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作用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农村金融的作用范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下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下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研究

[摘要]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稳定经济增长、扩大有效需求的现实选择。农村金融市场如何适应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助推经济转型和平稳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农村金融发展道路,金融机构需要优化参与方式;健全金融体系;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市场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国际上反映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用“城市化”来表示,而中国官方上用的是“城镇化”,这是由于我国有镇的建制,并且人口规模与国外的小城市相当,因此中国的城市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而在此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新型城镇化”作出新阐述,提出新要求。[1]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新”,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既不同于其他国家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也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它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具有以下特征:

1.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为本,强调和维护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发展目标人的本性,始终把“人”而不是“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把城镇化本身作为目的,以人的发展和人民利益为终极目的;城镇化只是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服务的手段,不应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

2.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1

新型城镇化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坚持协调发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体现了发展过程的协调性。

3.可持续的城镇化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都要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选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转变城镇发展方式,严格限制城市空间无序扩张,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引导,优化城市内部功能分区,提高单位面积人口承载量,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中金融市场的支持作用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

资金投入是城镇化建设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金融市场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首先,金融市场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生产必须得到一定的金融支持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现有的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主要有农业产业基金、农机租赁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其次,金融市场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资金、商业性金融资金和合作性金融资金;再者,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贷款。中小企业是推动城镇经济增长的支柱力量,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小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的主要途径是民间借贷。

2.金融市场支持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

按照我国金融体系主要构成部门情况划分,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城镇化发展,尤其是在推进农村地区优化软硬件发展条件,为农村向城镇发展演进以及培育农村工业产业、积累未来城镇化发展动力方面发挥了不同的作用。[2]在支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银行业提供的金融支持力度最大,其中以政策性银行(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贡献最大。商业银行由于其自身经营发展的盈利性特征较为突出,其对城镇化发展及农村地区软硬件条件改善的金融服务投人初期相对较少,但随着商业银行竞争发展格局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涉农业务或县域、乡镇地区业务的开展,客观上提升了商业银行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此外,

为推进城镇化建设,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资源,不断探索与商业性金融资源合作、共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在调动商业性金融资源投入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变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村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供求方面: 1.需求方方面,农村金融产生了异质性的金融需求[3]。所谓的异质性金融需求是指金融服务的需求主体能够承担的金融制度成本以及所能够给金融制度带来风险的可控程度,既不符合城市商业金融系统的存在逻辑,也不符合传统政策性农贷的存在逻辑,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自有资本向资本要素转变的金融需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中小企业的扩大生产,自有资本已不能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主的经营需求。农业经营者需要将自己拥有的土地、林地和宅基地等经营权进行资产化,中小企业主需要将拥有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资本化,以获得流动资金,支持生产的连续进行;第二,中小企业小额信贷的融资担保金融需求。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抵抗风险能力弱,通过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时,需要抵押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严重不对称,金融机构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也需要信贷担保公司为其提供服务,从而小额信贷担保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明显;第三,农业巨灾风险保险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增大,巨灾风险也相应的增大,农户经营资本大都是通过借贷取得的,抵抗风险能力弱,农业经营遇到灾害性现象就可能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商业保险是分担风险的有效途径,农户产业化经营中急需拥有抵抗巨大灾害风险的保险产品;第四,居民对金融服务便利性的金融需求。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多余的资金增加,支付、转账、汇兑以及证券等业务需求量也不断增多,城镇居民的金融需求不再是在银行进行简单的存贷业务,而需要得到更多的金融产品,更方便的金融服务。

2.供给方面,农村金融市场供给总量严重不足。金融市场对农村城镇化的支持主要是提供金融资金,其主要表现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资金、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以及为乡镇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而目前的情况是我国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村贷款的总额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说明我国农村贷款供给落后于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在推进的过程中,农村金融需求增加,但是金融市场的供给并未发生改变,表现为供求的严重不均衡。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的发展建议

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新特点对金融支持提出了一些新需求,应尽快使金融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新要求,创新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保障农村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资金支持,更好的推动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协调政府与市场健全农村金融市场

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农贷已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对金融资金的需求,市场竞争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传统的以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体的垄断体系开始瓦解,乡镇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业务份额逐渐增加,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建立民营银行,使民间金融合法化,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发挥民间金融在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优势;在严格市场准入的条件下,引导和鼓励民营小额信贷银行的健康发展,推动商业大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优势业务,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2.构建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城镇化的重心在县域,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制重点则在微观金融、民间金融,在普惠制、均等化金融服务上实现突破。[4]一是构建城镇化差异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放松管制,降低门槛,大力发展立足本土和社区的各类小型金融服务机构,通过创新发展各类民生金融机构和组织,把更多的金融资源输送到最基层、有需求的每个小企业手中;二是构建地方性的直接融资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创新,运用私募股权机制和各类民间资金转化平台,把民间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形成民间资金支持城镇化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资本集聚和区域循环机制;三是构建区域信用与交易体系。通过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建立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形成农村信用体系,同时积极引入农村土地、农民住房等各类抵(质)押物的市场化定价机制,让它们变成标准化、可交易的产品,进行有序流通;四是构建法律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出台包括加大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探索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层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法律政策,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推进提供更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保障。

3.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

跟以往相比,新型城镇化更追求质量和效率,对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对中小城镇基础设施贷款提出金融新需求,而且中小城镇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将明显增加。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扩大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农民市民化进程不断增加的基础性、消费性甚至投资性的金融资金需求。第一,改进以取现汇兑为主的城镇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城镇金融分支

机构和ATM网点,加大城镇支付渠道建设力度,同时推广电话、网络支付等电子金融创新业务;第二,降低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信贷门槛,满足农民进城后的首套住房刚性需求[5];第三,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创业教育及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创新个人创业贷款品种,出台针对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的优惠贷款政策,积极调动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第四,完善失地农民在医疗社会保障、个人财产保险、子女教育基金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体系,使失地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第五,创新投资理财产品,满足农民在宅基地拆迁后所得的巨额补偿款能够保值、增值的投资性金融需求。

参考文献:

[1]阳晓霞.新型城镇化考验金融服务能力[J].中国金融家,2013(1).

[2]朱远思.新型城镇化发展及其金融支持优化策略探析[J].企业导报,2012(23).

[3]陈罗俊.城镇化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10).

[4]丁敏哲.城镇化与区域金融改革[J].中国金融,2013(4).

[5]张瑞怀.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金融时报,2012(11).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cial Market under the New Urbanization

WEN Feng-qin

(College of Economic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Hubei 434025)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cons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actively and steadily is not onl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n our country and realize the great strategic task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but also the realistic choice for the current stable economic growth and enlarge effective demands. It is a question worthy of consideration that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how to meet the demand of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To explore a new path of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for urbanizati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eed to be optimiz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way , the financial system need to be improved , the financial products need to be inovated and riched , thus provides funding for the development new urbanization.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finacial support;rural finacial

第二篇:为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为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牟平区农村信用社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支持农民增收,全面打造了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的新形象。创新服务理念,把握服务宗旨。今年以来,牟平区农村信用社从抓员工思想教育入手,积极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理念,坚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补农民之所缺、兴农民之所得”的工作思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开拓农村发展市场,扎实搞好信贷支农服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奠定了基础。

改进服务方式,支持“三农”发展。在支农服务中,牟平区农村信用社积极变等客上门为主动出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营销,开展心贴心的便民服务。农忙时节,他们坚持为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现场办理业务,帮助农户购买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物资,满足了传统种养业的资金需求。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需求,农村信用社深入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对农民关心的假币识别、信息服务、金融产品、信贷政策等一一进行解答。为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配合农村青年创业计划实施,他们重点扶持有上进心、开拓意识强、信誉度高的有志青年开展创业,发展致富项目,以点带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截止目前,牟平区农村信用社已向广大农户赠送宣传书籍800余本,举办各类下乡扶农活动24场,送达致富信息400余条,发放扶持创业贷款1200余万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提高工作质量,树立服务形象。围绕“争创一流服务、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目标,牟平农信社着力改进柜台服务,提高服务效能,对全辖所有分支机构都增设了便民设施,深入开展微笑服务、温馨服务、站立服务,热情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同时,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办事质量和效率,尽力满足顾客需求,努力打造农村信用社高效、便捷、安全的服务品牌。

第三篇:浅议金融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

[摘要] 2008年的美国由于房地产市场泡沫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令世界谈“金融色变”,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变为经济危机,甚至波及到部分国家的政府更迭。危机的变化之快、波及之广、危害之烈出人意料,令人深思。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內在要求、金融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和程序等因素,就决定了金融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必然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即金融审计责任越来越大,金融审计风险也日益加大。因此,为了降低审计风险,金融审计需要重点从审计人员、审计方法、审计內容等三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强化金融审计,以提高金融审计质量,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金融风险 金融审计 防范措施

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枢纽,反映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隐患。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不仅是金融行业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发挥金融审计监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领域。

一、金融风险概述

金融单位的固有风险体现在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上。金融风险是经济风险的一种,是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金融风险的分类

1.市场风险(Market risk)。它是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这些市场因素对金融参与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所造成的间接影响。

2.信用风险(Credit risk)。它是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信用风险问题。

3.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它是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当金融参与者无法通过变现资产,或者无法减轻资产作为现金等价物来偿付债务时,流动性风险就会发生。

4.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它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金融参与者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二)金融风险的危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风险往往会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害。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

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途径

(一)强化内控检查监督,预防金融违规行为。

金融审计发展经历了财务收支审计、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效益和风险审计三个阶段。通过对大量违规案例的查证以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评价,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制度设计不健全的问题,督促金融机构改进完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并指出存在的风险环节,提出整改建议,促进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以规范制度的形式堵死可能导致违规经营的漏洞,防患于未然。

(二)实时监控金融运行,主动识别潜在风险。

金融审计组织方式由“事后审计”、“一审管几年”的模式发展到跟踪审计(调查)模式,强调持续跟踪、主动预警。例如当前正在开展中的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投向结构专项跟踪审计调查,通过对多家银行业务经营数据的连续监控,采取上下联动、总体分析、分散核查的方式,实时掌握新增贷款投向特点,对不符合国家调控政策和违规发放的问题贷款迅速核实,及时纠正,起到了辅助经济决策和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

(三)揭露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保持惩戒威慑力度。

金融审计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揭露隐藏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个个“地雷”。对于在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必须坚持一查到底,及时移送有权处理部门并对后续处理处罚加以跟踪落实。揭露金融领域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不仅是为了惩戒违法犯罪分子,也是体现国家审计权威,保持审计监督影响,震慑潜在违法违规行为,促进金融机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有力措施。

(四)落实审计建议整改,发挥审计建设作用。

审计整改和落实建议是体现金融审计维护金融安全作用的又一重要方面。为避免落入“审完就走,再审仍犯”的误区,金融审计采取了多种方式加强审计后续工作。除对国家审计有权处理的违规事项直接进行处理处罚,对超出权限的移送有权机构处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审后的总结归纳提炼出违规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性缺陷,并以上报相关经济决策机构或通报给金融机构本身的方式,促使其完善机制、改进管理,以此发挥金融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三、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优势

(一)金融审计的独立性更强。

相对来说,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除了对金融业实施监督,还承担着行业发展和管理的责任,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内在性冲突。而审计机关则是完全独立的,其形成的审计

结论和给出的意见更为客观公正,有利于解决监督和管理的内在矛盾。

(二)金融审计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从审计任务和审计建议来看,金融审计具有高层次性。在揭露违法违规问题的基础上,着眼于宏观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标本兼治的措施建议。从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来看,金融审计具有广泛性。既对金融机构进行审计,又对金融监管机构进行审查;既对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又对业务合规性进行检查。

(三)金融审计具有灵活性。

较为灵活的组织模式和独有的技术方法能够适应金融创新变化,既能对单个金融机构开展审计,也能就交叉性金融业务等事项实施专项调查,及时应对金融市场风险。

四、如何发挥金融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功能

(一)强化金融审计,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金融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金融审计人员必须是知识广、能力强的“四手人才”。一是加强宏观分析能力培养。金融审计必须要宏观着眼,及时反映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效果。二是将强数据挖掘能力培养。金融业的业务数据标准,为数据分析和挖掘创造了先天条件。有意识地将科学的数据分析运用到审计工作中,锻炼队伍,提高审计效率。三是加快金融业务知识更新。金融创新一日千里,审计人员更应该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二)金融审计工作要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

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重点关注重大和异常的金融业务。金融风险形式多样,种类纷繁,不断翻新,防不胜防。所以,在实质性测试的过程中,将审计资源向重点风险领域倾斜,分轻重缓急,重点防范。一是防范跨国金融机构的热钱投机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应当建立必要的预警、阻截、化解,使其不能到我国兴风作浪;而是防范地下金融活动给金融企业带来的各种风险,如地下钱庄、民间借贷、企业之间的违法金融活动所带来的各种风险等;三是关注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特别专注以创新为幌子,钻国家法律的漏洞,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四是紧紧围绕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检查宏观政策执行效果,重点揭示抵消宏观经济效果的行为。

(三)科学构建国家金融审计组织模式。

传统的金融审计组织模式都是“事后审计”,只能是就问题谈建议,不能提前及时发现事物发展的“苗头”,发挥的是“亡羊补牢”作用。要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必须创新组织模式,在金融审计中将审计关口前移,不是单纯的事后监督,而是事前介入、事中督查,注重“防患于未然”,实施跟踪审计。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凭借跟踪优势,提前给予建议,防范问题的发生。对重大金融事项实施跟踪审计,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必要手段。

(四)国家金融审计要有中央和地方全局观念。

由于历史和国情原因,中国的金融机构按层级划分为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更为明显。全国性金融机构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抗风险能力都远远高于地方金融机构。目前金融审计的重点还是放在全国性商业银行机构,而地方性银行交给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署在组织金融审计项目时,基本上各业务司局和特派办一起开展总分支机构的审计,而相应地区的地方审计机关并没有协同的开展该地区的地方商业银行的审计,结果是审计报告只能反映单一机构的风险状况,而不能反映整个地区的整体金融风险状况。中央和地方审计机关协同作战、共同推进更好的发挥金融审计的监管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家义.关于我国金融审计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2第5期.

[2]原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发挥金融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J]. 审计研究,2002第16期.

[3]刘家义.关于我国金融审计的思考[J]. 审计研究,2008第5期.

[4]王家华.国家金融审计的现实矛盾与解决方案[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第4期.

[5]徐凯.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强国家金融审计的再思考[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第273期.

第四篇:发挥工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

工会辉煌60年

——发挥工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党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经济建设始终是工人阶级发挥作用的主战场。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因此,各级工会都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努力促进“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促和谐”目标的实现,维护国家和职工利益。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去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工业产品积压增多,居民消费面临萎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形势明显趋紧。但就目前来看,这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所形成的严重后果还在继续显现,这势必给广大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带来冲击和影响,对工会工作带来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会如何进一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共渡难关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面对企业生产形势不佳、效益下滑,职工收入减少,工会如何正确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系;面对社会就业萎缩、下岗失业增加的问题,工会如何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就业培训、促进实现新的就业,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面对可能出现更多的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工会如何更加有效地做好帮扶工作,保障困难职工的生活;面对大量农民工息工、返乡,工会如何更好地为农民工服务,最广泛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等等。这就需要各级工会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好组织、宣传、团结、动员职工的工作,引导广大职工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凝心聚力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各级工会都要积极引导广大职工进一步焕发主人翁责任感,在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共谋发展中多做贡献。一是引导广大职工在金融危机面前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帮助和引导职工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当前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要发挥工会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主动加强对职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使广大职工不仅冷静面对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困难,而且看到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和党中央国务院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自身所具有的优越性,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积累的雄厚基础和应对危机的丰富经验,看到我国巨大内需市场的支撑和诸多战胜困难的积极因素,从而进一步坚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的信心,充分理解、积极支持和全面落实关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立足本职,干好工作,努力把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二是动员广大职工自觉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企业发展与职工权益休戚相关。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更加需要工会动员职工与企业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要倡导工会、职工和企业开展“共同约定行动”,既引导职工充分认识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为企业分忧,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又引导企业经营者充分认识到,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企业越是困难越要紧紧依靠职工群众。要通过厂务公开、厂情宣传等途径,让职工充分了解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企业效益和分配、

生产成本和销售,经营形势和困难、应对措施和前景,强化职工与企业共命运的意识,激励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为企业迎战困难、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三是组织广大职工为扩内需保增长贡献智慧、奉献力量。随着国家内需拉动若干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施,扩大基建规模、启动消费市场等方面的投入必将加大,进而带动一些相关联产业的大发展。工会要广泛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主题竞赛活动,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深入开展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合理化建议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引导广大职工主动参与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促进技术升级换代,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积极参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活动,争当创新能手,争做技术标兵,千方百计节能降耗减排,推动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帮助广大职工适应形势要求提升素质、增强本领。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对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理想信念,弘扬劳模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实施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加强职工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以及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认真做好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关闭破产、裁员减薪、拖欠社保,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多,一些地方农民工大批提前返乡,职工权益特别是劳动经济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比较突出。工会要认真履行维权基本职责,努力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积极做好就业帮助和创业扶助工作。要推动政府完善激励扶持政策,通过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开辟公益性岗位增加就业,加强劳务输转扩大转移就业等,努力扩大就业渠道。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督促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做到尽量不裁员、不减薪或少裁员、少减薪,稳定职工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大力开展职工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创业帮扶等工作,加强就业服务和创业指导,帮助择业者提高就业技能、选择合适岗位。推动建立健全职工社会保障体系。要积极推动政府提出的以完善政策、扩大覆盖、规范管理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程度,扩大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全面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措施。同时针对职工社会保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工会的角度研究提出对策措施。比如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积极参与社保资金的监督管理,配合有关方面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同时鼓励职工参加工会开展的互助补充保险;推动政府制定出台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促进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全体职工;推动政府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确保低收入职工群体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切实维护职工工资收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可能难以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也不排除少数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借机恶意欠薪或降低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的现象。工会要积极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实行劳动定额管理,规范劳动报酬标准,联合劳动保障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切实维护职工工资收入权益。建立健全以非公企业和农民工为重点对象,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内容的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继续协助做好清理

拖欠职工工资工作,加强企业收入分配问题的调查研究,推动建立科学的企业经营者年薪确定办法和群众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帮扶救助工作力度。要继续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完善市州、县区和基层工会帮扶工作网络。加强帮扶中心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一时一事的经常性生活困难救助和就业、助学、医疗等特殊困难帮扶活动,保证每一名需要救助的困难职工得到及时帮扶。继续加大帮扶资金筹集力度,争取落实各级政府配套资金,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不断壮大做好帮扶工作的经济基础。

第五篇:金融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金融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首先,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或金融经济,它的运行表现为价值流导向实物流,货币资金运动导向物质资源运动。金融运行得正常有效,则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和使用充分而有效,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就合理,对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所起的作用也就明显。

其次,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现代经济是由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宏观调控的间接化。而金融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融业是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纽带,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通过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手段,适时地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结构和利率,从而调节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资金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财富,成为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现代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货币资金运动。从国内看,金融连接着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联系每个社会成员和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管理、监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和手段;从国际看,金融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实现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纽带。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充当信用中介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程序范文下一篇:民政所所长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