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校长角色

2022-07-21

第一篇:新时代的校长角色

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角色定位的调查报告

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调查报告 关于幼儿教师的角色问题是幼儿教育领域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在当前幼儿教育领域,正进行着一场为适应时代转型的教育革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作为信息时代的幼儿教师,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应重新确定自己的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十条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见对教师作用和角色的探讨,已成为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研究的趋势之一。那么,在新的形式下,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幼儿园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为此, 作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16年的一名教师,于2009年4月7日至2009年4月27日在哈密地区中心幼儿园35名正式与非正式的幼儿教师展开了《关于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角色定位》的问卷调查和个别幼儿教师座谈会的采访,讨论式的调查.调查结果情况具体如下:

(一)从回答幼儿创造性的主要表现及其智力、学习成绩与其他素质发展的关系和创造性的发展对幼儿未来成材有何影响等问题的结果来看,95%的教师都已经认识到智力不等于创造力.不能以开发幼儿智力来完全取代创造力的培养.98%的教师都确认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创造力就一定高,幼儿个性的发展与其创造性的发展.这就为彻底改变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教学结果的教育理念及教育行为提供了现实的条件,为学前创造教育课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理念基础.

(二)100%的被调查者都清楚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创造型人才、都清楚新型的教育与以前的学前教育是有重要区别的,这些区别不仅体现在教育方法上,而且还体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环境条件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各个方面.

(三)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态度的调查结果是:9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常用商量的口气向幼儿交待任务,常用选择的方式向幼儿提供活动及材料,常让幼儿用多种方法探索或解决问题.在执行教育活动设计时能灵活变化,在面对幼儿的失败或挫折时不是否定评价,而是承认失败和挫折的价值,有95%的幼儿教师幼儿的违规行为采用引导自我认识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指出来,这是尊重幼儿自尊心、营造宽松环境所需要的;有89%的调查对象喜欢言行独特的幼儿,有11%的人表示喜欢言行合常理的幼儿,有93.7%的人认为自己在教育活动中较少用不行、不好等否定词.在教学方法方面,有22%的被调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常使用讲解法,有88%的教师使用发现法,有58%的人在上课以外多给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有84%的教师较多地让幼儿参与活动或环境设计,有76.5%的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和注意考虑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可这只是通过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谈话得出的数据,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多少教师能够完全按照所说的去做呢? 其实在现在的幼儿园里,随处可以听到这样的话:“一二三,快坐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在给家长汇报时展示的还是认识了几个字,背会了几首儿歌,会做几道算术题。这些其实还是显示出

教师是教育方案的设计者,执行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者,是幼儿行动的指挥者。新《纲要》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关注幼儿终身发展,要求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种定位使教师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更新观念,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入手,改变多年以来的习以为常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重新认识、确定自己的角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 “支持”从字面的含义来讲是给予鼓励和赞助。也就是就说,教师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要给予鼓励和适时的帮助。多年以来,教师都采用的是“传声筒”式的教育方式,一代又一代的把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传下去;而幼儿则是“储蓄式”的学习方式,一天又一天地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存储起来。如今,这种教师是 知识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在新的形式下,教师要尽量减少自己传授知识的职责,多把教育活动的空间留给幼儿,对幼儿的问题,困难和需要的敏锐的把握,对幼儿想法和感受的倾听与接纳。与此同时还要做幼儿心理上的支持者,也就是说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幼儿自发的探究活动,新异的想法和发现的支持,肯定和

鼓励。作为支持者,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更多的应集中于了解幼儿,影响幼儿,鼓舞幼儿。

二、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要尊重信任幼儿,与幼儿平等交往,关注幼儿不同的需要,及时给予应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化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促进学习活动的不断延伸,在以往的教学中幼儿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常常是教师一方对幼儿的强制性灌输,只有教师主动地“教”,而没有幼儿主动的“学”,教师和幼儿不是共同地相互作用,而是主要由教师向幼儿发号施令,幼儿只是被动地执行和服从,大多数活动对幼儿都是单向作用。所以《纲要》提出要关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出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首先应该尊重幼儿,从心底去关怀、接纳每一位幼儿,尊重他们的生存权、发展权,把幼儿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己平等的“人”。 其次是教师要倾听幼儿的心灵之音,了解幼儿的需要,及时地给予应答。其三,教师要解决好与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交流和合作的问题。幼儿创造性地获取知识技能,自主地发展;教师也要反思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整个教育活动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成长的过程。

三、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

在社会信息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各种教育环境充分展开,儿童面临的学习渠道与以往相比丰富得多,如各种书刊、电视节目甚至是互联网。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已经不再是儿童获取知识的惟一源泉,如果继续充当课堂上的“知识的传递者”的角色不仅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且还会禁锢儿童的头脑和思维,限制儿童对外界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妨碍儿童更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所生长的环境。因此幼儿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从输出型的教师转换成为引导型的教师。教师作为引导者就是说教师以教育目标为导向指引幼儿不断朝教育预期的目标发展。引导者的角色是教师最难扮演好的角色,因为教师的引导离不开对幼儿学习状况的了解和对幼儿面临问题或矛盾冲突的把握,教师需对这些状况进行价值判断,找出他们与教育目标之间的联系,从而指引幼儿向着积极目标方向发展。例如,在上手工活动时,教师可尝试观察幼儿的操作,从幼儿小肌肉的发展入手,发现他们的差异,在布置任务时,按幼儿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基本做到任务难度略高于幼儿的现有水平。总之,哪个幼儿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通过引导又能做什么,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引导的关键是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住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把握住幼儿发展的“下一步”,因人施教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要求,只要通过耐心引导,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以不同的速度实现自身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中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新课程在改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角色,《纲要》

中的教师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总之,教师工作的意义也因其角色的转变而转变,教师需要淡化的是主宰的,冷漠无“情”的,高高在上的教育,着力于无痕迹的、帮助、引导式的,动“情”的教育,教师应该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心中有数,是幼儿意见的倾听者—了解状况,是幼儿的合作者—忧乐与共,是幼儿的欣赏者—尊重与理解,和幼儿一同学习,一同探究,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伙伴”,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07春小教专科彭芬

学号:20077650020453

第二篇:副校长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副校长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带着初任学校副校长的诸多迷惘与困惑,2012年10月21日,前往遂宁参加四川省第17期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40多天来,专家们那一堂堂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讲解,犹如一场场美妙绝伦的盛宴,让我心中的迷惘渐渐变得清晰,使我心中的困惑逐渐产生顿悟,令我开始理性地反思自己作为副校长的角色与定位。

长期以来,在老师们心目中已经形成一种定式:“校长”与“副校长”虽仅一字之差,但是其权利与责任却有天壤之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的副校长定不好位置,碌碌无为,校长不满意,老师有意见,自己心中不舒畅。

2、校长能力太强,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致使副校长感到无所适从。

3、副校长的地位本身很尴尬——管人但决定不了人事,管事又必须事事请示。

4、有的同志职务由校长转为副校长,没有调整好心态,与校长互不“买帐”,关系甚为“微妙”。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建设一个团结、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在学校体制中,副校长是一个既特殊又很重要的职务,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是主角又是配角。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副校长,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并要在工作中找准位置,理清职责,做好助手,精诚团结,与正职同唱一台戏。准确定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工作运行规则,形成与校长和谐共事的工作方式方法。笔者认为当好副校长,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1、宽容大度当好旗手

一个学校,校长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核心; 1 副校长的天职就是树立这面旗帜,维护这面旗帜,高举这面旗帜。顺利的时候是这样,曲折的时候也是这样。正所谓“斜风细雨不须归,狂风暴雨不后退”。

由于职务性质,副校长处在校长与教师之间,被上级和下级误解的事总是避免不了。这就要求副校长有宽广的胸襟,用宽容与信任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周围的事。作为一名副校长,要始终坚定一个信念:校长既然选择认定了我做副手,那就是对我人格的赏识、工作的满意和能力的信任。要树立自豪感和责任感,有不计个人报酬和名利得失、乐于奉献、善于做好助手的品德和胸襟。曾经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副职就是正职的影子,有了成绩时,阳光在前面,影子在后面;有了问题时,阳光在后面,影子在前面。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副职既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又要有一定的境界。副校长要有“绿叶”精神,不可一味强调自己部门工作的作用,更不可突出自己所作出的贡献,这是淡利境界的首要问题。其次,在为校长工作进行“补台”后,切不可向他人张场,以显示自己的高明,要时时注意维护校长和其他领导的威信。

2、推心置腹当好挚友

作为副校长,要以诚相待,敞开心扉,自己的底首先应亮给一把手,包括素质短长、作风粗细、水平深浅,要让校长知道,以缩短“磨合期”,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让校长无忧、大胆、放心地使用你。要做人做事再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信任是既做不了人又做不了事的。校长、副校长既是领导和被领导关系,也应该是朋友、伙伴和知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主动同校长交朋友、当伙伴、作知音。通过一段时间的配合达成一种默契,但绝不应随声附和,趋势奉迎。

3、献计献策当好谋士

作为副校长也不是被动的,对一把手的决策要遵从却不可以盲从,对工作的合理化建议,要通过恰当的方式,积极向校长游说、陈述,并且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你的意见有一半以上被采纳就是一个称职的副校长。但一旦校长作出了决定,你唯一应该做的就是服从和执行,“对内有声音, 2 对外无杂音”。

一是要积极不消极。善于围绕全校工作当参谋、提建议,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不能校长怎么说就怎么办,不动脑子,被动应付,无所作为。为此副校长要做到“五勤”,即:“腿勤”,要多转多调查,把问题弄准,把思路理顺,提出建议才有针对性;“眼勤”,要多看多观察,把难题弄清,把办法想好,提建议才有准确性;“嘴勤”,要多问多谈心,了解师生愿望,为师生排忧解难,提建议才能目的性;“脑勤”,要多想多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建议才有指导性;“手勤”,要多记多写作,把零碎的东西整合好,提建议才有系统性。

二是要拿好主意不出歪点子。提出的建议要符合上级要求,不违规;要符合单位实际情况;要有利于单位的全面建设。做到违反政策规定的主意不出,不符合单位实际的建议不提,对下级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把关过滤不轻易反映。为此作为副校长要争说的对,不争说了算,看谁提的建议水平高;要争干在前,不争排在前,看谁实干出政绩;要争付出,不争索取,看谁甘为红花做绿叶;要争过不争功,看谁荣誉面前风格高。

三是对已经形成的决议,要坚决贯彻执行不打折扣。特别是当自己的意见被否定时,不能有消极情绪,即使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再一次被采纳,也不要到处表白自己,争谁对谁错。要经常学习上级的指示精神,把握好方向;经常调查研究,掌握学校的情况;经常了解横向的经验,有一个正确的“参照系”。

4、承上启下当好使者

校长一般不会把决策和执行一秆子捅到底,作为副校长就要充当好中介和桥梁作用,及时传递相关信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把校长的意图、思想和决定、决策不拆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同志们的呼声、愿望和工作中的问题、困难实事求是地反映反馈到校长那去,供一把手谋断时参考。职位是组织任命的,地位是单位领导和同志赋予的,有职位不等于有地位。那么,怎样才能既有职位又有地位呢?简言之:位置都是别人给的,只有自己把工作做到位,赢得了别人的认可,别人才会给你应有的位置。

5、身体力行当好行者

毛泽东同志说过:“要知道李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作为副校长必须集中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一些较为具体的工作,才能从中把握大势,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不是讲“细节决定成败”吗?细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观察到、体验到、感受到,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掘到、总结到、提升到。“纸上得来总觉浅”、“心动不如行动,被动不如主动”。绝不可以大事推给校长,具体事卸给一般同志,上推下卸,自己当甩手掌柜。但这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也是要抓大放小,还有个调动同志们积极性的问题。要善于发现同志们的长处,为大家的成长和进步提供一个环境、通道和阶梯。俗语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在此方面,副校长要做到“六个到位”:一是宣传动员到位,能够及时准确地把学校的决策、校长的意图传达下去,让师生知道和明白,理解和接受;二是具体指导到位,工作要先行,摸索路子,树好样子;三是总结推广到位,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普及下去,变成面上的成果;四是检查督促到位,把工作落实到每个部位、每个环节,务求实效;五是请示汇报到位,使校长随时知道进展,及时掌握动态,便于正确指导;六是精神状态要到位,这也是最根本的,要有事业心、平常心、必胜心和责任感、压力感、快乐感。要做到:校长没有想到的,你要想到;校长没有想全的,你要想全;校长没有看到的,你要看到;校长没有抓到的,你要抓到;校长没有讲清的,你要讲清。不能有“拖着不干不够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干多了没意思”的心态。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大家的真情回报,充分展示你的人格魅力,受到大家的拥护和爱戴,用真诚和快乐去拥抱每一个平淡寻常却又美丽无比的日子。

副校长是领导班子的重要组成人员,对一个学校的工作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同时又是在正职领导下、为正职服务、对正职负责的参谋和助手,发挥着“桥梁”和“配角”的作用。当好副校长,这既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日渐感悟提升的过程;既是一个用心揣摸思索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历炼成长的过程。只要认真学习,用心揣摸,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副校长。

第三篇:实施新课程教学副校长的角色定位

新课改下教学副校长的角色定位

――引领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

教学副校长是校长在教学方面的助手,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全校教学工作,是学校实施新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研究者,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机盎然的今天,教学副校长不仅仅要完成学校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工作,怎样寻找突破口,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让学校的教学工作绽放鲜活的生命之光,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力,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不断提高,更是教学副校长的要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管理中,我认为教学副校长应发挥引领作用,挖掘教师潜质,做教师队伍持续发展的领头雁,和教师共翔在新课程的蓝天,来促进学校教育的与时俱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引领教师站在课改的前沿,主动实施新课程: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的单位,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最重要队伍,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的挑战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这需要教师改变已往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敢于挑战传统、挑战书本、挑战自我。因为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即要教师改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对课程内容的固有的认识,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学副校长的引领作用,在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引领教师走进课程,从而去主动实施新课程。

1、引领教师树立课程意识。

实施新课程,必须具有新课程意识,以往我们的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而新课程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包括其它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共建新知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课堂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儿童生活的范围多大,课程范围就有多大,更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课程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资源拓展到了儿童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空间。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一切生活来对儿童进行教育,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不仅仅是通过书本,通过课堂,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就是教育”。因此,作为管理者的教学副校长应通过组织反复的相关理论学习,课堂实践操作,交流反思,听、评课,研讨,集体备课,使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明确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

2、引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为此,在教学管理中,教学副校长要为教师创造理论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的课改培训及校本培训学习,通过检查学习笔记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理论的应用,教研活动等,

使教师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武装头脑,特别是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和学校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比,感悟新旧教学理论下不同的教学效果。使教师明确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的实质是交往,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教师不仅要考虑怎么教,还要考虑学生怎么学。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问题,是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是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否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教师通过校内集体备课活动,通过教研活动的步骤操作:理论学习辅导-实践操作(备课、上课)-交流反思(听课、评课、研讨)-总结经验,逐渐形成新理念下较为成熟的教育信念,达成共识:只有树立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新理念指导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课堂上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角色,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我校还通过课堂教学评估(按新课程制定评估标准,发放教师手中,随机听课评估与教者反馈、研讨,再听、再评估)。使全体教师于课堂教学中实施了新课程。因此,教学副校长要强化教学思想的管理,帮助教师屏弃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真正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以德育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世纪教学理念。

二、引领教师参加科研活动,让科研雨露滋润教师成长: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时代对教师的起码要

求,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教师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然而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的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成果寥寥。许多教师不善于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育科研进一步升华,不少教师不愿意参加课改研究,有的教师即使参加了也是飘浮其中,做表面文章。因而他们未能品尝科研雨露的甘甜,基于教育科研不乐观的现状,教学副校长要带领教导主任、科研室主任采取辅导、书面材料学习,“走出去,请进来”科研沙龙等形式,帮助广大教师掌握科研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克服教师对科研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坚定教师能搞好教育科研的信心,使其潜心研究,锐意创新,鼓励教师善于提炼自己实施新课程的成功经验,使之进一步升华为个人的教育教学理论,要鼓励教师善于学习和移植他人的成功经验,并能推陈出新,要鼓励教师经常反省与评价,归纳和总结,并积极撰写论文与心得,自己的教育教学充满理性,高屋建瓴地建构自己,提升自己,把自己由小教书匠培养成教育学者、专家。

三、引领教师培植人文精神,让教师魅力四射:

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灵魂是什么,就是:让教学回归教育――从“文本教育”回归“人本教育”。做为人文教育的渗透者,教师要具备人文修养,拥有人文情怀。教师的人文修养即专业知识的底蕴,它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在管理中我发现,当于学生相处时,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理解与尊重,鼓励与赏识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感情,课堂教学时,教师学识渊博,语言丰富优美,极大地感染了学生,提高了学生听课质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妙语连珠,间或诙谐幽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学习陷入

困境时,教师机智引导,耐心点拨,学生经历了“千呼万唤始出来”后的豁然开朗,便更觉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了。教学副校长要积极倡导教师培养自己的人文智慧,丰富自己的人文情怀,不断发展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境界,以适应教育的需要,形成学校独特的人文课程。

教学副校长作为教师队伍的领头雁,更应首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复合知识结构,要具有热爱,包容的博大胸怀,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在实践教育与研究中,不断生成新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能力,先教师一步练翅,才能确保自己在新课程的蓝天带队飞翔,在创新教育的风潮云端前“生似闲庭信步”。

第四篇:数字桥梁数字时代教师的新角色

随着数字化学习时代的到来,人们认识到教师角色从权威的知识传授者向多元化角色转变――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者、信息时代的知识领航者、协作与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课程开发者、教学资源设计者和组织者。[1]本文基于Wesley Fryer描绘的数字景观,从数字桥梁的视角讨论数字化学习时代教师的新角色内涵。

Wesley Fryer描绘的数字景观

2001年,Mark Prensky在《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中首次提出“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把自然而然地使用技术的年轻人称为“数字原住民”,把大多数成年人以及大学、中学的教师归为数字景观里的“移民”。2006年10月,Wesley Fryer在《数字难民和桥梁》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数字难民、数字桥梁、数字窥探者和身份不确定者的概念,并且描绘了数字景观。[2]

数字难民,指那些因为经济、社会、文化等原因远离数字文化的群体。数字桥梁既不是真正的数字原住民,也不是完全的数字移民,它既有原住民也有移民的特性。因此,数字桥梁与这两组人都可以相对有效地沟通。身份不确定者还没有决定他们适合哪一组,或者他们想适合哪一组。他们可能是移民或难民,但还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来表明自己的身份或身份偏好。数字窥探者虽然知道数字世界,但还非常初级,甚至还没有到入门级的水平。国内资深媒体人士胡泳研究了“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特征。他提出,“数字原住民”是与科技一起诞生、一起长大的,他们使用电脑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他们吸收信息和做出决策都快得惊人。超文本、即时回应、多重互动等新媒体的特性,使得这一代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已发生显著变化,具有同时接受和处理多种信息流的能力。他们“以吞吃、消化和排泄信息为生”。而“数字移民”主要是指30岁以上的成年人,他们对科技必须经历截然不同且较为艰难的学习过程。他们好像是现实世界中新到一地的人,必须想出各种办法来适应面前的崭新数字化环境。[3]“数字经济之父”、“趋势大师”唐?泰普斯科特在其新著《数字化成长3.0》中,通过对自己的两个小孩以及无数N世代(互联网一代)个体的观察,总结了这一代人身上独特的“基因”,由此可以管窥互联网一代的全貌。[4]

你是数字景观中的哪一类

对照Wesley Fryer描述的数字景观,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即当前数字化角色――数字移民?数字原住民?数字难民?数字桥梁?身份不确定者?然后,认真思考自己将要转变成什么样的数字化角色――是从身份不确定者或数字难民转变为数字移民,还是从数字移民转变为数字桥梁?变与不变,总有一个角色属于你。

笔者在《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四结合”模式探析》一文中提出,作为“数字移民”的教师和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正面临巨大挑战。文章中通过个案研究揭示,要在“四结合”信息技术教育的框架下,加强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与融合,走互学互教、互帮互促的共同成长之路。[5]

一个典型的数字化家庭及其特征

下面将要描述的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化家庭的数字景观。该家庭硬件共拥有:6台电脑(4个台式机,2个笔记本电脑,其中2个台式机已送给乡下亲戚),所有电脑开机即可同时上网;1个3G上网卡,方便笔记本电脑移动上网;1台扫描、复印、打印一体机;1个320G移动硬盘;2个MP4;1部电子书;1个可录像的数码相机;4部手机,其中2部可以随时上网,1部带126随身邮;1部带ADSL宽带的固定电话;2台数字电视;1台DVD……软件方面,除了电脑常用的系统软件和应用程序外,每人至少拥有1个博客、1个电子邮箱、1个QQ号、1个网盘……数字化应用方面,以上数字化装备主要用于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包括娱乐、休闲、人际交往等),但各有侧重。例如,父亲侧重于数字化学习、网络化教学(博客导学)、在线写作、网络办公、师生交流和扩展个人社会化网络,母亲侧重于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网络交流和数字娱乐。孩子侧重于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网络交流和数字娱乐。

图2描绘了该数字化家庭独特的数字景观。其中,女儿是15岁的初三学生,是数字原住民;母亲是医学工作者,是数字移民;父亲是大学教授、信息技术教师,是数字桥梁;伯父、伯母、姑母、姑父等是数字身份不确定者;爷爷、奶奶是退休乡干部和小学教师,是数字难民。父亲承担了家庭教育中极为重

要的“数字桥梁”角色。第一,理解孩子不断增长的数字化应用需求,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数字化环境(包括硬件、软件和应用示范3个方面)。第二,指导孩子配合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学习信息技术,使孩子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化学习和为班级服务(担任班长6年)。第三,通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帮助孩子养成“依靠而不依赖,喜爱而不沉溺,为我所用,趋利避害”的信息技术态度和价值观,促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第四,帮助具有不同数字身份的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孩子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尽可能消弭数字代沟,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数字化文化。第五,帮助其他家庭成员提高信息素养,提升数字身份。例如,帮助母亲从最初的身份不确定者(半电脑盲)提升为数字移民,未来2~3年进一步提升为数字桥梁。总之,父亲这个数字桥梁在该数字化家庭中起到了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数字化家庭还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定义。人们多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进行描述,较少从硬件、软件和数字化应用的结合上进行描述,更谈不上从数字景观、家庭教育和人的发展这样的新视角深层次地描述。从家庭教育和人的发展视角看,数字化家庭具有以下显著特征:第一,家庭成员具有较强且合理的数字化应用需求。第二,具备与时俱进的良好数字化环境。第三,支持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促进家庭成员共同发展。第四,促进不同数字身份的家庭成员有效沟通和理解,消弭数字代沟,促进家庭和谐。第五,促进家庭成员信息素养提高和数字身份提升。

数字桥梁:数字化学习时代教师的新角色

通过以上对数字化家庭的个案描述,我们对家庭教育中的数字桥梁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日益普及,数字化家庭、数字班级、数字校园大量涌现,数字社会亟需高信息素养的优秀教师担当数字桥梁的重任。以笔者为例,从教16年来,笔者先是花了5年时间,艰难地完成了从身份不确定者向数字移民的转变,接着又花了5年时间,顺利完成了从数字移民向数字桥梁的转变,继而作为数字化家庭的家长和数字校园的教师体验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数字桥梁的三重角色。通过多年丰富的体验,笔者越发感觉到,数字桥梁是数字化学习时代赋予新一代家长和教师的新使命和新角色。它应该成为每一个有责任感、时代感和使命感的教师的理想追求。数字桥梁赋予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以新内涵。

第一,数字桥梁是教师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教师要从容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工具,融入21世纪的生活,学会使用信息化平台,创造21世纪的教与学。为此,必须完成从数字移民到数字桥梁的转变,成为新一代高信息素养的优秀教师和家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有效沟通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身份不确定者和数字难民的重任。

第二,数字桥梁是数字化学习的示范者和引导者。钟志贤在《学习是第一需要》一文中指出:“时代已翻开底牌:应变的唯一方法是学习。学习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第一需要,是创新生命力的DNA。”[6]未来的学习将是以数字化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混合学习。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它包含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三个基本要素。[7]作为数字桥梁的教师,理应在数字化学习方面作出表率,成为学生数字化学习的示范者和引导者。

第三,数字桥梁是沟通“四结合”教育的桥梁,是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和青少年四个方面的教育力量,是共同达成青少年教育目标的关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使“四结合”教育从早期的理念走向实践[8]、从应然走向实然成为可能,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担当数字桥梁角色的高信息素养的优秀教师和家长。

第四,数字桥梁是一类高素质的特殊教师群体,是信息化教育大军中的“特种部队”。其特征是:第一,具有高信息素养。第二,擅长信息化教学、数字化学习和知识管理,乐于知识分享。第三,熟知其教育对象(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数字难民)的心理特点,长于网络互动沟通。作为数字桥梁的教师非常清楚,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是个性化的一代,是伴随电脑游戏和数字娱乐长大的一代,是网络社交的一代,是具有强烈非主流意识和后现代意识的新生代,是自主性强但需要引导的一代。数字原住民在数字化环境中长大,越来越不喜欢坐着静静听讲的学习方式,他们希望能有反驳、有交流,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

数字化家庭是个新事物,有待对其从不同视角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描述。从数字桥梁这个新视角理解数字化学习时代教师角色的新内涵是个新话题。本文基于Wesley Fryer描绘的数字景观,从四个方面揭示了教师作为数字化学习时代的数字桥梁的必然性和角色内涵,将丰富和深化人们对新时期教师角色和专业发展内涵的认识。本文对于教师教育的启示是,教师教育的决策者和相关机构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数字桥梁这支信息化教育大军的“特种部队”,以显著提升我国日益庞大的信息化教育大军的整体战斗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第五篇:浅析新媒体时代受者传播角色的变化论文

摘 要

:受者是指在特定的传播活动中,运用符号兵借助媒介工具,选择性地接受社会信息的一方。通常情况下,受者在传播过程中处于被传播的状态。而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传播信息的一方通常是传播主体。传统意义上的传播主体一般是以媒介组织为代表的传者,但在新媒体时代,受者在传播过程中,不仅是处于接受信息的一方,也能够成为传播主体。

关键词:

关键词:

传播主体;受者;新媒体

受者成为传播主体,是在新媒体时代,受者传播角色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只发生在小部分案例中。由于掌握信息的数量和渠道等限制,受者很难像传者一样广泛地传播信息,但这也体现出了受者在新媒体时代传播角色发生了变化。

在人际传播中,由于传播范围的缩小,传播主体并没有很明显的传者与受者的区分;在组织传播中,由于受到一定组织规则的制约,受者的传播主体作用体现得并不明确;在大众传播中,一般意义上,媒介机构代表传者,向大众发布内容,但随着大众权利意识和传播意识的觉醒,大众作为受者,也可以成为传播主体。这在通讯顺畅、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尤为突出。

首先,从受者权利上看,受者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他们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 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手中。当我们把受众看做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的基本权利就是传播权。传播权在传统上成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受众作为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所以说,受众能够利用大众传媒渠道,表达自我意识,而这种传播,不单单是对传者传来信息的反馈,而更多的是受者也作为信源,将信息传播出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者也是传播主体。

其次,从具体传播过程看,受者运用符号接受社会信息的基本特点是选择性,受者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体现出在大众传播效果上,受者并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传者的信息。而这种选择性的接受体现在传播过程中,反映了受众思想的独立性,以及以一般意义上专业化媒介组织为传播主体的大众传播效果弱化。受众接收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反馈,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受众的反馈阶段,也可以看做受众作为传播主体进行的活动。专业化媒介组织的传播效果弱化,也意味着,受众作为传播主体发起传播的影响力增强。

再次,意见领袖作为受者,体现了传播主体的作用。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两级传播”的概念,即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的过程,而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体现出了受者也是传播主体的现象。意见领袖作为受者接受大众传播中传者发布的信息,然后在和一般受众的传播过程中,又作为传播的主体。意见领袖的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同时,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在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他们与被影响者不是纵向的传播,而是横向的传播关系。当意见领袖同一般受众建立传播关系时,意见领袖本身是大众传播的受者,同时也是传播的主体。而这种传播,在意见领袖和意见领袖之间、一般受众和一般受众之间都有存在,即一方作为受者的同时也能够成为传播主体,成为传播主体的一方向另外一方传播信息。

最后,新媒体时代为受者成为传播主体提供了环境和工具。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包括交互与共享、大数据和个性化等,新媒体的价值重心由媒体内容向网民内容倾斜。网民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受者,在新媒体时代有更多的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由于自媒体的普遍,网民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传播平台,作为传播主体,向其他人传播信息。而互联网影响的广泛性,不仅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还使受众的信息能够进入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无论是受众转发或反馈传者信息,都能够成为传播的主体,在传播过程中扮演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人人都是记者”是新媒体时代受众也是传播主体的一大表现。受众出于一定的目的,借助网络平台,自发地进行信息发布和交换的行为,达到不同程度的传播效果,体现出了传播主体的角色和作用。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一部分已经参与到了新闻报道的活动中。

综上所述,从大众传播过程看,受者是相对于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即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来说的。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传播主体,掌握传播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这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着发挥主动作用。但受众在掌握一定传播工具和手段之后,也能够成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成为传播主体。更重要的是,传播模式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而是多向的,其中包括受众向外的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即传播主体。但是,受众成为传播主体还要受到知识鸿沟的阻碍。

上一篇:销售的技巧与方法下一篇:形容有担当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