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物传记题型

2022-06-30

第一篇:高考人物传记题型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考查题型总结

考点考查方向:

人物传记在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及经常设考的角度。 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 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

③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④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

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 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

1、时间变化

2、地点变化

3、职位(工作)变化

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

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

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归纳:

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

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2.理解分析句子含义: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概括意义、警策意义)、深层含义(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句子所在的文段。

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①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②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③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 方法:

1、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2、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

3、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

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应注意区分开进行分析,如:A、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

3.传记中引用的作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21、传记的最后援引了贝尔教授的描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成绩不佳的数学大师》) 答: ①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 ②补充出了传主的个性材料,使读者对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③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埃尔米特的完美人格;④引用名人评价,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可信度。

20、这篇评传中,作者多处引用贝多芬书信中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不朽的贝多芬》09佛山二模)

答:(1)引用传主的原话,直接展示传主的精神,增强了感染力,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2)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塑造传主的性格;(3)二者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答题切入口:对传主、读者、文本、作者的作用(四方面入手)

4.领会把握结构安排: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5.分析运用表现手法:分析表现手法:

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人称: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兼有描写抒情。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③第三人称(他传):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 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传记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作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倒叙手法:作用是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2分);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1分)。 A、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B.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如:文章开篇写了贝多芬去世时天气的恶劣和“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这一细节,有何作用?请分别说明。(《不朽的贝多芬》)

答:(1)渲染贝多芬去世时天气恶劣,象征贝多芬一生遭受的苦难; (2)暗示贝多芬不认识的人也对他无比崇敬,表现贝多芬的伟大。

如:赴美传授经验是件大事,但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座等内容作者略过不谈,反而将笔墨重点落在接机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认错人这个细节上,这样的处理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袁隆平》)

答:①写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座是为了表现一个学识丰富的袁隆平,但这一点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写作价值不是很大,不符合作者写作意图。 ②作者记录了袁隆平三件“小”事情,是为了突显人们不熟悉的袁隆平的另一面——淳朴。 ③一个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站在世界领先科技前沿的科学家如此淳朴,说明他拥有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的科研作风和敬业精神。 ④威尔其认错人就是因为袁隆平太淳朴,不像一个名满天下的科学家,此细节描写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需要。

6.探究题:

漫谈认识探究问题: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需要。

要求表明自己的观点,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文本/现实/自身体会,去论证这一观点。 【探究题最主要的设题点是】: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③、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探究题答题格式及层次(总-分-总)

①、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可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何”等句式来表述); ②、分点陈述理由;

③、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整体把握,内引外联。(内引外联的解题方法:内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 ④、总结自己的观点;

⑤、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 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原则:

(1)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

(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但又不囿于文本;

(3)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

(4)答题时一般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文本进行论证分析。

3、为什么要简要疏理行文思路?如何快速疏理?

(1) A、有利于我们快速读懂文本。 B、帮助我们在解题时明确答题区间。

(2)结合传记的文体知识,根据段落顺序,明确文段记了人物(传主)哪些事,引了人物(传主)哪些言即可。

可见训练考生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简要概括的能力是复习的一个重点。

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人物传记类文本往往因为其反应了传主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一个时代的影响,因而对读者和现代社会有着非同一般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作用。因此,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

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⑴要点须全面;⑵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具体步骤:

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 2„„ 3„„”,把理由分点罗列。 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7.写作意图

如:

21、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黄侃先生二三事》)(《核按钮》P263)09广东卷

答:①给我们介绍一个很有个性的学者。②用黄侃的性格和言行,来表现那个时代学者的自由风貌③说明那处时代的新旧学者,在内在精神方面也有不少相通之处。

答题切入口:

1、突出传主怎样的精神品质?

2、人物的价值、意义及对时代的影响。

8.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要点。

示例:邓肯被誉为“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请根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伟大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4分)

示例: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4分)

解题技巧:这类题目主要是考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最主要是审清题目,找准答题区间,答案是在整篇文本中寻找,还是在某一段落,如“请根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伟大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从题目的要求“根据文本”,可判断答案应在整篇文本中寻找。此外还可以根据赋分值判断应答几点,一般来说,每一点的分值应取整数。这道题是最为基本的,一般是送分题,各点应找齐,能得的分数尽量的满分。

9.要求分析文章中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理解这句话/这段话/这几段话的含义及作用。

示例:文本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如何?(4分)

示例:第4自然段“既离民众„„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 解题技巧:这类题目主要是考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应从结构形式(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解答。

第二篇:人物传记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

2014年高考人物传记题型及答题策略

读书贵读人

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优秀的传记作品,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功能、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许多传记作者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阅读这些传记,可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

《课程标准》对传记阅读的要求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一、传记种类及特征

1、自传——自述人生经历,抒写人生感悟。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自传的特点——第一人称①作者即传主。②展现自我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2、他传——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评论人物思想、作用、地位。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他传的特点——第三人称。展现他人的思想性格、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3、评传——记叙与议论各半,注意整合评价议论的文字。 评传特点——第三人称

①“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 “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②传中有评,评中有传。不溢美,不隐恶,客观公正。

二、传记的特点

1.真实性:“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1)材料来源可靠,有代表性

(2)考虑作者与传主的关系,客观公允 (3)符合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

2.文学性:用形象生动的写人艺术塑造个性化的人物

(1)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叙行录言,重视细节。 (2)注意谋篇布局,选材典型,详略得当。

首尾照应、巧用修辞、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对比突出等。

(3)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三、阅读传记作品的基本要求 (1)勾划评价性的语言

1 (2)标注作者引用的事例

(3)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作传手法

(4)品味标题:品味一个好的标题,概括来说,主要从标题的风格、标题的特点、标题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品味。

标题的风格大致有四类:准确鲜明 新颖生动 简洁凝练 含蓄隽永

标题的特点:好标题往往具有自己的特点,往往运用了某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等。 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三种: (1)吸引读者关注

(2)体现文章主旨(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 (3)文章的线索(概括文章内容)

四、积累人物传记的具体命题形式及应对策略

题型一:概括传主人生阶段(人生经历),多侧重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答题策略:紧扣传主身份特点,留主删次切分人生阶段进行作答。

答案可以用原文原句作答或在原文原句基础上整合而成。(《追忆钱学森:此生三事最关情》) 题型二:概括传主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风貌)或某一性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题策略

1.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2.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表现与细节描写 这一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 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

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此外,作者意图也会影响我们对传主特点的判断。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通过评议概括等方面的词句向读者传递其意图。

(《一代怪杰辜鸿铭》、《高贵的灵魂》) 题型三.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法

1、正面描写: 多种修辞 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作用:突出人物性格使形象血肉丰满

2、侧面描写:(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烘托) (2)他人(对比、衬托)

(3)引述他人的话等也属于侧面描写

3、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常见于记叙性散文、人物传记和小说中。

细节描写作用

(1)突出人物的性格。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个性丰满、鲜明。(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2)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适用) (4)真实性。(传记适用)

(5)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外,还起到象征社会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作用。(散文、传记、小说、诗歌等适用)

4、环境描写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

(1)奠定思想感情基调,表现对传主的感情 (2)烘托传主的心情,表现传主的性格品质。 (3)渲染气氛,交代背景

(4)为内容或情节起铺垫作用 《追忆钱学森》《一代怪杰辜鸿铭》

5、运用选材(详略得当、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等)来塑造传主形象 题型四.概括传主在某方面作为的原因

注意:可从内因、外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等角度作答。《追忆钱学森》《下不觉师造化》 题型五:传记中涉及到的其他人物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包括引用别人的话或名人的话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传主。《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1.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2.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3.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题型六.选材的处理(同人物通讯)

(一)选材的角度

1.以小见大 2.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3.正侧结合 4.选材典型

(二)材料的安排 1.详略得当

为什么选择传主的某个人生阶段来详细记叙?因为这一阶段是传主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时期,他这一阶段

3 的经历最能突出他的主要品格或这一阶段最能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2.记叙顺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倒金字塔结构、悬念式结构):

①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

②强调作用,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放到开头强调了传主的什么。(与传主精神、品质等的关系) ③表达作者对传主怎样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关系) ④深化了主旨。(与主旨的关系)

⑤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题型七:文章语言有哪些特点

1.从文体看:不同类别传记具有不同特点。

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表现了传主或坦荡磊落,或谦逊谨慎的精神;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表现了作者对传主的敬佩、赞许、肯定之情。 2.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如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绚丽浓艳,用诗意写浓情;清婉隽永,用婉笔抒写柔情;形象含蓄,用形象表达主旨。 3.从语体的角度鉴赏,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4.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分析传记语言: 一要辨明传记的类别。 二要有引有析,述评结合。

在分析文本语言的时候,最忌空洞概括,要从文本中举出典型例句(最能体现整个文本主要语言特征的语句),

然后对这些例句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价。 题型八:文章的写作特色 人物传记常见写作技法(特色)

1.衬托(侧面烘托)(他人衬托、环境烘托) 2.对比

4 3.抑扬 4.引用 5.反复

6.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7.写作视角独特 8.如为评传,则夹叙夹议 题型九:探究题

探究,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追寻。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思考方向)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常见提问方式

1.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2.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3.探究传主的优秀品质并阐发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探究题按开放程度可分: 限制型、半开放型、全开放型

1、限制型。阐述的信息主要从文本概括。

2、半开放型。 半开放型探究题答题思路可概括为:亮出观点——引据论述——联系现实——总结陈词。 (1)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2)引据论述: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恰当引用论据,有条理地陈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传记多从表现传主精神品质来谈)(3)联系现实: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除了引用文本,还要合理联系生活现实。(4)小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不可不记的话

1.引用材料的作用

增加真实性与可信度,有利于突出人物及主题 。

2.细节描写的作用

更客观真实地塑造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形象更鲜明饱满(使人如见其人、如闻

5 其声、如临其境),突出文章主旨。 3.传记中评论部分的作用

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作用。评论性文字既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公允的评价对形象刻画或主题表达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篇:高考语法题型样板

Direction: Read the following two passages.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one proper word or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 to make the passage coherent. Make sure that your answer are grammatically correct.

There is a photo hanging above my desk. Whenever I look at that photograph, it takes me back to those early years___25___ every new experienced was important for me.

I can still remember the shouts of the spectators as I ___26___(go) out onto the sports field with my classmates. Two days___27___ (early),I had qualified for the finals of the 100 metres. Now___28___(look) around, I was determined to win.

While I was walking across to the start, I began to feel more and more nervous. I looked around and saw my proud parents waving enthusiastically. My heart was beating fast when I lined up with other eager competitors. I took some deep breaths and waited for the signal. Then the starting signal___29___(give) and I set off down the track.

I ran as fast as I could, not looking at anything but the finishing line. By the time I crossed the line I was so exhausted I ___30___ hardly breathe. As soon as I heard the result ___31___(announced), I realized I had won! Overjoyed, I collapsed on the soft grass with a broad smile on my face.

“Well done!” said the headmaster later, as I was presented with the winner’s certificate, I had never felt so happy and proud in my life.

One of the first questions young children ask is “Why?” It is human nature to want ___32___(find) out why things are the way they are. You can find out “why” by turning the question into a hypothesis (假设) for ___33___ experiment.

___34___ example, suppose you have been trying to grow tomato plants, but insects keep destroying ___35___. Someone tells you that ___36___(put) large strips of colored cloth around the plants will keep insects away. Your question might be “Do certain colors of cloth keep insects away?” Then you’d begin your experiment. The first step would be to place different-colored strips of cloth around all of the plants expect one. Then, at regular intervals, you would observe and record and note ___37___ the plant had any insect damage or not.

This experiment may prove that the answer to your question is “No, it is not different-colored Strips of cloth ___38___ keep away insects.’’ Or you may find that the answer is “Yes, certain insects are kept away by blue cloth, but not yellow cloth.” ……___39___ you have tound, you are well on your way to understanding how you can use scientific thinking to solve a problem in your own life.

答案:

25.when/in which26.went7.earlier28.looking29.was given30.could31.announced

32.to find33.an34.For35.them36.putting37.whether38.that39.Whatever

第四篇:高考题型练 10题型十 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十 依据类主观题

依据类试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措施的经济、政治、文化或哲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1. 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51.8%,比资本形成高1.4个百分点,内需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材料二 2013年初山东省两会之上,比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经济增速高达9.8%、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全国第三更吸引眼球的,是“美丽山东”、“生态山东”的提出。山东到了一个依靠创新、加快转型、深入开放、机制转换的新阶段。要去谋求实现更高水平、更高阶段发展的良性循环。要从以往习惯的高速增长慢慢调整,去化解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

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结合材料

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美丽山东”、“生态山东”提出的经济依据。

答案 (1)积极信号:与2011年相比,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均高于GDP的增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更趋合理;节能减排成绩显著,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2)经济依据:①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美丽山东”、“生态山东”的提出,可以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②“美丽山东”、“生态山东”的提出,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美丽山东”、“生态山东”的提出,有利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从山东省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看,“美丽山东”、“生态

山东”的提出,有助于环保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发展,实现更高水平、更高阶段发展的良性循环。

解析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注意是积极信号,根据图表题“图表内容纵向看变化,横向做比较,不能漏掉小注”的解题技巧,可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化与对比、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升等方面概括;经济依据,“美丽山东”、“生态山东”的提出首先与科学发展观相对应,然后考虑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根据材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对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最后要考虑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行为。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旗帜,是凝聚亿万人

民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承载着中国民主、富强、公正、和谐、自由的最基本价值观,承载着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让梦想照耀中国,闪亮世界。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和价值观的知识,分析弘扬中国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材料二 某校高三学生积极开展了“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主题系列活动,有主题班会、歌咏比赛、办板报、发微博,对外国友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社区做志愿者服务等,表达爱国热情,用实际行动推动梦想的实现。

(2)从文化影响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该校学生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 答案 (1)①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事物发展,弘扬中国精神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弘扬中国精神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梦想。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展上述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开展上述活动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④实现梦想要立足实践。深入社区服务推动梦想实现。

解析 回答第(1)问,把握好其知识范围要求,不难作答。回答第(2)问,同样要把握其知识范围要求,作答时注意将文化生活依据与现实意义的分析结合起来。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三次改革与发展的“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

末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这场变革解决了绝大多数地区的温饱问题;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通过“离土不离乡”的乡村工业模式,转移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农村正面临改革与发展的第三

次“浪潮”,即农村城镇化。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分析中国农村三次“浪潮”出现的依据。

答案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变化,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而三次“浪潮”有效地调整了生产关系,极大地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三次“浪潮”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解析 回答本题,可以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两个角度作答,并且要做到理论与分析有机结合。

4. 中国道路是中国人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自己“走”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

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不断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过程。要立足中国实践,实干兴邦,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正在激励着中国各族人民开启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

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这个梦不是虚幻不实的空想。不在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必定能够实现的理想。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三部曲: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l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提出“中国梦”的依据。

答案 (1)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通过党中央的“三部曲”实践,必将在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成就了“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和实践,是党中央根据自身实际做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复兴道路。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道路是中国人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自己“走”出来的,“中国梦”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科学论断。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展望和长远蓝图,有助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解析 回答本题,可以从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等加以分析。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建设焕发生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稳步推进。组建齐鲁传媒集团、

山东演艺集团、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三个省管国有大型文化企业,一批国有文化骨干企业集团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的主力军;2012年,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 720亿元,同比增长17.9%,以筹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一批重点文化场馆设施的新建、改造工程建成,越来越多的重点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城市的新地标;莱芜梆子《儿行千里》、电视剧《小小飞虎队》、文艺类图书《美丽的西沙群岛》等7部作品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为1万个村(居)建设完善文化大院,山东省博物馆新馆等多个重点文化设施已建成并免费开放惠及民众。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山东文化强省建设的依据。

答案 (1)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重大影响,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

(3)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文化活动,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弘扬主旋律。

(5)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解析 回答本题,要获取材料中的五个信息,分别对应文化生活知识即可。

第五篇:高考题型讲解--教师版

1高考数学必考七个题型

第一, 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 数列及其应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 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 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 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主要考察对定理的熟悉程度、运用程度。

第七, 解析几何--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

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

1、 比较法:

(1) 作差比较法

(2) 作商比较法

2、综合法: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就是利用已知事实(已知条件、重要不等式或已证明的 不等式)作为基础,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推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结论”综合法属逻辑方法范畴,它的严谨体现在步步注明推理依据。常用的不等式有:

例题

3、

3、分析法: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进而转化为判定那个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分析法一般用于综合法难以证明的不等式。分析法属逻辑方法范畴,它的严谨体现在分析过程步步可逆。

2高考数学题型全归纳

题型

1、集合的基本概念 题型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

3、集合的运算 题型

4、四种命题及关系

题型

5、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 题型

6、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范围 题型

7、判断命题的真假

题型

8、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所有、任意、存在) 题型

9、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范围 题型

10、映射与函数的概念 题型

11、同一函数的判断 题型

12、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题型

13、函数定义域的求解 题型

14、函数定义域的应用 题型

15、函数值域的求解 题型

16、函数的奇偶性

题型

17、函数的单调性(区间) 题型

18、函数的周期性 题型

19、函数性质的综合

题型20、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题型

21、二次方程ax2+bx+c=0(a≠0)的实根分布及条件 题型

22、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问题 题型

23、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数不等式 题型

24、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题型

25、指数函数中的恒成立的问题

题型

26、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 题型

27、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题型

28、对数函数中的恒成立问题 题型

29、幂函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题型30、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题型

31、判断函数的图像 题型

32、函数图像的应用

题型

33、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

题型

34、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

35、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点的存在性问题 题型

36、函数与数列的综合 题型

37、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题型

38、函数中的创新题 题型

39、导数的定义 题型40、求函数的导数 题型

41、导数的几何意义

题型

42、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判断图像 题型

43、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题型

44、含参函数的单调性(区间) 题型

45、已知含参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不单调或存在单调区间,求参数范围 题型

46、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 题型

47、方程解(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 题型

48、不等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题型

49、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题型50、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题型

51、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与识别 题型

52、等分角的象限问题

题型

53、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的计算 题型

54、三角函数定义题 题型

55、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

题型

56、象限符号与坐标轴角的三角函数值

题型

57、同角求值---条件中出现的角和结论中出现的角是相同的 题型

58、诱导求值与变形

题型

59、已知解析式确定函数性质 题型60、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 题型6

1、三角函数图像变换 题型6

2、两角和与差公式的证明 题型6

3、化简求值

题型6

4、正弦定理的应用 题型6

5、余弦定理的应用 题型6

6、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题型6

7、正余弦定理与向量的综合 题型6

8、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题型6

9、共线向量的基本概念 题型70、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 题型7

1、平面向量的线性表示 题型7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 题型7

3、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 题型7

4、利用向量法解平面几何 题型7

5、向量的坐标运算

题型7

6、向量平行(共线)、垂直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 题型7

7、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题型7

8、平面向量的应用

题型7

9、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求解 题型80、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 题型8

1、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

题型8

2、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 题型8

3、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 题型8

4、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 题型8

5、数列的求和

题型8

6、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 题型8

7、不等式的性质

题型8

8、比较数(式)的大小与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题型8

9、求取值范围

题型90、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 题型9

1、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 题型9

2、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题型9

3、不等式的证明 题型9

4、有理不等式的解法 题型9

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题型9

6、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题型9

7、平面区域的面积 题型9

8、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值

题型9

9、求解目标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100、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运用

题型10

1、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10

2、函数与不等式综合 题型10

3、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题型10

4、球的表面积、体积与球面距离 题型10

5、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 题型10

6、直观图与斜二测画法 题型10

7、直观图、三视图

题型10

8、三视图、直观图---简单几何体的基本量的计算 题型10

9、三视图、直观图---简单组合体的基本量的计算 题型

110、部分三视图、其余三视图

题型1

11、证明"点共面"、"线共面"或"点共线"及"线共点" 题型1

12、异面直线的判定

题型1

13、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 题型1

14、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 题型1

15、倾斜角与斜率的计算 题型1

16、直线的方程

题型1

17、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 题型1

18、有关距离的计算 题型1

19、对称问题 题型120、求圆的方程

题型1

21、直线系方程和圆系方程 题型1

22、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题型1

23、圆的一般方程的充要条件 题型1

24、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 题型1

25、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题型1

26、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题型1

27、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 题型1

28、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 题型1

29、直线与圆的相离关系 题型130、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题型1

31、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题型1

32、离心率的值及取值范围 题型1

33、焦点三角形

题型1

34、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题型1

35、双曲线的渐近线

题型1

36、离心率的值及取值范围 题型1

37、焦点三角形

题型1

38、抛物线的定义与方程

题型1

39、与抛物线有关的距离和最值问题 题型140、抛物线中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问题 题型1

4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题型1

42、中点弦问题 题型1

43、弦长与面积问题

题型1

44、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题型1

45、定点问题 题型1

46、定值问题 题型1

47、最值问题

题型1

48、已知流程框图,求输出结果 题型1

49、根据条件,填充不完整的流程图 题型150、求输入参量 题型1

51、算法综合应用 题型1

52、算法案例 题型1

53、古典概型

题型1

54、几何概型的计算 题型1

55、抽样方式

题型1

56、茎叶图与数字特征 题型1

57、直方图与数字特征 题型1

58、频(数)率表与数字特征 题型1

59、统计图表与概率综合 题型160、线性回归方程 题型16

1、独立性检验 题型16

2、归纳推理 题型16

3、类比推理

题型16

4、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 题型16

5、反证法证明

题型16

6、复数的分类、代数运算和两个复数相等的条件 题型16

7、复数的几何意义 题型16

8、相似三角形

题型16

9、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应用 题型170、四点共圆

题型17

1、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题型17

2、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 题型17

3、普通方程化参数方程

题型17

4、极坐标方程化直角坐标方程 题型17

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题型17

6、不等式的证明

上一篇:高考加油短信祝福下一篇:高考百日誓师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