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民生政府提高改革获得感的关键

2022-09-11

日前, 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情况, 在中央深改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了“获得感”的新概念, “获得感”一词迅速进入中国政治话语体系, 并在政府实践界与学术研究界引发了极大兴趣。

“获得感”概念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是因为在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 改革的“普惠性”出现消退, 民众“获得感”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这种新特点主要体现为对改革的“获得感”有所下降, 对改革的“获得感”发生一些钝化。

“获得感”钝化是因为民生发展出现一些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 到现在远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 表明我国已由过去相对平均状态的国家, 变化为社会相对分化的国家, 这种分化带来了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不公平、不合理, 导致一些社会公众变成利益相对受损群体, 民生改善出现一些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对改革的“获得感”。

民生发展的相对滞后导致“获得感”钝化。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政治重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移。综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 我国政治发展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型阶段。任何国家政权建立之后, 其政权建立者必须迅速由“革命党”的角色转变为“执政党”的角色。我们党是在经过一些曲折以后, 才将执政的主题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种转变虽然历经挫折, 但是在转变以后, 经济发展得极为出色, 完成了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 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应该对民生给予更大关注, 不仅要把“蛋糕做大”, 还要把“蛋糕分好”。

但是, 近些年来, 我国仍然存在过于注重经济增长, 而对其他方面关注不太够的问题, 一些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与质量供给相对不足, 造成了民众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出行难等。民生改善的程度滞后于GDP增长的速度, 造成了民众对改革缺乏“获得感”。

改革“获得感”提升的抓手是建设“民生政府”

回应民众需求和期待, 持续、公平、协调地改善民生, 直面增强民众“获得感”的新问题, 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这需要政府理念的创新和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 需要建设“民生政府”。

而所谓“民生政府”, 就是把关注民生、发展民生、改善民生, 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把持续、公平、协调地实现民众的民生作为政府绩效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

第一, 树立“共享发展”的“民生政府”理念。要建设“民生政府”, 需要进行政府“顶层价值观念设计”, 通过这种价值理念设计, 集中、准确与宏观地表达“国家愿景”。必须按照政府存在的逻辑起点和最高目的, 摒弃简单的“经济学”发展路径, 要从“政治学”路径来思考民众“获得感”提升。当前国家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 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把握了民生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体现了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思路。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享有是“共享发展”的三个要求。共同建设是发展的前提, 共同发展是共同享有的前提, 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民生政府”必须以此为基本原则, 才能实现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资源和不同能力的民众具有相对均衡的“获得感”。

第二, 建立“科学法治”的“民生政府”体制。“我们也必须看到, 民生问题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也不仅仅是人们的物质需求, 其实质是政治问题。”“民生政府”以民生改善为追求导向, 其实质是民主政治与社会民生的耦合。“政治”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民生持续、公平、协调的改善, 必须建立在了解民情、尊重民意、集中民智的基础上。

第三, 强化“公共服务”的“民生政府”职能。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最好途径与体现是民众平等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民生政府”是把“公共服务”作为核心职能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等问题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民生政府”的建设。建设“民生政府”必须大力推动政府行为的变革,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完成治理理念从重效率到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转变, 治理模式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财政体制变革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变, 供给方式从“政府包揽提供”到“公私伙伴关系” (PPP) 模式提供的转变。

上一篇:初中数学如何备课才能既减负又提质下一篇:浅谈铜陵有色人才公寓超前钻探工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