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及其教育作用

2023-05-06

第一篇:游戏活动及其教育作用

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第五单元 体育游戏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第一节 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第二节 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分类 第三节 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第四节 体育游戏的创编 第一节

体育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 体育游戏的特点 各年龄班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 什么是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也称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 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幼儿的体育游戏不同于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角色游戏,它由各种基本的动作组成,有严格的规则,有明确的结果,是以发展幼儿身心为目的的一种锻炼活动。 体育游戏的特点

1、体育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趣味体育活动 幼儿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情节性和竞赛性两方面。 大多数幼儿体育游戏都带有一定的情节和各种不同的角色,这非常符合幼儿爱模仿、好扮演的特点。 竞赛这种体育游戏中常见的游戏形式能充分满足幼儿争强好胜的心理。 体育游戏的特点

2、是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为主的育体活动 体育游戏将基本动作技能的锻炼寓于趣味性很强的活动之中,幼儿在游戏中完成各种基本动作。 体育游戏对于激发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促进其以体能为主的各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体育游戏中富含改变运动和动作信号的特征,锻炼了幼儿的神经系统,同时完善和平衡幼儿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体育游戏的特点

3、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每天的生活环节之一 幼儿园体育工作任务主要通过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两条途径来完成 体育活动相对只有锻炼的属性,而体育游戏除了锻炼之外,还具有趣味和竞技的属性。 体育游戏比一般体育活动更能全面发展幼儿的身心 各年龄班 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 小班体育游戏的特点 中班体育游戏的特点 大班体育游戏的特点 小班体育游戏的特点 小班幼儿体力和身体素质比较薄弱,大肌肉群发育不太完善,各项基本动作都还没有正确掌握,动作缺乏协调性和准确性,平衡能力差,活动不自如。 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喜爱游戏、好模仿,注意力不易集中。他们对游戏中的动作、角色、情节都很感兴趣,但是对游戏的结果不大注意。 小班幼儿的体育游戏,动作内容和情节都比较简单,角色较少,便于幼儿模仿,常常集体做同一动作。规则也比较简单,是幼儿容易做到的。 中班体育游戏的特点 中班幼儿的体力和动作有所发展,平衡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他们能辨别方向,注意力较易集中,能控制自己,比较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 中班幼儿比较喜欢有情节、有角色、有追捉性的游戏。对游戏的结果有所注意。 中班的体育游戏除有一定的情节外,还增加了一些无情节的,只为完成某项任务的分组竞赛游戏,游戏的规则也比较复杂,并带有限制性。 大班体育游戏的特点 大班幼儿身体更壮实,体力更充沛,动作显得更加协调有力、灵活自如。 他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开始具有组织能力和控制注意的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喜欢游戏有胜负的结果。 大班体育游戏中竞赛性成分增多,游戏动作加多,难度加大,往往需要幼儿克服一定的困难之后才能达到游戏的目的,游戏中的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 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 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有利于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 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 体育游戏锻炼了幼儿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促进了肌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了幼儿的体质。 体育游戏通过反复练习,使幼儿各项基本动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本活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体育游戏多在户外进行,使得幼儿充分地接触新鲜的阳光和空气,提高了他们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了身体的抵抗力。 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体育游戏通过身体活动加快血液循环,促进了脑的发育,为幼儿智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 体育游戏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张驰结合的体育游戏中,幼儿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均衡性得到了改善。 形象的、情感的体育游戏对于完善幼儿的心理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幼儿可以通过体育游戏,发展目测力和空间听觉定位能力,理解时间、空间等抽象概念,并学到一些知识。 有利于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游戏的规则要求幼儿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体育游戏能培养幼儿习惯集体活动,并能关心集体,相互协作,自觉遵守规则,锻炼幼儿在完成游戏任务时克服自私自利情感和情绪的能力。 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不屈不挠、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还可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互助友爱的精神,以及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 体育游戏能使幼儿通过动作过程本身获得满足,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游戏要求动作准确,姿势优美,精神集中,从而发展了幼儿的美感。 体育游戏中许多感情色彩鲜明,语言优美的儿歌和对话也丰富了游戏的美学特征。 通过游戏的规则、角色、情节以及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心灵美。 第二节

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分类 体育游戏的结构 体育游戏的分类 体育游戏的结构 游戏动作 活动方式 游戏情节 活动条件 游 戏 动 作 幼儿体育游戏主要由五类动作组成: 发展基础运动能力的动作。包括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和发展身体素质的动作。 简单的运动技术。如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 体育游戏本身所特有的动作。如夹包、踢毽、跳皮筋等游戏中的动作。 模拟动作和简单的舞蹈动作。 生活动作。如穿衣、背物等动作。 活 动 方 式

1、组织活动: 游戏队形 分队和分配角色 起动和结束活动

2、练习方法: 体育游戏中常用的练习方法有模拟法、竞赛法、条件练习法、综合练习法等 练习的顺序上可采用同时练习或相继练习 游 戏 情 节 体育游戏中的情节与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中的情节的区别 体育游戏情节是根据游戏的动作和活动方式的特点而构思的,在游戏中主要起增加游戏趣味性的作用,是个很活跃的结构成分。 同一个游戏可以采用多种情节,由某一动作或活动方式所构成的游戏也可以采用多种情节。 活 动 条 件 活动条件是指体育游戏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包括玩具、场地、器械等。 玩具在体育游戏中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物质条件,又是动作对象。 游戏场地是游戏活动的必要条件,它对锻炼身体的效果、动作性质和活动方式都有直接的影响。 体育游戏的分类 按游戏组织形式分类 按游戏有无情节分类 按游戏活动的形式分类 其他分类 按游戏组织形式分类 幼儿园的体育游戏可分为自由活动游戏和体育教学游戏两种。 自由游戏是以幼儿为主,幼儿自定运动形式、自选运动器械、自由组合玩伴的自主性游戏活动。 体育教学游戏则是以教师为主,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教学性游戏活动。 按游戏有无情节分类 体育游戏可按其有无情节之别,分成主题游戏和无主题游戏。 主题游戏是以假定的形式反映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和童话故事中的情节。 无主题游戏则没有一定的情节和角色,或是包含了幼儿感兴趣的动作内容,或是包含了竞赛性因素,如接力、捕捉等游戏。 按游戏活动的形式分类 接力游戏:以接力的活动形式进行的分组竞赛游戏 追拍游戏:游戏者追拍其他游戏者或球,训练幼儿奔跑及反应力的竞争游戏 争夺游戏:为争夺一定的物品或位置而进行的一种斗智比速游戏 角力游戏:游戏者相互比较力量,斗智斗勇的对抗性游戏 猜摸游戏:蒙住游戏者的眼睛,利用听觉和触觉、平衡觉来进行运动和猜物的游戏 其 他 分 类 按游戏活动的内容分类 按游戏对发展身体素质的作用分类 按游戏场地的不同分类 按游戏使用器材的不同分类 按参加游戏的人数分类 第三节

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幼儿自主体育游戏的指导 教学性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幼儿自主体育游戏的指导 提供丰富、安全的活动玩具 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观察幼儿游戏,适时介入指导 提供丰富、安全的活动玩具 滑梯、摇椅、荡船、翘翘板、吊桥等大型活动玩具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教师要注意经常检查这些玩具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固定器械玩具之外,教师还应投放一些小型具有挑战性的运动器材,还可以在运动器材的趣味性上做文章,充分吸引幼儿。 可以让幼儿参与共同制作一些简单又安全的玩具,增强游戏趣味性,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 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自由游戏也需要有规则 教师不应对幼儿的自由游戏作过多的限制,但要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并在游戏中自觉遵守规则。 如玩大型运动玩具时,应按秩序轮流进行,不能插队;玩玩具不能争抢,要和别人商量;踢足球时要轮流守门和踢球等等。 教师应帮助幼儿分好角色,讲请“坏蛋”要轮流当的道理,使幼儿把握好游戏的分寸。 观察幼儿游戏,适时介入指导 观察游戏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在观察中,教师应明确哪些是孩子们共有的问题,哪些是个别问题。在观察的基础上,在体现幼儿主体性的前提下,提供适时地帮助和指导。 教师介入指导应把握恰当的时机: 幼儿不玩玩具四处观望,要及时介入给予指导 幼儿不专注且在各个游戏中转换或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也要及时介入进行指导。 教学性

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 选择游戏 游戏前的准备 游戏的组织和教学 游戏中的指导 结束游戏 选 择 游 戏 选择游戏要注意循序渐进,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幼儿年龄越小,选择的体育游戏的内容、动作、规则应越简单,游戏时间越短,运动量越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选择的内容、动作、规则应逐渐复杂,游戏时间也随之增加,运动量相应增大。 选择体育游戏应重视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 选择和安排体育游戏时,要注意使新授和复习交替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季节、环境等因素。 游戏前的准备 了解全班幼儿的情况,熟悉游戏,认真备课 安排幼儿学习并掌握游戏有关的儿歌,或参与游戏道具的制作和准备,使幼儿在思想上有所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器械或玩具等,并检查器械是否清洁、牢固,数量是否充足,以及场地是否平整、干净。 注意察看幼儿的服装是否合乎进行体育游戏的要求 做好游戏前的准备活动,使幼儿的身体由相对平静的状态逐渐过渡到活动状态。 游戏的组织和教学

1、集合 组织幼儿游戏时,教师应用一定的方法使幼儿有兴趣地集合起来,在游戏现场排成所需要的队形。 常用的集合方法有: 用铃鼓、响铃、哨声或其他信号来集合幼儿。一般需要事先对幼儿进行训练,让他们知道集合信号的意思。 用儿歌来集合幼儿。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大班幼儿,也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训练。 用过渡性游戏集合。 游戏的组织和教学

2、讲解和示范 讲解主要是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方法、动作要求、交替信号和规则等,目的是为了引起幼儿对游戏的注意和兴趣,帮助幼儿建立起初步的游戏概念,了解游戏的方法。 教师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富有感染力和鼓动力,同时,运用的讲解语言还应贴切幼儿,能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 讲解一般要结合示范动作进行,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动作可以做慢动作示范,并在游戏前让幼儿加以一定的练习。 游戏的组织和教学

3、分队(组)、分角色 分组竞赛各队的人数应合理,力量搭配要相当 新游戏一般多用指定法分配角色。小班可先由老师担任主要角色。 在较大年龄班,应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幼儿某方面的特点,有目的地分配角色。 复习游戏可灵活地采用民主法、随机法、猜拳法和轮流法来确定游戏角色。 注意不要只让少数能力强的幼儿担任主要角色或游戏中的组织者。 游戏中的指导

1、把握适当的活动量 一般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精神情绪和完成动作的情况来判断运动量的大小,并根据幼儿游戏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调节活动量的方法。 调节游戏活动量的方法有: 增加或减少游戏的组数和参加活动的人数 扩大或缩小游戏的场地范围 延长或缩短游戏的时间和休息时间 游戏中的指导

2、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教师在介绍游戏的玩法时,应强调游戏的规则,并作为评定胜负的重要条件。 在游戏不熟练的情况下,教师特别要注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 当发现大多数幼儿不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时,首先应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若是因规则不合理造成的,应停止游戏修改规则;否则可以暂停游戏重申规则,或在下次游戏开始前,再次明确规则并提出要求。 游戏中的指导

3、注意幼儿身体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 不论进行什么游戏活动,都应使幼儿的身体

第二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探究

通过游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玩耍的同时就能完成教育任务。将幼儿园的课程实施过程转化为具有游戏特征的过程,可以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幼儿在游戏的形式下学习,学习成绩很快就会提升,并且还能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幼儿普遍对游戏充满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应该将游戏融合到课程中,充分发挥寓教于乐的活动优势,将游戏与课程相互结合,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发展的平台,在游戏化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主动学习和交流,还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将游戏的精神和理念渗透到幼儿园课程的实践中。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

“人是游戏者,人类文明是在游戏中建立起来的,并将游戏作为一种目标融入到教学中。”游戏过程就是亲身体验的过程,游戏是幼儿体验世界的重要方法,幼儿在日常的玩乐中感知世界。游戏主要具有选择性、趣味性、生成性、创造性、合作性的特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就是突出游戏体验性,让幼儿园课程更加生动具体,利用游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体验过程中展示自我,发挥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体验与他人协商、合作、冲突,在玩乐过程中促进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和谐发展。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构式教育理念获得广泛认同并逐渐融入幼儿教育课程中,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融入到游戏中,游戏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相比,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能更好地?l挥幼儿园课程整体教育的功能。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到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教师可以让孩子们选出一名学生当老鹰, 然后教师在游戏开始之前就可以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旁边为孩子互动,老师说“我们这里有 1 只老鹰,却有很多只小鸡。 ”然后,每当老鹰抓到 1 只小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说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又有一只小鸡被抓走了。这样,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孩子们传达和强调数字在游戏中的意义, 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对数字更加深刻的记忆,还可以将抽象的数字变得更具体化。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字的印象,游戏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还可以有效加深幼儿对知识的记忆,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践

(一)将游戏作为基本精神融入幼儿园课程中

游戏形式决定幼儿的学习态度,游戏是精神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游戏更能深化幼儿的感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并不是指将所有幼儿园课程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注重游戏精神,在教学中时刻注意以幼儿为主体,将教学目标与活动过程有机结合,调动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幼儿综合素质。游戏活动是一种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理念和目的上也各有侧重。课程游戏化主要强调游戏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的渗透,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游戏时间,这就要求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优化对游戏活动的评价。要打破以往的传统管理制度,采取因人而异、因活动而异、因教育目标而异的课程和教学活动评价制度,要注重过程导向才能给课程游戏化提供充分的施展空间,让幼儿在游戏的形式下自主学习,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幼儿才不会因为枯燥的学习方法而被动学习,只有运用游戏形式,幼儿园的教育才能为儿童提供快乐的童年生活。

(二)塑造生动活泼的幼儿园课程氛围

游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趣味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设计上需要充分挖掘游戏因素,塑造生动活泼的幼儿园课程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育活动设计上挖掘游戏因素包括第一,在教育活动中挖掘游戏因素。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挖掘游戏因素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引入完整的游戏,让教学过程游戏化,引入完整游戏又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将完整游戏等同于完整的教学过程,例如让幼儿们玩花样跳绳、接乒乓球的游戏,充分锻炼幼儿手脚协调能力,另一种是把游戏当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例如在教幼儿认识猫这种动物时,在开头通过猜关于猫的谜语、听与猫相关的歌曲导入该课程。在组织教育活动上挖掘游戏因素。首先,教师可以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运用游戏性语言,比如在教幼儿画某样东西时,可先通过童谣、绕口令等讲述需要制作的东西的特征,进而引出“这种东西有什么特征”“怎么画出它的特征”等,通过游戏性的语言塑造真实的游戏环境,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塑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第三,可开设幼儿活动区,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动手制作各类物件再进行游戏,通过将“玩”与“做”有机融合的游戏方式组织教育活动,不仅能发挥幼儿想象能力,还能培养动手能力,提升幼儿综合素质。

(三)重视创造性游戏的作用

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重要作用,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游戏表现或模仿自己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在模仿过程中让幼儿深入理解所模仿的东西的特性,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其特征是游戏目的表现不明显,因此在教师幼儿园课程中常常忽视创造性游戏的作用。创造性游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虚拟作品生成创造性游戏,

例如学习完丑小鸭之后可以让幼儿扮演小鸭子或者分组表演作品中的某一段场景,让大家来评判扮演得如何。另一种是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创造性游戏的载体,通过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图书馆、医院、博物馆等地,引导幼儿总结在参观过程中听到、看到的东西,教师可设计相关情景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再现超市购买东西的情境,准备相关道具让幼儿分组表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在情境中适当加入一些问题,比如拿完东西要不要物归原位、收银或者寻找某样东西时的礼貌用语等,通过模仿游戏来加深幼儿对社会的初步认知,有助于促进幼儿在协调性、合作、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多方面获得锻炼和成长。

三、结束语

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是以幼儿为载体,加强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塑造生动活泼的幼儿园课程氛围,为幼儿的成长和学习奠定基础,运用游戏化教学方法能将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第三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教育具有明显的年龄和阶段性特点,利用其天性喜好游戏的特征,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游戏教育,抓住孩子的生理特点和活动能力,培养幼儿认识社会、了解世界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游戏是幼儿童心的体现。在家庭游戏中,幼儿认识了家庭成员,协调了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幼儿园的教育游戏中,幼儿开始与同学、老师交流,开始认识新事物、接触社会。游戏中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游戏是一种活动。活动的规则性、互动性、集体性是游戏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下,幼儿在一定游戏规则的制约下,通过角色的扮演、情感的体会,通过互相交流、集体参与,共同完成游戏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游戏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在不断的巩固中,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达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目标;通过互动交流,加深体验教育,实现角色互换,养成小朋友参与社会社会角色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集体参与,把幼儿从单一的家庭小范围引向一定规模的班级集体甚至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增加幼儿的集体意识。游戏的活动性特点,能培养小朋友的语言交流能力、相互交往能力,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参与、沟通、协调能力。现在的小朋友家长管的比较多,孩子独立活动的能力不足,适应社会、集体的意识相对较差,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能让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增强交流的自信,引导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品尝交流的乐趣,从主动接纳游戏活动开始,接纳游戏伙伴,实现主动交流的目的。

第四篇:教育论文-探析婴幼儿亲子游戏的作用

论文题目:婴幼儿亲子游戏营运作用

摘要:亲子游戏是促进O岁~3岁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一对一式和集体式的亲子游戏有其各自的侧重点。一对一式游戏能够较为真实地反应幼儿发展的水平,集体式游戏则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了一个接触不同人群、不同环境的平台,两类亲子游戏均有益于幼儿发展。家长和教师应当协同合作,以婴幼儿的发展水平为依据,适时调整游戏形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亲子游戏的作用,让婴幼儿的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集体式亲子游戏的实施规则

我们以游戏“小背篓”为例,来说明集体式亲子游戏。该游戏的规则是,家长们抱着孩子围成一个圈,根据教师唱的儿歌的节奏按顺时针方向绕圈走,走的时候要注意节奏的快慢或停顿。儿歌的内容为“小背篓,圆溜溜,背在身上走一走,摇一摇”。当教师说“走一走”时,家长快跑;当教师说“摇一摇”时,家长应当放慢速度,跟着节奏停下来轻轻地摇一摇自己的孩子。家长可采取怀抱式、背抱式和肩背式等方式来抱孩子。该游戏的目的是让宝宝感受快跑、停顿和摇摆,并在感受停顿时锻炼前庭功能,家长抱孩子的不同方式可以为宝宝提供不同的视野,从而让孩子获得不同的体验。虽然在集体式游戏中,家长对游戏的调整不如在一对一式游戏中自由,但也可以通过调整抱着宝宝时身体弯曲的弧度以及摇摆的幅度来让宝宝感受不同的身体倾斜度。

在该类亲子游戏过程中,家长要关注以下两个事项:第一,当教师说“走一走”的时候,家长应该根据宝宝的表情来判断其感受,从而控制跑的速度。假如宝宝表情愉悦,很享受被抱着跑的过程,则可以跑快些;如果宝宝出现蹙眉、紧张的表情,则要跑慢些,以给他安全感。第二,家长要通过调整身体的弧度和摇摆幅度,观察宝宝在某个身体倾斜度的情况下是否会产生不适,有意识地关注宝宝的焦虑点,并及时进行调整。

二、集体式亲子游戏的实施要点

集体式亲子游戏与一对一式亲子游戏不同,它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了接触不同人群的平台。在实施过程中,家长应该把握其特有的侧重点,将其与一对一式亲子游戏进行区分。

1.正确判断幼儿发展水平

集体式亲子游戏是开展在多个家庭之间的,其场所一般也不固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不熟悉人和环境而表现出紧张、焦虑等状态,因此,完成游戏的水平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家长在游戏中给予幼儿安抚,当幼儿出现不适应时,家长不可武断地把它归因于幼儿发展的不足,更不能因为幼儿的“发挥失常”觉得没面子而责骂他,而是要冷静地判断幼儿该种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并在一对一式亲子游戏中做进一步观察,以全面、正确地判断幼儿的发展水平。

2.尊重教师指导,把握游戏用意

集体式亲子游戏是多个家庭共同参与的亲子游戏,在开展集体式亲子游戏时,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因此,家长在进行集体式亲子游戏时,首先要听清教师的指令,不只是要听懂游戏规则,更重要的是应该留意游戏的目标和作用。如上述案例中的快跑和停顿,家长只有在了解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赋予幼儿节奏感意识,才能把握加速和减速的度,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有韵律感地快跑和停顿,而不是盲目地一味快跑或突然停顿。

3.借鉴吸取其他家庭的经验和教训

集体式亲子游戏是一个难得的家长互相交流的平台,在开展集体式亲子游戏时,家长不仅要时刻注意自己子女的一举一动,还可以借此机会,观察其他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并借鉴他人的经验,吸取他人的教训。期刊之家—论文代写代发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欢迎扣扣在线咨询2863623720当然,因为0岁~1岁婴幼儿的发展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家长在借鉴和吸取其他家庭的经验及教训时,还是应该以自己子女的发展为依据。

三、集体式亲子游戏中的教师指导

集体式亲子游戏是多个家庭共同参与的亲子游戏,教师在对集体式亲子游戏进行指导时,除了采取外在介入和平行介入并用的方式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在育儿的过程中,每个家长都会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育儿经验。如果能将这些经验利用起来,用以解答其他家长的疑虑,有时比教师的指导更管用。所以,在集体式亲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在游戏中提醒家长互相观察,学习其他家庭的长处,总结他们的不足,吸取经验与教训;第二,及时发现游戏中家长们的闪光点和不足,当场给予点评反馈,供其他家庭做榜样或警示;第三,在亲子游戏之余,定期组织家长开展育儿沙龙、育儿经验交流会等,让家长们互相交流学习,使他们互相吸取经验,各取所长。

综上所述,亲子游戏是促进O岁~3岁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一对一式和集体式的亲子游戏有其各自的侧重点。一对一式游戏能够较为真实地反应幼儿发展的水平,集体式游戏则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了一个接触不同人群、不同环境的平台,两类亲子游戏均有益于幼儿发展。更多论文参考资料,请登录期刊之家网查询,或扣扣在线咨询.家长和教师应当协同合作,以婴幼儿的发展水平为依据,适时调整游戏形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亲子游戏的作用,让婴幼儿的身心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五篇: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作用研究

【摘 要】对于幼儿来说,其往往比较喜欢游戏,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开展也和游戏有着直接关系。美术活动能够将幼儿自我表现意识很好的激发出来,若是能够将美术活动和游戏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够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出来,还能够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园美术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思维发展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感受美、理解美并表现美,能够培养幼儿的情感,健全幼儿的人格。笔者主要研究了幼儿美术教学中游戏作用。

一、利用游戏能够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出来

幼儿兴趣产生和好奇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将幼儿的兴趣激发出来。利用游戏能够很好的调动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去果园中去,分给幼儿水果贴纸,让幼儿找到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贴上。通过找水果的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创作,这对幼儿的美术兴趣激发也有着重要作用[1]。

教师在进行游戏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幼儿的心理,一方面能够让幼儿始终保持热情,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幼儿在美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轻松的开展美?g活动。并且,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对其进行表扬,并且应该做到因人而异,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幼儿本身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让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更浓厚。在表扬的时候,教师不能一概而论,应该真正的做到因人而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需求来对其进行表扬,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的获得成就感,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

二、利用游戏来提升幼儿本身的美术色感

对于幼儿美术活动而言,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幼儿时期的色彩激发对幼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笔者开展的《美丽的烟花》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烟花的颜色,并说出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烟花[2]。再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花衣服”的裁剪,通过不同颜色的剪纸来进行色彩的搭配,有的幼儿会比较喜欢黄色和红色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喜欢黄色和绿色的搭配等等。通过游戏,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颜色的偏好,并且色彩的多样性能够让幼儿更加的身心愉悦,对美术的兴趣也会有很大的提高。笔者还开展了其他活动,如《服装展览》《美丽的吹画》《小飞机》《树叶印画》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带领幼儿去观察附近的绿草和各种颜色的花,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的感受不同色彩的美。利用游戏来培养幼儿色彩感,对于其性格发展和智力发展都非常重要。

三、通过游戏来推动幼儿美术技能的进步

美术技能对于幼儿参与美术活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其基础。所以,教师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美术技能融入进去。比如在开展剪纸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剪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椭圆形的茄子、圆柱形的黄瓜、弯弯的香蕉等[3]。在游戏氛围的影响下,幼儿的剪纸活动也会更加的认真和积极。所以,应该合理的利用各种游戏来吸引幼儿,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美术技能。

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幼儿美术技能教学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美术,这种方式也是当前幼儿园教师教学中比较喜欢用的一种方式[4]。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全面的考虑到游戏和美术教学的融合,特别是美术活动中蕴含的艺术,需要幼儿进行想象和体会,绝对不能够一味的进行模仿。在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时候,将美术活动和游戏结合在一起,能够将幼儿内在潜能挖掘出来。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重视美术技能教学,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时掌握各种美术技能,这对于幼儿创造能力提高、智力水平开发以及审美能力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

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游戏运用进去,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游戏的选择,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并且这样还能够将美术教育和游戏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幼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美术技能,也可以在美术活动的开展中感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这对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奚静.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6:123.

[2]王艳.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126.

[3]刘晓丹.开展幼儿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251.

[4]张娟.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示范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180-181.

上一篇:优秀教师五年工作总结下一篇:银行监控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