.发现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情境,希望学生在其中发现预期学习结果。

d.强化方法:是学生作出预期反应后,由对学生反应的强化而构成的一种学习刺激。 C.威斯顿和格兰顿的教学方法分类

这种分类是依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 a.教师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提问、论证等方法;

b.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伴教学、小组设计等方法; c.个体化的方法:如程序教学、单元教学、独立设计、计算机教学等;

d.实践的方法:包括现场和临床教学、实验室学习、角色扮演、模拟和游戏、练习等方法。

中国学者建构的教学方法分类主要有两种模式—— A.李秉德教授主编学论中的教学方法分类

西北师大教授李秉德教授(已故)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第一类方法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第二类方法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方法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第四类方法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情感陶冶法、思想熏染法等;第五类方法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B.黄甫全教授提出的层次构成分类模式

东北师大博士生导师黄甫全教授教授认为,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第一层次是“原理性教学方法”,其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

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第二层次是“技术性教学方法”,他是一种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第三层次是“操作性教学方法”,是指学校不同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方法,如语文课的分散识字法、外语课的听说法、美术课的写生法、音乐课的视唱法、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法等。

⑦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A.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讲授法的形式有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读法、讲演法等。运用讲授法的要求有四点:一是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二是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三是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四是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讲授法如果运用不要的话,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B.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的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一般在高年级学生或成人教学中采用。运用讨论法要注意四点:第一,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第二,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要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第三,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

C.直观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要和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运用直观演示法,一是目的要明确,二是现象要明显且容易观察,三是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

D.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练习法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练习、解答问题的练习

和实际操作的练习。

E.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运用于文科,也可以运用于理科学习。

F.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极积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G.参观教学法:是组织或指导学生到试验地实验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教学法一般由校外实训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质疑问难,做好记录,参观结束后,整理参观笔记,写出书面参观报告,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参观教学法可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识。

H.现场教学法: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育种试验布局规划、试验设计、作物性状的观察记载方法等项目的教学。

I.自主学习法: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自主学习法的运用,可以概括以下三句话:给学生一片蓝天,让学生自己去飞翔(给空间);给学生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克服(给情境);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给机会)。

J.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探究教学,要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并选择和确定探究发现的问题(课题)与过程,有序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⑧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A.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B.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不同;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这些都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

性的特点。

C.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D.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E.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

⑨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要领

A.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综合运用; B.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思维作为遵旨;

C.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参与度越高,方法运用的效果越好。

(9)近几年比较有影响的集中新兴的教学方法

①现场教学法:是任课教师、现场有关人员或二者协同在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上课,上课时限可长可短。

②过程教学法:是一种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之中,强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③主题教学法:就是以培养综合学力为目的,以研究实际问题为课程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原理与方法的掌握。主题教学法就是要通过原理与方法的教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框架,设计全新的探索过程,以获得自由且具有完整思考的自我体验。

④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趣,并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的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发现问题、获得认知的教学方法。

⑤快乐教学法: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边作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现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1)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认知教学内容、提高学科素养、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

(2)“教学行动”六环节:就是教学过程的全部行为阶段,比较著名的提法就是“备、教、批、导、考、思”六环节。

具体来说就是——

备(备课——预设)、教(上课——执行)、批(反馈——诊断)、导(辅导——跟进)、考(巩固——评价)、思(反思——调整)

(3)教学“行动研究”八环节:

计划诊断分析——教材价值研究——课案设计研究——教学实施艺术——教学诊断研究——教学辅导艺术——教学评价研究——教学反思研究

(3)“教学过程”六环节:

“课堂教学六环节”,也叫“教学实施六环节”或“教学过程六环节”,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具有不同功能的六个活动阶段。一般包括“旧课复习→新课导入→新课学习→课堂互动→重点总结→布置作业”等环节。

“导学案”的过程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预学

设计指导学生科学预习的环节应遵循“读、画、写、记”四字法。

①读:就是课前预读,也就是阅读新课教材及参考资料,必要时还需要阅读与新课有关的已学课文,有针对性地复习新课可能涉及到旧课知识。

②画:画出所读内容的重点(重要概念、公式、定律、定理等)、难点(不理解的内容和问题)、疑点(理解但不深透、明白但存有疑惑),并就自己的疑惑、问题圈注出来。

③写:就是写预习笔记。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以及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多少,预习笔记中的书写有不同的方式。最简单的预习笔记可以只写出本节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个人的初步见解,以及阅读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而一些比较简单的课文预习,或是在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时的课文预习,可以只完成“读”和“画”两步程序,而不用些读书笔记。因为通常在“画”的过程中,就已经理出课文的重点、难点、个人的见解以及对问题的质疑了。

④记:将所预习的新课重点知识纳入学科已有知识的网络中进行记忆,如预学了牛三定理后,将它纳入牛一牛二定理乃至整个的“力”与“运动”的总规律之中来识记。

所以说,预习就是指导学生“读”什么内容,找出(画出,或整理出)哪些问题和重点,记住什么现象、什么情节、什么定理等。

第二环节:反馈

反馈设计就是设计出检查和反馈学生预习效果的方法和手段,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抽查导学稿 ②重点复述法 ③当堂提问题 第三环节:点拨

针对预习反馈情况设计点拨的要点,包括突出重点、强化识记的对象和方法,包括突破难点的铺陈、铺垫和分解等艺术手段。

第四环节:互动 ①什么是课堂互动?

“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认知交流、情感交流、氛围影响、思维碰撞等方面的分享、启发、鼓励、合作等交互活动。

②课堂互动的意义

A.加深课堂认知结果:课堂互动,既是对预习结果和交流的反馈,也是对个性化的认知和理解的分享,还是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认知强化和巩固。

B.大幅增加课堂容量

在课堂上,学习者获得的知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所承载的知识,教师的个人知识,师生、生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

课堂互动可以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产生的知识大幅增加,从而大幅增大课堂容量。 ③课堂师生互动的类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行为,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将这些行为进行归类,从而得出了不同的师生互动的类型。

英国学者阿什利(B.J.Ashley)等人根据社会学家帕森斯(T.Parsons)的社会体系的观点,把师生课堂行为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三种。利比特和怀特

(R.Lippitt & R.K.White)等人根据教师和学习者行为的差异将课堂师生互动分为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三种师生互动类型。

我国学者也对课堂师生的互动类型进行了大量研究。西南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导张大均教授将课堂师生互动分为合作型师生互动、对抗型师生互动、合作—对抗型师生互动三种。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生导师吴康宁教授等人按教师行为对象划分的三种师生互动类型。

A.师个互动:教师与学习者个体的互动。这种互动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师生互动类型,约占全部师生互动的44.4%。它直接表现为:师生之间的问答(更多的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提要求,学生回应;学生作出反应,教师进行评价等。

B.师组互动:教师与学习者小组之间的互动。它是教师针对学习者小组而进行的参与、指导与评价等。它直接表现为:教师询问学习者小组的进展情况;参与学习者小组活动;指导并评价学习者小组的表现等。在传统教学中,这种互动形式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极其罕见,仅占全部师生互动时间的0.2%左右。近年来,随着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的兴起,这种状况有所改观。

C.师班互动:教师与全班学习者群体的交互作用。它通常表现为教师面向全体的班级教学,如集体授课、统一要求、集中评价等。这种类型的师生互动是我们教师再熟悉不过的了,也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最主要的形式,约占全部师生互动时间的54.4%。

④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设计原则 A.互动目标要明确

“目标是行为的先导”,它有长期、中期和短期之分。课堂师生互动的长期目标是为了促进师生双方的发展,尤其是学习者的学习、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具体的目标可以是为了在互动中促进和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和技能的掌握,为了活动的开展等。没有明确的目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将走入随意,从而影响互动的质量。

B.互动过程要连续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一个朝着目标不断交互作用而螺旋上升的过程,其中教师的行为对学习者产生影响,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习者的行为又反过来影响教师的判断和理解,促使教师相应地调整教学内容、活动方式等来延续这种互动。互动双方不断地影响对方的行为,同时不停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目标。

C.互动形式要多样

师班互动是中国最常见的互动类型,提要求、问问题、整顿纪律是教师最常用的师生互动手段。教师不仅要面向全体交流,也应学会不忽视与个人和小组之间的交流。同时,要丰富与学习者互动的形式。如在手段上,口头语言与身体语言并用,有时,教师的目光、轻轻地拍拍头等比口头语言的作用来得更快。

D.互动效果要显著

真正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不在于教师提了多少问题,关键是学习者能否获得发展,能否达到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有了交流的兴趣,是否形成了课堂教学互动的习惯,是否掌握了一定互动的方法和技能等。

E.师生互动的和谐与对立

由于师生各自对课堂、对教学活动、对对方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因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便不可能完全由一方控制。在开始一门课程的学习时,在一次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师生共同用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发动或回应师生互动,这一过程中有和谐的地方,也有矛盾甚至是对立之处。这时,师生再根据前面对师生互动的理解,改变和修正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做出有利于师生互动的行为„„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高层次的师生互动。

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在和谐与冲突、有序和无序的转换过程中实现的,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之间不断“博弈”和“磋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⑤师生有效互动的基本条件和策略

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是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的结果。在设计时,具体可以有以下策略——

A.创设积极的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环境。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是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积极、和谐的情感活动状态。其主要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习者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习者能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张大均:《教育心理学》,465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B.建立合理的互动机制。“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这里特指一种行动模式,建立合理的师生互动机制不是说要形成课堂师生互动的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指教师形成互动的意识,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这种意识;学习者养成互动的习惯,形成与教师互动的态度,掌握一些课堂师生互动的技能和技巧。采取下面这些措施对你建立合理的互动机制将有所帮助:

a.与学生讨论现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b.问学习者喜欢什么样的互动; c.吸取其他教师的经验。

C.师生心理与行为的一致性。在许多课堂上,尤其是观摩课,我们常常会感觉到师生的互动更像是在做戏,让人觉得很“假”,“假”源于不一致,不真实。教师表情夸张,学习者表现得不自然;同样,在平常的课堂上也有许多“假合作”“假互动”,许多教师为了互动而互动,学习者为了配合教师的表演而故作互动态。

教师要使自己有真正与学习者互动的愿望,同时也要能激发起学习者想与教师互动的动机和兴趣;根据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互动类型。

D.教师的适当调控。新课程并不排斥教师在课堂师生互动中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进行有效的调控。张大均提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进行调控:一是要发挥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二是要恰当运用纪律的约束功能,三是要对教学情境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四是要对知识传授状况的进行有效控制,五是对学习者思维进行灵活掌控。(张大均:《教育心理学》,466~467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E.采用多向交流与合作学习。变师生单向、双向课堂交往为多向的全通道式的课堂互动,努力提高每个学习者的课堂参与率。传统课堂教学大都是师生间单向和双向交往,交往的面狭窄,教师的提问和教学内容安排常常是针对部分优秀学习者,中差生较少得到教师的直接关注。教学中这种不平等现象限制了大多数学习者的发展。现代教学论主张师生全通道式的多向交往,教学内容和问题面向全体学习者,努力调动每一个学习者的发展潜力,使师生彼此处在一种心理期待和认同的情境之中。师生多向交往的有效策略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把分组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由师生的双向交往改变为多向交往。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有游戏竞赛法、成绩分阵法、切块拼凑法、小组探索法和共同学习法。

第五环节:巩固设计

巩固就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强化,包括加深理解、迁移应用、举一反三等。一般分为小结巩固、练习巩固和小结练习巩固等方式。课堂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许多数学老师往往因为时间的关系就草草收场,使课堂小结流于形式,根本得不到课堂小结的效果。教师小结巩固的方法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设疑回应、画龙点睛等方法,学生小结方法或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议”,或放开手脚让学生“说”。

练习巩固,就是布置巩固性质的作业,以巩固当堂所学内容为目的,注重积累,注重迁移,注重应用,适合学科,解决问题。巩固性作业有识记类作业、迁移类作业、应用类作业、

实践性作业等。

第六环节:课后提升

课后提升类作业一个是以能力提升为目的的综合作业的设计,另一个是以预学新知为内容的预习作业的设计。综合作业,可以是考点综合作业,或者是方法综合作业,或者是多层能力作业,也可以是多元思维、多元探究性的作业;高考链接,一般是以高考试题单项或综合卷作为课后提升训练的作业。

七、“导学案”的设计程序

“导学案”按“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定案”四个步骤来撰写。 (1)提前备课:主备教师汇报前期的准备情况,提交自己的预案,备课组或教研组集体商讨,提出研讨意见形成“共案”。

(2)轮流主备:主备教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撰写导学稿,并提前一周将草稿交教研组长初审。

(3)集体研讨:备课组初审后,发给教师审阅,以便提出修改意见;经备课组集体备课,探讨修改、充实完善。

(4)优化定案:主备教师吸取众家之长后,修改导学稿,定稿后提前三天交备课组审定,签字后印发使用。(以给学生发稿时间为准)

第五篇:导学案的设计方法

微信公众平台:校长视野 微信号:xzsy365 每日三篇干货推荐!校长视野,精彩不容错过!

导学案的设计方法

一、理清“导学案”框架结构及内部逻辑关系

1、以“课时”为基本单位设计导学案

(1)一般以课时独立成篇

目前,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课时授课制”,学生的学习都是以课时为基本单位的学习,导学案不能独立于这一组织形式之外,理应为学生的课时学习服务,一般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导学案。

(2)应依据学生学习需要增设相应课时 学生要形成技能和稳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归纳已有经验,形成概念并同化原有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材的设定课时中,经常增加习题课,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补充一些专题课,单元或章节完成后增加复习课。

2、理清每课“导学案”各个要素的逻辑关系

(1)每课“导学案”的基本栏目之间关系

我们一般把每一课时的导学案分为以下栏目:学习目标、导学过程、资源链接、课后作业。其中“学习目标”板块是整篇导学案灵魂,统领整全篇,其他板块均为其它服务,作它的子系统,因此,它在位置上居于篇首,编辑上应用不同字体和横线隔开的方式予以区别对待。导学过程、资源链接、课后作业栏目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因此,在编辑上这几个栏目既体现整体,又相对独立。

(2)“导学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之间的关系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学过程”是一篇导学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是导学案的最重要的设计内容。 “导学过程”要实现导学功能,学生首先要知道怎样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其次,学生要知道具体可执行程序和研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导学过程首先要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然后进行的学习活动的设计,把“学习方式”细化为学习活动中具体为可执行程序(包括学习指令或指导语言),把学习内容细化为在学习活动中的系列问题。

二、重点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环节和学习活动

1、学习目标的设计方法

在教案中,我们经常用了解、理解、掌握来描述教学行为和目标程度,然而在导学案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习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因而,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实践中,我们办法如下:

(1)学习目标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关健词: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如《不等关系》课的学习目标:知道不等号涵义,说出不等式的意义,会用不等号表示常见的不等关系。其中“知道、说出、表示常见的”等词语既表示学习方式又指出了达标程微信公众平台:校长视野 微信号:xzsy365 每日三篇干货推荐!校长视野,精彩不容错过!

度。

(2)学习目标和“导学环节”大致对应《不等关系》课中学习目标与下面“2”中所列学习环节大体一致。

(3)学习目标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要求一致

我们要求:目标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这样编写使导学案克服了过去习题超前布置的现象,减小了学习难度,减少了作业容量。当然,目标确定的恰当是否致关重要,需要教研集体研究决定。

(4)学生重点概括目标中的重要内容

2、学习环节的设计方法

(1)“双命名”或“三命名”学习环节

我们把每课学案划分为3-5个大的环节,采用双命名方式,前面是学习方式,后面跟学习内容。如:在学习《不等式关系》课的命名如下: 第一环节“自主阅读—联系旧知识,认识不等号”,第二环节“指导学习——不等关系的意义”,第三环节“自主练习——列不等式”,第四环节“引导探究——在应用背景中列不等关系”,第五环节“归纳总结——不等关系回顾”;有时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也有一些采取三命名的方式。比如在学习《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一课中的第一环节:“自主阅读——类比全等三角形相似条件,思考相似条件”,其中“类比”一词指明了学科思维方法。

(2)根据内容情况选择学习方式 导学案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教师指导、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有: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指导学习、引导学习、归纳总结。

3、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与经验

1、指令、指导语言与问题任务的处理方法

(1)每一个活动前先指明学习的步骤,用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别。 (2)在问题前用简短的学习动作词语概括并加标识。这些指导语言有:归纳、小结、猜测、验证、证明、例题示范、反思、提示、分析、观察、实验等。下面方框是“单项式概念”的一个学习活动。通过上面两种方式既清楚地展现了学习的程序,又较好地表达要研究的问题。

2.列代数式—观察并归纳共同点—写出单项式概念—阅读相关概念—勾画出关键词 (1)火车以v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1.5时后火车行驶的路程是千米. (2)某校学生总数为x,其中男生占总数的 ,男生的人数为. (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高为h,则它的体积为.

【归纳】以上几个代数式都是,这样的代数式叫单项式。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阅读】一个单项式中,其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一个数字是0次单项式. 微信公众平台:校长视野 微信号:xzsy365 每日三篇干货推荐!校长视野,精彩不容错过!

2、问题的呈现方式多采用简答或解答的方式

导学案重点是展现学生的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知识的构建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确性,而不是展现各种不同的问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它们共同特点是形态短小精悍,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必填写解答过程,测量的是学生对关键词的知识记忆和结论的准确. 对考生独很难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填空题和选择题由于材料较多,在编辑上占去大量的版面,给阅读者造成阅读困难;问题的零碎呈现也不容易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应为问题思考留有空间

一是为问题它可以方便学生作解答之用,但更主要的意图是留给学习者思考的空间,既便是这些空白不需要作答,只有留有空白,才能给予学习者思考的空间,就象作画一样,留有“飞白”,才能给观赏者想象的空间。否则,学生在学案引导学生中不容易把握问题关键和重点。

4、每个活动应展现完整认知过程或思维过程

概念形成和原理探究的活动,应体现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例题示范活动,应体现分析过程,解答规范过程和反思总结方法或技能的环节;自主练习活动,应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应体现知识的前后联系;对于难度较大又是重点的问题,应遵循低台阶、高密度、缓坡度的原则,步步为营,既展现问题的发展变化,又满足发展水平欠佳学生的学习需要;合作探究活动,应着力设计开放型问题或有认知冲突的问题。

三、导学案设计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导学案应是教师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与是集体的智慧。我们最开始编写的学案,经常出现一个作者编写设计的内容在教学中并不被其他教师采用。是由于缺乏集体共识:对用学案实现课堂导学存大分歧,对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把握差导较大。后来,我们把编写学案的老师分成小组进行审核,对每一个教学目标必须达成共识。

2、导学案设计应方便课堂教学

(1)每堂导学案以两页设计为最佳,第一页为书的左面,第二页为书本的右面,当学生打开一节学案后将不另外翻页。

(2)按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依次编号,教学环节前的顺序符号应使用图标表示,便于教师课堂组织教学时,学生能根据教师要求准确定位学习活动。

(3)应重视行距,以一点五倍行距最为适宜,便于学生顺利阅读而不至于上下文混淆。

(4)应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留有空间。我们的经验是:在每课第一页左边留五分之一空白,供师生备注

上一篇:小学生暑假计划表模板下一篇:小学上期教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