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宣传工作

2022-07-12

第一篇:浅析新闻宣传工作

从新闻学角度浅析科技新闻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论文

学号:

姓名:

前言:由于从高中起,我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社会人文类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对生命科学知识的了解更加少。接触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让我对自然科学的社会价值,自然科学产生的经济效益,自然科学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等等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结合我自己是一名学新闻的学生,立志将来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传媒人,由于自身知识面的狭隘性,以前很少关注科技新闻,科技频道方面的传播学知识。上了韦老师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后,特别是上课过程中所播放的视频,视频中节目的编排,节目在传播过程中使用宣传技巧,以及我自己做为受众在看节目时的情感,让我对科技传播有了新的思考。于是想联系当下媒体宣传的沸沸扬扬的转基因事件,从新闻传播学角度浅析当下我国科技传播的现状,科技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情感问题,科技传播的意义,科技传播过程中注意事项等方面来阐述我个人观点。有的观点是我结合中国知网部分文章,结合韦老师上课过程中所提及的内容,等方面得出的结论。

就我个人而言,无论是转基因食品还是安乐死,我都赞同,我始终认为科技的进步有可能会带给人类不安全的因素,但是没有科技的进步,也不会有人类的进步。

以转基因技术宣传为例---------从新闻传播学角度浅析科技传播 摘要:本文从最近61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这件事情出发,追述这件包含自然科学的媒介事件,在联系新闻传播学的知识,科普知识等方面谈谈当前科技新闻的现状,科技新闻传播过程受众的情感问题,科技新闻的意义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转基因新闻传播受众心理

一回顾2013年转基因食品的宣传报道

转基因食品的讨论,近几年一直都争论不休,2013年的转基因的讨论

更是上各大报刊的头条,微博,贴吧,视频网站等各种采访都冲刺人们的眼球。本最早的关于转基因食品报道从2013年6月22日新浪刊登了提为36名网友聚集品尝转基因大米的新闻,到2013年7月14日新华时报刊登了近千名自愿者在华中农业大学试吃转基因大米把转基因食品新闻事件推向了一个小的高潮,后来陆续的有新闻报道人们尝试吃转基因大米,到61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要求转基因稻米产业化推广,方舟子与崔永元不同的观点的强烈争论,把转基因的讨论推向了高潮,这些报道的前前后后也夹杂着来自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声音,他们否定转基因技术,主要是从它的安全性,环保问题,以及其中涉及的商业利益的问题角度出发,以及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顾秀林在研讨会上提出转基因技术是从根本上灭绝人类的大胆说法。也有一些不可靠的新闻报道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如有报道说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生精液异常,转基因技术使得环境失控,造成农民更多的使用农药,以及番木瓜,小西红柿都是转基因食品的说法,等等。这些前期报道的新闻真实性,在后期都得到权威专家的澄清解释。推动这些新闻解释的背后,有新闻媒体记者的宣传要求,也有很多微博网友对真理的探索,或者是满足好奇心的需要。

二、以转基因技术为例----浅析我国媒体科技宣传现状

1、地方视频:从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中可以看到报道到我国2013年转基因的各大电视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各大地方台,对转基因技术的报道都只是停留在3到5分钟的时间内,很少有超过10分种的。都是以新闻事件的角度来大致提到某某在某某地方某某时间提出了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一个懂转基因的人都懂,这样的新闻报道根本解决不了普通人对转基因具体的了解。有些新闻宣传,大量使用人们听不懂的学术术语。这样的电视宣传提高了科技的神秘性,容易夸大科学,神化科学。

2、视频网站:同样在百度网站搜索可以看到有的视频是对地方台的转播,也有门户网站对转基因技术做的独家转访,有的时间长达1小时,也有制作动画形式对转基因技术的解释的,也有采访一些所谓转基因受害者的画面,相对于国内电视媒体来讲,视频网站的宣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宣传的形式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宣传的深度更深。同时,视频网站的宣传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视频网站制作过程中的真实性,可靠性也值得人怀疑,背后有没有利益链的存在。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更快,如果一旦存在不负责任地宣传,容易形成一种潜在的误导,甚至“以讹传讹”。

3、报刊门户网站:同样在百度网站收缩关于转基因的新闻,大部分报道也是某某人在某某地方说了关于转基因技术的某某话语,做了某某活动,一般都是某某专家,某某科学家或者很多人聚集一起干了某件关于转基因的某件事情。至少我在百度上收缩难以收索到关于转

基因技术的深度特别是知名报纸的报道。这就说明对转基因技术的宏观报道上的欠缺,容易让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理解片面化。也有为了吸引眼球的转基因宣传报道,这一点体现了新闻记者的阶级性,因为传媒经济毕竟属于“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记者为了自己所报道的新闻能获得高的“收视率”,也避免不了在新闻报道中过大的夸大事实,在语言上追求标新立异,情节上注意扣人心弦,所以会存在不准确报道的科技新闻情况。由于如今媒体从业人员流动率高,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社会浮躁气息很重,在加上当今媒体从业人员的流动率交高,很多新闻记者难以静下心来做科技宣传报道,科技新闻宣传报道需要记者对科技事件个体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新闻报道。

三、以转基因技术报道为例------浅析宣传报道受众情感心理

从某一方面科学技术自身的凝聚力,这一刻,社会舆论关于转基因技术让两院院士,各类企业人士,知名电视节目传媒人,以及普通老百姓在一起各抒己见。同时各种言论的发表也体现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态环境,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当然,有些言论也体现了人们科学素养低,对社会宣传的判断能力差。也有不良的新闻媒体工作者趁机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对转基因技术恐慌,妖魔化转基因技术,这些都是对科学技术在传播过程中缺乏客观公正的结果。同时也尚失了新闻传播的灵魂-----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科技宣传也是如此。它是否被宣传,传播的结果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还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早在十几年前,科学学的奠基人贝尔纳就呼吁人们重视科技传播的重要作用。

在转基因食品报道中,由于转基因技术本身的科技含量高,不是普通人能理解转基因这个名词,普通的非生命科学大学生对转基因技术概念的理解都不透彻,更何况一些学历更低的普通人,在这种情况,他们的情感更容易受一些过激的新闻报道所影响,或者一些所谓的小道消息所影响。

普通人由于自身学识有限,受众的媒介素养低等,加上有的记者隔靴搔痒的宣传,或者刻意的新闻炒作影响着普通人的心理情感。一旦宣传不当,让人们对正当科学技术的尊重情感大大降低。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国家的进步。

四、以转基因技术为例------浅析科技传播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笔者看到的转基因食品宣传报告中的,关于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科学家他们的描述,特别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的写法并不是很多,有些新闻报道过多的描述科学家的头衔,虽然体现了专家的权威性,但是也难免会流露出一种媚权性。笔者认为,作为科技新闻的报道,除了向展示成果的同时,也应该显示成果背后的艰辛,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效应。当然,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也需要某一个栏目长期的坚持,如中央电视台的〈走进科学〉的节目,这个节目获得了比较好的收视率,同时也拉进了普通人与科学的距离。

五、结语:

我作为一名学新闻学的学生,由于自身知识面的狭隘性,在关注新闻的同时太多的关注过社会新闻,而忽视了科技新闻的传播,上了韦老师的课程,在知网中找了关于科技新闻传播的知识,才对科技新闻的传播提高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我也知道,要想今后写好科技型的新闻报道,离不开自己对某个科技的领域的长期关注。在关注的同时,能掌握好一些科技领域的术语,只有这样,在转述的过程中不会断章取意,也不会出现转述上的用语不当,造成受众的理解错误。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转基因名词解释

百度--------------转基因视频 网页

中国知网文章:

《 科技传播“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作者:佘小琼

《科技传播的整体解决方案》作者:冯小素 潘正权 《论电视科技传播的社会责任》作者:姜海

《主流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作者:苏晓梅 庞晓敏 《转基因稻米媒介事件的传播学分析》作者: 曹霞 《从《生物安全议定书》看转基因产品的国际法规制 》 作者:王军

《高校科普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策研究》作者:万群 沈扬 《我国高校科技传播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 》作者:莫扬

第二篇:(新闻媒体)浅析典型报道

析 典 型 报 道

通过典型报道中的事件和人物可以使读者、观众、听众从中了解到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在人民群众中贯彻和执行的具体,生动的情况,进一步展现人们的时代风貌,具有强大的宣传教育力量。这里必须搞清楚两点:

一、加强典型报道,并不是要减弱综合报道,更不是减少日常大量的动态信息报道,而是要继续提高我们的消息和综合报道的同时去加强典型报道,使两者相互结合,把报道工作做得更好。

二、必须首先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典型报道是对带有普遍意义的突出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的报道。

一些媒体过去对典型报道做得不够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在整个报道类型中典型报道所占比例太小;另一个是在我们现有的报道中,或材料选择不典型或者没有写好、拍好,因而真正出色的很少。

从实际工作来看,许多好的典型材料有一些我们没有采写,还有些典型材料我们虽然写了,但是没有按照典型报道的要求写。这些都说明实际工作中不是没有典型材料,而主要是我们没有主动发现,深入发掘。以往我们的典型报道存在以下缺点:

一、缺乏背景,缺乏这一典型的事物和其它事物的联系,说服力不够,使人不出这一人物与事件的典型意义。我们在写典型时往往孤立的去写,不去介绍这个典型在全局中的地位,不去区别这个典型材料之所以有异于寻常和比较突出的地方。因此写出来的报道便感到平淡。一些模范人物除了有模范称号之外,很少从具体事例中说出他比一般人更加突出的特点,难以使观众、读者从中信服他就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模范人物。典型报道正因为是用具体突出的典型事例去代表一般,因此它也就具有说服力,否则就会只看到它一般性。看不到它的特殊性了。

二、平铺直叙、包罗万象,未能抓住最突出的特点加以描写,难以给观众或读者概括鲜明的印象,使读者或观众对这一人物或事物的典型意义不能形成明确的概念。

三、典型报道需要具体生动,但有些报道把具体变为琐碎,有的报道技术性太强。这不仅是写作方法的问题,也是思想认识的问题。报道中纯技术的材料或引证外行读者、观众看不懂,自然谈不上兴趣,如果必须要引进技术性材料,也应当做到通俗易懂。典型报道要求具体生动,但具体生动要有条理,主将分明,否则典型报道就流于零碎片面,杂乱无章。

上面所说的仅是几个比较常见的缺点,在典型报道中还存在一些其它的一些毛病。如写作拍摄方法的公式化,不够生动与一般报道没有区别;一写典型就是“通讯”,而一写就是几千字;内容空洞只是为介绍而介绍,为表扬而表扬,从头到尾提不出问题。这些缺点需要改进。

应该从下述的方面加强与改进典型报道,

(一)充分认识典型报道的重要性和它在整个新闻报道工作中应有的地位。典型报道可以具体深入地的反映典型报道当作我们经常的报道任务之一,发掘典型材料要认真地完成。

(二)选择典型报道材料时,在思想上要克服两种偏向:一个是认为典型报道不好写,因此畏难而退;或是对典型材料要求太高,认为这也不典型,那也不典型,因而就无材料可写。另一方面也要纠正那种过低估计典型报道的片面认识,在选择典型材料时不慎重、仔细推敲,认为典型材料用不着像写综合报道那样费力气,对典型报道的要求也不像对综合报道那样高。这两种偏向都要克服。对于什么是典型报道的标准要很好体会。除上面所讲的以外,再特别强调两点:(1)选材要具有整体观点,从整体的观点来衡量;(2)目的应该明确。在采写时,思想上应该明确这篇典型报道重点在反映哪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问题。

新媒体安排报道任务时,除了按捺综合报道外,应该重视增加典型报道。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报道是树立榜样,因此应该重视。

四、为了搞好典型报道,记者必须更好地了解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基层的实际情况,与领导机关保持联系,扩大外勤活动,发现线索,跟踪追访,总之不了解实际情况,就无法发现典型;不了解全盘情况,就无法估计典型的作用和价值。

五、对于典型报道的写作,应该认真负责,把它写好。只有精心写好、深刻钻研,才能写出典型报道的佳作。

从人性化角度捕捉提炼典型细节 细节,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是要让细节说话。好的通讯正是对人物的一言一行、矛盾发展的具体环节进行细致地描摹,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渲染,才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丰满了人物的神韵,增强了感染力。典型人物报道,要有几个富有个性的细节作支撑,才会使全文活跃。

而以人为本,从人性化的角度去发现、捕捉、提炼最能打动人的典型细节更是当下典型人物报道的最突出的特征。

《警察任长霞》开篇就用一连串细节,抓住读者的眼球:任长霞要报考警校,可她的身高达不到警校的录取标准。她就穿上高跟鞋,再穿上能盖上鞋跟的长筒裤,“量身高时使劲往上拔着,恨不能把头发丝都乍起来„„”几个细节连在一起,让人读来百感交集,心灵颤抖。

从人性化的角度提炼细节,就要求记者在选择细节时,必须注意生活的真实,努力发现那些能够真实反映人物复杂性的典型细节,为塑造立体的人服务。

典型人物似乎应该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但《基层干部的楷模周国知》这篇通讯,却这样写道:他病倒在床、一一交代几件工作后,向站在床前的民政助理魏光荣开了口:“我担心我老婆的风湿病会瘫得站不起来,两个孩子都还小。真到了我死那一天,请组织上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给她们、给我父亲适当照顾。”还没听完,魏光荣已是双眼泪流,这“照顾”二字,是20年来第一次从周国知嘴里说出来。

有情未必不豪杰。一个人性化的周国知更易让读者产生共鸣。透过人性化视角,让典型人物回归常理、常态、常情,一个丰富、生动、立体、真实的人才能得以呈现,这也是典型宣传成为精神导引的前提。

三思典型人物报道

时间:2010-01-31 14:24:00 作者:; 来源:

● 张桂兰

典型报道,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进行的重点报道。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典型人物报道。人物报道记录着以人为核心的事件,应该说,是受众最为关心也是最感兴趣的。

可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人物报道开始走向低迷。有些记者费力费心写出的人物,不但不能感动受众,甚至还会招致受众的怀疑和否定,典型报道在传播中产生了逆向效应。典型人物遭遇质疑、解构,需要我们审视和反思传播和报道中的一些思维惯性。本文就此提出一孔之见。

对典型人物价值的再认识

典型人物的价值,不仅仅是设置标杆起示范作用。的确,典型报道的出现,是为了配合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政治运动,为社会公众设立“参照坐标”。如党报中最初出现的典型人物——吴满有,就是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出现的。随后所树立的人物,也大多与为了制造出有明确指向的群众运动分不开的,如抗美援朝中出现的“最可爱的人”群体形象、“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出现的“铁姑娘”郭凤莲。

典型人物的精神和美德更有着“涵化”人心的功能。当今社会虽然不是“一种标准、一种模式、一种思维”,某些传统和权威遭到解构,但是大众话语系统中对具有普适标准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还是认同的,如朴实善良的品质、不屈不挠的精神、发愤图强的表现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等。具有这样精神品质的典型人物,仍然是人们守护和追求的目标。张海迪的事迹深入人心,是因为她有着不甘心命运的摆布,在逆境中崛起的精神;“一个人,一条路,一匹马”走了20年的马班邮递员王顺友,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恪守自己的职责,为自己赢得职业尊严,同时,也赢得了受众的尊敬。

这些品质和精神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需要的。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市场化激烈进程中,受众群体的疏离感、孤独感加剧,社会的分层碎片化程度也在加深。受众需要自己认同的人物,寄托情感和价值观。维系民族共同体的最高力量就是来自公共精神和普遍的信念。德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说:“任何社会都会感到,它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义,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 。①

人物报道还能担负记录社会和监测环境作用。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中的《回家》一文,记载着一对父母带着儿子回家的艰苦历程,这对父母的坚韧和伤痛,引领读者体察到灾难给人类留下了何其深重的伤疤。凤凰台的《冷暖人生》把关注点投向了社会边缘人物,如死囚、从农村到城市闯荡的年轻人和争议性人物等。“小人物大历史”的现身说法,描述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的同时,反映着有典型意味的一些社会真实存在的问题和大众的精神状态。

转型期的社会,环境高度复杂化,身处飞速变动中的人,特别是普通人的命运和呼声,需要通过媒介的信息渠道进行展现。而且,关注作为社会大多数的普通人,对于越来越关注民生的中国,也是很有必要的。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说:“普通人的故事却是广大普通人民群众生活的缩影,其社会意义可能比某个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更有价值,他们的故事是生活更深层次的现实,是更贴近真相的社会现实。”③

对典型人物“真实性”的认识

近年来业界非常重视典型人物事迹的“真实性”,例如呼唤从人性、个性角度出发,写出人物的可信性、可亲性。具体到写作中,强调在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选取最突出的、最具说服力的细节材料,展现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表现他们作为普通人不平凡的另一面。但是,通过研读一些遭到质疑的人物报道案例后,笔者发现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和操作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1.“隐性失实”的存在

“显性失实”,是指用虚构、夸大、拼凑、歪曲等方式生产出来的新闻。而“隐性失实”,是用片面的报道、有意的屏蔽等手段造成的。“写出来的典型”,就是“显性失实”的产物,这是新闻界公认的假新闻。而比较隐蔽的“隐性失实”的危害性还没有得到业界足够重视。

在人物报道上,最能体现“隐性失实”的,就是被报道对象的刻板印象。传统的典型人物在媒介上就呈现着过度类化甚至脸谱化的倾向。如先进就是有病不治直至殉职;劳模就是公而忘私,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人无性。

刻板印象的形成,一个重要原因是运用一些新闻宣传方法,故意突出一部分事实,有意识地屏蔽不利于展现人物形象的事件,将典型烘托得完美无缺。经历了道德高峰和低谷的“最有情义男”和“忘恩负义人”吴加芳感悟出:榜样有优点和缺点,“运气差的,缺点都出来了,运气好的,出来的都是优点”。这些是被型塑出来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自然招致受众的怀疑甚至抵触。

2.与真实性相关的细节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典型报道在写作方法上有了很大提高,注意到细节描写能增加人情味,增添生活气息。如1998年对抗洪英雄李向群的报道,提到了他刚到部队时留着“费翔式”的分头,人前翘着二郎腿,见领导先敬烟。这些细节被认为“提高了典型的可信性与生动性,也为反映李向群的成长做了铺垫”。

毋庸置疑,细节的运用“提高了典型的可信性”,是改进报道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遗憾的是,细节的运用还是被停留在作为工具的层面上,却没有从决定稿件成败的高度被对待。典型人物的可信性就存在于真实的细节之中。虚构捏造出来的细节,一旦被受众识别,典型人物的立根之基被动摇,又何谈人物的感染力?

对“典型宣传合力能产生影响力”的看法

为了营造宣传合力,对于重大典型人物,最常见的是采取“集团作战”的方式进行报道。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的事迹时,传统媒介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兴传媒互联网、手机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以“集团作战”最大程度地共享新闻资源,整合不同媒介的力量,营造极强的声势,使其在短时间内树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峰值。

这样多多益善的做法,也并非尽善尽美。如果正面典型宣传一味追求规模与数量,不讲究“度”,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甚至会产生逆向效应。逆向效应是由受众的逆向心理所引起的,按照传播学的观点,逆向心理是受众心理定势下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受众对内容相同、形式单调的信息过量传播所持的抵触反抗心理倾向。

而且,“集团作战”大都是主题先行,被采访单位根据主题先准备材料。各类媒体根据自己定位和风格,记者从不同视角,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采取多种报道形式,充分挖掘典型的精神风貌。但是,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观点来源于事实材料,在相同的材料信息中寻找不同宣传点,很难让记者写出真正独家的故事、个性化的人物。为了把典型人物的精神风貌写透写全,有的媒介竭尽所能地改变角度,结果往往会在报道过程中片面夸大或拔高典型人物。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人物报道持续走低,在技术上我们一直没有停止修修补补,但是效果还是很难尽如人意。在受众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如果不能正视思维的惯性是影响其传播效果的藩篱的话,媒介的人物传播与受众的需求可能会越行越远。我们应该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还原典型人物是“人”这一起点,同时淡化行政力量的介入,或许是典型报道的应然之路。

第三篇:浅析南方周末的新闻特点

《南方周末》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 1日。被评为读者“最喜爱阅读”的报纸;还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在众多媒介的竞争中可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什么造就了《南方周末》的成功呢?笔者主要从分析《南方周末》的内容特点人手,分析它成功的原因。

一、观点开放。理念独到的深度报道

如今提及《南方周末》,读者很容易联想到“深度报道”与《南方周末》的成功与“深度报道”不无关联。它要给受众的印象是厚重的新闻素材、信息质量好,反馈高、数繁多,且能多方面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受众。对待新闻事实,是由表层向深层抽丝剥茧、深入渗透。它的话题指涉广泛,不只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及时性,而且父注重大的新闻事实的选择,这是深度报道区别于消息等体裁的一大特点,也造就了《南方周末》的一大属性,这些都使《南方周末》的新闻肓路相对其他报纸来说更宽广。

另外,《南方周末》的深度理念独到。从创刊副现在,《南方周末》倡导的“深入成就深度”的口号已深入人心。深度报道介入《南方周末》,从而丰富了“新闻”这一概念,深化了“新闻”内涵。还原事实真相,挖掘新闻价值,成了《南方周末》的一大标牌。在新闻结构上,因为追加式、系列式、组合式报道方式的运用,《南方周末》报道的问题呈现出立体化、透彻化的形象特征。因为深度报道对新闻真相的零距离把握,《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媒体中,被认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媒体,一份有良知的、敢于说真话的报纸,相对于之前因浮躁而备受诟病的大众媒体而言,这是最稀缺的资源。

此外,《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文本质最高,可读性强。文本字数多、篇幅宏大,是它的深度报道的文体特征。为避免读者的阅读疲劳,它严格要求深度报道文体风格,或者添加人性化元素,刺激读者的阅读兴奋,或者文本的剧情设立和结构安排要合理紧密,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超过r这个疲劳底线,进而享受到深度报道的阅读价值。

二、报道选题鲜明。报道原则明确的舆论监督

《南方周末》的舆论监督在选题上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即抓住社会危害性大,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毫不留情的抨击。统观十五大以来《南方周末》的舆论监督,有三个主要议题:腐败问题、假冒伪劣产品和维护消费者权益问题、行政诉讼问题。《南方周末》对上述=三方面问题的持续集中的报道.引起读者对这些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集中关注。使贪赃枉法之徒不能不有所收敛,也使有关部门认真着手解决问题。

另外,《南方周末》的舆论监督丰要采用调查性报道与言论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性报道是其使用的重型武器,而评论是《南方周末》惯用的匕首和投枪,《南方周末》常重视采用评论直接发言。短小精悍的杂文与长篇巨制的调查性报道相配合,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

南方周末的报道原则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坚守平民立场,呼唤高度民主的法制社会。

《南方周末》则能自觉选择平民的立场,为沉默的大多数直言。充当人民群

众的代言人。它以“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办刊宗旨,拒绝权力和金钱的诱惑,一方面代表民众对强势集团进行监督制约权力,确保权力得到适当的运用;另一方面。当人民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则商接站出来为其鸣不平。

其次,深入调查、小心求证、逼近真相。《南方周末》的记者在采访中坚持深入调查、小心求证,从当事各方搜集材料。加以分析鉴别,力求最大限度逼近事件真相。在报道中则采取“多面讲”的方法,将赞同的观点、反对的观点和中立的观点共同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报道真实、伞面、客观、公正,也可以避免惹上“新闻官司”。再次,注意交代“上下文”,处理好过程监督与结果监督的关系。《南方周末》在从事批评报道的时候,密切跟踪事态的发展,注意对党和政府对有关问题处理、解决结果及时追踪报道,使报道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最后,贬中有褒,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正而宣传的关系。《南方周末》在对社会黑暗现象进行无情揭露的同时,对于进步和光明的宣扬,也能够旗帜鲜明地予以歌颂,使媒介对社会的报道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三、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为主的民生新闻

作为而向全国的强势媒体,每期有1~2篇民生新闻大篇幅对弱势群体进行强力报道,《南方周末》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不可谓不高。农民、农民工、农民工子弟成为《南方周末》民生报道最为关注的焦点。“农民工”群体虽然在城市社会获得了生存和工作的机会,但在社会经济水平、就业岗位、生活机会和所获得的制度保障方面仍然处于弱势,是城市社会典型的弱势社群。除去农民丁、农民,《南方周末》民生报道尽可能关注社会底层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残疾、重病患者是另一重点关注的对象,在两大版块中报道数量仅次于农民工、农民群体,包括白血病人、血友病人、盲人、高位截肢以及植物患者。除此之外,《南方周末》民生报道还将目光投向不为我们了解、甚至存在着一定刻板成见的人群,包括:吸毒者、艾滋病患者,城市流浪儿童、同性恋者甚至发廊女。他们的生存状态不仅被社会所漠视,而且其形象已被社会严重“刻板化”,即堕落者、病毒传染者。作为主流媒体,《南方周末》的民生新闻在题材选择外,以弱势群体为主,将关注弱势群体作为自己的“常规报道”,对社会底层投以热切关怀的日光,通过对弱势群体及其事务的高度再现,真实地还原他们的生活现状和需求,彰显其作为严肃大报的社会责任与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孙燕君.报业中国,MJ.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

2、 南方周末官网

第四篇:浅析新闻编辑执行力的提升

执行力是近几年管理界和企业界热议的话题,人们围绕执行力的建设与提升展开了诸多讨论,进行了诸多诊断,开出了诸多药方,展开了诸多培训,并提出了“战略决定高度,执行决定成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执行力”等口号。而近来很多广播电视台在总结自身的成败得失时 ,也逐渐认识到提升执行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执行力差是部分广播电台面临的最大问题,新闻编辑的执行力决定了一部人电视人的发展机会,影响电视台及广播电台战略的贯彻执行和未来发展。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就个人而言,是把想做的事做成功的能力。具体到广播电视来说,执行力就是把广播电台的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能力。

一个组织的成功必然是执行的成功,而其失败也必然与执行的失败有关。那么是谁决定着广播电台执行力的强弱?谁是提升学术期刊执行力的主体?答案是广播电台中的所有人及其所组成的团队,而广播电台的编辑当然在其中居于重要地位。鉴于此,本文就从广播电台和编辑个人两个角度来探讨广播电台编辑执行力提升的问题。

一、 广播电视台要创造产生优秀执行力的环境

1.设定执行目标,明确执行任务和内容

作为一个广播电视台,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得不到强有力的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明确的目标是执行的方向,同时也是执行的牵引力。目标是团队和执行者得以发

展的动力。广播电视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事业单位,它在考虑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同时更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学术繁荣的重任。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台的领导者首先要对本台有正确的定位和形势判断。具体包括:广播电视台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学术氛围如何?它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运营现状?在竞争中有哪些优势和劣势?个性和特色是什么?广播电视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是什么?广播电视台目标的设定应建立在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解答基础之上,并应同时遵循SMART原则。即: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设定目标便于统一观念,明确执行内容便于落实责任。为做到选题策划有创新,内容风格有优势,广播电视台可将需要编辑执行的内容,也即每一年、每一季度、每一期新闻的编排、每一集专题的策划和组织加工等分解成细化方案,采用“切香肠”的方法,把战略细化为可执行的内容,将执行目标和执行内容层层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并将每项任务正确地分配和落实到具体人,使每个执行者知晓自己应该执行的具体内容,并能正确地理解个人任务与广播电视台整体战略的联系,以便积极主动地具体实施,这是保证广播电视台执行力的基本要素。

2.营造执行文化,完善执行制度和流程

所谓“执行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

和终极目标的文化。文化是一种隐性力量,它往往能在关键时刻释放出惊人的力量。营造有利于执行的文化氛围,是广播电视台和编辑形成较高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广播电视台的执行文化建设是增强执行者执行力的有效方法。执行文化通过对执行者正确的引导,影响执行者的意识进而改变其心态,使执行文化成为广播电视台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被全体干部职工所接受,就会统领全体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继而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执行力作为一种文化力是制胜于无形的力量,它使执行成为执行者的自觉行动,使广播电视台全体成员不但要做正确的事,而且能正确地做事。 在广播电视台执行文化的营造中需要重点强调制度和流程两个问题。构建执行力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并融入到所有成员的血液之中,并最终用制度化的方式沉淀下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执行力文化。通过在执行中不断建设和完善组织设置、人员配备等制度,减少管理漏洞,将强制性的制度升华到文化层面,使编辑和其他工作人员普遍认知、认可、接受并能够自觉自动自发地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其行为,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指标,提高管理效率和执行力。这才是构建制度文化和执行文化的真正内涵。

广播电视台的执行力提升还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执行流程,科学的流程再造是制度得以有效贯彻执行的必要前提。广播电视台的编辑工作是一项时间性和程序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执行流程不科学不合理,

就会削弱编辑和广播电视台的执行力。 3.协调执行资源,沟通和反馈执行结果

研究表明,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好的执行往往需要一个单位至少百分之八十的资源投入,而那些执行效率不高的单位资源投入甚至不到百分之二十,中间的百分之六十就是差距。所以,作为广播电视台,要达到引领学术方向、提高新闻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发行扩大影响,以及抓住新的增长点等战略目标,就只有通过有效的协调,把各种资源调动在战略任务和核心工作上,从上到下一个方向,共同努力,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执行效果!

协调还离不开沟通和反馈。广播电视台除在制度上减少管理漏洞,在目标上设定标准外,还必须在落实上给予有效监督,广播电视台的战略确定后,执行是否到位,是否能够达到战略规定的目的,与各执行层面接受、理解的程度,落实的方式是分不开的。有效的沟通手段与规范的沟通渠道必不可少。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使人们对战略和每个人的任务达成共识,激发出全体成员执行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起到凝聚团队、提升团队战斗力的作用。执行的好坏要靠反馈来得知。广播电视台可以依靠主动调研或被动反馈获得关于执行的信息。

二、 编辑应着力于自身执行力的提升

个人的执行力就是一种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人们把执行力较强的个人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九个方面:自动自发;注重细节;为人诚信,敢于负责;善于分析

判断,应变力强;乐于学习,追求新知,具有创意;对工作投入;有韧性;有团队精神,人际关系良好;求胜的欲望强烈。对广播电视台的编辑来说,可以参照这些来提升自己,但个人认为,以下三方面对广播电视台编辑提升自身的执行力是非常关键的。

1.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素质

学习能力是现代人才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能力。没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其他能力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也就很难去执行。对广播电视台编辑,一般应首先要求他们有学者那样广博的知识和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就稿件和作者对话交流,才能创造性地组织、策划栏目,才有资格伏在案头加工作者的书稿。事实证明,真正具有较深造诣的编辑,都是刻苦好学,有较深文化底蕴的人。此外,还要求编辑能依据学术发展的情况策划新的选题,培植作者和读者队伍。编辑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凝聚和挖掘作者能力决定着其执行力的高低,而这些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需要广播电视台的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反思,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增进创新和应变能力。

2.用心做事,增强责任意识

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人们常说,认真做事只能做对,用心做事才能做好。用心做事、自动自发其实就是一种工作态度。自动自发地做事,同时勇于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是成功的执行者和执行力

差、凡事得过且过的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广播电视台编辑要提高自身执行力,就必须用心做事并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尽一切努力想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增强责任意识,就能够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对新闻定位和受众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对电台特色做到心中有数,对作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新闻稿件的排版做到心中有数。

3.加强协作,注重协调与沟通

编辑的执行力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台新闻的质量和品位,而协调与沟通是编辑执行力的重中之重。与领导、同事以及作者和读者迅速达成共识的沟通能力,直接决定着广播电视台编辑执行能力的大小。整个新闻的播出过程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可能涉及采、编、排、校乃至广告、后期播出等诸多人员和环节,强调设计质量、编校质量、播音质量,当然最核心的是内容质量。在这一过程中,编辑要为新闻的最终版负责,必须树立以新闻要素第一和编辑流程为本的大局意识,熟知新闻流程和各环节的要求,合理安排时间,就必须全程关注、组织、协调与沟通,促使整个团队更加和谐,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以保证每期新闻的质量和最佳效益。这全面体现着编辑的执行力。

第五篇: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化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的思考

【摘 要】在新闻舆论监督日趋重要的今天,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一直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多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究竟应该怎样用法制去规范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本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分析和建议。做对新闻舆论监督现状的考察,引发了对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的几点思考。新闻舆论监督不仅需要保障舆论监督的权利,而且需要规范闻舆论监督权利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正常运行,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作用,尽可能减少其负面作用。

【关键词】舆论监督,问题,法治

所谓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言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舆论的形成过程有两种途径,一种来源于公众不受外部影响自发形成,另一种来源于在特定群体有目的引导。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所谓监督,即"监察督促",所以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二是督促,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新闻舆论监督是针对对社会上某些个人或组织的违反法律、纪律、道德、民意等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也是反腐斗争的重要手段。

一、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当前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选择性监督

(二)记者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一份记者生存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75.4%的记者在采访中曾遭受过辱骂、诋毁,甚至殴打,42.2%的人因舆论监督报道遭遇过打击报复。同时,暴力、恶意诉讼、地方保护、黑势力、官僚主义也在侵蚀着记者的权益和安全。致使许多记者害怕黑恶势力的报复,敢怒不敢言。

(三)新闻侵权官司时有发生

近几年来,在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中,以新闻记者或媒体为起诉对象的侵权案件呈上升趋势,相关的报道也频频出现。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媒体胜诉的比例很低。而且,就算胜诉,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财力。

(四)批评性报道缺乏人文关怀

新闻记者在进行批评性报道时,要注意报道的“度”,不可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不顾社会效果。要揭露,但不要渲染,要冷静面对热点、焦点、难点,不要过分渲染炒作。例如,在报道杀人案件时,不宜在细节上花过多篇幅,不应刊登血淋淋的图片等等。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一般与大众的生活秩序、经济利益等密切相关,所以备受关注。作为民众代言人的新闻媒体当然不能回避这些“点”,但是也决不能盲目迎合大众猎奇心理,而要客观冷静,积极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法治化思考

曾有人做过统计,电视观众特别是农民观众最爱看的节目是“焦点访谈”,而(南方周末》则被新闻界一些人士称为“办得最好的报纸”。为什么?因为它们显著增大了新闻监督的力度,伸张了正义,维护了社会公正。从这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全社会都强烈地呼唤新闻监督,另一方面又提醒我们我国的司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的不足。现在有部分上访群众不找政府、法院,而直接把情况反映到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在他们的心中,一个舆论监督部门甚至比法律更管用、更让人信任。这种情况在一个法治社会存在,应该说是很不正常的。法治的不健全是一方面,我们在这里不详谈;另一方面,奥论监督既然有这么大的社会效益,那么我们如何去让它走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如何在社会中正确定位呢?

(一) 尽快制定和完善新闻方面的法律,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新闻方面的法律,不仅要有禁止性规范,更要有明确的授权性规范,让新闻工作者准确把握自己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以后所要承担的责任。

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舆论监督还在党的宣传纪律的框架下进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纪律是媒体搞好舆论监督的依据和保障,脱离了这个轨道,就会触犯法律和党的纪律。我们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不是西方所谓的"社会公器";我们提倡的"舆论监督",不是西方所鼓吹的"新闻自由"、"第四权力";我们的新闻记者也不是西方所标榜的"无冕之王"。这不奇怪,这是社会制度不同、媒体职责不同和价值观不同使然。所以,我们在行使舆论监督时不能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一定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舆论监督方法来。当今的媒体人,一定要有很强的法制观念,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这不仅仅是因为党和各级政府对媒体监督的质量和效果要求提高了,还因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和水平提高了,在法制的环境下以其昏昏,监督昭昭,是不行的。有资料显示,近年来的新闻官司越来越多,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也不能说与媒体人的法制观念淡薄无关。比如有的记者要去监督人家,人家送了几个金元宝就不监督了,有的记者在餐桌上听说一件事,不去认真调查核实,就随意报道,都是没有法制观念的表现。还有的记者为了监督司法机关秉公执法,在案件审理前就把案件情况报道出去,给办案人员和审理工作造成被动。还有的以所谓"新闻自由"干涉了别人的自由,用自己的监督权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和人权等。这样的监督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

(二)给舆论监督正确定位。我们的媒介虽以正面宜传为主,但民主监督权制又不允许我们实行“舆论一律”的政策。应该规定一些传媒宣传官方意图,也应该允许一些传媒宣传民间意愿,实行新闻宣传的多样化。这样既可听到一些善意的批评,也可及时地揭露坏人坏事,“发挥奥论监督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作为市场经济的中介,既要搞好信息传递,又要强化监督机制,保护好市场中的“弱势群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从制度上对舆论监督放权。有的地方,新闻单位的批评稿件要送给被批评对象的上级领导审阅批准,才能发表。这种规定和做法,不仅极大地阻碍了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而且容易导致官官相护,层层包庇,不利于法治的开展。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把绝大部分批评稿件的审稿定稿权放开,由新闻单位自己掌握。新闻单位如果捏造或故意歪曲事实,要负法律责任。应该说,在依法治国的范畴里,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解决。我们的新闻工作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艰巨任务。依法治国,新闻也要走向法制化。究竟如何让我们的舆论监督有一个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法律界限,如何去解决舆论法制化道路上的一些矛盾,我们不仅要加、法学理论上的研究,更要注重种种媒体在日常传播活动中的摸索。真正实现舆论法制化,仍有待我们法律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三)要准确监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舆论监督的命根子。现在媒体上有些监督报道,之所以引起被批评者的强烈不满,甚至于站不住脚,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对新闻事实的把握上有缺失。对于一件事情,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一下子弄明白。媒体工作者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去了解、去观察,透过现象和迷雾去分析事件的本质是什么,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判断是非对错,要了解事件的全体,不要一叶障目,要用马列主义的火眼金睛去看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被假象和表象所迷惑。对所要监督的事件包括细节都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

舆论监督要讲究策略、讲究科学、讲究方法,方能达到监督的目的和效果。当今社会,焦点问题多,热点问题多,社会矛盾多,对于我们的媒体来说,不能

没有选择地见啥报啥,逮谁是谁。在监督的事件和对象选择上要注意策略。面对复杂问题要冷静地思考,认真分析研究问题的性质,是否带有普遍性,当下该问题政府是否有能力解决,是不是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定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有选择地进行监督报道。面对热点问题,新闻媒体不能火上浇油,推波助澜,甚至煽动与党和政府对立的情绪。在监督的方法上,媒体要多报事实少议论,让事实说话,让当事人说话,记者少说话,或不说话,要相信现代人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给受众以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受众自己去甄别、去判断,监督的社会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如果媒体非要站出来说几句,也应越简洁越好。

上一篇:企业党建管理系统下一篇:七下历史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