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诚信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道德与诚信范文

道德与诚信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至今,从层层剥开的事实来看,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行业事关生命安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本,更要讲道德和良心。然而,通览“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的表现,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儿生命健康于不顾,做出了让母亲泣血、令社会蒙羞的行径。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我们痛心地看到,一些企业的“无德”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普通百姓对“问题奶粉”议论纷纷,不少消费者因此疑惧丛丛。连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雷厉风行深查原因、追究责任,正是因为这一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我们放心走路,是因为我们相信车流会在红灯前停下来;我们安心睡觉,是因为相信屋顶不会无缘无故塌下来。没有这种基本的信任,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也就无从存在。如果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会出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受“问题奶粉”影响,消费者对奶粉质量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广大奶农也因企业减少原奶收购面临损失。沉痛的教训告诫企业家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鹿奶粉”事件所暴露的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记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第二篇:诚信与道德建设

诚信

——道德建设的基石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推崇与尊奉。中国有曾子杀猪,外国有华盛顿砍到樱桃树。随着时代的发展,诚信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提出,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诚实守信作为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的重点,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诚信道德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动摇。市场和社会某些领域中假冒伪劣和欺诈现象普遍存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告急道德底线“失守”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毒胶囊”等恶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就是对中国社会目前诚信道德问题的一种“滑坡”的诠释。相关调研表明,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人们感叹,连关系人身健康甚至性命的食品、药品都敢去假冒伪劣,可见有些人的良知缺弱到了何等地步!也意味着社会道德底线在某些领域已被击溃。除此之外,诚信危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社会风气和秩序,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百姓与某些政府部门之间,都充满了不信任,人们陷入彼此需要防备的怪圈之中。问题是当失信行为由个体行为逐步演变成社会普遍性行为时,就会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秩序紊乱,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当人们的身体在欲望的道路上狂奔,望尘莫及的精神又将经历怎样的挣扎?当今,重建诚信已成为关乎国家、民族兴衰的大事,重建诚信, 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建立完善信用体系是入世后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也是净化我国经济环境、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诚信建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诚信建设应以制度为先。要以规范政府行为为突破口,以法律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建设国民信用体系为重点。2.诚信建设应与道德建设相结合。要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让诚信道德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作为人们的立人之本,齐家之道,经商之魂,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加强诚信建设,构建社会道德基石,是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第三篇:道德与诚信的关系

道德与诚信是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话题,也是传承几千年的文化,再此,我将继续探讨这个话题。 作为一个大学生,诚信道德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

中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强调的是智育,即获得高的分数,进入好的学校。而忽视学生的德育,认为此类东西对于我们培养的人才来讲可以缓行。殊不知,人才,得是先做人,后成才的。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不能起到子女的榜样。有的家长教孩子要勤奋学习,不要贪玩,自己却夜夜扑在麻将桌上玩;有的家长教孩子要文明,不要吵架、斗殴,而他们夫妻之间却打骂不断;有的家长教孩子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而他们自己却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丑事……如此的家教之下的孩子能讲诚信吗?从深层次上来说这是家长教育理念的缺失,对做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漠视,对现实不良现象的趋从代替了对价值理念的引导。

诚信道德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就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效用和意义问题。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远大理想的实现和科学信念的坚守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征,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顽强的毅力。一个没有良好诚信道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历来被视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坚持诚信原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诚信教育必须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一课。应该让学生明白,信用既是市场经济准则,又是个人道德水平的一个标志。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个体,必须树立信用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欢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的。大学生在获得专业毕业证的同时,更应得道德通行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

市场经济和道德

诚信是社会的基础,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中国本该是一个极有诚信的国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很多方面利益与诚信天平失衡,诚信缺失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

诚信首先是现代经济规律,其次才表现为伦理性质。“资本主义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碎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哪里时间就是金钱,哪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经营者从诚信到不诚信的转变,不是良心的发现,而是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健全,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巨大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如此。一个人要想在市场经济交易中获得自己的利益,首先必须承认和尊重他人的利益,要想自利,必须利他,自利的目的只有在利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由此可见,市场经济需要道德。

现阶段诚信的缺失主要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原

有的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社会需要形成新的道德规范。

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权利责任道德观念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原因是与权利相适应的责任关系不明。责任不明的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在经济转轨时期,真正满足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制度尚在发育中,责任不清使逃避责任相当普遍。也有的是市场主体无力承担责任。在中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大量的个体经营、“皮包”公司不断出现,很多企业资金能力、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都相当有限,因此,承担责任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为,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道德上的信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个人人品的信任,重要的是对当事人能力的信任,对交易主体履行义务、责任的能力的肯定。市场经济必须具备明确的产权关系使责任明晰,无法逃避自己的责任,并且使每一个市场主体有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我们所要建立的道德体系,应当是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又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经济的建设也应该是在道德体系所容许的范围内有序有度的发展。这些都对我们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之间的共同点和矛盾性,以辩证的眼光分析事物的本质特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也是如此。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及其对道德进步的影响,也要看清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约束作用,还有道德建设和法律约束一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和谐的基础。

中国目前的迫切的是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既不要悲观地认为道德滑坡,也不要天真地认为可以回到传统的价值观。正如人们所说:中国目前道德状况是道德“失范”也就是原来的道德观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新的道德观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某种程度上处于道德放纵或道德真空状态。构建诚信社会重要的是应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使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第四篇: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专 业 _光学工程__ 姓 名 __马福强___ 学

号 _2120140551 学 院 __光电学院_

2014 年 11 月 1 日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摘要:通过学习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这门课让我了解了坚持学术诚信的至关重要性。而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不仅仅是对科研学者们的要求,更应该是我们研究生应该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本文中首先解释了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本质含义,然后通过陈进“汉芯一号”和李连生学术造假的的实例引发了对学术造假猖獗原因的思考,并提出追求成果和利益的社会环境对科研的影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高校学术体制的缺陷等都对学术诚信形成了冲击。这些典型的案例同时也提醒着初入研究之路的研究生们引以为鉴,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道德 学术诚信 汉芯一号 李连生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1、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科研活动本身应该是严肃而认真的,而作为科研工作者更应该本着严肃认真的心态来进行科研活动。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科研工作者更应该遵守这个准则和规范。而科学道德在科研工作者的身上为人格和素养的体现,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

而学术诚信则是对我们敬爱的科研工作者和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科学研究旨在探求真理,以探求真理为自己人生目标的科学工作者的道德线应该是诚信,它同样规范着科研工作者和学生的学术行为。而身为科研工作者这更应该是一条最基本的纪律,时刻不能忘记。学术是严肃的,因此需要严肃的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行为。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我们曾经的一切都在经历着金钱和利益洪流的洗礼。经济利益的触角显然也延伸到了科研领域,面对着这巨大的诱惑,有些科研工作者竟然把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置之一旁,变成了利益的奴隶,甚至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存在,唯利益是图。

2、学术造假实例

2.1、陈进“汉芯一号”

在我们电子领域里,最令人发指的学术造假案例当属陈进“汉芯一号”造假事件。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并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中国亟待在高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 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梦想。陈进利用这种期盼,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实际负责人陈进,在2002年8月从美国买回10片MOTO-freescale“56800芯片”,将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样用砂纸磨掉,然后字样加上了汉芯的标识,此后,陈进通过各种手段搞定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知名专家,一致鉴定“汉芯一号”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大规模集成电路。“汉芯一号”在问世3年时间内,向国家各部门成功申报项目40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款突破1亿元。上海交大接到对陈进等人涉嫌造假的举报后十分重视,立即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考虑到问题的严肃性和复杂性,上海交大随即请求国家权威部门对事件进行深入全面调查。科技部根据专家调查组的调查结论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有关规定,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科研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取消陈进以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的资格;教育部决定撤销陈进“长江学者”称号,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格,追缴相应拨款;国家发改委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高技术产业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化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上海交大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经研究决定:撤销陈进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撤销陈进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

然而,在整个调查结束后竟然没有相关责任人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科技体制中的弊病,诚如著名科学家邹承鲁先生所说的:“光说是不行的,对学术不端行为,一定要严查严办。希望各有关单位,各级有关领导真正予以重视,认真干几件实事,才能克制当前的腐败之风,还我国科技界一片净土。” 2.2、李连生学术造假

而另一位同样是著名高校的教授,视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为无物,悍然欺骗国家和民众,其中最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却是在这一骗局中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校方的相助。

2011年2月,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通告,经调查核实,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压缩机领域的6位老教授一致认为,项目申报人是在将他人成果任意为其所用,如把上海压缩机厂1965年的大型机身整体铸造技术,说成是他开发的;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现归沈阳鼓风(集团)有限公司)研究者申报的“4M50型压缩机研制”项目在1998年就已经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但这型压缩机却成为李连生等人申报奖项的主要成果。除此之外,他们认为申报材料中许多关键理论和技术中所谓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都是国内许多人采用的常用方法。随着对李连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与核实,2009年4月,西安交大决定免去其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2009年12月,针对李连生相关学术不端问题,西安交大学位委员会决定免除其博士生导师资格。2010年3月21日,西安交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和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鉴于该校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据了解,李连生已于2010年调离西安交大。

而在6名老教授艰辛的举报路途中,据称最大的压力来自校方。至于6名老教授举报长达3年才解决,根本原因是校方有领导袒护李连生的造假行为。最初的口头举报时,校方有领导当时传达了几个意思:一是当前高校弄虚作假成风,这件事要是被捅出去,不仅西安交大丢脸,整个中国学术界都会丢脸;二是西安交大地处西部,科技排名在全国能排到16名,很不容易,不要因为内讧坏了招牌;三是学术之争,校方希望能从中调停。而在之后的举报过程中曾有领导曾多次警告他们“不要在外面乱说,把学校搞臭了对你们谁都不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正如举报人所说的——李连生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取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学者,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行,但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如果高校的学术体制问题不改革,肯定还会诞生下一个李连生。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3、对学术造假的思考

回顾近几年的科研学术环境,学术造假频见报端,层出不穷,老一辈科学家们树立的科研学术风气和氛围正在接受着“名利”的洗礼。出现大量的学术造假并不是偶然的,它与我们科技界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高校的学术体制、甚至当前浮躁、追求成果和利益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的。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各中思想鱼龙混杂的涌进来,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经济的触角也延伸到了科研领域。现在的象牙塔不再寂寞,学术研究的急功近利和浮夸浮躁令人担忧。而学术研究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一项重大发明创造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需要科研人员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甘于寂寞,潜心研究。而我们现在的环境里太过于急功近利,无论什么课题或是项目成果一两年就要有所突破,并且发表的论文、取得的成果都和绩效工资挂钩,也是获得晋升最快的途径,陈进和李连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在某种程度上逼着科研工作者铤而走险。

另一方面,一个学术造假者,他对社会,中国的学术进步,科学进步所造成的损失,与他现在所受到的惩罚是不成正比的。学术造假造成的这些损失比假烟、假酒、假药都要重。但是现在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这些人给予严厉的惩处。如果惩处的力度非常大,惩处的措施更加的严厉,我们相信,造假者在造假的同时,也会顾虑,我今后要为此付出什么代价。而造假的科研人员和高校或是研究所结成利益共同体,学术造假得到的成果和名利对校方的贡献更大,因此,有些大学和学术机构,出于所谓的面子和单位的名誉,甚至对学术造假者给予辩护和庇护而未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也体现了法律法规的缺失。

然而我们相信,无论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环境都不应该是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造假的理由。学者是社会良知的守望者,对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严格的要求。大学校园的环境是整个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影,为人师表更应该维护学术的尊严,学术的纯洁和学术的权威。

4、研究生应从自身提高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水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生力军,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我们青年一代必须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自觉成为科学道德的维护者和坚守学术诚信的倡导者,直面学风道德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要正确树立科研诚信意识,提高科学道德素养,形成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人才成长的科研环境。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奖惩制度并同时加强监管和监督。学术奖惩制度是以奖励或惩罚的方式来规范研究生学术诚信行为、学术习惯以及学术交往关系的规则体系。健全的学术奖惩制度对于激励学术诚信,预防和打击研究生学术诚信失范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行为,净化学术环境至关重要。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崇尚科学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必须坚持原创精神,文章的真实理念。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学术伦理道德,加强自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

5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刘志波.危机与应对: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3. 朱月晨.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的博弈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1-62. 李诺枫.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2010(4):126-127. 叶继元.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J].学术界,2005(4):57-68.、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16164.htm?fr=aladdin[2014/10/28]. http://baike.baidu.com/view/664682.htm?fr=aladdin[2014/11/1].

6

第五篇: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柳梅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B40814019

摘要:诚信问题的重要意义和理性探讨,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大学生失信问题的原因,大学生诚信的重塑

关键字:大学生,诚信,失信,重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及其重要的份量。有所谓:“信者,行之基也”、“行业信无以立”的论断。遵守“信德”的人被称为“信士”,也就是有德的君子。中国的许多成语如:“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駟马难追”等,都强调了诚信的价值和重要性,而那些违背诚信道德的人向来为人所不齿,即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不仅仅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而且是人的道德素质借以体现的重要方面。“信”就是守信,就是一言一行都要遵守自己的诺言,言语真实和说话算数,不说假话;不以谎言骗人,不论对自己和他人,凡是自己承诺的便一定要兑现。从诚与信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相互联系中可以看出,诚信作为一个统一的道德规范,它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实守信,它要求一个人首先要具有诚实的品德和境界,尊重事实,表里如一;其次,要求人们在与人交往时履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信既是个人的内在品质,又是人的行为规范。

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考试作弊是大学生诚信问题较为突出的表现,多年来屡禁不止。绝大多数监考老师因为抓了作弊的学生,会惹出很多麻烦,如学生找你,授课老师找你,其他人找你,搞得监考老师不得安宁,会遭到轮番“轰炸”。

二是论文作业抄袭现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作业抄袭或让别人代做的现象。论文抄袭的情况更为严重。我们可以经常发现不同届的学生论文雷同,许多学生是在网上下载的,或是把前几届学生的论文整合,有的干脆复制一份。

三是与人交往不守信。笔者接触很多学生不信守承诺,有些同学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隐瞒事情的真相,说假话欺骗老师、管理干部,在说谎的学生中,不乏学生干部、甚至还有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

四是择业中的不实之词。从近几年大学生择业情况看,有些学生,为了找到心仪的工作单位,在自荐材料中弄虚作假,夸大其词。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的诚信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学生的毁约率不低,不少大学生迫于就业形势严峻,通常把愿意接收毕业生的企业、单位当作“跳板”,当有条件更好的单位来招收学生时,马上毁约,种种不诚信的行为,不仅让用人单位深恶痛绝,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道路上的又一道“坎”。

当代大学生出现一些诚信问题,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的原因,当然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

1、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首先是社会方面的信用缺失。社会是大学生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环境,现实社会生活中,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不断发生,诚信丧失的例子俯拾皆是。西安宝马彩票案、广东电白县高考舞弊案、广西南丹特大矿难等等,这些事例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也严重污染了社会空气,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势必会导致老百姓对社会缺乏信心和信任。其次是市场经济中逐利行为的诱导。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在这个时候“利益”的驱动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相对于讲行为的道德追求逐渐淡忘,有人在“制度真实”的背景下做出一些重利轻义的行为,如偷逃税款、赖帐不还、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等。大学生也难逃此负面影响。

2、学校诚信教育实效性欠佳

首先是学生诚信教育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现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往往是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事例来加以讲述。内容陈旧过时,远离现代社会和学生实际,学生不爱听。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必须从目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上找原因。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针对大学生的现实特点,用现代生活中活生生的诚信实例,并适当借用中国古代的诚信事例来开展。

其次是学校管理教育方式不够科学。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以罚代教”的状况,学校各种纪律规定明确,犯何种错误受何种处分,学生一旦犯错误,学校便对号入座,以期杀一儆百。在这种状况下,学生便与教育者、管理者作搏弈的游戏,于是犯错的学生干脆来个矢口否认、死不认帐、说假话、作伪证,干扰管理者的视线,使其无法下结论,而这种行为一旦成功,可能被其他同学效仿。

再次是有些教育者诚信的形象欠佳,培养出的学生“诚信”也将受到置疑。

3、家庭诚信教育缺失

今天的大学生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许多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使子女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书本知识上,花在培养一技之长上,而疏于对子女“做人”的熏陶,更有甚者,有些父母教导子女“老实人吃亏,诚实人犯傻”,客观上导致许多大学生虽“成了材”但“成不了人”,大学生的品质操行的培养没有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在认识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因素以后,就需要开展一些针对性的工作探索。

1、抓好诚信教育,培养完善人格。在大学校园,要把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融入有关专业课程的讲授中,着力于大学生诚信素质提高,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意识,独立人格和对规则虔诚态度。高校还应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开发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使网络成为高校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性的诚信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明白“诚信”的重要性,比如组织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诚信行为进行记录,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和身边

同学的诚信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来认识自己和他人,自觉提高日常行为的诚信度,促进诚信习惯的养成。

2、强化诚信共识,树立信用意识。在营造校园诚信氛围的过程中,必须强化舆论的作用,学校应该不断地加强对“诚信”的宣传力度,对失信行为则形成并保持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使其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企业界人士来校园开展诚信讲座,使学生明白诚信对于一个成功企业、一个成功的人的现实意义。

3、营造诚信氛围,开展诚信评价。大学作为一个小社会,应尽力营造诚信氛围;因为良好的风气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营造诚信氛围,让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互相信任的快乐,从而耳濡目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而这种效果的产生首先要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真正做到“诚信为人、诚信施教”,并将其作为从业的基本准则,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另外,还应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监测与评价机制,其内容应侧重于大学生遵纪守法与文明行为的评价,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定期对其诚信档案进行分类的定量、定性分析,在毕业之前对其诚信品质作出一个较为公正、恰当的鉴定。

上一篇:读后感影评范文下一篇:蛋白质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