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

2022-08-19

第一篇: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

劳动纠纷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关于印发鹰潭工业园区劳资纠纷群体性

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局(办),白露街道办事处,驻园区有关单位,园区各企业:

现将《鹰潭工业园区劳资纠纷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八日

鹰潭工业园区劳资纠纷群体性

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建立健全园区处置劳资纠纷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最大限度地预防劳资纠纷方面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企业与职工合法权益,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鹰潭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鹰潭市工业园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

按照“以法律为准绳、兼顾各方利益、协商解决、预防为主”四项原则,妥善解决、及时处置,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减少或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不良影响。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园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资纠纷方面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及应急响应工作。

2 等级标准

根据事件的紧迫和激烈程度、规模大小、行为方式、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与发展蔓延的趋势等,由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等级。

2.1 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Ⅰ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

(1)一次参与人数500人以上,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 (2)冲击、围攻各级党政机关和要害部门,对企业进行打、砸、抢、烧的事件;

(3)参与人员对抗性特征突出,已发生大规模的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

(4)阻断铁路繁忙干线、国道、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或阻挠、妨碍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施工。

2.2 重大群体性事件(Ⅱ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重大群体性事件:

(1)参与人数在200人以上、500人以下,影响较大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请愿、聚众闹事、罢工等,或人数不多但涉及面广和有可能集体上访事件;

(2)出现跨行业的影响社会稳定的连锁反应,或造成了较严重的危害和损失,事态仍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升级。

2.3 较大群体性事件(Ⅲ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较大群体性事件:

(1)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200人以下,影响企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的;

(2)参与人员有明显过激行为;

(3)可能引发跨地区、跨行业的影响社会稳定的连锁反应。

2.4 一般群体性事件(IV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一般群体性事件: (1)一次参与人数在100人以内;

(2)参与人员消极怠工或对抗性特征明显。 3 组织指挥体系和工作职责

3.1 劳资纠纷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

3.1.1 任务

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3.1.2 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分管社会稳定的党工委副书记、分管劳动保障的副主任任副组长,党政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局、综合执法局、综治信访办公室、工会、白露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其他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参与处置工作。

3.1.3 职责

(1)传达、贯彻上级有关指示精神。

(2)负责启动本预案,指挥、协调事件应急处置行动。了解和掌握事件具体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3)收集、整理事件情况信息,分析、研判事件发展态势,适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提出预警意见。

3.1.4 成员单位职责

党政办公室:负责信息报送及后勤保障工作。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前期劳资纠纷的调处工作,了解职工诉求,沟通用工单位,稳定职工情绪;负责事件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报告事件苗头和动态。

建设局:负责建筑领域劳资纠纷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协调工作。

综合执法局、派出所:负责事件现场的安全保卫、警戒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综治信访办公室:负责信息报送工作,负责维护稳定及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工作。

工会组织:密切关注职工思想动态,融洽劳资关系,就职工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与用工单位协商处理。

白露街道办事处:负责事件现场的稳控工作,协助其他成员单位做好各项工作。

3.2 劳资纠纷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3.2.1 任务

劳资纠纷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是应急领导小组的下设机构,设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由园区分管劳动保障的副主任兼任。

3.2.2 职责

(1)根据突发性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影响,建议启动或终止本应急预案。

(2)建议、组织、安排应急领导小组办公会议。

(3)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授权,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具体工作。

(4)研究处置应急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4 预防预警机制 4.1 预防工作

4.1.1 应急办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1.2 应急办应经常广泛收集职工对企业的意见、建议,及时排查发现不稳定因素,建立与企业的沟通协调机制,并区别不同情况加以处理:属于职责范围且政策许可的,应及时帮助解决;目前暂不具备解决条件的,应积极创造条件解决,或及时向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报告,并提出建议对策或转请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对排查出的情况,经分析研究后认为有可能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做好应急预案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进入相应的准应急状态。

4.2 预警行动

4.2.1 应急办要定期按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演练,不断磨合、协调运行机制,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4.2.2 应急办要按照预案的要求,落实责任制度,保证应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2.3 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建立党支部、工会组织,指定专门人员担任预警信息员,注意了解、收集员工的思想动态,使企业及早处置,避免事态升级。

5 处置程序

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事发单位应及时、主动、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扩大,并将事件和先期应急处置情况及时报应急办,应急办应随即报应急领导小组。

5.1 时限要求

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办应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应急领导小组,经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后由党政办公室和综治办在2小时内分别向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市政法委报告,重大紧急情况必须于半小时内报告,重特大隐患及群体性、突发性苗头信息,要随时发现随时报告。

5.2 启动

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群体性突发事件等级有必要启动本预案时,由应急办按有关程序报请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决定启动本预案。

5.2.1 特大群体性事件(Ⅰ级)应急响应

特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由园区应急领导小组上报市应急领导小组,在市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挥下,各成员单位迅速派人进入事发现场,按照职责分工投入指导处置工作。

5.2.2 重大群体性事件(Ⅱ级)应急响应

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指挥系统启动,由园区应急领导小组按照预案统一指挥调度,进行应急处置,并将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各成员单位迅速派人进入事发现场,按照职责分工投入指导处置工作。

5.2.3 较大群体性事件(Ⅲ级)应急响应

较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指挥系统启动,在园区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挥下,各成员单位迅速派人进入事发现场,按照职责分工投入指导处置工作。

5.2.4 一般群体性事件(Ⅳ级)应急响应

一般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由相关单位协助企业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并将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园区应急领导小组。

5.3 处置程序

(1)应急机制启动后,应急办根据应急机制等级情况迅速通知成员单位参与应急,相关成员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处置工作,直接相关单位需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各有关单位和人员要与应急办保持联络畅通。

(2)应急机制启动后,应急办要随时掌握群体性突发事件信息,迅速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并通报各相关单位。

(3)应急办迅速建议、组织、安排应急指挥。 (4)应急处置过程中,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授权,应急办督促检查各项处置决策和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各项处置决策和应对措施落实到位。

(5)特大群体性突发事件需待应急救援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市应急领导小组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宣布应急结束。

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需待应急救援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园区应急领导小组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经请示市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后,宣布应急结束。

较大群体性突发事件需待应急救援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园区应急领导小组做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决定,宣布应急结束。

一般群体性突发事件结束后,由应急办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经园区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后,宣布应急结束。

(6)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完毕,由应急办会同相关单位进行调查评估,并及时上报调查评估报告。

5.4 分类处置

5.4.1 按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处置

(1)因企业没有执行相关政策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要责成企业向职工解释原因,如属企业有条件执行而没有执行的,要及时督促企业执行有关政策;如属企业暂时没有条件执行的,要责成企业积极创造条件限期予以解决。

(2)因职工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误解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要采取向职工免费发放政策宣传资料等方式,向职工认真宣传有关法律政策,引导职工自觉遵守法律政策。

(3)因对有关政策有意见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说服教育工作,如确属政策原因,要在稳定职工情绪、努力平息事件的前提下,及时向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报告,并提出政策调整的建议。

5.4.2 按群体性事件表现的行为处置 (1)对在企业内部聚集的群体性事件

要尽快研究处置办法,限期解决问题。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在第一时间与企业沟通,召开职工代表会议,向职工说明事件性质,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扩大。

(2)对到地方党委政府上访聚集的群体性事件 园区要成立若干工作组,分流上访聚集的职工,严格控制和监视事态的发展,并尽快研究处置办法,力争使矛盾逐步得到缓解,事件尽快得到平息。

(3)对堵塞公路铁路或强占要害部门的群体性事件 对职工反映的问题能够现场处理的应立即处理;对原因不详,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查处理的,要耐心细致地向职工解释,限期答复上访职工。要严格控制和监视事态的发展,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和别有用心、蓄意破坏的极个别人利用事件危及公共安全。采取有效办法,动员职工尽快解散离开现场,促使事件尽快得到平息。

(4)对已经出现暴力行为的群体性事件

要立即赶到现场,阻止过激行为,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尽快了解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对职工反映的问题能够现场处理的应立即处理;原因不详,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查 10

处理的,要向职工解释,限期答复上访职工。要把握有利时机,避免矛盾激化。要依法严厉打击策划、组织、煽动群体性闹事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动员职工尽快离开现场,促使事件尽快得到平息。

5.5 处置措施

5.5.1 稳定情绪,控制事态

要关注现场参与事件职工的身体状况,照顾好老、弱、病、残人员,稳定职工情绪,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同时,通过说服教育,团结大多数职工,孤立极少数闹事者,控制事态发展。

5.5.2 研究对策,提出意见

要通过与职工代表对话,在认真听取职工诉求、充分掌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后,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将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报应急领导小组。

5.6 后期处置

(1)应急响应终止后,应急办在上级部门指导下,进一步做好相应人员安置、损失评估、赔偿、奖惩等后续事宜。

(2)应急工作结束后,应急办应及时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修改和完善本预案。

(3)应急办应根据需要请求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批准,成立专门调查组,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有关人员责任进行调查,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5.7 信息报送和处理

信息收集、报送和处理应做到及时、迅速、准确、全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瞒报、漏报、误报。

5.7.1 信息收集

各有关单位接到群体性突发事件信息后,应及时赶到现场,核实、了解、收集、续报有关信息。

5.7.2 信息报送原则

(1)快速: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群体性事件有关单位在第一时间按要求报告,不得延报;

(2)准确:信息内容要尽可能准确,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3)续报:初期因为时限要求,报告内容可以相应简化,但在后续报告中要逐步补充完善。

5.7.3 报送形式

根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可采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口头或文字报告等形式。用电话形式报告的,也应及时加补文字报告。

5.7.4 报送内容

(1)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及伤亡等情况;

(2)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

(3)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用人单位和有关单位采取的处置措施;

(4)群体性事件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5)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反映; (6)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5.7.5 信息处理

本预案应急响应起动后,所有信息由应急办汇总、处理,并按有关程序逐级上报。

5.8 保密要求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制度,遵守保密工作纪律,确保信息安全和畅通。

5.9 信息发布 5.9.1 信息发布的管理

群体性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 5.9.2 信息发布管理的主要内容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要严格按照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有关规定执行,注意把握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5.9.3 信息发布的原则和重点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把握适度、内外有别、遵守纪律的原则,以正面宣传为主。

6 奖励和处分

对玩忽职守、不负责任、办事不力、扯皮推诿的,要依法追究群体性事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不贯彻执行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维护稳定和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关规定,侵害企业和职工利益,做出错误决策或失 13

职、渎职等行为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处置过程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

7 附则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群体性事件频发对党群干群关系的影响

2013-11-22 17:31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何红娟 刘 衡

【摘要】近年来,随着群体性事件频发,党群干群关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思考,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寻找到群众与党员干部紧密联系的关系所在,以期为实现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发展,全面彰显党内执政能力的独特性和权力性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党群干群关系 影响 当前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群体性事件是指多人参与,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使用扩大事态、加剧冲突、滥施暴力等手段,扰乱、破坏或者直接威胁到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多发性事件。由于在实际发生过程中,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和有些可能受不可告人的目的操纵,因此,目前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市场经济发展错综复杂,导致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各地区内部多发,在此情形下,可以看出事件的发生与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情况有着直接关系,也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出党群干群关系的矛盾所在。随着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群体性事件多发的背景下,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趋于改善,但仍然存在较多的突出问题,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给予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群干群关系已成为当前最为基础重要的问题,走群众路线,积极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当前群体性事件多发背景下的首要问题。①

民主化程度始终未能建设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意义上思想落后的农民群众自身对于民主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在知识层次和政治地位逐渐提升的情况下,也逐渐产生了对于民主权力落实的迫切需要,尤其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五权”的落实中,已经逐渐成为民主权力要求的重要群体。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启动,“民主法治村”建设工作逐渐成为这一进程中的核心内容,农村村容建设、经济发展、政治民情、思想领域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与时代接轨,并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经验推广进行,逐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普及。

时至今日,村务公开、村内民主决策以及民情民意沟通机制等制度都已经建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个别基层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素质低下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泛滥,工作作风霸道、不近人情,甚至存在独断专行、肆意妄为的行为,对于集体重大事项的决策,往往是“群体决策走形式,真正决策一人定”的形式主义作风,在日常村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监管不力、监督缺失等问题,村干部以权谋私、侵占集体资产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犹如散沙、名存实亡,根本不能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服务职能,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家族化管理代替党组织管理等现象已不再是简单的个别现象。这样一种纯粹个人意识享受为主导的工作状态,必然会严重激发党群干群关系,根据国内不同地区的区域性信访统计显示,最近几年,由于村内民主管理产生的信访案件呈现逐渐增加的情况,每年类似的事件增加比例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

群众个人利益与政策利益不到位息息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护群众个人利益的政策时有出台,而在实际对待群众利益过程中,个别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领域内的领导干部对于群众切身利益完全不顾及,在制定政策的操作过程中缺乏科学考量,执行政策缺乏平衡性,工作措施不够全面得当,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群众的自身利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逐渐引起群众的不满情绪,类似上访案件持续不断,在个人利益盛行的今天,一些党政机关逐渐将群众的基本利益抛在脑后,而更多的是一味追求如何保护自己参与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这样的工作思路和态度已经深深影响到地方群众与党政机关的和谐所在,在个别地方已经激化成矛盾和冲突,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贫富差距过大引发群众对官员腐败行为的深恶痛绝。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衡产生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中非常不稳定的“显性”因素,而这些因素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直接表现在党群干群关系之中,利益成为了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词,更多的群众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其中低收入群体更加关注党员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这源于低收入群体对贫富差距过大的强烈不满,他们自身无法享受到基本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一些领导干部却在这一领域中大开方便之门,方便自己的利益,置群众利益于度外。

党群干群关系矛盾趋于复杂化、多元化。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进度和深度加大,党群干部内部矛盾从单一性逐渐转向全面性,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一是矛盾参与主体发生的领域呈现扩大化的趋势,从以前的离退休、农民群体,逐渐扩展到在职职工、自由经营者内,例如,在赣州信访群体中就曾经出现矿业工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战士、“4050”在岗离职的企业内部员工,以及1982年离职的乡村教师等一些特殊身份的群体。二是涉及的领域更加多样化,以往曾经高度集中的经济领域内的矛盾,现在逐渐演化成在政治、文化大领域内,村镇、社区等小区域内的矛盾也在逐年增加,增长的比例呈现较大趋势的上升,让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张,更多的群众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在逐年降低,甚至是愿意采取极端行为而引起政府的关注。三是矛盾的群体性、有预谋性逐渐增加,最近几年,有一部分群众确实有内在的需求,在对自身利益保护申请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愿意集中更多的人参与,并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有针对性地组织,这也成为目前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显著特征。 党群干群关系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

当前,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情形不断出现,暴露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出现偏差,更不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出现了偏移。②党群干群关系矛盾,主要还是由于个别的党员干部不注意对待群众的工作方法,没有与群众进行及时沟通,没有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党群干群的思想认识不统一,情感疏远。需要看到的是,这是引发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党员干部与群众在思想认识上分歧较大,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意愿,个别干部处理问题的思考点和出发点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群众路线而进行。另一方面,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也逐渐疏远,原来的鱼水情深变成了现在的形同陌路。由于个别党员干部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超过了普通群众,自然就疏远了二者之间的情感距离,这也成为群体事件产生的重要因素。 党的基层组织涣散无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沟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引领群众的重要堡垒。现在,很多由于党群干群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多发生在基层,这也反映出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涣散无力,群众工作开展不力的情况,很多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方式不当,积累了一定的矛盾。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深入,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和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基层党员干部不光是父母官,更是群众的服务员,基层党组织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很多干部存在消极懈怠的情绪。更有一些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对群众的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更是造成了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意见不断累积、矛盾不断激化。

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党群关系存在的种种问题,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宗旨意识不强,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应该说,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还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市场经济发展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分配方式、政策指引方面还存在真空期。由于区域等原因造成的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很难让群众满意,很多群众不理解我们发展经济的种种作为,甚至有些群众认为现在的党员干部干部是在“为老板服务”。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之间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政府部门的审批权限仍然过度集中,个别部门利益不断膨胀,个别部门将本部门的审批权和资金分配权当作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由此引发的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都在群众中引起了不良影响。

群众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个别基层干部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形式主义大行其道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个别基层的党员干部没有对当前党群关系出现的新形势、新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异想天开,开展群众工作的领导体制不健全,民主机制不完善,工作方法和考评机制不适应实际情况。尤其,个别的领导干部为了突出政绩,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千方百计地做样子、撑门面,将精力都放在了政绩工程上,对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却漠不关心,而且个别急功近利、热衷作秀的干部却因此提拔重用,更让群众产生不满。③

缺乏畅通有效的民主机制和诉求渠道。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决策、管理的监督制度缺乏民主性和制约性,这就影响了群众对个别基层组织和干部的信任度,缺乏有效的民主机制。同时,基层也缺乏有效的诉求渠道。人民群众的很多正当需求无法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诉说,或者即便将问题反映上去,可是落实解决的力度不强、速度不快,甚至久拖不决。加之,个别党员干部解决群众问题的时候随意性较强,使群众失去信任和耐心。反倒是一些通过不正当的上访渠道反映的问题,解决起来还比较快,使群众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这充分反映出我们的基层群众诉求渠道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群众的思想认识没滞后于社会发展。大部分党群干群矛盾的责任方在干部,根源在干部,但是作为普通群众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当前,广大农村在经济文化各个领域还比较落后,很多群众的思想认识、道德素质、文化程度、法制意识等还存在很多问题,加之这方面宣传教育的缺失和不到位,更使一些群众存在极强的个人主义。这也为党群干群关系矛盾进一步激化埋下了不稳定因素。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从国家和谐的大层面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方面就是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如何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始终坚守执政为民的理念。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一般都是最为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一哄而上的行为并不是头脑发热的行为,而是由于对政府的不信任、不理解导致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发生,要从根本上让广大的领导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在脑海深处树立这样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政府的一切服务都皆为人民,领导干部的所做一切也都是为了人民而服务,这样的观念不能缺失。任何时候都要与人民同命运,时刻考虑人民的疾苦,把人民的问题始终摆在首位,这是永远不能更改的。我们广大干部做到这样,就必须走到群众中去,跟人民接触,实地考察人民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把第一手的情况掌握。④ 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群众生活是基本的保障,生活的不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群体事件参与者的积极性。当今我国强调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也会让人民看到生活改善的希望。但是市场经济给一部分人增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贫富差距,如何解决人民的生活质量问题,是领导干部所要思考的。群众之所以集会闹事,主要一方面还是由于他们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稳固,生活质量的的因素影响到了他们最基本的心理承受底线。因为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是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摆在首位的问题。我们在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下,政府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加强物质文化的建设。 群众的利益要重视。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始终要贯穿领导干部的工作行为中。人民的利益是大,个人的利益是小,国家爱之所以稳定、富强,是因为广大人民不断努力的结果,所以领导干部不能忘记这点。国家稳定富强了,也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关系人民的衣食住行都要考虑周全。目前,上学、医保、住房、环境、就业等问题都是最热门的话题,如何改善是需要领导干部长期思索的。群众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因为要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形成一个平衡机制,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稳定。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发展落后的地区,政府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投入,保证偏远贫穷地区人民的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要得到体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内在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把这些人文精神深深的根植于人们的内心,形成恒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有就是提炼各地区特有的人文特色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尊重当地民俗,让各地区的人文精神都得到统一,使之凝聚在一起。当然这中间要靠媒体的大力宣传,做到正确的向导和指引,发挥好舆论的导向作用,创造好和谐的言论环境。

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制度。制度是执行的标准和框架,没有合理严格的制度,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成为空谈,执行起来也会变样走形。制度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不能凭空捏造想象。制度要反映民情和民意。对于制度的制定过程要有一个严格的程序,制定人员要公平,对于制定人员的选定也要公平并且得到人民的认可。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制定过程的监督,没有监督一切都可能变得走样,所以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合理的制度是完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保障。因此要保持党群干部关系的长期和谐,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制度来保障。首先,健全充分反映民意的严格执行程序及决策机制;其次,健全规范监督制度,对党领导干部权力的运行予以有效的监管约束,确保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再次,为民办事要注意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把好事办实;最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首位。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注释】

①张友南,肖居孝:“弘扬井冈山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求实》,2007年第7期。 ②张健,张新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义分析和御用阐释”,《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7期。 ③杨翰美:“如何正确认识和改善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1期。 ④中共永定县委办课题组:“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研究”,《闽西调研》,2007年。

第三篇:**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处置劳动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处置劳动保障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省劳动保障厅文件《关于印发<省处置劳动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和*办发〔2004〕12号文件《印发<关于妥善处置群体上访、异常上访维护正常工作秩序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劳动保障部门职责,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在县政府统一布署下,与相关部门协同处置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原则;

3、快速反映,冷静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原则;

4、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相关股室和业务经办机构协同处置原则。

二、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文件另发)。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县社会保险局、县就业管理局、县医保中心、局办公室、劳动监察仲裁股(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社会保障股、培训就业工资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协调指导全县劳动保障系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局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维稳办)及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备队(文件另发)。维稳办设在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局维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业务骨干担任,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应急预备队以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为主,成员需要时从局属各单位抽调应急,应急预备队按照群体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门要求具体负责实施。

(二)报告制度

群体性及其他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在局机关的,由维稳办负责接待;发生在局属单位的,由各单位负责接待。最先发现或接到群体性事件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及时弄清事件起因、规模、涉及人员、所在单位等基本情况,及时报告维稳办。维稳办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和通报企业主管部门。3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在4小时内报告市劳动保障局;100以上的群体性事件,2小时内报告市劳动保障局。对正在处理的重大事件情况,要随时向市局报告,涉及敏感外事问题的群体性事件,要在2小时内向县外事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三)处理方法

1、了解情况,立即上报。涉及劳动保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无论是发生在局机关、局属单位或其它地方,维稳办人员和应急预备队要迅速赶到现场,了解详细情况后,及时向局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报告,并按要求进行上报和通报。

2、研究对策,妥善处理。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应急预备队要服从县政府统一调度,与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共同研究处置方案。要照顾好现场老、弱、病、残人员,稳定职工情绪,避免矛盾激化。同时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团结大多数职工,孤立少数闹事者,以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力争把问题就地解决好。要严防出现越级上访和干扰正常工作秩序现象发生。要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与相关部门一起通过与职工代表对话,找出问题症结,制订可行处理方案。在制订处理方案时,要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答复处理。根据处理方案,服从安排,严格按政策答复,在处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不能发表带有倾向性和不利于解决问题的言论。

第四篇:青原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处置劳动保障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青原区涉及劳动保障群体性事件

事件应急预案

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性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青原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需要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处置的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工作。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性事件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即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Ⅰ级为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包括

1、一次性参与人数5000人以上,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2、冲击、围攻县级以上党政军机关和要害部门的事件;

3、参与人员对抗性特征突出,已发生大规模的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

4、阻断铁路繁忙干线、国道、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交通8小时停运,或阻挠、妨碍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施工,造成24小时以上停工事件;

5、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30人以上受伤,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事件;

6、出现全国范围或跨省(区、市),或跨行业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互动性连锁反应;

7、其他视情况需要作为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对 1

待的事件。

Ⅱ级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包括:

1、参与人数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影响较大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请愿、聚众闹事、罢工等,或人数不多但涉及面广和有可能进京的非法集会和集体上访事件;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30人以下受伤群体性事件;

3、已出现跨省(区、市)或行业影响社会稳定的连锁反应,或造成了较严重的危害和损失,事态仍可能进一步扩大和升级;

4、其他视情需要作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

Ⅲ级为较大群体性事件,包括:

1、参与人数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请愿、聚众闹事罢工或人数不多但涉及面较广和有可能赴省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等事件;

2、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5人以上、10人以下受伤群体性事件;

3、其他视情需要作为较大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

Ⅳ级为一般群众性事件。包括:

1、参与人数100人以上500人以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2、造成5人以下人员受伤事件;

3、其他视情需要作为一般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劳动保障部门职责,把维护劳动者权益和社会稳定作为重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的群体性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和国家安全。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的群体

性事件,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区应急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权责结合、分工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相关二级机构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按照《青原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措施,实现应对和处理涉及劳动保障群体性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高度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与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改制、破产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反馈和联动协调机制,形成反应灵敏、共同参与、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和处理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成立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陈井明局长任组长,肖木水副局长、纪检组长王艳华任副组长,区社会保险局、区就业管理局、局办公室、劳动监察仲裁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协调指导全区劳动保障系统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

局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维稳办)及

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备队。维稳办设在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局维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业务骨干担任,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应急预备队以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为主,成员需要时从局属各单位抽调应急,应急预备队按照群体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门要求具体负责实施。

(二)报告制度

群体性及其他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在局机关的,由维稳办负责接待;发生在局属单位的,由各单位负责接待。最先发现或接到群体性事件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及时弄清事件起因、规模、涉及人员、所在单位等基本情况,及时报告维稳办。维稳办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区政府报告和通报企业主管部门。3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群体性事件,在4小时内报告市劳动保障局;100以上的群体性事件,2小时内报告市劳动保障局。对正在处理的重大事件情况,要随时向区委、区政府、市劳动局报告。

(三)处理方法

1、了解情况,立即上报

涉及劳动保障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无论是发生在局机关、局属单位或其它地方,维稳办人员和应急预备队要迅速赶到现场,了解详细情况后,及时向局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同志报告,并按要求进行上报和通报。

2、研究对策,妥善处理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应急预备队要服从区政府统一调度,

与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共同研究处置方案。要照顾好现场老、弱、病残人员,稳定职工情绪,避免矛盾激化。同时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团结大多数职工,孤立少数闹事者,以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力争把问题就地解决好。要严防出现越级上访和干扰正常工作秩序现象发生。要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与相关部门一起通过与职工代表对话,找出问题症结,制订可行处理方案。在制订处理方案时,要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答复处理根据处理方案,服从安排,严格按政策答复,在处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不能发表带有倾向性和不利于解决问题的言论。

(四)善后处理

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维稳办人员要及时将处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对新闻媒体一般不公开报道,确需报道的,依照相关规定执行。要认真分析事件的起因,评估事件后果。要对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总结经验教训。对在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要研究防范措施,预防事件的再度反弹。对直接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对在处置影响重大的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有功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扬。

四、工作要求

1、从实践“三个代表”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树立“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工作理念,维稳办人员和应急预备队队员要服从统一调度,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处置群体性事件

过程中,做到细心、耐心、热心、公心。

2、维稳办人员要严格按照报告制度的要求,按规定时限进行上报和通报,要做到及时、客观、真实。

3、认真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是关系到全局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涉及职能科室和业务经办机构要协同配合,团结一致,不能互相搪塞、推诿,更不能置之不理,任由事态发展。

4、局属各单位要根据本预案制订相应工作制度,强化“窗口”服务功能,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积极树立劳动保障系统良好形象。

5、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察工作,积极预防,力争将矛盾消化于萌芽状态和初发阶段。

青原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二OO八年六月十六日

第五篇: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

工 作 预 案

为加强行政机关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形成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水电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水电局在办公区域内,发生火灾事故、群体上访、斗殴、盗窃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等,造成或可能造成工作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和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维护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为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映及时、措施果断,职责明确、加强合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总体原则。

三、应急处置机构

水电局成立了由20人组成的防范对应暴恐事件应急分队。应急分队在局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一)组织机构

应急分队队长由副局长朱小岩担任,副队长由堤防工程管理处董作喜、防汛办副主任阮书宝、局办公室主任周强担任,队员为40岁以下各股室及院内二级单位负责人、干部职工。

应急分队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周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划分

1、队长职责:

(1)领导应急分队工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建设,预案启动、终止和现场指挥。

(2)负责与局机关有关股室、二级单位的协调,组织力量处置在办公区域内发生的突发事件。

(3)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检查、督导预案的执行。

2、副队长职责:

(1)协助队长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负责涉及突发事件有关的信息报送、原因分析、事件隐患排查等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

(3)检查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

(4)完成队长交办的其他事项。

3、队员职责:

(1)落实应急分队作出的方案、决定。

(2)根据职责分工,带领单位人员完成预定任务,并配合其他单位完成相关工作。

(3)教育培养单位人员树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4)组织落实应急分队交办的其他事项。

4、办公室职责:

(1)落实应急分队作出的方案、决定。

(2)及时修订水电局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并报应急分队研究决定。

(3)收集、综合分析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

(4)负责水电局干部职工应急安全教育和演练工作。

(5)向应急分队汇报预案的执行情况,报送相关信息。

(6)完成应急分队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报告程序

(一)当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应急分队办公室报告。办公室接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向应急分队队长报告。

(二)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分队要在第一时间同时向局班子主要领导和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初步分析、现场已采取的措施、现场指挥人以及联系方式、电话等。

(三)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要将事件发生的详细情况书面上报上级应急处置工作组。

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

(一)火灾事故

1、工作人员无论何时发现火情后,除立即报告应急分队外,要立即使用现场的消防器材灭火。

2、确认发生火灾后,立即向“119”报警,并通知门卫管理人员。

3、应急分队队长下达启动预案指令,组织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立即赶往火灾现场进行灭火。

(二)群体上访事件

1、当发生集体上访时,负责接待人员应保持冷静,问清上访事由后,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同时迅速通知内保人员到现场维持秩序,做好疏通控制工作。

2、对集体上访人员应保持客观、冷静、克制的态度,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发生冲突或争吵。

3、如上访人员较多,不听劝阻冲入办公楼或有伤人等暴力行为,内保工作人员要协助门卫坚决阻止其过激行为,并立即向“110”报警。

4、当上访人员冲击办公楼或有伤人等暴力行为时,应急分队队员都有义务在现场维持秩序,积极协助安保人员的工作,并进行跟踪拍摄、录像等工作,做到有针对性、有重

4 点取证。

(三)斗殴等暴力事件

1、处理斗殴等暴力事件应保持客观、冷静、克制的态度,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与其发生冲突或争吵。

2、发现或接报有斗殴等暴力事件,应立即报告应急分队,简要说明现场的情况(地点、人数、斗殴程度、有无使用器械等)。如能处理的,即时处理;否则监视现场,等待应急分队指令。

3、应急分队接报后要立即派工作人员到场制止,将肇事者带离现场接受调查;如场面无法控制,应立即报警。

4、斗殴事件中如工作人员受到伤害,应拍照、保护现场,留下目击者、扣下肇事者,作详细调查以明确责任和落实赔偿,并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5、如涉及刑事责任,由当地派出所立案处理。

(四)盗窃等破坏事件

1、发现或接报办公室内有人盗窃,应组织抓获现场嫌疑人。如力量不够,则使用对讲机、电话或其它方式尽快报告应急分队,简要说明现场情况,监视现场等待上级指令。

2、应急处理分队接报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到场制止,并将嫌疑人带往问话室调查处理。

3、事件中如有财产或人员受到损害,应拍照或录像,保护现场,留下目击者,做详细调查,以明确责任、落实赔偿。

4、涉及刑事责任,由当地派出所立案处理。

六、应急保障准备

1、应急分队要切实加强对预案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切实加强现场指挥,杜绝混乱状况发生。

2、要组织教育全体工作人员提高警惕,熟悉各股室所处的位置、消防器材、电力设施、疏散出口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认真组织宣传学习,掌握本预案,每季度组织一次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充分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上一篇:老干部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路灯施工承包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