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十年观后感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激荡十年观后感范文

读《激荡三十年》有感

历史照亮未来的旅程

——读《激荡三十年》有感

我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充满了变化和激情的大时代,但是说实话,我希望它快点过去。

——吴晓波

现实远比小说精彩。在这个“地缘广阔,东西纵横上万里,南北温差50摄氏度,各地习俗和消费特性都非常不同”的国度,在这个“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充满了变化和激情”的大时代,在这个不断进行着人性、道德、利益冲突的巨大试验场,《激荡三十年》这个书名可谓名副其实。可以说,我是怀着同样激荡的心情,几乎一口气读完它的。同喜,同悲,同愤怒,同无奈。

费孝通曾在《江村经济》的《土地的占有》这一章中说道,“对游戏本身一无所知,就不能理解游戏的规则”、“你必须首先知道人类怎样使用他的土地;怎样使得民间传说、信仰和神秘的价值围绕着土地问题起伏变化;怎样为土地而斗争,并保卫它;懂得了这一切之后,你才能领悟那规定人与土地关系的法律权利和习惯权利体系。”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如何了...解现有的经济状况。如果不对过去30年中国改革的步骤、重点、产生的问题,涌现的标志........

性人物等有所了解的话,可能无法理解如今的经济模式和与它相配套的法律规定、相关政策及一些潜规则。

历史无疑是最好的老师。

从沈太福到吴英,看渐进式改革

《激荡三十年》中有一个叫沈太福的吉林人。他的长城公司开发了一款高效节能电机,然后通过包装和炒作等方式向社会集资。当时中央实行金融管制,沈太福无法从银行贷到很多款,因此他向投资热情高涨,但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民间资本伸出了手。199

2、1993两年间,沈太福以高额利息为诱,风暴般地在全国集资10亿元。如此大幅动作很快引起了中央政府的警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意识到,如果“长城模式”被广泛效仿,一个体制外的、缺乏制度控制的金融流通圈将庞大而可怕地出现,中央的金融管制政策将全面失效,于是,他亲自下令中止长城公司的活动。最终,沈太福被捕并被判处死刑。

十几年后的今天,有个叫吴英的人也被捕了,但她的判刑过程却来得艰难曲折得多。吴英通过高额利息向11个人借贷7.7亿元,最终因无法偿还3.8亿元在一审判决中以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死刑,然后二审维持一审判决、最高院驳回死刑、浙江高院重审判死缓。与此同时,民间却有无数为吴英报不平的百姓、专家、学者,“吴英不是第一个,但也不是最后一个”、“吴英是金融垄断下的牺牲品,循环于体制外的民间借贷成就了浙江一大批企业家以及充满

活力的民营经济,但它不被法律所明确认可,大多数时候被默许存在,然而一旦出现意外,法律便会突然出现” 、“吴英案意味着中国公民没有融资的自由,我们在中国获得融资仍然是一种特权,而不是一种基本的权利,意味着在中国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产权交易合同仍然得不到保护”。确实吴英不是第一个,之前就有个沈太福。而在2009年至2011年间,因非法集资罪或集资诈骗罪,仅浙江就有5人被判处死刑,6人被判处死缓。

我是浙江人。在民间资本活跃的浙江,企业发展、民间借贷、高利贷几乎是身边的事。就我所见,百姓不懂股票,因此不敢把血汗钱投在波诡云谲且监督不力的股市中,但他们也不想把钱放在银行“负增长”,因此古老的借贷非常普遍。当然,有些人也会把钱借给高利贷者,再由高利贷借给一时间资金紧张的企业主。金融垄断下,法律上有一顶非法集资罪。普通人不敢去碰,有胆量、有本事和有渠道的高利贷者就充当了资金的集中站和中转站。拥有大量资金的高利贷者,有时是民营企业家无奈的唯一选择。当然,不可否认,高利贷确实是一件不法及不道德的事。特别是高利贷导致了一些家破人亡的事件,而且很多放高利贷者会养打手以“私刑”方式防止借钱者的欠债不还和“跑路”。

规模小,缺乏有价值的抵押物的民营企业难以向大银行融资;雄厚的民间资本缺乏投资渠道;金融垄断、管制下,民间融资活动处在灰色地带。沈太福1992年开始高息集资,吴英2012年终审判死缓,20年来民间资本的处境举步维艰。但是,正如吴晓波所说的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改革”。尽管缓慢,但改革是必由之路。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就吴英案作出回应说,对于案件的处理,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他还指出,政府应该加以引导,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使其规范化、公开化,既鼓励发展,又加强监管。不久后,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旨在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对待除法律认可秩序外的那些民间自发形成的秩序,国家应该审慎对待。要维持整个秩序的稳定,堵不是最好的办法,疏导才是。“很多时候,改革是从违规开始的。”20年来,这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背后留下了太多人的血泪和呐喊,但他们的努力将不会白费,他们撬开了紧闭的大门的一角。无论试点改革最终能否成功,能否推广到全国,我相信只要是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就会有人一次次的前赴后继。

从乡村工厂到农民工进城,看改革艰辛

在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时,曾被那些致力于通过发展农村工业来提升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革者所感动。在开弦弓村,改革者成立集体性质的蚕丝工业合作社,农民出股金和原材料,政府提供充足贷款,蚕丝学校负责技术支持。他们就自己的改革意图做如下阐述:

机器用来增添人类的幸福。不幸的是,它被用来为相反的目的服务。但我仍然

相信,试图把这些工具引进中国的改革者的责任,是寻找一种正当的办法使用机器。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人不应该成为机器的奴隶。换句话说,把机器当作一种生产

资料的人应该拥有机器。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合作的原则。要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组

建新的工厂容易得多。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应该为资本家的利益工作而使人

民更痛苦吗?技术改革所得到的利益应该归于参加生产的人们。

我的另一个信念是,蚕丝工业曾经是而且应该继续是一种乡村工业。我的理由

是,如果我们把工业从农村引向别的地方,像很多工业家所做的那样,也是非常容

易做到的,农民实际上就会挨饿。另一方面,我也很了解,工人们在城市里是如何

生活的。农村姑娘被吸引到城市工厂去工作,挣微薄的工资,几乎不能养活自己,

她们离开了自己的家。这种过程既损害了城市工人又破坏了农村的家庭。如果中国

工业只能以牺牲穷苦农民为代价而发展的话,我个人认为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我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组织以合作为原则的新工业,来

复兴乡村经济。

一幅美丽的蓝图。对此费孝通认为,人多地少而且农业再怎么增产也有个上限。要增加农民收入,重要的一点是在农村发展跟农业相关联的工业。不幸的是,在费孝通走访开弦弓村不久后,抗日战争爆发了,改革者的努力付之东流。

乡村工业真正的繁荣时期,一直要等到改革开放初期。《激荡三十年》中写道,“乡镇企业已经异军突起,占到了半壁江山”、“《经济日报》称‘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板块’”。但是,繁荣是那么短暂。吴晓波随后写道,90代初“在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浙江地区,悄然发生了一场集体企业的量化改革运动,这是企业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产权变革。所谓“量化改革”指的是某些乡镇集体企业的资产通过“土法”评估后,将集体资本全数或部分退出,经营者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企业的主要股权。”

集体所有的一大弊端就是产权不清晰,而产权不清晰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同时,抑制乡镇企业发展的还有农民本身的狭隘性。有着“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天津大邱庄在与现代国家法制的对抗中陨落了。乡镇企业标杆式的人物——该村党支部书记——庄禹作敏企图以个人权威对抗法律最终让他得到了20年的有期徒刑。为此,另一个著名的乡镇企业家的鲁冠球写了一篇题为《乡镇企业家急需提高自身素质》的文章,说道:“我们面临经营者的自身素质障碍。这是一道更困难的障碍„„障碍的真正根源,其实是传统的小农意识与现代精神的冲突,显然,我们今天需要一次彻底的决裂。”

以上两点,加上城市集中了资源、市场、政策,人才,交通等等便利,工业最终没有大规模下乡,集体工厂也难以为继,大批大批的农民奔赴城市,寻求生存的机会。时至今日,我们也慢慢意识到城市的农民工潮带来的许多问题:城市治安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养老问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是乡村工厂还是农民工进城?无论哪个都体现了改革的艰辛,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吴晓波写道,“中国的经济变革常常让人生发峰回路转、否极泰来的感慨。这一段历史,从来不是按照人们预想中的路线一丝不苟地前行的。更多的情况是,一条又一条的岔路总是在最意外的时刻出现,它让人们的智力和承受力面临极限的挑战。”

或许,这就是改革的魅力所在。但我认为,不管怎样,改革的方向都应该是让人们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第二篇:读《激荡三十年》有感

读《激荡三十年》胡平安

胡平安

近日有幸吴晓波先生所著的《激荡三十年》一书,本书分为上下卷,上卷记载了1978年—1992年间的企业变革,下卷记载了1993-2008年间的企业变革。这本书不是用传统的教产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作者不是将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满了血肉、运动和偶然性,他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个国际和国内的政策、社会和当时现实这样的大背景中,以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描述手法,将一部中国企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以写实的手法和犀利的风格,描绘了1993—2007年部分国企和民企在改革和崛起中的艰难历程。其中有张瑞敏、马云、王石、柳传志、吴宝仁等成功的典范,也有禹作敏、姬长孔、沈太福等昙花一现的悲剧人物。采用编年体的写法,将1993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事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其中有政府的决策,有高层领导的指示,有亚洲经融风暴的影响,更多的是企业界人士台前幕后的种种作为,无论成功或是失败,都真实地映衬出中国腾飞中沉重的翅膀,正如书中所说:“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它承载了太多人的光荣与梦想,它是几乎一代人共同的全部记忆。这也是激励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食粮。

第三篇:激荡沉浮三十年,中国医药行业十大营销模式沉思录

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营销30年,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阶段的混乱不堪到“顶层设计”阶段的战略模式构建,俨然是一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浓缩史。从505神功元气袋风靡全球到三株口服液黯然退市,从蒙派营销异军突起到巨人大厦轰然倒塌,从外资品牌大举入侵到本土企业快速崛起,从GMP强制认证到新医改政策全面实施。30年的激荡沉浮,犹如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即使在世界经济史上亦是蔚为壮观!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今掩卷沉思,归纳总结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30年来的十大营销模式,以启来者。

哈药模式:密集广告强势拉动,大普药取得大成功

2000年,哈药集团砸出12亿元的广告费,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居全国医药行业第一位。在无数广告密集的狂轰烂炸之下,在媒体和消费者的议论声讨之中,哈药集团和哈药模式被人们记住了。

为了超越同质化的产品竞争、释放过剩的产能,维系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哈药集团确立了“使经营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的指导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加之当时的媒体费用还比较低廉,投入1000万,就能实现大面积轰炸,投入上亿元,消费者只有关掉电视才能躲过广告,内外部因素的交织,从而诞生了以密集广告强势拉动大普药销售的哈药模式。10余年来哈药集团一直稳居中国医药百强榜前列足以证明这一点,盖中盖、严迪、护彤、三精等品牌也早已深入中国百姓的心智。

现如今,再依靠密集广告强势拉动普药销售的模式已经难以复制和维系,首先是媒体费用不断高企,巨额投放费用早已换不来大面积广告覆盖,其次是数个同类竞品在终端实施高毛利拦截策略,使得广告品种在终端声势渐微。目前,哈药集团已经开始战略调整,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修正模式:传播精准,高额空间,人海战术

修正药业在推出第一个明星单品斯达舒时,胃药市场早已是高手如林,在三九胃泰、丽珠得乐、胃炎平、吗叮啉等当时响当当的品牌面前,修正药业选择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展开了犀利的攻势。

相比哈药模式的广告大面积狂轰乱炸,修正在品牌传播上相对要聚焦和精准得多。一是媒体选择上相对聚焦,主要集中在央视和重点卫视,达到了传播冲击力强,可信程度高的目的;二是精准定位疾病症状,做到了症状清晰化,胃痛、胃胀、胃酸,就用斯达舒,简洁有力直接对应消费需求,形成强大的购买指令。同时,修正药业在线下实施了强大的人海战术,队伍迅速扩大到上万人,并给予销售团队高额的利润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渠道链条的积极性,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丰厚的激励机制,使得修正斯达舒快速的全国市场全面铺开,配以线上凌厉的广告攻势,修正斯达舒一下子攻克了胃药市场的半壁江山。

修正药业在斯达舒身上尝到甜头后,迅速将这种症状突出、高额空间、人海战术的营销战略模式,复制到后来推出的唯达宁、消糜栓、肺宁颗粒、修修爱等几个品种上,并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

近年来,面对降低药价的政策压力,以及不断高企的人员成本,修正药业也在适时调整营销模式,并在产品战略上向保健食品、保健饮料等方面不断扩张。

扬子江模式:产品集群进医院、同乡队伍高返利

与大多数本土医药企业相比,扬子江药业是一家比较专注的企业,专注于产品集群的打造和医院终端的开拓,这种专注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抵制住了多元化和资本市场的诱惑,最终使其荣登中国医药百强榜首。“一揽子产品群策略”使其可以通过打包的方式与医院进行谈判,为企业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口碑,同时,其中的利润型产品则为企业赚取了高额的利润回报。

扬子江模式最为外界称奇的就是其由泰州同乡组成的营销队伍以及激励机制。利用乡情纽带及利益共享机制,极大地调动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将公司的销售任务当自己的事业来做。在企业提供给医院高出行业3倍之多的返利政策及强大的政府公关能力的掩护之下,这支队伍一路长驱直入,不断攻克省、市、县三级医院甚至乡镇医院,最终将扬子江药业抬进了百亿级俱乐部。

扬子江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本身的灰色气质也广受诟病,一度被上升到道德批判的高度。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紧缩,特别是反商业贿赂、招标、降价,对创新药品的扶持等对扬子江冲击极大,有报道指出,在国家强行降低药价几个月内,企业一下子就蒸发了近8亿的销售额。

面临监管越来越严,药价越来越低的大势,扬子江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也越发凸显。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扬子江药业明显加大了自主科技产品的研发以及OTC产品的推广力度。变!已经成为扬子江药业的坚定选择。

江中模式:大广告打造OTC大品牌,渠道终端精耕细作

OTC大产品,大广告,是众多医药企业采用的营销模式,但江中制药无疑是最成功的。草珊瑚含片的广告,使“江中”品牌深入人心,2002年又通过电视广告重磅出击,使江中健胃消食片的知名度和占有率不断攀升,紧随其后的是江中亮嗓的娱乐化营销和初元的针对术后病人的精准广告定位,都在业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在大力做好品牌传播及维护的同时,江中制药在渠道终端实施精耕细作策略。2004年通过深度分销,协议二级商的数量急剧扩大的2000家左右,同时不断加强第三终端的营销力度,使公司销售终端向新的市场进一步延伸。并通过终端维价、产品陈列、终端包装、打击仿冒品等措施,使终端面貌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从而建立了良好的渠道和终端秩序,极大地提升了渠道商和终端的满意度,使得江中制药的OTC产品和保健品不断大放异彩!

OTC产品及保健品,具有类快消品的特征,其本质是消费者自主购买,品牌知名度决定成交率。通过大广告树立大品牌,通过渠道终端精耕细作实现良好的渠道管控,是看似简单却是最为稳健最为有效的营销模式,江中制药已经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目前包括东阿阿胶和云南白药在内的众多医药企业也都走这一条道路,并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蜀中模式:第三终端遍地开花,大普药规模化低成本

蜀中药业成立之初,即根据企业自身的产品实际情况,将目光对准了以广阔的农村市场为主力战场的第三终端。2003年,企业提出了“普药精做”的口号, 2005年蜀中药业销售额超过8亿元,其中30%以上是在农村市场取得的。当年,阿莫西林胶囊占该品种全国市场的3成以上,氨咖黄敏胶囊、板蓝根颗粒、氯芬黄敏片等普药品种的销量也居全国第一。

在第三终端遍地开花的营销战略指导下,蜀中药业一方面与安徽华源、湖北九州通等达成战略合作,一方面积极与县一级医药公司建立新型工商联盟,利用其现有渠道和丰富的经验对农村医药市场进行深度开发,确保了蜀中药业对第三终端的广泛覆盖。

在蜀中领军人安好义“价低一分就离市场更近一步”的思想指引下,规模化低成本成为蜀中模式的关键。为严格控制成本,蜀中药业建立了板蓝根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极大的降低了采购费用,同时,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相继建成了年产130亿粒的中国最大的空心胶囊生产线,其产量目前稳占中国胶囊市场的十分之一,仅此一项,胶囊剂生产成本即下降20%,每年节约成本费用500万元。

随着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实施以及新农合参保范围和人数的不断扩大,第三终端的市场容量还将持续增长。但受于低价中标的掣肘,去年爆发的“蜀中事件”也为蜀中模式投下了一道阴影,蜀中药业能否一如既往的在第三终端高歌猛进,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杨森模式:处方药与OTC并重,学术推广和品牌传播双举

西安杨森在皮肤科、精神病、抑郁症、肿瘤和血液疾病等领域都有非常优秀的处方药。在处方药的推广上,西安杨森通过自主研发或销售许可转让等多种方式,引进了多个领域的新药,加大国内产品研发与临床试验的同步力度,缩短新药在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上市的时间差,专门组建以处方药运营见长的国际化团队加强医院终端的建设。同时,积极实施“让每一个中国医生了解西安杨森产品”的学术推广工作,通过召开各种产品的座谈会、宣讲会、研讨会,面对面地向医务人员,特别是有处方权的中青年医生进行宣传。比如在推广皿治林产品时,就特别邀请了北京、上海的4名国内知名教授,在上海、广州、乌鲁木齐等40多个城市举行巡回演讲,全国有近4000名医生聆听了专家的学术演讲。

对OTC品牌产品的打造,西安杨森更是巨资投入,不遗余力,在线上实现了央视、各大卫视、网络、户外媒体、行业媒体的全方位高强度的广告覆盖,使各大OTC品牌在中国消费者的心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在线下坚持以国有商业企业为主渠道的销售策略,并对大客户实现价格优惠,对付款及时者实行现金折让的销售政策。与各级渠道商建立了互惠互利、相互依赖的新型伙伴关系,极大的调动了渠道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处方药与OTC并重,既为西安杨森赚取了高额的利润,又为其提供了丰厚的现金流,加之中国医药市场持续高增长的行业大势,近年来,对其总部而言,西安杨森在亚太地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受到总部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这个本土化最为成功的外资药企,在今后的征程中,必定以其专业、稳健的姿态,继续在中国医药市场上大行其道!

东风模式:恐吓营销,终端体验

东风模式,准确的讲应该称之为九鑫模式。1996年,九鑫药业成为济南东风制药新肤螨灵霜的全国总代理商后,将蒙派营销中的恐吓手法发挥到了极致,迅速使新肤螨灵霜声名鹊起,单品累计销售近10亿元,并带动了一个庞大的除螨市场。

老人怕死,女人臭美。九鑫药业正是抓住这一朴素的人类心理,在当时媒体监管极为松散的环境之下,利用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强势推出了耸人听闻的除螨概念,极力渲染螨虫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刺激女性脆弱的神经。为了进一步强化除螨概念的可信度和紧迫性,九鑫药业在促销现场又增加了仪器检测手段,在显示镜下,一条条让人心悸的螨虫正在蠕动,更加激起了女性消费的迫切性。使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新肤螨灵霜一时成为趋之若鹜的产品,并带动了螨婷香皂等系列产品的销售。

直到2003年,济南东风制药与太太药业喜结良缘之后,宣布新肤螨灵霜的品牌归属于太太药业,九鑫药业才含恨黯然退出苦心经营多年的除螨市场,新肤螨灵霜连同其恐吓营销手法也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蒙派模式:无底线炒作,更狠,更快,更邪乎

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营销史上,面对众多的名门正派,蒙派俨然属于邪门歪道,集各家之长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症状明确,人群模糊,恐吓营销,会议营销,旅游营销、免费义诊,电台讲座、垄断媒体,狂轰乱炸,无所不用其极!505神功元气袋、三株口服液、太阳神、红桃K、傅山药业、沈阳飞龙以及难以计数的亿万级操盘手,都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和发扬光大者。

蒙派模式,是特殊历史环境下的特殊产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旧的体制被打破,新的机制尚未建立,政策监管不到位、媒体趋利附势。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无限制的操作空间,高额的利润回报,毫无底线的炒作应运而生。

近年来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老百姓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一模式已退居

四、五线农村市场,用不了多久也必将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碾的粉碎。

脑白金模式:礼品营销,无孔不入

脑白金绝对是中国保健品市场的一个异类,这个以功效立命,靠软文起家的产品,在“改善睡眠,润肠通便”的功能诉求被保健意识空前高涨的人们接受之后,立即剑锋一转,从功能营销转到礼品营销的大道上来,从而极大的拉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并将其转化为健康长寿的代名词,过节送礼的代名词。

一句“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词,在各种媒体长年累月持续高密度狂轰乱炸之下,中国百姓的消费意识在潜移默化之中被彻底改变,从而使脑白金成为城市居民重大节日送礼的首选产品,并持续热销十余年。

礼品营销脑白金不是第一家,高密度广告投放脑白金不是第一家,但脑白金同时将这两种手法运用到了无人能超越的极致,脑白金注定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法超越的产品。

安利模式:为中国而变,开创中国特色直销模式

安利中国是具有浓厚的美国特色的直销企业,即纯粹的人员推销模式。1998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宣布传销为非法,安利也受到巨大冲击。

国家在打击非法传销的同时,也给类似安利这样的公司留有一定的余地,正是抓住这一根救命稻草,安利拉开了中国特色的直销大幕,开始为中国而变。

首当其冲的是销售模式的改变,从纯粹的人员推销,转变为店铺销售+人员推销相结合的模式。其次是品牌传播模式的改变,安利先后聘请伏明霞、刘翔等多位明星,担纲其旗下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并大力开展奥运传播、慈善传播、公益传播,大打亲和牌,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与安利同类型的直销企业如雅芳、玫琳凯等,也都遵循安利的模式,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直销道路。事实也已经证明,为中国而变,收益十足可观,如今,安利在中国大陆的年销售额早已突破150亿,而1998年之前安利在中国的销售额才不过15亿而已。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三十年来的风雨历程,各种营销模式与操作手法层出不穷,推动着整个医药保健品市场不断地向前跨越式的发展。未来10年,依然是中国医药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政策机制将不断完善规范,消费意识将更加理性成熟,以往成功的营销模式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如何调整企业的营销战略重心,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再创新的成功典范,将是每一个医药营销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四篇:激荡30年观后感

《激荡三十年》读书笔记

《激荡三十年》,于我而言,是一首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史诗,是一部慷慨激昂的中国现代企业成长史,更是一串小人物与英雄在神州大地这片试验场上熙熙攘攘的辛酸故事,最为重要的是,对于今天我们的同学们,不论明天你将要去何方,政府、国企、民企、外企,这都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记忆,三十年体制变迁、经济巨变、国家富强、企业腾飞,三十年国退民进、国进民退,三十年时而推进改革时而退回保守„„有太多今天你很难去理解东西,在这段尘封已久的喧嚣岁月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为什么不是激情燃烧的三十年,又为什么不是春风荡漾三十年,而是激荡三十年?我不知道作者的解释,但在我看来,“激荡”二字,是对1978年来三十年的最佳概括——慷慨激昂、激情四射却又荡气回肠、左右回荡。这三十年里,有过桎梏初释,无规则中骚动不已的1978~1983,也有无度狂欢之下的198

5、一无所有的198

6、乍暖还寒的1989,但这三十年,从不曾是只有激情未曾回荡的三十年,更从未走向一路回荡,毫无激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前进,用自己的方式,写下了这《激荡三十年》,如此慷慨激昂,却又荡气回肠的三十年,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留下了一滴热血。

现在我来谈谈对现今的中国一个更深入的属于自己的理解。1978年,柳传志还在坚持每天上午看报,王石还睡在乱石堆中的施工工地上,TCL、创维、康佳的创始人刚刚考上华南理工,马蔚华在刚刚恢复的高考中考入吉大,世界瞩目的经济学家杨小凯刚刚因为《中国未来走向何方》入狱,这一切,都恍如前尘隔世,而事实却是,30年弹指一挥间,它们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

也许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还不够快不够好,但在我看来,当你看完激荡三十年,你在提出这些看法时,会更客观,你在抱怨社会时,会想想如果是三十年前,会怎样,而我们的改革进程已经走到了哪一步,还有哪些问题待解决。看完激荡30年,你能更懂得当下中国的一切现实的合理之处和不合理的源头,并因此更加笃信我们的国家终将繁荣富强,民族终将愈加昌盛!

因为,开启于1978年的改革大棋局,浩浩汤汤30余年至今,但此时亦非终局,秤中天下、弈内乾坤,仍在翻滚。从这一盘大棋局拉开帷幕的那一日起,我们每一个人,都已注定应该在这盘棋中闯上一闯,即使今日改革开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似乎都表明我们应当有更多的民主自由人权,更多的享乐主义„„更多的推崇西式。事实却是,2013年的今天,这个大变局还未结束,我们的大棋局里,还有许多败着。所以,请不要着急,请相信中国。——“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我对激荡三十年感悟。

1.大环境虽然不好,依然在改革进程中,所以,请不要着急,一切,都会渐渐好起来。 2.中国的企业兴衰周期,深受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影响,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本质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下,企业是社会的主宰,财阀和资本家是背后掌控一切的人,所以投身企业是最好的选择,经济控制政治,在这一点上,为今后自己道路之选择,我们应当明辨。

3.无论选择何种企业,民企、国企、外企,都不要忘记自我的存在感,不要终日为了工作、为了赚钱、为了一切物质而活着,但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第五篇:激荡30年读后感1000字

篇一:《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这是一本纪录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书。从1978年深圳蛇口的开放,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和汶川地震。在我们看来,好快。但这30年是中国从弱到富,的一个过程。我个人喜欢历史和哲学,在这三十年里,我感想太多。

1978年,中国贫穷落后。于是邓小平出国考查,在日本看到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这位老人谦卑的对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我们国家落后,你要多帮帮我们。在随后乘坐高速列车的时候,小平沉默,他在想着要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国家走上这样一条快车道。于是回国后,把深圳保安一个县给了一位在港的国人,中央放手。但他只要了蛇口一地,因为他自己也没有把握。他想,如果失败了,能把损失降低点。就这样,靠着引进外资,深圳成了一个典型,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在随后的发展中,国家缺的不仅仅是资金技术,还有与之配套的法律、公民道德。中国一汽和德国大众合作时,德国人拿了一百多项专利技术,但中国却没有什么反应。德国人了解了一翻后,才发现,在中国连专利保护法都没有。随后法律的完成还是德国人一起参与。中国靠着中国制造,成为了世界工厂,但随之带来的能源、社会问题,让人们清楚的知道。中国,不能一直这样下去。30年,见证了民营企业家的艰苦发展。他们最艰难的不是怎么赚更多的钱,而是在一个制度不完善的国家,靠着走在前面的人用企业和个人的生命去适应和改变制度。那些先行者他们虽然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一部分人,中国的改革才能不断的前行。

30年的时间,让我看到了历史可以带来的机遇,以及历史带给我们的伤害。大丘庄,现在去问周围的人又有几个知道。我是学市场的,大丘庄的发家致富,给我是一个启示。我很幸运,自己生在现在这么一个时代,不然,用现在的方法去建立市场早就被枪毙了。海尔领导人张瑞敏,给海尔定的第一条规定居然是不准在车间大小便。现在的海尔已经是世界五百强企业,领导人,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来建立海尔的文化,就算今天换掉海尔的领导人,我想海尔还是会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因为他有文化在那。有一种精神。国家四大银行背水一战的改革,江泽民是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只准成功,不许失败。最后概括的时候,评语是。四家银行的改革成功,里面包含了社会主义的全部密码。2008年汶川的地震带给我们伤痛,但同时也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检验了80后、90后,让社会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希望。结束的时候,有一个美国家长给孩子的话。30年前给孩子说,要把碗里的饭吃干净,中国的孩子还有很多饿肚子;30年后是这样说孩子的,你去做作业吧,不然你的工作可能随时被中国的孩子抢掉。中国,已经在复兴的大道之上。

从历史中我看到,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有些事情在一个时代背景下是杀头的,但在另一个时代背景下,却是光荣的。我们做很多事之前,要先思考,这样一件事,我该怎样去做,才能更快更好。要充分的看到时代的大背景,也要留意周围的小的现象。要敢于去承担风险,当看的傻子瓜子,就是在别人还举足不前时大胆的去干,任何事如果要等到没有一点风险再去做时,虽然安全。但,大家都会跟着来,同一个蛋糕许多人分,你能得到的自然就少了。机遇,要有准备去迎接,也要有胆量去面对。风险与回报成正比。在时代背景下,有一部分人注定了是先行者,但他们是可敬的。后来的追随者,应该更庆幸和珍惜前人用生命换来的成果,更加努力的去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自己的财富要懂得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发展自己的同时,不忘社会。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有新的动力和希望。

篇二:激荡30年读后感

郭雪玲

自从走进文学这个死胡同里,我就很久没有感受过与它不相关的阳光,有时候,总以为除了它,我再也找不到比它还温暖的定义。可是,有一天,当我在图书馆闲逛时,那五个字,仿佛是一道极光,深深的吸引了我—《激荡三十年》。

和往常一样,又开始迫不及待,又开始挑灯夜读,但这往常,我却用了三个夜晚,仿佛在读一部"小说".这本书,来自于吴晓波笔下,分为上下卷,以1992年为分水岭,记载了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更加令我感动和惊讶的是,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或许那三十年,是谁也不能忘记的三十年,它整整激荡了接近半个世纪,激荡了那一时代的前辈。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深深闭上了眼睛,重新的感受作者那激扬的文字,他表达出来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是那么真实,充满了血肉。我只知道,这段历史的独特性会让我们这一代人铭记,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一切都被感知,都被鲜活。

书中,主人公多到无法一一列举,只能冠以他们企业家的名称。三十年前,这样的名字几乎意味着囚徒和牢狱,但在今天他们毫无疑问的是这个时代的骄子和民族财富,他们靠着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勤劳和聪慧在1978—2008年三十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复杂商业环境中谱写了当代中国企业史。他们中很多人如今依旧被鲜花簇拥,很多人却坐进了牢房,不同的人生轨迹背后折射的却是相同的时代烙印—见证经历了激荡三十年里中国企业所有的兴衰荣辱世事变迁。而让我又时会常感到无奈的是,历史最终将改革的失败者遗忘,骨子里的传统意识让我们从对牟其中、储时健们交织着复杂的情感,这种复杂映射了改革过程中法制和价值评判的矛盾、即使到了如今,依然还是一样。有时候,我会想其实他们从未输给过市场本身,他们输给的是滞后的体制,他们输给了他们无法超越的意识束缚。

其中,在吴晓波笔下所有的改革风云人物中,健力宝的李经纬赢得我深深的同情。对于书中的这一段,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个悲情的南方汉子失败后仰天含泪不发一语的照片很长时间里萦绕在我的脑海。作为政商博弈的参与者,李经纬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已成必然,但作为产权改革的实践者,李经纬的失败必将载入中国改革史。在当年那一轮"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中,李经纬的"以身试法"某种意义彰显了资本在政治搅局中的脆弱,而整个产权改革中暗箱操的大环境客观造就了政府企业间产权分置时的互不信任,"宁与外客,不与家人"的策略。正如吴晓波作者在最后略带戏谑的写到"地方政府表现出的易于轻信和不善博弈的稚嫩,让我们看到中国曾经在公司改革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景象". 我们或许可以试着不去苛责任何改革过程中制度上的缺陷,但我们有时候应该避免更多的健力宝更多的李经纬出现,在产权重置这种敏感的字眼上,政府和企业更应该有的是远见和共识,而不是将政府和企业在市场体制下仍旧坚持计划年代强势监管,那仰天含泪的一幕实在太过悲情。这南方汉子,永远值得我尊敬!

此外,还有他—史玉柱。若与李经纬的晚景凄凉相比,史玉柱更像在囚徒中重获新生。这个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商业英雄在三十年的改革史中占据了很大篇幅,虽然至今我仍然无法在道德和商业的双重标准下给予其准确评价,但我们所要尊敬史玉柱的唯一理由是——在经历了那样天堂和地狱般轮番煎熬,他依然相信自己,依然在中国最繁华的金融商圈叱诧风云。

其实,书中值得我们欣赏和反思的,还有很多很多。正如作者在书中说:"过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辉煌,但它仍有我们反思的地方,特别对于沉默了百年的中华民族,更应铭记!"

这记忆是辉煌,但其中的苦涩,我们应该体会,应该懂。我永远都知道,正因为他们那一代人得打拼,才会有我们这一代人得幸福。你们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尊重。

《激荡三十年》谢谢你,现在,我懂得的,感恩的,比以往更多。

篇三:激荡30年读后感

张巧侗

如果历史可以被取代,那不会轮到这三十年;如果历史可以被复制,那这三十年必是重彩的三十年;如果历史可以被遗忘,忘却的绝不是这三十年——这个让中国人无法忘记、历史永成记忆的岁月—— 1978 年 ——2008 年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1978 年的中国,是刚刚睡醒的雄狮,泪水还写在脸上,灰尘已湮没了它的光芒和那曾经的威武。它尽力咆哮着,拖着沉重而疲惫的身体,慢慢站立起来。身上还残留着那十年的创伤,以及被鞭笞过的累累伤痕,但始终不变的,是那双看遍无千年历史、饱经沧桑的双眸,以及那依然火热而跳动的心脏。它注视着远方。

此时的中国,我们只能用"还活着"来形容;它巨大的身躯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灵性与活力。当外国人正乘坐汽车、研制飞机火箭时,中国人只有"妄想"着,得到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一台台被外国人淘汰的黑白电视机出现在中国老百姓家庭中时,却仍能看见主人洋溢这笑容的脸;这是何等的嘲讽!"没有外国人的资助,中国就是一个孤岛。"一个商人如是说。

这样的中国能行么?坚决不行!一个老人站了出来,冲着那些鄙夷的眼光和轻蔑的笑脸:中国人一定可以,它总会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于是,他带领着迷茫的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他以惊人的坚韧之心将中国扶了起来!这犹如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

从那以后,中国到处都在变化,从深圳到珠海再到内地,再到整个中国,变革几乎天天都在发生,时时都能看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老百姓对生活方式的转变,到后来全世界的目光跟着中国走,这一切变革都是那样的厚重,它们的分量是无可度量的。

农民们的智慧被点亮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打开了时代赋予的"聚宝盆",实现了发财致富的梦想。企业家们也纷纷借着改革的潮流,顶风而上,在风口浪尖挥写着奋斗诗篇。你看如今的他们,名声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传向整个世界!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忘记这段改革历史,创业的艰辛让他们在黑暗中创造了光明,用激情与梦想创出了一个新的世界!

改革的背后,必然会有一双力量的手;每次新的政治、经济政策出台,也必然会引起一定的波澜。那种种质疑的声音扑面而来,而策划者依旧坚持着。事实证明,中国也确实挺过来了,而且迈出了更大的步伐。人们开始接受了那些新观点,这"潮流"也便随着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然而稚嫩的中国在世界金融的冲击下,摇摆不定。一位又一位强者出现了,打在头阵的便是"二次出政"的邓小平,是"顶压而行"的朱镕基。他们无疑用改革挽救了挣扎的中国,用开放把中国推向了世界!

加入 WTO ,中国赢了;申奥成功,中国赢了;飞船升空,中国赢了;抗震救灾,中国赢了;北京奥运,中国赢了!中国似乎一直在以全新的面貌朝世界走去;而的确,中国一直在给世界创造惊喜。

"中国制造",让整个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存在和力量。这种"存在",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从重金属到轻工业,从中式餐饮到中药医学,还有那抵挡不住的"中国,加油!"之声,都让世界震惊。他们惊异于这种活生生的"存在",同时折服于这博大而精深的中国文化。这种"力量"不仅是听到的,看到的,更是心灵上感受到的。奥运场上无数的加油声,如浪潮般浸没了老外们的耳朵与视线;救灾现场又有无数双手、无数颗心托起了同胞们的生命。这种力量震动了世界,震动了地球!

中国一步步走向成熟,在虽然泥泞但却能看到光明的路上渐渐长大。一代又一代的人从前人的肩上挑过担子,他们懂得这种责任需要有人传承,这种传承将是千年万年!成长中的中国总会遇到些麻烦,但这些却是让中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的坚实动力。

当你再次仰望星空时,你还会只去数那漫天的繁星么?我想你不会。你一定去寻找那颗从中国热土上发射、留有中国味道的卫星;你看不到,但你会感受得到,因为它牵着中国人的梦想。一条"天路"让中国人牵起了手,一座三峡坝开启了中国人思想的闸门,鸟巢、水立方、央视新楼、东方明珠,这些无一不成为中国的新标志!

的确,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直接熬制人们生活质量、生活品味的提升。在改革中,人们看到了世界,世界同样看到了中国!

三十年,比起五千年,太短暂了,几乎是被历史一带而过的。然而,正是这三十年,让中国从落后走向繁荣,从家里走向世界。这是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它在中国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这三十年的光辉给中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是一个机会,同样是一个挑战。这段日子不可忘怀,历史的车轮碾过无数岁月,将始终铭记这个时代,一个崭新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代。

中国用实力诠释着中国,我们也将回首这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回味着激荡中国的三十年!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有责任担当使命,让新的力量生根发芽,实现更多的中国理想!

上一篇:经典证婚人致辞范文下一篇:经典正能量语录范文