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改革工作存在问题

2022-10-28

第一篇:督察改革工作存在问题

当前基层检察机关检务督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检务督察是强化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促进检察队伍清正廉洁的重要推手,从这几年检务督察的运行情况看,虽然通过检务督察肃清了检察队伍的一些不良因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践中检务督察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检务督察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笔者仅结合所在基层检察院的工作实际,对检务督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如何充分发挥检务督察职能作用谈些浅显的看法,以此促进当前检务督察工作的开展,保障检察队伍的清正廉洁,提升检察机关的形象。

一、当前基层检察机关检务督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检务督察机构不专。从笔者所在的基层检察院看,检务督察工作由纪检组牵头,监察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检务督察室,也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专职的检务督察工作,容易造成检务督察工作开展不力的局面。

(二)检务督察方式不新。从近几年开展的检务督察工作看,督察的方式大多数是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的方式,专项督察占据主要地位,并且督察的内容在督察前已以电话或文件的方式告知被督察对象,督察的内容都是被督察对象精心准备过的,不易或根本看不出被督察对象存在的问题。

(三)检务督察内容不细。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暂行规定》看,目前的检务督察内容涵盖了检察业务、内部监督和队伍管理等方面,但是内容比较笼统,没有细化,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并且比较侧重于办案安全、车辆安全等方面的督察,综合性督察较少。

(四)检务督察效果不佳。从近几年检务督察工作的开展情况看,督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督察通报,要求被督察对象进行了相应整改,但从检察队伍的现状看,督察的效果不是很好,督察整改后的问题仍反复出现,主要表现在对整改的后续督察没跟上,导致检察队伍仍会出现一些违法违纪办案、违反警用车辆管理等常见现象。这说明检务督察的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二、当前基层检察机关检务督察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检务督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基层检察机关大多数都非常重视业务工作,对综合性工作重视不够,只把检务督察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抓,没有意识到检务督察工作对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重要性,导致对检务督察工作重视不够,经费投入、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足,制约了检务督察工作的开展。

(二)检务督察工作人员创新不够。由于基层检察机关的检务督察人员大多数是由纪检组长、监察室工作人员和其他科室人员组成,没有专门的检务督察机构和专职的检务督察人员,而从事检务督察工作的人员除了检务督察工作外,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更多的精力对检务督察工作进行创新,对检务督察内容亦不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细化和考核,致使检务督察工作仍原地踏步,督察方式、内容已跟不上新时期检察工作的前进步伐。

(三)检务督察工作易受人情制约。检务督察除了高检、省、市检察院的专项督察外,还是以基层检察院自我督察为主,但都是一个检察院的同事,不可能做到事事完全按检务督察工作要求来办,对一些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也可能是灵活处理了,所以开展检务督察工作有时抹不开情面,存在走过场的情况,影响了检务督察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当前基层检察机关检务督察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注重检务督察,发挥检务督察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基层检察机关的领导要充分重视检务督察工作,要把检务督察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要以检务督察工作为抓手,促进检察业务工作的开展,保障检察队伍的建设。二是检务督察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检务督察工作不是整人害人而是促进检察队伍的清正廉洁,是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一种较有力的方式,要树立不怕得罪人、敢于逗硬的职业理念,不折不扣地把检务督察工作落实到位。三是被督察对象要意识到检务督察工作既是一种内部监督方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促使我们不犯错、少违规或远离违法犯罪,扭转认识误区,消除抵触情绪,积极配合检务督察工作的开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保障检务督察工作的开展。

一是设置专门机构。加强检务督察工作的首要之重,应是设置专门的检务督察机构,配备专职的检务督察人员,保证各项检务督察工作能落实到位。设置专门的检务督察机构,既可避免检务督察工作由纪检监察干部兼职的现象,又可解决兼职检务督察干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使检务督察干部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检务督察工作进行调研和创新,促进检务督察工作机制的完善,推动检务督察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检务督察的职能作用,促进检察队伍公正廉洁执法。二是加大经费投入。要加大对检务督察工作的物质保障,为检务督察部门配备必要的督察设施,如车辆、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酒精测试仪、GPS定位系统等,并在经费上进行一定的倾斜,把检务督察经费纳入检察机关年初经费预算,使检务督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完善督察机制,促进检务督察工作的规范化。

一是建立上下一体化、左右联动的检务督察机制。针对目前检务督察工作多受制于人情事故的具体问题,对现行的检务督察方式应进行完善。可借鉴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侦查一体化的模式,以省、市检察机关为中心,从各个检察院选择1至2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的同志,建立检务督察人员数据库,每次开展检务督察工作时从数据库里进行随机抽取,组成专项督察组开展督察,也可以省检察院为中心,进行异地交叉突击督察,可有效避免检务督察工作抹不开情面的问题,亦可督察出检察机关真实存在的问题,切实强化内部监督。二是形成党内监督和检务督察监督的内部监督整体合力。要将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工作与检务督察工作相结合,形成党内监督、纪检监察监督与检务督察监督的合力,建立一套纵横交错、全方位覆盖的内部监督网络,使检务督察工作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三是细化检务督察内容。各个检察院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细化检务督察内容,进一步将办案安全防范、同步录音录像、警用车辆管理使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公诉人出庭情况及不捕不诉案件等督察内容具体化,坚持做到检察业务重点督察与检风检纪常规督察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上级机关专项督察与本级检察机关日常督察相结合,使检务督察成为一种常规性的工作机制,防患于未然,杜绝检察队伍出现问题。

(四)强化整改结果,确保检务督察工作的效果。

一是加强对整改结果的督察。要在进行检务督察通报的基础上,对整改结果进行督察,看整改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效、责任是否追究等,保证督察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充分运用督察结果。要将检务督察结果与年终目标考核、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挂钩,严格考核,奖优罚劣,使广大检察干警切实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对检务督察工作引起足够重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纪律规定,推动检务督察工作向前发展。

第二篇:乡镇政府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1.事权与其他权力不相匹配。即一些岗位赋予单纯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却无有效推动工作的其他权力(手段),导致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如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但在面对违法计划生育违规问题时,缺乏直接、有效的处理手段。

2.人员的流动、晋升渠道不畅通。表现为一个乡镇中很大一部分乡镇干部少则五年、多则十年任职于同一个工作岗位,流动性差。晋升上,多数乡镇干部为事业编制,受政策限制,晋升空间不大。

3.对乡镇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运用体系。表现为没有考虑乡镇工作的实际,考评方式、方法、内容不够科学合理。同时对于考评结果没有“奖优罚劣”,考评的导向、推动作用差。

4.人浮于事,工作缺乏积极性。由于“1”、“2”、“3”,导致人浮于事,工作积极性差。表现为工作以应付为主,精神懈怠,缺乏工作的主动性。

二、针对“对乡镇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运用体系”的对策

针对此问题,就是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绩效工作机构组织协调、部门各司其责、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绩效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施一套

科学的、量化的、操作性强的绩效考评办法。

1.健全绩效工作主体和机制。成立以多部门为主体,引入第三方的绩效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政府绩效管理的调查研究、制度建设、方案制定、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综合汇总等工作;统计和调查部门负责牵头实施绩效指标考核和公众评议;数据采集责任单位负责绩效指标数据的监控和采集,确保指标数据真实有效;被评估乡镇实施绩效管理制度,制定绩效目标,强化全程管理,推动绩效目标顺利实现。

2.规范绩效工作运行。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合法性、实践性的原则,以绩效目标、绩效责任、绩效运行、绩效评估、绩效改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基本框架。一是健全绩效目标制度,包括绩效目标确定、审核、公示等制度,确保了年度政府绩效管理目标重点突出、切合实际、质和量有机统一。二是建立健全绩效责任制度,包括绩效责任分解、责任公示、责任追究等制度,对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三是建立健全运行监控制度,包括绩效运行定期分析、预警预测、点评通报等制度,确保绩效目标的落实。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评估制度,包括绩效指标数据采集、联合评审、公众评议、察访核验、专项评估等制度,规范绩效评估,确保客观公正。五是建立健全绩效改进制度,包括双向反馈、结果通报、绩效奖劢、绩效问责等制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积极整改,促进绩效持续改进和提升。

3.健全指标体系。一是导向性。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为导向,既注重评估经济发展,又关注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工作,形成综合评价结果。如,根据不同乡镇特点和实际,调整经济类、民生、环保等方面指标的权重。二是可行性。始终坚持指标体系的具体可操作性,力戒形式主义。由绩效工作小组提出基本框架,通过召开协调会、座谈会、发函等方式,充分征求各乡镇的意见,形成最终方案下发实施,确保每个指标可比较、可量化、可执行。三是动态性。始终坚持动态调整指标体系,建立指标增减审核机制,每年根据新任务、新要求,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4.落实结果运用。有利于奖优罚劣,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一是通报反馈。绩效工作小组对被考评乡镇逐个形成绩效评估报告,及时反馈,要求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找准症结,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整改情况要及时反馈,并作为下一年度检查的依据。同时,还要向社会公众反馈,接受群众监督,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绩效的提升。二是实施奖惩。将绩效评估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考核、精神和物质奖励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成果共享。绩效评估结果,抄送组织部,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格问责。对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中发现的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推诿扯皮、效率低下、贻误工作,甚至“吃拿卡要”等问题,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第三篇:国企改革存在哪些问题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国企改革存在哪些问题?

国企改革绝不是把国企变成哪个集团哪个人的,而是改变一种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其公有性质绝对不能改变,而且更应加强。现在国企改革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一改其公有性越弱?

国企改革核心仍然是产权改革、建立治理结构、加快股改步伐、保护股东利益、减轻政策性负担。 工业革命以来近代经济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所称的“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过程。当今西方的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由中世纪的封建经济制度逐步过渡到近现代的市场经济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呈现出过渡的差异,例如,由于国家介入程度的差别而有所谓的“美国式道路”和“德国式道路”的区分,但在总体上,自由企业制度和主张自由竞争、抵制国家过多干预的意识形态占主流地位,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具有“自然发育”的特点。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批国家,在其初期则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其中的一些国家,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此前资本主义经济曾经获得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些国家如中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发展,更大范围内则处在萌芽状态。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初期和中期,这些国家曾有过工业和经济的高度增长,但体制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最终促使这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在“自然发育”的国家,市场的扩展显示了从商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轨迹。 为生产服务的金融制度虽然也在发展,但证券市场的兴起和大规模发展则直接受到大量融资和企业间购并需求的刺激。而我们属于“转型”国家,已经基本建立了现代工业基础,建立在有些领域已达到很高的、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竞争的水平,工厂制度不仅确立,而且具有较为系统的管理制度。与“自然发育”不同的是,这些工厂不是在市场扩张的刺激下成长起来的,而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计划安排。所以,它们是“工厂”而不是“企业”。--------------------------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在这样一个起点上,如何实现这些工厂的市场化“转型”,“转型”中依据何种顺序和逻辑,就成为我们面对的问题。 不论理论和政策上采取了何种“说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从开始实际上就是“市场导向”的。改革之初,企业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按什么价格出售无法自主决定,国家计划“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被当成是企业体制上的一大弊端而需要改变,因而要求企业“面对市场组织生产”。企业首先进入的是商品市场,在商品市场中则首先进入的是消费品市场。决非偶然的是,价格改革构成了80年代经济改革的重点,首先得以放开的是大多数消费品价格,尔后通过“双轨制”的调放结合,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放开了大多数投资品价格。中国国有企业首先经受了商品市场的竞争洗礼,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明确并初步学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2、刺激了供给增加和买方市场的形成。

3、产品和企业的分化加快,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4、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企业家。 总之,商品市场的一个时期的发展,使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生了某些实质性变化,那种完全指靠国家吃饭过日子的企业已少见了(尽管不能说完全没有)。对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商品市场所带来的变化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创造了不可缺少的前提。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前面述及的市场发展的顺序问题。理论上可以假设资本市场先于商品市场发展,或者二者同步推进,但资本市场上的经营者很快将会发现企业不会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和销售产品,不知道那些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获利,并成为优势企业,不知道企业重组中谁去兼并谁,也不知道哪些企业领导人是真正的而非冒牌的企业家。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能有什么样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 在商品市场取得重要进展、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同时,它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越来越显而易见。这些问题有些是根源于传统体制的老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趋于明朗和尖锐,有些是随着商品市场发展而引出的新问题。概括地说,它们集中表现为几个重要矛盾。 第--------------------------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一个矛盾是国有企业“所有者虚臵”与市场竞争对所有者作用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所谓“所有者虚臵”不是说没有法律上和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是指这样的“所有者”不能切实负起应有的责任。这是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但在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的新环境下,对所有者的要求提高了,所有者的“质量”不同,企业竞争的后果便会有大的差别。这一点经常被用来解释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持续亏损等现象。分析近年来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原因,人们甚至有理由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是否存在明确的盈利动机表示很深的怀疑。这是一方面的情况。 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以及其他公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者的行为呈现出复杂状态。在企业扩权的背景下,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从差到好的老企业,改革以来“从无到有”的“新国企”,高层经营者实际上掌握了大部分剩余控制权和部分剩余索取权。这些人已不同于改革前的企业经理人员,也不同于西方国家老一代企业家打下江山后雇佣的支薪经理,他们不同程度上具有创业者的性质,对他们掌握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人们似乎多少持一种默认态度,认为“人家搞起来的企业,应该有一份合法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经营者已是某种程度上的“风险承担者”。但现有的正式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并不全部承认并保护他们这种事实上的权利。与此同时,市场化过程使企业经营者损害法律上的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如职工)的利益,有了比计划经济时期大得多的空间,从在职消费到转移资产都可能发生。于是,合理的不承认,非法的管不住,经营者行为陷入了矛盾、扭曲的状态,确实有人完全是“吃”、“挖”公有制,也有人是“正路”不通而走“邪路”的。公有制的所有权可能落不到实处,经营者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既有制度不承认、不保护它,它就会以与既有制度相冲突的方式表现出来。近年来一些知名企业家“出事”,以及普遍存在的“穷庙富和尚”现象,仅仅用个人品质显然是无法解释的。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应有更切合实际的说明。无论如何,我们面临着一个能否创造出有利于企业家稳定、长期发展的制度环境的问题。 第二个矛盾是国有资本事实上的部门、地区所有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之间的矛盾。国有资本名义上或法律上归国家所有,大多数实际上是部门、地区所有,已是不争的事实。在非市场化的环境中,国有资本要有运营的实际可能性,“条块分割”是无法避免的选择。对“条块分割”的弊端,已有诸多分析,如人为割断生产经营内在联系、重复建设和地区封锁等。在企业规模扩大、分化加剧的新形势下,“条块所有”至少又带来了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条条”和“块块”越来越难以对迅速扩张的优势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特别是直接融资的支持,同时对在竞争中失败的劣势企业越来越难以在自己的行政势力范围内予以消化。二是“条条”和“块块”在自己的行政范围内越来越难以提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称职的企业家人才。撇开其他问题不论,这意味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原有的所有者在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上都出现了“短缺”。如果说西方国家曾存在私人、家族及合伙人资本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的话,我们的经济中目前也出现了明显的“条块所有”与生产和资本经营日益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两种情况虽然在具体国情和所有制性质上有很大差别,但所有制形式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上却有类似之处。在西方国家,矛盾一定程度上通过企业股权结构的“公开化”、“社会化”,即通过对外扩股包括企业上市加以缓解的。我们所面临的“条块所有”所带来的矛盾,也需要而且只能通过股权结构的开放和流动得到解决。 股权结构的这种变化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即为政企分开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条件。对此依然可以从比较的角度得到理解。西方国家的所有者职能与部分经营者职能的分离,虽然不排除股权依然封闭状态下雇佣职业经理的情况,但多数是在股权“公开化”以后出现的。“公开化”一方面使企业的股权不再等同于(一般应大于)原有所有者的股权,另一方面由于有了多个所有者,使所有者(投资者)--------------------------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能够相互竞争和流动,形成了资本市场,以及在资本市场上产生的便于所有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基本信息。这些变化都使所有者和经营者职能的分离成为可能。对我们所面对的政企分开问题而言,在坚持国有制的前提下,政府作为事实上的所有者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在政府之外寻找其他国有所有者是徒劳的。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只有一个作为所有者的政府部门,而且这种隶属关系有着很长的“历史性”,要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能分离意义上的政企分开将是很难的。积极的变化只有当引入了新的所有者,而且新老所有者具备了流动性,并且能够以某种方式提供关于企业经营状况信息时才能开始。 第三个矛盾是国有经济战线拉得过长与随着市场竞争的扩展而出现的“市场失效”问题之间的矛盾。准确地说,在改革前和改革初期,这个矛盾不可能突出,甚至不足以成为问题,因为当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时,不存在其“战线过长”的问题,当市场经济未得到大的发展时,也不可能存在“市场失效”的问题。这个矛盾一旦突出起来,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市场经济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近来强调国有经济缩短战线、调整结构,就是以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资源配臵中开始发生基础性作用,特别是竞争性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为背景的。在这一背景下,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并无确定的优势可言,虽然也可以找出具有竞争力、表现优秀的国有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却陷入困境。在另一方面,仅靠市场力量管不了、管不好和不愿管的事情大量增加,矛盾逐渐突出,如何把有限的国有经济资源按照优先顺序转移到最需要从而也是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去,就成为紧迫的问题。 国有经济的这种战略性调整所涉及的是国有经济在新体制中的“定位”问题。近年来在国有经济问题上存在着强调“产权改革”、强调经营者作用和强调建立竞争性环境等不同的观察角度,彼此有一些争论。在“产权改革”论那里,或明或暗地遵循了“公家的东西不可能象私人的东西那样受到关心和爱护”这样一条简单、朴实的逻辑,其结论的倾向性也是较为清楚的。强调--------------------------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经营者作用的论者则考虑到近现代企业中职业经理阶层出现且重要性上升的趋向,近来又受到人力资本理论和中国实践经验的支持。重视竞争性环境的观点则认为最重要的是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以获得评价企业业绩的充分信息。对同一问题从诸多角度开展讨论,对问题本身的理解无疑是有益的,同时也表明了问题的复杂性。对强调产权改革者来说,需要对这样一个事实提出解释,即在最崇尚私人资本、最“自由放任”的国家,如美国,也都存在着一块“国家资本”或“社会资本”。对强调经营者作用的论者来说,需要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代理成本普遍高于非国有企业的现象作出解释,而且将会发现重组后的国有经济经营者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经营者。对强调竞争性环境者来说,也将会发现重组后的国有资本大部分并不处于竞争性领域。如果继续用一般的产权和企业理论来分析国有经济问题,将难以摆脱逻辑上的困境,因为其隐含的前提是把国有企业仍然当成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显然,对立足于解决“市场失效”问题、大部分将处于非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来说,或者说实行战略性重组的国有经济来说,需要一组更切合实际的理论,其中包括国家理论、外部性理论、政府管制理论等,以对问题本身提出更好的说明。 上面述及的三个矛盾相互交织,不完全处于一个层次,但仍然可以由统一的逻辑加以解释。不难理解,第三个矛盾是基本的,它需要通过国有经济的职能转换和战略重心的大幅度调整才能解决,其结果很可能是多数或大多数国有资本将会转入非竞争性领域。在理论上则要求摆脱把国有资本参与的企业看成一般企业的局限。对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处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来说(尽管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国有资本将呈现递减趋势),第一个和第二个矛盾是无法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其基本途径是在引入资本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企业产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 其次,上述三个矛盾的出现和解决具有显著的阶段--------------------------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性特征,或者说只有当转轨“转”的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生。如果没有商品市场的发展,这些矛盾或者缺少发生的依据,或者虽然存在但不会尖锐。也就是说,商品市场在解决了一些问题以后又提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商品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必须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这样我们对前面提出的问题就有了答案: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同样遵循了由商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顺序,这一点完全是由市场化进程的内在逻辑决定的。 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角度看,国企改革期待资本市场解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支持国有经济收缩战线,重点是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当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目标确定以后,也就是国有资本在某些领域“要不要退出”的问题确定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退出”。我们不排除某些国有资本直接以实物形态上改变用途的方式“退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资产专用性存在,首先要解决国有资本变现即由实物形态转化为价值形态的问题,否则仍然无法实现“退出”。例如,国有资本要从一个纺织厂退出,该厂的机器设备、厂房、存货等显然不适合国有资本新用途的需要,所以首先要适当的交易者,通过拍卖、股权转让等方式将国有资本变现,而且在变现的过程中应给出合理的价格,不能发生低估国有资本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资本市场,通过这个市场解决国有资本退出过程中的“寻找交易者”、“定价”、“变现”、“转让”等问题。 第二,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核心是大企业的成长和新分工协作体系的形成。近年来出现的产品和企业两极分化,将导致两个重要结果。一个结果是大企业的成长,特别是一批按照国际水准衡量的大企业的逐步形成。商品市场的竞争胜利,给企业“长大”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品牌诸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基础,但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企业扩展的速度将相对缓慢,有的企业可能就停滞于既有水准。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大都有良好的金融支持系统,比如几乎都是上市公司。这一点也可解释在发达国家上市公司通常只占公司总数的--------------------------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很小比例(如千分之

一、二),但大公司却很少不是上市公司的。另一个结果是占到企业总量多数的、在竞争中失败或至少未占到优势的企业,将与大企业之间有一个分工协作关系重新组合的过程。新的分工协作关系包括横向关联(如成为大企业生产体系中的最终产品生产者)、纵向关联(如原材料、另部件供应商,产品推销商)以及混合关联(如跨行业纳入大企业多元化的经营结构)等。现在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对中小企业持一种蔑视态度,认为这些企业,没有规模优势,因而没有竞争力和发展前途。其实,在合理的经济体系中,大中小企业有适宜的比例关系,大多数企业仍然是中小企业。至于“规模经济”问题,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得到大量实证经验支持的观点,所有在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有其规模上的合理性。我们过去的问题主要并不在于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而在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率的联系,如一个行业中大中小企业都生产最终产品。在这种状况下,出路只能是通过收购、兼并、破产、托管等方式重建大中小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最具优势的。 第三,有助于企业产权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中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解决。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注重组织结构的变化,追求组织形态上与国际经验的相似性,如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理组成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国有股本的持股机构等,而容易忽略作为其基础的资本市场的作用。然而,离开了资本市场,产权边界的确定、股东作用的发挥、对经理阶层的监督、经营业绩的评价等都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以人们谈论很多的产权问题为例,如果缺少资本市场上的“交易”,资产的价格将无从确定,产权的价值边界也不可能清晰。其次,在存在市场交易的条件下,资产将向对其评价高的主体流动,进而产生资源配臵效率改进的结果。如果不出现由于流动而产生的效率改进,所谓的“产权明晰”也不会有多大意义了。尽管--------------------------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我们无法断言有了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长期困扰我们的产权和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诸多难题一定能够解决(可能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但若没有资本市场的作用,这些难题肯定是无法解决的。 如果说十几年来产品市场的发展使国企经济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而对前面分析过的诸多矛盾的解决,将使我国国企体制转轨发生一个质的进步,从一定角度看,它将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

海鑫集团

李兆会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家族权威的重新树立;二是企业商业模式的再造;三是企业管理文化的重新塑造;四是人才和管理队伍的培养。作为既是突然接班,又是中国“独生一代”接班的第一人,前面没有先例可鉴,后面没有“预备期”过渡。李兆会当时的感觉是:“当命运让我面对海鑫的资产,我深刻地领略到了父亲‘超越财富’的精髓。我感到,财富选择在我一个人身上,责任感是如此地强烈。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李兆会知道权力并不等于领导力,权力是可以被架空和削弱的,而”领导力“是一个人的影响力。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能够真正地让自己指挥企业。对李兆会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功可以由别人帮忙使他成功,而成长必须是自己亲自操刀,亲自去体验那种人生的博弈。

李兆会进入资本市场,是否能为海鑫赢来大把大把的银子,在这一点上,东镇人是不看好的。理由是李兆会太嫩,他根本没有“赌场”经验,是猴子一夜之间不可能变成老虎。即使这一次赌赢了,也是瞎猫子碰到死老鼠;

一位海鑫人直言告诉记者,李兆会虽然是海鑫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说穿了,那只是印名片用的,企业的大小事情都是他手下的一帮“军师”在处理。这些“军师”,有集团招聘的,也有县政府直接派来的。公司大的决策都是这些“军师”研究好了向李兆会汇报,然后,李兆会根据感觉点点头或摇摇头。如果一个企业发展只是靠董事长的“点头”和“摇头”行事,这个企业是不会走得很好的。然而,李兆会的企业在他的指挥下发展三年却战果辉煌。 其实,企业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企业家人格修炼的过程。

从官方角度看李兆会,他确实是一个成长很快的董事长,而且是一个有能力有个性的董事长,还是一个能集中集体智慧而进行决策的董事长。从这一点出发,李兆会进入资本市场并非“炫富”,也不是赌博,而是理智的选择,也是代表海鑫利益所作出的决策。

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目前钢材市场需求预测,到2005年全国钢材需求量约为2.75亿吨,到2010年约为3.3亿吨;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根据目前钢铁产业的投资形势统计与预测,2004年全国钢产量已达2.47亿吨,到2005年已增长到3.33亿吨。也就是说,2005的钢铁生产能力,就能满足2010年的钢材市场需求,钢铁工业投资已超前5年。因此,从2005年开始,钢市便会进入供过于求的状态。一旦钢材供过于求,钢材价格就会直线下滑,在价格风险后接踵而至的便是资金风险。目前,大部分钢铁企业扩能都依赖于信贷资本,据有关部门调查,大中型国有钢铁企业50—60%的建设资金都是来自于银行,民营钢铁企业这一比例更高。一旦银根紧缩,加上企业效益下降或亏损,不少企业资金链条将会被拉断,不少钢铁企业不得不停产或半停产,甚至破产。此外,资源稀缺的风险也不能掉以轻心。按2005年我国达到的钢推算,全国钢铁企业将年需要铁矿石4至4.5亿吨。而目前我国自产铁矿石仅2亿吨左右,年需进口铁矿2至2.5亿吨。而世界范围内的铁矿自由贸易量只有2.4亿吨左右。无疑,全球范围内铁矿资源偏紧是必然的。海鑫的收入下滑是受全国大气候影响所产生的,2005年年初国家宏观调控抛出一个新政策,将钢材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7%降低到11%,使得出口钢材价格增高,造成2000万吨出口钢材被返回国内市场,一下子使国内市场的钢材供大于求,价格急剧下滑。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钢铁企业大面积的亏损,这一亏,可能得两年才能恢复元气,在这两年里企业能顶过去就能活下来,如果顶不过去可能就会关门。国有钢铁企业有国家注入资本,民营钢铁企业要躲过这一劫却非常困难。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如果说,以前李兆会是靠“父亲的底子+钢材市场价格上涨的机遇”使海鑫效益得到成倍增长的话,那么,从2006年开始,李兆会将面临的是一场从未有过的生死考验。这场考验可能是他父亲在世时都没有遇到过的。然而,出乎记者意料之外的是,李兆会面对这场严峻考验,不但没有减产,而且还在扩大生产规模,从2005年下半年钢价下滑开始,李兆会将父亲留下的旧高炉和炼钢炉都拆了,准备重建新炉,记者在东镇看到新建的高炉已经完工,估计马上就要投产。令人不解的是,在公司收入下降、扩大规模使投入增加的海鑫,在2006年,职工的福利、薪水和李兆会对职工的亲和力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

还有人猜测,李兆会两度出手国内A股市场可能是海鑫钢铁发出的一个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信号。海鑫钢铁目前的产量是两百多万吨,在行业内属于中等规模的企业,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海鑫很难在本行业中再进一步扩大,因此希望选择多元化发展。由于家电、汽车等高端产业投资需要上百亿资金,海鑫把眼光投向了农业和金融行业。农业是基础产业,而且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扶持,可以长期看好;而之所以选择进入金融行业,是因为可以把产业与资金结合在一起,对于将来融资也有很好的帮助。

--------------------------精品

文档-------

第四篇:浅析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二00四级经济学专业

浅析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国企改革已“攻坚”多年,可至今仍是“攻而犹坚”,羁绊国企改革的旧病尚未医好,又添了改革“失范”、“走偏”的新病。梳理和揭示改革难题,是改革征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依病”综合诊治的需要。

一、 为什么改革整体推动难

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我们的企业制度的确有了一些实质性的转换,企业的竞争力在增强、活力在增加,但是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比,同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比,同国际著名的大的企业集团比,我们的企业竞争力和活力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改革还难以整体推动。加快改制,增强企业活力和吸引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地方在改制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一)多数未改制国有企业质量低下

其表现:一是,债务包袱沉重。国有工业企业一半以上账面负债,如考虑潜亏损失和现实市场状况,实际企业负债率就更高,总体上说已经是资不抵债。二是,企业现存资产质量差、变现能力低、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多数企业固定资产已经抵押给了银行,成为不可处置的资产;有些企业库存有帐无物,即使有产品也都已报废;一些企业由于生产设备闲置多年,应该淘汰;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已成“呆死帐”,无法收回;一些企业资产权属不明,很难以有效资产计算。这些原因致使企业想改制改不了,想破产破不了。三是,企业转制形式单一,发展后劲不足,前景堪忧。已

1 转制企业大都属于内部转制,外来资金进入比例很低,转制企业仍处于“近亲繁殖”状态,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四是,个别企业涉及合同纠纷和诉讼案件,改制工作无法进行。

(二)安置职工政策落实难

其表现:一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安置职工所需费用缺口较大,许多企业无力支付正常改制所需成本。从调查看,地方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取暖费数额巨大。而多数企业资产质量差、变现能力低,造成无力筹措资金偿还拖欠职工的各项费用,又无法支付改制所必须支付的安置配套费用。一些企业在实施买断、并轨工作中,采取职工自己掏钱买自己的办法,企业给职工打白条,虽然暂时解决了职工买断、并轨问题,但给政府和企业将来留下了隐患和不稳定的因素。二是,企业一些改制政策,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在操作中难以落实到位。为推进改制,国家、省、市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一些主管政策落实的部门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受部门的利益影响,尽管改制企业符合相关政策也拖着不办,给转制企业增加了不少麻烦。

(三)参与国企改制的部门过多、插手过乱

一是,一些城市为了推进改革,成立改革推进组、改革办,再加上资产管理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他们之间在改制方式选择上意见不统一,企业方倾向内部转制,推进组、改革办和国资委之间意见不统一,有的倾向于企业内转,有的倾向外转,这种意见上的不统一影响了改制的进程。二是,具体操作企业转制过程复杂。从研究到上报审批,再到方案实

2 施,程序比较烦琐,由于有的主管部门业务繁忙,有时难以排上号。有时遇到一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跑多次,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个别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作风不扎实、不深入、不是主动服务,而是坐等企业上门,有时态度蛮横,训斥、挑剔、引起基层和企业不满。

(四)企业经营者看法不同,心态各异

目前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都认为企业不改制没出路,对改革都持积极态度。但在怎样改问题上心态和想法不同。一是,困难企业经营者着急转制,因为,不改制将难以维持,但这部分企业困难太大,一时又转不了。二是,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产品有市场的企业,经营者想“先内转、后外转”,经营者的理由是,稳定职工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三是,部分企业经营者,考虑企业对个人和单位的得失影响,既担心自己的去留问题,又怕改制操作不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不稳,怕在改革中犯错误、负历史责任。

二、改制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

(一)资产的审计和评估不够严谨

在转制过程中,存在着审计评估草率认定、资产低估、负债高估和无形资产不评估的问题。部分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留于形式,在审计报告中除对往来款项的借贷方向进行必要调整外,其余均按账面数认定。为开脱责任,在报告中往往解释为“受时间和条件所限”。此外在负债审计中,因对真实性缺乏实质性认证,又造成了债务的虚增。如对于企业挂帐多年已不必付出的欠账,虚挂往来实为收益的应付款等,这些负债因在审计时没有被认真核实并做收益处理,最终造成虚增负债,减少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在评估过程中有的评估人员,受利益驱使,对资产

3 实行低价认证,造成资产的直接流失。有些企业靠多年的努力经营,已创立了自己的优质品牌、资质等级或特许经营权,这部分资产应在转制中确认并评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未履行。

(二)转让合同签订有不合理之处

有一资产经营公司,与一改制企业签订产权出让合同,按常规方式,以净资产的二倍作价,将产权出让给原经营者群体和部分职工。该厂将职工集资入股的全部资金,按出资比例分摊了实收资本。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则以合同中特别注明的,“高出净资产部分为公司收取该厂的资产监管费”为由,将企业收到的股金的一半用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监管经费开支。使资产出让价款减少一半。

(三)购买及入股方式不合规定

企业转制,购买者必须以新增货币出资。但有些国企转制中存在以“抹账、欠账”方式购买和投资入股的问题。如一公司直接以职工的债务转作职工归公司的股权,造成上百万的投资只有几万元的现金注入,其中仅经理一人就以抹帐的形式入股78万元。由于公司无新增资金,致使公司在依照转制程序向产权交易中心出示入股资金时,不得不向银行贷款,并承担了支付利息的负担。

(四)身份补偿金的计算、提取及偿付不合理

经调查,转制中对于置换职工全民身份的经济补偿金,存在计算有误、账面不反映及欠付无保障的问题。有的公司对于已实施并轨的人员重复计算身份补偿金,并对本不该提取补偿金的退养人员也进行了计算提取,最终冲抵国家资本金,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还有的企业,在“转制”前,

4 精心测算的应付职工置换身份的经济补偿金,在转制后的企业账面上均未反映,企业对于具体欠付的份额只以备查资料的形式留存。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与职工就欠付的资金签订确认协议,职工对自己的权益全无知晓。一些企业对于拖欠职工身份补偿金及各项债务的偿付,既没有与职工签订还款协议,也没按规定以相应资产作抵押,造成了职工安置无保证。

(五)产权出让价款未纳入预算管理且被挤占

一些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企业转制过程中,收取的转制出让价款,没有按规定纳入相应的财政预算,且被挪做它用。还有的出让金滞留在企业的主管部门,既影响了地区职工安置资金的统筹安排,又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再次流失。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第

一、改制责任不清。国企改革的主体应是国有企业产权的主体。推进组、改制办、企业原主管部门和企业经营者不是产权主体,在改制过程中可参与谋划政策、指导工作、筹备改革和监督改革,无权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国企改革应落实责任制和追究责任的制度。第

二、转制规则、制度缺失和不完善。如对转制企业职工的维权问题,要有制度和法律作保证。地方政府应针对转制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和制定出指导和规范改制的指导性政策,以确保转制的成果质量。第

三、缺乏后续监督。如对购买方的股金是否真实、到位,职工的身份偿付金是否偿付只有要求,没有必要的监督和检查,形成了一定的隐患。第

四、缺乏对中介机构的约束机制,由于没有直接管理和监督中介机构的管理部门和联合监督机制,对国有资产的审计和评估很难把握和保证。

三、对国企改革的几点建议

第一,国有经济的战略地位,在中国的国情下,不可以没有国有经济,一定要看到国有经济在我们国家中间的主导、引导和推动的作用。政治力量的坚强基础就是国有经济;

第二,国有经济也要流动、分割、分化、兼并重组等等,也同样只能在调整和流动中才能实现增值。流动不是流失,只要处置得好、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就能够推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三,对竞争行业的国有资产,也应该将其置于市场竞争之中,通过市场来优胜劣汰。

第五篇:我国林业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本文摘要:本文中分析了中国林业建设的突出的几个问题,主要有“两危”问题、林业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由于长期以来否认森林资产的价值管理和森林产权制度上存在的种种缺陷,使林业发展战略和林业政策走上了各种认识误区。误区使森林产权缺乏稳定感,这一切都引发了在占有使用森林资源上的纠葛和矛盾,也正是导致林业“两危”的本质原因。本文还提出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我国林业问题,首先可以让林业产权制度与资产化管理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实现林业产权明晰化;其次,把政府职能的转变作为政企分离的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第三,大力引入市场化利益机制进入林业建设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中国林业、两危、管理体制、问题思考

1、我国林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重点国有林区的“两危”问题积重难返

重点国有林区的“两危”问题积重难返,由此带来的企业生存、职工生活、劳动就业、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解决林区“两危”问题正成为林业行业一个跨世纪的重大难题。回忆历史,林业建设在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指导下,造成了国有林区的“两危”问题,表现在:(1)重取轻予的政策。单纯向森林索取,不承认林价,只计算采运成本,加上木材价格偏低,使资源消耗得不到必要的投入和补偿。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和林业产业的特殊性,以及林业企业社会负担过重的实际情况,企业无力进行简单再生产,更谈不上扩大再生产。这种“重取轻予”的政策,实质上是一种掠夺政策,违背了资源再生产规律。(2)长期以来,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单一的产业结构,资金与物资挂钩,木材采运业管理办法,收入只扣除采运成本,利润上交财政。忽视森林的保护培育和多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的投入。(3)条块分割,产销脱节,责权分离。国有林区的木材生产计划是国家安排下达的,而企业归地方管理。为了完成向地方财政缴纳利税的任务,总是要靠多生产木材来增加收入,从而造成计划外采伐;加上企业安排职工家属和知识青年就业,又必须扩大采伐量。这种多头领导的体制,在世界各国也是少见的。(4)采伐与更新方式不当,林区生态失调问题日益明显。多年来主伐方式采取大面积皆伐,尽管强调了采育结合,但迹地更新树种单一,大多形成针叶林的单层林分。林木生长率低,病腐率高,虫害严重。野生动植物减少或消失,不能形成复合的生物群落,很难维持生物多样性。同时,土壤肥力下降,导致每公顷蓄积量和森林质量在持续下降,特别是由于整地不当,加上针叶纯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导致林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气候出现异常,旱涝灾害加剧。森林在气候和水文方面的作用日益减弱。[1][2]

1.2 对林业认识不够全面

在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群众运动中,由于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形成面积不实、成活率不高、造林质量不好等许多问题。

据国家林业局资料显示,.671 8 .677年全国造林+292.: 6+ 千;<1,计,: ++ 亿;<1,但资源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森林面积只增加,: ., 亿;<1, 差值,: 2+ 亿;<1;.676 8 .662 年造林1---,: ,- 千;<1, 计,: 17 亿;<1,森林面积只增加,: ,6 亿;<1,差值,: .6 亿;<1; .66+ 8 .667 年造林1/161: 92 千;<1,计,: 1/ 亿;<1,森林面积增加,: 1/ 亿;<1,无差值。.6+6 8 .666 年造林1.+19,: 26 千;<1,计1: .+ 亿;<1,这些数字应该是使森林覆盖率增加22.33%,如果加上原来的基数,森林覆盖率更一些。这些差值的存在,充分说明林业建设的问题,不在于造林本身,而在于林业管理体制的弊端。规划应该是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林种树种和林下植物配置,确定林业生产建设布局、建设重点,以及切实可行的措施。因为重近利轻远谋,重局部轻全局,是不可取的。对过去决策上的失误,究其原因,是由于缺乏经验,有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原因,实

质是对林业的认识不全面。[2]

1.3 林业市场化改革进程慢

林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缓慢,与党中央确立的在新世纪初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市场化改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还未解决,如在确立市场主体的权利地位方面,林业生产者缺乏对自有财产的支配权和对自有收入的处置权,税收制度和各方面的多项收费制度都不同程度地剥夺或限制了林业生产者的应有权力。在建立林业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方面也都有待进一步加强。[3]

1.3 长期忽视森林的生态效益

林业部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提出生态效益问题,这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的存在。分析以上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无不与林业的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如上所述的几个脱节问题,根源就在于林业管理的利益机制与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够固定持久造成人们的短视行为。而林业“两危”问题直接就是过去的林业管理体制下的产物,其他问题也与林业管理机制的不完全和制度的不合理性有关。[4]

2、我国现存林业管理体制的弊端

我国林业管理体制存在的根本性弊端,是森林资源产权主体不定位和非资产化管理,这是造成林业建设中突出问题的根本缘由,具体表现在:(1)否定森林资产价值管理存在,只把森林看成天赐之物进行实物管理,而不承认森林资源也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这样就从理论上否认了森林资源再生产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为“只取不予”和“重取轻予”的产业政策奠定了理论依据。(2)单一行政划拨方式,形成了森林产权运行上的模糊性、随意性和短时性。任何经营者无端关心资产运行的风险和责任。这种高度垄断和统一的运行机制必然在实际运行中发生形变和失真,造成资产产权界定上的模糊性、不规范性和随意性。(3)森林的非资产化经营,客观上使人们视森林为无价之物,从而加剧了产权界定和划拨上的随意性,诱发了实际存在的产权利益矛盾。当生产力落后,森林资源的商品性被掩盖或得不到充分显示时,这种随意性造成的产权纠葛和利益被大一统的低水平的物质利益政策掩盖着和淡化着,然而一旦森林资源的商品价值被显露,或者社会经济环境发生改变,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争夺森林权属的纠葛和矛盾就会骤然激烈,甚至形成对抗。而森林产权界定上的模糊性和行政权力界入市场经济的客观存在,更使这种纠葛和矛盾火上加油,急剧转化为森林环境的剧烈动荡,转化为人类与森林和谐关系的全面破坏,加速森林资源系统的衰变,这一辩证法已为我国森林资源的几次大破坏得到证明。(4)森林资产不能流动,不能进入市场交易,这就从根本上剥夺了林业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条件。森林资源是林业企业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经济资源。如承认森林资源也是具有价值的有形资产,并是凝聚社会大文化的一种资产,那应当认为是可以流动的,森林产权既可拆开,也可重组,更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在这一条件下,林业企业就不再是资本脆弱的“小企业”、“穷企业”,而是有一定资本力量和发展潜力的竞争性企业。正是由于巨额的资产不能流动和重组,才使林业企业普遍表现为“穷”和“小”的社会现象。同时,森林资产不能流通也违背古今中外的共同规范。[5][6][7]

正由于我们长期否认森林资产的价值管理和森林产权制度上存在的种种缺陷,使林业发展战略和林业政策走上了各种认识误区。误区使森林产权缺乏稳定感,这一切都引发了“东西南北中”都在占有使用森林资源上做文章的纠葛和矛盾,也正是导致林业“两危”的本质原因。[8]

3、我国林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

3.1 以林业产权制度与资产化管理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实现林业产权明晰化

产权明晰化是所有机制和制度实现的前提,必将为整个林业管理体制的创建奠定坚实的基础。林业产权制度不是单个的制度安排,而是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体系,前提是产权明晰,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率,达到运作高效,因此,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三方面的改革:一是对林业分类经营制度改革,对不同经营目的的产权主体采用侧重的收益评估原则,对其生态收益进行替代补偿,主要体现在分类经营制度与生态林效益补偿制度建设中。二是积极完善林地、林木、环境资产的评估方法体系,建立林业产权主体交易、发挥收益的技术基础,主要将体现在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制度中。三是进行林业产权登记,并建立健全林业产权交易市场, 明晰产权,构建产权交易的基础,只有交易才能进行产权的分离、分割和重组,才能达到配置高效的目的,主要体现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9]

3.2 把政府职能的转变作为政企分离的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政府职能转变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改革: 一是将市场机制缺位的部分由政府承担起来。二是退出政府越位的职部分。三是承担起政府应尽的三方面的职能。即(1)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包括制定规划、检查落实各项制度并将检查制度化,以及制度的服务工作和制度的系列化工作;(2)政府的宏观导向功能,包括机构体系的设置、制定林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导向以及林业科研管理工作;(3)政府的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林业产权信息提供、土地评估、代理、咨询以及技术服务、市场服务和便捷服务。[10]

3.3 大力引入市场化利益机制

大力引入市场化利益机制进入林业建设的各项工作,要总结出一套引入市场利益机制的具体运用办法。在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应作好总体规划,进行科学的设计;然后进行一些小范围的试点工作,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和教训;最后,在设计好各方面的配套措施后,全方位地同步进行改革,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改革效果。[10]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编,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国家林业局编, 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3]史新辰,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经营,推进林业资产的重组与整合 林业经济问题

[4]李若凝,翟翠娟,韩艳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地位和立法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34~37

[5]朱东亮、肖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度实施与成效反思———以福建为例》

[6]孔祥智,郭艳芹,李圣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村级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2006(10):17~21

[7]裘菊,孙妍,李凌,等.林权改革对林地经营模式影响分析[J].林业经济,2007(1):23~27 李丽,程云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 2009,99(6):38~41

[8]张海鹏,徐晋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动因性质与效果评价[J].林业科

学,2009,45(7):119~126

[9]张蕾.中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

[10]廖远宁,张正周,何冬梅.云南省林业分类经营现状及完善措施[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3):82~85

我国林业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林学院

08级林学二班

学号:20080078

姓名:熊利

上一篇:大班识字活动教学反思下一篇:大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