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课堂活动总结

2022-07-04

无论是开展项目,还是记录工作过程,都需要通过总结的方式,回顾项目或工作的情况,从中寻找出利于成长的经验,为以后的项目与工作实施,提供相关方面的参考。因此,我们需要在某个时期结束后,写一份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彩课堂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精彩课堂活动总结

成就精彩课堂

学习《提升教师修养,成就精彩课堂》心得体会

黄丽华

2008年 11月22日

本学期初我们聆听了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特级教师程红兵来校为我们全体教师所作的一场生动精彩的师德报告《提升教师修养,成就精彩课堂》,听后深有感触,受到很大启发。程校长从课堂教学的一些现状入题,指出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课堂不足和教学弊端,提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展示的良好的课堂特征。确实,当代教师应具备一些新的能力和知识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起码具有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即专门知识、特殊技能、职业情感。程校长的演讲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结合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案例给予具体的阐述分析,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实效性。虽然我从教多年,但自己不能满足于以前学的知识了,应该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学科领域,要像新教师那样注重专业学习和知识的拓展,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应对自己的教学手段、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本人的教学能力,向学生展示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强化听、说、读、写能力的40分钟课堂教学。

程校长所说的教师修养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专门知识、特殊情意和职业情感。其中专门知识又包括: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不但要有比杯子更深的深度,更要有比杯子更宽的口径。程校长的学习经历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程校长是上大学年龄最小的,读博士是最老的,坚持学习终成正果。我想这源于他对知识的不懈追求,不断更新,“只有知识是不行的,没有知识是万万不行的”,光芒四射的人格魅力下他曾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我们应从现在做起,多学本学科的知识,还要接触背景知识,养成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学识渊博”不成为一句空谈。永远保持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生活中勤于反思,勤于动笔;永远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做到“和谐共振”,“教学相长”。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会悟出更多的真理,才能真正做到化、活、热、和、信,才能筑就精彩课堂。 如何筑就精彩课堂?下面我来谈一下我的感受和体会: 第一,提高自身素养,要从观察、捕捉、反思开始

教师的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充实的。我们要在忙碌的教学事务中,挤出时间来提升自己的内涵,拓展知识面。在课堂教学中,先学会观察学生,分析能力,备课时对学生各种可能状态进行估计,重点难点量入而出,有的放矢。教学中聆听学生的“心声”,从学生对学习的实际需求出发,捕捉典型,形成生成。我们应及时进行反思,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留有跟多的时间去聆听学生,观察学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为全体学生服务。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他们在课堂教学质量中的关键性作用。教师的职业修养,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素质之一。他们的道德品质、知识底蕴、语言才能、人格魅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共同构成了教师课堂讲授能力的主要方面,共同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第二,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

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看课堂的起、承、转、合设计是否合理。譬如,怎样导入新课,怎样设置问题,怎样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怎样结束教学等等。每个细节教师都要了然于心,精心设计,必要时要在教案中反映出来。在备好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认真备学生,揣测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上课时的心理状况,以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对来自学生的质疑、争辩以及出现的意外情况都能够沉着应对,轻松处理各种情况。教师的道德品质和知识底蕴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

第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对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种心理状态,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接触”,唤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共同创造出亲切、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成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方面。

第四,教师要加强教学教研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日常教学中,教师之间相互听评课,加强学习交流,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教师的听课评课也不仅限于同行教师之间,还可以提倡跨学科听课,从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借鉴学习别人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机智等教学艺术。

最后,教师要深入学生,常与学生畅谈交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用于教学,能多听学生的评价和建议,进一步改进改进教学。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仅仅作为一种职业存在, 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专业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作用, 教师应立足课堂, 用情感丰富课堂的底蕴, 用知识托起课堂的天空, 把学生体验作为课堂的重点, 让学生体会思考的快乐, 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才有课堂生成的可能。

第二篇:感悟课堂精彩

感悟课堂精彩把握成长契机

-----学校公开课听评活动有感

9月21日、22日两天,对于我来讲是不同寻常的两天。在这两天时间里,我怀着期待和敬佩的心情去聆听每位老师的讲课。8位不同的做课教师,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感受到了七小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老师们用词的准确,情感的把握,朗读的指导,写作方法的渗透与练习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受益匪浅。

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李占锋老师的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用心良苦,车艳丽老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秦萍老师恰如其分的情境创设,张培桔老师基于学生的步步推进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一、解读文本的方法要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几位教师对文本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印象最深的是李占锋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一课,李老师真正的做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以孔子的身份—老师,围绕老师这一特殊身份,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孔子这位老师的课堂与课文,教学设计合理,流畅。 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每一个环节教学中都及时让学生进行有效练习,帮助学生树立起“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车艳丽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做为切入点,完美地将课文教学与习作教学结合起来,令人叹为观止,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必不可少

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但是在课堂中多数老师包办了对学生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在这方面,李娇娴老师就做的非常好。李老师在执教《花钟》一课时,学生无论是回答问题或是朗读之后,李老师都能及时、有效地做出评价。比如,在完成自学提示一时,教师边利用大屏幕出示不同时刻开放的九种花边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在学生第一次朗读之后,李老师就及时地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应该做到声音响亮、不拖腔、带感情,对学生再次朗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听课,赞叹、感慨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如何才能像李占锋老师、车艳丽老师、张培桔老师、李娇娴老师„„那样成为课堂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如何才能让课堂有如此的魅力,让学生轻松度过还意犹未尽?如何让学生乐此不疲、有说的欲望?通过此次听课与评课,我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1.充分调动学生资源,让学生互学。

2.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教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得有条理。

3.吃透教材,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所教课文内容与背景。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4.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5.在课堂上多设计互动的成分,让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真正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榜样就在身边,而我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我坚信自己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邢培菊 2017.9.26

第三篇:细节成就精彩课堂

摘 要:教学中被忽视的细节往往包容着智慧的火种,成为思维的创新点,教学中每一个细节可能会生成一次精彩。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新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上实践与体现。我们需要精心预设、探究捕捉、评价提升中成就细节,实现精彩课堂。

关键词:把握 教学细节 成就 精彩课堂

在教育教学中,一个细微的小节往往成就一次动人的履历,萌发一颗智慧的种子。细节虽小,但它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却举足轻重。关注细节,其实是关注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也是关注课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教师应该怎样把握这些教学细节,演绎精彩的课堂教学呢?

一、精心预设中把握细节

有些教学细节表面上看似信手拈来,实质上却是教师的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虽然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生成一些精彩。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无不在一个个教学细节的预设或生成中得以提升。

1.深挖教材是把握细节的前提。

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细节,其实也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巧妙创设。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教师虽然对“循环”的意思就是反复不断地重复出现非常强调,但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循环”的真正含义。为了学生理解“循环”的含义,老师在课始进行了巧妙的孕伏。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热菔钦庋?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讲了两遍后,然后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老师在关键时刻巧妙地发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循环”的含义――相同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在这种浓浓的人文情境下再教学“循环小数”,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了。

2.了解学生是把握细节的关键

数学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性的学习内容。而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强,上课有时会不由自主的分心,他们的注意更容易被那些直观、形象的情景所吸引,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对感兴趣的内容表现积极。根据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们设计的教学活动尽量可以与学生心理期望的学习活动相吻合,让学生用愉悦心情去做与学习相关的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这是演绎精彩课堂的关键。

二、灵动探究中捕捉细节

韩信的故事中写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样,上课也是成也细节,败也细节。课堂上的一个个细节,见理念、见功夫、见魅力„„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去捕捉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因为细节成就了精彩!细节成就了完美!

1.让发现尽显细节之美

教学细节往往蕴涵着科学素养。每一个细节都可能会生成精彩,每一个细节 教师既要让不同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自由提升,又要想出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这样才不会让精彩悄悄溜走。

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执教“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时,先出示了两个平面图形,一个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另一个是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接下来他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尺子、小圆片等),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看看谁的方法最好。学生们有的拼,有的摆,有的折,还有的量„„不一会儿,几种方法已展现出来。教师对学生的方法一一用课件加以展示,并及时给予肯定。正当教师准备进行下个环节教学时,有一只小手高高兴起:“老师,我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我是用小圆片摆的,长方形能摆2个多一点,而正方形能摆3个多一点,所以我发现正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也许是这位教师课前没有预测到学生可能用圆片摆,一时没反应过来,他只是轻轻地说“这种方法也可以”,就让这一精彩的发现轻描淡写地过去了。如果那位教师捕捉契机顺势引导学生:“你们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说一说?”如果有学生听懂了,就让他们再介绍一下,如果别的学生似懂非懂,也可以对那位发现的学生说:“你还愿意把你的想法再大声地告诉其他其他同学吗?”这时,不仅又给学生一次机会,也给了大家一次机会。此时,教师可组织其他学生也用这种方法试试。学生们一定会积极动手验证,而那位发现者也会满怀喜悦,还会自觉地帮助旁边的同学。此时的课堂,必将是主动学习的活泼场面。

2.让讨论催生细节亮点

智慧在碰撞中生成。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往往希望能从别人的发言和交流中得到启发,这种心态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回答与情绪反馈中察觉到。这时,教师如果精心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恰如其分地组织讨论,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当学生感知了对称的概念,知道可以用对折的方法判断某个物体是不是对称物体以后,一个学生举手质疑:“老师,有的物体太硬,像茶杯、铅笔盒等,不好对折该怎么办?”对于学生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可能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但教师却捕捉到这一细节,他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不少学生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兴法,他们陆续举起了小手。有的说:“老师,可以用尺子量!”有的说:“老师,可以用眼睛仔细观察。”还有的说:“老师,可以先照物体的样子画下来,再对折!”不失时机的讨论,让学生有机会实现思维的碰撞,否则他们能想到那么多巧妙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不仅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他们思考,而且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因为这些“意外”的事件,大多是演绎课堂精彩的亮点。

三、巧妙评价中提升细节

教学评价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味剂与催化剂。教师可以抓住一切有利资源,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不能仅限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要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的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有生疑的兴趣、探疑的愿望和释疑的可能。教师在关键处由浅入深的评价,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其视野,还能引发其创造的欲望。

作为教师,需要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时刻珍视每一颗童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住课堂教学中一个个脱离预设的“细节”,使它们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资源,使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

第四篇:细节成就精彩课堂

参加小学语文“精彩课堂,名家评析”互动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2年12月8日至9日,我来到北京朝阳剧场参加为期两天的小学语文“精彩课堂,名家评析”互动研讨会活动。

本次活动以观摩“第九届全国小学语文大赛”获奖教师课堂实例为主要内容,课后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针对课堂进行了点评。

来自不同地方的优秀青年教师们用自己的教学热情,扎实的基本功,精彩的教学环节征服了在场学习的老师和同学,尤其是他们对教学细节的关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当你去关注那些名师的课堂时,肯定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很善于用特有的教学机智去设计课堂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创造出精彩的课堂。

一、精心设问,牵一发而动全身。

来自辽宁省大连市的干琳老师带来了一堂六年级的《老人与海鸥》,她用严谨细腻的语言一次次的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老人对待海鸥的无私及海鸥对老人逝去之后的眷恋。在学习老人爱海鸥一部分时,她提问:”哪个细节描写最让你感动?”,引导学生重点对老人给海鸥喂饼干这一部分进行理解,并及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借助资料、抓细节、想想画面。利用这些方法练习朗读的同时也为更好地理解后面内容------海鸥不同寻常的举动做好了铺垫。在学习海鸥爱老人一部分时,教师提问:“海鸥把自己的语言转化为了行动,请大家找一找哪些动作仿佛在向老人诉说?”学生找动词时自然就会思考海鸥仿佛在说什么,下面再进行口语表达便非常轻松、顺利了。

二、识字写字,体现情趣性和高效性

低段教学重点之一是识字和写字,老师采用了灵活的教学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二年级的《会走路的树》一课,教师通过借助拼音、字卡测试、字形演变、做动作、结合学习月字旁生字认识人体部位和器官等方法,使学生既认识了大量生字又兴趣高涨。三年级《石榴》一课是教师设计识字竞赛,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藏在石榴果图片后,让学生自选难度进行比赛,对于出现的多音字教师提供不同的字义让学生结合句子来选择,在识字同时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时教师在黑板右上角做示范指导,边写边说比划名称,让学生可以观察到教师的整个书写过程。然后学生练习书写后及时用投影仪反馈,纠正比划再进行修改,学生记忆深刻。

贾宁老师在高年级的《祖父的园子》教学中也没有放弃书写的训练,教师在黑板写蜜蜂、蝴蝶等词语,学生练习书空,并发现共同点都是虫字旁,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想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既丰富了词汇同时也为后面重点学习萧红作品的重复性语言特点做好了心理准备。

三、概括内容,进行思维示范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课堂,大的框架要粗线条,小的细节要细线描。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高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往往概括不全面或不够简洁,但李明浩老师执教《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时,引导学生串联小标题抓主要内容来概括,学生学的比较轻松。又如刘广祥老师讲三年级《石榴》一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榴的生长过程,教师先教学生概括方法,“石榴什么时候怎么样啦?”经过思考,学生说“抽出纸条”教师强调讲话要简洁,向学生进行思维示范概括为“抽枝”,下面再概括时,水到渠成。

四、拓展宽度,积累语言

这七节课中都有语言拓展环节,如二年级《画家与牧童》一课,先引导学生照文本练习表达,夸一夸画家技艺高超,然后教师提供几个成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请学生练习用上以上的词语再来夸赞一下画家,以丰富学生语言。三年级《石榴》一课抓住“火红”一词,引出相关的诗句,使学生对石榴花开时的绚丽的情景了解得更透彻。六年级《伯牙绝弦》一课,补充历代文人对“知音”的理解,使学生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加以继承。《老人与海鸥》一课穿插老人生前省吃俭用为海鸥买饼干的资料介绍,激发学生情感,后面练习表达时学生能产生情感共鸣,达到训练目的,积累语言。

作为评委的张立军老师和吴琳老师对今后的语文课堂提出了期望:与旧有的教学观念说再见,突出学法、写法、读法;体现长文短学,轻盈不虚浮,短文厚学,厚重不臃肿;从感到移,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会意与会读相结合;少一点情调,多一点情怀,少一点小技巧,多一点大手笔等等。

名师的课堂中有许多精彩的教学细节,值得我们好好地记录、反思。通过此次学习交流,我感受颇多,感谢学校为我提供的学习机会,使我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下能及时为自己充电、吸氧。看到八位年轻有为的教师们那一堂堂精彩的观摩课,我更加有了前进的动力。结合教改需要及专家提出的建议,将新思想、新理念带入自己的教学当中,科学而艺术地捕捉教学细节,改变教学行为,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语文课。

上寨小学

王素珍

第五篇:课堂导入精彩案例

微信公众平台:校长视野 微信号:xzsy365 每日三篇干货推荐!校长视野,精彩不容错过!

课堂导入精彩案例(纯干货)

第1招——解读课题:自主设问攻疑惑 【课题】《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导入】学生板书课题,发问:读了课题,仅从课题来判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学习组长归纳为:董存瑞为什么要炸碉堡,为什么要舍身炸碉堡?董存瑞怎样炸碉堡?结果怎样? 师导语:想解答这些问题,就快读课文吧! 【解读】学问、学问,“学”就是要会“问”,学生会问比教师提问重要得多。此例从课题着眼,让学生充分发问,带着疑问去探究,学习就是快乐之旅。 (江苏省兴化市陈堡中心小学朱雷云)

第2招——时事新闻:鲜活生动攫眼球 【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导入】(先出示一组关于利比亚战争中孩子的图片。最后定格在一张照片上。)

师:同学们,这是在最近发生的利比亚战争中我们同龄人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谈谈看了这组图片的感受)

师:是啊,战争给孩子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让他们的心灵蒙上了巨大的阴影。那么,他们的心底有着怎样的愿望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曾被战争伤害过的中国儿童,去听一听来自他们内心深处的呼唤。 【解读】“未成曲调先有情”。看着一张张充满惊恐眼神的同龄人照片,感受着一场正在进行着的战争,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战火纷飞的氛围,感受到了战争给儿童带来的巨大伤害,不知不觉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了。 (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保沙中心学校庄华涛)

第3招——煽风点火:吊你胃口没商量 【课题】勾股定理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分享世界上“10个最重要的数学公式”之一,一个全人类共同的遗产,而且它就长在你们的身上。它就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充满魅力,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证明不厌其烦,其中有著名的数学家、画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还有普通的老百姓„„同学们,你们敢去论证吗?咱们先一块去探索一番好吗? 【解读】数学相对机械、沉闷,更需要激趣点火,吊到了学生的胃口,自会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第二中学李素怀)

第4招——激情演讲:残缺亦有美无限 【课题】《米洛斯的维纳斯》。

【导入】同学们,残缺也是一种美。秋天因少了绿色才有了红叶的灿烂;冬天因少了生气才有了雪的洁白。清晨因太阳还未升起才有了晨曦,夜晚因不圆满才有了弯月。维纳斯因有了断臂才登上艺术巅峰。事物本身是残缺的,然而残缺更显其美的质朴。 【解读】诗情画意,自然美丽;演讲导入,语文本色。 (广东省中山市高新区濠头中学沙玉伟) 微信公众平台:校长视野 微信号:xzsy365 每日三篇干货推荐!校长视野,精彩不容错过!

第5招——设疑逗趣:开场即刻吸引人 【课题】英语HarryPotter 【导入】文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很重要。我在上课的时候就这样: T:Play the video!

T: Ok,stop here. What is the kind of literature?Do you know the name of it? Have youread Harry Porter? How about the film? S: It’s interesting and fantastic. T: Doyou know the writer? Please find out themain idea. Open the book and turn toP22. 【解读】谜语、歌谣、游戏等均是启发思维,使课堂教学出现生动活泼局面的手段,在玩的状态下,探究疑惑,分享喜悦,这是好课的开始。 (山东省滕州一中东校巩伟娟)

第6招——学生表演:演技虽拙却出奇 【课题】《半截蜡烛》

【导入】生表演《孟德献刀》。

师:同学们,曹操在生死关头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 【解读】由“表演”到“剧本”,由“能言善辩”到“巧妙应答”;形式有过渡,内容有迁移;既是铺垫,又活跃气氛,一举两得。 (广州市天河区四海小学蔡兆洋)

第7招——经历感受:现身说法引关注 【课题】物理“自感现象”

【导入】请一位胆大的男生上台参与实验。在电路连接正常的情况下,让学生双手分别抓住小灯泡两端的接线柱,老师操作,断开电路,学生不会有任何感觉。经过几次实验以后,学生会觉得不神奇。然后,把小灯泡取下,让学生双手分别抓住小灯泡两端的接线柱,老师操作,断开电路,学生会发出尖叫,拿开双手。看到学生的狼狈样,全体学生会感到好奇。这时,请参与实验的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入新课。 【解读】“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看不到的电路内在变化,看得清的同学触电反应,两相对比,疑惑即生。

(华中师大一附中尚红年)

第8招——简单实验:百闻不如一实验 【课题】《死海不死》

【导入】将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烧杯,结果一浮一沉。问学生是什么原因,众生异口同声:“水有问题。”教师告诉大家,浮鸡蛋的水里放了大量的盐,并接着问:“如果人下到这样的湖水里,会怎么样呢?”“浮起来。”老师接着说:“这可不是天方夜谭,世界上确有这么一个湖,叫死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死海不死》。”

【解读】事实胜于雄辩,直观启迪思索。简单的实验目标明确,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镇中学杜江伟)

第9招——图像切入:形象直观启思维 【课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导入】用多媒体出示大跃进的宣传壁画“肥猪赛大象”,并在画面左上角附诗:肥猪赛大微信公众平台:校长视野 微信号:xzsy365 每日三篇干货推荐!校长视野,精彩不容错过!

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设问:“像大象这样大的肥猪你见过吗?”学生说:“哪有大象一样大的猪,简直是吹牛。”我接着引导:“这是当时盛行的浮夸风,壁画上的‘全社杀一口’这句诗,还可看出当时采用的是人民公社化制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经济建设道路中经历了哪些曲折,取得了哪些成就。”这样,图片带来的刺激、新奇就帮我顺利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了课堂。 【解读】利用图像直观、可视性强的特点来导入,引人入胜,印象深刻。特别是这种反差大、刺激强,带有特定意义的图片,一张图胜过百句话。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一中学李秀笠)

第10招——创设情境:转轴拨弦三两声 【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吧!那是一个噩梦般的日子。那一天,在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了罕见的8级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他们用真情演绎了一首首爱的赞歌。让我们看几幅令人感动的画面。(播放地震中的画面)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无论是孱弱的母亲,还是强壮的父亲,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们,用生命诠释着爱的崇高与伟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也是发生在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解读】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能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与作者和文中的主人公激起感情上的共鸣。当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时,学生情感的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未成曲调先有情。

(湖北省远安县安鹿小学齐家兰)

上一篇:家长期末评语大全下一篇:家长培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